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头晕扎什么穴位

头晕扎什么穴位

治疗的原则是虚补实泻,调整阴阳。

头面及颈部的取穴:太阳。攒竹鱼腰,印堂,睛明,四白,前额部,眼眶部。主要手法推法,按法,抹法揉法,拿法。操作方法:按揉睛明,攒竹,太阳,鱼腰,四白,每穴1-2分钟,推印堂至发际,分推额部眼眶部,抹太阳至颞侧5-8次;抹督脉,拿凤池,风府,3-5分钟。

腰背部取肝俞,心俞,肾俞,脾俞,膈俞,背部腰部。操作用横擦五脏俞及膈俞。直推背部太阳经。

四肢部取穴有神门,曲池,阳陵泉,涌泉,上下肢的6条阴经。

肝阳上亢的重推心俞,肝俞,肾俞,命门,拿曲池,揉三阴交,拇指推桥弓,左右各20遍。

痰浊中阻的推中府,云门,中脘,足三里,丰隆,脾俞,胃腧。

肾精不足的加大椎,翳风,肾俞,命门,大肠腧,承山。

针灸治疗有什么副作用吗

针灸治疗因为是要用针刺入穴位刺激穴位的疗法,所以最重要的是要熟练的掌握人体的各个穴位。针灸是中国古代医术的重要疗法,是中华文化的精华,所以一般不会有副作用。关键是不要扎错穴位,每个穴位都跟人体五脏六腑息息相关,有些穴位扎错的话可能会有很严重的后果。还有一些人在针灸过程中会出现头晕、恶心、胸闷、出汗等症状,这是晕针的表现,这类人不能用针灸疗法。

针灸主要就是来疏通身体上的脉络,打通脉络来治疗病的,我们都知道,中医上说人的脉络不通畅,气血就容易受阻,这个时候疾病就产生了,所以对于中医针灸治疗疾病是很管用的,只不过这个疗效会比较慢一点,中医针灸的坏处就是容易弄错穴位,如果找不到好的中医,在医治的时候扎错了穴位,就会造成身体出现副作用,除此之外还会出现皮疹或者是局部肿胀等。

耳鸣扎什么穴位

1.1、实证

治法 清肝泻火,疏通耳窍。以足少阳、手少阳经穴为主。

主穴:翳风、听会、侠溪、中渚。

配穴:肝胆风火者,加太冲、丘墟;外感风邪者,加外关、合谷。

操作:毫针泻法。

方义:手、足少阳两经经脉均入耳中,因此取手少阳之中渚、翳风,足少阳之听会、侠溪。疏通少阳经络,清肝泻火。

1.2、虚证

治法:益肾养窍。以足少阴、手太阳经穴为主。

主穴:太溪、照海、听宫。

配穴:肾气不足者,加肾俞、气海;肝肾亏虚者,加肾俞、肝俞。

操作:毫针补法。肾气虚可用小艾炷灸患处。

方义:太溪、照海补益肾精、肾气。听宫为局部取穴,可疏通耳部经络之气。

头晕按什么穴位

1、头晕按摩印堂穴

印堂穴是人体经外奇穴,《达摩秘功》中将此穴也列为“回春法”之一,可见其重要地位。印堂穴在两眉连线的正中间。按摩时将中指放在印堂穴上,用较强的力点按10次。然后再顺时针揉动20—30圈,逆时针揉动20—30圈即可。

2、头晕按摩神庭穴

神庭穴属人体督脉,对神经系统有治疗作用。神庭穴在印堂穴上面,发际正中直上半寸左右,按揉方法与印堂穴相同。按压这两个穴位对消除头痛头昏,恢复大脑的活力有异曲同工之妙。同时按摩,互相补益,则效果更佳。

3、头晕按摩太阳穴

太阳穴。这个位置很好找,顺着眼角边儿,一张嘴,一摸一个坑,这就是太阳穴。揉穴的时候要注意由轻到重,然后再轻轻地揉,最后揉到有酸胀感为宜。所谓酸胀感,就是得气了,得气才能治病。

