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位体前屈制定发展
坐位体前屈制定发展
为鼓励和推动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学生体质,于2002年开始在中国试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坐位体前屈属于该标准规定的测试内容之一。根据2005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与健康调研结果,教育部和国家体育总局对《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进行了完善和修改。
现坐位体前屈是中国体育中考中的必考项目之一。
过去在对学生进行体质健康调查时一般采用立位体前屈的方法测试柔韧性。进行立位体前屈测试时,受试者站在离地至少40厘米的测试台上,恐惧感和潜意识的自我保护等多种因素限制了受试者能力的发挥。当人体姿势处于膝关节伸直为180度、身体躯干向前屈180度站立时,小腿、大腿以及躯干部后群肌肉须保持一定张力,以维持身体重心位于两脚的支撑面内,因而限制了手臂和躯干前伸的幅度。发达国家普遍采用坐位体前屈来评价柔韧性。国民体质监测系统在对幼儿、成年及老年人等年龄段柔韧性监也已经采用了坐位体前屈测试。从安全性、准确性、真实性和国民体质监测接轨以及利于进行国内外对比等方面来讲,坐位体前屈均优于立位体前屈。
坐位体前屈坐位体前屈测试要求
受试对象:男、女,20-59岁。
动作规格:受试者坐在垫上,背及臀部紧靠在垂直面上,两腿并拢,膝关节保持伸直状态,脚尖向上,将一个宽50厘米,高30厘米的三面箱体架在双腿上方,双手尽量伸直,以虎口握住箱体边缘;测试时,受试者身体尽量前倾并缓慢推动箱体(虎口要一直紧靠住箱体边缘)。
测试场地:一块有垂直背靠面的平地。
测试方法:测量木箱滑动的距离。
测试单位:厘米(精确到1/10厘米)。
测试器材:测试木箱、皮尺。
老年人坐骨神经痛适当运动伴针灸
适当的锻炼活动
老年朋友既要加强运动以缓解病情,同时还要考虑到自身相对脆弱的身体状况,避免在运动中受伤。运动的目的是为了增强周围组织的肌肉力量并改善体质和血液循环,从而有效缓解症状。考虑老年人的身体状态,应由低强度逐渐向中强度过度。时刻关注血压和心率(尤其是有心脑血管病的朋友),糖尿病患者注意随身携带方糖以预防低血压症状。
以下是具体的操作方法
散步:每日1~2次,每次2~3千米,时间20分钟,
医疗体操
1)仰卧位屈腿:仰卧床上,做双腿分开、合拢的练习。
2)仰卧位屈膝:仰卧床上,双膝屈向臀部,慢慢再伸直。
3)坐位摆腿:坐床上,手支撑在体后,身体转向一侧,患肢小腿前后摆动。
4)坐位体前屈:直腿坐床上,体前屈,用手摸足尖。
5)立位摆腿:扶墙或扶床、椅子,患腿向前后放松摆动。
6)立位侧弓箭步:叉腰站立,做侧弓箭步,左右交替进行,要求练习时转移重心。
7)立位体前屈:两脚分开,比肩宽站立,向前做体屈运动。为加大运动量,可做体前屈后仰练习。
而具体锻炼时要考虑到患者的身体情况,切忌搞“一刀切”。如患者腰椎间盘突出,先进行推拿、理疗,使脱出组织逐步回位,再进行简单床上运动,疾病逐渐好转再向坐位、立位过渡。为加强腰肌的力量,可做左右扭腰动作,每日2~3次,每次10分钟左右。医疗体操可根据病情单节或成套练习,每日1~2次,每次10~15分钟。
女子健身减肥计划怎么制定
现代社会,女性越来越关注自己的身材,也越来越注重锻炼健身。根据研究表明,女性应采用与男性不同的锻炼身体的方式,女性的锻炼计划也应该根据其自身的类型进行调整。所以女性应该根据自身的特点来制定健身计划,使之最适合自身的需求,改善虚弱,优化力量。
工具/原料
秒表、节拍器
30cm台阶
方法/步骤
明确自己的体型:体型有肥胖型体质,体育型体型和瘦型体质。肥胖型体质体型像圆形,梨形或者苹果型,腰部及髋部比较大;体育新体型呈沙漏型,腰围和臀围基本相同,身材匀称;瘦型体质呈线性,腰部及髋部较窄,胸围较小。
