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新生儿硬肿症的检查

新生儿硬肿症的检查

1.血常规

末梢血白细胞总数无明显变化,合并感染时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可有不同程度的增高或降低。若中性粒细胞明显增高或减少者,提示预后不良。

2.DIC筛选试验

对危重硬肿症拟诊DIC者应作以下6项检查:①血小板计数:常呈进行性下降,部分患儿血小板计数<100×109/L。②凝血酶原时间:重症者凝血酶原时间延长,生后日龄在4天内者≥20秒,日龄在第5天及以上者≥15秒。③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45秒。④血浆凝血酶时间:新生儿正常值19~44秒。⑤纤维蛋白原<1.17g/L(117mg/dl),<1.16g/L(160mg/dl)有参考价值。⑥P试验(血浆鱼精蛋白副凝试验):生后1d正常新生儿的65%纤溶活力增强,可有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故P试验可以阳性,24小时后仍阳性则不正常,但DIC晚期P试验可转为阴性。

3.血气分析

由于缺氧和酸中毒,血pH值下降。PaO2降低,PaCO2增高。

4.血糖

常降低,可有肌酐、非蛋白氮增高。

5.超微量红细胞电泳时间测定

由于血液黏稠度增加,红细胞电泳时间延长。

6.心电图改变

部分病例可有心电图改变,表现为Q-T延长、低血压、T波低平或S-T段下降。

新生儿为何易得硬肿症

新生儿容易得硬肿症,原因是多方面的:

1.是因为新生儿皮下组织中饱和脂肪酸的含量较多,当天气比较寒冷时,皮下脂肪就容易凝固变硬。

2.新生儿体温调节中枢还没有发育完善,体表面积相对较大,散热比较容易,这样就使体温不容易升上去。

3.分娩时的窒息、缺氧以及出生后的到感染对新生儿硬肿症的形成也有一定的关系。

新生儿硬肿症常发生在寒冷季节的临床表现是:

1.局部或全身皮肤及皮下脂肪变硬、变肿和变冷。

2.皮下脂肪变硬先从大腿外侧开始,随后影响到下肢、臀部、下腹部、面颊部和上肢,严重的还会影响到全身。

3.这些部位的皮肤紧贴于皮下脂肪,像橡皮一样发硬并且浮肿,不容易被捏起,用手指压下去后有凹陷,皮肤颜色暗红。

新生儿硬肿症是怎么回事

新生儿体表面积相对较大,皮肤薄嫩,血管丰富,容易散热,综色脂肪是新生儿体内特有的组织,它的代谢是新生儿在寒冷环境中急需产热时的主要能量来源,而饥饿时的能量来源是白色脂肪,如小儿周围环境温度过低,散热过多,棕色脂肪容易耗尽,体温即会下降,新生儿严重感染时体温也会不升,这些情况下皮下脂肪都容易凝固而变硬,同时低温时周围毛细血管扩张,渗透性增加,易发生水肿,结果产生硬肿。

新生儿硬肿症吃什么好

多服用含维生素E的食物, 饮食清淡富于营养,注意膳食平衡。忌动物脂肪辛辣刺激食物。以免造成病情反复的情况,比如说,海鲜、鸡肉、狗肉等。与此同时,也不要禁食刺激性的食物。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含有大量人体所需的营养成分。

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是如何引发的

新生儿之所以易患硬肿症有其内在生理因素的特殊性,还受外在因素的影响。新生儿体温调节功能低下,能够产热的棕色脂肪较少,体表面积又相对较其他儿童期大、散热多,皮下脂肪在低温下易凝固变硬,这是发病的内在因素。如果在内因的基础上,又合并寒冷损伤、严重感染等外在因素,小新生儿就很容易患硬肿症了。临床表现新生儿硬肿症多发生在寒冷季节和地区,以冬春季及我国北方发病者居多。生后一周内新生儿,生活能力低下且出生体重低的早产儿多见,常有窒息、缺氧、产伤、感染、热量供给不足等病史。可以看到小婴儿反应很差,哭声低微或不哭,吃奶很少甚至不吃不喝,尿也少;一动不动,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的出生。

硬肿症的偏方

硬肿症的偏方一:

万花油局部按摩治疗新生儿硬肿症

治疗方法:

患儿均给予保暖、补液、纠酸、抗感染、改善微循环及对症治疗等综合疗法。在此基础上给予万花油局部按摩硬肿部位。

方法:护士洗净并消毒双手,暴露硬肿部位,根据硬肿部位大小,将万花油2~3 ml涂抹在硬肿处,并用指腹于硬肿中心向外周轻柔按摩,用力均匀。每次治疗10~15分钟,每日2次。疗程3~5天,直至硬肿消退。

中医理论认为新生儿硬肿症为寒凝经络,气滞血瘀所致,属于瘀证。万花油由乌药、川芎、红花、大黄、赤芍、防风等多种中药配制而成,具有驱寒解毒、行气活络、消肿散瘀之功效。并能改善微循环、增强组织血流量、抗凝及提高机体对缺氧的耐受性。治疗上采用局部按摩,更有利于药物对皮肤渗透,改善局部微循环,从而促进硬肿消退。且此药渗透性好,按摩后吸收快,治疗中无过敏等不良反应。

万花油局部按摩在哺乳量恢复、体温回升及缩短住院时间上均有良好效果,尤其是硬肿消退方面有显着疗效,而且操作简单方便,无危险性。

硬肿症的偏方二:

复方丹参注射液和维生素E治疗新生儿硬肿症

治疗方法:

根据患儿病情给予入暖箱、复温、纠酸、抗感染,保证液量和热卡供给,纠正器官功能紊乱,输血浆或白蛋白支持治疗。

新生儿硬肿症有什么危害呢

新生儿硬肿症是一综合征,由于寒冷损伤、感染或早产引起,其中以寒冷损伤为最多见,称寒冷损伤综合征。以皮下脂肪硬化和水肿为特征。皮肤和皮下组织先有水肿,以后变硬,严重者似硬橡皮样。硬肿先发生在小腿、面颊和肩部,以后大腿外侧、臀部、上肢也受累,甚至累及全身。因胸腹硬肿而发生呼吸困难,因面颊硬肿而不能张嘴。患儿心音低钝、心率减慢、反应低下、尿少甚至无尿,以后口鼻流出血性液体,发生肺出血而死亡。硬肿面积大伴有多脏器功能衰竭如循环衰竭急性肾功能衰竭肺出血DIC等也可致高胆红素血症并促成胆红素脑病;代谢紊乱如低血糖低血钙及代谢性酸中毒等。

新生儿硬肿症怎么办

复温

采取逐渐复温方式,切忌加温过速导致病儿肺出血而死亡。一般轻者可用温暖棉襁褓包裹,置24℃~26℃室温中,加置热水袋,热水袋温度一般为50℃左右渐升高至70℃左右为宜,逐渐复稳。

喂养

复温至34℃时,为了供给宝宝足够的热量,应开始喂奶。如病儿虚弱、吸吮力差,则可用滴管喂奶或予以鼻饲喂奶,待吞咽功能恢复后可用小勺试喂母乳,或让宝宝自己吸吮母乳。如一般状况好转,则可逐渐增加奶量。

活动

病儿硬肿的肢体常常活动受限,所以要勤给病儿翻身,以防局部压伤或局部缺血而导致组织坏死。

4

治疗

重症者可酌情输血或血浆,以增加机体的抗病能力。

5

保持清洁

注意环境的卫生和用品的消毒,预防继发感染及并发症的发生。

新生儿硬肿症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新生儿硬肿症主要的临床表现包括四点:

1、一般的表现:反应低下,允奶差或者拒奶,哭声低弱或者不哭,活动减少,也可出现呼吸暂停等。

2、低体温:新生儿低体温指体温小于35℃,轻症为30-35℃之间,重症是小于30℃,可出现四肢甚或全身冰冷。

3、皮肤硬肿:皮肤紧贴皮下组织,不能移动,按之橡皮样感,呈暗红色或青紫色。伴水肿者指压凹陷,硬肿常呈对称性,其发生顺序依次为下肢、臀部、面颊、上肢、全身。

4、多功能器官损害:重症的硬肿可出现休克DIC和急性肾衰竭等,肺出血是较常见的并发症。

新生儿硬肿症的检查

1.血常规

末梢血白细胞总数无明显变化,合并感染时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可有不同程度的增高或降低。若中性粒细胞明显增高或减少者,提示预后不良。

2.DIC筛选试验

对危重硬肿症拟诊DIC者应作以下6项检查

①血小板计数常呈进行性下降,部分患儿血小板计数<100×109/L。

②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出生后4天出生后20秒,日龄在5天以上,大于或等于15秒。

