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贵州传统烹饪“酢辣”手法

贵州传统烹饪“酢辣”手法

辣椒是一年生作物,秋后开始慢慢枯萎,贵州农人们将由青变紫、由紫转红的辣椒洗净晾干,用绣花针竖着划开一个口,再将混合米(籼米与糯米的比例为4:6)慢炒至香脆,用石磨磨成粗粉,拌上盐,加入青花椒之类的山野香料,填入辣椒腹中,然后逐个装坛。之后的一步最为关键——在坛口塞上稻草或核桃叶,两人抬起坛子,迅速将其反扣在配套的、加满水的坛钵中。剩下的工作就全部交给大自然了——待其自然发酵,其中的粗粉会从坛钵中慢慢吸水,使辣椒变得滋润、醇香,还带一点回酸。

一个月后,将坛中的辣椒取出,蒸米饭时放在饭上一同蒸熟;在炒锅中加少许猪油,将粘有少许粗粉的辣椒与蒜苗或蒜末一同炒香,就成了乡村里的高级佳肴,酸辣、香糯,味道不比大城市酒店的菜品逊色。只要保持放置倒扑坛的位置干燥、通风,同时保证坛钵中水不干,这种“酢辣椒”可随用随取,常年不坏,且越存越香。

酢(zuo四声)是中国古老的烹饪技术之一,也是古代贮藏肉类的方法之一。汉代的《释名》中说:“酢,酝也,以盐糁酝酿而成也,诸鱼皆可知。”《齐名要术》记载“作鱼酢法”,是用“糁拌及用倒扑坛贮藏法”。宋代的《广韵》中说:“以盐米酿鱼以为菹,熟而食之。”以辣椒明末清初进入中国推算,酢辣椒工艺应该是继酢鱼、酢肉之后创新发展而来。而酢辣椒之后,又有酢冬瓜、酢芋丝,等等。“酢”之一法,曾经广泛影响过东亚地区,后来仅存于贵州、湖北恩施等少数地区,而酢辣椒仅存于贵州。这种技艺能留存下来,也许是因为深山生活之无奈,抑或是缘于淳朴之人做纯粹之事、品纯辣之食,同时传纯美之技艺于后人。

麻辣鱼的烹饪方法

准备

1. 乌鱼(黑鱼)宰杀后洗净切块,用盐、胡椒粉、料酒、干淀粉抓匀,

麻辣鱼 再淋入少许植物油,装入盘中待用;

2. 胡萝卜、西芹洗净切粒;

3. 炒锅置火上,放入植物油烧热,下入姜片、蒜片、葱节爆香,再下入干辣椒、花椒、豆瓣;

4. 炒出香味后,接着下入鱼头、鱼尾、鱼骨略炒,烹入料酒,倒入高汤,下陈皮、胡萝卜粒、西芹粒,鸡精调入酱油、鸡精、醋,煮出味时,打去料渣,留下的汤汁盛入味碟中;

5. 红油入锅烧至七八成热,倒入一不锈钢盆中,随浆好鱼片及味碟上桌。

6. 将鱼片迅速倒入热油锅拨散,待鱼片烫熟发白发,将鱼片夹入味碟的蘸汁中稍浸,即可食用。

如果觉得上面的方法麻烦,可以采用下面的方法:

材料:鱼,麻辣鱼一料通 ,植物油。

程序

1、将1.5千克的活鱼剖腹洗净、切片,加腌鱼包1袋和适量料酒抹匀待用;

2、锅内倒入约100克植物油烧热后倒入本品调料包1袋炒香,再在锅内加入高汤或水约800克烧沸;

3、先将鱼头煮1分钟,再加入其他鱼片煮3-5分钟起锅;

4、将干料包1袋均匀洒在鱼肉上;

5、将烧至8成熟的植物油(油热冒烟)浇至干料上,放入葱节即可食用;

