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孔雀竹芋形态特征

孔雀竹芋形态特征

多年生常绿草本。高30~60厘米,叶长15~20厘米,宽5~10厘米,卵状椭圆形,叶薄,革质,叶柄紫红色。绿色叶面上隐约呈现金属光泽,且明亮艳丽,沿中脉两侧分布着羽状、暗绿色、长椭圆形的绒状斑块,左右交互排列。叶背紫红色。

基部具块茎,株高30-50厘米。叶卵状椭圆形,基生,全缘,长20-30厘米、宽约10厘米,深紫色,具白色茸毛;因其叶表主脉两侧密集的丝状斑纹从中心叶脉伸向叶缘,呈羽状排列,侧脉之间有明显的小脉似孔雀尾羽,故得名孔雀竹芋;叶背的饰斑呈淡紫色,叶柄深紫色。

孔雀竹芋植株密集丛生挺拔。株高20~60厘米,叶柄紫红色,从根状茎长出,叶片薄革质,卵状椭圆形,长10~20厘米,宽5~10厘米,黄绿色,在叶的表面绿色上隐约呈现着一种金属光泽,且明亮艳丽,主脉两侧交互排列羽状暗绿色长椭圆形的绒状斑纹,与斑纹相对的叶背面为紫色,左右交互排列,状如美丽的孔雀尾羽,故称孔雀竹芋。叶片有“睡眠运动”,即在夜间叶片从叶鞘部向上延至叶片,呈抱茎折叠,翌晨阳光照射后重新展开,十分有趣。

孔雀竹芋的叶子发黄是怎么回事

孔雀竹芋喜半阴,不耐直射阳光,适应在温暖、湿润的环境中生长。水分过多过少,阳光过强过弱,肥料过多过少都会引起叶片发黄,但发黄的情况不一样,应仔细观察分析原因,加以纠治。

水黄:嫩叶暗黄且无光泽,老叶无明显变化,枝干细小黄绿,新梢萎缩不长,表明浇水过多。将花卉脱盆置于通风阴凉自吹干土团后再装回盆中。

旱黄:缺水的黄与水多的黄不一样,缺水之黄为叶梢或边缘发枯、发干,老叶自下而上枯黄脱落,但新叶生长比较正常。注意浇水时浇足、浇透即可。

灼黄:强烈阳光直射到一些喜阴的花卉(如吊兰、孔雀竹芋、玉簪等)上,易引起花卉叶梢、叶缘发枯,叶片朝阳部分出现黄斑。移到阴处即可。

缺光黄:长时间置荫蔽环境,叶片得不到足够阳光,不能形成叶绿素,整株叶片变黄继而脱落,补充光照可避免此病。

肥黄:施肥过多或浓度过大引起的花卉发黄,表现在新叶顶尖出现干褐色,一般叶面肥厚而无光泽,且凹凸不舒展,老叶片焦黄脱落。应立即停止施肥,严重的用大量清洗冲洗部分肥料。

缺肥黄:表现在嫩叶颜色变淡,呈黄或淡绿色,而老叶比较正常或逐渐由绿转黄。检查盆土,如有干结现象应换土,平时薄肥勤施并适时浇一些矾水(“孔雀竹芋”是观叶植物应施以氮肥为主的肥料)。

玉竹的形态特征

根状茎圆柱形,直径5-14毫米。茎高20-50厘米,具7 12叶玉竹。叶互生,椭圆形至卵状矩圆形,长5-12厘米,宽3-16厘米,先端尖,下面带灰白色,下面脉上平滑至呈乳头状粗糙。

花序具1-4花(在栽培情况下,可多至8朵),总花梗(单花时为花梗)长1-1.5厘米,无苞片或有条状披针形苞片;花被黄绿色至白色,全长13-20毫米,花被筒较直,裂片长约3-4毫米;花丝丝状,近平滑至具乳头状突起,花药长约4毫米;子房长3-4毫米,花柱长10-14毫米。浆果蓝黑色,直径7-10毫米,具7-9颗.种子。花期5-6月,果期7-9月。

