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腔淤血综合征的中医治疗
盆腔淤血综合征的中医治疗
l、气虚血瘀
治法:益气祛瘀。
方药:补中益气汤加减。
党参15克、黄芪12克、白术12克、升麻9克、当归9克、柴胡6克、川芎6克、丹参10克、木香6克、红枣5枚。加减:腹痛腹胀者,加川穹子12克、延胡索12克;骶腰酸痛者,加杜仲15克、菟丝子12克、鹿角片12克(先煎)。
2、气滞血瘀
治法:理气祛瘀。
方药:加味失笑散加减。
生蒲黄10克(包煎)、五灵脂9克、延胡索9克、丹皮9克、桃仁9克、川穹子10克、乌药10克、当归9克、赤芍9克、八月札9克、夜交藤12克。加减:下腹坠胀者,加小茴香9克、制香附10克、升麻9克;肛门下坠而胀紧者,加升麻9克、柴胡6克、鸡血藤12克;精神抑郁者,加郁金9克、合欢皮9克、青皮6克、麦冬10克。
3、寒凝血瘀
治法:温经祛瘀。
方药:少腹逐瘀汤加减。
当归9克、川芎6克、延胡索12克、没药6克、小茴香6克、乌药9克、肉桂4.5克(后下)、赤芍9克、生蒲黄10克(包煎)、五灵脂9克、桃仁9克。加减:腹痛畏寒者,加荆芥9克、淡吴萸6克;经血下行不畅者,加桂枝9克、路路通12克、益母草15克,去肉桂;腹痛剧烈者,加炙乳没各9克、木香10克、枳壳10克。
4、热盛血瘀
治法:清热祛瘀。
方药:大黄牡丹皮汤加减。
生大黄9克(后下)、牡丹皮12克、桃仁9克、红藤15克、败酱草15克、忍冬藤15克、皂角刺10克、丹参12克、赤芍12克、元明粉6克(冲)、红枣9枚。加减:月经量多者,加生蒲黄15克(包煎)、赤石脂12克、旱莲草15克、地榆15克;身热起伏不退者,加金银花9克、地骨皮12克、秦艽12克、黄柏9克、知母10克。
5、肾虚血瘀
治法:补肾祛瘀。
方药:归肾丸加减。
熟地12克、淮山药10克、山茱萸9克、杜仲12克、枸杞子9克、菟丝子12克、当归9克、莪术9克、仙灵脾10克。加减:下腹隐隐胀痛者,加川穹子10克、枳壳12克、香附9克;乏力者,加黄芪12克、白术10克、茯苓9克。
女性性爱后腹痛怎么缓解
专家指出,有些腹痛可能是因为姿势不对而导致的盆腔淤血综合征,只要改换侧俯卧睡姿就可以缓解疼痛症状。
如果性爱时采用女上位,子宫附件等器官发生位置变动,并对周围组织产生牵拉作用,长时间的性充血引起盆腔淤血综合征,也可出现急性或慢性腹痛。其原因是性爱时触动了充血的宫颈、后穹隆,牵动整个子宫甚至淤血的卵巢,引起盆腔急性淤血,从而使症状加重。
此时,女性应该改变习惯性仰卧位为侧俯卧位,因为仰卧位睡眠时,盆腔大部分静脉的位置均低于下腔静脉,不利于盆腔静脉血液流出盆腔,侧卧位或侧俯卧位睡眠则有利于盆腔淤血的流出。
此外,还要纠正便秘,节制房事,做一些适当的体育锻炼以增进盆腔肌肉张力及改善盆腔血液循环,一般都能取得缓解疼痛的效果。对于侧俯卧位疗法有效而不能巩固者,需及时就医。
盆腔淤血综合征一般治疗
一、盆腔淤血综合征西医治疗
一】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均为短期缓解,不能根治,停药后或在服药过程中即可复发。
1、抑制卵巢功能的药物:
安宫黄体酮可抑制卵巢功能、增加血管张力,起效快,治疗初期即可明显改善症状和减少淤血,缓解率可达40%。但维持时间短,停药或服药过程中即有复发。
相对于MPA而言,其收缩血管力强,可改善盆腔充血,缓解性交痛。
