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晒后背的好处 什么时候晒太阳最好
女性晒后背的好处 什么时候晒太阳最好
上午6——9点和下午4——7时。
一般来说,在夏天的话,太阳出来的时间比较早,下落的比较晚通常在上午的6—7点以及下午的6—7左右,是最适宜晒太阳的时候,而冬天太阳出来的晚,下落的比较早,时间就要稍微调整一下,在上午8—9点,以及下午4—5点晒太阳最好,这些时间段的日晒不会太强烈,又让人感觉到温暖,还能促进身体的营养吸收,是最佳晒太阳的时机。
晒太阳该晒哪
“春日暖阳亮堂堂,晒得心儿都舒畅”。阳光明媚的春天,无论大人孩子都愿意到外面享受一下阳光的爱抚,这不仅让人身心舒畅,还有很好的保健作用。晒太阳能补充维生素D,促进钙的吸收,强身健体。不过,晒太阳也有不少学问,晒以下三个部位不仅让人感到最舒服,还能维护健康。
晒后背,脾胃和。
“前为阴,后为阳,晒后背,能起到补阳气的作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姜良铎教授说,阳气虚弱会让人手脚冰凉,还常伴有脾胃不适,如肚子怕凉或吃了凉的东西易腹泻等。春天晒晒后背,能驱除脾胃寒气,有助改善消化功能。此外,清代医家曾指出,“背为阳,心肺主之”,晒后背还能疏通背部经络,对心肺大有裨益。
晒双腿,不抽筋。
“老寒腿”应该常出来晒晒。姜良铎说,晒双腿能很好地驱除腿部寒气,有效缓解小腿抽筋,而且能加速腿部钙质吸收,让双腿骨骼更健壮,很好地预防骨质疏松。“尤其是有风湿性关节炎的人,春天晒太阳能活化血脉,缓解病情,起到辅助治疗作用。另外,腿上还有很多穴位,通过阳光的刺激,能让人感到腿脚轻便,消除疲劳感。
晒头顶,补钙生发。
太阳晒过头顶,能充分促进钙质的吸收。洪昭光说,许多人晒太阳时,常喜欢戴着帽子,其实,春天阳光并没有那么强烈,穿着厚衣服又戴上遮阳帽,根本不能发挥晒太阳的作用。“尤其是孩子,家长怕阳光伤害他们娇嫩的皮肤,总是给孩子戴帽子。”其实只要控制好时间,晒晒孩子的头顶,有助于大脑的发育和头部骨骼成长,也有益于头发的生长。
洪昭光表示,在春天,上午10点到11点晒太阳最好。因为这一时段阳光中的紫外线偏低,能使人感到温暖柔和。此外,不同年龄段的人,对日光的承受能力不同,晒太阳长短也各异,婴幼儿每次15—30分钟左右,中青年人每次1—2小时,老年人每次20—30分钟。
最后,专家提醒,不要隔着玻璃晒太阳,这样起不到应有的作用,还要适当做些防晒措施,例如用防晒霜,戴太阳镜等。
产后缺钙怎么补 适当晒太阳
产后除了补充丰富的钙质食品外,还可适当到户外晒太阳;通过晒太阳让体内产生更多的维生素D3,维生素D3有助促进钙吸收。注意,不能暴晒太长时间。中等强度的阳光30分钟-60分钟是安全的。晒太阳时最好晒后背,晒后脑勺。要注意保护眼睛。补钙的标准是:阳光+运动+充足的钙=骨健康。
女性怕冷怎么办
穿足够的衣服
“爱美不惊流鼻涕”绝对会使得女性的身体越来越怕冷的。因此建议女性朋友们日常一定要注意穿足够的衣服。
多运动,保持匀称的身材
特别是对于久坐一族更要注意多运动,如果可以拥有一些肌肉的话,那么自然会是最好的了。
睡前泡澡或手脚
睡前用热水泡手、脚或者直接泡个澡,不但可以促进血管末梢的循环,还有帮助睡眠的作用。洗完澡或是泡完热水,擦干后立刻穿上袜子保温。
经常晒后背
