母乳不足怎么办
母乳不足怎么办
通草鲫鱼汤
功效:促进奶水分泌
材料:白鲫鱼1条、通草6克、川芎3克、生姜、红枣、米酒、白醋等调味品少许
乌骨鸡汤
功效:补血发奶
材料:乌骨鸡1只、党参3钱、山药20克、黄耆3钱、当归2钱、枸杞2钱、葱段、姜末、盐、米酒适量
猪蹄花生汤
功效:补虚通乳
材料:猪手1个、花生1把、党参3钱、黄耆3钱、当归2钱、盐少许、姜末与葱段适量、米酒少许
乳房按摩不但能促进乳腺畅通,更可矫正畸形的乳头,以下三个按摩手法,每天各施行三至五回效果最佳:
环形按摩,双手虎口对称托住乳房,由乳房基部顺向乳头方向轻推。
螺旋形按摩,将食指以及中指并拢后,自乳房基部,轻压绕累圈按摩至乳头。
挤压按摩,将双手置于乳房上下方,同时向乳头挤压。
坐月期间要把握时间休息,若感到心情郁闷,或不懂得照顾宝宝,该马上向身边人倾诉和寻求帮助,千万不要憋在心里。
母乳不足怎么办
1、加强宝宝的吮吸。实验证明,宝宝吃奶后,妈妈血液中的催乳素会成倍增长。这是因为宝宝吮吸乳头,可促进妈妈脑下垂体分泌催乳激素,从而增加乳汁的分泌。
2、避免服药。哺乳期内,一定不能乱服药,有些药物和食物会影响乳汁的分泌,如抗甲状腺药物、山楂等。遇到太太生病,最好在医生的嘱咐下服药。
3、补充营养。乳汁中的各种营养素都来源于妈妈的体内,如果妈妈长期处于营养不良的状况,自然会影响正常的乳汁分泌。
4、保持乳母良好的情绪。分娩后的妈妈,在生理因素及环境因素的作用下,情绪波动较大,常常会出现情绪低迷的状态,这会制约母乳分泌。医学实验表明,乳母在情绪低落的情况下,乳汁分泌会急剧减少。
5、食疗。在采取上述措施的基础上,再结合催乳食物,效果会更明显。如猪蹄、花生米等食物,对乳汁的分泌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均衡饮食,是哺乳妈妈的重要法则。
6、哺乳妈妈对水分的补充也应相当重视。由于妈妈常会感到口渴,可在喂奶时补充水分,或是多喝鲜鱼汤、鸡汤、鲜奶及开水等汤汁饮品。水分补充适度即可,这样乳汁的供给才会既充足又富营养。
7、延迟减肥。为了恢复身材而急于减肥的妈妈很难保证奶水的供应。在此建议哺乳妈妈最好能等哺乳期结束以后,再控制饮食减肥。其实喂奶已经消耗了很多热量,只要妈妈们饮食不过量,再配合着做一些产后运动,就能避免脂肪的囤积。
如何判断母乳不足
初为人母的人往往犯下一个错误,只要小儿多哭多闹就会想到是母乳不足。有些爱哭闹、脾气犟的小儿即使吃饱了,他也喜欢哭,哭似乎在显示他的威力;相反,爱静、爱睡的小儿即使没有吃饱也不会哭闹。所以,以哭来判断母乳不足是片面的不合理的。如何判断母乳不足?
