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纤维化一定会发展成为肝硬化吗
肝纤维化一定会发展成为肝硬化吗
不一定。虽然肝纤维化是许多慢性肝病发展成为肝硬化前的重要中间环节,但是肝纤维化患者通过及时、正规的治疗以后病情是可以被控制的,如果在疾病早期就得到了有效的治疗,肝纤维化甚至是有可以逆转的机会的。相反,如果一位患者已经明确诊断肝纤维化,但却没有得到及时正规的治疗,反而经常饮酒、熬夜,甚至长期服用那些对肝脏有严重毒副作用的药物,那么这位患者逐渐发展成为肝硬化的可能性就非常大。
调理脂肪肝的3个简单步骤
脂肪肝—肝硬化—肝癌3步走
如果你不重视脂肪肝,极易发展成为肝纤维,75%的肝纤维发展成为肝硬化,不可逆转,肝细胞坏死,治愈率极低。半年就可能走完这三步。
从脂肪肝到肝硬化
肪肝可能会发展成肝硬化,因为长期大量的肝细胞内脂肪堆积,使其血液供应、氧气供应及自身的代谢受到影响,造成肝细胞大量肿胀、炎症浸润及变性坏死。一旦肝脏有纤维增生及假小叶形成,就成为肝硬化。
在国外,30%的酒精性脂肪肝可发展为肝纤维化,10%~40%发展为肝硬化。大量饮酒引起肝硬化的时限为20年,但有时少于上述饮酒量和时限也可发展为肝硬化。慢性嗜酒者近60%发生脂肪肝,20%~30%最终将发展为肝硬化。非酒精性脂肪肝发生肝纤维化的发病率为25%,发生肝硬化的概率较低,发展进程相对较慢,约1.5%~8.0%的病人可进展为肝硬化,也是由于这个原因,它是隐源性肝硬化的主要原因。
从脂肪肝到肝癌
脂肪肝与肝癌的关系,脂肪肝是各种肝毒性损伤的早期表现,脂肪肝疾患本身与原发性肝癌的发生无直接关系,脂肪肝不是肝癌的危险因素。但是,脂肪肝的某些病因,如饮酒、营养不良、药物及毒物质损害等,既是脂肪肝的发病因素,也是肝癌的发病因素,因此,脂肪肝对肝癌的发生有一个助动因素,可增加癌变的机率。
肝硬化的症状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病因
引起肝硬化病因很多,在我国以病毒性肝炎为主,欧美国家以慢性酒精中毒多见。同时还有酒精肝、脂肪肝、胆汁淤积、药物、营养等方面的因素长期损害所致。
1.病毒性肝炎:主要为乙型、丙型和丁型肝炎病毒感染,约占60%~80%,通常经过慢性肝炎阶段演变而来,急性或亚急性肝炎如有大量肝细胞坏死和肝纤维化可以直接演变为肝硬化,乙型和丙型或丁型肝炎病毒的重叠感染可加速发展至肝硬化。甲型和戊型病毒性肝炎不发展为肝硬化;
2.慢性酒精中毒:在我国约占15%,近年来有上升趋势。长期大量饮酒(一般为每日摄入酒精80g达10年以上),乙醇及其代谢产物(乙醛)的毒性作用,引起酒精性肝炎,继而可发展为肝硬化;
3.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随着世界范围肥胖的流行,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的发病率日益升高。新近国外研究表明,约20%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可发展为肝硬化。据统计70%不明原因肝硬化可能由NASH引起。目前我国尚缺乏有关研究资料;
4.胆汁淤积:持续肝内淤胆或肝外胆管阻塞时,高浓度胆酸和胆红素可损伤肝细胞,引起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或继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5.肝静脉回流受阻: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缩窄性心包炎、肝静脉阻塞综合征(Budd-Chiari综合征)、肝小静脉闭塞病等引起肝脏长期淤血缺氧;
6.遗传代谢性疾病:先天性酶缺陷疾病,致使某些物质不能被正常代谢而沉积在肝脏,如肝豆状核变性(铜沉积)、血色病(铁沉积)、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等;
7.工业毒物或药物:长期接触四氯化碳、磷、砷等或服用双醋酚汀、甲基多巴、异烟肼等可引起中毒性或药物性肝炎而演变为肝硬化;长期服用甲氨蝶呤(MTX)可引起肝纤维化而发展为肝硬化;
8.自身免疫性肝炎可演变为肝硬化;
