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做好3点帮早产儿追赶式成长

做好3点帮早产儿追赶式成长

很多人觉得早产儿“先天不足”,“后天发育”也会跟不上趟。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新生儿科主任孙建华教授告诉记者,事实上,在出生一段时间后,早产儿会出现“加速度”生长,把握这段时机,多数宝宝都能后来居上。这在医学上被称为“追赶式成长”,多数早产宝宝会在18个月到2岁内完成,尤其是出生后第一年至关重要。此时,需要全方位干预。

第一、正确评估

父母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通过矫正月龄(实际月龄减去早产月份,如早2个月出生则减2),用头围、体重、身长三项指标,及时衡量宝宝的发育速度是否合适。

刚出院时,最好一两周就要复查一次;若宝宝生长稳定,出生2个月后,可改为一两个月复查一次。矫正月龄达6个月时,要加入对行为发育的评估,看看宝宝对外界刺激,如声音、移动物体是否有反应;10个月时,检查其爬行和运动协调能力,预防脑瘫。1岁后,每3个月复查一次,主要观察语言发育和运动发育;2岁后可每半年复查一次。

第二、科学喂养

对胎龄小、体重低的早产儿来说,纯母乳喂养可能无法满足营养需求。因此,在耐受母乳喂养后,最好添加含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的母乳强化剂,可以将其加入母乳中,调和后喂给孩子。

矫正月龄到4个月时,可以给宝宝添加米糊等碳水化合物,这有助于增强饱腹感,睡得安稳。矫正月龄达五六个月时,可以加蛋黄、肝泥等。需要提醒的是,纯吃母乳容易出现生理性贫血,要注意适当补充一些肝泥、肉泥等,严重时补充铁剂。

第三、合理看护

早产儿体温调节较困难,看护时要特别注意温度调节,室内温度最好保持在24℃—28℃,每4—6小时测一次体温,保持体温恒定在36℃—37℃。若宝宝体重低于2500克时,不要洗澡,可以每2—3天用食用油擦擦脖子、腋下、大腿根部等皱褶处。

此外,运动干预能促进早产儿的正常发育。在出生后,可以让宝宝多练习俯卧,训练抬头;校正月龄达4个月时,可以练习翻身、坐;校正月龄达6个月,训练爬行; 12个月时,开始学习站立。还可以帮助宝宝平躺在大球上,前后、左右、顺、逆时针摇晃大球,以增强宝宝的平衡能力。

给早产儿出院后的科学喂养

美国早产儿喂养临床研究专家卡文尔JD博士曾在北京接受《健康报》记者采访时谈到,美国很多早产儿也面临生长落后等问题,在出生后最初几年,需要加 速追赶由于早期营养不足而落后的生长,这就是医学上所称的“追赶性生长”。医生通常会根据早产儿在住院期间和出院后不同时期的生长发育和营养需求,给予喂 养指导。住院期间,会提供高能量高营养的院内配方或母乳加母乳强化剂进行喂养;出院后,根据个体生长发育和营养状况,医生会建议妈妈们选择母乳加母乳强化 剂或专业的出院后配方作为过渡,以帮助早产儿实现适宜的“追赶性生长”。

目前,我国很多早产儿也面对着同样的问题。住院期间,医务人员会提供适合早产儿的院内配方进行喂养;出院后,需在医务人员的指导下,同时兼顾出 院后特殊营养需求以实现追赶性生长,并注意避免能量的过度摄入。那么,什么才是早产儿适合的喂养方案,在喂养中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首先,母乳是早产儿首选的理想食物。为满足早产儿某些特殊的营养需求,目前国际上推荐母乳加母乳强化剂喂养。例如,纯母乳喂养的极低出生体重儿,需要摄入的包括蛋白质在内的许多营养素以满足他们生长所需,帮助解决生长速度较慢等问题。