孔雀竹芋作用

孔雀竹芋,竹芋类多年生植物。因为其叶子的花纹是墨绿色和淡绿色羽状斑纹相间,像孔雀的尾羽,所以被称为孔雀竹芋。是一种常见的家庭盆栽,很多家庭都摆放在室内作为观赏。

孔雀竹芋最主要的就是观赏价值。其叶片不但美丽,而且耐阴或者赵光都比较好,生长的叶子簇拥在一起,是比较理想的家庭种植绿化植物。无论是一大群还是单个孔雀竹芋都很好看。很多人喜欢小盆栽然后放置在电脑旁梅花。

孔雀竹芋除甲醛的功效值为吊兰的一半,但相比普通植物也要高很多,此外,它还是清除空气中的氨气污染的高手(其在10平方米内可清除甲醛0.86mg,氨气2.19mg)。

孔雀竹芋有毒吗

孔雀竹芋并没有毒,是家中比较常见的绿色植物。花形美而靓丽,还有比较强的净化作用。所以可以养殖。

山竹的形态特征

山竹为小乔木,高12-20米,分枝多而密集,交互对生,小枝具明显的纵稜条。

叶片厚革质,具光泽,椭圆形或椭圆状矩圆形,长14-2.5厘米,宽5-10厘米,顶端短渐尖,基部宽楔形或近圆形,中脉两面隆起,侧脉密集,多达40-50对,在边缘内联结;叶柄粗壮,长约2厘米,干时具密的横皱纹。

雄花2-9簇生枝条顶端,花梗短,雄蕊合生成4束,退化雌蕊圆锥形;雌花单生或成对,着生于枝条顶端,比雄花稍大,直径4.5-5厘米,花梗长1.2厘米;子房5-8室,几无花柱,柱头5-6深裂。果成熟时紫红色,间有黄褐色斑块,光滑,有种子4-5,假种皮瓢状多汁,白色。

山竹果树能生长到20至80尺高, 除了流出黄色乳胶的部位外,山竹果树的树皮呈深褐色(接近黑色),长有短小、茂密的常绿厚叶,而且果实必须用手采摘。花朵直径304.8厘米,每簇3-9朵,长在枝头。果树长到304.8厘米高需要两年或更长的时间。

人们普遍认为这种果树原产于巽他和摩鹿加群岛(属于东印度群岛)上。种植后必须经过7-9年才能进行第一次收成,但大多是经过10-20年。完全成熟的山竹果树平均可结出500 个果实,但有些山竹果树可结出多达5,000 颗的山竹果。有些果树产果可达100年之久。

山竹花期9-10月,果期11-12月。

果实特征

外果皮

山竹进行不完全无配生殖,因此不需要受精即可长出果实。刚长出的果实为嫩绿色,如果在树下生长的话,果实会完全是白色。在接下来的两三个月里,果实体积变大,外果皮颜色逐渐变深,最后变为深绿色。最终整个果实会长到直径约4-8厘米为止,而且坚硬的外果皮会变得软些,这是其种子已发育完全。当果实体积停止增大后,叶绿素合成减缓,另一色相开始显现。

最初果实的外果皮色素为绿色,上有红色条纹,接着整体变为红色,最后变为暗紫色,此过程持续十多天,标志着果实完全成熟并可以食用。

山竹的外果皮中包含具有收敛作用的一系列多酚类物质,包括氧杂蒽酮和单宁酸,这些物质可以确保果实在未成熟时不受昆虫、真菌、植物病毒、细菌和动物的侵害。其中氧杂蒽酮具有抗癌和抗氧化作用。

内果皮

山竹可食用的内果皮在植物学中被称为假种皮,为白色,直径约为4-6厘米,由4-8瓣组成,为楔形,其中包含无融合生殖种子。在外果皮的内层存在一些突起的脊,是柱头残留的痕迹,呈轮状排列,与假种皮的瓣数相符。

种子

山竹的种子长约1厘米,扁平状,属于顽拗型种子,因此在发芽之前要保持种子的湿润。其种子的胚为珠心胚,不需要经过受精。山竹的种子一脱离果实就可以发芽,而在干燥条件下会迅速死亡。一个山竹果实中有多个种子,而其中只有一个可以萌发。

