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川贝的的植物形态

川贝的的植物形态

川贝母

别名:松贝母、乌花贝母。多年生草本,高15~25厘米。多年生草本,高15~25cm。鳞茎球形或圆锥形。茎直立,无毛,绿色或暗紫色。叶除最下部为对生外,均为互生或近于对生,无柄;叶片线形或线状披针形,长3.6~6.5cm,宽3~7mm,先端急尖。花单生于茎顶;深紫色,略有黄褐色小方格,有叶状苞片1,花被片6,长2.5~2.7cm,外轮3片近长圆形,宽6~9mm,内轮3片倒卵状长圆形,宽10~13mm,蜜腺窝不很明显;雄蕊6,花药近基着,花丝有时密被小乳突;柱头3裂,裂片外展,长0.5~1(~1.5)mm。蒴果长圆形,具6棱,棱上有宽约1mm的窄翅。花期6月,果期8月。

生于海拔3200~4500m的草地上。

四川若尔盖、小金县、南川等县有少量栽培

别名:卷叶贝母

Fritillaria cirrhosa D. Don──百合科Liliaceae

多年生草本,植物形态变化较大。鳞茎卵圆形。叶通常对生, 少数在中部兼有互生或轮生,先端不卷曲或稍卷曲。花单生茎顶,紫红色,有浅绿色的小方格斑纹,方格斑纹的多少,也有很大变化,有的花的色泽可以从紫色逐渐过渡到淡黄绿色,具紫色斑纹;叶状苞片3,先端稍卷曲;花被片6,长3~4cm,外轮3片宽1~1.4cm,内轮3片宽可达1.8cm, 蜜腺窝在背面明显凸出;柱头裂片长3~5mm。蒴果棱上具宽1~1.5mm的窄翅。花期5~7月,果期8~10月。

生于林中、灌丛下、草地、河滩、山谷等湿地或岩缝中。

分布于云南、四川和西藏等省区。

甘肃贝母

别名:岷贝

Fritillaria przewalskii Maxim.──百合花Liliaceae

多年生草本,高20~30(~45)cm。鳞茎圆锥形。茎最下部的2片叶通常对生,向上渐为互生;叶线形,长3.5~7.5cm,宽3~4mm,先端通常不卷曲。单花顶生,稀为2花,浅黄色,有黑紫色斑点;叶状苞片1,先端稍卷曲或不卷曲;花被片6,长2~3cm,蜜腺窝不明显;雄蕊6,花丝除顶端外密被乳头状突起;柱头裂片通常很短,长不到1mm,极少达2mm。蒴果棱上具宽约1mm的窄翅。花期6~7月,果期8月。

生于海拔2800~4400m的灌木丛中或草地上。

分布于甘肃、四川和青海等省。

棱砂贝母

别名:炉贝、德氏贝母、阿皮卡(西藏)、雪山贝(云南)。

Fritillaria delavayi Franch.──百合科Liliaceae

多年生草本,高20~30(~40)cm。鳞茎长卵形。叶互生,较紧密地生于植株中部或上部1/3处,叶片窄卵形至卵状椭圆形,长2~7cm,宽1~3cm,先端不卷曲。单花顶生,浅黄色, 具红褐色斑点;外轮花被片长3.2~4.5cm,宽1.2~1.5cm,内轮花被片比外轮的稍长而宽;雄蕊6; 柱头裂片长约1mm。蒴果棱上的翅宽约1mm,缩存花被常多少包住蒴果。花期6~7月,果期8~9月。

生于海拔3000~4700m的流砂滩上的岩石缝隙中。

分布于四川、云南、青海和西藏等省区。

太白贝母

太白贝母太白贝母多年生草本,高30~50cm。花黄绿色,无方格斑,花被片先端边缘有紫色斑带,叶关苞片不卷曲。鳞茎扁卵圆形或圆锥形,直径0.6~1.2cm,高4~8mm。表面白色,较光滑。外层两枚鳞叶近等大,顶端开裂,底部平整。味苦。

