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呕吐不止诱因多
新生儿呕吐不止诱因多
1、先天性食管闭锁:本病多发生于早产儿。患儿吃多少吐多少,并流口水。喂乳后有呛咳,颜面呈青紫色,可很快出现气喘、呼吸困难、口唇发紫等类似肺炎的症状。治疗本病的唯一方法是采取手术解除闭锁。
2、先天性肠闭锁:即小儿在胎内肠管就闭锁不通。怀有这种病孩的孕妇一般腹型过大,有羊水过多现象。肠闭锁包括十二指肠闭锁、小肠闭锁和结肠闭锁。患儿出生后第一天可正常吃奶,1-2天后反复发生呕吐者,多为十二指肠闭锁,生后2-3天出现反复呕吐的多是小肠闭锁,肠闭锁患儿的呕吐物中有胆汁,有时还有胎便;患儿上腹部膨隆,下腹软瘪,在腹部可见到胃肠的形状及蠕动波;患儿不排便,而排少许灰白色粘液或是饭粒样便。本病也必须手术治疗。
3、先天性肛门直肠闭锁:这是由于胚胎发育不良或异常所致的先天性疾病,患儿肛门完全闭锁,有的合并直肠前庭瘘、直肠会阴瘘或直肠阴道瘘,男孩还有直肠膀胱瘘等畸形。如果新生儿进奶3-4天后不排便,出现腹胀和呕吐,开始吐物为奶汁、胆汁,后为粪便。应检查一下肛门,如为直肠闭锁,需手述治疗。
4、幽门痉挛:其呕吐特点是呕吐时间不规则,呈间歇性,每次呕吐量不多。随着小儿的发育,呕吐可逐渐减轻,孩子发育不受影响。呕吐严重时可口服0.1阿托品溶液。
5、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主要由小儿幽门周围的肌肉肥厚造成的。其特点是生后头两周吃奶不止,而在生后2-3周时,吃奶不久便呈喷射性呕吐,呕吐物可喷出数十厘米,呕吐物中可有隔夜的奶,但无胆汁。呕吐症状可随月龄增长而加重,同时患儿体重逐渐下降。此病也需手术治疗。
6、先天性巨结肠:病因主要是直肠肌肉间的神经节细胞缺损或发育不良,造成了直肠上部的结肠扩大。患儿先是腹胀,以后发生呕吐,初期吐的是奶汁、胆汁,之后吐粪便。腹胀如鼓,通常不能排便,需灌肠后方可排出。粪便积存时患儿便呕吐,吐出后呕吐即消失。此病需经直肠测压或钡灌肠X光照相才能确定诊断,然后根据具体病情决定采取用保守疗法还是手术治疗。
能引起新生儿呕吐的疾病还有先天性肠旋转不良,环状胰腺及新生儿颅内出血等,但较少见。总之,新生儿呕吐,尤其是反复频繁呕吐切不可等闲视之。
新生儿吃奶吐奶为哪般
病例导读:两个月的强强最近有了个新毛病,吃了奶之后总要吐上几口,感觉没有吃多少奶,嘴角总有点奶味,家长挺着急,赶紧去医院就诊。这是正常现象吗?
【病例】
吃奶吐奶为哪般?
两个月的强强最近有了个新毛病,吃了奶之后总要吐上几口,妈妈有点着急,最不放心的是奶奶,催着儿媳带孙子去医院,婆媳带着孙子来到北京玛丽妇婴医院。医生检查以后告之:强强的症状是新生儿呕吐,不要紧的。随之,又向妈妈和奶奶交待了一些养护措施。
【玛丽医生解析】
一、什么是新生儿呕吐?
