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哪些检查方法可以将乳腺癌诊断出来

哪些检查方法可以将乳腺癌诊断出来

近红外线扫描:近红外线的波长为600~900&mum,易穿透软组织,利用红外线透过乳房不同密度组织显示出各种不同灰度影,从而显示乳房肿块,此外红外线对血红蛋白的敏感度强,乳房血管影显示清晰,乳腺癌常有局部血运增加,附近血管变粗,红外线对此有较好的图像显示,有助于诊断。

超声显像检查:超声显象检查无损伤性,可以反复应用,对乳腺组织较致密者应用超声显象检查较有价值,但主要用途是鉴别肿块系囊性还是实性,超声检查对乳腺癌诊断的正确率为80%~85%,癌肿向周围组织浸润而形成的强回声带,正常乳房结构破坏以及肿块上方局部皮肤增厚或凹陷等图像,均为诊断乳腺癌的重要参考指标。

CT检查:可用于不能捫及的乳腺病变活检前定位,确诊乳腺癌的术前分期,检查乳腺后区、腋部及内乳淋巴结有无肿大,有助于制订治疗计划。

X线检查:乳腺照相是乳腺癌诊断的常用方法,常见的乳腺疾病在x线片上表现一般可分为肿块或结节病变,钙化影及皮肤增厚征群,导管影改变等,肿块的密度较高,边缘有毛刺征象时对诊断十分有助,毛刺较长超过病灶直径时称为星形病变,x线片中显示肿块常比临床触诊为小,此亦为恶性征象之一,片中的钙化点应注意其形状,大小,密度,同时考虑钙化点的数量和分布,当钙化点群集时,尤其集中在1厘米范围内则乳腺癌的可能性很大,钙化点超过10个以上时,恶性可能性很大。

诊断乳腺癌的方法有哪些

1.病史

肿块常是乳腺癌患者首发症状,须问明出现的时间、生长速度及近期有否改变,是否疼,及疼痛的性质,乳头糜烂、溢液的时间与性质,腋窝有无肿块,是否合并妊娠及哺乳。月经史及家族史也很重要。

2.体征

首先由全面检查开始,注意胸、腹、盆腔的转移。乳腺的检查应先查健侧,后查患侧,检查应顺序、仔细。应先视诊,注意双侧乳房是否对称,外形有否 异常,皮肤有无炎症样改变及橘皮样水肿等。触诊用手指平触,乳房检查时,上臂伸过头部查乳腺内半,上臂垂下查乳腺外半,查到肿块时按三带区、四象限记录部 位,同时对肿块的性质及活动度详加描述。压迫乳晕看有否溢液,有液体排出时应记录液体的性质。检查锁骨上淋巴结时,应注意胸锁乳头肌起点深处之前哨淋巴 结。腋窝淋巴结检查时应用手将患者上臂举起,用另一手按在腋窝处,再将上臂放下,用手托着患者肘部,检查腋窝淋巴结。锁骨下淋巴结因有胸肌覆盖,难查出, 但有多个淋巴结转移时,触之饱满。

3.超声

超声检查无损伤性,可以反复应用。对乳腺组织较致密者应用超声检查较有价值,但主要用途是鉴别肿块系囊性还是实性。超声检查对乳腺癌诊断的正确率为80%-85%。癌肿向周围组织浸润而形成的强回声带,正常乳房结构破坏以及肿块上方局部皮肤增厚或凹陷等图像,均为诊断乳腺癌的重要参考指标。

乳腺癌的诊断检查

X线检查:乳腺照相是乳腺癌诊断的常用方法常见的乳腺疾病在x线片上表现一般可分为肿块或结节病变钙化影及皮肤增厚征群导管影改变等肿块的密度较高边缘有毛刺征象时对诊断十分有助毛刺较长超过病灶直径时称为星形病变x线片中显示肿块常比临床触诊为小此亦为恶性征象之一片中的钙化点应注意其形状大小密度同时考虑钙化点的数量和分布当钙化点群集时尤其集中在1厘米范围内则乳腺癌的可能性很大钙化点超过10个以上时恶性可能性很大。

超声显像检查:超声显象检查无损伤性可以反复应用对乳腺组织较致密者应用超声显象检查较有价值但主要用途是鉴别肿块系囊性还是实性超声检查对乳腺癌诊断的正确率为80%~85%癌肿向周围组织浸润而形成的强回声带正常乳房结构破坏以及肿块上方局部皮肤增厚或凹陷等图像均为诊断乳腺癌的重要参考指标。

