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皮炎辨证
三种皮炎辨证
血热风盛证
病起急骤,皮损浅红或鲜红,可见密集丘疹,局部灼热,瘙痒剧烈。舌红、苔黄,脉浮数。治宜清热解毒,凉血散风。
湿热蕴结证
发病急,皮损鲜红,明显的水肿性红斑,丘疱疹、水疱或大疱、糜烂、渗液、结痂,或伴发热、尿黄。舌红、苔黄或黄腻,脉滑数。治宜清热解毒,化湿祛风。
血虚风燥证
长期反复接触致敏刺激物,皮损肥厚,色暗红,干燥脱屑,自觉瘙痒剧烈。舌质干少津、苔薄白,脉细。治宜清热祛风,养血润燥。
中医辨证特应性皮炎
用中医中药来治疗特应性皮炎的,治疗的效果还是不错的,因为现在用中医治疗疾病还是很长久的,所以可以用中药来治疗的,可以根据患者自己的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中药来治疗的,特应性皮炎主要有胎热型,还有就是脾湿型,还有就是阴虚血燥型,所以要根据病情选择药物。
如果患者是胎热型的患者,可以用疏风导热散,主要的药材就是玄参,生地,车前子,木通,还有连翘,甘草,茯苓,五灵脂,栀子等这些的,对患者都是很好的,还有就是如果患者是脾湿型的患者,在平时可以吃些除湿胃苓汤,主要的药材就是苍术,茯苓,炒白术,黄芪,还有炒苡仁,蛇床子,木通,陈皮等的药物,对患者都是可以进行治疗的。
使用中药治疗特应性皮炎还是非常有讲究的,多一味药少一味药的作用肯定会大不相同,并且每个患者的身体情况也不一样,有些患者并非单纯只患有特应性皮炎这一种疾病,甚至还伴有糖尿病或是恶性肿瘤这样的严重疾病,所以在治疗前必须清楚掌握患者的身体情况,如此才好在后期的治疗过程中更有针对性的帮助患者治疗。此外,患者朋友平时还应注意补充各种维生素,特别是维生素B和维生素E,这些对患者的病情都有非常好的辅助治疗的作用,在饮食方面一定要注意忌口,治疗期间一切发物都是不可以吃的。
牙周炎的药用方
治疗牙周炎的药用方(胃火上蒸)处方:黄连5克,生地12克,生石膏25克,黄芩6克,丹皮、升麻、连翘各8克。……
治疗牙周炎的药用方(胃火上蒸)
处方:黄连5克,生地12克,生石膏25克,黄芩6克,丹皮、升麻、连翘各8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清胃泻火,消肿止痛。用于牙周炎,中医辨证属胃火上蒸型。症见起病较急,牙龈红肿,伴有轻度疼痛及少量脓血性分泌物渗出,口臭口苦,喜冷饮,胃脘嘈杂,尿黄,大便秘结,舌质红,苔黄厚,脉洪大或滑数。
治疗牙周炎的药用方(肾阴亏虚)
处方:熟地、山药各15克,山茱萸、枸杞子、牡丹皮各10克,茯苓、泽泻各8克,骨碎补25克。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功效主治:滋阴补肾,益精固齿。用于牙周炎,辨证属肾阴亏虚型。症见牙龈轻度红肿萎缩,并经常出血溢脓,牙根宣露,牙齿松动,口渴咽燥,头晕耳鸣,腰膝酸软,手足心热,睡眠差,舌质红苔少,脉细数。
神经性皮炎中医辨证