在有阳光的天气,可以多出去晒晒太阳,尤其是多晒晒后背,特别是大椎穴(低头时,后颈部最突出的骨头下方)部位,这样可以获得更多的阳气。可以穿比较薄的衣服来晒太阳,身体会把吸收到的阳气以最快的速度运送到全身。
晒太阳对皮肤的好处
1、晒后背脾胃和
春天晒晒后背,能驱除脾胃寒气,有助改善消化功能。此外,清代曾有人指出,“背为阳,心肺主之”,晒后背还能疏通背部经络,对心肺大有裨益。
2、晒头顶补钙生发
太阳晒过头顶,能充分促进钙质的吸收。
许多人晒太阳时,常喜欢戴着帽子。其实,春天阳光并没有那么强烈,穿着厚衣服又戴上遮阳帽,根本不能发挥晒太阳的作用。如果天气好,晒太阳时最好摘掉帽子。
3、户外活动时间越长越保护眼睛
户外光亮的强度是户内的10倍以上。美国、新加坡等多项研究发现,户外活动时间越长,越能保护眼睛。但为了防止阳光伤到眼睛,户外活动时不能直视太阳。
3招让你的子宫暖起来
暖宫策略1、常晒后背
简单的补阳暖宫方法就是晒太阳。在中医看来,“前为阴,后为阳”,晒后背能让人体的阳气与天地之阳气相通,具有疏通背部经络,驱除脾胃寒气的作用。女性晒后背时,最好别戴帽子,可以晒晒头顶,通过头顶的百会穴,可以把阳气更多地吸进身体内。晒太阳的最佳时间是上午6-10点和下午4-5点。
暖宫策略2、别错过“子午觉”
如果中午12点还不睡觉,肝胆就会得不到休息,无法进行排毒,内分泌就会紊乱,女人就会过早衰老,生殖功能也会下降。因此,女性要尽可能保证中午打个小盹儿,或闭目养神一下。
暖宫策略3、每天晚上用热水泡脚
沐足是不错的保健方式,配合药物就更好了。沐足有助于温通四肢又避免出现不受补而造成的上火症状。在平时,要坚持每晚用热水泡泡脚,也是女人最简单有效的养生妙方。
女性晒后背的好处 后背晒太阳能去寒气吗
有一定的作用。
从中医的角度上来说,人体背部为阳,是聚阳驱寒的位置,如果热敷、拔罐、按摩等刺激此位置的话,可起到很好的补阳作用,加上人体督脉、足太阳膀胱经也分布在后背,故太阳热的刺激能加快此处血液循环,有助于经络畅通,寒气驱除,尤其是冬日背向阳关照射,保暖驱寒更明显。
春冬季应如何带宝宝晒太阳
首先,时间要适当。可以先开窗,让宝宝有一个适应过程,然后再到户外。时间最好以上午9—10时为宜,此时红外线强,紫外线偏弱,可以促进新陈代谢;下午4—5时紫外线中的X光束成分多,可以促进肠道对钙、磷的吸收,增强体质。需要强调的是,上午10时至下午4时,最好不要长时间晒太阳,因为这个时段紫外线最强,会伤害宝宝的皮肤。而且每次在户外的时间也不要过长,要循序渐进,由每天十几分钟逐渐增加至1—2小时。
带顶有帽檐的小帽子。很多妈妈给宝宝穿得像球一样,这样很难达到晒太阳的目的。因为冬季太阳中的紫外线相对较弱,穿得太厚,紫外线难以透过衣服到达皮肤。所以尽量不要捂得太厉害,最好选择宽松、柔软的棉质类衣服。晒太阳时,可以给宝宝戴一顶有帽檐的小帽子。因为年龄特别小的宝宝,毛发较稀疏,而且头颅骨骨板薄,对紫外线的抵抗能力较差;另外,带帽檐的帽子还可以保护宝宝的眼睛。
隔着玻璃晒没用。有的家长怕宝宝吹风,就在家隔着玻璃晒。这样大部分的紫外线基本都会被玻璃阻挡,实际没起什么作用。到户外时尽量不要去马路边或人多嘈杂的地方。
多晒四肢和背。晒太阳时要着重晒晒宝宝的四肢和背部。晒手腿能很好地驱除腿部寒气,让四肢骨骼更健壮;晒后背能驱除脾胃寒气,有助改善消化功能。但特别注意要避免阳光直射孩子的脸部及眼睛。
湿疹可不可以晒太阳呢
很多人都在说湿疹就要多晒晒太阳,这样对自己的湿疹患处有好处,但是在暴晒太阳后,湿疹患者有感觉身上的湿疹特别难受。
多晒太阳对湿疹有好处吗?
