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脊髓炎病人的护理
急性脊髓炎病人的护理
急性脊髓炎病人的一般护理,急性期应卧床休息。病人一般营养状况差,食欲减退,需供给高蛋白、多维生素及高热量饮食,以增强机体抵抗力,病变水平以下感觉障碍,注意保暖,防止烫伤。
预防并发症:
(1)肺部感染:病人长期卧床,抵抗力降低,需注意保暖,避免受凉,预防感冒。由于呼吸肌群功能低下,咳嗽无力,应协助病人翻身拍背,吸痰。痰粘稠不易吸时,可做雾化吸入,稀释痰液利于排出,痰多且深不能吸出时,应行气管切开。
(2)褥疮:病人的脊髓受损水平而以下支配部位感觉障碍,瘫痪卧床,局部受压,血液循环差,皮肤营养障碍,加之尿便失禁刺激皮肤而破溃形成褥疮。褥疮感染严重者可致败血症而死亡,故应积极预防。应做到病人的床垫软,床单平整,每日清洁皮肤,保持皮肤清洁干燥。每2-3小时翻身一次,翻身时动作要轻稳,不可拖拉病人,以防损伤皮肤。如发现皮肤有变色、破损,应避免再受压直到愈合。同时注意加强营养,增强身体抵抗力。
(3)泌尿系感染:病人排尿障碍,出现尿潴留或尿失禁。尿潴留时需用导尿管排尿。在进行导尿及膀胱冲洗技术操作时,应严格无菌操作。置留导尿管的男病人应每日清洗尿道口,女病人应每日冲洗会阴,保持会阴部清洁,防止逆行感染。尿失禁的病人,需及时更换内裤,使病人清洁舒适,减少感染机会。
患上急性脊髓炎有哪些原因
脊髓炎大多为病毒感染所引起的自身免疫反应,或因中毒、过敏等原因所致的脊髓炎症。其病原主要有流感病毒、带状疱疹病毒、狂犬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等,近年来有由肝炎病毒所导致脊髓炎的报告。
尚有一部分患者原因不明,但病前常有某些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临床上以横断性脊髓炎最为常见,其病变以胸段为主,其次为颈段,腰段及骶段病变较为少见。表现为脊髓病变水平以下的肢体瘫痪、感觉缺失和膀胱、直肠功能障碍。
以上便是患上急性脊髓炎有哪些原因的介绍了,相信经过这样一个简单的介绍,大家已经对此有一定的认识了,在生活中一定要多预防这些方面的事情发生,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脊髓炎症状
1、脊髓炎发病早期的阶段
处于脊髓休克阶段,肢体力弛缓性瘫痪,也就是所谓的软瘫。经过2~4周的时间,肢体逐渐变为痉挛性瘫痪,亦即所谓的硬瘫,排尿问题也由尿潴留转为尿失禁。病变累及颈髓时,可以出现四肢瘫痪。如果影响到高颈段(C4以上),还可以出现呼吸困难。颈膨大脊髓炎可以出现双上肢软瘫,而双下肢硬瘫。
2、身体出现不适的症状
脊髓炎的临床症状可以根据其病变部位、范围的不同,而有所差异。由于胸髓节段较长,且某些节段供血较差,病变常易累及胸髓。其首发症状常为双下肢麻木、无力,病变相应部位背痛,束带感,或见排尿困难。2~3天后,病情发展到高峰,出现病变水平以下的完全性瘫痪,感觉消失,少汗或无汗和二便潴留。
3、呼吸和言语不清是脊髓炎的症状
病变部位在腰髓时,下肢呈弛缓性瘫痪,早期即可见肌肉萎缩。病变在骰髓时,括约肌障碍明显,而无明显的瘫痪。另外,还有一种上升性脊髓炎,本型脊髓炎起病急骤,病变可以迅速由下向上发展,常在1~2天内,甚至数小时内病情达到高峰。出现四肢瘫痪、吞咽困难、言语不清、 呼吸困难,甚至呼吸肌麻痹而死亡。
脊髓炎的原因
1、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炎
肢体呈弛缓性瘫痪,可有或不伴有肢体远端套式感觉障碍,颅神经常受损,一般无大小便障碍,起病十天后脑脊液常有蛋白一细胞分离现象。
2、脊髓压迫症
脊髓肿瘤一般发病慢,逐渐发展成横贯性脊髓损害症状,常有神经根性疼痛史,椎管有梗阻。硬脊膜外脓肿起病急,但常有局部化脓性感染灶、全身中毒症状较明显,脓肿所在部位有疼痛和叩压痛,瘫痪平面常迅速上升,椎管有梗阻。必要时可作脊髓造影、磁共振象等检查加以确诊,一般不难鉴别。