2、改善血管张力的药物:
地奥司明可以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静脉壁张力和毛细血管阻力,缓解和抑制子宫收缩。用法与用量:500mg用药,2-3个月后症状明显改善,尤其是对性交痛疗效好。
3、其他对症治疗药物:
包括非甾体类抗炎药、止痛剂、神经调节和心理治疗药物。
二】手术治疗:
1、阔韧带裂伤修补术:
适用于年轻、不再需生育而阔韧带裂伤的重症盆腔瘀血症患者。医生在术前并不能断定患者有无阔韧带裂伤,只是因子宫Ⅲ度后倾,盆腔疼痛严重,患者年轻,虽不再需生育,也不愿将子宫切除,而和病人商定行圆韧带悬吊术和输卵管结扎术,开腹后才发现有阔韧带裂伤(多在后叶),于是先将裂伤修补,再进而行输卵管结扎和圆韧带悬吊术。因此,实际上这是指一组手术
这种手术虽简单,但操作要求细致,经腹进行。步骤:
不必修剪裂伤的边缘,从宫颈与宫颈旁腹膜连接处开始,用1号丝线间断缝合逐渐向外,只要第一针确定缝着了裂伤的边缘,随后缝合时,裂伤的界限就清楚可见。缝合时一定要注意输尿管的行踪,切不可误缝了输尿管,那怕是它的鞘膜。当裂伤缝合完后,腹膜下隆起的静脉曲张也随之消失,主韧带变得坚实有力,同时也将松弛的骶韧带缩短。这样,子宫就能保持前位。然后再结扎输卵管;最后做圆韧带悬吊术。
2.圆韧带悬吊术
用手术将后倒的子宫维持在前倾位,多能使肥大的子宫体及子宫颈缩小,盆腔疼痛等症状大为减轻或基本消失,效果较好。
最好的方法是,在腹股沟内环旁将圆韧带绕过腹直肌侧缘拉出腹膜外,在腹直肌的肌腹和腹直肌前鞘之间,缝固在腹直肌前鞘的内面。这种方法可保证被拉紧的圆韧带和壁层腹膜侧部之间的空隙最小,触诊这个部位即可引起疼痛,还能摸到被拉出的这段圆韧带。
3.经腹全子宫及附件切除术;
对40岁以上妇女,病避孕情严重者,尤其是合并月经过多或临近绝经期的,行经腹全子宫附件切除术,效果较好。经腹有利于修复阔韧带及骶韧带的损伤,使阴道断端得到较好的固定。此外经腹手术不易损伤阔韧带内增多的曲张的静脉,出血少。需要保留一侧卵巢时,经腹操作可使卵巢得到较适当的固定。
4.其他手术
如单纯的圆韧带缩短术,一侧输卵管卵巢切除术或骶前交感神经切除术一般效果均欠佳。结扎曲张的静脉尤其不可取。
盆腔淤血综合征辨证论治
二、中药治疗
l)气虚血瘀治法:益气祛瘀。
方药:补中益气汤加减。
党参 15克 黄芪 12克 白术 12克 升麻 9克 当归9克 柴胡6克 川芎6克 丹参10克木香6克 红枣5枚加减:腹痛腹胀者,加川??子12克、延胡索12克;骶腰酸痛者,加杜仲15克、菟丝子12克、鹿角片12克(先煎)。
2)气滞血瘀治法:理气祛瘀。
方药:加味失笑散加减。
生蒲黄10克(包煎)五灵脂9克 延胡索9克 丹皮9克 桃仁9克 川??子10克 乌药10克 当归9克 赤芍9克 八月札9克 夜交藤12克加减:下腹坠胀者,加小茴香9克、制香附10克、升麻9克;肛门下坠而胀紧者,加升麻9克、柴胡6克、鸡血藤12克;精神抑郁者,加郁金9克、合欢皮9克、青皮6克、麦冬10克。
3)寒凝血瘀治法:温经祛瘀。
方药:少腹逐瘀汤加减。
当归9克 川芎6克 延胡索12克 没药6克 小茴香6克 乌药9克 肉桂4.5克(后下)赤芍9克 生蒲黄10克(包煎)五灵脂9克 桃仁9克加减:腹痛畏寒者,加荆芥9克、淡吴萸6克;经血下行不畅者,加桂枝9克、路路通12克、益母草15克,去肉桂;腹痛剧烈者,加炙乳没各9克、木香10克、枳壳10克。