青辣椒的烹饪

1、青椒实用于炒、拌、炝做菜,如“辣子素鸡丁”、“青椒炒素肉丝”、“糖醋青椒”、“青椒炒苦瓜”等。

2、维生素C不耐热,易被粉碎,在铜器中更是云云,以是克制利用铜质餐具。

3、在切辣椒时,先将刀在冷水中蘸一下,再切就不会太辣眼睛了。

4、青椒独特的造型与成长姿势,使喷洒过的农药都积聚在其凹陷的果蒂上,因此洗濯时应先去蒂。

5、用酱油会使菜色变暗,味道也不会清香。

6、用急火快炒,可使青椒保持原有的色味。

7、选择大而丰富的青椒,剖开、去子,将5%的纯碱水加热到九十度左右,然后把青椒放入浸泡3-4分钟,捞出晾干,不但颜色得以保持,味道也会很好。

8、青椒不宜一次吃得过多,保举量为每餐60克。

微波炉加热食物会产生危害吗 微波炉加热食物的好处

相比传统的烹饪方式,微波炉加热食物的程度更可控。比如煎鱼、烤肉时,传统烹饪方式易把食物烤焦,从而产生致癌物。而微波炉加热则能很好地控制温度。

烹饪方法

清炖山药猪胰

材料:

主料:猪胰子200克

辅料:山药60克

调料:盐3克,味精2克

做法:

1. 先将猪胰洗净,切片备用;

2. 山药去皮,洗净,切片;

3. 将山药,猪胰子放入 沙锅中,加适量清水炖熟;

4. 加盐、味精,少许调味即可食用。

猪胰枸杞汤

材料:

主料: 地骨皮480克,猪胰子200克

辅料:鸡蛋60克

调料:盐3克,花生油5克

做法:

1. 枸杞摘叶,洗净待用。

2. 枸杞梗( 地骨皮)洗净捆好,加水先煲。

3. 猪胰切块,蛋搅匀。

4. 当水滚全部放入,加油盐,5分钟后即可。

茴香猪胰

材料:

主料:猪胰子750克

调料:大葱25克,姜25克,料酒25克,酱油25克,八角15克, 茴香籽10克, 桂皮10克,白砂糖15克,卤汁1000克,盐10克

做法:

1.猪胰子剥去油衣,清水洗净。

2.锅内加水烧开,放入猪胰子焯水,除净血沫,捞出冲洗干净备用。

3.锅洗净,加入 卤汁及适量清水,再放酱油,白糖,黄酒,葱结,姜块,茴香,桂皮,开锅后下猪胰子,旺火烧沸,撇净血沫,改用小火烧煮1个小时,待原料成熟后即可捞出,改刀装盘,浇上少许卤汁,即可。

莲藕猪胰汤

材料:

主料: 莲藕640克,赤小豆120克,猪胰子250克

辅料:陈皮5克

调料:盐5克

做法:

1. 莲藕用水洗净去皮;

2. 赤小豆和 陈皮用水浸透,洗净;

3. 猪胰用水洗净,去脂肪筋膜;

4. 用适量水,猛火煲至滚;

5. 放入全部材料,用慢火煲至3小时;

6. 加盐调味,即可。

酸辣粉的营养成分

“酸辣粉”是四川、重庆、贵州等地的传统名小吃,由于价廉物美,长期以来一直深受人们的喜爱,其特点是“麻、辣、鲜、香、酸且油而不腻”。“酸辣粉”系纯然绿色食品,主粉由红薯,红苕,豌豆按最佳比例调和,然后由农家用传统手工漏制而成。

酸辣粉主料粉条里富含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蛋白质、烟酸和钙、镁、铁、钾、磷、钠等矿物质;粉条有良好的附味性,它能吸收各种鲜美汤料的味道,再加上粉条本身的柔润嫩滑,更加爽口宜人。

醋的进化

起源

相传古代的时候醋是酒圣杜康的儿子黑塔发明的。杜康发明了酒,他儿子黑塔在

作坊里提水、搬缸什么都干,慢慢也学会了酿酒技术。后来,黑塔酿酒后觉得酒糟扔掉可惜,就存放起来,在缸里浸泡。到了二十一日的酉时,一开缸,一股从来没有闻过的香气扑鼻而来。在浓郁的香味诱惑下,黑塔尝了一口,酸甜兼备,味道很美,便贮藏着作为“调味浆”。这种调味浆叫什么名字呢?黑塔把二十一日加“酉”字来命名这种调料叫“醋”。