而对于那些母乳不足或不能母乳喂养的早产儿,则建议妈妈使用早产儿出院后专用配方奶粉喂养。这种出院后专用配方奶粉是根据早产儿出院后的特殊营 养需求而设计的,是营养水平介于院内配方和足月配方之间的专业过渡配方。其能量密度、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水平都更加合理,且其安全的潜在肾溶质负荷, 可以帮助降低早产儿的肾脏负担,加之较低的渗透压,也帮助提高早产儿胃肠道耐受,可以帮助纠正早产儿出院后的营养不足。此类配方在国外发达国家作为配方奶 粉喂养的早产儿出院后标准喂养方式来推行。国外权威机构———欧洲小儿胃肠、肝病和营养学会(ESPGHAN)也强调了早产儿使用出院后专用配方奶粉喂养 的重要性。

需要特别提醒妈妈们,早产儿出院后,不应继续喂养院内配方奶或直接喂养常规足月儿配方奶。这是因为,若继续使用能量密度较高的院内配方奶喂养, 可能会导致某些营养素的过度摄入,如维生素A和D 等。若直接喂养足月儿配方奶,可能无法满足早产儿出院后追赶性生长的特殊需求。所以,为帮助早产儿实现适宜的追赶性生长,出院后应在医务人员的指导下,制 订和采用适合早产儿的不同阶段生长发育需要的科学喂养方案,为宝宝的健康成长打下坚实基础。

给早产儿转奶都要注意哪些问题

那早产儿的转奶问题具体都有什么呢,下面就详细的介绍下,使得家长对这样的问题,也都是有着很好的了解,在给宝宝转奶的是,也都知道该如何做对宝宝最好。

早产儿的转奶问题:

早产儿作为发育不成熟的、特殊的一个群体,对他们的营养需求不仅要考虑到营养素缺乏引起的问题,还要考虑这些营养素过多所带来的可能风险。所以,对于需要进行追赶性生长的早产儿来说,何时从早产儿奶粉转为普通的一段奶粉就成为了每个爸爸妈妈尤为关心的问题。一般来说,当您的早产宝宝(是实际月龄而不是纠正月龄)的体重追赶上同月龄的足月宝宝时,就可以改为普通的一段奶粉了。

那接下来的问题是,多少体重才算是追上了呢?目前国内学者的推荐是,达到足月宝宝体重的25百分位就可以了。如果您的宝宝体重在10百分位以下,仍然需要吃早产儿奶粉直到达标为止。更换早产奶粉不是说几个月的时候换,或者说几斤重的时候换,而是月龄和体重同时考虑,举个例子说,当一个早产男宝宝在出生后3个月,体重达到6kg,可以换为普通的一段奶粉了。

早产儿补充哪些营养

要补充维生素

由于早产儿生长快,又储备不足,维生素A、B、C、E、K、钙、镁、锌、铜、铁等也都应分别在生后一周至两周,在医生的指导下开始补充。

预防感染

早产儿室避免或不让闲杂人员入内。接触早产儿前任何人(母亲和医护人员)须洗净手。接触孩子时,大人的手应是暖和的,不要随意亲吻、触摸。早产儿的用品要消毒、要干净,桌面床面保持整洁。母亲或陪人感冒要戴口罩,如腹泻则务必勤洗手,或调换人员进行护理。

母乳喂养

早产儿为了“追赶”生长速度,需要更多的蛋白质和热量,而早产儿的母亲身体会迎合这个需要制造出高热量高蛋白的母乳。这种母乳中所含有的更加丰富的抗体和养分,会保护宝宝免于受到早产儿更加容易患上的诸多感染。如母乳不足,则采用早产儿乳粉。

雅培早产儿奶粉要吃多久最合适

早产儿奶粉是一种针对特殊人群在特殊时期使用的营养产品,目的就是帮助早产儿尽早的实现追赶性成长达到正常足月宝宝的身体素质。那么早产儿奶粉可以一直吃下去吗?早产儿奶粉要吃多久最合适呢?新手妈妈们和小编一起来了解下早产儿奶粉要吃多久最合适的相关知识吧!

早产儿奶粉中需要含有脂肪酸,尤其是DHA和ARA,据科学临床研究,奶粉中添加适量的DHA和ARA能促进早产儿生长发育。早产儿身体素质和抵抗力都不比足月宝宝,因此早产儿奶粉中一定要富含科学比例的多元营养素和益生元组合,帮助早产儿宝宝智力与体质的同步发展。早产儿虽然在新生儿中所占的比例不大,但是却需要妈妈投入更多的精神去关怀。早产儿奶粉营养全面丰富,那么早产儿奶粉要吃多久呢?