4)热盛血瘀治法:清热祛瘀。
方药:大黄牡丹皮汤加减。
生大黄9克(后下)牡丹皮12克 桃仁9克红藤15克 败酱草15克 忍冬藤15克 皂角刺10克 丹参12克 赤芍12克 元明粉6克(冲)红枣9枚加减:月经量多者,加生蒲黄15克(包煎)、赤石脂12克、旱莲草15克、地榆15克;身热起伏不退者,加金银花9克、地骨皮12克、秦艽12克、黄柏9克、知母10克。
5)肾虚血瘀治法:补肾祛瘀。
方药:归肾丸加减。
熟地12克 淮山药10克 山茱萸9克 杜仲12克 枸杞子9克 菟丝子12克 当归9克 莪术9克 仙灵脾10克加减:下腹隐隐胀痛者,加川??子10克、枳壳12克、香附9克;乏力者,加黄芪12克、白术10克、茯苓9克。
6)中医的其他治疗:
①灌肠法 丹参15克、赤芍12克、川??子10克、没药9克、细辛5克,水煎至150毫升,保留灌肠。
②穴位注射 八篌穴,每次任选l~2个穴,用复方当归注射液2毫升,每穴各注1毫升,隔日1次。
③静脉滴注 丹参注射液5支(相当于生药20克)加入5%葡萄糖液500毫升,静脉滴注,3小时内。
女同房疼痛是什么原因 持续时间过长
如果房事持续时间过长,持久的冲动会导致盆腔长时间充血,也可能引起女性盆腔淤血综合征,出现腹痛。在房事时适当变换体位,如换成侧卧位,有利于盆腔淤血的流出,进而缓解症状。
盆腔淤血的症状
医生认为,盆腔淤血综合征其临床表现为下腹痛、骶臀部疼痛、痛经、性交痛、月经改变、膀胱直肠刺激症状及植物神经症状,与慢性盆腔炎极相似,需仔细鉴别。其疼痛的特点是弥漫性下腹部持续坠痛,也可以表现为一侧较重,疼痛晨轻晚重,长久站立加重,侧卧减轻或消失。
盆腔淤血综合征虽然症状较重,但体征常常较少。下腹部轻度深压痛为盆腔淤血综合征腹部检查的唯一体征。妇科检查时盆腔淤血综合征患者大阴唇静脉异常充盈,阴道、宫颈粘膜呈紫蓝色,宫颈肥大,宫颈后唇可见充盈的小静脉,子宫常呈后位,大而软,附件增厚,或有界限不清的软性肿块,有压痛。腹腔镜下可见盆腔脏器无明显炎症病变和粘连,子宫体一致增大,呈紫蓝色,或有淤血斑点使子宫表面呈花斑状;盆腔静脉曲张增粗如蚯蚓状,尤其是盆底、阔韧带及卵巢周围可见大的静脉曲张团即可确诊盆腔淤血综合征。经盆腔静脉造影术“盆腔血流图”改变体位实验有助于确诊。
盆腔淤血综合征如何鉴别
应与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慢性附件炎(有炎块形成者)、子宫肌瘤、宫颈糜烂相鉴别。
痛经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主要症状,表现为继发性、渐进性痛经,疼痛程度与病灶的大小不一定成正比。如病变累及子宫直肠陷窝则可有性交痛、肛门坠胀;月经过多或经期延长;不孕,可高达40%。
慢性附件炎是指女性内生殖器官,包括子宫、输卵管、卵巢及其周围的结缔组织、盆腔 腹膜等处发生感染时的炎症的总称,慢性附件炎大多发生在产后、剖宫产后、流产后、各种妇科手术后,以及在放置宫内避孕器之后,这时生殖器官的完整性及其自然的防御有了损伤,使细菌得以进入创面使之感染而得病。
子宫肌瘤(Hysteromyoma)又称子宫平滑肌瘤,是女性生殖器最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多无症状,少数表现为阴道出血,腹部触及肿物以及压迫症状等。如发生蒂扭转或其他情况时可引起疼痛。