神经性皮炎,中医叫做牛皮癣,中医认为本病初期都由于风湿热毒阻滞肌肤或者局部的的机械刺激所导致,久病以后则耗伤阴液,营血不足,血虚生燥生风,皮肤失去濡养而成。 另外紧张,劳累,心火上炎,情志不舒,肝郁化火可以导致气血运行失常,肌肤失养,也可以导致。在治疗上中医辨证论治将本病分为三个证型。
第一个证型肝郁化火证,多采用清肝泻火、疏肝理气的中药调理,常用的方剂为龙胆泻肝汤加减。
第二个证型风湿热晕症, 一般多采取清热利湿,祛风止痒的中药调理,常用的方剂消风散加减。
第三个证型血虚风燥证,一般多采用养血润燥,祛风止痒的中药调理,常用的方剂为当归饮子加减。
夏季皮炎常见类型
第一:神经性皮炎
这种皮炎也被称之为慢性苔藓,属于一种障碍性的皮肤疾病。更多的出现在我们的颈部两侧、胳肢窝或者是前臂以及腿部。一般情况下,出现都是成片的,形状则是三角形或者是多角形。会导致皮肤的厚度增加,皮沟也会加深,状态类似于苔藓。
第二:接触性皮炎
这种皮炎主要就是由于皮肤的黏膜接触了一些物质,从而导致皮肤出现急性炎症导致这种情况发生的原因有两种,分别是变态反应以及原发性刺激,主要的症状就是红斑以及水泡。
第三:日光性皮炎
这种皮炎主要就是由于太阳光照射所导致的一种慢性皮肤病,主要的症状表现为多形性皮疹,皮肤中会出现红斑、水疱苔藓以及丘疹。
第四:脂溢性皮炎
这种皮炎比较多出现在皮脂腺分布比较多的部位,常见的就有胸部、褶皱部位以及脸上还有头皮位置。一开始的时候,这种皮炎的症状表现为轻度的红斑片,上面出现白色的鳞屑,还有一些轻微的瘙痒症状。等到皮炎的情况越来越严重,那么皮炎的部位还有可能出现液体身处,并且伴随有臭味,甚至整个头部都出现了问题。
特应性皮炎都有哪些临床特点呢
1.特应性皮炎可在任何年龄发病,常初发于2-6月婴儿,婴儿期异位性皮炎皮损常累及面部、顶部、躯干及四肢伸侧,慢性儿童期和成人期异位性皮炎皮损常累及四肢伸侧或屈侧,并好发于肘窝和腘窝。儿童成熟后异位性皮炎严重程度常降低,但当再暴露于外源性刺激物时其皮肤表现为易瘙痒和炎症。
2.急性期皮损以在红斑基础上的剧痒性丘疹和水疱为特征,并经常伴有广泛抓痕和严重渗出及糜烂;亚急性期皮损以红斑、抓痕和鳞屑为特征;
3.慢性期皮损以皮肤增厚性斑块、苔藓样变和纤维化丘疹为特征。在慢性期异位性皮炎病人中这三种皮肤反应形式可同时并存。
4.炎症可由急性到慢性,反复发作,严重瘙痒及与痒阈降低有关的皮肤反应是异位性皮炎的重要特征。以下为特应性皮炎的临床特点。
哪些皮肤病可以引起表皮增厚
引起皮肤表皮增厚的皮肤病有银屑病、神经性皮炎、鲍文氏病。三种皮肤病临床表现各异,但是病理表现均为角质层肥厚不全角质化,即表皮增厚。
银屑病的皮损特点是大量的银白色鳞屑。
神经性皮炎为局限性皮损处可见皮肤的皮沟皮丘加深。
鲍文氏病则在外生殖器及肛门周围的皮肤黏膜处常见多个或者单个色素丘疹,可融合成斑块呈疣状改变。
病毒性皮炎有哪些药物效果好
首先:病毒性皮炎也就是病毒引起的皮炎,得了病毒性皮炎要去正规性医院,在专家的指导下用药,分析如下: (1)外用氢化可的松或去炎舒松霜剂,外搽患病详细内容如下
首先:病毒性皮炎也就是病毒引起的皮炎,得了病毒性皮炎要去正规性医院,在专家的指导下用药,分析如下:
(1)外用氢化可的松或去炎舒松霜剂,外搽患病毒性皮炎部位。
(2)病毒性皮炎患者口服抗组胺药,如异丙嗪、扑尔敏、苯海拉明。这三种药都有嗜睡副作用,白天也可以服用无嗜睡副作用的抗组胺药,如阿司咪唑或特非那丁。 也可在中医辨证指导下选用中成药或方剂治疗病毒性皮炎:
(1)属肝郁化火型的病毒性皮炎,宜舒肝理气,泄化肝热。
(2)属风湿蕴郁型的病毒性皮炎,宜疏风胜湿止痒。
(3)属血虚风燥型的病毒性皮炎,宜养血润肤,祛风止痒。
病毒性皮炎的注意事项
1. 病毒性皮炎患者避免进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和海鲜发物。不饮酒,少抽烟。多吃些新鲜蔬菜和水果。2. 早睡早起,生活规律。适当进行体育锻炼。避免抓挠及异物刺激患病毒性皮炎的部位。
急性肠胃炎辨证论治
(1)肠胃湿热:病起急骤,恶心频发,呕吐吞酸,腹痛阵作,泻下急迫,便行不爽,粪色黄褐而臭,口渴欲饮,心烦,尿短赤少,舌苔黄腻,脉淆数或滑数。
治法:清热化湿,理气止泻。
方药:葛根10克、黄芩10克、黄连6克、木香10克、茯苓12克、车前子10克、白扁豆10克、薏苡仁15克、荷叶10克、生甘草6克。
(2)寒湿阻滞:呕吐清水。恶心,腹泻如水,腹痛肠鸣并伴有畏寒发热,颈项或全身关节酸痛,苔薄白或白腻,脉灞。
治法:散寒除湿,和中止泻。
方药:藿香10克、大腹皮10克、白芷10克、紫苏10克、茯苓12克、清半夏10克、白术10克、陈皮10克、厚朴10克、生姜5克、甘草6克。
中成药:霍香正气水,腹痛水。
(3)食滞胃肠:恶心厌食,得食愈甚,吐后反快;腹痛,泻下秽臭,气迫不爽,泻后痛减,苔厚腻,脉滑实。
药物治疗治法:消食化滞,和胃降逆。
方药:焦山楂10克、神曲10克、制半夏10克、茯苓12克、陈皮10克、莱菔于10克、大腹皮10克。
中成药:保和丸,香连化滞丸。
(4)脾胃虚弱:禀赋不足,素体脾虚,饮食稍有不慎即吐泻,大便溏薄,呕吐清水,且时作时休,面色不华,乏力倦怠,舌淡,脉弱。
治法:健脾理气,和胃止泻。
方药:人参3克、白术12克、山药10克、茯苓12克、白扁豆12克、陈皮10克、砂仁3克、薏苡仁12克、甘草6克。
中成药:人参健脾丸。
皮炎的表现
皮炎与湿疹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通常可分为急性期、亚急性期及慢性期三种皮损。急性期表现为红斑、水肿,可伴有丘疹、水疱或渗出。病理表现为表皮细胞间水肿,海绵形成,表皮内水疱。亚急性期水疱、红肿及渗出减少,出现结痂及脱屑。慢性期以皮肤肥厚革化为主,可伴有色素沉着或色素减退,组织病理表皮增厚,棘层肥厚,真皮乳头淋巴细胞浸润。上述三期间常无明显界限,有的患者可同时并存,也有的皮炎不一定要经历三期。
上述临床分期不提示病因或发病机制,而根据病因、发病部位和临床特点,可以把能进行分类诊断的皮炎称为分类性皮炎(湿疹),如淤积性皮炎,脂溢性皮炎等;对于具备皮炎湿疹临床特点又不能进一步归类者称为未分类性湿疹(表1),各种不同的皮炎湿疹各具相对特异性的临床特点。
春季谨防三种皮肤病
春季皮肤大敌一般有三种:病毒性疾病造成的皮肤问题,过敏和皮肤瘙痒。
立春节气养生:过敏性皮肤:离开过敏源
