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如何使用血糖仪
糖尿病患者如何使用血糖仪
1第一步:打开电源,一部分是直接按电源开关,一部分直接插试纸自动开机的。
2第二步:编码调节。血糖仪的编码调节方式分为以下三种: ⒈手动输入试纸校正码 如利舒坦血糖仪、强生血糖仪; ⒉用密码芯片插入机器自动记录试纸校正码 如罗氏活力型血糖仪,艾因坦血糖仪。 ⒊免调码,无需手动或插入芯片,仪器自动识别 如拜耳拜安捷2、艾科乐舒型血糖
3第三步:采血、吸血:采血用随血糖仪配好的采血笔直接采血就可以,然后血滴靠进试纸,现在的试纸大部分都是虹吸的,放到试纸吸血区就会直接吸进。
4第四步:显示结果:吸血之后,就会呈现倒计时,显示测试结果。从五秒到30秒不等。
5第五步:完成测试,关机。目前主流的血糖仪拔出试纸自动关机,一部分早期产品还需要关闭电源键。关机可减少电池消耗和机器损耗。
注意事项:
⒈试时采血量不足,会导致检测失败或测得的结果偏低,需更换试纸条重新测定。如果血滴过大,溢出测定区,也会影响测定结果。确认血滴大小合适的方法是:用一新的试纸条在测试区滴一滴血,确认试纸条背面“血量确认圆点”完全变色。另外,采血时因肢端末梢循环不好、血流不畅或过度挤压等也会使测定结果受到影响。
2.市场上大部分血糖仪不可多部位采血,所以应根据说明书操作,一般采手指末梢血。
如何监测血糖可以达到最佳效果
自我血糖监测(SMBG)是糖尿病管理中的一个特殊概念,指糖尿病患者在家中采用便携式的血糖仪监测自己血糖的波动情况,医生和患者在此基础上对糖尿病的治疗方案进行调整。但在我国,因为经济条件的限制,绝大多数医院还没有做到使用医院专用的快速床边血糖监测系统来监测住院患者的血糖变化,而是使用个人使用的血糖仪监测血糖。此外,由于许多糖尿病患者不能负担购买血糖仪和血糖试纸的费用,在医院的门诊也使用个人血糖仪检测门诊病人的血糖。
自我血糖监测在现代糖尿病的治疗管理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我国个人用血糖仪的年销售量接近80万台,血糖试纸的消耗量也接近3亿条。血糖仪多测量指尖的全血,可在5~20秒内获得血糖的数值,方便用于糖尿病患者的日常血糖管理。此外,SMBG 还是患者了解饮食和运动对血糖影响的感性工具。因此,在糖尿病的管理中,科学和合理地使用血糖仪和SMBG是糖尿病管理中非常值得关注的问题。
据专业研究显示,自我血糖监测在使用胰岛素患者的血糖管理中是必不可少的。研究中,将患者分为两组:强化组和对照组,两组注射胰岛素的强度不一样,主要根据血糖监测的数值来决定胰岛素的注射量。强化组要求每天自我血糖监测4次以上,并根据此结果调节胰岛素剂量、饮食和运动。研究完成之后,积累下来的血糖监测次数是30多万次。在另外一组,主要目标是控制高血糖,让病人没有症状,每天注射胰岛素1~2次,或者进行血糖监测,或者是尿糖监测。在这种不同的治疗模式下,人们看到了强化血糖控制的益处是显著降低糖尿病患者发生血管并发症的风险。同时研究也提示我们,在接受胰岛素强化治疗的病人中,血糖的监测目的不仅是要发现高血糖,而且越接近于正常的血糖控制的时候,越要注意发现低血糖。根据低血糖发生的情况来调整治疗,和发现高血糖具有同样的重要性。
多数人用血糖仪比较盲目
53%糖尿病人使用血糖仪