夹竹桃 - 形态特征

常绿直立大灌木,高达5米,枝条灰绿色,含水液;嫩枝条具稜,被微毛,老时毛脱落。叶3-4枚轮生,下枝为对生,窄披针形,顶端极尖,基部楔形,叶缘反卷,长11-15厘米,宽2-2.5厘米,叶面深绿,无毛,叶背浅绿色,有多数洼点,幼时被疏微毛,老时毛渐脱落;中脉在叶面陷入,在叶背凸起,侧脉两面扁平,纤细,密生而平行,每边达120条,直达叶缘;叶柄扁平,基部稍宽,长5-8毫米,幼时被微毛,老时毛脱落;叶柄内具腺体。聚伞花序顶生,着花数朵;总花梗长约3厘米,被微毛;花梗长7-10毫米;苞片披针形,长7毫米,宽1.5毫米;花芳香;花萼5深裂,红色,披针形,长3-4毫米,宽1.5-2毫米,外面无毛,内面基部具腺体;花冠深红色或粉红色,栽培演变有白色或黄色,花冠为单瓣呈5裂时,其花冠为漏斗状,长和直径约3厘米,其花冠筒圆筒形,上部扩大呈钟形,长1.6-2厘米,花冠筒内面被长柔毛,花冠喉部具5片宽鳞片状副花冠,每片其顶端撕裂,并伸出花冠喉部之外,花冠裂片倒卵形,顶端圆形,长1.5厘米,宽1厘米;花冠为重瓣呈15-18枚时,裂片组成三轮,内轮为漏斗状,外面二轮为辐状,分裂至基部或每2-3片基部连合,裂片长2-3.5厘米,宽约1-2厘米,每花冠裂片基部具长圆形而顶端撕裂的鳞片;雄蕊着生在花冠筒中部以上,花丝短,被长柔毛,花药箭头状,内藏,与柱头连生,基部具耳,顶端渐尖,药隔延长呈丝状,被柔毛;无花盘;心皮2,离生,被柔毛,花柱丝状,长7-8毫米,柱头近球圆形,顶端凸尖;每心皮有胚珠多颗。蓇葖2,离生,平行或并连,长圆形,两端较窄,长10-23厘米,直径6-10毫米,绿色,无毛,具细纵条纹;种子长圆形,基部较窄,顶端钝、褐色,种皮被锈色短柔毛,顶端具黄褐色绢质种毛;种毛长约1厘米。花期几乎全年,夏秋为最盛;果期一般在冬春季,栽培很少结果。

竹荪的形态特征

竹荪幼担子果菌蕾呈圆球形,具三层包被,外包被薄,光滑,灰白色或淡褐红色;中层胶质;内包被坚韧肉质。成熟时包被裂开,菌柄将菌盖顶出,柄中空,高15-20cm,白色,外表由海绵状小孔组成;包被遣留于柄下部形成菌托;菌盖生于柄顶端呈钟形,盖表凹凸不平呈网格,凹部分密布担孢子;盖下有白色网状菌幕,下垂如裙,长达8 cm以上;孢子光滑,透明,椭圆形,3~3.5 × 1.5~2 μm。

竹荪基部菌索与竹鞭和枯死竹根相连,长裙竹荪多产于高温高湿地区,而同属的短裙竹荪则多长在温湿环境。当孢子萌发形成菌丝,通过菌丝分解腐竹类的有机物质取得营养,进入生殖生长阶段,菌丝体形成无数菌索,在其前端膨大发育成纽结状原基,在适宜条件下,经过一个多月生长,原基形成菌蕾,状如鸡蛋。

当菌蕾顶端凸起如桃形时,多在晴天的早晨由凸起部分开裂,先露出菌盖,菌柄相继延伸,到中午柄长到一定高度时停止伸长,菌裙渐渐由盖内向下展开,空气相对湿度为95%时,菌裙生长正常,温度偏低和湿度过小时不能正常展裙。下午4~5时菌盖上担孢子成熟并开始自溶,滴向地面,同时整个子实体萎缩倒下。

孔雀竹芋的简介

孔雀竹芋,原产于热带美洲及印度洋的岛域中。为多年生草本,高可达60厘米,具根茎,长而窄的矛状的叶直接从根部长出,植株呈丛状;叶上有深浅不同的绿色斑纹,叶背部多呈褐红色。本种叶为银绿色,并从中脉放射出深绿色斑点,背面有同样形状的褐红色斑。

孔雀竹芋除甲醛的功效值为吊兰的一半,但相比普通植物也要高很多,此外,它还是清除空气中的氨气污染的高手(其在10平方米内可清除甲醛0.86mg,氨气2.19mg)。