瓦布贝母

你见过如大蒜般大的贝母吗?它就是阿坝州特产药材,被人们形象地称为“蒜贝”的瓦布贝母。该品种由我国著名贝母专家唐心耀(原四川医学院药学系教授)于上世纪60年代初在茂县瓦钵梁子发现并命名,经检测,其药用有效成分与药典收载的川贝母其它品种十分接近,且有的生化指标大大高于其它品种。随后,经过科研人员长期研究,野生驯化栽培试验获得成功,并在茂县等地开展栽培示范与推广。

川贝母的形态

植株长15-50厘米。鳞茎由2枚鳞片组成,直径1-1.5厘米。叶通常对生,少数在中部兼有散生或3-4枚轮生的,条形至条状披针形,长4-12厘米,宽3-5(-10)毫米,先端稍卷曲或不卷曲。花通常单朵,极少2-3朵,紫色至黄绿色,通常有小方格,少数仅具斑点或条纹;每花有3枚叶状苞片,苞片狭长,宽2-4毫米;花被片长3-4厘米,外三片宽1-1.4厘米,内三片宽可达1.8厘米,蜜腺窝在背面明显凸出;雄蕊长约为花被片的3/5,花药近基着,花丝稍具或不具小乳突柱头裂片长3-5毫米。蒴果长宽各约1.6厘米,棱上只有宽1-1.5毫米的狭翅。花期5-7月,果期8-10月。[2]

川贝母种子具有后成熟特性,湿度和温度保持在5~25℃,胚胎继续分化。播种出苗的第一年,植株纤细,仅1匹叶;叶大如针,称针叶。第2年具单叶1-3片,叶面展开,称飘带叶。第3年抽茎不开花,称树兜子。第4年抽茎开花,花期称灯笼,果期称果实为八卦锤。

在幼苗期即开始生长鳞茎,但仅仅有米粒大,以后每年随植株发育而增大。川贝母植株年生长期约90~120天左右。

欧李的植物形态

灌木 ,高0.4-1.5米。小枝灰褐色或棕褐色,被短柔毛。冬芽卵形,疏被短柔毛或几无毛。叶片倒卵状长椭圆形或倒卵状披针形,长2.5-5厘米,宽1-2厘米,中部以上最宽,先端急尖或短渐尖,基部楔形,边有单锯齿或重锯齿,上面深绿色,无毛,下面浅绿色,无毛或被稀疏短柔毛,侧脉6-8对;叶柄长2-4毫米,无毛或被稀疏短柔毛;托叶线形,长5-6毫米,边有腺体。花单生或2-3花簇生,花叶同开;花梗长5-10毫米,被稀疏短柔毛;萼筒长宽近相等,约3毫米,外面被稀疏柔毛,萼片三角卵圆形,先端急尖或圆钝;花瓣白色或粉红色,长圆形或倒卵形;雄蕊30-35枚;花柱与雄蕊 近等长,无毛。核果成熟后近球形,红色或紫红色,直径1.5-1.8厘米;核表面除背部两侧外无棱纹。花期 4-5月,果期 6-10月。

本种喜较湿润环境,耐严寒,在肥沃的砂质壤土或轻粘壤土种植为宜。种子繁殖,也可分根繁殖。

花菜的植物形态

菜花,二年生草本,高60-90厘米,被粉霜。茎直立,粗壮,有分枝。基生叶及下部叶长圆形至椭圆形,长2-3.5厘米,灰绿色,顶端圆形,开展,不卷心,全缘或具细牙齿,有时叶片下延,具数个小裂片,并成翅状;叶柄长2-3厘米;茎中上部叶较小且无柄,长圆形至披针形,抱茎。茎顶端有1个由总花梗、花梗和未发育的花芽密集成的乳白色肉质头状体;总状花序顶生及腋生;花淡黄色,后变成白色。长角果圆柱形,长3-4厘米,有1中脉,喙下部粗上部细,长10-12毫米。种子宽椭圆形,长近2毫米,棕色。花期4月,果期5月。