记者调查:受访对象中使用血糖仪的糖尿病人达53%。这其中有自己看到广告后主动买的,有住院时医院推荐购买的,还有就是别人赠送的。没有使用血糖仪的糖尿病人大都觉得血糖仪的结果不可靠。一位66岁的老人对记者说,自己患糖尿病已经20年了,总是被推荐购买血糖仪,但自己坚决不买。她觉得“那东西容易让人受刺激,血糖的变化本来就大,累了、急了就高了,自己再一测就更急了。”
专家点评:糖尿病患者进行血糖的自我监测非常有必要,通过监测可了解自己血糖水平的真实情况,可以根据血糖情况调整饮食,也能了解哪些事情会让自己的血糖出现变化从而调整自己的活动,同时把记录下来的监测数据提供给医生,有利于医生调整治疗。建议有条件的患者最好使用血糖仪。特别是对于以下情况更应该进行血糖的自我监测:1.更改治疗处方时。2.老年人血糖不稳定时。3.使用胰岛素治疗时。4.出现合并症,例如腹泻、呕吐、发烧时,一定要监测血糖。
血糖比较稳定的,一周监测3~5次就可以了,血糖不稳定的每天需要监测7次,三餐前后加睡前,夜间如果不舒服还需要测量血糖。
糖尿病患者并不是进行自我监测后就不用到医院检测了,血糖稳定的2~3月需要到医院检测一次,血糖不稳定的每一个月或每两个月需要去医院进行检测。
89%的人就看牌子和价钱
记者调查:消费者买血糖仪的时候,89%的人更多地考虑品牌和价钱。大品牌的血糖仪价钱从400元左右到1000元左右不等,比如拜耳血糖仪有拜安捷(售价为998元)和拜安易(售价为568元)两种。受访对象普遍感觉价格高一点的质量和功能好一些。
专家点评:国家允许生产的血糖仪质量应该都是有保证的。购买血糖仪并不是最贵的就是最好的。购买者应该了解各种血糖仪的特点并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选择,例如,你想方便一点,可以选择能够自动调码和连续测试的血糖仪,如拜安捷;老年人眼睛看不清可以选择试纸比较宽的、好拿的,如拜安易。患者也可以跟医生说说自己的情况让医生提供购买建议,医生一般会建议患者购买医院使用的血糖仪类型,比如比较常见的拜耳公司的拜安捷、拜安易等。因为医生对这种血糖仪的性能会更了解,而且能更好地将自测结果和医院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76%从售货员、说明书学使用方法
记者调查:“我基本上就是多走几家药店和商店,问问不同的售货员怎么使用血糖仪和使用中注意事项,然后再看一下说明书,用上几个月基本上就熟悉了。”这是采访时,记者了解到的购买者的习惯做法,约占调查对象的76%。
专家点评:学习怎么使用血糖仪不能只依靠说明书,同时很多售货员也不太了解血糖仪的使用方法。病人家属应该和病人一起主动向医院进行糖尿病教育的护士学习如何使用,护士会告诉你怎么测、什么时间测,如何记录数据,如何自己分析数据说明什么情况,如何依据数据显示的血糖水平调整自己的饮食和活动。
59%不知道血糖仪需要校正
记者调查:多数人不知道血糖仪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要校正,约占被采访人数的59%。即使发现血糖仪有问题了,九成患者都是自己在家先“捣鼓”一下,不知道去哪里校正或维修。
专家点评:当患者监测的结果与自己的感觉不一致时,以及自测结果和医院的测量结果出现很大的差别时,建议患者让医院的护士帮忙对血糖仪进行调试,或者及时与生产厂家联系,询问维修事宜。不过现在比较先进的血糖仪,都是采用电化学方法的血糖仪,不容易受到污染,因此只要保护得好,就可长期使用。