我国是世界上谷物酿醋最早的国家,早在公元前8世纪就已有了醋的文字记载。春秋战国时期,已有专门酿醋的作坊。到汉代时,醋开始普遍生产。南北朝时,食醋的产量和销量都已很大,其时的名著《齐民要术》曾系统地总结了我国劳动人民从上古到北魏时期的制醋经验和成就,书中共收载了22种制醋方法,这也是我国现存史料中,对粮食酿造醋的最早记载。

周朝

公元前1058年周公所著《周礼》一书,就有“醯人掌五齐、七菹”的记载,醯人就是周王室掌管五齐、七菹的官员,所谓“五齐”是指中国古代酿酒过程五个阶段的发酵现象,醯人必须熟悉制酒技术才能酿造出醋来。醯人的官制规模在当时仅次于酒和浆,这说明醋及醋的相关制品在帝王日常饮食生活中的重要地位。由于山西人好吃醋,所以人们也称山西人为“老醯”。

春秋战国时期已出现专门的酿醋作坊,《论语》中就有醋的记载。

汉代

至汉代醋已开始普遍生产。东汉时期的著作《四民月会》中记载有醋的酿造时间:“四月四日可做酢,五月五日也可作酢”。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将醯解释为酸,也称酢。

南北朝

南北朝时酿醋工艺更趋完美,使食醋生产有了很大的发展,当时醋被视为贵重的奢侈品,官员、名士之间宴请,把有无醋作调料视为筵席档次高低的一种标准。北魏农学要著《齐民要术》对醋的酿制方法进行了详细记载,有专门的“作酢法”一篇。

唐宋

到了唐代,醋开始普遍使用,出现了以醋作为主要调味的名菜,如葱醋鸡、醋芹等。宋陈鼓年《广韵》说:“酢浆也,醋也”,“醋”字被广泛使用,成为人们饮食生活中必备之物。南宋开始,都城临安府(今浙江杭州市)以醋为主要调味的菜肴大为增多,今杭州名菜“西湖醋鱼”,相传也是宋代名菜。宋吴自牧《梦梁录》中记载:“盖人家每日不可阙者,柴米油盐酱醋茶”,醋已成为开门七件事之一。

明清

因为采用的原料不同,再加之酿造工艺的进步,至元明清诸代,醋的品种日益增多,风味各异。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有载,醋有“米醋、麦醋、曲醋、柿子醋、糠醋、糟醋、饧醋、桃醋、葡萄醋、大枣醋、糯米醋、粟米醋等数十种,只有陈酿2~3年的米醋方可入药,其它仅能食用,不可入药。米醋具有消痈肿、软坚散结、下气消食、杀鱼肉菜邪毒。降血压、降血脂、软化血管、祛色斑、消除疲劳之功效”。

绝味鸭架介绍

绝味鸭架属于绝味产品中其中一种,为长沙绝味轩旗下著名品牌产品。绝味鸭架入口时不麻不辣,一旦停口时则余味香辣无比。即可食用活肉,也可食骨节间香髓,也可以将骨头嚼碎,细品慢尝,体验“唇齿留香”,百吃不厌。采用秘制香料精心烹制而成,融入楚湘传统美食烹饪技法,结合祖国传统药膳食谱,博采众长,积数年心血研制而成。现属于绝味招牌风味系列。

相关推荐

糯米饭的简介

糯米饭是中国传统主食之一,在南方中国人民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为男女老幼喜爱之食品,各种节日的主食,多为糯米做成的各种食品。有甑蒸加红枣的糯米饭,染成五颜六色的花糯米饭,元宵节的汤团、八宝饭、糍粑、年糕,端午节枕头形和三角的粽子,清明的青团,清明粑。贵州省流行各种口味糯米饭,各种糯米饭的甜咸酸辣做法层出不穷。 在江南水乡,有冬至之夜全家欢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饭的习俗 上海流行糯米饭团加油条当早餐,粢饭是上海传统早点。 糯米饭也是温州的主食之一,尤其是作为早餐,但温州人对糯米饭的喜欢使得很多地方的糯米饭经营变成