花菜根系发达,再生能力强,适于育苗移栽。0℃以下易受冻害,25℃以上形成花球困难。叶丛生长与抽薹开花要求温暖,适温20-25℃。花球形成要经过低温春化阶段。花菜对光照条件要求不严格,而对水分要求比较严格,既不耐涝,又不耐旱。对土壤的适应性强,但以有机质高,土层深厚的砂壤土最好。适宜的土壤酸碱度为5.5-6.6。耐盐性强,在食盐量为0.3%-0.5%的土壤上仍能正常生长。

主基根部粗大,根系发达,主要根群分布在30cm大耕作层内。营养生长期茎稍短缩,茎上腋芽不萌发,阶段发育完成后抽生花茎。叶披针形或长卵形,营养生长期具叶柄,并具裂片,叶色浅蓝绿,有蜡粉。一般20多片叶子构成叶丛。花球由肥嫩的主轴和50—60个一级肉质花梗组成;一个肉质花梗具有若干个5级花枝组成为小花球体。花球球面呈左旋辐射轮纺排列,轮数为5。正常花球呈半球形,表面呈颗粒状,质地致密。在栽培上有时出现“早花”、“青花”、“毛花”与“紫花”现象。“早花”是植株营养生长不足,过早形成花球。花球表面花枝上绿色苞片或萼片突出生长,表现为“青花”。花球的花枝顶端部位,花器的花柱或花丝非硕序性伸长为“毛花”。“毛花多在花球临近成熟期骤然降温、升温或重雾天易发生。“紫花”是花球临近成熟时,突然低温,醣苷转化为花青素,幼苗胚轴紫色的品种易发生。花枝顶端继续分化形成正常花蕾,各级花梗伸长,抽薹开花。只有一部分花枝顶端能正常开花,多数干瘪或因其他原因而腐败。复总状花序,完全花。花萼绿或黄绿色;花冠黄或乳黄色。4强雄蕊,子房上位。异花授粉,虫媒花。长角果,先端喙状,成熟后爆裂,每个角果含种子十余粒,千粒重3-3。5g。开花时,骤然霜冻,能引起单性结实,形成无种子肥胖空角。

基生叶及下部叶长园形至椭圆形,长2-3.5厘米,灰绿色,顶端圆形,开展,不卷心,全缘或具细牙齿,有时叶片下延,具数个小裂片,并成翅状;叶柄长2-3厘米;茎中上部叶较小且无柄,长圆形至披针形,抱茎。茎顶端有1个由总花梗、花梗和未发育的花芽密集成的乳白色肉质头状体。

猪毛菜的植物形态

1.猪毛菜:一年生草本,高30~60cm。枝淡绿色,生稀疏的短糙硬毛或无毛。叶丝状圆柱形,肉质,生短糙硬毛,长2~5cm,宽0.5~1mm,先端有硬针刺。花序穗状,生枝条上部;苞片宽卵形,先端有硬针刺;小苞片2,狭披针形;花被片5,膜质,披针形,结果后背部生短翅或革质突起,花药矩圆形,顶部无附属物;柱头丝形,长为花柱的1.5~2倍。胞果倒卵形,果皮膜质。种子横生或斜生,顶端平;胚螺旋状,无胚乳。

2.刺沙蓬:一年生草本,高30~50cm;茎粗壮,多分枝,茎、枝生短硬毛或近于无毛。叶片半圆柱形,生短硬毛或无毛,长约2~3cm,宽约2mm,顶端有刺状尖。花序穗状;花两性;有苞片及2小苞片,苞片长卵形,比小苞片长;小苞片卵形;花被5深裂;花被片长卵形,背面有1条脉;花被果时包括翅直径7~10mm,雄蕊5;柱头通常为2。果实为胞果;种子通常为横生;胚螺旋状。

3.单翅猪毛菜:一年生草本,高10~30cm。茎、枝密生短硬毛;枝互生,最下部的近对生。叶片丝状半圆柱形,长1~2cm,宽约1mm,黄绿色,具短硬毛,顶端具刺状尖。花序穗状,有时花遍布于植株;苞片披针形,长于小苞片;花被片长卵形,膜质,无毛,果时变硬,革质,仅一个花被片的背面生翅;花被片在翅以上部分,向中央聚集,形成平面;花药甚短,附属物极小;柱头长为花柱的4~6倍。