呕吐是新生儿常见的症状,呕吐是怎么发生的呢?原来我们的胃象一个口袋,上接食道,下通肠道。呕吐就是由于食道、胃及肠发生了与正常蠕动方向相反的逆蠕动,再加上腹肌强烈的痉挛性收缩,致使胃里的食物及胃液从口鼻涌出。
小儿的呕吐,特别是新生儿呕吐,绝大多数是由于喂养不当引起的。如喂奶不定时,有时吃得太多,有时又进食不够,使胃的运动缺乏规律性;喂奶前后如哭闹,奶头眼儿太大,吃奶时会吸进大量空气,当空气由胃溢出时就把奶带出来,造成呕吐。因此,孩子呕吐先要在喂养方法上找原因,如果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之后孩子就不吐了,那说明呕吐就是喂养不当引起的。如果仍吐应先考虑是否有消化道的异常,最常见的异常是胃扭转,就是胃这个“口袋”翻了一个个儿,底朝上、口朝下。在医院里让孩子吞一口造影剂,在X线透视下就能清楚地看到这种现象。治疗的方法很简单,就是喂奶时不要让孩子躺着吃,让他取立位,这样经过一段时间,就能使扭转的胃逐渐恢复正常位置,呕吐也就停止了。
还有一种引起呕吐的原因为贲门松弛。胃有个入口,接食道,叫贲门,胃接肠道的出口叫幽门。这两个口都有环形肌肉控制而有规律地开关,使食物定时通过。当入口的贲门肌肉松驰时,胃的蠕动就可能使食物从贲门溢出,引起呕吐。这种病也可在 X线透视下用钡餐造影确诊。治疗的方法是把奶加稠,减少其流动性,防止上溢。松驰的贲门一般来说随年龄的增长,会逐渐恢复紧张度,也就是说这种病可以自愈,家长不必特别担心。
新生儿呕吐有哪些症状
1.溢乳
大部分孩子在新生儿期都或多或少地了出现过溢乳,溢乳不属于真正的呕吐,不具有呕吐时神经肌肉参与的一系列兴奋反射过程。溢乳在出后不久即可出现,主要表现为喂奶后即有1~2口乳水反流入口腔或吐出,喂奶后改变体位也容易引起溢乳。溢出的成分主要为白色奶水,如果奶水在胃内停留时间较长,可以含有乳凝块。溢乳不影响新生儿的生长发育,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减少,生后6个月左右消失。
2.吞咽动作不协调
也不属于真正的呕吐。主要见于早产儿,或见于有颅脑和颅神经病变的患儿,是咽部神经肌肉功能障碍,吞咽动作不协调所致,表现为经常有分泌物在咽部潴留,吞咽时部分乳汁进入食管,部分从鼻腔和口腔流出,部分流入呼吸道,引起新生儿肺炎。
3.喂养不当
约占新生儿呕吐的1/4。喂奶次数过频、喂奶量过多;乳头孔过大或过小、乳头下陷,致使吸入大量生产空气;奶头放入口腔过多,刺激了咽部;牛奶太热或太凉,奶方变更和浓度不合适;喂奶病后剧烈哭闹,奶后过多过早地翻动小儿等,都容易引起新生儿呕吐。呕吐可以时轻时重,并非每次奶后都吐。呕吐物为奶水或奶块,不含胆汁。
4.咽下综合征
约占新生儿呕吐的1/6。正常情况下,胎龄四个月时消化道已经完全形成,胎儿吞咽羊水到胃肠道,对胎儿胃黏膜没有明显的刺激。在分娩过程中,如有过期产、难产、宫内窘迫或窒息,胎儿吞入过多的羊水、污染的羊水、产道中的分泌物或血液,可以刺激胃黏膜引起呕吐。呕吐可以表现为生后即吐,喂奶后呕吐加重,为非喷射性呕吐。呕吐物为泡沫黏液样,含血液者则为咖啡色液体。多于生后1~2天内,将吞入的羊水及产道内容物吐尽后,呕吐即消失。
5.胃内出血
新生儿出血症、应激性消化道溃疡、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等引起的胃肠道出血时,血液刺激胃黏膜可以引起新生儿呕吐。
