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阴郄的位置图和作用 阴郄的配伍功效

阴郄的位置图和作用 阴郄的配伍功效

1、阴郄穴配大椎穴:治阴虚盗汗;

2、阴郄穴配巨阙穴、心俞穴:治心痛;

3、阴郄穴配内关、心俞:治心痛;

4、阴郄穴配百劳、肺俞、定喘:治肺结核;

5、阴郄穴配后溪:治盗汗;

6、阴郄穴配心俞、神道:有通阳行气,宁心定悸的作用,主治心痛,心悸,神经衰弱;

7、阴郄穴配尺泽、鱼际:有清热凉血止血的作用,主治衄血、吐血;

8、阴郄穴配后溪、三阴交:有清虚热,敛阴液的作用,主治阴虚盗汗,骨蒸劳热。

阴郄准确位置和作用 阴郄的准确位置图

定位:在前臂掌侧,当尺侧腕区肌腱的桡侧缘,腕横纹上0.5寸。

简易取穴:位于前臂掌侧,先找到神门穴,垂直向上量取1横指处即是。

郄门的准确位置图 郄门穴常用配伍疗法

心痛心悸,胸胀烦闷可配大陵,心俞;衄穴呕血可配孔最,血海,膈俞;疔疮可配大椎,身柱;癫痫科配鸠尾,丰隆。

心悸艾灸哪里 心阴亏虚型心悸艾灸

治则:滋养阴血,宁心安神。

艾灸处方:阴郄,郄门,心俞,巨阙。

艾灸方义:阴郄,郄门分别为手少阴,厥阴经之郄穴,两穴同用能养阴定悸,心俞,巨阙为俞募配穴,能协调心经气机而收镇惊宁神之效;多梦加太冲,面赤加劳宫。

灸法:艾炷灸,用补法,每穴灸3壮,每日灸1次,10次为一疗程。

阴郄的准确位置图 阴郄穴常用配伍疗法

心悸心痛惊恐可配内关,神门,心俞,胆俞;吐血衄血可配孔最,合谷,血海;暴喑,喉痹可配少商,照海,廉泉;骨蒸盗汗可配太溪,复溜,膏肓;头痛眩晕可配百会,风池,足三里。

阴郄是什么意思

1、阴郄穴:经穴名。出《千金要方》。《针灸甲乙经》名手少阴郄。《外台秘要》作少阴郄。属手少阴心经。手少阴之郄穴。

2、别名:手少阴郄,石宫,少阴郄。

3、穴义:心经经水由本穴回流体内经脉。

4、阴郄:阴,水也。郄,空隙也。阴郄名意指心经经水由本穴回流心经的体内经脉。本穴物质为通里穴传来的地部经水,因本穴有地部孔隙与心经体内经脉相通,经水即由本穴的地部孔隙回流心经的体内经脉,故名阴郄。

郄门在什么位置 郄门的功效与作用

1.缓解治疗心痛、心悸、呕血、胸胁痛、前臂痛、腋肿、癫痫等。

2.按摩郄门穴的功效:清热止血、宁心止痛、理气安神、活血泄热。

阴郄的位置图和作用

阴郄穴的位置:位于前臂掌侧,当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缘,腕横纹上0.5寸。

作用:

1、惊悸、心区痛、精神衰弱、盗汗;

2、吐血、胃出血;

3、鼻出血;

4、小儿抽筋、子宫内膜炎等。

5、按摩阴郄穴的功效:沟通心肾。

郄门穴的准确位置在哪里

郄门的准确位置

科学定位:在前臂,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掌侧远端横纹上5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快速取穴法:伸肘,微屈腕握拳,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中点处再向下量1横指(拇指),即1寸处,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的凹陷中,按压有酸胀感。

郄门穴属手厥阴心包经,起凉血止血,活血止痛,宁心安神之功。主要用于治疗血热妄行之咳血,呕血,衄血诸症;心脉痹阻之心痛,心悸,胸痛;热扰心神之心烦,癫痫,惊痫诸症。

