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心血管造影的方法

心血管造影的方法

虽然说,心血管造影是一种诊断心脏血管病的方法,但是却方法也是有许多种的。那心血管造影的方法有哪些呢?

通常使用的有选择性右心造影、左心造影、肺动脉造影、主动脉造影、冠状动脉造影及肝动脉、肾动脉、脑血管、腹腔动脉、肠系膜动脉造影等多种。

心血管造影药物及设备

进行选择性心血管造影需合适的造影剂和X线快速连续摄影设备,还需要有合适的造影用心导管和加压注射器。

造影剂

目前临床主要采用离子型造影剂如60%~76%泛影葡胺,非离子造影剂如优维显、碘海醇、欧乃派克等以及低渗离子型造影剂。

小儿主要用非离子造影剂。剂量为小儿每次1~1.5ml/kg,总剂量不得超过8~10ml/kg。成人每次50~60ml,总剂量不超过200ml。如使用离子型造影剂前需作碘过敏试验,可用30%泛影葡胺1ml作静脉注射,观察20分钟,无反应方可使用。

如对泛影葡胺过敏,可采用非离子型造影剂,它在少数病人亦可能产生一些轻微反应如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及皮疹等,故对有碘过敏史的患者亦应事先考虑紧急救治措施,或在造影前使用皮质类固醇及抗组胺剂。

心血管造影操作方法

1.术前

应备皮,作碘过敏试验,为避免造影剂引起恶心、呕吐以致误吸,术前禁食6小时,术前可给一些镇静剂,如巴比妥类或安定,年长儿及成人用1%利多卡因局麻。婴幼儿需用静脉或强化麻醉配合1%利多卡因局麻。

2.术中

操作时一般经皮穿刺股动、静脉送入心导管,如做冠状动脉造影可选择挠动脉。将导管送到选择造影的部位。导管在血管及心腔中时要用肝素盐水(500ml中含肝素40mg)冲洗滴注于心导管内以防导管凝血,如做左心系统造影,导管置入动脉系统中即应从导管中推入0.5mg/kg的肝素进行抗凝,防止血栓形成和栓塞。造影完毕后退出心导管在要穿刺部位按压止血,至不再出血后加压包扎,尤其动脉穿刺应注意止血彻底,以免形成血肿。

3.术后

心血管造影患者回到病房后,最初4~6小时内,尚应观察心率、呼吸、血压、体温的变化,及时发现心功能的变化,心律失常,及造影剂不良反应等,以便及时处理。清醒的患者应鼓励多饮水,麻醉未醒的患者应给予适当的静脉补液以促进造影剂排出,以减少对肾脏的影响。并须观察患者伤口是否有渗血。股动脉刺的患者需卧床24小时,避免过早下地造成穿刺部位血肿或夹层动脉瘤形成。

心脑血管疾病经常出汗的检查

1、心导管检查术

目的:发现心内畸形,测量心血管各部位的压力;在各部位采血标本测量氧饱和度,以明确异常分流。其他:可作心血管造影、描记心内心电图、计算心排出量等。方法:将心导管经肱静脉或股静脉插入右心和肺动脉(右心导管检查)或经肱动脉、腋动脉或股动脉插入主动脉和左心室(左心导管检查)进行测压、抽血标本查血氧饱和度及造影检查。

2、心血管造影术

目的是检查心脏和大血管的形态及其缺损。根据不同的检查目的,选择左心室或升主动脉及其分支或肺动脉、右心室造影。方法:将高浓度的造影剂经心导管注入心脏或血管内,快速X线摄片,电影片或录像。

3、冠状动脉造影术

目的是明确冠状动脉分支是否有畸形、狭窄,了解交通支分布情况;同时作左室测压及造影,明确左心功能及是否有心室壁瘤或二尖瓣关闭不全,计算出射血分数,对心功能做出评价,以明确手术指征。方法:经股动脉插管,将特制冠状动脉导管分别置于升主动脉的左、右冠状窦内造影。

4、脑血管造影(DSA)