母乳是否不足,要科学地分析和判断。母乳充足的情况下,正常婴儿每天体重增加18~30克。一般家庭缺少备用的精密体重计,那么,可以1周给婴儿称一下体重,如果体重增加在200克以上就说明母乳充足,如果增加200克以下,说明需要增加奶汁。
需要提醒的是,有的母乳充足的母亲会有这么一个过程,在分娩后 1~2周显得“母乳不足”,坚持哺喂1~2周后,奶的量就明显增多,常言说,“母乳似井水,越吃越多”是有道理的。出生后几天的小儿有一个生理体重下降的过程,一般在7~10天恢复到出生时的体重,这时小儿体重没长千万不要归罪于母乳不足。母乳不足的婴儿外观比较瘦,而爱哭的婴儿不瘦,如果婴儿吃完双侧乳汁之后,还能吃上50毫升以上的牛奶,可以认为是母乳不足。
此外,如果乳房瘪软不胀,不易挤出乳汁,乳房表面看不到“青筋”,婴儿吃奶时要费很大力气,不久就不愿再吃奶而睡着,入睡不到1~2小时又醒来哭吵,有时猛吸一阵就把奶头吐出来哭闹;大便量少或解出多次稀薄发绿的大便(饥饿性大便),均提示母乳分泌不足。
母乳不足怎样下奶
奶水不足是许多新手妈妈在母乳喂养过程中,都可能会遇到的问题,那么如果出现这种情况,新手妈妈们应该怎么办呢?下面一块来看看以下方法,妈妈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1、加强宝宝的吮吸。实验证明,宝宝吃奶后,妈妈血液中的催乳素会成倍增长。这是因为宝宝吮吸乳头,可促进妈妈脑下垂体分泌催乳激素,从而增加乳汁的分泌。
2、避免服药。哺乳期内,一定不能乱服药,有些药物和食物会影响乳汁的分泌,如抗甲状腺药物、山楂等。遇到太太生病,最好在医生的嘱咐下服药。
3、补充营养。乳汁中的各种营养素都来源于妈妈的体内,如果妈妈长期处于营养不良的状况,自然会影响正常的乳汁分泌。
4、保持乳母良好的情绪。分娩后的妈妈,在生理因素及环境因素的作用下,情绪波动较大,常常会出现情绪低迷的状态,这会制约母乳分泌。医学实验表明,乳母在情绪低落的情况下,乳汁分泌会急剧减少。
5、食疗。在采取上述措施的基础上,再结合催乳食物,效果会更明显。如猪蹄、花生米等食物,对乳汁的分泌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均衡饮食,是哺乳妈妈的重要法则
6、哺乳妈妈对水分的补充也应相当重视。由于妈妈常会感到口渴,可在喂奶时补充水分,或是多喝鲜鱼汤、鸡汤、鲜奶及开水等汤汁饮品。水分补充适度即可,这样乳汁的供给才会既充足又富营养。
7、延迟减肥。为了恢复身材而急于减肥的妈妈很难保证奶水的供应。在此建议哺乳妈妈最好能等哺乳期结束以后,再控制饮食减肥。其实喂奶已经消耗了很多热量,只要妈妈们饮食不过量,再配合着做一些产后运动,就能避免脂肪的囤积。
母乳不足的原因
母乳对于宝宝来说,是最完美的食物。但很多妈妈都面临母乳不足的问题,使得新手爸妈们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莫慌!来了解母乳不足的原因,对症处理!
1、母亲喂奶次数过少:长时间不哺乳或延长喂奶间隔,不仅不利于乳汁的分泌,还会导致乳汁不足。
2、喂养不当:新生儿出生后没有及早地吸吮乳房,也没有按需哺乳;母婴分离,使用奶瓶喂奶而造成“乳头错觉”,导致新生儿不愿吸吮母乳;妈妈因为乳头疼痛而不愿让新生儿吸吮等因素,均可导致乳汁不足。
3、婴儿吸吮姿势不正确:婴儿吸吮姿势不正确可导致婴儿吸吮不到乳汁,也就不能刺激泌乳反射。
4、母亲缺乏信心与热情:这时应给予母亲心理上的支持,告知其正确的喂哺方法。如分娩后尽早母婴同室,往往可避免这类问题的产生。