常用配伍

1.本穴清热泻火,凉血止血。配尺泽,鱼际,孔最,肺俞,针刺泻法,治疗肺热咳血;配上脘,内庭,针刺泻法,治疗胃热吐血;配兑端,行间,曲泉,委中,针刺泻法,治疗肝火鼻衄;配大椎,灵台,曲池,合谷,委中,治疗热毒疔疮。

2.配膻中,内关,巨阙,膈俞,心俞,针刺平补平泻法,活血通经止痛,治疗心脉痹阻之心痛,心悸,胸痛等。

3.配灵道,肺俞,尺泽,丰隆,针刺泻法,清心化痰,治疗痰火心悸。

4.配大陵,神门,太溪,太冲,针刺平补平泻法,滋阴降火,治疗阴虚火旺之虚烦失眠。

5.配神门,大陵,膻中,丰隆,三阴交,针刺泻法,治疗痰热蒙心之癫痫。

阴郄准确位置和作用 阴郄穴保健按摩方法

用拇指指腹按压本穴,每日早,晚各1次,每次1-3分钟,力度以感觉有酸痛感为宜。长期坚持按摩,能有效缓解盗汗,惊悸等不适症状。

阴郄准确位置和作用 阴郄穴功效作用

类属:为心经郄穴。

功效:宁心安神,理气活血,滋阴敛汗。

作用机制:阴郄穴属心经,为心经之郄穴;由于心主神志,主血脉,且阴经郄穴具有较强的通络活血止痛,凉血止血之功,善治血血分病和本经的急,痛病症,故临床多用本穴治疗吐血,衄血,心痛,惊恐,心悸等症;又因汗为心液,故本穴又善于滋阴敛汗,调和心经气血,宁心安神而治疗阴液不能上承于咽喉的暴喑,喉痹,骨蒸盗汗;心脉上头抵目,若心经气血不足,不能上充于脑则出现头痛眩晕,本穴又可益气,养血,滋阴而治之。

风热咳嗽推拿手法图 小儿风热感冒推拿方解

退六腑,清天河水,可发散风热,清热肃肺。“肺经募郄摩方”,由中府,孔最组成。盖因中府为肺经之募穴,又为手足太阴静脉交会穴,故具有宣肺止咳之功;“郄有空郄义,临证能救急。”孔最为手太阴之郄穴,有清热降逆,理气止咳之功,故为清肺热之要穴,二穴相伍,为治风热犯肺而致咳嗽,咽痛之良方。

相关推荐

侠白的准确位置功效 侠白的配伍疗法

1、侠白穴配曲池穴、 肩髎穴治肩臂痛。 2、侠白穴配郄门、间使、大陵、内关、天宗:通经活络止痛,主治正中神经痛。 3、侠白穴配郄门、间使、大陵、内关、天泉:治疗臂丛(正中)神经痛。 4、侠白穴配天府穴:主治紫白癜风。 5、侠白穴配尺泽、天府:主治咽喉肿痛。 6、侠白穴配百会、风府、曲池、三里、阴陵泉、三阴交:治疗瘾疹。

水泉的准确位置片 水泉穴的功效作用

类属:水泉穴位足少阳神经郄穴。 功效:滋阴清热,调理冲任,清利下焦。 作用机制:水泉属肾经,位于内踝后下方,为肾经郄穴,是肾经之气血深聚之处。肾为水脏,主水,故本穴有滋阴清热,清利下焦的作用;胞脉系于肾,冲任二脉皆起于胞中,“冲为血海,任主胞脉”,冲任二脉的功能必须在肾气旺盛,肾精充沛的情况下,才能正常发挥,若肾中精气亏虚,冲任二脉失调,则妇人可患月经不调,痛经,闭经等。本穴通过补肾气,滋肾阴,养肾精,而调冲任,治疗各种月经病,及胞脉虚弱,系胞无力的阴挺。肾经“贯脊属肾,络膀胱”,故本穴还有清利下焦湿热,

