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踝关节外侧韧带损伤有哪些分类
急性踝关节外侧韧带损伤有哪些分类
急性踝关节外侧韧带损伤常常又被称为踝扭伤。它是骨科门、急诊中最常见损伤之一。据统计:踝关节损伤占整个运动损伤的15%,而其中85%为外侧韧带损伤。
当足踝关节位于跖屈位,受到内翻应力时,距腓前韧带紧张,内翻应力的增大可使该韧带发生撕裂或发生其附着点的撕脱骨折。过度的内翻继之作用于跟腓韧带,使其发生撕裂。如篮球运动员跳起落下时,足踩到其他人脚上时易发生此种损伤。应力的继续作用还可引起距腓后韧带的损伤,但很少见。
单纯距腓前韧带断裂,距骨仅有前向不稳定。单纯跟腓韧带断裂,踝关节稳定性影响不大,但距下关节不稳定性会明显增加。如果距腓前韧带断裂合并跟腓韧带断裂,在内翻应力下,距骨发生倾斜;如果三束韧带都发生断裂,则会出现明显的踝关节不稳定。
(一)分类
美国医学会(AMA)的标准分类法。根据韧带损伤程度把韧带损伤分类。是目前在临床上广泛使用分类方法。
I 度:韧带捩伤。即韧带受到牵拉,但无明显的撕裂。踝关节稳定,轻度肿胀,功能基本不受影响。
II 度:韧带部分撕裂。踝关节中度肿胀和压痛,可有轻度到中度不稳定,踝关节功能受到影响。
III 度:韧带完全断裂。有较明显的肿胀、瘀癍以及不稳定。
运动损伤分哪几类 踝关节损伤
踝关节扭伤
踝关节扭伤是运动外伤中最容易发生的损伤,扭伤是支撑关节韧带自身的损伤,其损害程度根据韧带损伤程度分为三个阶段:
1.关节受外力冲击伸展时,韧带随之伸展,这时韧带如果完全断裂称为3度扭伤,即严重扭伤。
2.韧带一小部分的断裂称为2度扭伤,程度稍轻。
3.韧带没发生断裂则为轻度扭伤。
膝关节韧带损伤恢复方法
膝关节韧带损伤的处理,首先通过受伤机制来判断是哪根韧带的损伤,比如说膝关节内外翻的损伤,就可能造成膝关节内外侧副韧带损伤 有些时候膝关节屈曲旋转的损伤,可能会损伤到膝关节的交叉韧带。判断出是哪根韧损伤之后,就要确定损伤的程度,如果损伤较轻,只有挫伤这样的损伤,可以通过休息让韧带慢慢恢复。如果说韧带有撕裂,但是膝关节的稳定性是好的,也可以通过保守治疗进行处理;如果有撕裂,膝关节出现不稳的情况,或者是膝关节韧带已经断裂了,这种损伤还是建议要行修复,就是用外科手术治疗的方法让韧带修复,恢复膝关节的稳定性。
如何检查踝关节扭伤
伤后踝关节外侧剧烈疼痛,活动受限,跛行或不能行走。检查看,伤处肿胀,轻伤足部畸形不明显,重伤有足内翻畸形。一般在12小时后出现皮下瘀斑。损伤部位有压痛点,踝关节内翻,疼痛加重。踝关节稳定性差,如有活动异常者,说明韧带断裂。
1、注意疼痛、压痛点的位置,肿胀的程度,关节是否畸形。
2、内翻及外翻试验:将踝关节内翻,检查外侧韧带损伤程度(足内翻时,踝关节外侧活动范围是否变大或松动)。再将踝关节外翻以检查内侧韧带损伤程度。
3、前抽屉试验:一手握住踝关节上端向后推,同时另一手握住足跟向前拉,检查是否活动范围变大(和未受伤一侧比较)。
脚踝扭伤别随意处理
遭遇脚踝扭伤
应先明确损伤程度
踝关节扭伤即“崴脚”,是十分常见的疾病,据统 计,在一天时间里每万人中就有1人出现扭伤。然而大多数人在遭遇崴脚时并没有及时就诊,而是选择自行处理。对此,金丹强调,这样的做法所导致的踝关节不稳 定、反复扭伤等可高达50%以上。特别是对年轻人或运动要求较高的人来说,伤后较伤前运动水平会下降,甚至日常生活受限,严重者可导致足踝部的内翻或外翻 畸形。