粤菜的代表菜有哪些

烧鹅 八大菜系中的粤菜系由广州菜、潮州菜、东江菜三种地方风味组成。广州菜包括珠江三角洲和肇庆、韶关、湛江等地的名食在内。地域最广,用料庞杂,选料精细,技艺精良,善于变化,风味讲究,清而不淡,鲜而不俗,嫩而不生,油而不腻。夏秋力求清淡,冬春偏重浓郁,擅长小炒,要求掌握火候和油温恰到好处。潮汕菜故属闽地,其语言和习俗与闽南相近。隶属广东之后,又受珠江三角洲的影响。故潮州菜接近闽、粤,汇两家之长,自成一派。以烹制海鲜见长,汤类、素菜、甜菜最具特色。刀工精细,口味清纯。东江菜又名客家菜,因客家原是中原人,在汉末和

油豆皮的由来你知道吗

据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豆腐之法……水浸、磨碎、除渣、蒸煮、就鉴收之”。南丰豆腐皮都是家庭作坊式进行生产加工的,采用纯手工精制而成,做豆腐者在豆浆点卤时趁热将面上凝结的豆皮揭起,生产工序有,漂洗:农家作坊在加工豆腐皮时,首先把上等黄豆泡在水中,然后进行去皮磨浆,熬浆,过滤,通过滤布把豆渣和浆分开,再加温把豆浆煮开,最后把煮好的豆浆倒入一字形摆开的几口锅内,温度保持在70℃至90℃之间,待豆浆表层结皮起皱时就可揭起摊晾,一般2至3分钟就可揭皮一次。 在贵州省的黔南州平塘县成为一大品牌食用产品。适合烹饪

食用白灼虾的注意事项

白灼虾是广东省广州地区一道汉族传统名菜,属粤菜系。主要食材是虾,主要烹饪工艺是白灼。广州人喜欢用白灼之法来做虾,为的是保持其鲜、甜、嫩的原味,然后将虾剥壳蘸酱汁而食。 色发红、身软、掉拖的虾不新鲜尽量不吃,腐败变质虾不可食;虾背上的虾线应挑去不吃。 白灼虾等虾类菜肴忌与含有鞣酸的水果,如葡萄、石榴、山楂、柿子等同食同吃。鞣酸和钙离子结合形成不溶性结合物刺激肠胃,引起人体不适,出现呕吐、头晕、恶心和腹痛腹泻等症状。海鲜与这些水果同吃至少应间隔2小时。

鸡肉怎么做味道更好吃

佤族鸡肉烂饭:佤族人非常喜欢吃鸡肉,鸡肉烂饭是他们最喜欢的食品,也是招待宾客的佳品。佤族的鸡肉烂饭,以手撕鸡肉烂饭最为讲究。鸡杀好以后,整个地放进锅里用清水煮,煮熟后捞出来,将淘洗好的大米放进鸡汤里煮,煮一阵后,抓一把酸笋放进去再煮,一直到大米煮烂为止。煮熟了的鸡,不用刀砍,而用手撕,撕得越细越好。撕碎的鸡肉集中在一只小盆里,把薄荷叶、茴香、鲜辣椒等切细撒在鸡肉上,再把花椒面、盐和辣椒面撒在鸡肉上,仔细搅拌,搅拌好了,倒进烂饭里又搅拌,搅拌越透越均匀越好,这样,手撕鸡肉烂饭就制作出来了。佤族人认为,1公斤