热图像检查:应用图像显示体表温度分布由于癌细胞增殖块血运丰富则相应体表温度较周围组织高用此差异可做出诊断但是这种诊断方法缺乏确切的图像标准热异常部位与肿瘤不相对应诊断符合率差近年来渐少应用。

近红外线扫描:近红外线的波长为600~900μm易穿透软组织利用红外线透过乳房不同密度组织显示出各种不同灰度影从而显示乳房肿块此外红外线对血红蛋白的敏感度强乳房血管影显示清晰乳腺癌常有局部血运增加附近血管变粗红外线对此有较好的图像显示有助于诊断。

如何检查乳腺癌

乳腺癌的检查1x线检查:乳腺照相是乳腺癌诊断的常用方法常见的乳腺疾病在x线片上表现一般可分为肿块或结节病变钙化影及皮肤增厚征群导管影改变等肿块的密度较高边缘有毛刺征象时对诊断十分有助毛刺较长超过病灶直径时称为星形病变x线片中显示肿块常比临床触诊为小此亦为恶性征象之一片中的钙化点应注意其形状大小密度同时考虑钙化点的数量和分布当钙化点群集时尤其集中在1厘米范围内则乳腺癌的可能性很大钙化点超过10个以上时恶性可能性很大。

乳腺癌的检查2超声显像检查:超声显象检查无损伤性可以反复应用对乳腺组织较致密者应用超声显象检查较有价值但主要用途是鉴别肿块系囊性还是实性超声检查对乳腺癌诊断的正确率为80%~85%癌肿向周围组织浸润而形成的强回声带正常乳房结构破坏以及肿块上方局部皮肤增厚或凹陷等图像均为诊断乳腺癌的重要参考指标。

乳腺癌的检查3热图像检查:应用图像显示体表温度分布由于癌细胞增殖块血运丰富则相应体表温度较周围组织高用此差异可做出诊断但是这种诊断方法缺乏确切的图像标准热异常部位与肿瘤不相对应诊断符合率差近年来渐少应用。

乳腺癌的检查4近红外线扫描:近红外线的波长为600~900μm易穿透软组织利用红外线透过乳房不同密度组织显示出各种不同灰度影从而显示乳房肿块此外红外线对血红蛋白的敏感度强乳房血管影显示清晰乳腺癌常有局部血运增加附近血管变粗红外线对此有较好的图像显示有助于诊断。

乳腺癌的检查5ct检查:可用于不能捫及的乳腺病变活检前定位确诊乳腺癌的术前分期检查乳腺后区腋部及内乳淋巴结有无肿大有助于制订治疗计划。

乳腺癌的检查6肿瘤标志物检查:在癌变过程中由肿瘤细胞产生分泌直接释放细胞组织成分并以抗原酶激素或代谢产物的形式存在于肿瘤细胞内或宿主体液中这类物质称肿瘤标志物。

乳腺癌的检查7活体组织检查:乳腺癌必须确立诊断方可开始治疗目前检查方法虽然很多但至今只有活检所得的病理结果方能做唯一肯定诊断的依据。

乳腺癌的诊断措施有哪些

一、乳腺癌的体征:

首先由全面检查开始,注意胸、腹、盆腔的转移。乳腺的检查应先查健侧,后查患侧,检查应顺序、仔细。应先视诊,注意双侧乳房是否对称,外形有否异常,皮肤有无炎症样改变及橘皮样水肿等。触诊用手指平触,乳房检查时,上臂伸过头部查乳腺内半,上臂垂下查乳腺外半,查到肿块时按三带区、四象限记录部位,同时对肿块的性质及活动度详加描述。压迫乳晕看有否溢液,有液体排出时应记录液体的性质。检查锁骨上淋巴结时,应注意胸锁乳头肌起点深处之前哨淋巴结。腋窝淋巴结检查时应用手将患者上臂举起,用另一手按在腋窝处,再将上臂放下,用手托着患者肘部,检查腋窝淋巴结。锁骨下淋巴结因有胸肌覆盖,难查出,但有多个淋巴结转移时,触之饱满。

二、乳腺癌的实验室检查:

1、X线检查:乳腺照相是乳腺癌诊断的常用方法,常见的乳腺疾病在X线片上表现一般可分为肿块或结节病变、钙化影及皮肤增厚、导管影改变等。肿块的密度较高,边缘有毛刺征象时对诊断十分有助。毛刺较长超过病灶直径时称为星形病变。X线片中显示肿块常比临床触诊为小,此亦为恶性征象之一。片中的钙化点应注意其形状、大小、密度,同时考虑钙化点的数量和分布。当钙化点群集时,尤其集中在1cm范围内,则乳腺癌的可能性很大。钙化点超过10个以上时,恶性可能性很大。

2、超声:超声检查无损伤性,可以反复应用。对乳腺组织较致密者应用超声检查较有价值,但主要用途是鉴别肿块系囊性还是实性。超声检查对乳腺癌诊断的正确率为80%-85%。癌肿向周围组织浸润而形成的强回声带,正常乳房结构破坏以及肿块上方局部皮肤增厚或凹陷等图像,均为诊断乳腺癌的重要参考指标。

3、热图像检查:应用图像显示体表温度分市,由于癌细胞增殖快、血运丰富则相应体表温度较周围组织高,用此差异可做出诊断。这种诊断方法缺乏确切的图像标准,热异常部位与肿瘤不相对应,诊断符合率差,近年来渐少应用。

4、近红外线扫描:近红外线的波长为600-900ym,易穿透软组织。利用红外线透过乳房不同密度组织显示出各种不同灰度影,从而显示乳房肿块。此外,红外线对血红蛋白的敏感性强,乳房血管影显示清晰。乳腺癌常有局部血运增加,附近血管变粗,红外线对此有较好的图像显示,有助于诊断。

有乳腺癌家族史怎么办

乳腺癌有遗传性,在直系亲属间遗传的可能性很大,如果母亲在停经前患乳腺癌,那么女儿患乳腺癌的几率很大,需要及早检查乳房,以便在早期发现乳腺癌,早治疗。

一般说来,如果母亲患乳腺癌,那么女儿得乳腺癌几率要比其他女性高出2~3倍。家有乳腺癌患者,其子女和亲属也应查查“乳房”。

被母亲所牵累的有遗传倾向的乳腺癌患者,发病年龄较小(提前10岁左右)、恶性程度高、双侧乳房都可能患癌。因此检查乳房的时间应该提早十年。

非常高风险的妇女通常建议从25岁开始每年进行乳腺癌筛查。这个指南的意义在于,它可以提供癌症自由基线,其随后的影像结果可以进行对比。当然,具有乳腺癌症状的高危女性,一旦任何症状别发现,都应该尽快进行检查(虽然很罕见,但青少年也可能患有乳腺癌)。

然而,不是所有具有家族史的女性都被认为具有非常高的患病风险。这中患病的风险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加的,并依赖于其他家庭成员乳腺癌诊断的时间。母亲在三十多岁诊断乳腺癌的女性,其患病风险可能会比母亲发病的年龄提前12年。例如,如果母亲37岁诊断为乳腺癌,其女儿患病的风险从25开始可能会大幅度的增加。母亲在四十多岁患病的女性,其患病的高风险年龄可能比母亲早10年。母亲在五十多岁患病的女性,其患病的高风险年龄可能比母亲的早8年。显然,这并不是硬性的数字,只是利用一些有限的数据提供一些指南的尝试。需要注意的是,甚至是高危风险的女性,很大一部分也不会发展成乳腺癌。

乳腺癌应该做哪些检查

1.X线检查:乳腺照相是乳腺癌诊断的常用方法,常见的乳腺疾病在x线片上表现一般可分为肿块或结节病变,钙化影及皮肤增厚征群,导管影改变等。肿块的密度较高,边缘有毛刺征象时对诊断十分有助。毛刺较长超过病灶直径时称为星形病变。x线片中显示肿块常比临床触诊为小,此亦为恶性征象之一。片中的钙化点应注意其形状、大小、密度,同时考虑钙化点的数量和分布。当钙化点群集时,尤其集中在1厘米范围内则乳腺癌的可能性很大。钙化点超过10个以上时,恶性可能性很大。

2.超声显像检查:超声显象检查无损伤性,可以反复应用。对乳腺组织较致密者应用超声显象检查较有价值,但主要用途是鉴别肿块系囊性还是实性。超声检查对乳腺癌诊断的正确率为80%~85%。癌肿向周围组织浸润而形成的强回声带,正常乳房结构破坏以及肿块上方局部皮肤增厚或凹陷等图像,均为诊断乳腺癌的重要参考指标。