常规来说,早产儿奶粉只需食用20—30天,但根据实际情况来分析早产儿奶粉要吃多久的时间绝不止1个月。早产儿奶粉要吃多久具体还要看宝宝的情况来定,一般如果早产儿的体重、头围、身长都达到了足月宝宝的标准就能够换成婴幼儿1段奶粉了。据小编的观察,早产儿奶粉至少要吃到宝宝6个月的时候,才能换成婴幼儿配方奶粉。

做好3点规避丙肝

1、生病时尽量到正规医院就医,因为正规医院的注射,诊疗设备相对完善以及经过消毒,使用一次性注射用具,对医疗器械以及用具要进行消毒,带血及体液污染物应该严格消毒处理。而且在输血时会对血液进行筛查,以确定没有丙肝病毒。

2、做好产前检查,夫妻双方在结婚前做好婚检产检,并且在怀孕前双方做一次丙型肝炎病毒标准物检查。如在母亲怀孕期时查出阳性,也要尽可能地降低母婴传播的危险性。

3、个人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接触病人后要用肥皂洗手,提高防范意识,不要随便的纹身、纹眉、纹眼线、扎耳洞等。如果家庭成员或者朋友得了丙肝,不要太紧张了,只要不共用牙刷、牙杯、剃须刀等卫生用具,是不会被传染的。

早产儿长的慢怎么办 怎么喂养

1.早产儿喂养

早产儿喂养是指由于胎儿不足37周早产,易产生呼吸中枢发育不成熟、肝脏功能不完善、低血糖、低血钙、智力低下的诸多病症,而对婴儿特殊照顾与喂养。这些宝宝由于组织器官发育不成熟,身体的功能、生活能力和抵抗力都比较差,因此要加强对早产儿的喂养,在喂养、保暖和预防疾病上给予特殊护理。家长应做到,科学喂养细心护理,让早产宝宝实现追赶成长并健康成长,医生的指导下喂养,适当添加营养素。

2.喂食量:

刚出院回到家的宝宝,头两三天内,其每餐的喂食量先维持在医院时的原量不必增加,待适应家里的环境后再逐渐加量,因为环境的变迁对婴儿的影响是蛮大的,尤其是胃肠的功能。

3.喂食方式:

一般采用餐多量少及间断式的喂食方式。每喝奶一分钟,便将奶瓶抽出口腔,让宝宝能平顺呼吸约十秒钟,然后再继续喂食,如此间断式的喂食,可减少吐奶发生或呼吸上的压迫。

4.喂食特殊配方的奶粉(如早产儿奶粉):

可以促进消化及增加营养吸收,对早产儿的生长有益。

5.维持合宜室温:

早产儿对环境的温度和变迁一样敏感,所以要注意体温的保持及温度的衡定性,以免调适不佳而致病。

从早产儿奶粉到普通一段奶粉如何转奶

早产儿奶粉更适合早产儿

早产儿由于尚未在母亲体内获得足够的发育便出生,消化能力和身体机能都比不上足月儿,因此足月儿适用的普通配方奶粉的能量密度和营养物质含量相对于早产儿来说可能会偏低,同时其中的一些成分对他们来说也相应地难消化一些。而早产儿配方奶粉则含有更高的能量密度,更丰富的营养素,以及更容易消化的成分,可以让这些宝宝能尽快赶上其他足月儿的发育步伐。

如何从早产儿奶粉转为普通一段奶粉?

早产宝宝由于尚未足月就从妈妈肚子里出来了,没有足够的时间给他们成长发育成正常新生儿,作为发育不成熟的、特殊的一个群体,他们的营养需求不仅要考虑到营养素缺乏引起的问题,还要考虑这些营养素过多所带来的可能风险。所以,对于需要进行追赶性生长的早产宝宝来说,何时从早产儿奶粉转为普通的一段奶粉就成为了每个爸爸妈妈尤为关心的问题。

一般来说,当早产宝宝(是实际月龄而不是纠正月龄)的体重追赶上同月龄的足月宝宝时,就可以改为普通的一段奶粉了。那接下来的问题是:多少体重才算是追上了呢?举个例子说,当一个早产男宝宝在出生后3个月,体重达到6kg,可以换为普通的一段奶粉了。

早产宝宝的喂养法宝

早产的原因很复杂

1.内因:

母亲因素:妈妈在妊娠期患有高血压、系统性红斑狼疮,或者在妊娠后期合并感染等;

脐带因素:如脐带扭转,脐带打结或者单脐动脉也有可能导致早产;

胎儿因素:胎儿在宫内感染或有染色体疾病等均可导致早产;

2.外因:

环境污染、食品安全、工作压力等外因也可导致孩子早产。

如何正确护理早产儿?