4、头晕按摩四神聪

四神聪。一说到四神聪,你就知道这个穴位是干什么用的,就是四神聪明,又精神又聪明。它的位置就在百会穴前后左右各一寸的地方。

头晕按摩有用吗 头晕按摩穴位推荐

中渚穴有清热通络,开窍益聪的功效,主治头晕目眩,头痛,目赤,耳聋,耳鸣,肋间神经痛,肩背肘臂痿痛,肘腕关节炎,手指不能屈伸等症。

定位:手背,第四,第五掌骨小头后方的凹陷中间。

按摩方法:用一只手的大拇指和食指分上下用力揉按此穴,先吸一口气,然后慢慢呼出,约按5-7秒,然后再以同样程度按摩另一只手,每只手做五次。

风池穴具有清热降火,通畅气血,疏通经络的功能,有止痛作用迅速,效果良好的特点。刺激该穴位具有增加脑血流量,改善病损脑组织的血氧供应,使血管弹性增强,血液阻力减少的作用,常用于治疗大脑供血不足所致的头晕症状。

定位:位于后颈部,当枕骨之下,两条大筋(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外缘陷窝中,与耳垂平齐处,左右共2穴。

按摩方法:两手手掌脱狱脑后,两拇指指端按于穴位上,用力按揉2-3分钟,按揉时以酸胀感觉似乎入脑内为好。

头晕目眩恶心按摩穴位

头面及颈部的取穴:太阳.攒竹鱼腰,印堂,睛明,四白,前额部,眼眶部.主要手法推法,按法,抹法揉法,拿法.操作方法:按揉睛明,攒竹,太阳,鱼腰,四白,每穴1-2分钟,推印堂至发际,分推额部眼眶部,抹太阳至颞侧5-8次;抹督脉,拿凤池,风府,3-5分钟.

腰背部取肝俞,心俞,肾俞,脾俞,膈俞,背部腰部.操作用横擦五脏俞及膈俞.直推背部太阳经.

四肢部取穴有神门,曲池,阳陵泉,涌泉,上下肢的6条阴经.

肝阳上亢的重推心俞,肝俞,肾俞,命门,拿曲池,揉三阴交,拇指推桥弓,左右各20遍.

痰浊中阻的推中府,云门,中脘,足三里,丰隆,脾俞,胃腧.

肾精不足的加大椎,翳风,肾俞,命门,大肠腧,承山.

气血亏虚的加中脘,血海,足三里,心俞,脾俞,胃腧

瘀血内阻的加中脘,章门,期门,云门,

感冒可以艾灸哪里 不同感冒症状的艾灸位置

1.选百会穴,大椎穴,风门穴和肺俞穴温和艾灸,灸至局部皮肤出现温热泛红现象,可以缓解恶寒症状,每天艾灸一到两次。

2.选大椎,合谷,肺俞,列缺穴温和艾灸,每穴灸15分钟,灸至皮肤温热泛红,恶寒症状缓解。

1.选大椎,曲池,尺泽,合谷穴用艾条雀啄灸,每个穴位灸10到15分钟,每天一到两次,症状消失后再艾灸一到两次即可停止。

2.选太阳穴,印堂穴,曲池穴,合谷穴,用艾条雀啄灸,每个穴位灸10到15分钟,每天一次,症状消失后再艾灸一到两次即可停止。

1.选肺俞,至阳,阴陵泉,足三里穴温和灸,每个穴位灸15分钟,以局部出现温热红晕为宜,每天一次,灸至退热,头晕,头痛,胸闷等症消失后,加灸1到2次即可。

2.选肺俞,心俞,膈俞,天突,膻中,神厥等穴位,用艾柱隔姜灸,即将生姜切成2毫米厚的姜片,在生姜上扎出小孔,上至艾柱,待艾柱要燃尽,皮肤有灼热感时移除,每个穴位五至七柱,每天一到两次,感冒痊愈后即止。

头晕按摩什么穴位

印堂穴

印堂穴是人体经外奇穴,《达摩秘功》中将此穴也列为“回春法”之一,可见其重要地位。印堂穴在两眉连线的正中间。按摩时将中指放在印堂穴上,用较强的力点按10次。然后再顺时针揉动20—30圈,逆时针揉动20—30圈即可。