3.热图像检查:应用图像显示体表温度分布,由于癌细胞增殖块血运丰富则相应体表温度较周围组织高,用此差异可做出诊断。但是这种诊断方法缺乏确切的图像标准,热异常部位与肿瘤不相对应,诊断符合率差,近年来渐少应用。

4.近红外线扫描:近红外线的波长为600~900μm,易穿透软组织。利用红外线透过乳房不同密度组织显示出各种不同灰度影,从而显示乳房肿块。此外红外线对血红蛋白的敏感度强,乳房血管影显示清晰。乳腺癌常有局部血运增加,附近血管变粗,红外线对此有较好的图像显示,有助于诊断。

5.CT检查:可用于不能捫及的乳腺病变活检前定位,确诊乳腺癌的术前分期,检查乳腺后区、腋部及内乳淋巴结有无肿大,有助于制订治疗计划。

6.肿瘤标志物检查:在癌变过程中,由肿瘤细胞产生、分泌,直接释放细胞组织成分,并以抗原、酶、激素或代谢产物的形式存在于肿瘤细胞内或宿主体液中,这类物质称肿瘤标志物。

(1)癌胚抗原(cEA):为非特异性抗原,在许多肿瘤及非肿瘤疾病中都有升高,无鉴别诊断价值,可手术的乳腺癌术前检查约20%~30%血中cEA含量升高,而晚期及转移性癌中则有50%~70%出现CEA高值。

(2)铁蛋白:血清铁蛋白反映体内铁的储存状态,在很多恶性肿瘤如白血病、胰腺癌、胃肠道肿瘤、乳腺癌中有铁蛋白的升高。

(3)单克隆抗体:用于乳腺癌诊断的单克隆抗体cA,15-3对乳腺癌诊断符合率为33.3%~57%。

7.活体组织检查:乳腺癌必须确立诊断方可开始治疗,目前检查方法虽然很多,但至今只有活检所得的病理结果方能做唯一肯定诊断的依据。

(1)针吸活检:针吸细胞学检查由Gutthrie于1921年建立,现已发展为细针针吸细胞学检查,其方法简便、快速、安全,可代替部分组织冰冻切片,阳性率较高在80%~90%之间,且可用于防癌普查。若临床诊断恶性而细胞学报告良性或可疑癌时,需选择手术活检以明确诊断。

(2)切取活检:由于本方法易促使癌瘤扩散,一般不主张用此法。只在晚期癌为确定病理类型时可考虑应用。

(3)切除活检:疑为恶性肿块时切除肿块及周围一定范围的组织即为切除活检,一般要求从肿瘤边缘至少1厘米左右尽可能完整切除。从下列切除标本的切面检查可初步判断恶性:①髓样癌的质地较软,切面呈灰白色,可有出血点、坏死和囊腔形成;②硬癌的切面呈灰白色,收缩状,有如疤痕感,向四周放射状伸出,无包膜;③管内癌的特点累及多处导管,甚至可向乳头方向浸润,切面呈灰白色,有时可挤出粉刺样物;④小叶癌的质地较软,外形多不规则,切面呈灰白、粉红色,有时瘤块不明显,仅见乳腺增厚。

如何诊断乳腺癌

1.病史:

肿块常是乳腺癌病人首发症状,须问明出现的时间、部位、大小、生长速度快、慢及近期有否改变,是否疼痛,疼痛的性质。乳头糜烂、溢液的时间,溢液的性质。腋窝有无肿块,是否合并妊娠及哺乳。月经史及家族史。

2.查体:

首先由全面检查开始,注意胸、腹、盆腔、骼路的转移。而后检查乳房,乳腺的检查应先查健侧,后查患侧。检查应顺序、仔细。应先视诊,注意双侧乳房是否对称,外形有否异常,皮肤有无炎症样改变及桔皮样水肿等。触诊用手指平摸,乳房检查时,上臂伸过头部查乳腺内半,上臂垂下查乳腺外半,查到肿块时按三带区,四个象限记录部位,同时对肿块的性质及活动度详加描述。并压迫乳晕,有否溢液排出,有液体排出时,应记录液体的性质。检查锁骨上淋巴结时,应注意胸锁乳头肌起点深处之前哨站淋巴结。腋窝淋巴结检查时应用手将患者上臂举起,用另一手按在腋窝处,再将上臂放下,用手托着患者肘部,检查腋窝淋巴结,锁骨下淋巴结检查,因有胸肌覆盖,难查出,多个淋巴结转移时,触之饱满。

3.x线检查:

乳腺照相是乳腺癌诊断的常用方法,常见的乳腺疾病在x线片上表现一般可分为肿块或结节病变,钙化影及皮肤增厚征群,导管影改变等。肿块的密度较高,边缘有毛刺征象时对诊断十分有助。毛刺较长超过病灶直径时称为星形病变。x线片中显示肿块常比临床触诊为小,此亦为恶性征象之一。片中的钙化点应注意其形状、大小、密度,同时考虑钙化点的数量和分布。当钙化点群集时,尤其集中在1厘米范围内则乳腺癌的可能性很大。钙化点超过10个以上时,恶性可能性很大。

4.超声显像检查:

超声显象检查无损伤性,可以反复应用。对乳腺组织较致密者应用超声显象检查较有价值,但主要用途是鉴别肿块系囊性还是实性。超声检查对乳腺癌诊断的正确率为80%~85%。癌肿向周围组织浸润而形成的强回声带,正常乳房结构破坏以及肿块上方局部皮肤增厚或凹陷等图像,均为诊断乳腺癌的重要参考指标。

5.热图像检查:

应用图像显示体表温度分布,由于癌细胞增殖块血运丰富则相应体表温度较周围组织高,用此差异可做出诊断。但是这种诊断方法缺乏确切的图像标准,热异常部位与肿瘤不相对应,诊断符合率差,近年来渐少应用。

6.近红外线扫描:

近红外线的波长为600~900μm,易穿透软组织。利用红外线透过乳房不同密度组织显示出各种不同灰度影,从而显示乳房肿块。此外红外线对血红蛋白的敏感度强,乳房血管影显示清晰。乳腺癌常有局部血运增加,附近血管变粗,红外线对此有较好的图像显示,有助于诊断。

7.ct检查:

可用于不能扪及的乳腺病变活检前定位,确诊乳腺癌的术前分期,检查乳腺后区、腋部及内乳淋巴结有无肿大,有助于制订治疗计划。

8.肿瘤标志物检查:

在癌变过程中,由肿瘤细胞产生、分泌,直接释放细胞组织成分,并以抗原、酶、激素或代谢产物的形式存在于肿瘤细胞内或宿主体液中,这类物质称肿瘤标志物。

(1)癌胚抗原(cea):

为非特异性抗原,在许多肿瘤及非肿瘤疾病中都有升高,无鉴别诊断价值,可手术的乳腺癌术前检查约20%~30%血中cea含量升高,而晚期及转移性癌中则有50%~70%出现cea高值。

(2)铁蛋白:

血清铁蛋白反映体内铁的储存状态,在很多恶性肿瘤如白血病、胰腺癌、胃肠道肿瘤、乳腺癌中有铁蛋白的升高。

(3)单克隆抗体:

用于乳腺癌诊断的单克隆抗体ca,15-3对乳腺癌诊断符合率为33.3%~57%。

9.活体组织检查:乳腺癌必须确立诊断方可开始治疗,目前检查方法虽然很多,但至今只有活检所得的病理结果方能做唯一肯定诊断的依据。

(1)针吸活检:

针吸细胞学检查由gutthrie于1921年建立,现已发展为细针针吸细胞学检查,其方法简便、快速、安全,可代替部分组织冰冻切片,阳性率较高在80%~90%之间,且可用于防癌普查。若临床诊断恶性而细胞学报告良性或可疑癌时,需选择手术活检以明确诊断。

(2)切取活检:

由于本方法易促使癌瘤扩散,一般不主张用此法。只在晚期癌为确定病理类型时可考虑应用。

(3)切除活检:

疑为恶性肿块时切除肿块及周围一定范围的组织即为切除活检,一般要求从肿瘤边缘至少1厘米左右尽可能完整切除。从下列切除标本的切面检查可初步判断恶性:①髓样癌的质地较软,切面呈灰白色,可有出血点、坏死和囊腔形成;②硬癌的切面呈灰白色,收缩状,有如疤痕感,向四周放射状伸出,无包膜;③管内癌的特点累及多处导管,甚至可向乳头方向浸润,切面呈灰白色,有时可挤出粉刺样物;④小叶癌的质地较软,外形多不规则,切面呈灰白、粉红色,有时瘤块不明显,仅见乳腺增厚。