金丹表示,遭遇踝关节扭伤时,患者应对自己的情况有正确的认识。扭伤的分级不同,其处理的方式也有所不同,患者应找专业医生查 看,切莫自行处理延误治疗。通常来说,脚踝扭伤最常损伤的是维持关节稳定的内侧或外侧韧带结构,其中以外侧副韧带损伤最为多见,人体外侧副韧带主要有三条 韧带组成,其损伤大致可分为三种。I度损伤是指韧带拉伤,关节无不稳定。II度损伤是指韧带部分断裂,轻度不稳定。III度损伤是指韧带完全断裂,同时合 并明显的不稳定,部分踝关节扭伤还伴有距骨软骨损伤等表现。总之,无论哪种程度的损伤,其正确的早期处理均十分关键。
急性踝关节扭伤
遵循“POLICE”原则
遭遇急性踝关节扭伤后,很多人不知道该怎么办。金丹介绍,主要应遵循“POLICE”原则,具体是指:保护(Protect),适当负重(Optimal loading),冰敷(Ice),加压包扎(Compression),抬高患肢(Elevation)。
他详细解释说,“保护”就是指保护受伤的部位,使之不受再次损伤,更多意味着局部制动保护,推荐采用专业化的踝关节扭伤保护支具,可以防止踝关节侧向活 动,而不影响踝关节的屈伸活动。“适当负重”是近年来新推出的理念,意味着在正确保护下,在医生的专业建议下,循序渐进进行负重训练。“冰敷”是指在 24~48小时内用毛巾包裹冰块敷在患处,每次10~20分钟,每天3次以上,注意不要直接将冰块敷在患处。“加压包扎”是指使用弹性绷带包裹受伤的踝关 节,适当加压,以减轻肿胀,一般也是24小时到48小时之内进行。“抬高患肢”需要将受伤患肢抬高于心脏位置,以此增加静脉和淋巴回流,减轻肿胀,促进恢 复。
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严格遵守了“POLICE”原则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对于那些反复扭伤、踝关节扭伤6个月后仍有关节疼痛,且保 守治疗疗效不明显者、或者是重度损伤,尤其是伴有骨折、软骨损伤的患者来说,手术应是更好的选择。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关节镜下微创探查术,可同时修复或 重建外侧副韧带,能够更大限度恢复踝关节功能、减少疼痛、降低更为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韧带拉伤怎么护理
关于韧带拉伤锻炼中由于外力使关节活动超出正常生理范围,造成关节周围的韧带拉伤、部分断裂或完全断裂,这称作关节韧带扭伤。
膝关节、指关节和踝关节的关节韧带损伤最为脆弱。关节韧带扭伤后,局部肿胀、疼痛、压痛、皮下出血,可见蓝色区域。关节韧带应变早期正确治疗是非常重要的。
因为韧带组织不易再生恢复,如果处理不当或误诊而转成慢性疾病,可能遗留功能障碍,且以后易再次扭伤。急性损伤发生后,应立即停止活动,以减少出血。立刻用冷水冲损伤部位或用冰块冷敷局部以达到止血的目的。然后覆盖绷带加压包扎防止肿胀。
韧带完全断裂或怀疑并发骨折的,在加压包扎后必须请医生进一步检查和治疗.经过24~48小时后,损伤部位的内出血已停止,这时可用温热毛巾热敷或按摩以消肿和促进血液吸收.在进行温热敷时,温度不要太高,时间不宜太长,按摩时也不宜太重,以免加重渗出、水肿或发生再出血。