③白陶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45秒。

④血浆凝血酶时间新生儿正常值19~44秒。

⑤纤维蛋白原<1.17g/L(117mg/dl),<1.16g/L(160mg/dl)有参考价值。

⑥P试验(血浆鱼精蛋白副凝试验)生后1d正常新生儿的65%纤溶活力增强,可有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故P试验可以阳性,24小时后仍阳性则不正常,但DIC晚期P试验可转为阴性。

相关推荐

新生儿发生脑缺氧后的后遗症

一般认为,1分钟Apgar评分结果:各项总分8—10分为无窒息,4—7分为轻度窒息,0—3分属重度窒息。一般8分或8分以上都表示很正常。 7分以上为轻度缺氧,往往不影响预后;4—6分为中度窒息,经积极处理常可在短时间内恢复;少于4分时,呈重度缺氧窒息、呼吸抑制之表现。此时,必须由医生进行紧急抢救复苏,才有好转的可能,否则新生儿很难存活。 虽经急救复苏,但出生10分钟后仍评分很低,尚未建立正常有效呼吸的新生儿,即使幸存下来,由于长时间缺氧,大脑细胞受损,日后可出现智力低下或运动障碍等后遗症。患病的宝宝抵抗力

新生儿脑缺氧护理

针对新生儿脑缺氧症状进行了相关的治疗后,事情并不是到此为止,宝妈宝爸们还要积极做好新生儿脑缺氧后续的护理问题,这对提高治愈效果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当然,这些护理放方法,对治疗前的新生儿脑缺氧患儿也适用,起到一定的治疗帮助。 1、首先要保持安静的室内环境,更不要经常抱动或移动宝宝。 2、要注意保暖,过热容易使宝宝水分丢失,出现脱水热;过冷出现体温不升或新生儿硬肿症。冬天室温的理想温度是18-22度。 3、要仔细喂养,也可用1:1、2:1至3:1的牛奶与水的比例,加5%糖水的牛奶喂养宝宝,并逐渐增加牛奶的比例,

新生儿硬肿症的主要临床表现

体温不升 这是硬肿症的主要表现,患儿全身或肢端发凉,体温常处于35摄氏度以下,严重的可在30度以下。体温过低分为产热良好和产热衰竭两种情况:产热良好者,腋温大于肛温,二者差值为正(在0-0.9度之间),大多病程短,硬肿面积小,属于轻型。而产热衰竭者,腋温小于肛温,相差值为负,大多病程长,硬肿面积大,且伴有多脏器功能衰竭,属于重型。 皮肤硬肿 这种症状分为皮脂硬化和水肿两种情况。皮肤变硬后,皮肤紧贴皮下组织不能提起,严重时肢体僵硬,不能活动,摸起来像硬橡皮一样,皮肤呈现暗红色或苍黄色,可伴有水肿,手指按压呈

正常足月新生儿的常识

(一)外观特征 胎毛少,哭声响亮,皮肤红润,头发分条清楚,耳壳软骨发育好,耳舟清楚。乳晕清晰,乳房可摸到节节,大约3cm;指(趾)甲超过指(趾)尖;男婴睾丸降入阴囊,女婴大阴唇完全遮盖小阴唇,足底纹多而交错。四肢肌张力好。 (二)体温 体温中枢发育不完善,调节能力差。皮下脂肪较薄,体表面积相对较大,容易散热。产热主要依靠棕色脂肪。新生儿室内环境温度要适宜,室温过高时,通过皮肤蒸发和出汗散热血液易浓缩,出现脱水热;室内体温过低,产热不足,则出现新生儿硬肿症。 (三)呼吸系统 胎儿在宫内不需要肺的呼吸,但有微

新生儿脑缺氧会有什么后遗症吗

了解得知,如果是的轻度新生儿脑缺氧,其症状大多会在3天内逐渐消失,不会对宝宝健康产生影响;中度新生儿脑缺氧,如果经积极处理常可在短时间内恢复,但如果症状持续7-10天以上还没有消失,一般都会容易留下后遗症;而重度新生儿脑缺氧,常见缺氧窒息、呼吸抑制表现,必须由医生进行紧急抢救复苏,才有好转的可能,最坏的情况是危及患儿生命,及时是生存下来的患儿,也大多会留下后遗症。 从以上轻重程度的新生儿脑缺氧情况来看,中度和重度的患儿都可能会留下后遗症,那么新生儿脑缺氧后遗症具体表现有哪些? 1、由于长时间缺氧,大脑细胞

