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酷暑天气谨防中风
高温酷暑天气谨防中风
盛夏高温季节,患有高血压、冠心病、高血脂症的老年应摒弃中风在寒冷季节才会高发的观点,当气温上升到32℃以上时,脑中风的发生率将大幅上升,夏季高温应谨防“热中风”。
夏季人体出汗较多,而老年体内水分较少,夏天身体容易缺水。身体缺水会使血液黏稠,对患有高血压、高血脂症或心脑血管病的老年来说,这会使输向大脑的血液受阻,增加中风的发生几率。
预防中风首先要重视高血压、高血脂症等易引发脑中风的病症,合理安排夏日生活,注意劳逸结合,多吃能软化血管和降血脂的食物,并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通心络胶囊等药物,以降脂抗凝,降低血液黏稠度,改善脑部的血液供应,有效预防中风。
夏季老年还应避免过度贪凉。老年的血管大多硬化,忽冷忽热的气温易使其发生意外。因此,使用空调时室内外温差以不超过8℃为宜。同时,应及时补水,防止血液黏稠出现血栓而引发中风、心绞痛等病症。对于有过中风史的老年来说,一旦出现头昏、头痛、半身麻木、频频打哈欠等症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酷暑天如何帮宝宝防暑降温
少吃冷饮防止脾胃失和
炎热夏季,宝宝们的胃口会变得很差,消化功能降低,且易产生精神疲惫、食欲不振、口苦苔腻、胸腹胀闷、体重减轻等情况,严重时甚至会引发胃肠道疾病。家长们不妨先从饮食上下手,调节孩子的身体机能并起到防暑降温的作用。
内蒙古营养协会副会长贺军建议,夏季,孩子饮食最好清淡、可口,不宜食用油炸、油煎食物,避免过甜饮食。此外,还要避免过食冷饮和冰箱内刚取出的食物,尤其是冰镇西瓜。因为吃冷饮后,孩子的胃黏膜受到冷刺激,黏膜血管会强烈收缩,胃的消化、杀菌、免疫能力下降,孩子会出现腹胀、恶心、呕吐、消化不良等症状。此外,夏季里可以给孩子喝一些绿豆汤和鲜榨的果汁。
出门要做好防晒工作
炎热夏季,家长最好选择上午8-10点、下午4-6点带孩子进行户外活动,避免阳光直晒,最好在树荫下玩耍。外出前要给孩子穿宽松的纯棉衣服,并戴上宽檐遮阳帽。
记者发现很多家长忽视了给宝宝涂抹防晒霜,其实,这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措施。因为宝宝的皮肤发育还不健全,而户外活动的时间又是成人的3倍,如果这段时间缺乏防晒保护,使成年后的各种皮肤问题、衰老问题提前出现。
母婴用品店店长刘慧提醒,宝宝防晒霜(露),应选用经儿科医生测试、不含防腐剂或仅含低敏性防腐剂、质地特别轻薄的产品。如果出现晒伤,还需要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家长外出前备好凉开水,及时给孩子补充水分,防止出汗过多造成身体水分丢失。同时要适当限制孩子活动量,避免过度活动引起孩子虚脱。
开空调别忘开窗通风
天骄医院保健医师朱俊丽介绍,要尽可能培养宝宝生活的规律性,建立良好的“生物钟”。
居室环境要保证清爽,有宝宝的家里也可以使用空调,温度保持在25-30摄氏度为佳。开空调时还要经常通风换气,每两小时开窗一次,每次通风半小时。不管是开空调还是开窗通风,不要让风直吹孩子,避免孩子着凉感冒。