脚踝扭伤的诊断
1.病史
患者有急性或慢性踝关节扭伤,初次扭伤或反复扭伤。
2.症状与体征
初次扭伤患者症状往往比较严重,出现踝关节疼痛肿胀,在扭伤时会有踝关节脱位感,踝关节轻度内翻,于踝关节外侧韧带走形处可出现明显的压痛点。急性损伤因伤处疼痛肿胀,查体不易完成。经麻醉止痛后可能查出抽屉试验阳性,内翻应力试验阳性等。检查时须与对侧正常关节进行对比,防止因先天性关节松弛导致误判。慢性损伤或反复扭伤的患者症状相对较轻,抽屉试验和内翻应力试验更易引出阳性体征。
3.影像学检查
首先应拍摄踝关节正位、侧位X线片排除是否有踝关节骨折。随后可进行MRI检查,近一步确定韧带损伤的情况,并知晓关节囊及关节软骨损伤的情况。
根据体征和影像学检查确定踝关节扭伤的部位及严重程度。
脚踝韧带拉伤怎么护理
膝关节、指关节和踝关节的关节韧带损伤最为脆弱。关节韧带扭伤后,局部肿胀、疼痛、压痛、皮下出血,可见蓝色区域。关节韧带应变早期正确治疗是非常重要的。
因为韧带组织不易再生恢复,如果处理不当或误诊而转成慢性疾病,可能遗留功能障碍,且以后易再次扭伤。急性损伤发生后,应立即停止活动,以减少出血。立刻用冷水冲损伤部位或用冰块冷敷局部以达到止血的目的。然后覆盖绷带加压包扎防止肿胀。
韧带完全断裂或怀疑并发骨折的,在加压包扎后必须请医生进一步检查和治疗.经过24~48小时后,损伤部位的内出血已停止,这时可用温热毛巾热敷或按摩以消肿和促进血液吸收.在进行温热敷时,温度不要太高,时间不宜太长,按摩时也不宜太重,以免加重渗出、水肿或发生再出血。
羽毛球运动伤害的类型有哪些
(一) 按运动损伤的组织结构可分为:
1 软组织损伤: 在羽毛球运动中比较常见。如肌肉拉伤、肌腱扭伤、断裂伤等。
2 关节与韧带损伤 有急性和慢性的关节与韧带损伤。其中以慢性关节、韧带损伤较为多见,如:膝、踝损伤,肱骨外上髁炎等。
3 骨骼损伤 主要是肩关节、肘关节脱位,但羽毛球中较少出现。
(二) 按损伤病程可分为:
1、急性损伤 是指一次性的或一瞬间的直接或间接暴力所致的损伤。发病急,往往在受伤的即刻或短时间表现出来,伤者一般都能清晰的诉出受伤过程与原因,病程短,病理变化以渗出,肿胀为主,体征表现较明显。如肩部、腰部肌肉的拉伤,膝踝韧带的扭伤、断裂,腕关节扭伤等。
2、慢性损伤:(包括劳损和肌肉损伤) 在羽毛球运动中损伤较多见的是慢性损伤。慢性损伤的病理变化往往以组织变性、增生、粘连为主,体征表现不明显,并带有反复发生或多变的特点,伤者对损伤过程、原因常叙诉不清楚。一般应为:
(1) 伤后治疗不及时,急性损伤处理不当,伤病未愈
(2) 活动安排不得当,局部练习过度或负担量过大,使伤病逐渐积累而成。
踝关节疼痛这是怎么回事
踝关节是由胫骨下端及其内踝、腓骨的外踝与距骨构成的滑车关节,是人体负重最大的屈戍关节。站立时全身重量均落在踝关节上,行走时的负荷值为体重的 5倍。有3组主要韧带参与加固踝关节的稳定性,主要包括:下胫腓联合韧带、内侧三角韧带及外侧的距腓前韧带(ATFL)、跟腓韧带带(CFL)和距腓后韧带带(PTFL)。ATFL起于外踝的前缘,向前附着在距骨颈上,当踝关节处于中立位时,其走行方向差不多与腓骨的纵轴线垂直,是踝关节的主要稳定结构。 ATFL有限制距骨向前移位的功能,是踝关节韧带损伤中最为常见的韧带,占踝关节扭伤中的三分之二,86%的损伤发生于韧带体部,仅14%为撕脱损伤。