性喜半阴,不耐直射阳光,适应在温暖、湿润的环境中生长。

喜温暖湿润和半阴环境,不耐寒。生长适温为18℃至25℃,超过35℃对其生长不利;越冬虽处于半休眠状态,但室温不得低于13℃至16℃,其它季节维持正常室温即可。

它要求有较高的空气湿度,最好能达到70%至80%;忌空气干燥、盆土发干,但也忌盆土内积水,否则极易造成植株烂根。在室内养护期间,经常用凉开水喷洒叶片效果不错。

孔雀竹芋原生于热带雨林下,它和竹芋科同属其它植物一样有一个共同特征,即在它的叶片与叶柄连接处,有一明显膨大的关节,俗称叶枕。叶枕内是贮水细胞,具有调节叶片方位的功能。当温度适宜、湿度大时,叶枕内水分饱满,叶片明显直立,表现出一派生机活力。如果温度高而湿度低,或曝晒于阳光下时,由于叶枕失去水分,则表现萎蔫无力;相反,如果温度低而湿度大,则会造成烂叶、烂根,因此高温、高湿最利于生长。温度降低,应相应降低湿度。

孔雀竹芋在家居中的作用

孔雀竹芋株形规整,叶面富有美妙精致的斑纹、独特的金属光泽,褐色的斑块犹如孔雀开屏,其色彩清新、华丽、柔和,因此它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成为室内观叶植物的珍品。它适应性较强,在室内较弱光线环境可较长时间栽培。常以中小盆种植,装饰布置于家庭书房、卧室、客厅等场所。

孔雀竹芋具有美丽动人的叶,生长茂密,又具耐荫能力,是理想的室内绿化植物。既可以供单株欣赏,也可成行栽植为地被植物,欣赏其群体美,注意提供良好的背景加以衬托。

孔雀竹芋除甲醛的功效值为吊兰的一半,但相比普通植物也要高很多,此外,它还是清除空气中的氨气污染的高手(其在10平方米内可清除甲醛0.86mg,氨气2.19mg)。该种植物的观赏性很强,也可净化空气。

竹柏的形态特征

竹柏为乔木,高达20米,胸径50厘米;树皮近于平滑,红褐色或暗紫红色,成小块薄片脱落;枝条开展或伸展,树冠广圆锥形。叶对生,革质,长卵形、卵状披针形或披针状椭圆形,有多数并列的细脉,无中脉,长3.5-9厘米,宽1.5-2.5厘米,上面深绿色,有光泽,下面浅绿色,上部渐窄,基部楔形或宽楔形,向下窄成柄状。

雄球花穗状圆柱形,单生叶腋,常呈分枝状,长1.8-2.5厘米,总梗粗短,基部有少数三角状苞片;雌球花单生叶腋,稀成对腋生,基部有数枚苞片,花后苞片不肥大成肉质种托。

种子圆球形,径1.2-1.5厘米,成熟时假种皮暗紫色,有白粉,梗长7-13毫米,其上有苞片脱落的痕迹;骨质外种皮黄褐色,顶端圆,基部尖,其上密被细小的凹点,内种皮膜质。

竹柏花期3-4月,种子10月成熟。

孔雀竹芋的作用

1、观赏性

孔雀竹芋具有美丽动人的叶,生长茂密,又具耐荫能力,是理想的室内绿化植物。孔雀竹芋的叶片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叶面上有墨绿与白色或淡黄相间的羽状斑纹,并具有独特金属光泽,好似孔雀的尾羽,因而得名孔雀竹芋。孔雀竹芋叶底灰绿色,班纹深绿色,叶背紫色,适宜盆栽,用于室内摆设,非常的别致精美。既可以供单株欣赏,也可成行栽植为地被植物,欣赏其群体美,但是要注意提供良好的背景加以衬托。

2、净化空气

孔雀竹芋具有除甲醛的作用,孔雀竹芋除甲醛的功效值为吊兰的一半,但相比普通植物也要高很多。此外,它还是清除空气中的氨气污染的高手(其在10平方米内可清除甲醛0.86mg,氨气2.19mg)。

3、美化家居

孔雀竹芋能美化家居,装饰点缀室内装饰点缀。孔雀竹芋株形规整,叶面富有美妙精致的斑纹、独特的金属光泽,褐色的斑块犹如孔雀开屏,其色彩清新、华丽、柔和,因此它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成为室内观叶植物的珍品。它适应性较强,在室内较弱光线环境可较长时间栽培。常以中小盆种植,装饰布置于家庭书房、卧室、客厅等场所。