身高、体重并且计算BMI体重指数。体重指数的计算方式为:体重(KG)/身高的平方(cm^2) BMI<18.5:过轻 18.530:肥胖
心率:指静息心率。1分钟内的脉搏数量
坐位体前屈:测试柔韧性。
3分钟踏步:有氧测试。找一个30 cm的台阶,一个设定为96次/分钟的节拍器。在台阶上跳上跳下3分钟。之后坐在台阶上测1分钟的心率。
1、坐位体前屈≥37,俯卧撑≥21:远高于或高于平均
34≤坐位体前屈≤37,14≤俯卧撑≤21:平均
其余为低于或远低于平均
2、静息心率≤66,踏步测试≤104:高于或远高于平均
66≤静息心率≤71,104≤踏步测试≤116:平均
其余为低于或远低于平均
从有氧运动、力量耐力及柔韧性的训练来讲:
当结果大部分低于或远低于平均:有氧运动,力量耐力和柔韧性都应该进行。全身性
当结果大部分平均或高于远高于平均:在以上的基础上增加对比较薄弱的项目的训练;如有氧运动适应性较低,则适当增加有氧运动的训练。
仰卧起坐起不来怎么练 大腿后侧韧带紧张
这个和坐位体前屈难以完成有相同之处,许多同学完全具备腹部力量,但是还是很难完成仰卧起坐的动作,原因是在向上起的过程中,其实也是大腿后侧肌肉被拉伸的过程,若是后侧肌肉粘滞性很强,它会将你向后拉,阻止你向前。
需要在平时锻炼中,加强大腿后侧肌群的拉伸,增强其延展性,这样会给你减少很多麻烦。
坐位体前屈测试目的
坐位体前屈是用于反映人体柔韧性的测试项目。柔韧性是指人体完成动作时,关节、肌肉、肌腱和韧带的伸展能力。柔韧素质的好坏,取决于关节的解剖结构和关节周围软组织的体积大小及韧带、肌腱、肌肉及皮肤的伸展性。通过体育锻炼能提高关节的灵活性,改善关节周围软组织的功能以及肌肉、韧带、肌腱的伸展性,而当人们缺乏体育锻炼,体质下降时,很多都是从柔韧素质的下降开始的。
一个人的柔韧性程度越好,表示其关节的活动幅度越大,关节灵活性越强。柔韧素质与健康的关系极为密切,柔韧性的提高,对增强身体的协调能力,更好地发挥力量、速度等素质,提高技能和技术,防止运动创伤等都有积极的作用。
坐位体前屈测试步骤
将仪器放置在平坦地面上。测试前,用尺进行校正,即将直尺放在平台上,使游标的上平面与平台呈水平,将游标的刻度调到0位。
测试前,受试者应在平地上做好准备活动,以防拉伤。
受试者坐在连接于箱体的软垫上,两腿伸直,不可弯曲,脚跟并拢,脚尖分开约10—15厘米,踩在测量计垂直平板上,两手并拢。
两臂和手伸直,渐渐使上体前屈,用两手中指尖轻轻推动标尺上的游标前滑(不得有突然前伸动作),直到不能继续前伸时为止。
测试计的脚蹬纵板内沿平面为0点,向内为负值,向前为正值。记录以厘米为单位,取小数点后一位。如为正值则在数值前加“+”符号,负值则加“—”符号。
扭转痉挛常见的康复措施有哪些
典型症状表现为两下肢腿反射亢进、踩阵孪阳性,上肢也多呈反射亢进痉挛性的症状。足呈尖足,一般有内翻倾向,在抗重力肌力 (如大腿股四头肌等 )弱时,立位则可形成外翻、扁平足。膝一般为屈曲,当抗重力肌力强时,立位可出现过伸展状态 (反张膝 )。
筋关节内收,内旋且有屈曲倾向,在立位时胸椎多有代偿性前弯,腰椎呈后弯倾向,而颈椎下部前屈。上肢内收,肘屈曲,手腕屈曲向尺侧偏位,手握拳,拇指内收倾向。左右侧病变程度常有不同。
运动的特征为下肢缺少活动,尤其是交替性动作。从新生儿期就惹人注目,在需交替性动作的活动中,如翻身、四爬、步行时,两下肢常并在一起而完成不了灵活动作。躯干回旋困难,整体上做分节的运动困难。
从姿势方面看,无论仰卧位还是俯卧位,两下肢都内收、内旋,足呈尖足、内翻。为此,婴儿期的俯卧欠稳定性。坐位时因腿的内收、内旋,不能分节地屈曲,自由地控制伸展,难以做到下肢伸展和充分屈曲破关节,故向前方伸腿坐困难。喜欢坐位者常取正坐位姿势,臀部落在曲腿之间 (聋坐 )。
立位由于有部分的足部的尖足呈伸展模式,基本上是膝、筋、躯干屈曲倾向占优势。这是由于内收、内旋肌群抗重力作用增强,过度紧张所致。这种姿势常发展进行为关节挛缩。重度者有左右侧差时可见脊柱侧弯,也可发生足部变形。如果腿的内收、内旋较重而且经常出现,则会出现破关节脱臼,股骨颈一般向外方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