踝关节韧带损伤的病人常常有反复踝关节扭伤、疼痛、肿胀、踝关节活动受限病史。踝关节扭伤导致外踝不稳者急性期给予冰敷、休息、加压包扎及抬高患肢等处理。早期制动后可以采取功能性固定,即弹力绷带固定控制下主、被动行走、活动。康复理疗作用同样重要,小腿肌肉力量的训练,尤其是胖骨长短肌力量的训练有助于踝关节稳定性的提高,预防再扭伤的发生。
外侧副韧带断裂的患者即使通过合适的保守治疗或手术治疗,仍有3-20%的患者不能恢复踝关节功能,产生慢性外踝不稳。因此,因陈旧性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断裂而引起的慢性外踝不稳患者,需行踝关节外侧副韧带重建术。传统切开手术治疗可获得良好的稳定,但恢复期较长,创伤较大。同时习惯性踝关节不稳的患者除韧带损伤外,还常伴有关节内的滑膜炎、骨赘形成、距骨软骨损伤等病变,关节镜探查下可做增生滑膜刨削、骨赘切除、游离体摘除、损伤软骨成形等关节清理术,有利于症状的缓解。同时通过临床体征和影像学检查作出踝关节外侧韧带损伤的确切诊断均比较困难,而关节镜下可以清楚评价关节囊、韧带损伤程度,以进一步明确诊断。因此踝关节镜辅助诊治合并肌腱重建距腓前韧带, 是治疗距腓前韧带损伤致习惯性踝关节外侧不稳的有效方法,有利于踝关节整体功能的恢复,辅以术后的康复功能锻炼。患者踝关节疼痛、肿胀,关节不稳等不适症状可以减轻或消失,日常活动自如,可以继续参加跑步等运动锻炼。
踝关节疼痛可以分为损伤引起的不稳和长期慢性损伤和退变引起的关节撞击和踝关节炎。对于年轻人运动伤和外伤引起的踝关节疼痛和肿胀,常常是由于韧带扭伤引起,需要根据严重程度决定是保守治疗还是手术治疗,一般对于韧带的完全撕裂常常需要关节镜检查同时进行韧带修复,和软骨损伤的处理。
对于老年人的踝关节疼痛肿胀则往往是由于关节反复损伤,韧带不稳,退变引起的软骨损伤和撞击引起的。需要根据病变决定进行药物、理疗、必要时进行关节镜手术和踝关节置换手术。
踝部急性韧带损伤介绍
踝部急性韧带损伤(acuteinjuryofligamentofankle),关节扭伤较之关节脱位更为多见,踝关节尤其是如此 但踝关节韧带的一般性损伤往往不被人们所重视实际发病数倍于来就诊的患者韧带损伤分为部分断裂和完全性断裂两类前者称为踝关节的扭伤或捩伤,后者可发生踝关节的脱位或半脱位三角韧带、下胫腓全部韧带或部分骨间膜同时损伤时可出现下胫腓分离和距骨向外脱位。临床上以外踝的腓距前韧带损伤和下胫腓前韧带损伤为多见三角韧带损伤常合并在踝关节骨折脱位中。
造成踝关节急性韧带损伤的暴力大致分为直接暴力、间接暴力及肌肉拉力等3种,其中以间接暴力为主多为在高低不平路面或上下楼梯时不慎失,足踝部处于极度内翻跖屈位,使外侧副韧带过度牵拉而引起损伤。轻者使胫腓下韧带部分断裂,重者可使韧带完全断裂,并发踝关节半脱位和全脱位,或因踝关节远端超限外翻、外旋直接造成内踝和(或)下胫腓韧带损伤,此类损伤大多与内踝和(或)外踝骨折并存。
根据外伤史和症状体征,可作出初步诊断。但要鉴别轻重程度,然后作出正确诊断。一般来讲,如果自己活动足踝时虽然疼痛,但并不剧烈,大多是软组织损伤,可以自己医治。如果自己活动足踝时有剧痛,不能站立和挪步,痛在骨头上,扭伤时有声响,伤后迅速肿胀等,是骨折的表现,应马上到医院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