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人更容易患有强迫症
哪些人更容易患有强迫症
1、肛门人格者。具有爱整洁、吝啬、固执等三种性格特征。现在的学者认为2-3岁的若干教育过于严格都可以导致肛门人格,而这种人格比较容易“沾染”上强迫症。肛门人格的本质就是权力欲,具有这种性格的人都自称自己理智,喜欢讲道理,其实这些都是手段,目的是权力。而根据调查,几乎所有的强迫症患者都有强烈的权力欲,固执、刻板、好支配,这些都是肛门人格为其打下的基础。
2、喜欢空想者有相当多的强迫症患者在患病前就已经表明自己是“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他们往往具有空想的癖好,但惧怕付诸实践。
3、完美主义者。具有完美主义性格的人一向追求完美,对自己提出不切实际的要求,长期精神紧张,却又时常生活在自我挫败中。这一类人成为强迫症患者的几率相对比较大。
患有强迫症怎么办
一、不苛求自己
凡事不过分苛求自己,该怎么办就怎么办,做了以后就不要再去想它,也不要去评价、议论它。比如,因工作做的不好,遭到领导批评了,事后就不要再去想,不要钻牛角尖。
二、丰富课余生活
我们平时可以尽量的多参加一些娱乐活动,多和朋友、同时一起出去玩、爬山等能够锻炼自己胆量的活动。
三、要学会原谅自己
如果偶尔出现强迫的行为,应该对自己说:“我比以前好多了,偶尔出现一次没什么大不了的。”
盘点强迫症的综合治疗
1、多跟别人交流自己的病状。患有强迫症的患者不要把强迫症当成一种阴暗的秘密埋藏在心里,这种疾病挤压的时间久了就会导致更严重的心理疾病,很多患有强迫症的患者因为这种疾病而使得自己的自尊心受到伤害,因此,经常不愿跟别人进行交流,强迫症患者一定要正确的对待这种疾病,平时可以多跟别人交流自己的病状,这对于这种疾病的缓解是很有效的。
2、学会放松。强迫症患者在过于紧张的状态下是很容易会导致病情加重的,而紧张的情绪也会使大脑进入强迫思维的死循环,因此,为了缓解强迫症的症状,患者一定要学会放松,运动就是最好的身体放松方法,患者可以全身心投入到运动中去,这样可以让整个身体都活跃起来,从而可以有效的缓解强迫症的症状。
3、培养自己的幽默感。强迫症患者通过培养自己的幽默感来缓解强迫症的症状,强迫症患者平时可以多看些笑话来松弛自己的神经,这对于这种疾病的治疗是十分有利的,平时让自己多些欢笑,尽量保持愉快的心情,对让这种疾病的症状更快得到缓解,这些方法对于强迫症的缓解和治疗都是会有很好的效果的。
引起强迫症的原因 不良个性特征
拥有不良个性特征的人更容易出现强迫症。这类性格包括过分追求完美、犹豫不决、过于固执、谨小慎微等等,这类性格具有强迫人格性,更容易引起强迫症。
强迫症的预防措施
强迫症是一组以强迫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神经症,强迫症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强迫症患者及时治疗,恢复效果还是不错的,但如果不正确的治疗,也会加重病情,影响强迫症的康复效果。生活中我们要学会预防,强迫症的预防很关键。
强迫症预防常识
1、学会顺其自然:强迫症患者有一大特点,就是喜欢琢磨,一件别人看来非常小的事情,都会被患者想出为天大的事情。因此在思考问题时,要学会接纳他人、不要钻牛角尖、学会适应环境而不要刻意改变环境。
2、不要过于在乎自我形象:人们要想更好的预防强迫症的发生,日常生活中就不要过分在乎自我形象,不要过于追求完美。不要老是问自己我做得好吗、这样做行不行、别人会怎么看我等问题。这样很容易患有强迫症。
3、享受过程:随着现在工作竞争越来越强烈,很多人只在乎最后的结果,而不在乎过程的努力、进步,因此,很容易患上强迫症。因此,我们在做事情的时候要抱着一种欣赏、感受、体验快乐的心情和热情重视过程、不要过分重视结果,这对预防强迫症很重要。