竹黄的形态特征

子座呈不规则瘤状,早期白色,后变成粉红色,初期表面平滑,后期有龟裂,肉质,渐变为木栓质,长1.5-4cm,宽1-2.5cm。子囊壳近球形,埋生于子座内,直径480-580μm.子囊长圆柱状,(280-340)μm×(22-35)μm;子囊孢子单行排列,长方形至梭形,两端大多尖锐,有纵横隔膜,(42-92)μm×(13-35)μm,无色或近无色,成堆时柿黄色。

特征:多生于将衰败或已经衰败的竹林中的莿竹属、刚竹属植物的杆上;在竹杆上形成子座,子座呈不规则瘤状,早期呈白色肉质,后变红色,木栓质。

孔雀竹芋叶子发黄分析及处理方法

1、浇水过多:嫩叶暗黄且无光泽,老叶无明显变化,枝干细小黄绿,新梢萎缩不长,表明浇水过多。将花卉脱盆置于通风阴凉自吹干土团后再装回盆中。

2、浇水过少:缺水的黄与水多的黄不一样,缺水之黄为叶梢或边缘发枯、发干,老叶自下而上枯黄脱落,但新叶生长比较正常。注意浇水时浇足、浇透即可。

3、光照过强:孔雀竹芋喜阴凉地光照太过于强烈,会引起花卉叶梢、叶缘发枯,叶片朝阳部分出现黄斑。移到阴处即可。

4、光照不足:长时间置荫蔽环境,叶片得不到足够阳光,不能形成叶绿素,整株叶片变黄继而脱落,补充光照可避免此病。

5、施肥过多:施肥过多或浓度过大引起的花卉发黄,表现在新叶顶尖出现干褐色,一般叶面肥厚而无光泽,且凹凸不舒展,老叶片焦黄脱落。应立即停止施肥,严重的用大量清洗冲洗部分肥料。

6、施肥过少:表现在嫩叶颜色变淡,呈黄或淡绿色,而老叶比较正常或逐渐由绿转黄。检查盆土,如有干结现象应换土,平时薄肥勤施并适时浇一些矾水,孔雀竹芋是观叶植物应施以氮肥为主。

孔雀竹芋的养殖方法

最佳繁殖时间:孔雀竹芋多采用分株繁殖,一般在春季4~5月结合换盆、换土进行。分株过早、温度过低,伤口愈合慢,易引起腐烂,降低成活率。

最佳生长土壤:孔雀竹芋盆栽宜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的微酸性壤土,一般可用腐叶土3份、泥炭或锯末1份、砂1份混合配制,并加少量豆饼作基肥,忌用粘重的园土。上盆时盆底先垫上3厘米厚的粗砂作排水层,以利排水。

生长湿度要求:孔雀竹芋适宜的空气湿度为70%~75%,发新叶时湿度要求更高,因此生长季节应充分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能积水。夏季每天向叶面上喷水2~3次,并向周围地面洒水,增湿降温,以利其生长。冬季应控制浇水,盆土微湿即可。北方冬季室内空气干燥,除白天中午前后可用与室温相近的清水喷洗叶面外,夜间最好套上塑料薄膜罩保温保湿。为保持叶色清新整洁、光彩照人,可每隔半个月用清水轻轻擦洗叶片。

最佳生长温度:孔雀竹芋不耐寒。越冬时室温不要低于15℃。孔雀竹芋生长适宜的温度是为18~25℃。夏季温度不得高于35℃,否则植株会停止生长叶色变黄。冬季不得低于5℃,以防冻害。

最佳生长光照:孔雀竹芋喜高温多湿环境,耐阴性强,光照度以30%~40%为宜。

孔雀竹芋的简介

孔雀竹芋是多年生常绿草本。高30~60厘米,叶长15~20厘米,宽5~10厘米,卵状椭圆形,叶薄,革质,叶柄紫红色。绿色叶面上隐约呈现金属光泽,且明亮艳丽,沿中脉两侧分布着羽状、暗绿色、长椭圆形的绒状斑块,左右交互排列。叶背紫红色。