还要保证孩子勤洗澡。宝宝的皮肤娇嫩,又爱出汗,如果不及时将汗液清洗掉或擦干,汗液堵塞住毛孔就容易长痱子、疖子。
洗澡水的温度要适宜,一般控制在32-35摄氏度。水温太高起不到散热的作用,水温低了,宝宝容易着凉。一般情况下,给宝宝每天洗澡一两次就行。天气特别热时一天可以洗澡3次。洗澡时还可以在水中加一些宝宝金水,对解暑祛痱也有作用。洗澡后涂点爽身粉、痱子粉,也可以预防痱子发生。
山竹皮有什么用处
山竹皮中含有单宁酸,单宁酸会与真菌、细菌和微生物的蛋白质发生沉降反应,导致凝固蛋白质,进而杀死真菌、细菌和微生物。所以山竹皮对霍乱、痢疾、肠炎肠道疾病有辅助治疗的功效,尤其是小儿腹泻治愈性好。
此外山竹皮中含有的单宁酸还具有收敛和抑制镇静的作用。可以治疗皮肤的伤口,缓解皮肤粉刺,治疗皮肤生疮,收敛毛孔,促进皮肤新陈代谢等,所以山竹皮可以减少皮肤问题。
山竹皮味苦能泄,因此山竹皮能起到清热解毒、利湿去湿的作用,可以在夏季高温酷暑的天气饮用山竹皮水,起到预防中暑的作用
夏季便秘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夏季便秘的主要原因是:(1) 炎热气候难适应,缺乏生活规律夏季难耐的高温酷 暑常会让人失去生活常态,总是疲惫倦怠,吃不好,睡不安,生 活变得很随意,饮食起居不讲究,卫生保健变马虎,吃喝玩乐 无节制。这种无规律的生活,常易导致各种疾病发生,如感 冒、发烧、腹胀、胃肠疼痛、消化性溃疡、胃炎等疾病。(2) 酷暑高温难耐,易生坏情绪容易让人着急上火,焦 虑不安、心烦意乱,稍遇不顺心的事还容易出现暴躁情绪。各 种坏情绪的出现,会引发“过敏性肠道症候群”,这种病症,经 常会导致便秘或腹泻交替发生。(3) 夏季炎热,人体水分消耗多由于天气热,汗液多,从 人体蒸发的水分量大,使到达肠道的水分减少,大肠内容物得不到有效润滑,排泄物在体内会逐渐变硬,容易发生大便秘 结。尤其是不爱喝水的人,便秘的机会更多。
中暑会不会身上发烫 夏天如何预防中暑
夏天中午,烈日当头,酷暑炎炎,人们容易疲劳犯困。不仅晚上要睡好休息好,而且适当的午睡不仅可以避开高温还可以养足精神,使大脑和身体各系统都得到放松,既利于工作和学习,也是预防中暑的好措施。
高温酷暑的夏天,不论运动量大小都要及时补充水分;千万不要等口渴时才饮水,因为口渴表示身体已经缺水了。
对于暴露在烈日下的工作人员,由于汗液的大量排出,可以通过饮用盐开水或含有补充含有钾、镁等微量元素的运动型饮料补充盐分和矿物质。小贴士:不用为了贪图一时凉快而饮用冰冻饮料,以免造成胃部痉挛;酒精性饮料和高糖分饮料会使人体失去更多水分,在高温时不宜饮用。
夏天为预防中暑,也应注意饮食,多吃清淡的食物少吃高油高脂食物,减少人体热量摄入。夏季的营养膳食应是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A、B1、B2和C。可多吃番茄汤、绿豆汤、豆浆、酸梅汤等。
夏天穿着的衣服应该选择质地轻薄、宽松和浅色的衣物(如白色、灰色等)并戴上宽檐帽和墨镜或遮阳伞,有条件的可以涂抹防晒值SPF15及以上的UVA/UVB防晒霜。小贴士:如果你的衣服被汗水浸湿了,应尽快脱下换上干净的衣衫;以免汗水中的盐分风干后,影响衣服的透气度。
夏至养生注意事项 夏至身体调养注意什么
