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藿香可以和什么泡水 藿香黄连

藿香可以和什么泡水 藿香黄连

原料

藿香、黄连。

做法

1、将藿香、黄连洗净,沥干,放入茶壶中;

2、放入冰糖,倒入适量沸水;

3、搅拌均匀,盖上杯盖;

4、冲泡10~15分钟,即可饮用。

功效: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中药药材藿香的功效有哪些呢

核心提示:藿香粥:藿香10g(鲜者加倍),大米100g,白糖适量。将藿香择净,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浸泡5~10分钟后,水煎取汁,加大米煮粥,待粥熟时下白糖,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1剂,连续3~5天。

藿香,又名广藿香、鲜藿香,有“夏日良药”之誉,中医认为,藿香性味辛、微温,入脾、胃、肺经,有芳香化湿、解暑发表、和中止呕之功效,而且有以下药理作用,下面具体介绍藿香的功效与作用。

炮制方法:藿香:拣去杂质,除去残根及老茎,先将叶摘下另放,茎用水润透,切段,晒干,然后与叶和匀。藿梗:取老茎,水浸润透,切片晒干。

藿香的功效:

芳香化湿、解暑发表、和中止呕。藿香性温而燥热,既可化在里之湿浊,又可解在表之暑湿,用于暑湿症及湿温症初起,为暑令常用之品。藿香又能和中止呕,常用于呕吐,对脾胃湿浊引起的呕吐最为适宜。

藿香功能主治:

快气,和中,辟秽,祛湿。治感冒暑湿,寒热,头痛,胸脘痞闷,呕吐泄泻,疟疾,痢疾,口臭。

①《别录》:疗风水毒肿,去恶气,疗霍乱、心痛。

②《本草图经》:治脾胃吐逆,为最要之药。

③《珍珠囊》:补卫气,益胃气,进饮食,又治吐逆霍乱。

④《汤液本草》:温中快气。肺虚有寒,上焦壅热,饮酒口臭,煎汤漱。

⑤《本草述》:散寒湿、暑湿、郁热、湿热。治外感寒邪,内伤饮食,或饮食伤冷湿滞,山岚瘴气,不伏水土,寒热作疟等症。

⑥《本草再新》:解表散邪,利湿除风,清热止渴。治呕吐霍乱,疟,痢,疮疥。梗:可治喉痹,化痰、止咳嗽。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钱;或入丸、散。外用:煎水含漱;或烧存性研末调敷。

藿香的作用:

理研究表明,藿香能促进胃液分泌,增强消化能力,对胃肠有解痉、防腐作用,并有收敛止泄和扩张微血管的作用,还可略发汗的作用。夏季常用藿香煮粥或泡茶饮服,对暑湿重着,脾胃湿阻,脘腹胀满,肢体重困,纳差食少,恶心呕吐等,卓有效验。若嫌使用本品麻烦,也可选用藿香正气类中成药,如藿香正气滴丸、藿香正气软胶囊、藿香正气液等服用。但本品辛温,阴虚火旺、舌绛光滑者不宜选用。现介绍三则粥疗方,供选用。

以上的文章当中了解到了中药药材藿香的功效,首先在这里小编要告诉大家藿香可以对于夏天出现中暑,去热,退烧和很多疾病太过严重有着极好的功效,那么秋季又可以补充肾虚和身体当中太过于虚弱,同时又治疗感冒和头痛的发生,效果确实是非常不错的。

流行感冒的食疗保健知识

(1)、银花豆豉粥:金银花9克,淡豆豉9克,水煎去渣,加入粳米60克,白糖适量,煮粥食用。

(2)、银花薄荷饮:银花30克,薄荷10克,鲜芦根60克。先将银花、芦根加水500毫升,煮15分钟,后下薄荷煮沸3分钟,滤出加适量白糖,温服,日服3―4次。适用于流行感冒患者。