3、急性脊髓血管病
脊髓前动脉血栓形成呈急性发病,剧烈根性疼痛,损害平面以下肢体瘫痪和痛温觉消失,但深感觉正常。脊髓血管畸形可无任何症状,也可表现为缓慢进展的脊髓症状,有的也可表现为反复发作的肢体瘫痪及根性疼痛、且症状常有波动,有的在相应节段的皮肤上可见到血管瘤或在血客畸形部位所在脊柱处听到血管杂音,须通过脊髓造影和选择性脊髓血管造影才能确诊。
4、病毒危害
除脊髓灰质炎病毒外,其他某些病毒,例如个别肠道病毒,包括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等亦可使中枢神经系统产生损害,并引起麻痹型脊髓灰质炎,在临床上难以与灰质炎病毒引起的麻痹进行鉴别。
脊髓炎的预防方法
1、肺热津伤:
[主证] 病起发热、咽痛、咳嗽,热退后出现肢体痿软无力,肢体麻木、蚁行感,小便黄而不利,大便秘,舌质红,苔薄黄,脉数。
[治法] 清肺润燥,养阴生津。
[秘方编号] 治疗急性脊髓炎1号方:桑麦清肺汤。
2、湿热阻络:
[主证] 肢体痿软无力,麻木不仁,或有烧灼感,轻微浮肿,胸脘痞闷,小便短涩,大便秘结,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 利湿清热,通经活络。
[秘方编号] 治疗急性脊髓炎2号方:佛手活络丸。
3、瘀热阻络:
[主证] 肢体痿软无力,麻木不仁,或伴刺痛,小便短涩,大便秘结,舌质暗红,苔薄黄,脉弦数。
[治法] 活血化瘀,泻热通络。
[秘方编号] 治疗急性脊髓炎3号方:银丹化瘀汤。
4、脾肾亏虚:
[主证] 肢体痿软无力,肌肉萎缩,面色萎黄,小便失禁,大便溏,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治法] 健脾补肾。
[秘方编号] 治疗急性脊髓炎4号方:子参加减汤
急性脊髓炎病人标准护理计划
急性脊髓炎是指非特异性局限于数个节段的急性横贯性脊髓炎。临床特点为病变水平以下肢体瘫痪,各种感觉缺失,膀胱、直肠、自主神经功能障碍。
常见护理问题包括:
①生活自理缺陷;②废用综合征;③感知改变;④尿潴留;⑤充溢性尿失禁;⑥有发生褥疮的危险;⑦潜在并发症-泌尿系感染;⑧潜在并发症-坠积性肺炎。
生活自理缺陷
[相关因素]截瘫。
[主要表现] 瘫痪肢体肌张力低,不能进行日常生活活动,依赖性增强。
[护理目标] 病人卧床期间感到清洁舒适,生活需要得到满足,病人能进行自理活动,如梳头、洗脸、入厕、沐浴等。 病人恢复到原来的日常生活自理水平。
[护理措施] 将病人经常使用的物品放在易拿取的地方,以方便病人随时取用。 评估病人患肢的活动能力,与病人共同制订护理计划。 协助病人完成生活自理活动,如:穿衣/修饰、卫生/沐浴、入厕、进食等。 鼓励病人主动寻求帮助。 指导病人穿松柔软的衣服,穿不用系带的鞋。做好洗脸、洗脚、擦澡等生活护理,保持床单位整洁、干燥,防止褥疮的发生。
[重点评价] 病人生活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是否感到清洁、舒适。 病人能否恢复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自理水平如何。 废用综合征 [相关因素]截瘫。
[主要表现] 双下肢甚至双上肢活动障碍。 病人被迫采取被动体位。 肌肉不发生废用性萎缩。
[护理措施] 给病人及家属讲解活动的重要性,帮助和指导家属为病人瘫痪肢体进行被动运动。 与病人和家属共同制订活动计划,鼓励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保持关节功能位,防止关节因变形而失去正常功能。在病人足底可以垫木板或穿硬底鞋,使足背屈90度。给病人进行肢体按摩,防止肌肉萎缩。 帮助病人进行肢体被动活动,防止关节强直,指导并协助病人进行主动运动。 鼓励病人在主动/被动活动中,练习锻炼肌肉的力量和耐力。 恢复期病人,鼓励并协助其做肢体康复锻炼,并逐渐增加活动时间和运动量。 加强对病人的保护,其活动范围内的障碍物应清除。
