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慢性肾功能衰竭应该如何预防
小儿慢性肾功能衰竭应该如何预防
小儿慢性肾功能衰竭及血液透析的护理
1、营养的管理
保守治疗的营养管理,主要根据血清肌酐、尿素氮(bun)的水平来调整所需食物量,护士每日必须详细记载饮食摄入量,以供医生计算每日摄入蛋白质量及热卡。摄入的蛋白质量,应能保证患儿生长,而又应使bun(35mmol/l,血p20mmol/l,k<5。5mmol/l,2.0g/kg,而血透为1.5g/kg)。
的患儿宜低盐饮食,摄入干餐和块餐食物。成长中的儿童,一般通过测量体重来了解水摄入。
2、限制钾
常常伴有高血钾,要求护士向家长宣传含钾高的水果和蔬菜,以避免过多摄取。
3、严密隔离,预防感染
尽量避免到公共场所。住院患儿住单间,房间每日通风两次。每晚行紫外线消毒,减少干燥,内衣柔软,清洁。
4、心理护理
在护理工作中要关心体贴家属及儿童,语言上要谨慎、热情,必要时通过介绍或参加其他患者治疗情况,使患儿及家属消除顾虑,积极配合,使疾病早些得到控制。
小儿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表现
在病人发展到肾功能不全前,其表现可能是非特异性如头疼、疲乏、困倦、厌食、呕吐、烦渴、多尿、生长迟滞。体格检查偶可见显著的异常,但绝大多数肾衰患儿表现苍白、无力及高血压可有生长迟滞及佝偻病。
肾衰竭后期可表现为少尿或无尿。
患儿肾功能差,体内代谢的废物如尿素氮、肌酐等有害物质,无法通过肾脏排出体外。这些废物可随血液周游四方,若进入消化道,胃肠黏膜受到刺激后可引起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口腔黏膜也会发生溃烂,患儿嘴里会有尿臊味。废物若经呼吸道排出,可导致尿毒性支气管炎、胸膜炎、肺炎等。心包膜受到尿素刺激后可引起尿毒性心包炎。废物若经皮肤汗腺排出,病人的皮肤上会出现尿毒霜。尤为严重的是,毒性物质侵害神经系统,可使病人出现精神萎靡、疲乏无力、四肢麻木、头晕头痛等症状,重者会出现嗜睡或烦躁不安、抽搐、昏迷,如不及时救治可危及生命。
小儿慢性肾功能衰竭应该做哪些检查
1.尿液检查
随原发病不同而有圈套 差异。
共同点:
(1)尿渗透压降低,多在每公斤450mOsm以下,
(2)比重低,多在1.018以下,严重时固定在1.010~1.012之间。作尿浓缩稀释试验时夜尿量大于日尿量,各次尿比重均超过1.020,最高和最低的尿比重差小于0.008。
(3)尿沉渣检查,有不同程度的血尿、管型尿,其中蜡样管型最有意义。
(4)尿蛋白定量增加,一般为(十)一( ),晚期因肾小球绝大部分已毁坏,尿蛋白反而减少。
(5)尿量减少,每日尿量多在1000ml以下。
2.肾功能检查
(1)肾小球功能检查:
①血尿素氮(BUN)与血肌酐(Cr)的测定:
正常成人血尿素氮为3.2~7.1毫摩尔/升,血肌酐为88.4~176.8毫摩尔/升。在肾功能轻度受损时,血尿素氮与肌酐变化不大,虽不能作为肾脏疾病早期功能情况的指标,但其浓度的高低与病情程度成正比。
②菊粉清除率测定:
菊粉在人和动物体内均不存在,且不与血浆蛋白结合,又不被蛋白质吸附,肾小管对其不吸收、不排泌、不合成、不破坏,可以自由从肾小球滤过,对人体无害,可在血和尿中测定出来。
方法:将10%的菊粉注入静脉,达到稳定浓度后,测其尿中排出浓度,而后可以求出菊粉清除率。
缺点:只能静脉给药,易引起热原反应。应用时需多次采血和精确收集尿量,繁琐且准确性低。
③内生肌酐清除率测定:内生肌酐亦基本具有前述菊粉的优点,而且为机体内在的代谢产物,实际运用时比较方便,因此为目前临床广泛使用。
方法:一是测定24小时内生肌酐清除率(升/24小时),须留取24小时尿量。二是测定每分钟内生肌酐清除率(毫升/分),留取早晨6时~10时的尿量进行测定。
注意事项:
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工作。
试验前2天内应禁食肉类。
测定24小时内生肌酐清除率必测定每分钟内生肌酐清除率可
(2)检测肾小管的功能;
应分别检测近曲小管和远曲小管的功能。特别要尿液浓缩-稀释功能测定。
3.血常规检查
血红蛋白降低,在80g/L以下,重者<50g/L,为正常形态正色素性贫血。
白细胞正常或降低。
感染或严重酸中毒时白细胞可升高,血小板正常或降低,红细胞沉降率增快。
4.血生化检查
白蛋白<30 g/L,血浆总蛋白<60g/L。血钙<2mmoL/L,血磷>1.6mmoL/L。
血钾、钠、氯、CO2CP、阴离子间隙随病情而变化。
5.其他检查
通过B型超声检查、X线腹部平片、放射性核素肾扫描、CT和磁共振检查等,确定肾脏的外形、大小及有无尿路梗阻、积水、结石、囊肿和肿瘤等。
慢性肾衰晚期肾体积缩小(多囊肾、肾肿瘤除外)为其特征性改变。
小儿慢性肾功能衰竭如何进行护理
1、 限制钾
小儿慢性肾衰竭常常伴有高血钾,要求护士向家长宣传含钾高的水果和蔬菜,以避免过多摄取。
