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痛风该如何预防

痛风该如何预防

1、限制嘌呤摄入量

为了预防痛风发作,大家要多吃低嘌呤的食物,每天控制在150毫克以下,不要吃含嘌呤高的食物。不管是在急性发作期还是慢性发作期,都要选用嘌呤含量很少或者不含嘌呤的食物,但在慢性发作期,可以在少数的几天食用低嘌呤的食物。

2、限制每日总热量

患有痛风的患者要注意控制体重,限制每天的热量,每天摄入的热量要比正常人少,要少吃零食,一天三餐也不能吃的过多。但要注意的是要循序渐进,不能过饥,不然就会引发痛风急性发作。

3、以碱性食物为主

通常尿酸在碱性的环境中比较容易溶解,所以大家要尽量的多吃蔬菜、水果、牛奶等碱性的食物。在平常的生活中可以采取周期性的饮食,比如今天吃黄瓜,明天是苹果等等。同时还要增加维生素的摄入,因为维生素B和维生素C能够很好的促进尿酸盐的溶解。

4、勤饮水,绝不沾酒

要想预防该病,还要多喝水,因为这样有利于尿酸的排出,同时要禁酒,因为酒精会导致肾脏排出尿酸的能力降低。

温馨提示:要想在生活之中预防痛风的话,一定要注意饮食合理,不讨让自己过于肥胖,也要注意不要酗酒抽烟,可以适当运动,但是不要做一些剧烈的运动,生活之中一定要注意合理的休息。

5、防止受寒和过度劳累

受寒过劳可使人的自主神经调节紊乱,导致体表及内脏血管收缩,血管收缩则使尿酸排泄减少。

6、禁过量饮酒

尤其是啤酒与海鲜不能同食,如果同食只要时间一久,往往就引起嘌呤排出减少而引起痛风。

7、运动要适宜,防止剧烈运动

剧烈运动所产生的乳酸可抑肾小管排泄尿酸而使血中尿酸升高,又因出汗增多而使血容量下降,肾排尿酸量下降,导致痛风。

8、合理用药、防止发生由药物引起的血尿酸增高

长期服用阿期匹林、利尿剂、青霉素、抗结核药等患者,应定期检测血尿酸。这些药物可抑制肾小管排泄尿酸,尿酸若长期居高不下,可致痛风的形成。

痛风的预防

痛风专家提醒:了解痛风病因做好痛风防治工作是生活中预防痛风发作的关键。如何预防痛风顽疾发生,大家主要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1、控制总热量:痛风患者要保持或达到理想体重,最好能使自己的体重低于理想体重10%~15%。

2、低蛋白饮食:应给予痛风患者每公体重0.4~0.5克蛋白质,每日蛋白质总量应控制在40克左右,适当限制鱼类、豆类食物的摄入量。

3、限制脂肪摄入量:痛风患者每日脂肪摄入总量在50克左右为宜,注意要以植物油为主,少吃动物脂肪。

4、以含高碳水化合物的食物为主:米、面、谷类的主要成分均是碳水化合物,所以痛风患者平日饮食应以这些食物为主,以保证热量供应。

5、禁酒,少饮咖啡、茶、可可:酒精可诱发痛风发作并加重病情,应绝对禁止痛风患者饮酒;痛风患者在喝咖啡、茶、可可时也不可太浓、喝得太多。

6、禁食含嘌呤高的食物:含嘌呤高的食物有动物内脏、鱼虾、牛羊肉类及碗豆等患者要尽量少吃或不吃。痛风患者应多吃嘌呤含量少的食物如牛奶、鸡蛋、面包、番茄等,以减少外源性嘌呤进入体内,降低血尿酸水平。

一旦痛风发作及时选择痛风专业治疗方式,保障痛风顽疾的准确有效救治。全新中西结合治痛风效果显著优势突出,为诸多痛风患者送去康复希望。

痛风预防

痛风日常预防

痛风病人除在医生指导下应用适当药物外,在日常生活中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饮食方面:

①猪、牛、羊肉、火腿、香肠、鸡、鸭、鹅、兔以及各种动物内脏(肝、肾、心、脑)、骨髓等含嘌呤量高,应尽量不吃;鱼虾类、菠菜、豆类、蘑菇、香菇、香蕈、花生等也有一定量嘌呤,要少吃;大多数蔬菜、各种水果、牛奶和奶制品、鸡蛋、米饭、糖等可以吃。

②多饮水,要使每日尿量保持在2000ml以上,因尿路结石的发生和小便尿酸浓度及小便的酸碱度有关,必要时可服用碱性药物,以预防尿路结石的发生。

③避免暴饮暴食或饥饿。

④节制烟酒,尤其不能酗酒。

⑤不喝浓茶、咖啡等饮料。

(2)妥善处理诱发因素,禁用或少用影响尿酸排泄的药物;如青霉素、四环素、大剂量噻嗪类及氨苯喋啶等利尿剂、维生素B1和B2、胰岛素及小剂量阿司匹林(每天小于2g)等。

(3)肥胖者要积极减肥,减轻体重,这对于防止痛风发生颇为重要。

(4)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劳、精神紧张、感染、手术;一般不主张痛风病人参加跑步等较强的体育锻炼,或进行长途步行旅游。

健康教育

1、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每周保持两到三次运动,每次至少半个小时。

2、保持理想体重,超重或肥胖就应该逐渐减轻体重。

痛风的预防

痛风的预防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首先是自身体质,要注意适量的锻炼身体,加强运动,选择一些有氧运动,运动形式没有禁忌。还有就是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情。因为中医讲情志致病,喜怒忧思悲恐惊,都会致病,保持心情舒畅,对于预防疾病有很好的作用。

还有就是要注意家庭的遗传因素,痛风是会遗传的,那么如果有家庭遗传因素的朋友,就要早点去医院检查,看看有没有高尿酸血症。如果已经有高尿酸血症了,就要早期预防,不要等到痛风发作。

第三个方面就是饮食方面,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大家经济都比较好了,饮食上相反一定要控制了,不能想吃什么吃什么,特别比较肥胖的人,发作痛风的几率就更高,所以体质肥胖的就要注意减肥,要控制体重,然后就是每顿的高脂肪,高嘌呤的饮食的摄入量一定要控制,一定要控制在正常的范围内,最后一点预防就是如果已经出现高尿酸血症了,就要寻求医生的指导。

痛风该如何预防呢

1、防止受寒和过度劳累;受寒过劳可使人的自主神经调节紊乱,易致体表及内脏血管收缩,从而引起尿酸排泄减少。因而痛风病人要在寒冷季节穿暖和些,避免受寒,避免过分劳累和精神紧张。

2、饮食上要少食动物内脏、鱼类和嘌呤含量高的食物;如猪、牛、羊肉、火腿、香肠、鸡鸭、鹅、兔、鱼虾、菠菜、豆类、蘑菇等,花生也应少食。不要酗酒,尤其是要禁饮啤酒。多食发面食品、放碱的粥(可促尿酸 排泄)和所有根茎类蔬菜。水果基本都可食用。食欲不佳时,须注意补充含糖份的饮料,以防止脂肪的代谢加速引起急性痛风发作。

3、防止高血脂;高血脂不但可引起心脑血管疾病,同样也可引起代谢障碍,影响尿酸排泄而患痛风。主要的办法是控制饮食,吃低脂、清淡易消化食物。

4、禁过量饮酒;避免酒精饮料,包括啤酒和葡萄酒。酒中所含的乙醇能使血乳酸浓度升高,后者可抑制肾小管对尿酸的分泌,可降低尿酸的排出;同时乙醇还能使尿酸合成增加。乙醇对痛风的影响比膳食严重得多,特别是在饥饿后同时大量饮酒和进食高蛋白高嘌呤食物,常可引起痛风性关节炎的急性发作。

5、控制体重,预防肥胖;因为肥胖多因饮食不合理导致新陈代谢障碍而引起。控制体重要以控制饮食、加强运动为主。剧烈运动还可致出汗过多,机体失水而使血容量、肾血流量减低而影响尿酸排泄,引起一过性高尿酸血症。所以,痛风病人不宜剧烈运动。

