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性心内膜炎的饮食保健方法
感染性心内膜炎的饮食保健方法
感染性心内膜炎是指由于真茵、细菌和其它微生物直接感染而产生心瓣膜或心室壁内膜的炎症,不同于因类风湿、风湿热、系统性红斑狼疮等所引起的非感柒性心内膜炎。感染性心内膜炎典型的表现有发热、杂音、贫血、栓塞、皮肤病损等。
感染性心内膜炎饮食:
一、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宜食
1、供给易消化吸收的蛋白质食物,如牛奶、鸡蛋、鱼类、豆制品等。
2、防止感染发热可用绿豆、油菜、香椿、芋艿、地耳、苦瓜、百合、鲤鱼、马兰头、泥鳅等。
3、多食用可增加免疫功能的食物,如香菇、蘑菇、木耳、银耳等。
二、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忌食
1、饮食上要禁忌辛辣刺激性食物。
2、少吃油腻过重的食物。
3、少吃狗肉、羊肉等温补食物。
4、少吃不带壳的海鲜、笋、芋等容易过敏的"发物"。
5、少吃含化学物质、防腐剂、添加剂的饮料和零食。
6、忌食过酸、过辣、过咸、烟酒等刺激物。
感染性心内膜炎术后食疗方:
1、吉林参4克,西洋参3克炖瘦肉。
2、冬菇4-5个炖瘦肉或鸡胸肉(饮汤)。
3、北芪15克,党参21克,淮山30克,莲子15克煲瘦肉。
4、土茯苓30克,生苡仁30克,元肉3枚煲草鱼或水鱼。
5、党参17克,茨实21克,杞子10克,苡仁15克煲瘦肉或鸡肉。
6、田七3克,人参(或红参)3克炖瘦肉或鸡肉。
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护理措施:
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家用的护理在治疗感染性心内膜炎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平稳患者的紧张情绪,让患者对治疗充满信心。患者在护理中主要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如果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吸烟,家属应该劝其戒姻,注意保暖,防止着凉,预防呼吸道感染。
二、应给予患者高蛋白、高热量饮食,如鸡蛋、瘦肉、鱼等,严格控制患者的食盐星,盐量过高会引起钠潴留。
三、做好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口腔、皮肤护理工作,勤给患者翻身,活动、按摩肢体,防止据疮。根据病情鼓励患者旱下床活动,增加机体活动能力,促进血液循环及肠蠕动,防止腹胀。
四、叮嘱患者按时服药,正确地服用地高辛、利尿剂3—6个月,并坚持长效青霉素肌肉注射1年,终生服用华法林等,并定期到医院进行检查,调整药物用邑,防止出血和血栓形成。
感染性心内膜炎
引起心内膜感染的因素有:
1.病原体侵入血流
引起菌血症、败血症或脓毒血症,并侵袭心内膜。
2.心瓣膜异常
有利于病原微生物的寄居繁殖。
3.防御机制的抑制
肿瘤患者使用细胞毒性药物和器官移植患者用免疫抑制剂。临床经过与病原微生物有关,病原微生物包括各种细菌、真菌等。传统分为急性和亚急性两类,其临床经过及病理变化均有所不同。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是由于被累心内膜常有溃疡形成,故又称为溃疡性心内膜炎。此类心内膜炎起病急剧,多由毒力较强的化脓菌引起,其中大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其次为化脓链球菌。通常病原菌先在机体某局部引起化脓性炎症(如化脓性骨髓炎、痈、产褥热等),当机体抵抗力降低时(如肿瘤、心脏手术、免疫抑制等)病原菌则侵入血流,引起败血症并侵犯心内膜。此型心内膜炎多发生在本来正常的心内膜上,多单独侵犯主动脉瓣,或侵犯二尖瓣。亚急性者主要发生于器质性心脏病,首先为心脏瓣膜病,其次为先天性血管病。
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治疗方法