5、母亲营养不良休息不好:母亲营养不良休息不好并不利于泌乳反射,同时乳汁的质量也会受到影响。
6、母亲乳腺发育不良:乳房发育不良,乳房手术,乳头凹陷,再次妊娠,母亲甲状腺功能低下等,均可使乳汁分泌减少。
7、有疾病或服用影响分泌乳汁的药物、胎盘残留等均可导致乳汁不足。
母乳不足怎么判断
1、正常情况下,宝宝在吃饱之后还能够再睡2-3个小时。或者隔了两三个小时再吃下一顿。如果你家宝宝刚吃完来,一个小时不到,又要吃奶,很有可能就是因为你的奶水不够。
2、宝宝的便便情况宝宝一天起码小便六次以上,还有大便三到四次以上。另外还可以看宝宝的大便,正常情况下是稀糊状的,而如果很稀,有绿色泡沫,也可能说明奶水不够。
3、宝宝的精神状况宝宝吃完奶以后,特别高兴,要玩一会,这也是他吃饱了的表现。
4、宝宝体重增长,满月时体重至少比出生时增长600克,这说明奶水是够的。
母乳不足是什么意思
当妈妈生产时,胎盘会随胎儿一起娩出体外,体内雌性激素的分泌急剧减少,与此同时催乳素的分泌增多。当宝宝吸吮奶头时,乳头将在刺激之下增加分泌量。当奶水的分泌不足以满足宝宝的需求时,就产生了奶水不足的现象。
母乳不足的原因
1、母亲喂奶次数过少:长时间不哺乳或延长喂奶间隔,不仅不利于乳汁的分泌,还会导致乳汁不足。
2、喂养不当:新生儿出生后没有及早地吸吮乳房,也没有按需哺乳;母婴分离,使用奶瓶喂奶而造成“乳头错觉”,导致新生儿不愿吸吮母乳;妈妈因为乳头疼痛而不愿让新生儿吸吮等因素,均可导致乳汁不足。
3、婴儿吸吮时间不够:每24小时哺乳的次数及吸吮的时间不够,使婴儿在两侧乳房的吸吮时间达到5-10分钟。如果在吃奶时睡着了,应该轻拍两颊,把他唤醒。
4、不适当地加辅食:有的母亲因乳汁分泌少给婴儿喂牛奶和糖水等,吸吮过少造成母乳减少。
5、婴儿吸吮姿势不正确:可导致婴儿吸吮不到乳汁,也就不能刺激泌乳反射。>>母乳喂养的正确姿势
6、母亲缺乏信心与热情:这时应给予心理上的支持,告知正确的喂哺方法。如分娩后尽早母婴同室,往往可避免这类问题的产生。
7、母亲营养不良休息不好:会不利于泌乳反射,同时乳汁的质量也受影响。
8、婴儿的口腔运动功能不良:如面部缺陷等也可干扰母乳的喂养,影响乳汁的分泌,此时可使用挤奶或用吸奶器吸奶喂养。
9、母亲乳腺发育不良:乳房发育不良,乳房手术,乳头凹陷,再次妊娠,母亲甲状腺功能低下等,均可使乳汁分泌减少。
10、有疾病或服用影响分泌乳汁的药物、胎盘残留等均可导致乳汁不足。
母乳不足的表现
新妈妈方面奶水不足的表现:
1、乳房虽有乳汁排出但听不到宝宝的吞咽声。
2、喂奶前母亲没有乳房胀的感觉,喂养前后乳房变化不明显。
3、新妈妈分娩5天后乳房挤不出乳汁;出现乳头疼痛和乳头充血,喂奶后乳头不变软。
宝宝方面奶水不足的表现:
1、宝宝出生3天后每24小时排尿少于6次,大便仍为黑色、绿色或棕色,4天—1个月内每日排便次数少于3—4次。
2、每24小时喂养次数少于8次,或喂养次数不少但婴儿总是拼命不停地吸吮,吸吮每侧乳房超过30分钟。
3、喂完奶后孩子仍哭闹,或不久又哭闹,来回转头寻找奶头。
4、孩子吃奶后睡眠时间短,往往少于1小时。
5、宝宝出生后5天每日增重不足15~30g,生后10天体重未恢复到出生时的水平。
6、宝宝吃奶时间较长,用力吸吮乳头,却听不到连续吞咽声,有时突然放开奶头啼哭不止。
母乳不足怎样下奶
下奶方法一:产后尽早开奶
