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细胞减少症中药方剂
白细胞减少症中药方剂
中药处方(一)
【辨证】精髓不足,气血亏虚。
【治法】补气养血,填精补髓。
【方名】鸡血藤汤。
【组成】鸡血藤30克,大熟地24克,杭芍18克,当归12克,枸杞子24克,山萸肉24克,炙黄芪30克,锁阳9克,马戟天12克,补骨脂12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刘秉麟方。
中药处方(二)
【辨证】心脾两虚,肾气不足。
【治法】健脾益气,养心和血,补肾。
【方名】加味补益养血汤。
【组成】生黄芪15克,党参15克,山药31克,白术15克,茯苓12克,砂仁12克,远志12克,柏子仁15克,炒酸枣仁25克,狗脊15克,枸杞子12克,菟丝子25克,当归15克,丹参18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刘惠民方。 <白细胞>
白细胞减少症食疗方
一、饮食
食疗方:
二、黑木耳红枣粥
黑木耳30克,红枣20克,粳米,黑木耳水发后撕成小块,红枣沸水泡洗后去核切了,加精渍20分钟,木耳与粳米同煮成粥,调入枣丁,红糖,再煮20分钟。做早晚餐或点心服用。
三、紫河车粥
鲜紫河车半个,瘦猪肉250克,生姜10片,糯米100克,将胎盘的筋膜血管挑开,去瘀血后与瘦猪肉洗净切块,生姜切丝,与粳米同煮为粥,粥熟后加葱、盐、少许调味品。每周2~3次服食,连服20次。
四、其他
处方为:(1)黄牛肉(去筋、膜切片)100雌,洗净,置高压锅内,加黄酒适量,密封,文火煮烂。(2)山药(盐炒)、莲子肉(去心盐炒)、茨警、小茴香(炒)各250克。共研细末。(3)红枣250克,煮熟去皮核。最后将上述3者放在一个容器内,搅拌均匀,如膏状,再在饭锅上蒸一次,即可服用。每日早晨、下午可当点心服食,每次3~5匙。健脾益气。适用于脾气不足型白细胞减少症。
黄茂母鸡汤
生黄茂,鸡血藤30克,大母鸡1只(乌骨,乌肉,白毛者佳)。将1只健康母鸡杀死,取其血与黄茂、鸡血藤2药和匀,并将其塞入,去净鸡毛及鸡肋(留心、肝、肺及洗净的鸡内金)的鸡腹腔内后缝合腹壁,以水适量,不加任何佐料,文火煮肉熟,食肉喝汤,每隔3~4日吃一只。
白细胞减少症和粒细胞缺乏症宜吃食品:
羊肉
为温补性食物,能益气补虚,有补益强壮作用。元代医家李杲曾说:“羊肉,甘热,能补血之虚。”尤其是白细胞减少症兼有阳虚怕冷者,食之尤宜。
治疗甲状腺囊肿的药
西药治疗甲状腺疾病:
口服小至中量的甲状腺药物,促使甲状腺缩小,但对病程长的甲状腺疾病患者则不能使之缩小,应用替代治疗,要防止过量引起药源性甲亢。具有复发率高,毒副作用较大,有些患者会引起过敏,皮疹等症状等缺陷。
抗甲状腺药物(ATD)主要药物有甲巯咪唑(MMI)、丙基硫氧嘧啶(PTU)。抗甲状腺药物的副作用是皮疹、皮肤瘙痒、白细胞减少症、粒细胞减少症、中毒性肝病等。
中药治疗甲状腺疾病:
中药外敷:外敷膏药,通过皮毛腠理,内达脏腑,畅通气机,调理脏腑功能,从而达到从根本上治疗甲状腺疾病的目的。