神庭穴

神庭穴属人体督脉,对神经系统有治疗作用。神庭穴在印堂穴上面,发际正中直上半寸左右,按揉方法与印堂穴相同。按压这两个穴位对消除头痛头昏,恢复大脑的活力有异曲同工之妙。同时按摩,互相补益,则效果更佳。

颈椎病头晕按什么穴位

一、颈椎病头晕按什么穴位

风池穴

相当于后发际角凹陷处,左右各一。

风府穴

相当于风池穴连线中点处。

大椎穴

低头时颈部最高椎体下凹陷处。

肩井穴

相当于肩外侧缘和大椎穴连线中点,左右各一。

操作方法:

1、家人左手扶住患者前额以固定头部,用右手拇指指腹按揉患者风府穴。3~5分钟,用力当适当,不可过重。

2、接上法,术者用右手拇指和食指指腹分别按揉患者左、右风池穴。3~5分钟,用力以患者能接受为度。

3、上法完毕,术者再用右手拇指指腹按揉大椎穴。1~3分钟,以局部皮肤红润为度。

相关推荐

老人怎么转核桃有益健康

文玩核桃核桃玩法很多其中:揉、搓、压、、蹭、磨、滚。对手上的穴位起到保健作用。从中医经络学说来看,人手的掌面上分布着许多穴位,十二经络中又有手三阴经和手三阳经贯通。正是核桃球表面凹凸不平的疙瘩,不断地刺激穴位,达到疏通经脉的作用。长期玩转核桃健身球能防治头晕、失眠,活血化瘀。 核桃健身玩法很多,也很简单,单手双手均可,一手两枚在指间翻飞滚动,可上下左右自由转动,随心所欲。现代科学证明,揉核桃能延缓机体衰老,对预防心血管疾病、避免中风有很大作用。特别是一些长期从事案头或电脑工作的人群,把玩核桃更能起到舒筋

喉咙痛什么穴位

1、手穴治疗 取穴:合谷,经外奇穴(掌面大鱼际中点),足三里。 治法:穴位处常规消毒。以28号1寸毫针。快速刺进0.5寸后,针尖向心方向斜剌,捻转手法,重刺激,使针感向上传导过肘关节以上。足三里以补法,留针15分钟,或温和灸法。每天1次,5~7天1疗程,可以使用1~2疗程。 2、足穴治疗 取穴:双侧太冲穴。 治法:患者仰卧位,两腿自然伸直。穴位常规消毒,用40mm长毫针斜刺30mm左右,提插补法,产生强烈的针感,使针感沿着小腿向上呈放射感后停止运针。每10分钟运针1次,留针30分钟。每日1次,7日为1疗程

头晕要按摩哪些穴位缓解

头晕是什么病? 眩晕,通常称为头昏眼花,是一种常见的症状。轻者发作短暂,平卧闭目休息一会儿就可恢复正常;发病严重的患者就好像乘坐在车船上,感觉天旋地转,以致站立不稳。多数患者的病情时轻时重,兼见其他症状而持续很长一段时间。眩晕可由迷路、前庭神经、脑干、小脑病变及全身性疾病引起。一般多见于高血压、动脉硬化、贫血、神经官能症、耳源性眩晕等疾病。 按摩治疗眩晕具有一定疗效 但患者必须配合医者查明原因,积极治疗原发病,按摩可作为综合治疗中的一个辅助方法。临床治疗表明,内耳性眩晕、迷路炎、晕动病、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和

不当针灸有什么风险

近年来,针灸保健、针灸减肥、针灸治疗各种疾病等已经成为一种时尚。在经过节食、健美操、减肥茶、减肥药的热浪后,那些渴望拥有娇美身材的女士纷纷迷恋上了针。 看似安全的中医针灸治疗,其实也存在相当的风险。我就遇到过一位患者,被家人送到上海市第八人民医院外科就诊时,医生惊讶地发现,一周内,针灸针从患者臀部左侧,经盆腔、腹腔、移动到腹部肚脐眼处,断针在体内移动这么长的距离,实属罕见。幸运的,断针在移动时没有刺破体内的血管或脏器,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断针或称折针,是指针体折断在人体内。其原因有针具质量欠佳,针身或针