一般来说,早产儿体重超过4斤半后才可出院,这样的孩子回到家后,因为身体仍然很弱,抵抗力极低,做父母的必须在喂养、保暖和预防疾病上给予特殊护理:

喂养方面:

1)要耐心喂养

早产儿的胎龄和出生体重较小,消化功能和吸吮能力较弱,在吃母乳时容易疲劳,吃一会可能需要休息一下。若母乳不足,需要添加奶粉时,奶嘴的孔眼不能太大或太小,太大易引起呛咳,太小的话,宝宝吸吮会特别费劲。

2)采用正确的喂养方式

若吃奶粉,要保证奶嘴里不能有空气;若吃母乳,要让宝宝把乳晕的大部分含进去,以免引起宝宝打嗝。

家长在每次吃完奶后,要给宝宝拍嗝,避免出现胃食管反流、呛咳,甚至引起误吸。

3)补充多种营养元素

早产儿的宫内储备相对较少,各种维生素、微量元素都会缺乏,因此,家长除了正常喂养之外,还需要早期补充维生素D,根据胎龄的不同,补充铁剂和多种维生素。

环境方面:

1)室内温度、湿度要适宜

一般情况下,室内温度要保持在24-26度,湿度保持在55%-65%。

2)减少噪音的刺激

如果有太多噪音,孩子得不到充分的休息,会影响他的生长发育,严重者甚至对他的生命体征都有一定影响,因此,要让孩子在没有明显噪声的环境中成长。

3)减少光线的刺激

早产儿视网膜发育的不是很成熟,因此要保证宝宝所处环境的光线柔和,尽量避免阳光和强光的直射。

早产儿出现哪些情况应及时去医院?

①体温下降到35℃以下,或上升到37.4以上

②咳嗽、吐白沫、呼吸急促时;

③吃奶骤减,脸色苍黄,哭声低弱时;

④突然发生腹胀时;

⑤发生痉挛、抽搐时。

早产宝宝可以追赶上足月儿吗?

只要治疗好早产儿的疾病状态,通过精心地护理和喂养,孩子生后在体格、智力运动方面都有追赶性生长,在2周岁以前赶上正常儿是完全可能的。

高龄生二胎需注意预防早产

一、高龄妈妈追生二胎,出现早产儿增多的现象

“早产儿指胎龄不足37周的新生儿。”专家介绍,近三年来,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收治的早产儿越来越多,今年很可能会超过300例。到目前为止,最小的早产儿胎龄只有26周,体重仅1000克。而高龄产妇的增加、试管婴儿的增多等因素,是目前早产儿不断增多的主要原因。

一位高龄二胎妈妈,说起几个月前早产的经历她还觉得后怕。“因为之前一胎挺顺利的,这次怀二胎就大意了,怀孕期间工作也没有减少,人总感觉有点疲劳,主要还是有一天晚上洗澡,转身的时候不小心碰到了尾椎骨,没想到宝宝就因此提前出来了,把全家人都吓坏了,还好有惊无险。”孩子妈妈说。在住院期间,她也跟别的妈妈们做过交流,发现除了像她这样因为疲劳及意外致宝宝早产外,更多宝宝的早产是因为妈妈的宫内感染,此时妈妈往往是没什么感觉的,但宝宝在肚子里面却感觉很不舒服,实在受不了就提早“出来”了。