参须的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30~70厘米。根肥大,肉质,圆柱或纺锤形,末端多分歧,外皮淡黄色。叶为掌状复叶,具长柄;轮生叶的数目依生长年限而不同,一般1年生者1片三出复叶,2年复叶,最多可达6片复叶;小叶5,偶有7片,小叶柄长1~3厘米;小叶片披针形或卵形,下方2片小叶较小,长2~4厘米,宽1~1.5厘米,上部3小叶长4.5~15厘米,宽2.2~4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楔形,边缘具细锯齿,上面绿色,沿叶脉有稀疏细刚毛,下面无毛。

伞形花序单一顶生,总花梗长15~25厘米,每花序有10~80多朵花,集成圆球形;花小,直径2~3毫米;花萼绿色,5齿裂;花瓣5,淡黄绿色,卵形;雄蕊5,花丝甚短;子房下位,花柱2,基部合生,上部分离。果实为核果状浆果,扁球形,直径5~9毫米,多数,集成头状,成熟时呈鲜红色,种子2颗,乳白色,直径4~5毫米,扁平圆卵形,一侧平截。花期5~6月,果期6~9月。

芦根的植物形态

芦根芦苇,多年生高大草本,具有匍匐状地下茎,粗壮,横走,节间中空,每节上具芽。茎高2~5米,节下通常具白粉。叶2列式排列,具叶鞘;叶鞘抱茎无毛或具细毛;叶灰绿色或蓝绿色,较宽,线状披针形,长30~60厘米,宽2~5厘米,粗糙,先端渐尖;叶舌长1~2毫米,成一轮毛状。圆锥花序大形,顶生,直立,有时稍弯曲,长15~25厘米,有时或更长;小穗长9~12毫米,暗紫色或褐紫色,稀淡黄色;颖披针形,内颖比外颖长约1倍;第1花通常为雄性,其外稃长8~15毫米,内稃长3~4毫米,脊上粗糙;第2外稃长9~16毫米,先端长渐尖,基盘具长6~12毫米之柔毛两性花具雄蕊3,雌蕊1,花柱2,柱头羽状。颖果,椭圆形至长圆形,与内外稃分离。花期9~10月。

佛手植物形态特征

常绿小乔木或灌木。老枝灰绿色,幼枝略带紫红色,有短而硬的刺。单叶互生;叶柄短,长3-6mm,无翼叶,无关节;叶片革质,长椭圆形或倒卵状长圆形,长 5-16cm,宽2.5-7cm,先端钝,有时微凹,基部近圆形或楔形,边缘有浅波状钝锯齿。花单生,簇生或为总状花序;花萼杯状,5浅裂,裂片三角形;花瓣5,内面白色,外面紫色;雄蕊多数;于房椭圆形,上部窄尖。柑果卵形或长圆形,先端分裂如拳状,或张开似指尖,其裂数代表心皮数,表面橙黄色,粗糙,果肉淡黄色。种子数颗,卵形,先端尖,有时不完全发育。花期4-5月,果熟期10-12月。 四川省佛手主产区的合江县,年平均气温18.2℃,相对湿度82%,全年降水量1020毫米,日照时数全年约1200小时,佛手生长好,产量较高。

植物形态

二年生或多年生草本,高15~90厘米。茎稍斜上,无毛或稍有毛,有分枝.基生叶多数簇生,羽状深裂,长达12厘米,顶生裂片较大,卵形,侧生裂片较小,5~8对,边缘有钝齿,只在叶柄和中脉疏生短毛,其他部分无毛;茎生叶互生,不分裂,披针形。总状花序顶生或腋生,花小呈十字形,黄色;萼片长椭圆形;花瓣篦形;4强雄蕊;雌蕊1;花梗长2~3毫米。长角果圆柱状长椭圆形,长4~6毫米,宽约2毫米,稍弯曲;

果梗长2~6毫米。种子细小,卵形,稍扁平,长0.5毫米,红黄色,有小点。

生于山坡、石缝、路旁、田边、水沟潮湿地及杂草丛中。分布江苏、山东、四川、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等地。

【性味】《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苦辛,凉。"

【归经】《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入心、肝、肺经。"