通过脑血管造影及三维重建技术的应用,能有效利用数据资源,对影像在三维空间做任意角度的观察,清晰显露出动脉瘤体、瘤颈、载瘤动脉及与周围血管解剖关系,有效避免邻近血管重叠或掩盖。此项技术突破了常规DSA一次造影只能显示一个角度和图像后处理手段少等局限性。它极大的方便了介入诊疗操作,有助于治疗方法的选择和血管内治疗方案的设计,对脑血管因此出汗异常的诊断和治疗具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宝宝哮喘要怎么治疗

先天性心脏病能治好.先天性心脏病是由于在胎儿期心脏血管发育异常而致的心脏血管畸形,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心脏病。近20多年来由于先进的现代检查技术的发展(如心导管术、心血管造影术、核素心血管造影等)及低温麻醉、体外循环和心脏外科手术的进展,很多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能得到准确的诊断与根治,部分复杂的心脏畸形也可以进行手术治疗。

风湿性心脏病的检查项目有哪些

1.多普勒超声心动图:作为一种无创方法,已经是评价各瓣膜病变的主要手段之一,不仅可以测定心腔大小,心室功能,也可以测定跨瓣膜压差、瓣膜开口面积、肺动脉压力等指标。

2.X线检查 :可以了解心脏大小和肺部的改变。

3.心电图:可明确患者的心律,有无心肌缺血改变,是否合并有心房颤动等

4.心血管造影:对部分年龄大于45岁的病人,心电图提示有心肌缺血改变者,心血管造影检查者可以明确有无合并冠状动脉病变。

心血管造影

进行选择性心血管造影需合适的造影剂和X线快速连续摄影设备,还需要有合适的造影用心导管和加压注射器。

造影剂目前临床主要采用离子型造影剂如60%~76%泛影葡胺,非离子造影剂如优维显、碘海醇、欧乃派克等以及低渗离子型造影剂。小儿主要用非离子造影剂。剂量为:小儿每次1~1.5ml/kg,总剂量不得超过8~10ml /kg;成人每次50~60ml,总剂量不超过200ml。如使用离子型造影剂前需作碘过敏试验,可用30%泛影葡胺1ml作静脉注射,观察20分钟,无反应方可使用。如对泛影葡胺过敏,可采用非离子型造影剂,它在少数病人亦可能产生一些轻微反应如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及皮疹等,故对有碘过敏史的患者亦应事先考虑紧急救治措施,或在造影前使用皮质类固醇及抗组胺剂。非离子造影剂除反应的风险甚微外,造出的影像效果亦较佳,但价格较离子型贵。

心血管造影用的X线机需要在短时间内输出大量X线,从而缩短曝光时间,便于快速连续摄影和提高影像清晰度,因此需要50mA以上大容量。X线球管功率在50kW以上。如双向同时摄影,则要求1000kW以上的X线机或两台500kW以上的X线机配套,同步摄影。

快速摄影需要快速换片机连续曝光时联动换片,一般快速换片机每秒最多可摄 6张片子,正侧位两台换片机可以同步联动进行。用荧光影像增强装置配以X线电影摄影,每秒可摄24~80帧图像,整个造影过程可在电视系统监视,影片放映时可对造影剂在心脏、血管内的流动及心脏大血管各部结构作动态观察。同时造影过程也可进行磁带录像。

摄影时按需进行选用正、侧位或左、右斜位,以及近年来采用轴位角度投照。使造影的部位显示收到更好的效果。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是综合影像增强——电视系统数据收集和计算机处理产生图像,可显著降低造影剂浓度和剂量,收到优良的诊断效果,从而减少以至避免高浓度、大剂量造影剂注射时的副作用,尤其对肾功能降低的病例较为适用。主要应用于大血管及周围血管造影。

