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示蔬菜水果催熟剂的三大真相
揭示蔬菜水果催熟剂的三大真相
不断的有食品添加剂事件出现,让我们对食品安全又深一层的恐惧,特别是对于蔬菜水果的催熟剂,总给人不安心的感觉。今天小编给大家揭示一下蔬果催熟剂的真实面目,让大家对催熟剂有进一步的了解。
“反面典型”——“膨大”西瓜
真相:植物激素不会“赖”在人体内
江苏省许多西瓜未成熟就竞相炸裂的报道,使西瓜“膨大剂”这一植物激素迅速进入大家的视野。
植物激素分为两种:一种是植物体内本身就含有的激素,一种是人工合成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植物生长调节剂有延缓生长和促进生长两个作用。
果实由小变大,是由于植物本身能产生一种激素——细胞分裂素,它可促使植物细胞不断分裂并开花结果。为了使果实变得更大、更好看,人们根据细胞分裂素的原理,人工合成了激素——细胞膨大剂。“膨大剂”具有加速细胞分裂、促进细胞增大、提高坐果率和促进果实增大的作用。
农业部网站近日发布专家访谈说,“膨大剂”在很多国家和地区被广泛使用,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还将其列为不需要进行毒性管理的豁免物质清单。我国将“膨大剂”纳入农药管理范围,目前有60个产品取得登记资格,被广泛应用于柿子、甜瓜、苦瓜、葡萄、番茄、西瓜、梨、猕猴桃等。
根据中国农药毒性分级标准,“膨大剂”的主要成分氯吡脲为低毒,制剂为微毒。在通常条件下,氯吡脲降解较快,喷施到植物上24小时后就有60%发生降解。我国科技工作者对西瓜的代谢动态研究表明,氯吡脲在西瓜中代谢较快,半衰期为1.2~1.67天。使用规定剂量氯吡脲水溶液于雌花开放当天或前后1天内均匀喷洒瓜胎1次,施药后40天西瓜收获时,样品中未检出氯吡脲残留。
动物实验表明,用放射性标记的氯吡脲饲养老鼠,吸收率达100%,65%~85%存在于尿、体内组织和呼出气中,20%由胆汁分泌;氯吡脲被老鼠吸收后很快从体内排出,不存在蓄积性。
“反面典型”——催熟香蕉
真相:过量使用会破坏口感外观
判断一种化学物质是否有毒、是否对健康产生影响,得和剂量联系在一起。
“膨大剂”有其用药期、剂量和方法,使用不当或者擅自提高剂量,会导致瓜果因局部浓度过高变得形状奇怪、口感不好。比如西瓜肉中出现黄色或者白色的空心部分、草莓果肉空心、猕猴桃又硬又酸等。
很多的水果蔬菜有一个后熟的过程,如果让它自身成熟远远不能达到我们所需要的成熟状态。在果实当中有一种天然的植物激素乙烯,能使水果蔬菜成熟,乙烯利就是能产生乙烯的简单化合物。不少人误以为乙烯利催熟的香蕉有毒,会出现呕吐、恶心及烧灼感。其实乙烯利的毒性与氯化钠(食盐的主要成分)相当,用乙烯利催熟香蕉是国际通用的做法,一般是将40%的乙烯利溶液稀释400倍后催熟香蕉,不会对健康有影响。为加以验证,国家香蕉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张锡炎博士在5月19日央视《真相调查》里公布了乙烯利催熟香蕉的实验——实验人员将刚采摘的香蕉分别喷洒不同浓度的40%乙烯利(分别稀释800倍、400倍、200倍、100倍、50倍、直接使用40%乙烯利原液)。
7天实验结果表明:市场上通用的稀释400倍的40%乙烯利,催熟效果最好,4天时间就能将香蕉催熟,香蕉保鲜期长。其他浓度的乙烯利稀释液虽然也能催熟香蕉,但是时间都较长,而且浓度过高不但不能使香蕉提早成熟,反而还会损伤香蕉。尤其是用乙烯利原液催熟的香蕉,表皮有灼伤并逐渐腐烂,市场上肯定不会有人买。
对香蕉上的乙烯利残留量的检测结果表明,只有用乙烯利原液催熟的香蕉残留物超过国家标准,市场通用的400倍液催熟的香蕉,乙烯利残留是每千克0.292毫克,果肉中的残留量只有每千克0.01毫克,大大低于国家限量标准(每千克不超过2毫克)。