中药内服:根据甲状腺疾病患者检查结果结合症状选药,不同病情选不同的药以内服,根据病情辩证治疗。具有特效的纯中药:黄芪、贝母、海藻、三棱、全虫、党参、玄参、丹参、天龙、穿山甲、鳖甲、土元等五十种纯天然中草药及虫类药,精制提纯成“消瘤”纯中药系列方剂以内服中药,有软坚散结、活血化痰散瘀、益气补血、增加身体免疫力、调节脏腑功能的作用,从而使瘤体由硬变软、由大变小、逐渐消失。
白细胞减少症的定义
白细胞是一类有核的血细胞。正常人的血细胞数目是4000-10000/UL(微升),每日不同的时间和机体不同的功能状态下,白细胞在血液中的数目是有较大范围变化的。
当每微升超过10000个时,称为白细胞增多;而每微升少于4000个时,则称为白细胞减少。
机体有炎症(即发炎)时会出现白细胞增多;白细胞减少可有遗传性、家族性、获得性等。
其中获得性占多数。药物、放射线、感染、毒素等均可使粒细胞减少,药物引起者最常见。避免用药是要避免因为药而产生的白细胞减少。
白细胞减少症,是指周围白细胞计数持续下降所引起的一组症状。
典型表现为头晕、乏力,肢体酸软,食欲减退,精神萎靡、低热,属祖国医学“虚劳”范畴。
中医治疗白细胞减少症采用益气养血,补肾益精,健脾养胃诸法。
白细胞减少症医学定义是什么
循环血液中性粒细胞占65%-75%。如血液中白细胞减少而红细胞和血小板计数正常者称为白细胞减少症。中性粒细胞有强大吞噬能力,是人体对抗感染的第一道防线。血液循环中的中性白细胞减少的结果是降低了对感染的抵抗力。
白细胞减少症的病因
1、感染
①细菌感染如伤寒、副伤寒、布鲁氏杆菌病、粟粒性结核、严重的败血症等。
②病毒感染如流行性感冒、麻疹、风疹、病毒性肝炎、基孔肯亚病毒等。
③会有原虫感染的情况出现比如疟疾、黑热病等。
④立克次体感染如斑疹伤寒、Q热等。
2、物理化学因素
①长期接触铅、汞、苯、放射线及放疗的病人。
②使用影响骨髓造血的药物,如氯霉素、消炎痛、硫氧嘧啶、甲磺丁脲、笨妥因钠、抗癌药等。
3、继发于某些疾病
①再生障碍性贫血就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血液疾病哦,也就是一组由多种病因所致的骨髓功能障碍,以全血细胞减少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急性白血病、骨髓转移癌、白血病前期、骨髓纤维化。
②结缔组织疾病及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类风湿性关节炎RA、慢性活动性肝炎、Felly综合征具有RA、脾肿大和粒细胞减少的三联症。
4、脾功能亢进
肝硬化、晚期血吸虫病、淋巴瘤等引起脾肿大,还有原发性脾性粒细胞减少症。
5、遗传因素
如小儿遗传性粒细胞缺乏症粒细胞缺乏症【译】:一般外周血正常白细胞计数是4~10×10^9/L,其中中性粒细胞占60-75%。如果中性粒细胞严重减少时低于0.5×10^9/L称为粒细胞缺乏症。、家庭性良性粒细胞减少症、新生儿同种免疫性粒细胞减少症等。
白细胞减少症吃什么
【首乌酒】
配方:制首乌150克,生地黄150克,白酒1000毫升。不宜多饮。
制法:首乌洗净闷软,切成1厘米见方的块,生也黄切成薄片,待晾干水气同放入酒坛中,将白酒缓缓注入坛内,搅匀后封闭浸泡。每隔3日搅1次,10~15日之后即可开坛滤去药渣饮用。
功效:补肝肾,益精血。