宫颈糜烂是慢性子宫颈炎的一种现象,表现为子宫颈口周围有鲜红或粉红色斑点。
盆腔淤血综合征有哪些症状呢
盆腔淤血综合征的症状之一、性感不快
如问及病人,常诉称性交时有不同程度的痛感,多为深部性交痛,有的几乎难以忍受,不但当时疼痛,次日下腹痛、腰痛、白带多等症状都明显加重,因而病人对性生活产生了厌烦。
盆腔淤血综合征的症状之二、下腹部疼痛
多数为慢性耳骨联合上区弥漫性疼痛,或为两侧下腹部疼痛,常常是一侧较重,并同时累及同侧或下肢,尤其是大腿根部或髋部酸痛无力,开始于月经中期。有少数病人偶尔表现为急性发作性腹痛,易误诊为急性阑尾炎、卵泡破裂、异位妊娠破裂。
盆腔淤血综合征的症状之三、低位腰痛
病人所指的疼痛部位相当于骶臀区域水平,少数在骶骨下半部,常伴有下腹部疼痛症状。经前期、长久站立和性交后加重。
盆腔淤血综合征的症状之四、极度疲劳感
病人往往整天感到非常疲劳,几乎无力完成自己所担负的工作(包括家务)。
盆腔淤血综合征的症状之五、直肠坠痛
一部分患者有不同程度的直肠坠感、直肠痛或排便时直肠痛,以经前期较明显,尤以子宫ⅲ度后位者较多见。
盆腔淤血综合征的症状之六、膀胱和尿道症状
约有1/3以上患者在经前期有明显的尿意频数及排尿痛症状,常被怀疑为泌尿道感染,但尿常规检查正常。对某些症状严重的患者进一步做膀胱镜检查,可发现膀胱三角区静脉充盈、充血和水肿。个别患者由于瘀血的小静脉破裂可导致血尿。
盆腔淤血综合征的病因
任何使盆腔静脉流出盆腔不畅或受阻的因素,均可致成盆腔静脉瘀血,和男子相比,妇性盆腔循环在解剖学,循环动力学和力学方面有很大的不同,是易于形成盆腔瘀血的基础。
一、解剖学因素
女性盆腔循环的特点,主要是静脉数量增多和构造薄弱。
盆腔的中等静脉如子宫静脉,阴道静脉和卵巢静脉,一般是2~3条静脉伴随一条同名动脉,卵巢静脉甚至可多达5~6条,形成蔓状静脉丛,弯曲在子宫体两侧后方,直到它们流经骨盆缘前才形成单一的卵巢静脉,在子宫,输卵管,卵巢静脉间有许多吻合支,在输卵管系膜内,有子宫静脉与卵巢静脉的吻合支,并形成环状的静脉循环,再与外侧的卵巢静脉丛吻合,起源于盆腔脏器粘膜,肌层及其浆膜下的静脉丛,汇集成两支以上的静脉,流向粗大的髂内静脉,盆腔静脉数量上的增多,是为了适应盆腔静脉流动缓慢的需要。
盆腔静脉较身体其他部位的静脉壁薄,缺乏由筋膜组成的外鞘,没有瓣膜,缺乏弹性,穿行在盆腔疏松的结缔组织之中,因而容易扩张和形成众多弯曲的静脉丛,盆腔的中小静脉只在它进入大静脉前才有瓣膜,有的经产妇还常有瓣膜功能不全,这些特点使盆腔脏器的静脉系统,就像一个水网相连的沼泽一样,能够容纳大量迅速流入的动脉血。
此外,膀胱,生殖器官和直肠3个系统的静脉丛彼此相通,由于缺少瓣膜,故三者间任何一个系统的循环障碍,皆可影响到其他两个系统。
在盆腔静脉的这些解剖学特点的基础上,如再受以下相关因素的影响,便促成盆腔瘀血综合征,而表现种种临床征象。
二、体质因素
有些病人由于体质的因素,血管壁组织显著薄弱,弹力纤维少,弹性差,易于形成静脉血流瘀滞和静脉曲张,即使第一次妊娠,平时不从事长时间站立或静坐工作,就可能出现下肢及/或盆腔静脉曲张及盆腔瘀血综合征。
三、力学因素
不同力学因素证明能够影响盆腔血液的流速,从而改变局部血管的压力,静脉更易受其影响。