9.血吸虫病:虫卵沉积于汇管区,引起纤维组织增生,导致窦前性门静脉高压.但由于再生结节不明显,故严格来说应称为之为血吸虫性肝纤维化;
10.隐源性肝硬化:病因仍不明者约占5%~10%。
发病机制
各种因素导致肝细胞损伤,发生变性坏死,进而肝细胞再生和纤维结缔组织增生,肝纤维化形成,最终发展为肝硬化。其病理演变过程包括以下4个方面:
1致病因素的作用使肝细胞广泛的变性、坏死、肝小叶的纤维支架塌陷;
2残存的肝细胞不沿原支架排列再生,形成不规则结节状的肝细胞团(再生结节);
3各种细胞因子促进纤维化的产生,自汇管区-汇管区或自汇管区-肝小叶中央静脉延伸扩展,形成纤维间隔;
4增生的纤维组织使汇管区-汇管区或汇管区-肝小叶中央静脉之间纤维间隔相互连接,包绕再生结节或将残留肝小叶重新分割,改建成为假小叶,形成肝硬化典型形态改变。
上述病理改变造成血管床缩小、闭塞和扭曲,血管受到再生结节挤压,肝内门静脉、肝静脉和肝动脉三者分支之间失去正常关系,并且出现交通吻合支等。肝脏血循环紊乱是形成门静脉高压的病理基础,且加重肝细胞缺血缺氧,促进肝硬化病变的进一步发展。 肝纤维化是肝硬化演变发展过程的一个重要阶段。正常肝组织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生成和降解保持平衡。细胞外基质的过度沉积是肝纤维化的基础,而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是形成肝纤维化的主要细胞。肝受损伤时肝星状细胞被激活,在多种细胞因子如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等的参与下,ECM合成增加,其中胶原含量明显增加(尤以I型胶原增加明显),其他ECM成分如非胶原糖蛋白(如纤维连接蛋白、层粘连蛋白等)和蛋白多糖(如透明质酸)亦有增加。各型胶原可沉积在Disse问隙,肝窦内皮细胞下基底膜形成,内皮细胞上窗孔的数量和大小减少,甚至消失,形成弥漫的屏障,类似于连续性毛细血管,称为肝窦毛细血管化(sinusoid capillarization)。肝窦毛细血管化在肝细胞损害和门脉高压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早期的肝纤维化是可逆的,到后期假小叶形成时是不可逆的。
重度脂肪肝的诊断鉴别
一、单纯性脂肪肝:肝脏的病变只表现为肝细胞的脂肪变性。根据肝细胞脂变范围将脂肪肝分为弥漫性脂肪肝、局灶性脂肪肝,以及弥漫性脂肪肝伴正常肝岛。
二、脂肪性肝炎:是指在肝细胞脂肪变性基础上发生的肝细胞炎症。据统计,长期大量嗜酒,40%左右会出现这种情况,而非酒精性脂肪肝一般很少发生脂肪性肝炎。
三、脂肪性肝纤维化:是指在肝细胞周围发生了纤维化改变,纤维化的程度与致病因素是否持续存在与脂肪肝的严重程度有关。酒精性肝纤维化可发生在单纯性脂肪肝基础上,而非酒精性则是发生在脂肪性肝炎的基础上。肝纤维化继续发展则病变为脂肪性肝硬化。
四、脂肪性肝硬化:脂肪性肝硬化是脂肪肝病情逐渐发展到晚期的结果。近年来,随著酒精性肝病和非酒精性肝病的增多,脂肪性肝硬化已占到中国肝硬化病因的第二位(第一位是病毒性肝炎及肝硬化)。在酒精性肝炎中肝硬化的发生率为50%以上,少部分非酒精性脂肪肝也会发展成为肝硬化。
肝纤维化可以治愈吗
(1)肝纤维化是有治愈可能的。肝纤维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如果经过合理的治疗,导致肝脏损伤的病因(例如病毒性肝炎等)能得到有效的控制,受损的肝细胞能够得以最大程度的修复,肝脏的功能逐渐恢复,那么,肝纤维化的病程是有逆转可能的。
(2)如果治疗不及时或者疗效不理想,当肝细胞发生广泛的坏死、甚至发展成为肝硬化、肝衰竭等情况时通常认为肝纤维化的发展就不可逆了。
出现肝掌怎么办 肝硬化
慢性肝炎在造成不同程度的肝组织坏死和炎症反应后,进一步发展会发生肝纤维化,最终可发展为肝硬化,并且肝硬变病人中,大部分易合并肝掌,所以在患有肝硬化的情况下,是很有可能出现肝掌的。
哪些人容易发生肝纤维化
肝纤维化是肝脏对各种原因所致肝损伤的创伤愈合反应,是慢性肝病发展至肝硬化的必经阶段。
1、各种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是发生肝纤维化、肝硬化的高危人群。
2、反复感染血吸虫病的患者常易引起门脉性肝纤维化。