相关推荐

白豆蔻的植物形态

茎丛生,株高3米,茎基叶鞘绿色。叶片卵状披针形,长约60厘米,宽12厘米, 顶端尾尖,两面光滑无毛,近无柄;叶舌圆形,长7-10毫米;叶鞘口及叶舌密被长粗毛。穗状花序自近茎基处的根茎上发出,圆柱形,稀为圆锥形,长8-11厘米,宽4-5厘米,密被覆瓦状排列的苞片;苞片三角形,长3.5-4厘米,麦秆黄色,具明显的方格状网纹;小苞片管状,一侧开裂;花萼管状,白色微透红,外被长柔毛,顶端具三齿,花冠管与花萼管近等长,裂片白色,长椭圆形,长约1厘米,宽约5毫米;唇瓣椭圆形,长约1.5厘米,宽约1.2厘米,中央黄色,

油柑叶的植物形态

余甘子 落叶小乔木或灌木,高3-8m。树皮灰白色,薄而易脱落,露出大块赤红色内皮。叶互生于细弱的小枝上,2列,密生,极似羽状复叶;近无柄;落叶时整个小枝脱落;托叶线状披针形;叶片长方线形或线状长圆形,长1-2cm,宽3-5mm。花簇生于叶腋,花小,黄色;单性,雌雄同株,具短柄;每花簇有1朵雌花,每花有花萼5-6片,无瓣;雄花花盘成6个极小的腺体,雄蕊3,合生成柱;雌花花盘杯状,边缘撕裂状,子房半藏其中。果实肉质,径约1.5cm,圆而略带6棱,初为黄绿色,成熟后呈赤红色,味先酸涩而后回甜。花期4-5月,果期

川贝的介绍

一、川贝的介绍 川贝是百合科植物川贝母、暗紫贝母、甘肃贝母、梭砂贝母的干燥鳞茎。下面我们先来看看几种原植物的介绍: 1、暗紫贝母又叫做松贝母、乌花贝母。是多年生草本植物,鳞茎球形或圆锥形。茎直立,无毛,绿色或暗紫色。叶除最下部为对生外,均为互生或近于对生,无柄;叶片线形或线状披针形。生于海拔3200~4500m的草地上。 2、川贝母又叫做卷叶贝母,也是多年生草本植物,植株形态变化较大。鳞茎卵圆形。叶通常对生, 少数在中部兼有互生或轮生,先端不卷曲或稍卷曲。主要生于林中、灌丛下、草地、河滩、山谷等湿地或岩缝

黄麻叶的植物形态

黄麻(《本草图经》),又名:络麻(《便民图纂》),牛泥茨、三珠草、天紫苏(《医方集听》)。 整株黄麻 一年生草本,高1~2米,全株无毛。叶卵圆状披针形或披针形,长5~12厘米,宽2~5厘米,基部圆形,先端渐尖,边缘具整齐粗锯齿,最下部2齿伸长为尾状裂片;叶柄长1~3.5厘米;托叶线形,长约5~8毫米。花小,数朵生于叶脓内,花梗很短;萼片5,淡紫色;花瓣5,黄色;雄蕊多数,子房5室。蒴果球形,直径约1厘米,顶端不具喙,有纵棱、皱纹及小疣状突起,成熟时5瓣裂。花期夏季。果期10~11月。[2] 原产东南亚;我

金雀花的植物形态

锦鸡儿(《救荒本草》),又名:酱瓣子(《救荒本草》),大蛇叶(《滇南本草》),飞来凤(《嘉兴府志》),地羊鹊(《天宝本草》),群雀、铁扫帚、豹皮鞭、鹅根刺。 小灌木,高达1~2米。茎直立或多数丛生,小枝细长有棱,无毛,黄褐色或灰色。托叶2枚,狭锥形,常硬化而成针刺,长可达8毫米;双数羽状复叶,小叶4,倒卵形,长1~3.5厘米,阔0.5~1.5厘米,先端圆或凹,具小短尖或无小尖,上部一对小叶常较下方一对为大,革质或硬纸质,两面具细脉,无毛,上面深绿色而有光泽,下面较淡。花单生,黄色而带红,雕谢时褐红色;花枝