实用常见病艾灸疗法 艾灸治疗头痛

外感头痛起病较急,常伴随恶寒,发热,鼻塞,流鼻涕等表证;内伤头痛起病缓慢,时发时止,主要有肝阳头痛,表现为面红口苦,舌苔薄黄;肾虚头痛,男性有遗精,女性有带下,舌红,少苔等表现;血虚头痛表现为头痛,心慌,舌质淡。 百会穴:将耳郭折叠向前,找到耳尖,经过耳尖连成一线,与正中线的交点处,即为百会穴。艾灸这个穴位,可以镇痛止晕,清热开窍,健脑宁神,主治头痛眩晕,耳鸣耳聋,目不能视,鼻塞,鼻出血等症状。 涌泉穴:在足底,屈足卷趾的时足心最凹陷处就是此穴,艾灸此穴可开窍苏厥,回阳救逆,镇痉定眩,益肾清心,主治头痛目

不当针灸有什么风险?

断针或称折针,是指针体折断在人体内。其原因有针具质量欠佳,针身或针根有损伤剥蚀,进针前失于检查,针刺时将针身全部刺入腧穴,行针时强力提插、捻转,肌肉猛烈收缩,留针时患者随意变更体位,或弯针、滞针未能进行及时正确处理等。 可见,为了防止折针,操作前应认真仔细地检查针具,对认为不符合质量要求的针具,应剔出不用;操作中应避免过猛、过强的行针;在行针或留针时,应嘱患者不要随意更换体位,如抬头接手机和扭曲身子与人谈话等;操作者在针刺时注意不要将针身全部刺入腧穴,应留部分针身在体外,以便于针根断折时取针;在进针、行针

喉咙痛什么穴位

喉咙痛什么穴位 1、喉咙痛什么穴位 针对一般慢性咽炎或伤风感冒等导致的喉咙痛,可以采用手穴治疗和足穴治疗两种。 1.1、手穴治疗 取穴:合谷,经外奇穴(掌面大鱼际中点),足三里。 治法:穴位处常规消毒。以28号1寸毫针。快速刺进0.5寸后,针尖向心方向斜剌,捻转手法,重刺激,使针感向上传导过肘关节以上。足三里以补法,留针15分钟,或温和灸法。每天1次,5~7天1疗程,可以使用1~2疗程。 1.2、足穴治疗 取穴:双侧太冲穴。 治法:患者仰卧位,两腿自然伸直。穴位常规消毒,用40mm长毫针斜刺30mm左

头晕按摩哪个部位 百会穴

百会穴属督脉,在背部,后发际正中上7寸,当两耳尖直上,头顶正中,主治头痛、目眩、鼻塞、耳鸣等病证,有开窍醒脑、回阳固脱的功效。

颈椎病头晕按什么穴位

颈椎病头晕按什么穴位?颈椎病是骨病当中常见的一种,颈椎病的症状有很多,主要以颈部疼痛、上肢麻木以防头晕为主,那么颈椎病头晕按什么穴位呢?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 一、颈椎病头晕按什么穴位 风池穴 相当于后发际角凹陷处,左右各一。 相当于风池穴连线中点处。 大椎穴 低头时颈部最高椎体下凹陷处。 肩井穴 相当于肩外侧缘和大椎穴连线中点,左右各一。 操作方法: 1、家人左手扶住患者前额以固定头部,用右手拇指指腹按揉患者风府穴。3~5分钟,用力当适当,不可过重。 2、接上法,术者用右手拇指和食指指腹分别按揉患者左、右

中指指尖是什么穴位

1、中指尖的穴位 中指末节尖端中央部位有一个中冲穴。中冲穴对于晕厥、心脏衰竭等疾病有治疗作用。故而,夏天按摩此穴能有效预防中暑,冬天按摩此穴则能很好地预防心脏病,增强心脏功能。 定位:手中指末节尖端中央,距指甲游离缘约1分许。 穴义:体内心包经的高热之气由此冲出体表。 功效:清热、开窍、利喉舌。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高热水气。 运行规律:急速散热降温而行于天之中下部。 治法:寒则点刺出血(血必黑或稀淡),热则泻针出气(莫出其血)。 刺灸法:浅刺1分或点刺出血。艾条温灸10~15分钟。 2、中指尖穴位的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