什么是乳腺癌的早期诊断

乳腺癌的早期诊断一、病史肿块常是乳腺癌病人首发症状,须问明出现的时间、部位、大小、生长速度快、慢及近期有否改变,是否疼痛,疼痛的性质。乳头糜烂、溢液的时间,溢液的性质。腋窝有无肿块,是否合并妊娠及哺乳。月经史及家族史。乳腺癌的早期诊断二、查体首先由全面检查开始,注意胸、腹、盆腔、骼路的转移。而后检查乳房,乳腺的检查应先查健侧,后查患侧。检查应顺序、仔细。应先视诊,注意双侧乳房是否对称,外形有否异常,皮肤有无炎症样改变及桔皮样水肿等。触诊用手指平摸,乳房检查时,上臂伸过头部查乳腺内半,上臂垂下查乳腺外半,查到肿块时按三带区,四个象限记录部位,同时对肿块的性质及活动度详加描述。并压迫乳晕,有否溢液排出,有液体排出时,应记录液体的性质。检查锁骨上淋巴结时,应注意胸锁乳头肌起点深处之前哨站淋巴结。腋窝淋巴结检查时应用手将患者上臂举起,用另一手按在腋窝处,再将上臂放下,用手托着患者肘部,检查腋窝淋巴结,锁骨下淋巴结检查,因有胸肌覆盖,难查出,多个淋巴结转移时,触之饱满。乳腺癌的早期诊断三、x线检查乳腺照相是乳腺癌诊断的常用方法,常见的乳腺疾病在x线片上表现一般可分为肿块或结节病变,钙化影及皮肤增厚征群,导管影改变等。肿块的密度较高,边缘有毛刺征象时对诊断十分有助。毛刺较长超过病灶直径时称为星形病变。x线片中显示肿块常比临床触诊为小,此亦为恶性征象之一。片中的钙化点应注意其形状、大小、密度,同时考虑钙化点的数量和分布。当钙化点群集时,尤其集中在1厘米范围内则乳腺癌的可能性很大。钙化点超过10个以上时,恶性可能性很大。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四、超声显像检查超声显象检查无损伤性,可以反复应用。对乳腺组织较致密者应用超声显象检查较有价值,但主要用途是鉴别肿块系囊性还是实性。超声检查对乳腺癌诊断的正确率为80%~85%。癌肿向周围组织浸润而形成的强回声带,正常乳房结构破坏以及肿块上方局部皮肤增厚或凹陷等图像,均为诊断乳腺癌的重要参考指标。乳腺癌的早期诊断五、热图像检查应用图像显示体表温度分布,由于癌细胞增殖块血运丰富则相应体表温度较周围组织高,用此差异可做出诊断。但是这种诊断方法缺乏确切的图像标准,热异常部位与肿瘤不相对应,诊断符合率差,近年来渐少应用。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六、近红外线扫描近红外线的波长为600~900μm,易穿透软组织。利用红外线透过乳房不同密度组织显示出各种不同灰度影,从而显示乳房肿块。此外红外线对血红蛋白的敏感度强,乳房血管影显示清晰。乳腺癌常有局部血运增加,附近血管变粗,红外线对此有较好的图像显示,有助于诊断。乳腺癌的早期诊断七、ct检查可用于不能捫及的乳腺病变活检前定位,确诊乳腺癌的术前分期,检查乳腺后区、腋部及内乳淋巴结有无肿大,有助于制订治疗计划。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八、肿瘤标志物检查在癌变过程中,由肿瘤细胞产生、分泌,直接释放细胞组织成分,并以抗原、酶、激素或代谢产物的形式存在于肿瘤细胞内或宿主体液中,这类物质称肿瘤标志物。(1)癌胚抗原(cea):为非特异性抗原,在许多肿瘤及非肿瘤疾病中都有升高,无鉴别诊断价值,可手术的乳腺癌术前检查约20%~30%血中cea含量升高,而晚期及转移性癌中则有50%~70%出现cea高值。(2)铁蛋白:血清铁蛋白反映体内铁的储存状态,在很多恶性肿瘤如白血病、胰腺癌、胃肠道肿瘤、乳腺癌中有铁蛋白的升高。(3)单克隆抗体:用于乳腺癌诊断的单克隆抗体ca,15-3对乳腺癌诊断符合率为33.3%~57%。乳腺癌的早期诊断九、活体组织检查乳腺癌必须确立诊断方可开始治疗,目前检查方法虽然很多,但至今只有活检所得的病理结果方能做唯一肯定诊断的依据。(1)针吸活检:针吸细胞学检查由gutthrie于1921年建立,现已发展为细针针吸细胞学检查,其方法简便、快速、安全,可代替部分组织冰冻切片,阳性率较高在80%~90%之间,且可用于防癌普查。若临床诊断恶性而细胞学报告良性或可疑癌时,需选择手术活检以明确诊断。(2)切取活检:由于本方法易促使癌瘤扩散,一般不主张用此法。只在晚期癌为确定病理类型时可考虑应用。(3)切除活检:疑为恶性肿块时切除肿块及周围一定范围的组织即为切除活检,一般要求从肿瘤边缘至少1厘米左右尽可能完整切除。从下列切除标本的切面检查可初步判断恶性:①髓样癌的质地较软,切面呈灰白色,可有出血点、坏死和囊腔形成;②硬癌的切面呈灰白色,收缩状,有如疤痕感,向四周放射状伸出,无包膜;③管内癌的特点累及多处导管,甚至可向乳头方向浸润,切面呈灰白色,有时可挤出粉刺样物;④小叶癌的质地较软,外形多不规则,切面呈灰白、粉红色,有时瘤块不明显,仅见乳腺增厚。