6、运动要适宜,防止剧烈运动;剧烈运动所产生的乳酸可抑肾小管排泄尿酸而使血中尿酸升高,又因出汗增多而使血容量下降,肾排尿酸量下降,导致痛风。

7、合理用药、防止发生由药物引起的血尿酸增高;长期服用阿期匹林、利尿剂、青霉素、抗结核药等患者,应定期检测血尿酸。这些药物可抑制肾小管排泄尿酸,尿酸若长期居高不下,可致痛风的形成。

8、妥善处理诱发因素;禁用或少用影响尿酸排泄的药物,如青霉素、大剂量噻嗪类及氨苯喋啶等利尿药、维生素B1和B2、胰岛素和小剂量阿司匹林。

9、积极治疗与痛风相关的疾病;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和冠心病等,防止体重超重。肥胖者要积极减肥,减少热量摄入,以降低体重,糖量占总热量的50%—60%以下。

10、避免长途步行;痛风性关节炎的发作往往与病人长途步行、关节扭伤、穿鞋不适及过度活动等因素有关,这可能系局部组织损伤后,尿酸盐的脱落所致。因此,痛风病人应注意劳 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精神紧张、感染、手术,穿鞋要舒适,勿使关节损伤。一般不主张痛风病人跑步或进行长途步行旅游。

11、适当喝茶;喝茶有讲究,选对茶叶就能很好地预防痛风病的发生。如,御方驭风饮中就包含虫草、绞股蓝、车前子等多种能抑制痛风的天然药草成分,能够提高体内嘌呤合成 酶和嘌呤抑制酶的数量和活性,清洗肾脏中尿酸盐积垢。当体内嘌呤的合成减少,以及高尿酸得到抑制,痛风的发病率自然就降低了。

12、多饮水,少喝汤;血尿酸偏高者和痛风患者要多喝白开水,少喝肉汤、鱼汤、鸡汤、火锅汤等。白开水的渗透压最有利于溶解体内各种有害物质。多饮白开水可以稀释尿酸,加速排 泄,使尿酸水平下降。汤中含有大量嘌呤成分,饮后不但不能稀释尿酸,反而导致尿酸增高。因此,每天的喝水量至少在2000毫升以上。但也不宜严重过量,每 天喝数万毫升的水不仅浪费,还会加重肾脏负担,造成水中毒等。

13、多吃碱性食物,少吃酸性食物;痛风患者本身有嘌呤代谢紊乱,尿酸异常,如果过多吃酸性食品,会加重病情,不利于康复。而多吃碱性食物,能帮助补充钾、钠、氯离子,维持酸碱平衡,由于 患者内分泌紊乱,碱性物质并不容易吸收。建议多喝含有矿物质的苏打水,在微量矿物质作用下方可少量吸收,以利改善患者体内的酸性环境。

14、多吃蔬菜,少吃饭;多吃菜,有利于减少嘌呤摄入量,增加维生素C,增加纤维素。少吃饭有利于控制热量摄入,限制体重、减肥降脂。可吃白菜、卷心菜、胡萝卜、芹菜、黄瓜、茄 子、西兰花、甘蓝、芜青甘蓝、甘蓝菜、莴笋、刀豆、南瓜、西葫芦、蕃茄、山芋、土豆、泡菜、咸菜,雌性红萝卜,咖啡、茶、奶、蛋、海藻类等低嘌呤偏碱性食 物,其总雌性红萝卜为碱性最高蔬菜,这些都是吃了不容易得痛风的食物。

15、定期体检;定期检查血尿酸,这样利于痛风的治疗。定期检测血糖、肝肾功能、B超、肾图等,以早期发现心肝肾病变,早期治疗。

尿酸高最可能是什么病

老王参加单位体检,什么都正常,但发现有一项高:血尿酸450微摩尔/升。老王以为没什么问题,不就是一项检查高一点嘛!有什么好担心的。但是医生却告知他:这是高尿酸血症,也就是痛风,严重了就有痛风症状了。痛风就是会在大拇指关节,踝关节,膝关节等经常出现严重疼痛的疾病,病人十分痛苦,病人一定要高度重视。