“反面典型”——“避孕药黄瓜”
真相:植物激素、动物激素属两个“系统”
黄瓜顶花带刺是使用了避孕药的传闻一度沸沸扬扬,日前,国内著名的科学传播公益团体科学松鼠会通过微博辟谣,这种黄瓜使用的是植物激素而不是避孕药,不会影响人的正常发育。
激素分为动物用激素和植物用激素,让黄瓜用避孕药,如同火星人和地球人交流,根本就不是一个世界。人用的避孕药是动物激素的一种,动物激素要起作用,是先把信号传递给动物体内的受体,受体接收到这个信号后,才会发出指令,而植物不可能有这种受体。人体发育所需要的性激素,是指由动物体的性腺、胎盘、肾上腺皮质网状带等组织合成的甾体激素,具有促进性器官成熟、副性征发育及维持性功能等作用。雌性动物主要分泌两种性激素——雌激素与孕激素,雄性动物主要分泌以睾酮为主的雄激素。
植物激素在植物体内合成的具有很强活性的微量有机物质,能“专一性”地影响植物生理过程,并对其生长、发育产生调节作用。“专一性”指每种物质在固定的生物体内有固定的作用。正常情况下,黄瓜成熟后,顶部的小黄花会自然枯萎、掉落。而使用了生长素类激素的黄瓜,成熟期会变短,成熟时顶部还留有鲜艳的黄花,虽然外观很好看,但口感大多不好。
植物激素致“性早熟”无明确说法
儿童“性早熟” 有多种原因,到底和哪些因素有关?食物中哪些因素会引发“性早熟”?目前还没有明确的说法。教授说,现在唯一明确的可以导致“性早熟”的原因,就是孩子误食避孕药,至于植物中的激素是否会引起“性早熟”,现在还没有明确说法。植物激素的催熟机制和人体的发育,不是一个原理。
很多时候,大家对植物激素的担心,是源于对不可控风险的担心。医学上,用激素治疗也是一种方法,但医生对于可能有的风险有预测。“膨大剂”之类的植物或者动物激素,很多人不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所以才会特别敏感。每当有传闻发生,大家不管真实与否,宁愿信其有。比如乙烯利催熟香蕉有毒的误传,让海南蕉农叫苦不迭,香蕉收购价格从最高每斤1.8元,跌到最低每斤不到0.5元。如果要让这些担心消失,必须让大家对于吃的东西到底包含了哪些成分心中有数,这也对监管部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生猕猴桃怎样放熟得快
水果催熟
可以将还没熟的猕猴桃和已经成熟的苹果、香蕉、木瓜等水果一同放入塑料袋中密封保存,这些已经成熟的水果会释放一种乙烯气体,这种乙烯气体是一种天然的催熟剂,能加速猕猴桃的成熟速度。
高温催熟
高温也能加速猕猴桃的成熟速度,猕猴桃如果还很硬的话,可以将其放在阳台、暖气片等温度较高的地方,这样能促进猕猴桃的成熟。
鸡蛋果怎么催熟 化学催熟
乙烯利是常用的水果催熟剂,其有效浓度为1000-1200PP。乙烯利溶液浸泡生鸡蛋果1分钟,取出沥干;也可直接把溶液均匀喷洒在生鸡蛋果表面晾干药剂。把鸡蛋果装入塑料袋中合上袋口。
西梅怎么催熟
自身催熟西梅自身可以释放出乙烯促进成熟,因此建议可以将没有完全成熟的西梅放入保鲜袋中,将口封紧,减少乙烯的流失,这样西梅很快就会成熟了。
水果催熟将未成熟的西梅与苹果、香蕉放在一起,用袋子装好,放在通风处即可,这样可以很快促进西梅的成熟,因为苹果和香蕉可以释放出大量的乙烯,是一种天然的催熟剂。
水蜜桃太生怎么催熟
药物催熟水果成熟的时候会产生乙烯,这种物质能促进水果成熟,现在市面上有很多含有乙烯的催熟剂存在,要是有较多生的水蜜桃时,可以自行购买使用含有乙烯的催熟剂帮助催熟。
水果催熟要是是生水蜜桃的数量较少时,则可以与成熟的水果一起密封保存,成熟的水果中也会释放大量的乙烯,可以帮助催熟水蜜桃。
大米催熟或者将水蜜桃放进米缸中保存,大米在大量堆积的时候,也会产生较多的乙烯,可以将水蜜桃催熟,但水蜜桃中有较多的绒毛,需要与大米隔开。
水果催熟剂的危害
催熟剂对人有害吗