相关推荐

乳腺癌最佳检查方法是什么

1、专科医生检查 简单说就是用手摸,医学上叫做临床触诊或体格检查,这是一个重要的检查方法。专科的临床医生通常会检查乳房的形态、乳房皮肤表面的情况、乳头乳晕的情况、乳房肿块、乳头溢液等情况。发现异常的话,会要求患者进行乳腺钼靶或超声检查以确诊。自检的话,可以选择在月经过后一周进行,具体方法是:除拇指外的其余四指并拢,紧贴胸壁,通过各手指交替轻压,按顺序触摸整个乳房的各个区域。正常乳房较柔软,有肿块时感觉有东西在手指下滚动。 2、乳腺钼靶检查 标准说法是乳腺的X线检查,这是最普遍的检测乳腺癌的方法。可观测到患

乳腺检查项目有哪些

一、乳房体格检查:主要是通过视诊及触诊来检查乳房的形态、乳房皮肤表面的情况、乳房乳晕的情况、乳房肿块、乳房溢液等情况,最后,勿忘记区域淋巴结检查及全身检查。 (1)乳房形态:需检查乳房外观、大小及位置是否对称。 (2)乳房皮肤表面的情况:需检查乳房皮肤的色泽及有无水肿、皮疹、溃破、浅静脉怒张、皮肤皱褶及橘皮样改变。 (3)乳房、乳晕情况:需要对乳房进行以及乳晕的检查,而乳房一般检查有无畸形,回缩,凹陷等,乳晕一般检查颜色有无异常等。 (4)乳房肿块:需检查乳房肿块的位置、形态、大小、数目、质地、表面光滑度

乳腺癌检查方法会有哪些

乳腺癌检查方法一:乳腺钼靶摄片,乳腺钼靶摄片是一种无创伤的方法。采用Siemens-ElemaAB 型乳腺X 线机, 操作简便易行, 其乳腺平片图像清晰,层次丰富, 信息量大, 对普查乳腺疾病特别是乳腺癌早期有着重要的意义。 乳腺癌检查方法二:活组织病理检查方法,肿块切除:将乳房中肿块或可疑组织的整个切除,进行病理检查。切取活检:从肿块或可疑组织中切取部分组织进行检查。 细针穿刺:用一根很细的针从肿块、可疑组织或积液中抽取一些组织、细胞检查。其他,如乳头溢液者可做乳头溢液涂片细胞学检查,乳头糜烂部刮片或印

乳腺增生医生怎么检查

一、自我检查,可在月经之后的一周进行,自查要更好的了解乳房的一些正常隆起、肿块和凸起,这样如果有变化时可更好的发现,检查时尤其要注意乳房内有无肿块。一般来说,乳房肿块约有90%都是良性的,而良性肿块和恶性肿块的区别在于良性的在激素的作用下随时都可能出现,经期尤其明显。 二、医生触诊,对于30岁后的女性,可每年到医院让医生进行一些专业的检查,主要就是检查乳头有无凹陷、上抬、溢液;乳房有无肿块和酒窝症,这样可以更好的发现乳腺增生及其它的一些乳腺疾病。 三、红外线扫描,对于一些孕妇和产后的女性可选择这种筛检。可