用法:每日早晚各饮1次,每次10~20毫升。不宜多饮。
【红杞乌参鸽蛋】
配方:枸杞子15克,乌参2只,鸽蛋12个,食盐5克,绍酒30克,胡椒面3克,酱油15克,花生油500克,猪油、鸡汤、普通汤、生姜、葱、淀粉各适量。
制法:海参用凉水泡胀后,将内壁膜抠干净,用普通汤焯两遍,洗净,用刀尖在腹壁切成菱形花刀,注意不要切透。鸽蛋加冷水文火煮熟,捞出放入凉水内,去壳备用。在烧热的炒锅内注入花生油,将鸽蛋滚满干淀粉,放入油锅中炸成金黄色,待用。炒锅烧热注入猪油50克,待油温八成热时下葱、姜煸炒,随后倒入鸡汤,煮2~3分钟去葱、姜,再加入酱油、绍酒、胡椒面和海参,烧沸后去浮沫,移文火上煨40分钟,加人鸽蛋、枸杞子,再煨10分钟,
功效:补肾益精。
用法:佐餐食用。
【龙马童子鸡】
配方:海马1只(约25克),仔公鸡1只,虾仁50克。
制法:将仔公鸡洗净用沸水焯去血水,剁成小块分装在七个碗内(每碗约125克),海马、虾仁温水洗净,浸泡10分钟,分七份放在鸡肉上。加少量葱段、姜块、料酒、盐,清汤适量,上笼蒸熟。鸡出笼后,拣去葱段、姜块,把鸡扣入碗中,原汤倒在勺内,烧开去浮沫,用味精、盐调味,豆粉芡收汁,浇在鸡面上即成。
功效:补肾壮阳。
用法:佐餐食用。
白细胞减少症的食疗
1、黑木耳红枣粥
黑木耳30克,红枣20克,粳米,黑木耳水发后撕成小块,红枣沸水泡洗后去核切了,加精渍20分钟,木耳与粳米同煮成粥,调入枣丁,红糖,再煮20分钟。做早晚餐或点心服用。
2、紫河车粥
鲜紫河车半个,瘦猪肉250克,生姜10片,糯米100克,将胎盘的筋膜血管挑开,去瘀血后与瘦猪肉洗净切块,生姜切丝,与粳米同煮为粥,粥熟后加葱、盐、少许调味品。每周2~3次服食,连服20次。
3、枸杞羊骨粥
枸杞子50克,羊骨头500克,黑豆3杷,大枣10枚,粳米50克,将羊骨敲碎,与枸杞、黑豆、大枣、粳米同入砂锅内加水煮粥,调味服食。隔日1次,可长期服。
4、首茨鸡(鳖、羊肉)
生黄茂120克,熟附子30克,首草根20克,清炖500克左右母鸡一只,食肉喝汤。10天一次,适于气血两虚的白细胞减少。若偏阳虚不去附子,改母鸡为羊肉,偏阴虚去熟附子,母鸡改为甲鱼。
多食易消化,具有补益心脾肝肾、益气养血作用食物,忌食辛辣、煎炒等食物,戒烟酒。
5、牛肉补损膏
处方为:(1)黄牛肉(去筋、膜切片)100雌,洗净,置高压锅内,加黄酒适量,密封,文火煮烂。(2)山药(盐炒)、莲子肉(去心盐炒)、茨警、小茴香(炒)各250克。共研细末。(3)红枣250克,煮熟去皮核。最后将上述3者放在一个容器内,搅拌均匀,如膏状,再在饭锅上蒸一次,即可服用。每日早晨、下午可当点心服食,每次3~5匙。健脾益气。适用于脾气不足型白细胞减少症。
6、黄茂母鸡汤
生黄茂,鸡血藤30克,大母鸡1只(乌骨,乌肉,白毛者佳)。将1只健康母鸡杀死,取其血与黄茂、鸡血藤2药和匀,并将其塞入,去净鸡毛及鸡肋(留心、肝、肺及洗净的鸡内金)的鸡腹腔内后缝合腹壁,以水适量,不加任何佐料,文火煮肉熟,食肉喝汤,每隔3~4日吃一只。
白细胞减少症的治疗
一旦怀疑自己白细胞减少,应及时到医院进行排查和治疗,切不可自行用药,以免误用药物。那么,对于白细胞减少症,医院医生一般会如何进行治疗呢?白细胞减少症的治疗该注意些什么?一起来看看专家的说法吧!