[重点评价] 病人瘫痪肢体能否恢复自主活动,如自行行走、扶行,能摆腿等。 是否发生关节变形和肌肉萎缩。
感知改变
[相关因素] 脊髓损害,感觉传导通路损害。
[主要表现] 病人痛觉减退或消失,病人触觉、痛温觉减退或消失,病人深感觉减退或消失。
[护理目标] 病人不发生受伤,促进知觉恢复。
[护理措施] 每天用温水擦洗感觉障碍的身体部位,以促进血液循环和感觉恢复。 指导病人经常做肢体主动锻炼。 给予肢体按摩和被动运动。 注意给病人肢体保暖,但慎用热水袋,如用热水袋时,水温不宜超过50℃,以防烫伤。 保持床单整洁,干燥,无渣屑,防止感觉障碍的身体部分受损。 协助翻身,每2小时1次,并做到勤按摩、勤更换、勤整理、勤擦洗,防止发生褥疮。 经常给病人做知觉训练,如用纸、毛线等刺激浅触觉,温水刺激温度觉,用针灸刺激痛觉等。
[重点评价] 病人是否发生受伤,病人知觉障碍程度是否减轻。 病人知觉是否恢复,具体指痛觉、触觉、温度觉、深感觉是否恢复。
尿潴留
[相关因素]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主要表现] 病人不能自主排尿。 膀胱充盈,膀胱区膨胀,高出耻骨联合平面以上。
[护理目标] 病人能在帮助下排尿。 病人恢复排尿功能。
[护理措施] 观察下腹部膀胱区膨胀情况,膀胱触诊,了解膀胱内充尿情况。 指导病人家属采取便于排尿的方法: 让病人听流水声或用温水冲洗会阴部。 按摩膀胱部位。按摩可增加膀胱内压力,同时可以使尿道括约肌放松。 在膀胱区作湿热敷,促进排尿。 遵医嘱给予拟交感神经药,注意观察药物的作用与副作用。 必要时予间歇性导尿或留置导尿管。 导尿的病人应加强会阴部的清洁,定期做尿培养,防止发生泌尿系感染。
[重点评价] 病人在何种方式下排尿,如间歇性导尿或留置导尿,湿热敷膀胱区后自行排尿等。 排尿的功能是否恢复。
充溢性尿失禁
[相关因素] 脊髓损伤。 与脊髓损伤后会阴部刺激症有关。
[主要表现] 病人不能控制排尿。 由于脊髓神经受累,对膀胱充盈和尿意不能及时作出反应。 由于尿潴留,使膀胱膨胀、压力增高而不由自主地排尿。
[护理目标] 病人皮肤完整性没有受损。 尿失禁次数减少。 病人恢复自主排尿。
[护理措施] 尿失禁后,用温水擦洗臀部和会阴部皮肤,更换干净衣裤,会阴部皮肤洒肤疾散类的粉剂,防止皮肤完整性受损。 保持床单干燥、平整、无渣屑。 考虑使用体外接尿管。如给男病人用避孕套制作的体外接尿管。给病人间歇性导尿。遵医嘱留置导尿,定时开放导尿管每4个小时1次。 导尿时,应注意无菌操作,定时更换引流袋和作尿培养,防止泌尿系感染。 导尿时,应注意观察尿液的颜色、透明度、量等,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重点评价] 病人会阴部和肛周皮肤是否完整。 病人是否恢复自主排尿。 留置导尿时,尿液的颜色、透明度是否正常。 尿培养结果如何,是否发生泌尿系感染,有发生褥疮的危险。
急性脊髓炎的辅助检查
急性脊髓炎通常可以根据起病情况,将脊髓炎分为急性脊髓炎(数天内临床症状发展到高峰)、亚急性(一般2~6周)和慢性脊髓炎(超过6周以上)。而根据临床病变损害的形式,则有急性横贯性脊髓炎和急性上升性脊髓炎之分。对于以上急性脊髓炎的区分,我们可以去医院进行以下辅助检查:
1、脑脊液:脑脊液压力正常,外观无色、透明,白细胞数正常或增高(10~100)×10^6/L,糖、氯化物正常。急性期可有少量中性粒细胞,晚期细胞数逐步减少,并逐步恢复正常。脑脊液中蛋白质含量正常或轻度增高。脑脊液中IgG含量与总蛋白量的变化相平衡,多数正常。即使脑脊液总蛋白在1.0g/L以上的病者,指数仍可正常范围内。这些结果提示脊髓炎病者的脑脊液蛋白质(包括IgG)增高,主要由脊膜受累、血脑屏障破坏所引起。
2、电生理检查:①视觉诱发电位正常,可与视神经脊髓炎及多发性硬化鉴别。②下肢体感诱发电位可为阴性或波幅明显减低。③运动诱发电位异常,诱发电位也可作为判断疗效及预后的指标。④肌电图呈失神经改变。