30%使用者担心自测血糖有误差
记者调查:关于血糖仪的使用,很多患者存在疑问,最突出的一点是,约30%的受访者表示,自测的血糖抽取的是末梢毛细血管的血,而医院抽取的是静脉的血,二者很可能有误差,不能区分是测试的合理误差还是质量问题。
专家点评:其实消费者不必对此太过担心,好的血糖仪对末梢毛细血管的测量结果和医院检查抽取的静脉血的测量结果差别不会很大,有研究表明,拜安捷血糖仪的测量结果很接近静脉血测出的结果。
退一步说,这两个结果之间即使有差别,也是有规律的差别,一般血糖仪的说明书里都应该有说明。如果用血糖仪自测的结果很低或者很高,或者测量正常而患者感觉不舒服,都应该去医院复查,以此来判断是不是血糖仪出现了问题。
使用家用血糖仪的注意事项
每种品牌的血糖仪都有各自的功能和独特的操作方法,新买的血糖仪先不要着急操作,一定要仔细研究说明书,了解掌握产品特性,学会正确使用的方法。
采血技巧注意事项
扎手指要扎手指的侧面,不要扎当中,以减轻疼痛。出血呈元珠状,不能流动,扎的浅流不出血,不得用力挤,硬挤出的血有组织液会影响结果。
滴血型的试纸要把血滴轻触采样区即可,吸血型把试纸的吸血口对准血样,接触一点就可以了血糖仪会自动吸入。凡吸血式的试纸不得往上滴血,待血糖仪发出响声试纸吸满血后把机器拿开,不要在血糖仪未出声就拿开,也不要有了响声还不拿开,这样都会影响结果。
试纸获取血样后要放在桌面上,不能晃动,待结果出来后拔出试纸自动关机,不拔试纸会耗电。
试纸只能用一次,不能重复使用,一次吸不满血的试纸不能再补血,补血的结果不准确。
血糖仪在控制糖尿病,防止并发症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糖尿病患者必须正确熟练、快速、准确使用血糖仪。血糖监测对糖尿病治疗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孕妇使用血糖仪的注意事项
血糖仪是一种医疗机械,利用先进的技术来测量血糖的浓度,可以让人们对自己的血糖浓度进行长期间的观察,以及做出一些准确的信息判断。那么,孕妇能用血糖仪吗?需要注意什么?
孕妇做好血糖检测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孕妇本身血糖就比正常人的高,特别的预防妊娠糖尿病,因为妊娠糖尿病很有可能导致下一代也患有糖尿病,所以有关专业人员提醒孕妇在24-28周内要进行血糖检测,防止妊娠糖尿病发生。
孕妇能用血糖仪的,如果孕妇怕在家自己测量血糖会有什么影响,可以咨询医生,按照医生的嘱咐在医院检测或者自己在家里正确检测。孕妇能用血糖仪需要注意的是:
1、手指需要消毒,消毒后,一定要等酒精挥发干燥后再采血。
2、采血部位要交替轮换,不要长期刺扎一个地方,以免形成疤痕。
3、血量不够、血糖试纸超过有效期、手指消毒酒精未干、未将血糖仪代码调到和试纸一样时,都会影响检测的准确性。
4、血糖仪要放置在干燥清洁处,不要让小孩、宠物触及、玩耍,以免血糖仪造成损害,影响测量效果。
5、用过的酒精棉球、针头等废物最好集中送到社区卫生站处理,以免细菌感染。
6、要定期到售后服务处校正血糖仪,到医院与抽血检查结果对比也可知道其准确性。
7、监测餐后2小时血糖的目的是为了检查当前的饮食、药物等治疗计划是否能良好地控制血糖,因此,监测餐后2小时血糖是十分重要的。
专家告诉您怎样自测血糖
1.问:何时进行血糖监测?