(3)、香菜葱白饮:香菜15克,葱白(带根)3段,将两者洗净,加水适量,煮沸后再煮5分钟即可。

(4)、豆腐豆豉葱白汤:豆腐250克切块,淡豆豉12克洗净,二者与15克葱白段一起放人沙锅,加水煮开,改用文火炖5分钟,趁热顿服。

(5)、扁豆花藿香饮:扁豆花20克,藿香12克,银花10克,白糖适量。将扁豆花、藿香、银花洗净,加水适量煎煮,以白糖调味即可饮服。适用于流行感冒患者。

(6)、藿香叶粥:鲜藿香叶20克,煎汤待用。先用粳米100克煮粥,加入煎好的藿香煮沸,即成藿香粥,每天服用2次。

(7)、葱乳饮:葱白2根,母乳(或牛奶)30毫升。将葱白洗净剖开,同母乳一起放入加盖的杯内,隔水蒸熟后去葱即可。每日3~4次,连服2~3天。

(8)、姜糖饮:生姜5克,红糖l0克。将生姜洗净切丝、放入水杯内,以开水冲泡,加盖浸泡5分钟,再调入红糖,应有足够辣味,趁热服用。服后盖被取汗。适用于流行感冒患者。

(9)、葱白香菜汤:以葱须、香菜根、白菜头各适量,煎水代茶饮,趁热服用取汗。

(10)、杭菊糖茶:杭菊花30克,白糖适量。将杭菊花放茶壶内开水浸泡,加白糖适量。

治疗口气

1.口臭兼有口干渴饮、身热、烦躁,或齿龈红肿、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者,多属脾胃火盛,可用泻黄散加减:藿香、防风、焦栀各9克,生石膏30克(先煎),甘草4.5克,竹茹6克,水煎服。

2.口气腥臭,兼有咳嗽气喘,或咽痛口渴,大便秘结,小便短黄,舌红苔黄者,多为肺热偏盛,可用加减泻白散:桑白皮、桔梗、地骨皮、知母、黄芩、麦冬各9克,五味子6克,甘草4.5克,水煎服。

3.口臭兼有上腹胀闷、嗳气、泛恶等症者,多由食积引起,可用藿香、佩兰、焦栀、谷麦芽、生山楂各9克,甘草4.5克,水煎服。以上方药可每日1付,7付为1个疗程,若使用得当,一般能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除此之外,还有不少简便的单方验方,不妨试用。例如:

①香薷15克煎汤,饮服或时时含漱;

②藿香12克煎汤,时时含漱;

③白豆蔻煎汤或泡茶饮,或每次口中嚼豆蔻仁1~2粒,汁咽下,渣吐掉;

④丁香1~2枚含服或泡水服;

⑤橘皮、肉桂、佩兰等份研末,以枣泥为丸,放入口内时时咀嚼;

⑥食韭蒜后口臭,清茶送服连翘末6克,或嚼黑枣数枚,大多即能减除。

宝宝感冒的中医疗法

暑湿感冒不妨用点中药

宝宝冬春季感冒了,打喷嚏、流鼻涕、发热常见,中医认为这属于风邪犯肺,而夏天感冒则打喷嚏、流鼻涕不明显,发热头痛多见,而且脾胃功能失调,宝宝不想吃饭,恶心呕吐,大便变稀,读者陈女士说,她的孩子7个月大,西药感冒药的作用基本上是缓解打喷嚏、流鼻涕的,却解决不了宝宝恶心呕吐的症状。汪教授介绍,针对暑邪感冒,中医采用清暑解表的方法,如:新加香薷饮加减,这服药由银花、连翘、香薷、豆豉、厚朴、扁豆、佩兰、藿香配伍组成。而香薷具有解表祛湿,用于治疗暑湿感冒、恶寒发热、头痛无汗、腹痛、吐泻、小便不利等症。