造影用的心导管主要有猪尾巴导管、侧孔造影导管、端侧孔造影导管、漂浮球囊造影导管及冠状动脉造影导管,小儿常用F5和F6导管。

造影剂经心导管注入心脏大血管腔时,要求弹丸式地形成一团,迅速从心导管前端进入血液,才能在该部达到最高浓度而清楚的显影,故注射必须及为快速。由于造影剂有一定的黏稠度,导管腔又有一定阻力,故须借助高压注射器来达到快速注射的目的,一般一次药量在1.5秒左右注入,注射一定量造影剂后触发注射器上的快速摄片或电影摄影的曝光触发装置,开始摄影。如果要求在心脏动周期中某一时间注射,则须以病人心电图的某波形为讯号触发注射器起动。

矫正型大动脉错位如何鉴别诊断

临床上对本病的鉴别主要是与室间隔缺损和法乐四联症进行鉴别:

1.左向右分流组与大型室间隔缺损混淆临床症状很难鉴别,主要决定于超声心动图检查和右心导管,心血管造影来确诊。

2.右向左分流组与法乐四联症相似 四联症紫绀明显,心脏呈靴形。右心导管及心血管造影,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明确诊断。

肺动静脉瘘的检查

X线表现

心影大小正常,但分流量大的肺动静脉瘘则有心脏扩大。约50%病例在胸片上显示单个或多个肿块状、球状、结节状、斑点状阴影,大小不一,位于1个或多个肺野。病变血管呈绳索样不透光阴影,从瘘处向肺门延伸,钙化少见。肋骨侵蚀可因肋间动脉扩大所致,但不常见。透视时病人做Valsalva动作。引起胸内压增高时,则见动静脉瘤缩小。定位性诊断依靠心血管造影。

心导管检查和心血管造影

动脉血氧饱和度下降。心搏出量和心腔压力正常也无心内分流存在。颜料稀释试验可用于测试分流量和部位,注意避免导管进入瘘内,警惕破裂危险。在肺动脉注射造影剂可显示动静脉瘘的部位和大小,可见扩张、伸长、扭曲的血管。

心血管造影的药物及设备

进行选择性心血管造影需合适的造影剂和X线快速连续摄影设备,还需要有合适的造影用心导管和加压注射器。

造影剂目前临床主要采用离子型造影剂如60%~76%泛影葡胺,非离子造影剂如优维显、碘海醇、欧乃派克等以及低渗离子型造影剂。小儿主要用非离子造影剂。剂量为:小儿每次1~1.5ml/kg,总剂量不得超过8~10ml/kg;成人每次50~60ml,总剂量不超过200ml。如使用离子型造影剂前需作碘过敏试验,可用30%泛影葡胺1ml作静脉注射,观察20分钟,无反应方可使用。如对泛影葡胺过敏,可采用非离子型造影剂,它在少数病人亦可能产生一些轻微反应如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及皮疹等,故对有碘过敏史的患者亦应事先考虑紧急救治措施,或在造影前使用皮质类固醇及抗组胺剂。非离子造影剂除反应的风险甚微外,造出的影像效果亦较佳,但价格较离子型贵。

心血管造影用的X线机需要在短时间内输出大量X线,从而缩短曝光时间,便于快速连续摄影和提高影像清晰度,因此需要50mA以上大容量。X线球管功率在50kW以上。如双向同时摄影,则要求1000kW以上的X线机或两台500kW以上的X线机配套,同步摄影。

快速摄影需要快速换片机连续曝光时联动换片,一般快速换片机每秒最多可摄6张片子,正侧位两台换片机可以同步联动进行。用荧光影像增强装置配以X线电影摄影,每秒可摄24~80帧图像,整个造影过程可在电视系统监视,影片放映时可对造影剂在心脏、血管内的流动及心脏大血管各部结构作动态观察。同时造影过程也可进行磁带录像。

摄影时按需进行选用正、侧位或左、右斜位,以及近年来采用轴位角度投照。使造影的部位显示收到更好的效果。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是综合影像增强——电视系统数据收集和计算机处理产生图像,可显著降低造影剂浓度和剂量,收到优良的诊断效果,从而减少以至避免高浓度、大剂量造影剂注射时的副作用,尤其对肾功能降低的病例较为适用。主要应用于大血管及周围血管造影。