一般来说,何时进行血糖监测要根据每个人的情况来决定,比如:1型还是2型、用药的剂量和次数、血糖波动。这些要由您的主治医生来为您制定一个血糖监测方案。一般平均每天至少一次。但必须特别注意的是,当你得了其他疾病或是处于应激状态,还有饮食、作息习惯变化较大的情况下,以及治疗方案变更时,必须增加血糖监测次数。
2.问:我感到不舒服的时候,可以到医院检查以下,是否有必要做自我监测?
需要。因为你的感觉好坏并不代表你的疾病状况,一个血糖高出正常的病人可能感觉良好,但要是血糖一直处于未控制的状态,并发症发生的危险性将大大增加。
3.问:Ⅰ型、Ⅱ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监测方案一样吗?
不一样。一般来说,Ⅰ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监测要根据每天注射胰岛素的情况来决定。如果每天注射1-2次胰岛素,则至少每天检测一次,最好二次,一般在早餐或晚餐前进行。如果每天要注射2次混合型胰岛素且剂量要按规律调整,则应每天在早餐前、晚餐前及睡前各检测一次,以免血糖过高或过低。如果根据病情须进行强化治疗时,则每天都要在三餐及睡前各测一次血糖。
而对Ⅱ型糖尿病患者来说,刚开始治疗时需每天测四次血糖:三餐之前及睡前各一次,等到餐前血糖能维持在比较稳定的水平时可以开始监测餐后2小时血糖,等餐前及餐后血糖均维持在稳定而理想水平时可以只在早餐前检测,每周1~7次。另外,每个月中你必须用1~3天时间重复检测三餐前及睡前的血糖,以便与以前的结果进行比较。不论是1型还是2型糖尿病患者,要进行血糖监测,都应该向医生进行咨询,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4.问:血糖仪操作复杂吗?结果是否可靠?
血糖仪的操作非常简单。有了这种血糖仪,不论是在家或外出都可以带在身边,随时随地都能测量血糖,而且测量时间很短,每次不到一分钟即可得出结果。使用血糖仪检测血糖,只要操作正确,结果就不会有问题。
5.问:患者是否每天都要到医院进行血糖检测?
不用。患者可以自己购买一台袖珍血糖仪,在家中自己检测,不必天天上医院。
京都血糖仪的选购原则
1、对大多数糖尿病患者来说,只需利用血糖仪准确地测定血糖,然后记录测定结果即可。因此,经济条件一般的糖尿病患者,还是以实用为主,选择经济型血糖仪比较合适,每次用一条试纸只需花费4元左右。
2、经济条件较好,希望借助血糖仪的储存、分析功能进行病情管理的患者,或视力不佳需要大屏幕显示结果的患者,以及自己操作有困难、需血糖仪直接提示操作要点的患者,可选择多功能型血糖仪。
3、患有多种代谢异常,需要同时监测多种指标,且经济条件较宽裕的患者,可选择豪华型血糖仪。
需要指出的是,各种型号血糖仪的血糖试纸并不能互相通用,故患者必须按照自己的血糖仪型号购买符合该型号的试纸,才能准确发挥检测作用。
因此,糖尿病患者如果经济条件许可,最好家中备有一个血糖仪。尤其是妊娠期糖尿病、1型糖尿病、血糖波动较大、已使用胰岛素泵、正在进行胰岛素强化治疗或平时容易发生不可察觉的低血糖患者,家中必须备有血糖仪,以便进行严密的血糖监测。为了能正确使用血糖仪,患者还需接受关于糖尿病基础知识、监测意义、如何看分析结果和学习胰岛素注射等方面的培训。
高血糖的自我监测诊断方法
关于血糖监测,相信大家是既熟悉又迷茫。“熟悉”是因为血糖监测伴随着糖友的病程,而“迷茫”是因为大多数人没有掌握血糖监测的诀窍。血糖监测作为糖尿病治疗的五大原则之一,由于受年龄、病情、顺从性等因素的影响,糖尿病病人往往很难坚持定期到医院进行血糖监测,可以在家进行自我血糖监测,这样做能够准确地反映身体内的实际血糖水平,更好地了解病情,及时调整治疗。