丝瓜烹饪方法

丝瓜烹饪方法具体如下: 凉拌丝瓜的做法: 主料:丝瓜2根 配料:香油、酱油、醋少许 做法:丝瓜洗净切片经开水焯后,拌以香油、酱油、醋等可做成凉拌丝瓜。丝瓜则清淡可口,清热利湿。 煎酿丝瓜盒的做法: 主料:丝瓜2根,鸡肉泥50克,鸡蛋2个 配料:生抽5克,料酒5克,食盐3克,白胡椒粉3克,九三大豆油15克,姜末8克,蒜瓣2瓣,淀粉25克,香油5克,白糖2克 做法: 1、准备原料。 2、将鸡肉泥放入容器内,加入料酒、生抽、食盐、白糖白胡椒粉、姜末调拌均匀。 3、将丝瓜去皮斜刀切夹刀片。 4、将拌好鸡肉泥填入丝

微波炉对人体健康有什么影响

微波炉是通过微波所产生的高热来进行工作的,据一份实验报告表明,将有细菌、真菌线虫的泥土放入80°C的微波炉中搅拌,一分钟后这些病虫全部被杀死。 但是将带有病菌的鸡放入微波炉中加热38分钟后,发现鸡的表皮细菌全部被杀死,但是鸡肉里面仍然有病菌活着,而且鸡的里面温度只达到50°C。由此可见,微波炉加热食物会存在低温部位,不能像传统烹饪方式那样将病菌彻底杀死。 此外,微波炉的无线电波能穿透活着渗入人体,而且极难预测,如果长期接触,会造成污染,引起失眠、健忘、头痛、心悸、易怒的现象。因此,用微波炉烹饪食物应该有所

鸡肉怎么做好吃

鸡肉的食用方法非常丰富,以佤族的鸡肉烂饭、云南汽锅鸡、常熟叫化鸡最具特色。 佤族鸡肉烂饭:佤族人非常喜欢吃鸡肉,鸡肉烂饭是他们最喜欢的食品,也是招待宾客的佳品。佤族的鸡肉烂饭,以手撕鸡肉烂饭最为讲究。鸡杀好以后,整个地放进锅里用清水煮,煮熟后捞出来,将淘洗好的大米放进鸡汤里煮,煮一阵后,抓一把酸笋放进去再煮,一直到大米煮烂为止。煮熟了的鸡,不用刀砍,而用手撕,撕得越细越好。撕碎的鸡肉集中在一只小盆里,把薄荷叶、茴香、鲜辣椒等切细撒在鸡肉上,再把花椒面、盐和辣椒面撒在鸡肉上,仔细搅拌,搅拌好了,倒进烂饭里又

江西菜有什么特点

赣菜历史悠久,是在继承历代“文人菜”基础上发展而成的乡土味极浓的“家乡菜”。传统意义上的赣菜主要由南昌、上饶、九江、赣东、赣南五大流派互相渗透并兼纳全省其他各地市土特菜肴而成。传统赣菜随着时间的推移有了一定的变化和发展,现今的赣菜主要由豫章菜、浔阳菜、赣南菜、饶帮菜和萍乡菜构成。赣菜巧妙地规避了川菜的太辣,苏菜的太甜,鲁菜的太实,兼顾东南西北而自成一派,享誉海内外。 特色 赣菜由南昌、上饶、九江、赣东、赣南五大流派互相渗透交汇而成。赣菜虽然不在八大菜系之列,但独具特色。赣菜选料广泛、主料突出、注重刀工、制

粤菜文化溯源

粤菜是我国八大菜系之一,粤菜即广东地方风味菜,主要由广州、潮州、东江三种风味组成,以广州风味为代表。粤菜具有独特的南国风味,并以选料广博、菜肴新颖奇异而著称于世。西汉时就有粤菜的记载,南宋时受御厨随往羊城的影响,粤菜获长足进步,至明清时发展迅速。20世纪,随对外通商的日益广泛,粤菜吸取西餐的某些特长,开始推向世界,仅美国纽约就有粤菜馆数千家。粤菜的原料广泛,花色繁多,形态新颖,善于变化,讲究鲜、嫩、爽、滑,一般夏秋力求清淡,冬春偏重浓醇。调味有所谓“五滋”(香、松、软、肥、浓),“六味”(酸、甜、苦、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