湿疹属于慢性疾病,表现为局部皮肤呈鳞状并增厚,一般发生在四肢、躯干或头皮。它属于多基因遗传的疾病,可由多种激发因素,如创伤、感染、药物等都可能在易感个体中诱发该病。
典型的皮肤表现是境界清楚的具有银白色鳞屑的红色斑块。轻者可表现为几个银币大小的肘膝部位斑块,重者也可以全身皮肤受累。其病生理机制主要为表皮增生分化的异常和免疫系统的激活。适当晒太阳对于湿疹患者是有一定的帮助的。
1、太阳晒过头顶,能充分促进钙质的吸收。
2、前为阴,后为阳,晒后背,能起到补阳气的作用。
3、湿疹患者如果老寒腿,应该常出来晒晒。
但是湿疹患者晒太阳时要注意在夏天,上午10点到11点晒太阳最好。因为这一时段阳光中的紫外线偏低,能使人感到温暖柔和。此外,不同年龄段的湿疹患者,对日光的承受能力不同,晒太阳长短也各异,婴幼儿患者每次不高于30分钟左右,中青年患者每次不高于2小时,老年患者每次不高于30分钟。
晒太阳对湿疹患者好不好这个问题患者一定要明白,千万不能随便去晒太阳,要知道暴晒太阳不仅对湿疹患者没有好处,还会增加湿疹患者的严重程度,影响湿疹病情的康复。
女性晒后背多长时间
30分钟-1小时左右最好。
女性晒后背不仅可以去除寒气,温暖背部,还可以促进体内钙、磷等营养元素的吸收,起到增强体质,强健骨骼的作用,但不宜晒太久或直接将皮肤暴露在较强的紫外线暴晒,否则肌肤会因为紫外线的照射而出现刺痛或灼热感,导致晒黑或晒伤的现象。
晒太阳该晒哪
晒后背,脾胃和,晒双腿,不抽筋,晒头顶,补钙生发。看来晒太阳也不是简简单单的事情。
“春日暖阳亮堂堂,晒得心儿都舒畅”。阳光明媚的春天,无论大人孩子都愿意到外面享受一下阳光的爱抚,这不仅让人身心舒畅,还有很好的保健作用。晒太阳能补充维生素D,促进钙的吸收,强身健体。不过,晒太阳也有不少学问,晒以下三个部位不仅让人感到最舒服,还能维护健康。
晒后背,脾胃和。
“前为阴,后为阳,晒后背,能起到补阳气的作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姜良铎教授说,阳气虚弱会让人手脚冰凉,还常伴有脾胃不适,如肚子怕凉或吃了凉的东西易腹泻等。春天晒晒后背,能驱除脾胃寒气,有助改善消化功能。此外,清代医家曾指出,“背为阳,心肺主之”,晒后背还能疏通背部经络,对心肺大有裨益。
晒双腿,不抽筋。
“老寒腿”应该常出来晒晒。姜良铎说,晒双腿能很好地驱除腿部寒气,有效缓解小腿抽筋,而且能加速腿部钙质吸收,让双腿骨骼更健壮,很好地预防骨质疏松。“尤其是有风湿性关节炎的人,春天晒太阳能活化血脉,缓解病情,起到辅助治疗作用。另外,腿上还有很多穴位,通过阳光的刺激,能让人感到腿脚轻便,消除疲劳感。
晒头顶,补钙生发。
太阳晒过头顶,能充分促进钙质的吸收。洪昭光说,许多人晒太阳时,常喜欢戴着帽子,其实,春天阳光并没有那么强烈,穿着厚衣服又戴上遮阳帽,根本不能发挥晒太阳的作用。“尤其是孩子,家长怕阳光伤害他们娇嫩的皮肤,总是给孩子戴帽子。”其实只要控制好时间,晒晒孩子的头顶,有助于大脑的发育和头部骨骼成长,也有益于头发的生长。