老王仍然表示不理解,为什么会得痛风?该怎么办呢?为此医生也给出了解释。得痛风主要失因为血酸过高,尿酸高的原因是嘌呤让患者体内积聚过多,当血尿酸超过390微摩尔/升,才可诊断为高尿酸血症。当血尿酸超过420微摩尔/升时,高尿酸血症已十分明确。

痛风病人不能吃吃含高嘌呤的食物,如啤酒、海鲜、动物内脏等; 可放心吃低嘌呤食物如蔬菜、水果等。鸡蛋、牛奶(酸奶除外)嘌呤含量少,是痛风人群蛋白质优良来源,可放心吃; 可适当吃鸡、鸭、鱼、肉,但不喝汤,吃肉时最好先用开水焯一下去掉嘌呤类成分。

现在痛风病人很多,关键就在于早发现,因此现在很多体检套餐中都含有尿酸检查,经常吃高嘌呤类食物的人群就要定期检查了。

得了痛风怎么治

西药治疗副作用大

痛风发作来去如风,简单的消炎止痛西药物就会缓解。目前痛风病治疗的西药大多有严峻的肝肾副作用,会严峻损害肝、肾、肠、胃、心脏等器官,使身体免疫力下降,病情越来越重,痛风反复发作,由此看来,得了痛风该怎么治,西不是好办法。

中医疗效慢,易误诊

中医对痛风误诊误治的比率相当高,经常将其误诊为丹毒、风湿和各种关节炎症,因之伴发的合并症很少虑及痛风因素,既浪费了金钱,又耽搁了治疗痛风可贵的时间,最后直至病入膏肓,得了痛风该怎么治?中医也不能够解决这个棘手的问题。

心肌梗死阿司匹林能用吗

很多痛风、高尿酸血症病友合并心脑血管病,这时候保护心脑血管,预防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脑血栓发生就变得异常重要。阿司匹林就是我们预防这些疾病发生的一道关键“防火墙”。

下面我们百度一下“阿司匹林”,禁忌:痛风(该品可影响其他排尿酸药的作用,小剂量时可能引起尿酸滞留)。百度中这样描述了阿司匹林。我们预防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脑血栓时用的阿司匹林恰恰就是100毫克,标准的小剂量,存在引发尿酸滞留的风险。痛风、高尿酸血症病友可以服用吗?痛风急性发作时用吗?不用怎么办?

师弟父亲处于痛风缓解期,血尿酸450μmol/L,尿酸排泄分数低,属于血尿酸排泄障碍导致的血尿酸升高,给予苯溴马隆口服促进尿酸排泄,降低血尿酸水平,应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抗凝,准备好痛风发作的止疼药及应急方案,监测血尿酸水平。还好全程没有痛风发作,老人顺利过关,血尿酸控制在300μmol/L至360μmol/L范围。

如果选择合理的方式把血尿酸控制在300μmol/L至360μmol/L以下,观察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后对血尿酸的影响。血尿酸无明显升高,继续应用;血尿酸在服用阿司匹林后明显升高,再考虑进一步的调整方案。

痛风该如何预后

痛风这种疾病的发病因素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再者如果想要治疗痛风这种疾病,首先我们应该了解痛风患者的疾病治疗症状,因为对于痛风这种疾病的治疗来说,如果患者不能重视起来的话,还会影响到身体的其他系统,造成一定的疾病伤害。

痛风是一种终身性疾病,无肾功能损害或关节畸形者经有效治疗一般都能维持正常生活和工作,更不会影响寿命。但如果治疗不当,急性关节炎的反复发作可引起较大痛苦。有关节畸形和肾石病者则生活质量会受到一定的影响。肾功能损害严重者,预后较差。

目前所有治疗为对症疗法。未经治疗的痛风性关节炎,其严重程度和发展的速度亦有很大差别。有些患者一生只有几次发作,然而大多数如不治疗,随着发作的反复、频度和程度呈渐进性加重。有人统计痛风患者的寿命较常人短5年,但这完全与个体的情况与治疗的效果有关系。当关节软骨消失,软骨下骨质侵蚀和关节周围组织浸润,造成渐进性病残时,少数重症者在几年之内,即可产生巨大的痛风石和关节的严重破坏。影响大多数患者生命是并发症存在与否。