造影用的心导管主要有猪尾巴导管、侧孔造影导管、端侧孔造影导管、漂浮球囊造影导管及冠状动脉造影导管,小儿常用F5和F6导管。

造影剂经心导管注入心脏大血管腔时,要求弹丸式地形成一团,迅速从心导管前端进入血液,才能在该部达到最高浓度而清楚的显影,故注射必须及为快速。由于造影剂有一定的黏稠度,导管腔又有一定阻力,故须借助高压注射器来达到快速注射的目的,一般一次药量在1.5秒左右注入,注射一定量造影剂后触发注射器上的快速摄片或电影摄影的曝光触发装置,开始摄影。如果要求在心脏动周期中某一时间注射,则须以病人心电图的某波形为讯号触发注射器起动。

心血管造影术后护理

医生强调最多的是患者要有足够的休息,因为没有得到充分的休息,会极大地影响疾病的治疗,甚至导致更为恶劣的后果,其中,出现最多的情况就是心律失常、心力衰竭,而每发生一次这样的情况

对心脏就是一次不可逆转的损害。因此,凡是会影响患者休息的因素,在日常护理工作中都是要引起重视,并尽量避免,这同样是护理工作的重点

因为没有得到充分的休息,会极大地影响疾病的治疗,甚至导致更为恶劣的后果,其中,出现最多的情况就是心律失常、心力衰竭,而每发生一次这样的情况,对心脏就是一次不可逆转的损害。因此,凡是会影响患者休息的因素,在日常护理工作中都是要引起重视,并尽量避免,这同样是护理工作的重点

心脏病必不可少的检查

1.侵入性检查主要有心导管检查和与该检查项结合进行的选择性心血管造影,选择性指示剂(包括温度)稀释曲线测定心排血量,心腔内心电图检查、希氏束电图检查、心内膜和外膜心电标测、心内膜心肌活组织检查以及心脏超声显像、心血管内镜检查等。这些检查给患者带来一些创伤,但可得到比较直接的诊断资料,诊断价值较大。

2.非侵入性检查包括各种类型的心电图检查、超声心动图、超声多普勒血流图检查、实时心肌声学造影、数字减影法心血管造影等。这些检查对患者无创伤性,故较易被接受,但得到的资料较间接,而随着仪器性能和检查技术的不断更新和提高,其诊断价值也在迅速提高。

心血管造影的危害有哪些

危害不大,是介入治疗的一种,通过动脉介入导管,在x光机下注入造影剂。就这么简单,如从手上的动脉做术后就能正常饮食活动,从股动脉做需要几个小时的平卧,压个沙袋,第二天也就正常了。没什么可怕的,但对心脏内部的血管情况却能反映的很清晰。我父亲去年12月份做的,除了要术后要多喝水排出造影剂没什么影响的。可以放心了吧。危害到没有什么的。风险是千分之3左右。一般的大医院都不会有什么问题。现在的心脏检查只有做照影才最全面和直观的。建议你早做不要耽误了病情。冠状动脉造影,就是心导介入,在大腿根部或手腕处介入到达靠近心脏付近,用药水可以明显的看出血管狭窄部位。比任何检查都清楚明显。只是心导管取出后,为防止血液喷出,至少卧床六个小时,紧压创口不能活动。对心脏没有伤害。

所有的疾病都是病从口入,我们要有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每天都要抽出时间来锻炼一下自己的身体,我们不暴饮暴食,不吃油腻的食物不熬夜,养成一个好的作息时间,给自己的身体不添加负担,心血管造影的危害我们是历历在目,祝您有这方面的疾病的朋友们早日走出疾病的困扰。

风湿性心脏病的检查

1.多普勒超声心动图:作为一种无创方法,已经是评价各瓣膜病变的主要手段之一,不仅可以测定心腔大小,心室功能,也可以测定跨瓣膜压差、瓣膜开口面积、肺动脉压力等指标。