针对夏季宝宝腹泻,中医也要分型治疗,譬如湿热泻的宝宝大便稀薄、水分多、色黄味臭,或见少量粘液,孩子有腹痛和食欲不振的表现,湿热泻首选葛根黄芩黄连汤加减,葛根、黄芩、黄连、滑石、甘草可祛暑化湿清热,如果宝宝呕吐了,可加半夏和陈皮,如果宝宝湿重,还可加苍术、藿香和厚朴。对于湿热泻的宝宝,想吃成药的话可选择葛根芩连微丸。若因风寒引起腹泻,宝宝大便颜色清稀,中间泡沫多,气味不太臭,孩子肠鸣腹痛,此时可用藿香正气散加减。汪教授特别指出,小婴儿也可吃藿香正气液,但不能吃藿香正气水,由于水属于酊剂,有些成分用酒精提取,因此水里含有少量酒精成分,故小宝宝不能服用。

怎么用茶叶去口臭 去口臭茶疗方

原料:绿茶6克,淡竹叶10克,黄连6克,生地黄10克,栀子10克,天花粉10克。

做法:将淡竹叶,黄连,生地黄,黄连和天花粉加水约550毫升,煮开15分钟,取药汤冲泡绿茶。分两次凉饮,每日1剂。

功效:清心泻脾。主治心脾积热性口渴口臭,口内疼痛,口疮等症。

原料:绿茶6克,知母,黄柏,玄参,麦冬,丹皮各10克。

做法:将五味药材加水约500毫升,煮开15分钟,取药汤冲泡绿茶,不拒时凉饮,每日1剂。

功效:滋阴降火,主治阴虚火旺型口干口臭,口内疼痛,手足心热,乏力等症。

原料:绿茶3克,藿香5克,大黄1克。

做法:将绿茶,藿香和大黄一同放入杯中,用200毫升开水冲泡。代茶饮用,冲饮至味淡。

功效:除湿解毒,适宜于治疗口腻口臭,口舌生疮等症。

夏季感冒吃什么好

(1)香薷粥:

[原料]香薷5~10g,大米50~100g,白糖适量。

[制法]将香薷择洗干净,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水煎取汁,再加大米煮粥,待熟时调入白糖,再煮一二沸即可。

[功效]发汗解表,祛暑化湿,利水消肿。适宜外感风寒,内伤暑湿的暑湿感冒证。

[服法]1~2剂/d,连服3~5日。

[服法]1剂/d,连服3~5日。

(2)扁豆香荷饮:

[原料]白扁豆10~12g,香薷5~9g,荷叶10~15g,陈皮3~6g,白糖适量。

[制法]将白扁豆炒黄捣碎,与香蔫、陈皮、荷叶一同水煎,煮沸10分钟后,去渣取汁,加白糖调味即可。

[功效]清暑益气,祛湿解表。适宜暑湿感冒证。

[服法]1剂/d,连服3~5日。

(3)藿香薏苡粥:

[原料]藿香3~6g,薏苡仁15~30g,绿豆30~50g,大米50~100g。

[制法]将藿香水煎取汁;绿豆水泡半日。同大米、薏苡仁一起煮粥,待粥熟时调入药汁,再煮一二沸即可。

[功效]解表化湿,清暑益气。适宜暑湿感冒证。

[服法]1~2剂/d,连服3~4日。

佩兰的功效有哪些

佩兰气味芳香,善于化湿醒脾,功效与藿香相似,治疗湿阻脾胃症候,两药往往相须为用。本品气味清香,不温,常与藿香、黄芩、苡仁等药配合应用。

用于暑湿症。佩兰能醒暑化湿,用于内蕴、畏寒、发热、头胀等症,常配合藿香、厚朴、荷叶同用。

农历五月以后,天气渐渐炎热,百虫生,易发瘟疫,民间流传有“端午节,天气热;五毒醒,不安宁”的谚语,故防疫成为端午节民俗的主要内容。

佩兰气味芳香,辛能发散,故其有化湿解暑的功效。可用于治疗外感暑湿或湿温初起,症状表现为无汗发热、胸闷腹满。

夏季防暑佩兰10克,洗净切碎,冲入开水泡10分钟。有解暑、化湿和中的功效。适用于流行感冒、头痛鼻塞、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症。