3、酗酒和长期饮酒者在肝内产生的乙醛可直接毒害肝细胞,初期造成脂肪肝,以后可发展为肝纤维化、肝硬化。
4、原发性和继发性慢性肝内胆汁淤滞的患者可产生胆汁性肝纤维化。
5、肝豆状核变性和血色沉积病患者可产生代谢性肝纤维化。
6、长期接触和摄入各种有毒物质者可引起中毒性肝纤维化。
7、嗜好低蛋白饮食和偏爱肉类煎炸食品的人可产生营养性肝纤维化。
8、慢性充血性心衰患者可产生心源性肝纤维化。
9、各种原因产生肝纤维化后,如不及时诊治,就会引起肝硬化。
肝纤维化与肝硬化的区别
一、肝纤维化是病理学上的概念,没有特定的临床症状和体征;而肝硬化是一种慢性疾病的临床诊断名称,有临床诊断和辅助检查的诊断指标。
二、肝纤维化是由肝脏内弥漫性细胞外基质(特别是胶原)过度沉积而引起的;而肝硬化则是过度纤维化使肝脏萎缩变硬而引起的。
三、肝纤维化是肝硬化的前期病变,是可逆的;而肝硬化是肝纤维化进一步发展的结果,是多种肝脏疾病的终末期表现,通常较难逆转,且常可出现腹水、肝昏迷、上消化道出血、肝肾综合征、肝癌等并发症而危及生命。
四、肝纤维化的病理特点为汇管区和肝小叶内有大量纤维组织增生和沉积,但尚未形成小叶内间隔;肝硬化则有假小叶形成,中心静脉区和汇管区出现间隔,肝的正常结构遭到破坏,肝纤维化进一步发展即为肝硬化。
五、肝纤维化是许多慢性肝病的共同病变过程,目前还没有被认为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而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肝病,可以作为一种独立的疾病存在。
肝纤维化会怎么样 肝硬化
随着肝纤维化患者病情的发生,会导致患者肝硬化的出现,肝纤维化往往是乙肝患者发展为肝硬化的中间过程。
肝硬化发病率高吗
肝硬化防治是众多乙肝患者的心之所系,也关乎着千千万万乙肝患者家庭的幸福。那么,你知道肝硬化发病率有多高吗?目前,中国慢性乙型肝炎病人约为2000 万人,其中近25%~30%慢性乙肝病人可发展为肝硬化,15%肝硬化可发展为失代偿期肝硬化,5%~20%可发展为肝细胞性肝癌;代偿期肝硬化病人5年存活率为55%,失代偿期肝硬化病人5年存活率为14%。许多乙肝患者平时没有察觉自己的身体状况,也忽视了定期检查,等出现了乏力、肝区隐痛甚至腹水等症状才急着上医院。很多人甚至不知道自己是慢乙肝患者,头一次检查就被通知得了肝硬化。临床接近半数肝硬化患者被发现时已经处于晚期肝硬化或肝癌阶段,失去了最佳治疗时机。了解“肝硬化发病率有多高”后,肝病专家随后介绍了肝硬化的进程,希望已经被确诊为肝硬化的患者也不要灰心丧气,早发现早治疗是降低肝硬化损害的基本原则。“肝硬化之旅”需要历经肝纤维化、早期肝硬化、代偿期肝硬化和失代偿肝硬化四个阶段。不同阶段的肝硬化,症状表现不一、后果迥然不然。肝纤维化是由慢乙肝发展而来的,在正式升级为肝硬化之前,只要定期监测和随访并且进行有效的抗病毒治疗就能遏制病情大步向前的速度。早期肝硬化是肝纤维化和肝硬化之间的“桥梁”。及时治疗,就可退后一步成为轻中度肝炎;耽误治疗,就会被迫前行一步发展成肝硬化。代偿期肝硬化的病情轻重不一,症状也很不一定。有些轻度代偿期肝硬化患者没有任何症状,也有些人稍感疲乏、食欲减退、腹部不适或右上腹部隐痛,但不会出现腹水。一般而言,轻度肝硬化患者只要成功抑制病毒复制,不超负荷工作,对工作和生活并不会造成很大影响。中度代偿性肝硬化患者只要妥善处理合并症,也还可以维持基本的工作和生活。失代偿性肝硬化的病人自感虚弱,轻微活动后易疲乏,日渐明显而且食欲不振、腹胀、稀便、不消化,有些患者会出现腹水或黄疸。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一旦失代偿,生命周期就会大幅缩水。专家表示,临床上很多人得了肝硬化后对治愈很绝望,甚至感到自己来日无多。其实,肝硬化并不那么可怕,防治得当可以有效控制病情。肝病专家表示,人类对肝硬化的认识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最早认为肝硬化是不可逆转、不可恢复的。现在已经有大量的动物实验和人类研究证明,如果你能去除病因,肝纤维化是可以逆转的。【健康提示】感染了乙肝要定时检查,一旦病情恶化,请及时治疗,以免发展成肝硬化甚至肝癌,这是对自己负责更是对后代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