2.X线检查:可以了解心脏大小和肺部的改变。

3.心电图:可明确患者的心律,有无心肌缺血改变,是否合并有心房颤动等。

4.心血管造影:对部分年龄大于45岁的病人,心电图提示有心肌缺血改变者,心血管造影检查者可以明确有无合并冠状动脉病变。

心血管造影检查价格

心血管造影费用在3000到5000元的,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可清楚地显现左、右冠状动脉及其分支,不仅可以为确诊粥样硬化病变引起的冠状动脉狭窄提供证据,而且可以观察到病变的确切部位、范围、病变血管的狭窄程度和侧支循环的情况。

如果平时心电图检查可以确定有冠心病,那么做一下冠脉检查是非常必要的。但目前做为初筛检查,可以选择64排螺旋CT的冠脉三维成像检查,要比血管造影更安全一些。如果确定有狭窄,在下支架的同时可以再做造影比较好。 如果确定冠状动脉有狭窄,就要下个支架,这样症状就可以消失,不用经常吃药来维持了。这也是目前微创手术的一种,属于介入疗法。

相关推荐

哪些脑血管病需作脑血管造影检查

脑血管造影术是检查脑血管病的最有效方法之一。它是通过将含碘造影剂注入到颈内动脉或椎动脉,使脑血管显影,来了解脑血管本身的形态和病变,以及病变的性质和范围。这项检查对诊断脑血管病具有特殊价值。 那么,哪些血管病需作脑血管造影呢? (1)脑出血病人而有手术抢救指征者,但血肿位置不明确,需要作脑血管造影。 (2)脑出血疑有硬膜外或硬膜下血肿者。 (3) 蛛网膜下腔出血多由颅内动脉瘤或血管畸形所致。为了明确诊断,以便手术治疗,必须作脑血管造影。 (4)脑瘤病人有中风发作,不能与脑出血、脑梗塞鉴别时,也可考虑作脑血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是综合影像增强——电视系统数据收集和计算机处理产生图像,可显著降低造影剂浓度和剂量,收到优良的诊断效果,从而减少以至避免高浓度、大剂量造影剂注射时的副作用,尤其对肾功能降低的病例较为适用。主要应用于大血管及周围血管造影造影用的心导管主要有猪尾巴导管、侧孔造影导管、端侧孔造影导管、漂浮球囊造影导管及冠状动脉造影导管,小儿常用F5和F6导管。 造影剂经心导管注入心脏大血管腔时,要求弹丸式地形成一团,迅速从心导管前端进入血液,才能在该部达到最高浓度而清楚的显影,故注射必须及为快速。 由于造影剂有一定的黏稠度

先天性心脏病的检查方法

X线检查:可有肺纹理增加或减少心脏增大但是肺纹理正常心脏大小正常并不能排除先天性心脏病。 超声检查:对心脏各腔室和血管大小进行定量测定,用以诊断心脏解剖上的异常及其严重程度是目前最常用的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方法之一。 心电图检查:能反映心脏位置心房心室有无肥厚及心脏传导系统的情况。 心脏导管检查:是先天性心脏病进一步明确诊断和决定手术前的重要检查方法之一通过导管检查了解心腔及大血管不同部位的血氧含量和压力变化明确有无分流及分流的部位。 心血管造影:通过导管检查仍不能明确诊断而又需考虑手术治疗的患者可作心血管

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前要做的检查

(1)普通X线检查:X线检查可显示心脏及各房室、大血管的大小、形态、位置的变化及心脏、肺血的多少,为诊断提供重要征象的线索。由于它是无创性的而且检查方法已规范化,因此临床上常把它做为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治疗前后和随诊观察的客观技术之一。 (2)心电图检查:心电图是一种用不同导联来测和记录人体表面变动着的电位差的记录图,不同类型的先天性心脏病,心电图有不同的变化牲。因此,心电图在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上有着重要的辅助意义。 (3)超声心动图检查:超声心动图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检查方法,此法可经胸壁探测心脏各腔厚度及其活