痛风患者的疾病治疗状况还需要患者的配合,比如说痛风患者的疾病还需要在饮食上注意起来,不能进食油脂的食物,这会增加痛风患者的疾病痛苦,再者痛风患者的疾病有效治疗还需要患者的配合,这样患者才会更加的舒适。

相关推荐

痛风如何预防

痛风病人三大营养分配 在限制总热量前提下,三大营养素的分配原则是:高碳水化合物,中等量蛋白质和低脂肪, ①碳水化合物:米面,包括蔬菜和水果,应占总热量的55%~60%,这也符 合国人的饮食习惯,如此,可以减少脂肪分解产生酮体,有利于尿酸盐排泄,但应尽量少食蔗糖或甜菜, ②蛋白质:蛋白质应占总热量的11%~15%,通常每日为0.8~1.0g/kg体重, ③脂肪:总热量的其余部分,则以脂类补充,通常为40~50g/日,由于脂肪氧化产生热量,约为碳水化合物或蛋白质的二倍,为降低病人体重,无疑应限制。 痛风患者

痛风预防

1. 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战略上藐视疾病,在战术上重视疾病。 2. 遵从医嘱,定期复查随访,在医生的指导下减药、停药。 3. 避免肥胖、劳累、湿冷及精神紧张等诱发因素。 4. 饮食控制:避免高嘌呤饮食(具体见附表):少吃动物内脏、海鲜和浓肉汤;牛肉代替鸡肉;多食水果(特别是樱桃)、蔬菜(芦笋、紫菜、香菇等除外);维生素C、咖啡及乳制品有预防作用,建议适量服用。 5. 严格戒饮各种酒类,尤其是啤酒。 6. 大量饮水:每日>2000ml。 7. 生活方式:保持理想体重,适当运动(游泳、散步等)。 8. 不宜使

预防痛风妙招

预防痛风痛风是目前困扰很多人的一种富贵病,现在还没有完全治愈痛风的方法,只有通过一些治疗缓解痛风带来的疼痛,控制痛风的发展,所以只有及时的预防痛风的发生,才能远离痛风的困扰,下面介绍一下预防痛风的妙招,希望可以帮忙大家及时的远离痛风的困扰。 预防痛风的妙招: 1.多喝水。每天保证2000毫升,少量多次喝完,以助尿酸排出。 2.禁酒,酒精易使体内乳酸堆积,抑制尿酸排出。 3.尽量不吃海鲜、动物内脏,多吃偏碱性食物。 4.少吃盐,每天应限制在2—5克。 5.尽量少用抑制尿酸排出的药物。 6.注意其他合并存在

中风如何预防

中国人的脑中风发生率非常高,是欧美人的 3~5 倍。之所以如此,和一种人体必需元素“叶酸”的缺失是分不开的。据不完全统计,每 5 个国人里就有 1 个人缺乏叶酸,这些缺少也算的也正是脑中风的高发和高危人群!说到叶酸,大家可能会问,叶酸明明是“胎儿的守护神”,孕妇才要特别补叶酸吧?在这里,我们郑重地告诉大家,补叶酸不是孕妇的专利,中老年人也是补充叶酸的重点人群! 我国居民叶酸缺乏比例高达 20%~60%。人体缺少叶酸的摄入,容易导致血液中的同型半胱氨酸含量升高,这种物质的升高将直接导致脑中风发生的概率直线上

脚后跟痛风怎么办

1、由于肿胀部位发热剧烈疼痛,你可用冰袋冷敷到皮肤上,有助于减轻疼痛。 2、如果疼的实在受不了,必须用非甾体镇痛药,如可用双氯芬酸钠,不可能激素和水杨酸止痛,不然加重病情。 3、经常活动关节,没事多活动你的手指和脚趾,膝盖和肘部,做做伸展运动,这会赶走尿酸结晶在关节处的沉着。 4、配合用稳定降尿酸抑制尿酸的中药,防治以后复发。有些患者在服用来抑制尿酸,这个药本身也有降尿酸和对肾脏的双重保护功能,中药是很温和的,用这样的中药反而有利用身体的恢复。 5、痛风治疗,由于痛风是血尿酸增高到一定程度后发生的并发症,