4、客观认识自己:对自己的个性特点和所患疾病有正确客观的认识,对现实状况有正确客观的判断。丢掉精神包袱从减轻不安全感,学习合理的应激处理方法,增强自信,以减轻其不确定感。不好高骛远,不过分追求精益求精,以减轻其不完美感。
患有强迫症怎么治疗呢
1、患者将右手腕上套进用三股皮筋组成的橡皮圈,一旦出现不可克制的强迫现象时,加反复计数、反复检查等,立即拉弹右手腕上的橡皮圈,以对抗强迫现象,橡皮圈的拉弹力量以手腕皮肤稍有疼痛感为宜,同时计数拉弹次数及强迫现象持续的时间。刚开始时需要拉20-30次,才能对抗强迫现象。经过一段时间的反复训练,当拉弹橡皮圈3-5次能对抗强迫现象的时候,橡皮圈就可以脱掉,以后再出现强迫现象,就立即能想到手腕上橡皮圈的对抗力量,用自己的意念就能消退强迫欲念。
2、想法是用震惊术打断强迫观念、强迫情绪和强迫意向的自控方式。例如用一个定时闹钟,让它每3分钟响一次,钟响时大声说“停!”予以驱除。多次做到后,便依次改用正常声音、微弱声音直至仅在内心说“停!”来驱除强迫观念等强迫症状。
3、自然法,此法在于减轻和放松精神压力,任何事情听其自然,该咋办就咋办,做完就不再想它,不再评价它了。如好像有东西忘了带就别带它好了,担心门没锁好就没锁好了,东西好像没收拾干净就脏着乱着呗。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来克服由此带来的焦虑情绪,症状是会慢慢消除的。
什么人更容易患有忧虑症
1.学生
如今,社会对教育的重视以及不少家长“唯成绩论”,给学生造成沉重的心理压力。“以大学生为例,心理问题最集中爆发的时段是在入学之初。”广东省人民医院心理精神科林勇强主任医师说,曾经有一位父亲送孩子入学报到,结果在坐火车回家的路上,竟然收到了孩子自杀的噩耗。“大一新生的心理问题往往不是大学时期引起的,而是中学时期的‘历史问题’所致。”林勇强说,“所以,目前我们对学生心理疾病根源的研究采取‘往前查’的做法,了解学生自出生开始的成长环境、学业压力对他们心理的影响."
2.官员
近几年来官员心理病问题日益凸显,仅今年,见诸媒体的官员自杀事件已经超过两位数。林勇强认为,现在社会对官员的要求和期望越来越高,他们的工作压力比普通人要大得多,导致“官心病”频发。“在问责制的压力下,官员干部焦虑和压抑情绪明显严重,社会应对官员干部的心理健康问题给予重视。”贾福军指出:“目前广东已经推行一些保健措施,如到机关单位进行心理讲座及培训,推出《干部保健手册》等,对干部心理进行积极干预。”广东省卫生厅疾控处副处长尹冬梅表示,目前广东专家学者已组成心理疾病干预联盟,对官员等特定人群精神疾病进行研究。
3.全职太太
不少职业女性在告别职场成为全职太太后,容易变得“脆弱”而成为“绝望主妇”.调查显示,存在心理问题的咨询者中,全职太太竟然占20%,成为咨询大军的骨干。陷入心理困境的全职太太有一些共同特征:一是社交圈变狭窄,甚至变成“宅妇”,无法从更多外界“支点”的评价中感知自己的变化和成长,因而慢慢失去自信。二是缺少职场竞争和兴趣爱好的培养等“外力刺激”,让她们不善于应对逆境。
4.老年人
随着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抑郁症患者在不断增加。老人得心病的原因主要是出行不便、身体受到各种慢性疾病的折磨以及对衰老和死亡的畏惧,因身痛而生心病。此外,一些在养老院生活的长者缺乏子女的关心,也使得他们精神抑郁。和身体疾病相比,老人的心病难以被子女及时发现,因此发病时往往难以获得及时的救助和治疗。专家建议,在积极治疗躯体疾病的同时,要关注老人的心理疾病,避免造成恶性循环,同时子女要多陪陪老人,孙辈、宠物都能起到疗伤的作用。
强迫症会遗传吗
一部分人很担心:如果在直系亲属中,有人患精神性强迫症,自己会不会受到遗传影响,医学上已经证实,精神性强迫症不仅是由心理因素引起,还存在生理方面的因素。那遗传在其中起着什么样的作用呢?如果亲属中有人患有精神性强迫症,自己又该如何预防,强迫症会遗传吗?