首先应仔细查找引起粒细胞减少的原因,根据病因选择相应的治疗措施。如因药物引起者,应立即停药。
其次,肾上腺皮质激素可促进骨髓释放细胞进入外周血循环,当粒细胞减少是因为免疫因素引起,如系统性红斑狼疮所致时,有较好且持久的疗效。
促白细胞生成药物临床应用种类较多,但疗效均难以确定。如维生素B6、利血生可用于各种粒细胞减少症。维生素B4、鲨肝醇、肌苷、脱氧核苷酸、康力龙等对抗癌药、放疗或氯霉素等因素所致的白细胞减少有较好疗效。在病因治疗同时,对上述药物可选择其中1-2种,服用4-6周,观察是否有使白细胞回升效果,一定要谨记医嘱,切勿认为药物越多越好而擅自使用数种药物,。
什么是白细胞减少症
化疗后主要的不良反应就是白细胞减少症。由于目前化疗药物的选择性不够强,它就如同治疗肿瘤的双刃剑,既对疯狂倍增的肿瘤细胞有杀伤作用,也对体内增殖迅速的正常细胞也有毒害作用,比如体内快速增殖的口腔黏膜细胞、头皮细胞、白细胞等,导致口腔溃疡,脱发以及白细胞减少症。在血常规检查中,白细胞计数低于4.0×109/升称为白细胞减少症,临床上表现为乏力、肌肉酸胀、低热、食欲下降、嗜睡等症状。白细胞是人体不可缺少的免疫细胞,可以直接消灭外界入侵的病原菌,一般情况下,病菌入侵时白细胞会升高,机体会调动免疫系统防御病菌的侵害,如果白细胞低于正常值,当外界病菌进入人体,就很容易造成感染后果,轻者出现感冒、肺炎,重者导致败血症。
白血球减少能根治吗
白细胞减少症(leucopenia)为常见的血液病,可发于任何年龄。指外周血液中白细胞数持续低于4×109/L时。该病起病多缓慢,症状较轻,常见乏力、心悸、头晕、低热、咽炎或粘膜溃疡、食欲减退、四肢酸软、失眠多梦、畏寒腰酸等,易患感冒等病毒性和细菌性感染;若白细胞减少症由感染所致者,则见高热,恶寒,周身酸痛等症状。若白细胞总数明显减少,低于2×109/L,中性粒细胞绝对值低于0.5×109/L,甚至消失者称为粒细胞缺乏症(agranulocysis),多以突然发病,畏寒高热、咽痛、头痛、关节痛、极度乏力出现,严重者有吞咽困难、谵语或昏迷,可在数日内死亡。
粒细胞缺乏症为白细胞减少症发展至严重阶段的表现,两者病因病机基本相同,可一并论述。白细胞减少症临床可分为原因不明性和继发性两种,前者多见;后者多为化学因素、物理因素、药物及某些疾病;或见于各种实体肿瘤化疗后、多种血液病、严重感染及原因不明者等。在中国白细胞减少症和粒细胞缺乏症的预后良好,粒细胞缺乏症如果治疗不及时,年龄较大或有其他脏器疾患的病人,病死率仍然较高。白细胞减少症中医学中无相同病名,据其症乏力、头晕、心悸、易外感发热等表现当归属于中医学“气血虚”;“虚劳”;“温病”;“诸虚不足”等范畴。
白细胞减少这种容易发生在任何年龄段的疾病,每个白细胞减少患者都要特别注意,要采用专业的白细胞减少治疗方法去治愈,要避免白细胞减少现象越来越严重,导致后期不能去治愈的后果,另外白细胞减少患者要正确采取自身白细胞减少的治疗方法。
白细胞减少症的原因
长期熬夜,不良卫生习惯、精神抑郁、食欲、睡眠障碍、免疫力下降等,均致白细胞减少。染发剂中的苯二胺接触皮肤,通过头皮可以进去毛细血管,随血液循环到达骨髓,长期反复作用于造血干细胞,严重时可导致干细胞恶变,引发白血病,危及生命。
(1)药物因素:能引起白细胞减少的药物很多,主要有抗癌药、氯霉素、磺胺类消炎药止痛片,治疗甲亢的药物,治疗糖尿病的药物等。
(2)感染因素:很多感染性疾病可引起血细胞减少,如伤害、病毒感染、支原体肺炎、传染性肺炎、粟粒性肺结核等。
(3)血液病:如急性白血病、恶性淋巴瘤、恶性组织细胞病、脾功能亢进、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4)接触放射线:如接触X线、钴60、磷32等。
(5)其他:结缔组织病,系统性红斑狼疮、肝硬化特别是伴有脾肿大者。
白细胞缺乏症的传统治疗主要是采用刺激白细胞生长的药物,临床应用种类较多,但疗效均难以确定,如维生素B4、鲨肝醇、肌苷、脱氧核苷酸、康力龙等药物。在病因治疗同时,对上述药物可选择其中1-2种,服用一段时间,观察是否有使白细胞回升效果,切勿认为药物越多越好,而同时使用数种药物。另外,有感染者必须及时采用药物控制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