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诊断标准是什么回答者:黄红远此症早期诊断非常重要,凡有器质性心脏病病人有不明原因发热持续一周以上,需考虑本病的可能。并应立即连续送血培养及药敏试验。血培养阳性可确诊本病及其病原。若多次血培养阴性,需注意风湿热复发或左心房粘液瘤,非细菌性心内膜炎进行鉴别。只有心脏杂音,发热,而血培养阴性,也需与长期发热病如结核、布氏杆菌瘤、淋巴瘤、肝脓肿等鉴别。若出现出血点或栓塞现象虽对诊断本病有帮助,但多数已进入病的较晚期。感冒没有及时治疗好会引起感染性心内膜炎和二尖瓣脱垂吗回答者:申兰国你好,可以引起的,需要积极使用抗生素治疗。小儿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治疗原则是什么回答者:雷著斌小儿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发热主要是由感染所引发,所以若要有效的控制体温,必须首先控制感染。这也是小儿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治疗关键所在。通常治疗小儿感染性心内膜炎主张及早大量给予抗生素,且应选择杀菌力强者联合用药,此外应加强护理,注意休息,注意饮食营养,必要时予输血等治疗。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手术治疗回答者:赵洪磊您好,一般感染性心内膜炎没有导致严重瓣膜损害是不主张手术治疗的,如果存在,可以换瓣手术
心内膜炎
感染性心内膜炎多由细菌引起,常见的细菌为草绿色链球菌、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革兰阴性杆菌,其次为真菌等。感染性心内膜炎可分为两类,即原发性感染性心内膜炎和继发性感染性心内膜炎。原发性心内膜炎指由于各种感染病灶或途径,如吸毒患者长期静脉使用毒品等,经血行途径引起心内膜或瓣膜的感染。继发性心内膜炎指继发于心脏病变、瓣膜置换术后、安置起搏器、长期在中心静脉置管或其他心脏手术后等原因所致的感染性心内膜炎。
病人如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瓣膜病或做过心脏手术的易患此病。在美国,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发病率大约为1.7-6.2病人/10万人年。据美国心脏病学会报告,每年约有1.5万-2万人患感染性心内膜炎。在我国,本病的发病率还不够明确。本病以男性多见,男女发病率比例约为2:1。
【临床表现】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表现是心脏局部损伤和机体免疫反应的综合表现。
1.全身感染SBE患者发热是最常见的症状。发热时间不等,个别病例持续间歇发热达10年之久。热型不规则,多见驰张热型,有时仅为低热。患者主诉全身酸痛,乏力,伴有体重下降,面色苍白,贫血。病程长者可出现脾肿大、杵状指和血尿,并可出现身体重要脏器脓肿。目前典型的感染性心内膜炎病例已减少。心内直视手术后的患者在应用抗生素1周体温持续不退,或体温正常后再发高热,应高度怀疑继发性SBE,需密切观察治疗,并进行有关检查。
2.心脏表现 绝大多数病人可听到心脏杂音,或在原有心脏杂音基础上出现新的杂音,或是原有心脏杂音性质改变。心脏杂音变化是感染性心内膜炎的特征性表现。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也可能无心脏杂音。伴随心脏杂音的出现,还有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甚至恶化,患者表现为顽固性心力衰竭(90%),多由主动脉瓣或二尖瓣严重关闭不全所致,也可能由于感染破坏心内结构,造成心腔内分流所引起。如主动脉感染延及邻近心腔时,有些病例会出现心律失常,以传导阻滞较为常见,往往提示感染延及传导系统。