如何小心呵护宝宝屁股

新生儿硬肿症又称寒冷损伤综合征,由于寒冷损伤、感染或早产引起的皮肤和皮下脂肪变硬,常伴低体温,甚至出现多器官功能损害,其中以寒冷损伤为最多见。 此病常发生在寒冷季节,以生后不久或1周内的婴儿多见,多有环境温度偏低,保暖不够的病史。 患儿哭声低弱或不哭,不能吸吮,肢体自发动作少,皮肤先为深红色,后转为暗红色,严重者呈苍白或青紫。 皮肤和皮下组织先有水肿,以后变硬,严重者似硬橡皮样。硬肿先发生在小腿、面颊和肩部,以后大腿外侧、臀部、上肢也受累,甚至累及全身。 严重者因胸腹硬肿而发生呼吸困难,甚至发生肺出血而死

新生儿缺氧的危害

新生儿一般在出生后1分钟及5分钟由医生分别进行两次Apgar评分。正常新生儿为满分10分,评分越低,说明宝宝在出生之前缺氧窒息越严重。如:7分以上为轻度缺氧,往往不影响预后;4-6分为中度窒息,经积极处理常可在短时间内恢复;少于4分时,呈重度缺氧窒息、呼吸抑制之表现。此时,必须由医生进行紧急抢救复苏,才有好转的可能,否则新生儿很难存活。虽经急救复苏,但出生10分钟后仍评分很低,尚未建立正常有效呼吸的新生儿,即使幸存下来,由于长时间缺氧,大脑细胞受损,日后可出现智力低下或运动障碍等后遗症。患儿抵抗力低下,还

一个月的新生儿应该怎样护理

因宝宝年小体弱,活动能力弱,防御能力差,需特别保护,以防意外损伤。 (1)防寒冷损伤:冬季天冷,刚出生的新生儿要注意保暖。否则新生儿体温降到35C以下,皮肤暗红或伴黄疸,四肢或全身冰冷,皮肤变硬似硬橡皮样,以小 腿、大腿、臀部。面颊较多见,重者胸腹硬肿,呼吸困难,酸中毒,肺出血。早产儿更多见。医学上叫新生儿硬肿症或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症。其预防是避免早产, 小儿居室应注意保暖,从产院出院前事先提高室温,准备好干热绒毯,加强新生儿护理等。 (2)防窒息:小宝宝不要睡太软的床和大而软的枕头,最好单睡一张小床。小

新生儿缺氧后遗症有哪些

新生儿缺氧是非常的严重的,也是发病率比较高的症状了,那新生儿缺氧有着哪些后遗症呢?即使新生儿缺氧治好了会怎么样呢?今天小编就为你带来了新生儿缺氧的后遗症,接下来就与小编一同去看看吧。 新生儿缺氧后遗症 新生儿缺氧的后遗症一:7分以上为轻度缺氧,往往不影响预后;4-6分为中度窒息,经积极处理常可在短时间内恢复;少于4分时,呈重度缺氧窒息、呼吸抑制之表现。此时,必须由医生进行紧急抢救复苏,才有好转的可能,否则新生儿很难存活。 新生儿缺氧的后遗症二:虽经急救复苏,但出生10分钟后仍评分很低,尚未建立正常有效呼吸

新生儿缺氧后遗症有哪些

新生儿缺氧的后遗症一:7分以上为轻度缺氧,往往不影响预后;4-6分为中度窒息,经积极处理常可在短时间内恢复;少于4分时,呈重度缺氧窒息、呼吸抑制之表现。此时,必须由医生进行紧急抢救复苏,才有好转的可能,否则新生儿很难存活。 新生儿缺氧的后遗症二:虽经急救复苏,但出生10分钟后仍评分很低,尚未建立正常有效呼吸的新生儿。 新生儿缺氧的后遗症三:即使幸存下来,由于长时间缺氧,大脑细胞受损,日后可出现智力低下或运动障碍等后遗症。 新生儿缺氧的后遗症四:患儿抵抗力低下,还容易出现吸入性肺炎、新生儿硬肿症、低血钙、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