佩兰、金银花、野菊花、绿豆衣各10克,加水煎汤,代茶饮用,可加白糖调味,适用于痱子初起时。

治胡臭:茵陈、香薷各30克,芦根45克,藿香、佩兰各10克,茉莉花5克,研为粗末,水煎代茶饮。每日1剂,能清热利湿、芳香化浊。

佩兰药酒治夏天蚊虫叮咬,用佩兰叶搓出水后搽于被咬处,可立止蚊虫叮咬,如加配藿香泡酒外搽则疗效更佳。

药枕佩兰古时又称为“醒头草”。将佩兰置于枕芯做内枕,可起到芳香行散、开窍提神之功效,有助于治疗鼻塞。

香囊:中国民间端午节佩香囊的习俗极为古老,将佩兰放入香囊内佩带,具有芳香化浊的功效,可以预防多种呼吸道疾病。

相关推荐

宝宝上火症状

1、胃积热引起的口臭 胃积热表现为口臭、舌干、牙龈红肿等。治疗原则:清胃泻热。 选用中药材:主要药物有黄连、生地、升麻、丹皮、当归等。 推荐食疗:生地蜂蜜水 食材:生地2-3克、蜂蜜少量。 做法: 生地黄2-3克,加水煎煮30分钟,药液放温后加蜂蜜两勺,并搅拌均匀。 2、脾胃火盛引起的口臭 脾胃火盛表现为口疮口臭、口唇干燥等。治疗原则:清泻脾胃伏火。 选用中药材:主要药物有藿香、生石膏、栀子、防风、甘草等。 推荐食疗:藿香粥 食材:藿香15克、粳米50克、水适量。 将藿香15克(鲜品30克)洗净,放入铝锅

藿香正气水可以泡脚吗

可以泡。 藿香正气水的主要是用作解暑方剂,其中添加的成分基本上对皮肤没有什么害处,如果想用藿香正气水泡脚的话是可以的。在藿香正气水中添加了一定的乙醇在里面,泡脚时可以对脚部皮肤起到杀菌消炎的作用,不过酒精也会刺激脚部肌肤,如果脚部有创伤、皮肤破损现象,用藿香正气水泡脚会引发皮肤刺痛不适。

中医治疗口臭良方

茉莉花茶适量含于口中。 桂花3克沸水沏代茶频频内服。 藿香10克水煎取其药汁含漱口。 藿香15克,冰片5克,荷叶10克水煎取药汁每于饭后漱口。 藿香、佩兰各6克水煎取药汁含漱口。 葛根、藿香、白芷各12克,木香10克,公丁香6克水煎取其药汁含漱口。 丁香2克含口中。 桂枝适量研为细面,每取3克用沸水沏代茶服。 连翘6克研为细面用绿茶冲服。 莲心20克,藕30克同入锅中煮至烂后服食,每日一次,连用一周。 桑白皮、地骨皮、知母各10克,麦冬6克水煎内服,亦可漱口。 银耳30克煮烂后加入蜂蜜10毫升充分搅匀后内

藿香正气水有什么妙用 藿香正气水的日常用途

夏天是旅游的高峰期,外出时如果水土不服,出现消化不良、呕吐、腹泻等胃肠道不适,带上一盒“藿香正气”有备无患。藿香正气水(液)具有解表化湿、理气和中的作用,出现上述症状时,每次服10毫升,每天3次,能够缓解症状。 这也是旅游时经常遇到的小麻烦。可用医用棉签蘸取藿香正气水,直接外涂肚脐,或将药液敷于肚脐内,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夏天冷风吹多了,也会受寒感冒,或腹痛、腹泻。内服各种剂型的藿香正气均可。 可用10毫升藿香正气水(液),每天服3次,连用3—5天。症状改善后,再用六君子丸调理。 消化不良常与“湿病”有关