6.药物作用
苦味药物可以刺激胃黏膜引起新生儿呕吐,如某些中药制剂。有些药物如红霉素、氯霉素、二性霉素B、吐根糖浆、氯化钙等本身就可以引起呕吐,一般停用后自然缓解。
新生儿呕吐是怎么回事
在照顾刚出生的小孩的时候难免会出现各种问题,这时候没有经验的妈妈们就会手忙脚乱不知所措,比如说孩子呕吐吧,孩子呕吐的时候往往会吓坏很多的妈妈们,那么,新生儿呕吐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新生儿胃容量小,发育差,呈水平位容易发生呕吐,是新生儿时期常见症状。由于呕吐物常从口鼻同时喷出,容易窒息,甚至死亡。所以要早诊断,及时治疗。
刚生下不久,还未开奶就开始呕吐,吐出物象泡沫样或含少许咖啡样物,全身情况尚好,胎粪排出正常,无腹胀,分娩时有产程过长或窒息者,可能因吞人过多羊水引起,待羊水吐尽后,呕吐自然停止。
出生1—2周后发生呕吐,全身情况很好的,常常因喂养不当引起。小儿食量已增加,而母奶不足或牛奶过稀时,小儿饥饿,吸奶时咽下大量空气,或人工喂养时奶头开孔过小、过大,牛奶不充满奶头,都可以让小儿吞入空气,当咽入的大量空气从胃内排出时便发生呕吐。
出生2—3周后开始呕吐,每天数次,逐渐频繁并发展为喷射性,每次进食后半小时左右就发生剧烈呕吐,吐出量有时比进入量还多,吐出物无胆汁,吐后食欲仍正常,因长期持续呕吐而逐渐消瘦的,可能为先天性幽门肥大性狭窄。
总是,引起新生儿呕吐的原因不止一个,发现新生儿经常呕吐的话就要及时去医院就诊,通过检查排除外科疾病以及先天性疾病和感染性疾病等因素外才可以考虑是不是因为给孩子喂奶不当引起的,不然的话很可能会延误治疗。
新生儿呕吐
呕吐这个症状是由许多轻重不同的病因所引起的,这与新生儿的解剖生理特点有关,如大脑皮质发育不成熟,对呕吐中枢的控制能力差;食管肌层的弹力纤维发育差,贲门括约肌松弛而幽门括约肌力强;胃容量较小而需要的入量较多;胃黏膜对各种刺激较敏感等,消化道畸形也是引起呕吐的重要原因,应及时明确诊断,常见的病因有:
1.化系统疾病 (40%):
各种消化系统疾病都可引起呕吐,主要有消化道先天畸形,梗阻,炎症,感染,出血,功能失调等。
(1)消化系统功能紊乱:如吞咽功能不协调,胃食管反流,贲门失弛缓症,幽门痉挛,胎粪性便秘,胎粪排出延迟等。
(2)消化道黏膜受刺激:如咽下综合征,胃出血,应激性溃疡,牛奶过敏等。
(3)消化系统炎症:如急性胃炎,急性肠炎,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腹膜炎等。
(4)消化道梗阻:多数为先天畸形所致。
①上消化道梗阻:食管气管瘘,食管闭锁,食管裂孔疝,胃扭转,幽门肥厚性狭窄,环状胰腺,先天性膈疝等。
②下消化道梗阻:如肠旋转不良,小肠重复畸形,肠狭窄,肠闭锁,先天性巨结肠,肛门闭锁等,少见疾病有嵌顿疝,肠套叠等。
新生儿呕吐是怎么回事
呕吐是新生儿常见的症状,奶水或者其它食物咽下后又返流,呕吐出来。这主要是因为新生儿的大脑皮层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对呕吐中枢的控制尚不完善,所以容易发生呕吐。
新生儿呕吐和成年人呕吐不同,常常是鼻腔和口腔同时喷出,呕吐的反射协调功能不完善,呕吐物还容易吸入气管引起窒息。呕吐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个方面:
一、生理性呕吐:
(1)人的消化道是由口腔、食道、贲门、胃体、幽门、肠、肛门组成。新生儿的胃体是水平面、贲门松弛、幽门肌肉紧张,也就是说入口松而出口紧,胃内容物反流易发生呕吐。
(2)新生儿胃容量小而摄人量多,出生一日的新生儿胃容量仅2毫升,到第10日逐渐增到27毫升,摄入量多时也易呕吐。
(3)喂奶不当:奶前哭闹,喂奶时奶头内未充满奶,大量吞气引起奶后呕吐。喂奶太急奶量多,贲门生理性松弛,换尿布时抬腿使腹部升高引起漾奶。
(4)胃黏膜受刺激引起呕吐,羊水吸人、胎粪、产道感染分泌物刺激胃粘膜引起呕吐,随着年龄增长呕吐逐渐减轻。
建议:生理性呕吐注意喂养姿势,喂奶后轻轻抱起小儿伏在肩上,轻柏背部让胃内气体排出,然后再轻轻放下。右侧卧位头稍抬高,减少漾奶。
二、病理性呕吐
(1)先天性消化道畸形:先天性食管狭窄、先天性食管闭锁、气管食管瘘、短食管、膈疝、巨结肠等。
(2)新生儿消化道神经功能失调:贲门痉挛、幽门痉挛、贲门迟缓症等等。
(3)产伤:颅内出血。
(4)感染:急件胃肠炎、肺炎、脑膜炎等。
建议:对持续性呕吐或反复性呕吐患儿应全面检查,及时治疗。
哪些疾病导致新生儿呕吐
(一)新生儿出生时所吞咽的羊水、产道血液等刺激胃粘膜可引起呕吐,呕吐常在未进食前即发生,呕吐出泡沫样或咖啡色液体。新生儿出血症、应激性溃疡也可致呕吐。新生儿出血症、应激性溃疡等所致胃内出血时也常以呕吐为首发症状。
(二)胃食管返流(GER) 是新生儿呕吐最常见的原因,上海曾报道54例新生儿检测出胃食管返流阳性者35例(64.8%),其中早产儿的阳性率为80.0%,足月儿为51.7%,主要与食管下端括约肌抗返流机制发育不成熟有关。新生儿GER的主要症状是呕吐,多数在生后一周内出现;当并发返流性食管炎时,呕吐物可带血;部分患儿可无呕吐表现而出现呼吸暂停、心动加速、反复吸入、发育迟缓等,甚至猝死。
(三)幽门痉挛 由于幽门神经、肌肉功能暂时性失调所致,不伴有解剖学异常。多在生后一周内发病;呕吐呈喷射性,但常表现为间歇性;呕吐物为水样,有少量乳块,不含胆汁。以1:1 000阿托品口服治疗有效。
(四)感染 胃肠道感染(如感染性腹泻、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等)或其他感染(如败血症、脑膜炎、肝炎、上感、肺炎及尿路感染等)均可引起呕吐。这类患儿往往有食欲减退和其他症状,但呕吐也可是感染的惟一症状(如尿路感染)。
(五)先天性代谢缺陷 表现持续性呕吐,除此之外还有相应症状,如糖代谢障碍者有腹泻、黄疸、肝大,肾上腺皮质增生者有性征异常、色素沉着、失水等。
(六)外科疾病引起新生儿呕吐的外科疾病主要有食管闭锁、肥厚性幽门狭窄、肠闭锁、肠旋转不全、环状胰、胎粪性腹膜炎、先天性巨结肠和肛门直肠闭锁等。
(七)喂养不当如喂奶过多或不足,奶方多变、过早添加辅食、奶头不合适、喂奶姿势不正确,都可引起新生儿呕吐。
(八)贲门痉挛 可能与食管Anerbach丛神经节细胞缺如或退化变性有关,从而造成食管下端不能随吞咽而松弛的结果。
新生儿呕吐最常见的原因 注意事项
新生儿呕吐时,家长应将孩子头偏向一侧,以免呕吐物误吸入气管,引起窒息。呕吐不严重,偶然吐几次,小儿精神状态良好,吃奶好,不伴随其他症状,可不必处理,家长通过合理喂养,可改善。但孩子若反复呕吐或呕吐不止,则应考虑是疾病造成的,要及时入院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