二、专家提醒,高龄生二胎孕前筛查不能少

专家对此警示,妈妈们在怀孕前的筛查不但不能忘记,还要做得仔细。早产宝宝3岁内怎么“追赶生长”有讲究如果宝宝早产了,做父母的喂养要留意什么呢?儿科专家说,由于早产儿全身脏器发育不成熟,免疫功能存在缺陷,常常会发生呼吸窘迫、肺部发育不全、神经系统异常、发育迟缓、先天性心脏病、新生儿败血症等重症疾病,因此,早产儿出生后要特别留意观察,看看宝宝有什么不适的表现。同时,喂养要特别当心,并一定要坚持定期到医院做随访。“因为许多严重的问题,起初症状并不明显,当父母的识别不出来,需要专业的医生检查后才能早期发现,为解决问题抓准时机。”

三、如何护理早产儿

专家提醒,父母可以做到的,一是重视喂养,对早产儿反而不宜用母乳,而应选择针对早产儿的配方奶粉。需要提醒的是,冲泡的奶粉浓度不宜过高。否则,宝宝小便时会带走更多的水分,这样即使宝宝吃得再多,也无法补充足够的营养。二是要牢记定时回医院接受随访,最好维持到3周岁。3岁内定期到医院评估生长发育状况并给予专业指导,有望让家中早产宝宝赶上足月宝宝的生长,这个过程叫“追赶生长”。

1岁以内宝宝的生长发育有较明确的标志性时间段,如大家熟悉的翻身、坐、爬、站、走,对环境和人的反应及语言发育等。通过早期营养强化及管理、定期评估生长发育、接受专业医护的指导,以及必要的早期训练及康复治疗,可以更好地促进早产宝宝健康成长。因此,杭州市二医院准备实施为期一年的出院后门诊随访工作,指导家长对早产儿进行运动、语言、情感和交往能力培养,并重点进行按摩、体操和主动运动训练,定期检查和评估其生长发育状况和智力发育指标。

早产儿怎么喂养

早产儿喂养是指由于胎儿不足37周早产,易产生呼吸中枢发育不成熟、肝脏功能不完善、低血糖、低血钙、智力低下的诸多病症,而对婴儿特殊照顾与喂养。

这些宝宝由于组织器官发育不成熟,身体的功能、生活能力和抵抗力都比较差,因此要加强对早产儿的喂养,在喂养、保暖和预防疾病上给予特殊护理。家长应做到,科学喂养细心护理,让早产宝宝实现追赶成长并健康成长,医生的指导下喂养,适当添加营养素。

早产儿怎么纠正胎龄 怎么为早产儿纠正胎龄

1、记住两个重要的数据:出生日期和出生胎龄。孩子出生那天的胎龄就是他的出生胎龄(周)。

2、计算纠正胎龄:纠正胎龄(月)=实际月龄-(40-出生胎龄)/4

举个例子:一个28周出生的早产儿,现在实际月龄是6个月。按照公式计算纠正胎龄是:6-(40-28)/4 = 3月龄

2岁半以前。因为多数早产儿在这个时期已经追赶上了足月儿的发育水平。医生可能会对个别28周以前的超早产儿放宽年龄至三岁。

早产儿该如何护理

1、一定要注意保暖,也就是室内的温度,宝宝在妈妈肚子里的温度是37度左右,宝宝没有到预产期就来到这个世界,他自己也没有做好准备,皮下脂肪还没有长好,只有薄薄的一层皮,所以一定要特别注意保暖保温,37度左右最适合。湿度50%就好。

2、喂奶时一定注意别呛奶,因为这个月份的宝宝吞咽反射不协调,所以较容易呛奶,如果吸入到肺里容易引起吸入性肺炎,这对早产宝宝而言无非是雪上加霜。

3、注意大小便及大小便次数,喂奶的奶量,体温等做一个记录,做到心中有数。

4、注意室内空气流通,保持好室内的空气新鲜,但不要对流风。

5、注意宝宝的皮肤褶皱处,不要有发红的地方,如果发红要有清水(温水)清洗,保持干燥。

6、给小宝宝揉揉小肚子,顺时针的方向,帮助宝宝肠胃蠕动,促进消化,有助吸收。

很多人觉得早产儿“先天不足”,“后天发育”也会跟不上趟。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新生儿科主任孙建华教授表示,事实上,在出生一段时间后,早产儿会出现“加速度”生长,把握这段时机,多数宝宝都能后来居上。这在医学上被称为“追赶式成长”,多数早产宝宝会在18个月到2岁内完成,尤其是出生后第一年至关重要。此时,需要全方位干预。