郄门的准确位置作用 郄门穴保健按摩方法

用拇指捏按郄门穴,每次1-3分钟,每天坚持按摩,可以有效改善心动过塑,缓解手臂肌肉拉伤,神经痛,远离心悸,心绞痛。

承扶的简便定位方法 承扶的别名

承扶也被称为“肉郄”,“阴关”,“皮部”。“肉郄”的意思是指膀胱经气血物质中的脾土微粒在此运行得很缓慢;“阴关”的意思是指膀胱经的地部经水在这个位置被卡,不能下行;“皮部”的意思是说膀胱经经水在这个穴位气化成天部之气。

总出虚汗能艾灸什么穴位

1、艾灸肾俞穴 无论肾阳虚还是肾阴虚,只要是肾脏的问题,都可以通过此穴来调理。艾灸它能能振奋肾脏元气,起到培元固本、益肾助阳的功效。 2、艾灸命门穴 它对于男子所藏生殖之精和女子胞宫的生殖功能都有重要影响,对脏腑的生理活动起着温煦、激发和推动的作用,对食物的消化、吸收、运输以及水液代谢都有促进作用。 3、艾灸气海穴 是人体阳气的海洋,关元穴是元气出入的“关卡”,是任脉和身体的足三条阴经交会的穴位,是男子藏精、女子藏血之处。两穴合用,可以大补脏腑的虚损。 4、艾灸阴郄穴 病因:多因阴阳失调,阳虚,气血两虚,

郄门的准确位置 郄门穴穴位解剖

在桡侧屈肌腱与掌长肌腱之间,有指浅屈肌,深部为指深屈肌;有前臂正中动,静脉,深层有前臂掌侧骨间动,静脉;布有前臂内侧皮神经,下为正中神经,深层有前臂掌侧骨间神经。

头窍阴准确位置作用 头窍阴配伍应用

配翳风,听会,通络开窍,治耳鸣聋;配强间化瘀止痛,治头痛如锥刺不可动;配迎香,合谷,宣肺开窍,治鼻塞不通,配廉泉,合谷,缓急利舌,治舌强;配天突,合谷,降逆止咳,宣痹利喉,治咳逆喉痹。

妇科病按摩治疗解 痛经按摩治疗

本穴为足太阴脾经之郄穴,为血中之气穴,能活血祛瘀止痛,是治疗痛经的首选穴。主治痛经,月经不调,腹痛,腹泻,小便不利,水肿等症。 腧穴定位:在小腿内侧,阴陵泉下3寸,胫骨内侧缘后际。 按摩方法:用拇指指腹稍用力按压穴位,每次三分钟,以感到酸痛为宜。 本穴为足少阴肾经郄穴,郄穴是各经经气深聚的部位,主治妇科,生殖系统疾病等,经常按摩水泉穴对缓解痛经有很好的效果。主治痛经,月经不调,小便不利,淋痛。 腧穴定位:在足跟区,当太溪穴直下1寸,跟骨结节内侧凹陷中。 按摩方法:用拇指指端按压水泉穴,以感到酸麻胀为度,每

心悸艾灸哪里

心悸可以艾灸 心悸多因素体虚弱,心血不足或优思过度,劳伤心脾,使阴血亏损,心失所养,神志不宁;或肾阴亏损,水火不济,虚火妄动,上扰心神;如脾肾阳虚,不能蒸化水液,停聚为饮。上犯于心,心阳被遏,心脉痹阻,均可发为本病。临床上根据其证候特点,可分为心气不足,心阴亏虚,心脾两虚,肝肾阴虚,脾肾阳虚,痰浊阻滞六种类型。灸法治疗本病以补益气血,调理阴阳为主,以求气血调畅,阴平阳秘。艾灸相关穴位有补益心气,滋养阴血,宁心安神,补血定悸之功,对心悸可以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 心气不足型心悸艾灸 治则:补益心气。 艾灸处方

郄门的准确位置作用 郄门痛是什么原因

郄门穴属手厥阴心包经,起凉血止血,活血止痛,宁心安神之功。主要用于治疗血热妄行之咳血,呕血,衄血诸症;心脉痹阻之心痛,心悸,胸痛;热扰心神之心烦,癫痫,惊痫诸症;当身体出现上述症状时,对应的郄门穴有可能出现疼痛感觉,具体原因应咨询医生确诊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