(一)体位:长期从事站立或坐着工作者,盆腔静脉压力持续增高,易于致成盆腔瘀血综合征,此类患者常诉称久站久坐后下腹痛,腰痛加重,白带量及月经量加多,而经过休息,往往症状即减轻,此外,习惯于仰卧位睡眠者,由于子宫体的重力作用及膀胱充盈使子宫体向后移位,也可影响盆腔静脉的流出,从力学角度来说,习惯性仰卧位睡眠时,盆腔大部分静脉的位置均低于下腔静脉,不利于盆腔静脉的流出盆腔,侧卧位或侧俯卧位睡眠则有利于盆腔静脉的流出。
(二)子宫后倾:子宫后倾在妇科病人中占15~20%,在经产妇中可能还要高一些,100年前,人们曾认为子宫后倾是造成各种盆腔症状的原因,而经常行了宫悬吊术,到本世纪初,人们逐渐认识到绝大多数活动的子宫后倾一直没有症状,不需治疗,只有一部分子宫后倾的致病痛作用,但很多医生相信有少数活动的子宫后倾确可引起盆腔疼痛。
女人痛经有哪些原因
1.子宫肌瘤:子宫肌瘤是引起女性痛经的常见原因。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刺激,患者子宫肌瘤会产生收缩而发生痉挛性疼痛,从而引起女性痛经。
2.子宫腺肌:子宫腺肌是女性痛经常见的症状,如果患有子宫腺肌治疗得不及时,对患者痛经的症状可随病情的发展而加重。
3.慢性盆腔炎:如果女性患有慢性盆腔炎,则在经期时急性发作可引起女性痛经。除此之外,盆腔炎可引起盆腔充血,进而引起女性痛经。
4.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异位是导致女性痛经的重要因素之一,大多数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都会伴有痛经的症状。
5.盆腔淤血综合征:盆腔淤血也可导致女性痛经,盆腔淤血综合征的症状中,痛经是其较常见的症状之一,约有半数以上的患者可出现痛经症状。
盆腔淤血综合征病因
任何使盆腔静脉流出盆腔不畅或受阻的因素,均可致成盆腔静脉淤血。
1.解剖学因素
女性盆腔循环的特点,主要是静脉数量增多和构造薄弱。
2.内外力因素
内外力因素证明能够影响盆腔血液的流速,从而改变局部血管的压力,静脉更易受其影响。
(1)长期从事站立或坐着工作者、习惯于仰卧位睡眠者易于致成盆腔淤血综合征。
(2)便秘影响直肠的静脉回流,而直肠和子宫、阴道静脉互相吻合。痔丛充血必然引起子宫阴道丛充血,故习惯性便秘易于产生盆腔淤血。
(3)妊娠期间因大量雄、孕激素的影响,再加上增大的子宫对子宫周围静脉的压迫,可引起子宫周围静脉扩张。
(4)子宫后倾时,卵巢丛血管随子宫体下降弯曲在骶凹的两侧,使静脉压力增高,回流受到影响,以致使静脉处于淤血状态。如再有仰卧位睡眠习惯,则久而久之便可引致盆腔淤血综合征。
(5)阔韧带筋膜裂伤使得构造上薄弱,缺乏弹性,缺乏固有血管外鞘的静脉更失去支持,而形成静脉曲张,还使子宫后倒。
(6)输卵管结扎术:具体形成因素并不明确,与手术的因果关系也无明确证据证实。
3.体质因素
有些病人由于体质的因素,血管壁组织显著薄弱,弹力纤维少,弹性差,易于形成静脉血流淤滞和静脉曲张。即使第一次妊娠,平时不从事长时间站立或静坐工作,就可能出现下肢及/或盆腔静脉曲张及盆腔淤血综合征。
4.精神因素
而长期抑郁、久病、失眠等精神影响,及经前期雌、孕激素水平波动者,也有类同盆腔淤血症的症状。这一类情况则可考虑为盆腔淤血综合征的加重因素。
5.其他
临床上发现了子宫肌瘤、慢性盆腔炎(尤其是形成输卵管卵巢囊肿者)、哺乳期闭经、中、重度子宫颈糜烂等患者,在做盆腔静脉造影时,有的也显示盆腔静脉淤血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