早产儿面临三大生长挑战

面对全世界范围都日益增高的早产儿发生率,全球著名新生儿营养学家、美国南佛罗里达大学医学院儿科新生儿分部副教授卡韦尔博士指出,早产儿要面对三大生长挑战,因此必须进行科学的追赶性成长。

卡韦尔在近日由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举办的早产儿院外喂养对策学术论坛上介绍说,与足月儿相比,早产儿更容易面临营养缺乏以及宫外生长迟缓的危险,其中生长障碍、骨矿物含量不足、神经精神发育受限是早产儿出院后所面临的最主要的“三大成长挑战”。基本上出生以后一年到一年半之内的时间,对早产儿的神经发育来说非常重要。这个期间之内应该尽量努力,保证他们良好的生长。如果出生后一年或两年没有实现追赶性生长,早产儿就失去了追赶性生长的机会,神经以及体格发育可能需要面对更多问题。

对那些进行母乳喂养的早产儿,卡韦尔博士说:“我们首先推荐早产儿母乳喂养,但是要结合一些辅助方法保证营养。无论是住院期间还是出院后,对于某些早产儿来说,如果只使用母乳喂养很难满足所需的营养水平。在美国,我们建议妈妈在母乳当中加母乳强化剂,在没有母乳强化剂的地区,则应使用出院后配方奶和母乳每日交替结合喂养。”

“而对那些无法母乳喂养或母乳不足的早产儿,我们会分住院期间和院外不同时期,推荐早产儿使用不同的配方奶进行喂养。”卡韦尔博士强调。

据悉,我国目前早产儿数量占新生儿出生总数的8%到10%,其中20%至30%的早产儿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脑损伤,甚至影响今后的生存质量。(新华网北京5月1日专电)

早产宝宝定期体检不可轻视

早产儿指的是胎龄在37足周以前出生的活产婴儿称为早产儿或未成熟儿。一般而言早产宝宝出生时的体重大部分在2500g以下,头围在33cm以下。大部分早产宝宝的器官功能和适应能力较足月儿较差,所以对应给予早产儿特殊护理,尤其要注重做好宝宝出院后的随访工作。

但是在实现生活中,很多早产宝宝家庭在宝宝出院后都会认为宝宝已经度过危险期,而放松对宝宝身体危机的警惕。其实早产宝宝出院只是解决了宝宝的生存问题,挽救了宝宝的生命,早产宝宝能出院这只是他们健康成长之路的第一步,因为早产他们先天的身体机能就不成熟,早产宝宝在出院后还要面临很多的健康风险,如生长发育迟缓、神经系统发育落后(脑瘫等),营养性疾病(贫血)、听力障碍、视力障碍(早产儿视网膜病可致盲)等。所以要让早产宝宝健康成长,出院后时刻关注宝宝身体发育,做好宝宝定期检查、听取医生的专业喂养指导、降低宝宝成长风险、提高出院后的生产质量才是早产宝宝救治的终极目标。

那早产宝宝一般要去哪些医院比较好呢?多久进行一次体检比较好呢?

一般来说宝宝的体检要去正规的妇幼保健医院或者常规医院中的儿科保健门诊比较合适,早产宝宝的体检不建议在一般的体检中心做,因为早产宝宝的身体的各种指标都需要医生做更专业,细致的分析再给到一定的喂养、家庭护理及疾病防治的指导建议。这样更有利于早产宝宝家长进行科学的喂养。另外早产宝宝体检频率在一岁以前建议是每个月都要做一次,一岁以后建议三个月做一次或按照医生要求去复诊。

很多家长还会关注早产宝宝一般都要做哪些指标的检查监测呢。

1、喂养及营养状况了解:由于出院后的营养和喂养是追赶性生长和远期精神神经发育的基本保障,因此出院后的营养方案与喂养情况是医生需要定期掌握的基本检查信息,需要根据情况而给予恰当的喂养指导;