如果没特殊情况,最好在你的宝宝出生后半小时内,让他尽早吸吮到你的乳头。因为宝宝在出生后20~30分钟左右,吸吮反射最为强烈,这时,宝宝最想也最需要吃到你的的乳头。早吸吮,对于你和宝宝都有很多好处。早吸吮可以帮助宝宝消除在分娩过程中承受的紧张刺激,更快适应新环境,还能让他吃到珍贵的初乳。早吸吮对你来说除了有利于顺利下奶,还有助于子宫收缩,减少产后出血,加快产后子宫的恢复。
下奶方法二:让宝宝多吸吮
宝宝的吸吮,能刺激哺乳期的你体内分泌催乳素和催产素,这两种激素能够使你乳房内的腺体制造和分泌乳汁。因此,更多的吸吮次数有助于下奶,尤其是夜间增加吸吮次数。吸吮得越勤、吸吮的时间越长,刺激更多的激素产生,奶水分泌也会越旺盛。如果可能,你最好和宝宝待在一起,及时了解宝宝的需求。只要宝宝需要,就可以把宝宝抱到怀里喂奶,不必规定时间,而是按需喂养。这是母乳喂养的基本原则之一。喂奶的间隔时间是由你的宝宝自己决定。最初宝宝一天可以吃8~10次奶,甚至更多。经过1~2个月的慢慢磨合,宝宝会形成自己一定的吃奶规律。
下奶方法三:每次喂奶都吸空乳房
“吸空”乳房对下奶非常重要,但也很容易被忽视。你的乳汁产生受激素的影响,乳房在激素影响下制造乳汁时,也会根据乳房的存奶多少决定每次的分泌量。保证每次乳房被真正“吸空”,能够促使下次分泌更多的乳汁。所以,在宝宝吃奶后,你可以用手或吸奶器把你乳房中剩余的奶尽量挤空,量比较多的话,可以保存在干净容器中冷藏,24小时内是可以温热后再次给宝宝吃的。不要担心这次吸空会影响下次的奶量,事实上,你的乳房在下次会产生更多的奶来满足宝宝的需要。相反,如果你没有吸空乳房,下次的泌乳量反而会相应减少。
下奶方法四:不过早补充配方奶
如果你过早地使用其他食物(葡萄糖水或配方奶)来止住宝宝的哭闹,会使宝宝因获得了吸吮的满足和饱腹感,而降低了对母乳的需要。而且在宝宝看来,吃奶嘴多半比吃你的乳头更容易,所以会选择适应奶嘴,而可能不愿再花力气来吃你的乳头。随着宝宝吸吮母乳的时间、频率和力度降低,会直接影响你的激素分泌,最终影响下奶。所以,不要过早给宝宝添加母乳以外的任何食物(如配方奶)。了解怎样判断宝宝是否需要混合喂养?
下奶方法五:乳头有问题时也别放弃喂奶
如果在你喂奶的过程中,出现乳头疼痛或乳头破裂,会让你很难把母乳喂养继续下去。其实这些情况往往是由于喂奶姿势,尤其是宝宝含接乳头的姿势不正确造成的。宝宝每次吃奶都要把你的乳头和乳晕尽量都含到嘴里,这样的吸吮最有效,而且也不容易出现疼痛或破裂的问题。只要及时调整,多半很快就会改善。乳头破裂时,你可以试试每次喂奶后挤一滴母乳涂在乳头上,能够促进伤口愈合。如果伤口较大,可以暂停这侧的喂奶,每次用吸奶器吸出,等伤口基本愈合再继续喂奶。在孕期和产后进行一些乳头护理,也有助于减少乳头损伤的出现。
母乳不足的主要原因
1、精神心理因素
分娩时过度紧张,缺乏信心与热情都能导致奶水不足。
对策:让妈妈解除精神负担,告知正确的喂哺方法。如分娩后尽早母婴同室,往往可避免这类问题的产生。
2、授乳方法不当
新生儿出生后没有及早地吸吮乳房,也没有按需哺乳;母婴分离,使用奶瓶喂奶而造成“乳头错觉”,导致新生儿不愿吸吮母乳;妈妈因为乳头疼痛而不愿让新生儿吸吮等因素,均可导致乳汁不足。
3、妈妈身体因素
母亲营养不良休息不好,乳腺发育不良(乳房发育不良,乳房手术,乳头凹陷)再次妊娠,母亲甲状腺功能低下等,均可使乳汁分泌减少。
当然,母亲喂奶次数过少、婴儿吸吮时间不够、不适当地加辅食、婴儿吸吮姿势不正确、婴儿的口腔运动功能不良、母亲乳腺发育不良以及有疾病或服用影响分泌乳汁的药物、胎盘残留等均可导致母乳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