脑血管造影有什么意义

脑血管造影检查是将含碘造影剂注入到动脉,使血管显影,快速连续摄片,根据血管显影的形态和部位来诊断脑血管病的方法。脑血管造影由于给药部位不同,临床上分颈动脉造影、椎动脉造影、全脑造影和静脉窦造影等。 脑血管造影既可以显示血管本身的形态改变,如扩张、畸形、痉挛、狭窄、梗塞、出血等,又可根据血管位置的变化,确定有无占位。因此,它对诊断颅内血管本身的病变具有特殊意义。 近年来,随着ct的广泛应用,一些颅内占位性病变均采用作ct检查。但ct检查在某些方面仍不能代替脑血管造影检查。如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人,常是由于颅内

心脏要做什么检查呢

脏病是一类比较常见的循环系统疾病。循环系统由心脏、血管和调节血液循环的神经体液组织构成,循环系统疾病也称为心血管病,包括上述所有组织器官的疾病,在内科疾病中属于常见病,其中以心脏病最为多见,能显著地影响患者的劳动力。 心脏要做什么检查呢 1.侵入性检查 主要有心导管检查和与该检查项结合进行的选择性心血管造影,选择性指示剂(包括温度)稀释曲线测定心排血量,心腔内心电图检查、希氏束电图检查、心内膜和外膜心电标测、心内膜心肌活组织检查以及心脏超声显像、心血管内镜检查等。 这些检查给患者带来一些创伤,但可得到比较

心脏病的检查诊断需要哪些呢

1、胸部X线检查是心脏病的检查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发现异常心影及肺血的分布多少,可提示有先天性心脏病,如肺血增多,心影扩大,无青紫,多见于室缺,动脉导管未闭;肺血减少,靴型心,伴青紫,可能有法乐氏四联症等。 2、目前超声心动图及彩色多普勒的应用,使近90%的先天性心脏病可以得到明确诊断,这也是心脏病的检查中最容易发现的一项检查。而免于导管及选择性心血管造影的检查。 3、导管及心血管造影检查,这类检查一般是用于其他诊断手段难以确诊心脏病的检查用途,或伴严重并发症的心脏病患者,如重度肺动脉高压等为明确诊断及确

临床上如何检查心脏病

胸部X线检查发现异常心影及肺血的分布多少,可提示有先天性心脏病,如肺血增多,心影扩大,无青紫,多见于室缺,动脉导管未闭;肺血减少,靴型心,伴青紫,可能有法乐氏四联症等。 目前超声心动图及彩色多普勒的应用,使近90%的先天性心脏病可以得到明确诊断,而免于导管及选择性心血管造影的检查。但仅仅依靠超声心动图而忽视体检及其他资料的综合分析,亦可造成错误诊断。 导管及心血管造影检查用于其他诊断手段难以确诊的心脏疾病,或伴严重并发症如重度肺动脉高压等为明确诊断及确定手术适应症,亦是必不可少的检查。

发现孩子得了先天性心脏病怎么办

发现孩子得了先天性心脏病,家长需要做到首先去心脏专科门诊检查,做心电图和心脏彩超,必要时做胸片、心血管造影检查,明确心脏病的类型及病情,由专科医生来确定下一步治疗计划。

心脏造影检查

心脏造影检查 心脏造影是什么呢,说白了就是将一根很细的导管插入到我们的身体主动脉之中,然后通过在动脉中注入造影剂,通常X光的照射就能看见血管心脏的形态了。 心脏造影有冠状动脉造影和心脏(心房、心室)造影。冠脉造影就是用一根细如发丝的导管沿着桡动脉(手腕处)或股动脉(大腿处)的人为入口延行到心脏的冠状动脉开口处,然后把造影剂(在X光下显影)注入冠状动脉,这样冠状动脉内部的形态就可以显示出来,例如看冠脉有没有狭窄、斑块等,但基本上不能通过这个检查来了解心脏形态的,主要还是了解冠脉的内部形态及冠脉内的血流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