血糖仪可以让我们随时监测血糖,把握自身的微小变化,根据血糖水平随时调整生活的节奏、饮食的种类,了解各种治疗的效果,以摆脱糖尿病的困扰,强化控制血糖达标,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如何科学地监测血糖,成为糖尿病患者必须关注的热点。
1、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血糖仪的准确性也是您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检测血糖仪的准确性可以采取用血糖仪测量您的毛细血管血糖(指尖血),同时抽取静脉血用生化仪测定静脉血糖,两种方法的血糖结果应该接近,误差应小于15%。血糖试条是影响血糖仪准确性的关键因素,有的血糖试条采用瓶装,试条瓶打开后试条必须在3~4个月内使用完,有的血糖试条采用单片铝箔包装,不易受潮,有效期长达一年。
所有的血糖仪均需要适当的保养,有的血糖仪需要更多的清洁和维护,需要更换专用电池,这也是购买仪器时需要考虑的内容。购买血糖仪,贵的并一定是最好的;最适合您使用的,才是最好的血糖仪。拥有适合您的血糖仪,就为科学监测血糖奠定了基础。
2、选对“时辰”准确测血糖
好的血糖控制应该是把全天的血糖值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因此,血糖监测的时间应包括空腹血糖,三餐前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睡前血糖,随机血糖,必要时加测凌晨1~3点时的血糖等。
同时,对于不同病情的糖尿病患者,所选择的时间点也有所侧重,例如新诊断的患者往往需要规律监测一段时间的血糖,从而指导治疗,一般每天应坚持测4-7次。血糖控制相对稳定时,每月监测2~4次;血糖控制未达标者,每周不同时间监测空腹、餐后血糖至少4次。尝试一种新的饮食方法,运动前后,旅行时,调整胰岛素剂量或次数,有低血糖症状时,怀孕或打算怀孕时要增加监测次数。
温馨提示:“糖友”在测血糖的时候不能光测“手指血糖”,还要测“糖化血红蛋白”,这样才能反映最近三个月来的平均血糖水平,这更有利于医生判断病情。“手指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就好比一个班级的两个成绩,“手指血糖”反映了一次考试的成绩,而“糖化血红蛋白”反映的是3个月来这个班级的平均成绩。
家用血糖仪准不准
医院里头做的血糖浓度测定,是通过采集静脉血,然后经过离心分离血细胞,得到血浆,再通过血浆来测定葡萄糖的浓度。而家用的这些便携式血糖仪,是通过采集指尖毛细血管全血来测量的,两者的结果肯定是存在差异的。对于初次诊断糖尿病,应该到医院抽静脉血,血糖水平达到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才能诊断糖尿病。一般不用血糖仪的检测值来诊断糖尿病。发现自测的血糖值与到医院抽血查的血糖有差异,并不一定是血糖仪不准。有很多因素影响你血糖的准确值。家用血糖仪作为日常的血糖监测是能够完全胜任的,如家用血糖仪在正确使用下得到的结果与医院检测结果存在比较大的差异,就有可能是血糖仪的质量问题,需要更换。
血糖仪使用时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每种品牌的血糖仪都有各自的功能和独特的操作方法,新买的血糖仪先不要着急操作,一定要仔细研究说明书,了解掌握产品特性,学会正确使用的方法。
1.建议患者用酒精消毒。如果用碘酒,会导致测试结果出现偏差。用酒精消毒时,也要等酒精完全挥发之后再测试,否则酒精稀释了血液,结果也会不准。
2.确保将足量指血滴入试纸的圆形测试孔,测试时若采血量不足或过多,都会影响测定结果。
3.一定要选用与自己血糖仪相匹配的血糖试纸条,最好使用原厂家配套生产的试纸条。