强迫症是以强迫症状为主要临床的一类神经症,其基本症状可以有强迫观念、强迫意向、强迫行为。过去大多数人认为本病源于精神因素和人格缺陷,近些年来发现遗传因素比较明显。强迫症的病因中包括有遗传因素。强迫症的遗传是指患者近亲中的同病患率高于一般居民。如患者父母中本症的患病率为5~7%。双生子调查结果也支持强迫症与遗传有关。
家系调查发现,患者的父母中有约5%~7%的人患有强迫症,远远较普通人群高。另外由于人格特征主要受遗传的影响,而人格特征又在强迫症的发病中起一定作用,故也提示强迫症与遗传有关。在临床上也观察到,约2/3的强迫症患者在病前即存在有强迫性人格。强迫性人格的特征是,胆小怕事,谨小慎微,优柔寡断,严肃古板,办事井井有条,力求一丝不苟,注重细节,酷爱清洁。
一般精神性强迫症的病发都存在着很复杂的诱因,比如强迫性人格遇到障碍、社会环境压力、长时间的焦虑无法排解、突然收到某种外界的情感刺激,都会使人患上精神性强迫症。一个人不会无缘无故成为精神性强迫症患者,即使亲属中有人不幸患上这种疾病,其他亲属不一定会受到影响。
患有强迫症怎么办
一、确定自己的恐惧线索
1、 外在线索
大多数强迫症朋友恐惧他周围环境中的某个事物,比如某物体、人或者情境。如某一强迫洗澡的朋友,经过分析其实自己恐惧的是爱滋病病毒,害怕自己携带这种病毒并传染给家人。所以每次从外面回来必须长时间的洗澡。这里,爱滋病病毒就是他外在的恐惧线索。
2、 内在线索
一些让人感觉羞耻或者厌恶的内在想象、冲动或者是一些抽象的想法,也能引起人的焦虑和痛苦。这一类就是内在的恐惧线索。比如,想伤害自己或亲人的冲动,开车时想撞人的冲动,不反复的去做某一动作就会有灾难性的后果发生等等。
外在线索和内在线索并不一定同时存在于一个人身上,有些人只有外在线索,有些人只有内在线索。
二、确定自己的回避行为
强迫症朋友为了降低自己的痛苦和焦虑,对于可以引发自己恐惧的情境或事物往往采取回避行为,这一点和恐惧症朋友一样。自己要找到自己的所有回避行为。
三、 确定自己的仪式行为
仪式行为是为了减轻由强迫思维带来的焦虑和痛苦而采取的一种仪式性的行为。仪式行为可以分为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外显仪式行为比较好识别,如反复洗手,反复洗澡,反复检查等等;内隐遗失行为识别起来相对困难,如某人没有外显的反复检查锁门的行为,但每次锁门后他都不放心,这时就会在头脑里数1、2、3、4、5,数3遍以后就认为好了,门已经锁好了。这种在头脑里数数的思维就是他内隐的仪式行为。
四、确定恐惧等级
面对一个情境或事物一点都不恐惧,记0分,极度恐惧记100分。把第一步所确定的恐惧线索依次打分,然后把恐惧线索按得分高低进行排序,每十分一个等级。
五、进行系统脱敏
使自己反复地长时间暴露于恐惧的想法和情境中,这样会给自己提供丰富的信息,打破原来的错误连接,矫正一直持有的负性评价,最终促进自己对先前的威胁性刺激形成习惯化。使自己体验到并相信你所恐惧的东西并不是你所想象的那样可怕,后果也并不是他们所想象的那么严重。最终建立正常的行为反应模式。