孔雀竹芋性喜半阴,不耐直射阳光,适应在温暖、湿润的环境中生长。栽培时宜给予一定程度的遮阴,并保持温度在12—29℃左右,冬季温度宜维持在16—18℃,春夏两季生长旺盛,需较高空气湿度,可进行喷雾;对土壤要求不甚严,但要求保持适度湿润,生长季节,约2周施一次肥,而冬季土壤可稍干和凉爽,并减少施肥次数;繁殖时多采用分根的方法;于初夏季节进行,另外还可采用扦插的方法;主要害虫有粉蚤、红蜘蛛、蚜虫、介壳虫等。

相关推荐

海兔 形态特征

海兔不是兔。海兔头上的两对触角突出如兔耳,体光滑,或有许多突起。触角分工明确,前面一对稍短,专管触觉;后一对稍长,专管嗅觉。海兔在海底爬行时,后面那对触角分开成“八”字形、向前斜伸着,嗅四周的气味,休息时这对触角立刻并拢,笔直向上,恰似兔子的两只长耳朵。当它不动时,活像一只蹲在地上竖着一对大耳朵的小白兔,因而最早被罗马人称为海兔。后被世人所公认,海兔因而得名。日本人称它“雨虎”。 海兔的个体较小,一般体长仅10厘米,体重130克左右,身体呈卵圆形,运动时身体可变形。海兔并非哺乳动物,体外无皮毛。它属于软体

雪菊形态特征

一年生草本,高达50厘米,茎平卧或斜升多少被毛;叶菱状卵形或长圆状卵形,长1.2-2.5厘米,全缘,少有具齿,两面被疏贴短毛。头状花序单生于茎、枝顶端,径约1厘米;总苞片被毛,叶对生,基部 生叶2一3回羽状深裂,裂片呈披针形,上部叶片无叶柄而有翅,基部叶片有长 柄。头状花序着 生在纤细的枝条顶部,有总梗,常数个花序组成聚伞花丛,花序直2~4cm。舌状花单轮,花瓣 6~8枚,黄色,基部或中下部红褐色,管状花紫褐色。总苞片2层,内层长于外层。瘦果纺锤形, 千粒重0.259,种子寿命3~4年。花期8~9月。同属

萝卜 形态特征

二年或一年生草本,高20-100厘米;肉质直根,长圆形、球形或圆锥形,外皮绿色、白色或红色;茎有分枝,无毛,稍具粉霜。基生叶和下部茎生叶大头羽状半裂,长8-30厘米,宽3-5厘米,顶裂片卵形,侧裂片4-6对,长圆形,有钝齿,疏生粗毛,上部叶长圆形,有锯齿或近全缘。 总状花序顶生及腋生;花白色或粉红色,直径1.5-2厘米;花梗长5-15毫米;萼片长圆形,长5-7毫米;花瓣倒卵形,长1-1.5厘米,具紫纹,下部有长5毫米的爪。 长角果圆柱形,长3-6厘米,宽10-12毫米,在相当种子间处缢缩,并形成海绵质横隔

红芋头的形态特征

岩芋,又名零余芋。多年生草本。块茎较大,扁球形,紫红色,直径达4-5cm,颈部密生长达10余cm的须根和红黄色至紫红色芽条,芽条长30-40cm,粗约5mm,直立或上升。叶柄圆柱形,长40-50cm;叶片盾状,薄革质,表面暗绿色,有时沿中肋和侧脉苍白色,阔心状卵形,长30-40cm,宽20-25cm,先端渐尖。花序柄圆柱形,长10-15cm;佛焰苞管部处面浅绿色,内面苍白色,狭长圆形,长4-4.5cm,宽约1cm,檐部下部1/4为黄色,上部紫红色,梯形,反折,长8-9cm,具长3-5mm长的凸尖;肉穗花序

橘子 形态特征

橘子树分枝较多,枝扩展或略下垂,刺较少。 叶片 单身复叶.翼叶通常狭窄, 或仅有痕迹,叶片披针形。椭圆形或阔卵形,大小变异较大。顶端常有凹口,中脉由基部至凹口附近成叉状分枝,叶缘至少上半段通常有钝或圆裂齿,很少全缘。 花 花单生或2-3朵簇生,花曹不规则5-3浅裂,花瓣通常长1.5厘米以内,雄蕊20-25枚,花柱细长,柱头头状。柑橘的花是混合花,萌发后具有枝、叶和花等器官,花有单花和花序两种:红桔、温州蜜柑等为单花,甜橙、柠檬、葡萄柚等除单花外还有花序,柚以花序为主。柑橘通常需授粉受精后才结果,但温州蜜柑