脊髓炎的康复训练方法如下
1、在饮食上给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以增强机体抗病能力。
2、急性脊髓炎病人因下肢瘫痪需长期卧床,故室内需阳光充足,空气新鲜。被褥宜轻松,以气垫褥为宜。
3、应该采取侧卧位或半坐卧位,定时帮助急性脊髓炎病人翻身、拍背,并鼓励病人咳嗽或做深呼吸运动,借以改善肺泡通气量,预防肺部并发症。
4、脊髓炎患者因病变水平以下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可出现皮肤干燥、出汗、肢体水肿、足底较裂等.故每日需用温水泡洗。有的病人病变以下皮肤变薄.出现水泡,应注意防止破溃感染。下肢因感觉减退或消失,不宜直接放热水袋保暖,以免烫伤。
5、应该鼓励急性脊髓炎病人多饮水,保持尿液呈酸性,防止泌尿系感染。尿脂留时应定时按摩下腹部以帮助排尿,无效时行无茵导尿。大便失禁者,要保持会阴部清洁。
6、了解了脊髓炎的康复训练方法之后,我们还应该了解一些疾病的治疗方法,目前治疗脊髓炎还有细胞渗透修复疗法。细胞渗透修复疗法应用于临床,通过自我复制分化可以诱导分化成骨细胞,软骨细胞,脂肪细胞,细胞,肌细胞,神经元及心肌细胞。脊髓炎是一种神经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必须恢复神经元细胞才能治愈,所以细胞渗透修复疗法是治疗脊髓炎疾病的首选。
急性脊髓炎病人的护理
(1)预防肢体畸形:足部放硬枕或直角夹板使足背和小腿90°,防止足下垂,保持功能位。早期对瘫痪肢体做被动并给以按摩,每日2-3次,每次10-20分钟,ⅲ级以上肌力可自己运动,运动量逐渐增加,促进肌力恢复,预防肌肉萎缩和关节挛缩。
(2)肢体功能恢复训练:急性期生,尽早进行肢体功能训练,从卧位逐步改为半卧位和坐位,开始由他人扶持,后背有支架,逐渐变为自己坐起,端坐时间延长。能独立坐稳后,病人可以在他人协助下下地站立,开始扶床、桌等站立,以后扶拐靠墙站立、扶双拐站立至最后能独自站立。独自站稳后,再进行行走训练,开始由他人扶或用习步车,先练习迈步,然后逐渐至扶拐走。运动量逐渐加大,注意安全,在训练时必须有人保护。
心理护理:病人瘫痪,长期卧床生活不能自理,排尿排便障碍,工作、学习、生活都受到影响,多有悲观失望的情绪,对生活失去信心。医护人员及家人应同情、关心病人,帮助他们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鼓励他们根据自己情况学习一门技能或参加一项工作,仍然可以为社会做了自己的贡献。
急性脊髓炎竟会引起腹泻饮食调理可缓解
1、急性脊髓炎患者应选用高蛋白、高维生素及轻易消化的食物经过合理的营养搭配及适当的烹调,尽可能提高患者食欲,使患者饮食中的营养及能量能满意机体的需要。
2、煮食烹调时应避免使用猪油,急性脊髓炎患者另外应减少蛋黄、内脏类、过量的海鲜等高胆固醇之食物,而应增加高纤维类食物如:蔬菜、谷类、水果与足够水分。
3、高热量的食物也要能够少吃,比如"肯德基、麦当劳"类的外餐食物,它们对急性脊髓炎患者的健康能带来大的危害,平常能够少吃就要少吃,同时要能避免肥肉、甜点等等。
4、平常的饮食要能够做到少油少盐,急性脊髓炎患者尽量以低脂肪、低油的食物为主,同时要注意补充高纤维素、维生素等。
5、急性脊髓炎的饮食注意平时要注意多吃富含维生素A、胡萝卜素以及维生素B2的食品;同时,选用含磷脂高的食物以健脑,如蛋黄,鱼,虾,核桃,花生等;还要有意识地多选用保护眼睛的食物,如鸡蛋,动物的肝,肾,胡萝卜,菠菜,小米,大白菜,番茄,黄花菜,空心菜,枸杞。指导意见:饮食上要远糖,盐,猪油,多食黑芝麻、蘑菇、黑米。
6、鼓励急性脊髓炎病人多饮水,保持尿液呈酸性,防止泌尿系感染。尿脂留时应定时按摩下腹部以帮助排尿,无效时行无茵导尿。大便失禁者,要保持会阴部清洁。便秘者鼓励病人多吃含粗纤维的食物,并可服缓泻剂,必要时灌肠。