拉肚子食疗方

藿香粥 干藿香15g,粳米30g,藿香研细末。粳米淘净,加水烧至米粒开花时调入藿香末,文火煮成稀粥。每日1剂,调味分次服食,连食3天。 本方具有健脾化湿的作用,对那些轻度急性肠炎腹痛、腹泻者以及中度肠炎腹泻都有着很好的疗效。 韭菜汁 连根韭菜适量。洗净,绞取汁。每次30ml,每日2次,开水冲服,连服2~3天。 本方有抑菌解毒、温中行气之功,适于畏寒、口不渴、苔白腻属寒湿内盛而腹痛较着、腹泻较轻的急性肠炎。

藿香正气水的多种妙用

1、水土不服 夏天是旅游的高峰期,外出时如果水土不服,出现消化不良、呕吐、腹泻等胃肠道不适,带上一盒“藿香正气”有备无患。藿香正气水(液)具有解表化湿、理气和中的作用,出现上述症状时,每次服10毫升,每天3次,能够缓解症状。 2、晕车晕船 这也是旅游时经常遇到的小麻烦。可用医用棉签蘸取藿香正气水,直接外涂肚脐,或将药液敷于肚脐内,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3、空调病 夏天冷风吹多了,也会受寒感冒,或腹痛、腹泻。内服各种剂型的藿香正气均可。 4、美尼尔综合征(眩晕、耳鸣、耳聋) 可用10毫升藿香正气水(液),每天

藿香正气水按摩肚脐功效 藿香正气水能不能泡脚

能泡。 藿香正气中用到的成分基本上对皮肤没有什么害处,如果想用藿香正气水泡脚的话是可以的,而且藿香正气水中用到的辅料是乙醇,泡脚时乙醇可以对脚部皮肤起到一定的杀菌消炎功效。 但是要注意的是,酒精对脚部肌肤也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如果脚部有创伤、皮肤破损等情况,用藿香正气水泡脚容易引起皮肤刺痛不适。

藿香正气水缓解水土不服

夏天中暑感冒时,“藿香正气”是很多人的首选。其实,这类中成药的作用不止于此,生活中很多常见小病都能用到它们。 水土不服。夏天是旅游的高峰期,外出时如果水土不服,出现消化不良、呕吐、腹泻等胃肠道不适,带上一盒“藿香正气”有备无患。藿香正气水(液)具有解表化湿、理气和中的作用,出现上述症状时,每次服10毫升,每天3次,能够缓解症状。 晕车晕船。这也是旅游时经常遇到的小麻烦。可用医用棉签蘸取藿香正气水,直接外涂肚脐,或将药液敷于肚脐内,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空调病。夏天冷风吹多了,也会受寒感冒,或腹痛、腹泻。内服

藿香正气水连续喝几天

喝三天即可。 藿香正气水解暑祛湿的中药制剂,其用于外感暑湿引起的发热、胸闷、腹胀、吐泻等症,一般使用疗程为三天,一天口服2—3次,一次喝1—2支,症状就会缓解,即可停药。但临床常见有的患者虽对症服药,在症状得到缓解后,还继续服药以巩固疗效,这是没有必要的,切勿长期大量乱服藿香正气水作预防疾病使用,以防出现不良后果。

中医如何治疗病毒性肠炎

1、寒湿型: 主证:泄泻清稀,甚或水样,腹痛肠鸣,脘闷恶心,或兼恶寒发热,头痛鼻塞,肢体酸痛,舌苔薄白或微腻,脉濡缓。 治法:芳香化湿,解表散寒。 处方:藿香正气散加减: 藿香10g 厚朴6g 陈皮10g 茯苓10g 苍术10g 法夏10g 苡仁15g 白芷10g 车前子10g 甘草3g 2、湿热型: 主证:泄泻腹痛,泻下急迫,或泻而不爽,粪色黄褐,肛门灼热,烦热口渴,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 治法:清热化湿,升清降浊。 处方:葛根芩连汤加减: 葛根log 黄连3g 黄芩log 银花10g 茯苓10g 神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