3.栓塞 患者体循环、肺循环均可发生栓塞,但以体循环栓塞多见。可发生于疾病的任何阶段,甚至有些病例以栓塞起病。栓塞可导致多个器官损害,因受累的器官不同,临床表现各异。脑栓塞:常发生于大脑中动脉,表现为偏瘫和失语。脑出血:脑部血管因细菌性动脉瘤破裂,引起出血,也可以为栓塞与出血并存。肾栓塞:出现腰痛,、血尿等症状。脾栓塞:可出现左上腹剧痛。冠状动脉栓塞:可引起急性心肌梗死。肠系膜动脉栓塞:表现为急性腹痛,有肠梗阻的表现。四肢动脉栓塞:栓塞肢体远端疼痛,发冷,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另外还可有视网膜上出现卵圆形出血,即Roth斑,皮肤淤点多见,多分布于躯干部,可能由毛细血管脆性增加,破裂出血或微小栓塞所引起,手掌和足底皮肤无痛性淤点,称为Janeway结节。阜外心血管病医院1990~2001年间共手术治疗311例,其中先天性心脏病65例,瓣膜病(二尖瓣、主动脉瓣、三尖瓣)246例,其中主动脉瓣合并二尖瓣病变51例,单纯主动脉瓣病变109例,二尖瓣病变80例,三尖瓣病变6例。发生动脉栓塞者16例(8%),患者表现为脑栓塞和肢体动脉栓塞。继发于心脏手术后的感染性心内膜炎多由霉菌所致,可能与患者术后恢复不利、机体抵抗力差和抗生素应用不当有关。
4,免疫系统损害 免疫复合物形成,沉积于肾小球基底膜,可引起肾小球肾炎,患者表现血尿、蛋白尿及肾功能异常。另外,免疫复合物沉积于手掌或足底皮肤,可形成Osler结节或Janeway结节,应予足够重视。
感染性心内膜炎有怎样的病发表现
感染性心内膜炎是累及多系统的疾病,患者可有不同的临床 表现。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起病突然,伴寒战、高热,全身毒血 症明显,常是全身严重感染的一部分,病程多急骤凶险,容易掩 盖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症状。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大多数患者起病缓慢,只有非特异 性隐袭症状,如全身不适、疲倦、低热及体重减轻等。少数起病 以并发症形式开始,如栓塞、不能解释的脑卒中、顽固性心力衰 竭等。
心肌病会引发什么疾病
心肌病常见的并发症有心律失常,心衰,栓塞,感染性心内膜炎及猝死:
1、感染性心内膜炎和猝死多发生于有心肌肥厚者。
2、栓塞多发生于心肌纤维化及收缩力下降,合并心房颤动,久卧不动或用利尿药的患者中。
3、猝死是常见的致命性并发症。
心内膜炎可能并发哪些疾病
一、心内膜炎的常见并发症
勒夫勒心内膜炎、非细菌性血栓性心内膜炎、老年人心内膜炎、小儿感染性心内膜炎、感染性心内膜炎、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
二、心内膜炎的并发病症
心内膜炎可有以下的一些并发症:
1、心脏:
(1) 充血性心力衰竭是最常见的并发症;瓣膜穿孔及腱索断裂导致急性心力衰竭;
(2) 心肌脓肿常见于急性可以引起传导阻滞;
(3) 急性心肌梗死大多由冠状动脉栓塞所致以主动脉瓣感染者多见;
(4) 化脓性心包炎;
(5) 心肌炎。
2、细菌性动脉瘤:多见于亚急性者受累动脉依次为近端主动脉脑内脏和四肢。
3、转移性脓肿:急性IE多见亚急性者少见常发生于肝脾骨骼和神经系统。
三、神经系统:
(1) 脑栓塞占半数大脑中动脉及其分支最易受累及;
(2) 脑细菌性动脉瘤除非破裂出血多无症状;
(3) 脑出血由于脑栓塞或细菌性动脉瘤破裂引起;
(4) 中毒性脑病可有脑膜刺激征;
(5) 脑脓肿;
(6) 化脓性脑膜炎不常见后三者主要见于急性IE特别是金黄色葡萄球菌性心内膜炎。
5、肾脏:多数患者有肾损害包括:
(1) 肾栓塞和肾梗死;
(2) 免疫复合物所致局灶性和弥漫性肾小球肾炎后者可致肾功能衰竭常见于亚急性IE;
(3) 肾脓肿:不多见。
感染性心内膜炎的鉴别诊断
由于本病的临床表现多样,常易与其他疾病混淆。以发热为主要表现而心脏体征轻微者须与伤寒、结核、上呼吸道感染、肿瘤、胶元组织疾病等鉴别。在风湿性心脏病基础上发生本病,经足量抗生素治疗而热不退,心力衰竭不见好转,应怀疑合并风湿活动的可能。此时应注意检查心包和心肌方面的改变,如心脏进行性增大伴奔马律、心包摩擦音或心包积液等。但此两病也可同时存在。发热、心脏杂音、栓塞表现有时亦须与心房粘液瘤相鉴别。
本病以神经或精神症状为主要表现者,在老年人中应注意与脑动脉硬化所致脑血栓形成,脑溢血及精神改变相鉴别。
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护理事宜
一、如果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应戒姻,注意保暖,防止着凉,预防呼吸道感染。