7、在急性脊髓炎的饮食要求应选用含粗纤维和肌纤维少的食物,如大米、面食、蔬菜、肉类、蛋类、鱼、但忌油煎,最好切成碎末,长期软食者应注意补充维生素C。补充些蔬菜水果、多喝水很有必要的,进行户外运动,增加抵抗力。
骨髓炎和脊髓炎一样吗
急性脊髓炎是由于非特异性炎症引起的脊髓横贯性损害。该病多起急症,任何年龄均可发病,青壮年更多见。主要表现为进行性双下肢无力、麻木,继而双下肢截瘫,伴相应部位的感觉障碍及排尿功能障碍。一般在发病前1~2周,多有发热、上呼吸道感染或腹泻等病毒感染症状。
脊髓炎是因感染或毒素侵及脊髓所致的疾病。因在脊髓的病变常为横贯性,故又称横贯性脊髓炎。病毒感染所致的急性脊髓炎多发生在青壮年,无性别差异,散在发病,起病较急。多有轻度前驱症状,如低热、全身不适或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
如果出现上呼吸道或消化道感染症状后又出现双下肢逐渐加重的无力、麻木时应考虑急性脊髓炎的可能,应在第一时间就诊,避免延误病情。
急性脊髓炎护理
【对症护理】
1.做好皮肤护理,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男性患者阴囊处易发生湿疹,可用2%硼酸液湿敷或涂新松糊软膏。避免损伤皮肤,损伤平面以上忌用热水袋和其他暖具,以防烫伤。
2.预防褥疮,做到四勤。如已发生褥疮,应积极换药治疗。
3.做好便秘、尿失禁、尿储留的护理,防治尿路感染。
4.注意保暖,避免受凉,经常拍背和坐卧位,帮助排痰,防止坠积性肺炎。
【一般护理】
1.绝对卧床休息,每zh更换体位一次。瘫痪肢体保持功能位。
2.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多吃酸性及纤维素丰富的食物,少食胀气食物,鼓励多饮水,每日至少3000ml。
【健康指导】
鼓励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病情稳定后及早开始瘫痪肢体的功能锻炼。
急性脊髓炎的护理措施有哪些
(一)常规护理1.心理护理主动向患者介绍环境,耐心解释病情,消除病人陌生感和紧张感,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经常巡视病房,了解患者需要,帮助病人解决问题,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饮食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纤维素、易消化的饮食。
(二)专科护理
1.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每日通风两次,每次15~30分钟,定时翻身,拍背,可随时听诊肺部呼吸音,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肺部感染。
2.床铺平整,无渣屑,防止各种机械性剌激,翻身时注意观察皮肤颜色,预防压疮。
3.患者有感觉障碍,禁用热、冷水袋,防止烫伤或冻伤。
4.保持关节功能位置,给患者讲解活动的重要性,帮助患者进行股体活动,防止肌肉 萎缩,关节强直者要鼓励患者最大程度发挥活动潜能,增强自理能力。
5.制定饮水计划,饮水后鼓励病人自行排尿,排尿可将床头抬高,以利排尿,必要时遵医嘱留置尿管,定时开放尿管,训练膀胱功能。
6.留置尿管的患者注意观察尿的颜色,尿的性质,每日两次尿道口护理,可常规滴氯霉素眼药水,倾倒尿液时勿将尿袋高于耻骨联合,预防泌尿系感染。
以上就是关于急性脊髓炎的护理措施的介绍了,每一位急性脊髓炎患者都应该去知道怎么样护理自己的身体,那样也才可以知道怎么样去保护好自己的身体,同时每一位急性脊髓炎患者还应该去知道有哪些方法可以治疗急性脊髓炎,那样才可以让自己早日脱离急性脊髓炎这个疾病的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