南瓜蔓的植物形态

基部深心形,上面绿色,下面淡绿以,两面均被刚毛和茸毛,边缘有小而密的细齿。卷须稍粗壮,被毛3-5歧。花单性,雌雄同株;雄花单生,花萼筒肿钟形,长5-6mm,裂片条形,长10-15mm,被柔毛,上部扩大成叶状,花冠黄色,钟状,长约8cm,5中裂,裂片边缘反卷,雄蕊3,花丝腺体状,长5-8mm,花室折曲;雌花单生,子房1赛马,花柱短,柱头3,膨大,先端2裂,果梗粗壮,有棱槽,长5-7cm,瓜蒂扩大成喇叭状。瓠果形状多样,外面常有纵沟。种子多数,长卵形或长圆形,灰白色。花期6-7月,果期8-9月。 南瓜蔓100

白豆蔻的植物形态

茎丛生,株高3米,茎基叶鞘绿色。叶片卵状披针形,长约60厘米,宽12厘米,顶端尾尖,两面光滑无毛,近无柄;叶舌圆形,长7-10毫米;叶鞘口及叶舌密被长粗毛。穗状花序自近茎基处的根茎上发出,圆柱形,稀为圆锥形,长8-11厘米,宽4-5厘米,密被覆瓦状排列的苞片;苞片三角形,长3.5-4厘米,麦秆黄色,具明显的方格状网纹;小苞片管状,一侧开裂;花萼管状,白色微透红,外被长柔毛,顶端具三齿,花冠管与花萼管近等长,裂片白色,长椭圆形,长约1厘米,宽约5毫米;唇瓣椭圆形,长约1.5厘米,宽约1.2厘米,中央黄色,内

羊肝的动植物形态

【动植物形态】 1.山羊,体长1-1.2M,体重10-35Kg。头长,颈短,耳大,吻狭长。雌雄额部均有角1对,雄性者角大;角基部略呈三角形,尖端略向后弯,角质中空,表面有环纹或前面呈瘤状。雄者颌下有总状长须。四肢细,尾短,不甚不垂。全体被粗直短毛,毛色有白、黑、灰和黑白相杂等多种。 2.绵羊,绵羊为人们较早驯养的家畜。基体重随品种而不同,最小不过20Kg,最大可达150-200Kg。外形特征亦有多样。有的雌、雄均有角;有的二者皆无角;有的仅雄性有角。角形与羊尾也因种而有差异其被毛接近原始品种者,具有两层:

羊肝的动植物形态

1.山羊,体长1-1.2M,体重10-35Kg。头长,颈短,耳大,吻狭长。雌雄额部均有角1对,雄性者角大;角基部略呈三角形,尖端略向后弯,角质中空,表面有环纹或前面呈瘤状。雄者颌下有总状长须。四肢细,尾短,不甚不垂。全体被粗直短毛,毛色有白、黑、灰和黑白相杂等多种。 2.绵羊,绵羊为人们较早驯养的家畜。基体重随品种而不同,最小不过20Kg,最大可达150-200Kg。外形特征亦有多样。有的雌、雄均有角;有的二者皆无角;有的仅雄性有角。角形与羊尾也因种而有差异其被毛接近原始品种者,具有两层:外层为粗毛可蔽雨

小旋花的植物形态

打碗花 多年生蔓性草本。根茎略粗肥,径4~8毫米。茎纤细,缠绕或匍匐。单叶互生;叶柄较叶片稍短;叶片戟形或3裂,长3.5~8厘米,宽1~3厘米,中裂片最大,侧裂片较短,并再作2浅裂,先端尖,全缘或带波状,基部心脏形。花腋生,单生,花梗较叶柄稍长;苞片2,卵圆形,较大,包围花萼,宿存;花萼裂片长圆形,光滑;花冠漏斗状,长2~4厘米,淡红白色;雄蕊5,内藏;雌蕊1,子房1室,花柱单1,柱头2裂。蒴果卵圆形,稍尖,光滑,有黑色种子4粒。花期5~8月。果期8~10月。 生于耕地、荒地和路旁或溪边、湖边等潮湿地。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