蚕的形态特征

下面介绍一下蚕种、蚁蚕、蚕蛹、蚕蛾的形态及桑蚕的生长特点。 蚕卵:蚕以卵繁殖。蚕卵看上去很像粒细芝麻,宽约1毫米,厚约0.5毫米。一只雌蛾可产400~500粒蚕卵。1700~2000粒蚕卵重约1克,直径0,.2cm。蚕卵的颜色,刚产下时为淡黄色或黄色,经1~2天变为淡赤豆色、赤豆色,再经3~4天后又变为灰绿色或紫色,便不再发生变化,称为固定色。蚕卵外层是坚硬的卵壳,里面是卵黄与浆膜,受精卵中的胚胎在发育过程中不断摄取营养,逐渐发育成蚁蚕,它从卵壳中爬出来,卵壳空了之后变成白色或淡黄色。 一龄 四至五天;二

西瓜 形态特征

一年生蔓生藤本;茎、枝粗壮,具明显的棱沟,被长而密色或淡黄褐色长柔毛。卷须较粗壮,具短柔毛,2歧,叶柄粗,长3-12厘米,粗0.2-0.4厘米,具不明显的沟纹,密被柔毛;叶片纸质,轮廓三角状卵形,带白绿色,长8-20厘米,宽5-15厘米,两面具短硬毛,脉上和背面较多,3深裂,中裂片较长,倒卵形、长圆状披针形或披针形,顶端急尖或渐尖,裂片又羽状或二重羽状浅裂或深裂,边缘波状或有疏齿,末次裂片通常有少数浅锯齿,先端钝圆,叶片基部心形,有时形成半圆形的弯缺,弯缺宽1-2厘米,深0.5-0.8厘米。 雌雄同株。雌

板栗形态特征

板栗科属:山毛榉科 栗属 形态特征: 枝叶稠密,树冠扁球形 分布与习性: 辽、华北至华南、西南 温带针阔叶混交林区(主要城市:哈尔滨、牡丹江、鹤岗、鸡西、双鸭山、伊春、佳木斯、长春、四平、延吉、抚顺、铁岭、本溪) 北部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主要城市:沈阳、葫芦岛、大连、丹东、鞍山、辽阳、锦州、营口、盘锦、北京、天津、太原、临汾、长治、石家庄、秦皇岛、保定、唐山、邯郸、邢台、承德、济南、德州、延安、宝鸡、天水) 南部暖带落叶阔叶林区(主要城市:青岛、烟台、日照、威海、济宁、泰安、淄博、潍坊、枣庄、临沂、莱芜、

蔓菁形态特征

芜菁二年生草本,高达90厘米。块根肉质呈白色或黄色,球形、扁圆形或有时长椭圆形,须根多生于块根下的直根上。茎直立,上部有分枝,基生叶绿色,羽状深裂,长而狭,长30~50厘米,其中1/3为柔弱的叶柄而具有少数的小裂片或无柄的小叶,顶端的裂片最大而钝,边缘波浪形或浅裂,其他的裂片越下越小,全叶如琴状,上面有少许散生的白色刺毛,下面较密;下部茎生叶象基生叶,基部抱茎或有叶柄;茎上部的叶通常矩圆形或披针形,不分裂,无柄,基部抱茎;侧面生长多个裂状叶片从上向下逐渐变小。 总状花序长,花小,鲜黄色,长约7毫米;萼片4

形态特征

马兰头根状茎有匍枝,有时具直根。茎直立,高30-70厘米,上部有短毛,上部或从下部起有分枝 基部叶在花期枯萎;茎部叶倒披针形或倒卵状矩圆形,长3-6稀达10厘米,宽0.8-2稀达5厘米,顶端钝或尖,基部渐狭成具翅的长柄,边缘从中部以上具有小尖头的钝或尖齿或有羽状裂片,上部叶小,全缘,基部急狭无柄,全部叶稍薄质,两面或上面有疏微毛或近无毛,边缘及下面沿脉有短粗毛,中脉在下面凸起。 头状花序单生于枝端并排列成疏伞房状。总苞半球形,径6-9毫米,长4-5毫米;总苞片2-3层,覆瓦状排列;外层倒披针形,长2毫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