2、体格发育检查与评估:早产儿出生后的第一年,是追赶性生长的最佳时期。定期监测体重、身长及头围等体格指标,评估其与同校正年龄足月儿的差距,据个体情况来安排早产儿出院后强化营养方案,以保证其尽快缩短与足月儿的差距。

3、血常规和血营养生化指标的监测:包括血常规、肝肾功能、钙磷、碱性磷酸酶、前白蛋白等。通过这些检查及时发现钙磷代谢异常、贫血等早产儿常见的营养性疾病,尽早防治。

4、神经系统发育评估:由于出生早期的发育不成熟和宫内外诸多因素的影响,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脑瘫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人群。定期评估包括四肢肌张力评估和运动发育评估(与校正月龄相符的正常运动姿势,如抬头、翻身、独坐、爬行、行走等)。及时发现神经和运动发育落后等情况,及早制定针对性的个体化训练方案,以预防和减少不良神经发育的情况发生。

5、听力和视力筛查

早产儿由于发育不成熟,是听力和视力障碍的高发人群,因此根据医生的医嘱检查听力和视力,是防治听力和视力障碍的关键措施。

提高早产儿的生命质量,保证其健康成长,出院后的定期复查随访是至关重要的措施。随着早产儿出院后医学管理的意识逐渐提高,早产儿的致残率逐年下降、健康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家长们也不必过分焦。

相关推荐

早产儿奶粉要吃多久

有的早产儿还得在保温箱内呆一段时间才可以出来,所以要想让早产儿与正常儿童一样,就必须要从营养上面加强,现在对早产儿有一种专门的奶粉,对早产儿能够起到很大的助。那早产儿奶粉要吃多久? 早产儿作为发育不成熟的、特殊的一个群体,对他们的营养需求不仅要考虑到营养素缺乏引起的问题,还要考虑这些营养素过多所带来的可能风险。一般来说,当早产宝宝(是实际月龄而不是纠正月龄)的体重追赶上同月龄的足月宝宝时,就可以改为普通的一段奶粉了。 更换早产奶粉不是说几个月的时候换,或者说几斤重的时候换,而是月龄和体重同时考虑,举个例

护理早产BB 4点要放心上

一、早产儿有哪些缺陷? 1.体温调节中枢不成熟 早产儿的体温调节中枢不成熟,对于外界温度的变化难以适应。 2.肠胃发育不完全 早产儿的肠胃发育不完全,孩子很难摄入充足的热量来维持自身的体温。 3.汗腺功能不足 早产儿的汗腺功能不足,胎龄小于32周出生的宝宝不会正常出汗。 4.容易出现呼吸系统问题 早产儿容易出现呼吸系统问题,可能会出现呼吸困难的现象,而且也容易患上吸入性肺炎。 5.中枢神经系统较差 早产儿的中枢神经系统较差,容易出现脑室出血等问题。此外,早产儿对于外界刺激的反应会比较迟钝,吸吮吞咽的能力也

宝宝瘦小怎么办

中国营养学会发布《婴儿喂养指南》(2015版)指出,“出生体重正常婴儿的最佳生长模式是基本维持其出生时在群体中的分布水平”。这句话的意思是,出生体重在正常范围(2.5kg~4kg)的宝宝,在之后的喂养过程中,让ta一直保持在出生时的“水平”(在群体分布中偏下、中等或偏上)就是最佳的。也就是说,如果你的宝宝出生时体重就偏下(在正常范围内),如2.6kg,那么接下来最佳情形是ta的体重一直在偏下的水平,并不需要“追”到中等或偏上水平,“追”到中等或偏上水平反而不好了!【这是为什么呢?说实话,我也不知道理由,但

孕期做好3点防治妊娠斑

1.注意防晒 紫外线会加强色素的变化,所以,孕妈妈们应注意做好防晒,尽量避免紫外线较强的时候外出活动,减少待在阳光下的时间,在紫外线较强而又必须外出时,要做好防晒措施,如撑伞,佩戴帽子,口罩,同时选择一些低刺激的防晒霜(通常SPF值越高的话,对皮肤的刺激性则越强)。 2.饮食调理 维生素C是天然的抗氧化剂,它有助于淡斑祛斑,因此,孕妈妈们可以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新鲜的蔬菜、水果等。另外,当人体宿便时也会因肠道毒素淤积而易使皮肤出现色素沉着,因此,孕妈妈们在日常的饮食中要注意多吃一些粗纤维食物,如玉米