精神调养:夏季要注意保持乐观的心情,学会放松,人神清气和,心胸宽广,精神饱满了,也有利于气机的通泄。
调养心脑:中医理论说“心主血脉”,心脏通过血脉向全身各组织器官输送养料,以维持正常生理功能,而诸多心脑疾病,调理治疗也是先从“心”的调养开始。
控制血压:夏天气温高,心脑血管容易直接影响血压波动,高温酷暑容易让人烦躁不安,大量出汗会导致血液浓缩,因此要注意血压控制,不要频繁进出空调房,进出受冷热刺激容易引起血压升高,严重的可以引起中风或心肌梗死。
及时补充水分:炎热的天气容易导致人体排汗量增加,不及时补充水分,泌尿系统内容易产生结石,多喝水能预防结石。
孕妇中暑对胎儿有影响吗 孕妇怎么预防中暑
防中暑最重要的是室内通风,千万不要经常门窗紧闭。早上或傍晚的时候最好开窗、开门通风,中午炎热时则可以开空调或电扇,尽可能把室温降至26°C左右,避免中暑。
孕妇夏季要选择舒适、宽大、清凉的衣物,尤其是利于排汗的衣物更好,建议穿宽松、棉质的衣物,柔软、透气、吸汗。穿棉质衣物比较透气,浅色的衣服可以反射阳光,两者结合起来就不至于使体温过高。
高温酷暑的夏天,不论运动量大小都要及时补充水分;千万不要等口渴时才饮水,因为口渴表示身体已经缺水了。
夏季天气炎热,人体内部的热量不容易被及时散发出来,当体内积聚热量过多时就容易导致中暑的发生,如果经常饮用一些清热解暑的饮品,能够润喉生津、清凉解暑,对预防中暑极为有益。常用的解暑饮品有绿豆汤,菊花茶、酸梅汤等。
在天气炎热的夏季,应当合理的安排作息时间,尽量避免在烈日炎炎的时候出门或者工作,可适当延长午休时间,在早晨或者傍晚天气稍凉的时候再进行户外活动。
老人夏季养生三点要点你知道多少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老年人的代谢功能和调节体温能力较弱,酷暑天气易感染疾病,因此,老人的夏季养生尤为重要。夏季天气酷热,老年人很容易出现食欲下降、心烦气躁等症状,那么,老人的夏季养生我们要注意什么呢?
调节饮食 防肠道病
老年人胃肠功能蠕动差,肠道免疫力差,夏季饮食应新鲜可口、清淡易消化。有些老年人夏季贪食生冷食品,或吃了冰箱变质的食物,而导致食物中毒和肠道疾病。
充分休息 避免着凉
中医认为,夏季养生宜养阳、养心、养脾。对环境变化适应能力差,更易患病。所以,充分休息对老年人显得尤为重要,尤其是中午,尽量不要出门,养成午睡习惯,以保证每天有8小时的睡眠时间。 现在很多老人贪凉,睡觉爱开空调,空调温度最好在28度,还要经常开窗开门,让空气流通,同时注意保暖腰腹部,搭个薄毯子,以免着凉。当然,也有一些老人白天喜欢去大型购物超市避暑,殊不知,这些大超市环境较差,空气流通也不好,建议老人还是少去。 适当锻炼 出游防中暑
有老人认为,在夏天应多休息无需运动,其实这是个误区。夏季也要运动,但要把握分寸。
如果要出去游玩,建议老人可去海边,若有心脑血管疾病的,要备好药,以免发生意外,还应避免老人长时间在烈日或高温下活动,带上藿香正气水,多喝水,以防中暑。
雾霾天气谨防咽炎发病
雾霾一直困扰着各大城市,导致很多人出现咽炎疾病,特别是一些咽炎患者,因为雾霾天气中飘浮的细小颗粒,咽喉更加难受。咽炎是易受空气质量所影响,尤其是空气不好、污染比较严重时最容易诱发慢性咽炎。所以,人们更要注意饮食起居以及用药等,以免方法不当而增加不适。那么,在雾霾天气如何预防咽炎呢?