系统脱敏要从恐惧内容中等的情境开始,然后逐渐提高情境的难度,最后面对最恐惧最痛苦的情境。这个过程最好有治疗师一起参与,或在家人和朋友的帮助下进行。整个过程中要进行相应的认知调整。暴露的频率要足够多,每次暴露的时间要足够长,否则达不到效果。
六、阻止回避行为
通常情况使人暴露在其恐惧的情境中,会让人感觉到焦虑和痛苦,所以极力回避这种环境。这时必须靠自己的意志力或其他人的帮助来阻止回避行为的发生,只要在恐惧的情境中暴露的时间足够长,这种焦虑和痛苦就会缓解。经过反复大量的脱敏并阻止回避行为的发生,最终对这类情境就不再恐惧,建立正常的行为模式。
七、严格控制仪式行为的发生
强迫思维让人产生痛苦,仪式行为则能减少这种痛苦。如强迫洗手和反复检查的朋友,其痛苦和焦虑在实施了仪式行为之后获得缓解,结果就认为这种仪式行为是缓解焦虑和痛苦的唯一有效的方法。从而使仪式行为得以固着和发展。
这一步骤的目的是打破这种仪式行为与缓解痛苦之间的错误连接,使人体验到并相信不实施这种仪式行为其痛苦和焦虑也能得到缓解。
处在焦虑和痛苦的情境中,你会想通过仪式行为来缓解这种焦虑和痛苦。这时要靠自己的意志力或他人的帮助来阻止仪式行为的发生,这样反复练习你会发现,其实不进行仪式行为焦虑和痛苦也会缓解。最终使仪式行为不再出现。
八、避免新的仪式行为的产生
由于阻止仪式行为你会焦虑和痛苦,所以很多时候你会不由自主的出现新的仪式行为。如,控制住了自己不去反复洗手,这时你会不知不觉的进行反复搓手来缓解焦虑和痛苦。要及时发现这些新的仪式行为并进行阻止。
患有强迫症怎么治疗呢
一、行为疗法
主要采用暴露疗法和反应防止法。暴露疗法的目的在于减轻强迫症状伴随的焦虑;而反应防止技术则目的在于减少仪式动作和强迫思维出现的频度。一些研究结果表明:行为疗法与药物疗法合并使用,往往可以取得较佳效果。精神分析,对部分强迫症患者有效。
二、音乐治疗
音乐的节奏、旋律、音调、音色不同,由此达到抑制兴奋、调节身心、镇痛、降低血压的作用。音乐治疗的作用,使病人主动参与, 对情绪消沉、紧张、不安和孤独病人,如果年龄和身体条件不允许进行舞蹈治疗时,适宜本治疗。舞蹈治疗,对情绪消沉、紧张、不安和 孤独的病人,如果年龄和身体条件允许,可采用本治疗,以活跃情绪、改善接触、增加活动、增进生活乐趣。
三、支持性心理治疗
对强迫症患者进行耐心细致的解释,使患者了解其疾病的性质,指导患者把注意从强迫症状转移到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去,有助 于减轻患者的焦虑。
通过以上介绍,我们得知患上强迫症还可以治愈的,强迫症的心理治疗特别适合青春期的患者,由于他们的生理和心理还没有成熟,最需要正确的引导,以达到标本兼治。
看到了小编给大家讲的治疗强迫症的方法,大家现在也知道该怎么去做了吧。强迫症是个人的心里的暗示作用太强了。因此,合理的心理暗示疗法很有效。如果需要,还可以咨询心理医生。消除自己的紧张不安、焦虑等情况,多多放松自己。
怎样判断自己是否患上强迫症
强迫症这个词语在几年前还不是很流行,随着网络的普及和人们认知的提高,大部分人都已经了解了强迫症是一种影响工作和生活的心理疾病了。虽然强迫症不致人死亡,但是会让人非常痛苦。那么该怎样判断自己是否有轻度的强迫症呢?