2、严密隔离,预防感染
小儿慢性肾功能衰竭要怎么护理?尽量避免到公共场所。住院患儿住单间,房间每日通风两次。每晚行紫外线消毒,减少干燥,内衣柔软,清洁。
3、心理护理
在护理工作中要关心体贴家属及儿童,语言上要谨慎、热情,必要时通过介绍或参加其他患者治疗情况,使患儿及家属消除顾虑,积极配合,使疾病早些得到控制。
4、营养的管理
保守治疗的营养管理,主要根据血清肌酐、尿素氮(BUN)的水平来调整所需食物量,护士每日必须详细记载饮食摄入量,以供医生计算每日摄入蛋白质量及热卡。小儿慢性肾功能衰竭要怎么护理?摄入的蛋白质量,应能保证患儿生长,而又应使BUN(35MMOL/L,血P20MMOL/L,K5.5MMOL/L,2.0G/KG,而血透为1.5G/KG)。
小儿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治疗
小儿慢性肾功能衰竭有什么治疗
应争取早期诊断,对症治疗,去除病因,如有延误,虽去除病因,肾组织的损害已难于恢复。如病因为尿路梗阻,应做相应的手术治疗,但患儿往往处于肾功能不良,不能耐受太大的手术,可先做肾造瘘术或耻骨上膀胱造瘘术,以利引流。如有持续性或间断性脓尿,应积极控制感染,并追踪复查。对于终末期肾脏疾病或难于恢复的肾功能衰竭患儿,近年来应用慢性血透析(人工肾,亦称长期间歇性血透析),使很多病人能继续存活或恢复正常生活。现行的长期规律性透析,一般每周透析2~3次,可于夜间睡眠时进行透析。腹膜透析亦已用于慢性肾衰,主要在腹腔内长期固定导管,每日按时进行透析,在家庭中亦可遵照医嘱进行
小儿慢性肾功能衰竭是怎么引起的
不论肾损害的原因如何,一旦肾功能损害达到危险水平时,则难于避免进展到终末期肾衰。虽然进展到肾功能损害的不完全了解,但与下述重要因素有关,包括进行性免疫性损害、血液动力学所影响存活肾小球的高过滤、饮食中蛋白及磷的摄入、持续性蛋白尿及高血压。
如免疫复合物或抗-GBM抗体继续沉着于肾小球可导致肾小球炎症以致最终形成瘢痕。
与最初引起肾损害的机制无关,高过滤的损伤可能是造成最终肾小球破坏的常见过程。任何原因引起的肾单位丢失可引起剩余肾单位的功能及结构肥大,至少部分肾小球血流量增加。增加的血流量增加肾单位内肾小球过滤的力量。存活肾小球的高过滤可用以保持肾功能但也可损害这些肾小球的机制尚不清楚。损害的潜在机制包括增高的静水压力直接作用于毛细血管的完整性,导致蛋白质通过毛细血管增多或兼有二者。最终引起肾小球环间膜及上皮细胞的改变,发生肾小球硬化。当硬化进展时,剩余的肾单位排泻负担增加,形成肾小球血流量增多和高过滤的恶性循环抑制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减少高过滤可能减缓肾衰的进展。
小儿慢性肾功能衰竭如何进行护理
1、 限制钾
小儿慢性肾衰竭常常伴有高血钾,要求护士向家长宣传含钾高的水果和蔬菜,以避免过多摄取。
2、严密隔离,预防感染
小儿慢性肾功能衰竭要怎么护理?尽量避免到公共场所。住院患儿住单间,房间每日通风两次。每晚行紫外线消毒,减少干燥,内衣柔软,清洁。
3、心理护理
在护理工作中要关心体贴家属及儿童,语言上要谨慎、热情,必要时通过介绍或参加其他患者治疗情况,使患儿及家属消除顾虑,积极配合,使疾病早些得到控制。
小儿慢性肾功能衰竭需要做哪些检查
1.尿液检查尿常规蛋白一般为(十)一(++),晚期肾功能损害明显时尿蛋白反见减少。尿沉渣镜检有不同程度的血尿、管型尿,粗大宽阔的蜡状管型对慢性肾衰有诊断价值。尿比重降低至1.018以下,或固定在1.010左右,尿渗透压在450MOSM/KG以下。
2.血常规检查血红蛋白降低,一般在80G/L以下,重者50G/L,为正常形态正色素性贫血,白细胞正常或降低。感染或严重酸中毒时白细胞可升高,血小板正常或降低,红细胞沉降率增快。
3.血生化检查血浆总蛋白60G/L,白蛋白30 G= L= 2MMOL= L=1。6MMOL/L,血钾、钠、氯、CO2CP、阴离子间隙随病情而变化。
小儿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诊断
1.肾功能不全代偿期
血肌酐为110~177μmol/L(1.2~2mg/dl),肾小球滤过率剩余50%~80%,无临床症状。
2.肾功能不全失代偿期(氮质血症期)
血肌酐为178~445μmol/L(2~5mg/dl),肾小球滤过率剩余25%~50%,可有轻度贫血,酸中毒,夜尿,乏力。
3.肾功能衰竭期(尿毒症期)
血肌酐为446~707μmol/L(5~8mg/dl),肾小球滤过率剩余10%~25%,有明显消化道症状及贫血体征,可有代谢性酸中毒及钙,磷代谢异常。
4.终末期肾病
血肌酐大于等于708μmol/L(8mg/dl),GFR剩余小于10%,有各种尿毒症症状,包括消化,神经,心血管各系统功能异常,水,盐代谢紊乱,酸,碱失衡明显,严重贫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