1、饮食要合理
吃饭要保证时间和质量,如长时间饥饿,或暴饮暴食,导致胃肠功能紊乱,影响消化和吸收,造成体质衰弱,容易感冒,加重咽炎。有些人偏食肉类和油 炸食物,不吃蔬菜,有些人害怕发胖,只吃蔬菜和水果,不吃或很少吃谷物面食,长期下去,可导致体内营养失衡,造成维生素、蛋白质等成分缺乏,体质下降。还有的人喜欢吃过热、过冷、或辛辣刺激食物,或嗜饮浓茶,使咽部粘膜经常处于充血状态,加重咽部不适症状。另外,进食过快,食物未经细嚼就吞咽,粗糙饭团使咽部负担加重,炎症难以消除,并容易被混杂在食物中的异物(如鱼刺等)扎破粘膜,加重炎症。
2、生活要规律
现在人的生活节奏加快,人际关系复杂,经常处于疲劳、精神紧张状态,参加体育锻炼的机会减少。许多人缺乏足够的睡眠休息,或晚睡晚起,打破正常生活规律,还有的人因各种原因终日闷闷不乐,使身体抗病力减弱,易受外界致病因素侵犯,使慢性咽炎迁延不愈,病情加重。
3、不良习惯要改正
有的人习惯张口呼吸,有的经常“吭喀”干咳,这都会加重慢性咽炎的炎症,对其恢复十分不利。吸烟、喝酒对咽部的危害极大,因此,有慢性咽炎者必须戒烟戒酒。
4、治疗要及时
要争取作到早发现,早治疗。治疗越早,效果越好。拖的越久,疗程越长。患者痛苦难当,经济负担也要加重。因此,推荐日常堅持喝古方甘之露,每天2杯茶,咽炎輕鬆緩解,堅持保養,效果更理想。
5、跑步应暂时取消
雾霾天气空气污染较重,建议不要外出锻炼,尤其不要进行一些运动量较大的活动,比如取消跑步等。如果是外界污染诱发慢性咽炎等疾病复发,建议选择含中药成分有清热解毒,清利咽喉的作用的药剂,可抵御致病菌对咽喉的伤害。此外,外出时建议佩戴口罩并减少到人流密集的场所活动。出现呼吸困难等症状时,建议及时就医。
6、抗生素不利病情
生活中,很多人都会认为既然慢性咽炎是“炎症”,就得用抗生素治疗,这种认识其实是错误的。这样用药对于慢性咽炎有害而无益。因为滥用抗生素可能导致咽喉部正常菌群失调,引起二重感染。另外,每一种抗生素都可能引起全身副作用,长期滥用可对人体造成危害。
7、辛辣生冷成隐患
随着天气变冷,不少人都热衷于吃火锅。但患有慢性咽炎的人群,须防火辣滚烫食物刺激脆弱的咽喉诱发咽炎等疾病。李广盛指出,吃火锅后易引发咽炎的原因之一在于,火锅店常常搭配烧烤、冰啤等一起售卖,一烫一冰双重“攻击”咽喉,很容易引发咽喉不适,最常见的便是咽喉炎、咽喉水肿等。尤其在空气不好、污染比较严重的背景下,往往就成为咽炎发作的主要因素。干冷的冬季,应尽量少吸烟,少喝酒。如果非要吃火锅,多吃点蔬菜、水果,或是绿豆汤等甜品,对于降火解燥有较好的作用。
8、盐水有利于清洁
很多咽炎患者都备有多重含片和去火的药剂。对此李广盛指出,无论何种含片都只能起到辅助作用,不宜长期应用。此外,因为咽炎的发生不仅仅是上火导致的,而且寒凉性味的药物长时间服用对胃及消化系统没什么好处,因此这两种药不可长期和擅自使用。日常使用的食盐具有呵护咽喉的作用,轻微的咽喉炎可用盐水配合药物治疗。方法为当咽喉感觉有轻度不适时,可用淡盐水做晨间漱口剂;当咽喉肿痛时,每日用浓盐水漱口三四次,能起到清除尘埃影响、消炎杀菌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