小孩长不高的原因

1、家族性矮身材(即父母身高偏矮)。 2、出生时为宫内发育迟缓(足月小样儿)、早产儿身高小于正常新生儿,其中10%-15%的孩子2岁后不能追赶到正常身高曲线。 3、青春发育前每年长高不足5厘米。 4、与同龄孩子比身高较矮。 5、性发育过早或过迟发育。 6、肥胖儿。

宝宝长身高不能期望后劲

一般来说,正常足月新生儿平均体重为3公斤,身长50厘米,对低于46厘米和2.5公斤的足月新生儿,医学上称之为宫内生长迟缓。早产儿按其不同孕周,也有相应的判断值。 宫内生长迟缓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包括母亲和胎儿。胎儿原因多为病理性,如染色体病,宫内受感染或接触了有害物质如烟、酒等。母亲方面的原因常见为妊娠高血压。但约有10%左右的出生体格低下儿无明确原因可查。 胎儿本身无病而宫内生长迟缓者,出生后会呈现一自然生长追赶的过程,尤其是母亲孕时也无病者。在合理营养供给条件下,生后两周就开始追赶,一般在6~9个月时

早产儿定义

在了解早产儿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妊娠期,妊娠一般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从女性停止月经那天开始算起,约280天为妊娠期,怀孕前12周是早期,中期是孕13周至27周末,晚期就是孕28周直至分娩,妊娠满37周至42周为才算是足月妊娠。因此在37周前出生的婴儿都被认为是早产儿,不满32周为早早产,不满28周为超早产。早产儿就是提早出生,由于其体内各个器官尚未完全成熟,没有那么容易适应环境,因此其一出生就可能要面对诸多的并发症和长期的健康问题,这也是父母所忧心的问题。 早产儿的出现跟孕妇的关系很大,女性在怀孕前

宝宝体重的增长速度一般是多快

宝宝在不同的时期,他的体重增长标准是不一样的。一般一岁以内的宝宝生长速度会快一点,新生儿出生以后有一个生理性体重下降的过程,一般是在出生第十天要求恢复到出生体重,然后体重下降不超过出生体重的10%的样子,如果喂养好,他的体重下降可以没有那么多,满月的时候体重增长会比较多。男宝宝和女宝宝体重增长标准也是不一样的,所以一般我们建议6个月以内的宝宝,每个月都要去检查他的生长发育情况,监测他的身高、体重、头围、还有运动发育的情况。6个月以后的宝宝,如果前面监测是正常的,每两个月做一次检查。如果宝宝是早产儿,那要求

当月经推迟时须做好3点

1、月经周期要知道月经是指有规律的、周期性的子宫出血,一般为28-30天,提前或延后7天左右均属正常。周期的长短因人而异,每个妇女的月经周期均有自己的规律。女性一旦有月经就表示已具有生育能力。一般来说,18岁-45的女性,卵巢功能成熟,有周期性的排卵和性激素的分泌,处于生育的旺盛期。45岁以后,她们的卵巢功能逐渐减退,进入更年期。 2、异常情况及时去检查一般来说,月经超过以往的周期并迟迟不来称之为停经,大于6个月称闭经。月经不来的原因常见的有妊娠、月经不调、内分泌异常、肿瘤化疗后等等。对于月经周期正常的女

早产儿转奶都要注意哪些问题

早产儿的转奶问题: 早产儿作为发育不成熟的、特殊的一个群体,对他们的营养需求不仅要考虑到营养素缺乏引起的问题,还要考虑这些营养素过多所带来的可能风险。所以,对于需要进行追赶性生长的早产儿来说,何时从早产儿奶粉转为普通的一段奶粉就成为了每个爸爸妈妈尤为关心的问题。一般来说,当您的早产宝宝(是实际月龄而不是纠正月龄)的体重追赶上同月龄的足月宝宝时,就可以改为普通的一段奶粉了。 那接下来的问题是,多少体重才算是追上了呢?目前国内学者的推荐是,达到足月宝宝体重的25百分位就可以了。如果您的宝宝体重在10百分位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