到医院做哪些检查可以确定是否得了乳腺癌

1、X线检查: 乳腺照相是乳腺癌诊断的常用方法,常见的乳腺疾病在x线片上表现一般可分为肿块或结节病变,钙化影及皮肤增厚征群,导管影改变等,肿块的密度较高,边缘有毛刺征象时对诊断十分有助,毛刺较长超过病灶直径时称为星形病变,x线片中显示肿块常比临床触诊为小,此亦为恶性征象之一,片中的钙化点应注意其形状,大小,密度,同时考虑钙化点的数量和分布,当钙化点群集时,尤其集中在1厘米范围内则乳腺癌的可能性很大,钙化点超过10个以上时,恶性可能性很大。 2、超声显像检查: 超声显象检查无损伤性,可以反复应用,对乳腺组织

别忽视 男性也可能得乳腺癌

每年在美国大约有2000例男性乳腺癌诊断,大约500人死于这种疾病。乳腺癌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段,但男性乳腺癌最常见的诊断年龄段在60到70岁,比女性乳腺癌诊断年龄段晚5到10年。 FDA肿瘤内科和乳腺癌科学家Tatiana Prowell博士说:男性乳腺癌诊断通常是在晚期年龄阶段,晚于女性。由于男人乳房小,即使看到一个疙瘩,男性也不认为乳房肿块会是癌症,而大多数女性一旦觉得乳房有肿块,会立即作最坏的打算。 由于男性乳腺癌病例占所有乳腺癌病例的1%,因此很少有研究针对男性乳腺癌的治疗。在历史上,男性被排

乳腺癌诊断

乳腺癌的一般症状是乳房出现肿块,但并不会疼痛,一旦发现这种情况请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那么乳腺癌诊断有哪些呢? 1)如果乳房发生这样持续的变化要引起你的警觉: 2)乳房增厚或出现增生 3)乳房皮肤改变,凹陷出小窝 4)乳房轮廓、形状的改变 5)乳头溢液(非乳汁 6)乳头改变,乳头上牵或内陷,红肿,乳头皮肤呈现鳞片状 7)乳房疼痛,变软或变硬 8)乳房大小发生变化 9)乳房发痒、炎症或乳房皮肤有灼烧感 乳腺癌号称是第二大杀手,如有以上症状的请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如没有也要懂得自我防御,保持良好的心态,健康的

乳腺癌可以如何诊断

一、体征: ①乳腺癌的出现,会使得乳房组织受到破坏,所以会出现红肿的现象,而且伴随着内陷以及皮肤起皱的情况,乳头周围皮肤反复出现湿疹、皮肤瘙痒、经久不愈。 ②出现肿块,这种情况就需要大家特别注意了,不过这种症状容易与乳腺增生相混淆。不过具体来说,乳腺癌引发的肿块多粘连状的,而且乳房局部会日益增厚,如果这种状况在女性绝经后出现,则有很大的几率是乳腺癌。 ③乳房疼痛:在疾病早期,疼痛是不明显的或者根本就不会出现,但是晚期则会产生剧烈的疼痛感。 二、医学诊断方法: ①B超: 通过B超,会很容易的了解到病症所在的

怎样发现乳腺癌

检查项目:钼靶X线片、肿瘤标志物检测、乳腺B超 1.乳腺癌的X线检查 (1)乳腺X线摄片对乳腺癌的确诊率可达80%~90%。在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乳腺癌早期诊断方面,目前还没有其他方法能够取代它,现常用的有钼靶和干板摄片2种方法。X线平片有以下特征时,要考虑为乳腺癌。 (2)乳腺导管造影:影像特征可因癌肿的浸润、梗阻、破坏而引起乳腺导管壁僵硬、局部狭窄、管壁不规则破坏或突然中断,或本应呈树枝状分支的导管树整体走向扭曲异常。 (3)乳腺淋巴造影 (4)CT和MRI检查:CT检查可能有助于检出小而致密

如何筛查乳腺癌

乳腺癌检查方法一:乳腺钼靶摄片乳腺钼靶摄片是一种无创伤的方法。采用Siemens-ElemaAB 型乳腺X 线机, 操作简便易行, 其乳腺平片图像清晰,层次丰富, 信息量大, 对普查乳腺疾病特别是乳腺癌早期有着重要的意义。乳腺癌检查方法二:活组织病理检查方法肿块切除:将乳房中肿块或可疑组织的整个切除,进行病理检查。切取活检:从肿块或可疑组织中切取部分组织进行检查。细针穿刺:用一根很细的针从肿块、可疑组织或积液中抽取一些组织、细胞检查。其他,如乳头溢液者可做乳头溢液涂片细胞学检查,乳头糜烂部刮片或印片细胞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