痛风预防

首先是自身体质,要注意适量的锻炼身体,加强运动,选择一些有氧运动,运动形式没有禁忌。还有就是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情。因为中医讲情志致病,喜怒忧思悲恐惊,都会致病,保持心情舒畅,对于预防疾病有很好的作用。 还有就是要注意家庭的遗传因素,痛风是会遗传的,那么如果有家庭遗传因素的朋友,就要早点去医院检查,看看有没有高尿酸血症。如果已经有高尿酸血症了,就要早期预防,不要等到痛风发作。 第三个方面就是饮食方面,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大家经济都比较好了,饮食上相反一定要控制了,不能想吃什么吃什么,特别比较肥胖的人,发作痛风

痛风可以预防

痛风是人体内有一种叫作嘌呤的物质的新陈代谢发生了紊乱,尿酸的合成增加或排出减少,造成高尿酸血症,当血尿酸浓度过高时,尿酸即以钠盐的形式沉积在关节、软组织、软骨和肾脏中,引起组织的异物炎性反应,就叫痛风。目前,在社会生活中,痛风就像糖尿病一样被视为人类健康的杀手,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痛风的产生虽然与遗传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但后天性的一些因素对促进痛风的发病有重要影响;这些后天因素包括饮食嗜好、营养状况、工作及卫生条件、体力活动等;痛风与吃喝关系最为密切,是病从口入的典型疾病。虽然说先天遗传因素虽然无

这么做预防痛风

1.禁过量饮酒 避免酒精饮料,包括啤酒和葡萄酒。酒中所含的乙醇能使血乳酸浓度升高,后者可抑制肾小管对尿酸的分泌,可降低尿酸的排出;同时乙醇还能使尿酸合成增加。乙醇对痛风的影响比膳食严重得多,特别是在饥饿后同时大量饮酒和进食高蛋白高嘌呤食物,常可引起痛风性关节炎的急性发作。 2.预防肥胖 因为肥胖多因饮食不合理导致新陈代谢障碍而引起,因此预防肥胖尤为重要。 3.防止剧烈运动 剧烈运动所产生的乳酸可抑肾小管排泄尿酸而使血中尿酸升高,又因出汗增多而使血容量下降,肾排尿酸量下降,导致痛风。 4.多饮水 血尿酸偏高

痛风日常生活中我们如何预防

防肥胖 肥胖既是痛风发病的危险因素,又是痛风发展的促进因素。肥胖者的血尿酸水平通常高于正常人。因此,肥胖者应当减肥,主要措施是控制总热量,限制脂肪摄入及坚持参加体育锻炼。一般减肥应以2-3周内减重2公斤左右为宜。 防高血脂 高血脂症者血液呈高凝状态,可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与发展,并且高血脂症者常伴肥胖和高尿酸血症,高血脂症既构成痛风的危险因素,又将增加痛风病人的心血管并发症,降低病人生活质量。因此,痛风病人要定期测定血脂。必要时服用降脂药,防止痛风发作。 防酗酒 饮酒是痛风发作的最重要诱因之一。酒类本身

痛风如何预防

在限制总热量前提下,三大营养素的分配原则是:高碳水化合物,中等量蛋白质和低脂肪, ①碳水化合物:米面,包括蔬菜和水果,应占总热量的55%~60%,这也符 合国人的饮食习惯,如此,可以减少脂肪分解产生酮体,有利于尿酸盐排泄,但应尽量少食蔗糖或甜菜, ②蛋白质:蛋白质应占总热量的11%~15%,通常每日为0.8~1.0g/kg体重, ③脂肪:总热量的其余部分,则以脂类补充,通常为40~50g/日,由于脂肪氧化产生热量,约为碳水化合物或蛋白质的二倍,为降低病人体重,无疑应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