洪昭光表示,在春天,上午10点到11点晒太阳最好。因为这一时段阳光中的紫外线偏低,能使人感到温暖柔和。此外,不同年龄段的人,对日光的承受能力不同,晒太阳长短也各异,婴幼儿每次15—30分钟左右,中青年人每次1—2小时,老年人每次20—30分钟。
最后,专家提醒,不要隔着玻璃晒太阳,这样起不到应有的作用,还要适当做些防晒措施,例如用防晒霜,戴太阳镜等。
大寒养生多晒太阳
大寒多晒太阳保暖又补钙
到了冬季,人们都喜欢出门晒太阳,一是因为温暖,二是因为“补钙”,真所谓“阳光是个宝,晒晒身体好”。阳光是最好的“营养”,是大自然最大的阳气,大寒节气可以通过晒太阳的方式带动身体阳气。人的头、背都要多晒晒。头是阳气聚集的地方,但要注意避开眼睛免得晒伤。而晒背温暖身体,有助于预防感冒。
晒太阳最好时间
晒太阳最好时间有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上午9时-10时,这一时间段阳光的红外线占上风,紫外线偏低,使人感到温暖、舒适、柔和,可以起到活血化瘀、促进新陈代谢的作用。第二阶段是上午下午4时-5时,在这两个时间段内,正值紫外线中的A光束占上风,可以促进体内血液循环,而且还可以促进肠道钙、磷的吸收,有利于促进骨骼正常钙化,增强体质。
晒太阳的时间不用太久,半个小时左右就可以,每天晒15-20分钟就可以起到补充维生素D的作用了。
晒太阳需留心以下4点
但是很多人不知道该如何晒太阳,有的人怕晒黑自己的脸,所以背对着太阳晒;又有些人则是在树荫下晒太阳;也有人在家隔着玻璃晒太阳,其实这些都不是科学的晒太阳方法。晒太阳时做到以下4点才算是有益。
1.晒太阳前不宜吃这些食物
晒太阳前不宜吃芥菜、雪菜、莴苣、螺、虾、蟹、蚌等光敏性食物,以免引起光敏性药疹或日光性皮炎。晒后还要多喝水,多吃水果、蔬菜,补充维生素C,可以抑制黑色素的生成。
2.阳光要与皮肤直接接触
晒太阳时,阳光要与皮肤直接接触,皮肤可自己合成维生素D,有利于钙的吸收。最好在上午10点左右和下午4点左右,寒冷的冬季可11-12点左右。
3.多晒手脚、腿和背部
怕脸晒黑的人可以伸出手脚直晒,也可以晒后背,不论身体哪部分皮肤,只要太阳能直接晒着就可起到同样作用。同时,晒手脚还可以去寒气,利关节,晒后背,则能驱除脾胃寒气,有助改善消化功能,还能疏通背部经络,有利心肺。
4.不要隔着玻璃晒太阳
因为玻璃能够吸收发挥作用的紫外线,所以隔着玻璃晒太阳实际上没什么作用,应该走出去,在空气新鲜阳光明媚的地方活动会更好。
晒太阳补钙晒哪个部位最好
晒后背、双腿和头顶的补钙效果最好。
一般来说身体每个部位都需要晒太阳,但是晒后背、双腿和头顶的补钙效果最好,因为人的背部皮下蕴藏着大量的免疫细胞,而晒腿部能保护关节,晒头顶还可以促进大脑的发育,但是要注意冬天晒太阳的时候,不能因为在太阳下就穿的少了,这样相反有风吹过来,更容易受凉感冒了,而且晒太阳的同时也应该注意补水,保持身体在一个平衡的状态,体虚的人晒一会儿就应该去阴处稍微休息一会儿,同时也要及时补充水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