二、应给予患者高蛋白、高热量饮食,如鸡蛋、瘦肉、鱼等,严格控制患者的食盐星,盐量过高会引起钠潴留。
三、做好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口腔、皮肤护理工作,勤给患者翻身,活动、按摩肢体,防止据疮。根据病情鼓励患者旱下床活动,增加机体活动能力,促进血液循环及肠蠕动,防止腹胀。
四、叮嘱患者按时服药,正确地服用地高辛、利尿剂3—6个月,并坚持长效青霉素肌肉注射1年,终生服用华法林等,并定期到医院进行检查,调整药物用邑,防止出血和血栓形成。
心内膜炎饮食
适宜食物
党参,小白菜
忌吃食物
辣椒(红、尖、干),红辣椒,辣椒(青、尖)
一、饮食
一、感染性心内膜炎术后食疗方(下面资料仅供参考,详细需要咨询医生) 。
术后帮助身体元气恢复的饮食:
1.吉林参4克,西洋参3克炖瘦肉。
2.冬菇4-5个炖瘦肉或鸡胸肉(饮汤)。
3.北芪15克,党参21克,淮山30克,莲子15克煲瘦肉。
4.土茯苓30克,生苡仁30克,元肉3枚煲草鱼或水鱼。
5.党参17克,茨实21克,杞子10克,苡仁15克煲瘦肉或鸡肉。
6.田七3克,人参(或红参)3克炖瘦肉或鸡肉。
二、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宜食
1、供给易消化吸收的蛋白质食物,如牛奶、鸡蛋、鱼类、豆制品等。
2、防止感染发热可用绿豆、油菜、香椿、芋艿、地耳、苦瓜、百合、鲤鱼、马兰头、泥鳅等。
3、多食用可增加免疫功能的食物,如香菇、蘑菇、木耳、银耳等。
三、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忌食
1、饮食上要禁忌辛辣刺激性食物。
2、少吃油腻过重的食物。
3、少吃狗肉、羊肉等温补食物。
4、少吃不带壳的海鲜、笋、芋等容易过敏的"发物"。
5、少吃含化学物质、防腐剂、添加剂的饮料和零食。
6、忌食过酸、过辣、过咸、烟酒等刺激物。
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表现
1.疾病分类及表现
根据病程、有无全身中毒症状和其他临床表现常将感染性心内膜炎分为急性和亚急性,但两者有相当大的重叠性。
(1)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多发生于正常的心脏。病原菌通常是高毒力的细菌,如金葡菌或真菌。起病往往突然,伴高热、寒战,全身毒血症症状明显,常是全身严重感染的一部分,病程多急骤凶险,易掩盖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症状。
(2)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多数起病缓慢,有全身不适、疲倦、低热及体重减轻等非特异性症状。少数以并发症形式起病,如栓塞、不能解释的卒中、心瓣膜病的进行险加重、顽固性心力衰竭、肾小球肾炎和手术后出现心瓣膜杂音等。
(3)病史部分患者发病前有龋齿、扁桃体炎、静脉插管、介入治疗或心内手术史。
2.常见症状特征
(1)感染症状发热是心内膜炎最常见的症状。几乎所有的患者都有过不同程度的发热、热型不规则、热程较长,个别患者无发热。此外患者有疲乏、盗汗、食欲减退、体重减轻、关节痛、皮肤苍白等表现,病情进展较慢。
(2)心脏体征80%~85%的患者可闻及心脏杂音,可由基础心脏病和(或)心内膜炎导致瓣膜损害所致。原有的心脏杂音可因心脏瓣膜的赘生物而发生改变,出现粗糙响亮、呈海鸥鸣样或音乐样的杂音。原无心脏杂音者可出现音乐样杂音,约一半患儿由于心瓣膜病变、中毒性心肌炎等导致充血性心力衰竭,出现心音低钝、奔马律等。
(3)栓塞症状视栓塞部位的不同而出现不同的临床表现,一般发生于病程后期,但约1/3的患者为首发症状。皮肤栓塞可见散在的小瘀点,指趾屈面可有隆起的紫红色小结节,略有触痛,此即Osler结节;内脏栓塞可致脾大、腹痛、血尿、便血,有时脾大很显著;肺栓塞可有胸痛、咳嗽、咯血和肺部啰音;脑动脉栓塞则有头痛、呕吐、偏瘫、失语、抽搐甚至昏迷等。病程久者可见杵状指、趾,但无发绀。
同时具有以上三方面症状的典型患者不多,尤其2岁以下婴儿往往以全身感染症状为主,仅少数患儿有栓塞症状和(或)心脏杂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