4.采血部位要交替轮换,不要长期扎同一个地方,以免形成瘢痕。手指两侧取血最好,因其血管丰富而神经末梢分布较少,不仅痛感少而且出血充分。取血时不要过分挤压,以免组织液挤出与血液相混,导致血糖测试值偏低。另外,如果手指温度过低、血流不畅等也会影响测定结果。
5.有些血糖仪是滴血后再插进血糖仪测定的,如果时间延长或过短都可能使血糖值不准,因此需要多加练习。
6.有些血糖仪在检测时挪动试纸条或检测时发生移动或倾斜等,都会影响检测结果。
7.采血针一经使用,针尖会随着使用次数的增加而越来越钝。另外,使用过的采血针上容易有病菌繁殖,会直接危害健康。因此,血糖检测完毕后,应立即将使用过的试纸及采血针妥当地弃置。
目前血糖仪的品牌有几十种价格也容易接受。血糖仪在控制糖尿病,防止并发症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糖尿病患者必须正确熟练、快速、准确使用血糖仪。血糖监测对糖尿病治疗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视乳头水肿、视网膜出血、复视等。糖尿病患者在家用血糖仪自测血糖目前已成为一种趋势,因此正确使用血糖仪对患者治疗控制病情极为重要。
糖尿病患者如何选择血糖仪
1、目前血糖仪用来检测血糖主要由光化检测和电化检测。光化检测的血糖仪误区较大,但价格很便宜。电化检测精度很高,价格偏高点。
2、血糖仪采血方式也有两种,一种试剂纸式:通过血样滴在试剂纸上进行检测,用血量多且容易造成偏差。另一种自动吸血式,采血量少精度也高。
3、对于按钮操作选择也很重要,中老年朋友要选择便于操作的血糖仪,不要被它的许多功能复杂的操作所吸引。但是一定要选择带记忆存储的,这样可以对自己的血糖变化更加了解。
4、在仪器电源这块建议大家选择干电池(7号),而使用纽扣或者专用电池的不好更换。
5、环境温度对血糖的检测有所影响,所以大家要选择可以自动进行温度校准的血糖仪。
6、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检测是长期的,不光要选择性价比的血糖仪还要选择一款价格经济的血糖试条。对于经常需要检测的患者可以选择瓶装的试剂条,不经常检测的可以选择单个试剂条。
7、选择一款口碑好的品牌,这样可以保证买过后有长期的售后维护和试剂条供应。
家用血糖仪准确吗
首先要讲一下,很多医院里头做的血糖浓度测定,是通过采集静脉血,然后经过离心分离血细胞,得到血浆,再通过血浆来测定葡萄糖的浓度。而家用的这些便携式血糖仪,是通过采集指尖毛细血管全血来测量的,两者的结果肯定是存在差异的
对于初次诊断糖尿病,应该到医院抽静脉血,血糖水平达到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才能诊断糖尿病。一般不用血糖仪的检测值来诊断糖尿病。。
发现自测的血糖值与到医院抽血查的血糖有差异,并不一定是血糖仪不准。要明确是不是血糖仪不准,我们需要注意几个问题。
第一、必须是同时检测的血糖值才有可比性。因为我们的血糖随进食的时间、活动量等有波动,所以不同时间检测的血糖肯定不同;
第二、静脉血糖和血糖仪检测的血糖允许存在一定的误差。除了上面所说的原因以外,要知道不管什么仪器所作的检测,就是同样的一个标本,做两次检测都可能有一定的误差,当然误差不能太大。一般认为血糖仪的误差在15%以内不会影响治疗措施的调整,是可以接受的。我们对血糖仪与化验室检测存在少许的差别不必斤斤计较,重要的是看使用同一血糖仪前后的测定值是否有很大的变动。
第三、要注意我们在用血糖仪检测血糖时操作是不是正确,例如计时不准、血滴太少、仪器有污染、挤手指太用力使组织液稀释血液、试纸保存不当等等。操作不正确时检测值肯定就不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