催熟剂对人类是有害的,这一点可以肯定的告诉大家,但是少量接触的话,对人类的健康影响并不明显人。但是长期过量食用带有催熟剂的水果,就会让人们的身体出现许多不正常的情况,有些人甚至会出现不孕不育,也有些人会出现过早衰老的过早成熟的情况,因此不建议大家食用带有催熟剂的水果和菜品。
催熟水果的坏处
1、催熟水果时如果使用了硫磺,不论是用它进行熏蒸还是染色,都会让硫磺在水果表面形成大量的残留,人们食用以后这种物质就会进入人体,过量食用就会出现中毒的症状,对身体特别不利。
2、催熟水果在催熟的过程中如果使用了不当的催熟剂,就会让水果中的营养成分遭到很大的破坏,导致大量营养成分流失,人们食用以后也吸收不到应有的营养,对人体器官的正常运行也是特别不利的。
3、二氧化硫也是生活中常用的水果催熟剂,少量使用时对水果和人体没有危害但是过量使用以后,就会让水果表面出现一些亚硫酸盐,这种物质进入人体以后就会诱人人类的哮喘和多种呼吸道疾病,危害人体的健康。
芭蕉怎么催熟
苹果会释放出乙烯,是一种天然的催熟剂,所以可以将没有成熟的芭蕉与成熟的苹果放在一起,用袋子封好,然后置于常温下存放即可。注意:存放温度不宜过低。
除了用苹果催熟之外,还可以将芭蕉与香蕉皮放在一起,也可以帮助催熟芭蕉,首先准备一个泡沫箱子,放入几块香蕉皮,然后将芭蕉放入,箱子密封好,经过几天芭蕉就能被催熟。
用催熟剂也可以很快将芭蕉催熟,首先将芭蕉放在箱子中,然后滴几滴催熟剂到芭蕉杆上面,再将箱子放在阴凉的地方就可以了。
不过,催熟剂中含有较多的化学成分,一般不推荐这样做。
儿童性早熟是"催"出来的
1 漂亮的草莓用了激素
很多家长疼爱孩子,不惜花费给孩子买新鲜的水果吃,本以为新鲜的水果营养价值更高,殊不知一些光鲜的水果却是用“催熟剂”催出来的。由于冬天作物生长得比较缓慢,如果使用了“催熟剂”,便会缩短生长周期,提高产量;而到了春季,为了赶着提前采摘上市,不法人员也会在一些蔬菜水果中使用“催熟剂”。经常用来起催化作用的除了“催熟剂”之外,还有“催红剂”、“催大剂”等。因此,有些水果看上去又红、又大,其实是披着美丽外衣的“毒水果”。通常被选择使用催化剂的水果蔬菜有草莓、大枣、芒果、樱桃、西红柿、西瓜、葡萄、黄瓜等,消费者在购买时一定要擦亮慧眼。
催化剂对人体的损害主要有两个方面:(1)催化剂含有大量的激素类成分。无论是植物性还是动物性食物,天然状态下都含有一定量的激素,只不过含量很少,不会对人体造成不良影响。而催化剂中的激素含量就高多了,这些激素成分进入了蔬菜水果当中,如果孩子经常吃这些被催化的食物,便有导致内分泌紊乱的危险。(2)含有促使激素分泌的成分。催化剂中的这些成分使孩子体内的性激素异常分泌,导致性早熟出现。
催熟的水果营养会减少吗
水果催熟是一种很富有争议的做法,支持者大多觉得水果使用的乙烯并不会对我们的健康造成危害,而且还能更早的享受到水果的美味;反对者则称乙烯催熟的水果会造成水果营养价值的流失,那么到底催熟的水果营养会减少吗?
药物催熟的水果,水果果实表面的颜色可以发生变化,但水果的内在品质并没有改变,用催熟剂催熟的水果,颜色不均匀,含糖量低,吃起来没有水果味,果汁水分也少。因此是达不到水果应有的丰富营养。
催熟水果的坏处
1、催熟水果时如果使用了硫磺,不论是用它进行熏蒸还是染色,都会让硫磺在水果表面形成大量的残留,人们食用以后这种物质就会进入人体,过量食用就会出现中毒的症状,对身体特别不利。
2、催熟水果在催熟的过程中如果使用了不当的催熟剂,就会让水果中的营养成分遭到很大的破坏,导致大量营养成分流失,人们食用以后也吸收不到应有的营养,对人体器官的正常运行也是特别不利的。
3、二氧化硫也是生活中常用的水果催熟剂,少量使用时对水果和人体没有危害但是过量使用以后,就会让水果表面出现一些亚硫酸盐,这种物质进入人体以后就会诱人人类的哮喘和多种呼吸道疾病,危害人体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