春天是气候转换的季节,由于空气中散布的细菌孢子和花粉等致敏物质,一些有过敏性皮肤的人在接触了花粉、某些食品、污染的空气等物质后,皮肤会出现红肿、发痒、脱皮及出现过敏性皮炎等异常现象,因为这些问题到皮肤科门诊来求治的病人也不少。减少过敏先要离开过敏源,皮肤敏感的人户外活动时要比一般人更小心,免得面部皮肤沾到花粉等物质。
立春节气养生:皮肤瘙痒:冬季延续症
春季虽然来到,但是,经历了一整个冬天寒冷干燥气候的挑战,一些瘙痒病人在初春也不会好转,特别是老年人,由于他们皮肤分泌油脂等保护物质的机能减退,所以更容易发病。皮肤最外面是角质层,如果角质层受伤,那么它保护皮肤的作用就会失去,细胞内的水分容易蒸发掉,皮肤就会更为干燥。
所以即使瘙痒程度加剧了,也不能使劲抓挠,因为把皮肤抓破了会对皮肤造成更大的伤害,细菌容易进入皮肤引起皮肤发炎、溃烂,所以最好的方法是用浸了凉水的毛巾冷敷来化解瘙痒。应对春季皮肤瘙痒,首先应该选择质地柔软宽松的棉织物,减少对皮肤的刺激。不要每天用强力的浴液或肥皂使劲擦洗,洗澡太勤只会使皮脂减少更为加剧,刺激皮肤更加瘙痒。
立春节气养生:病毒性疾病:当心风疹麻疹
春天是孩子容易被风疹、麻疹病毒侵害的季节,这些疾病原属于传染病,但由于会出现皮疹等反应,一些年轻的父母分不清楚,也会到皮肤科求诊。对于这类疾病,家长最应该注意的是隔离。如果在幼儿园或学校发生了麻疹、风疹,应该让健康的孩子尽快和病儿隔离。
麻疹好发于冬春季节,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未患过麻疹又未接种过麻疹疫苗者普遍具有易感性,6个月-5岁的幼儿发病率最高。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以发热、咳嗽、流涕、眼结膜充血、口腔黏膜疹及全身斑丘疹为临床特征,并常并发肺炎,危及婴幼儿生命。对抗招数:小孩子不要到人群密集的地方去;一旦发病,要早隔离、早治疗,麻疹患儿应隔离至出疹后5天。
日光性皮炎治疗方法
一、局部治疗
(1)2.5%消炎痛溶液(纯乙烯醇、丙二醇、二甲基乙酰胺,比例为19∶19∶12)外搽。
(2)大疱、渗出液多时,可用2%~4%硼酸溶液;牛奶液(牛奶和水50∶5)或生理盐水(一茶匙盐溶于500~600ml水中)等溶液进行湿敷,每次15~20分钟,一日2~3次,直到水交干涸。大部分水疱可不必处理。
二、全身治疗
(1)抗组织胺药:用于刺痒性日晒伤。赛庚啶2mg每日3次口服;扑尔敏4~8mg每日3次口服;息斯敏10mg每日一次口服。
(2)止痛药:阿斯匹林1g每日3次口服;扑热息痛0.25~0.5g每日3~4次口服。
(3)皮持类固醇激素:严重的晒伤可用强的松10mg每日3次口服,用2~3天,但要在晒伤后36小时后或更短时间内应用,有减轻红肿热痛的作用。
三、日光性皮炎辨证论治
中医称日晒作为了日晒疮。治则以凉血清热,除湿祛风。方剂可用凉血消风散加减。
四、预防
经常参加室外锻炼,增强皮肤对日晒的耐受能力;在上午10时到下午2时日光照射最强时尽量避免户外活动或减少活动时间;避免日光曝晒,外出时注意防护,如撑伞、戴宽边帽、穿长袖衣服;若在户外,建议常规应用日光保护因子(SPF)15以上的遮光剂,有严重光敏者需用SPF30以上的高效遮光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