要了解自己是否有强迫症,应先了解一些关于强迫症的症状。轻微强迫症的常见表现很多,患者往往会出现一些强迫行为和强迫心理。具体表现为重复出现一些动作,例如强迫计数、强迫洗涤、强迫检查等等。这些动作都是患者自知不必要但是却又不能摆脱的,因此会感到十分痛苦。具体来说,强迫计数是指在见到某些对象例如汽车、台阶等等时,不自觉的开始计数,一旦记错还要重新开始,如不计数则会感到焦虑不安,烦躁等等。而有强迫检查行为的患者,在出门时或者在做一些需要确认的事件时会出现反复检查的症状。本来心细是好事,但是过度的心细则会导致患者自身痛苦不堪,明知已经确认完毕但是又无法控制的反复确认。强迫洗涤自不必多说,顾名思义,患者会出现反复洗手和反复洗衣的症状,甚至手已经被洗脱皮也无法自我停止。
强迫症的症状多如牛毛,很少有人有重度强迫症,但是很少有人没有强迫症。这也就是说,大部分的人都患有轻微的强迫症而不自知。虽然症状轻微,但是如不加以重视,不予以治疗,那么很快就会演变成为重度的强迫症。作为医生和家属,不应歧视患有强迫症的病人,应对其动作进行积极性的引导,让患者有一个健康向上的
哪四大方法让你克服强迫症
1、对于患有强迫症的患者来说,平时应注意认清真实的自我,只有找到真正的自己才能醉倒理想中的我,对自己不要过分苛求完美,而是要接纳自我,开放自我,表达自我,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的缓解强迫症的症状。
2、临床上很多患有强迫症的患者都是因为工作的压力而导致疾病发生的,我们在平时的生活和工作中都应顺应自己本性的工作,尽量不要从事如财务、预算、制图类工作,这类工作因为需要反复检查,因而长期下来就容易引发强迫症。
3、强迫症这种疾病发生以后患者也可以采用心理疗法来进行治疗,这种治疗方法强迫症的缓解也是很有帮助的,患者平时应多想一些开心的时期,也可以多跟朋友聊天、聚会等,这样可以缓解紧张的情绪,进而可以有效的治疗强迫症。
4、患有强迫症的患者平时在饮食方面也要多加注意,尽量吃一些容易消化的营养丰富的食物,这样对于病情的缓解也是非常有利的,而且患者还应多进行体育锻炼,这样可以增强自身的体质,从而有利于这种疾病的治疗。
为什么会有数字压迫症?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都患上了职业病。职业病,顾名思义,就是因从事某种职业而患上的病。研究发现,强迫症与一个人所从事的职业也有着很大的关系,强迫症是一种心理疾病,对于人们的生活工作都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在临床上,我们发现有些工作的人患上强迫症的机率较大,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这些职业人在日常生活中要格外注意。下面专家为大家介绍那些职业更容易患上强迫症。
最容易患上强迫症的三种职业:
一、医生,现如今医患关系日益紧张,医生要承受的压力也越来越高,医生不仅要给病人看病,还要给家属讲解治疗方案,负责科研项目,身体长期处于透支状态。加上平时工作具有责任重、精神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状态的职业特点,长期下来,不能得到心理调节,患上强迫症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二、教师,面对繁重的教学任务,升学压力,超负荷的工作,很容易让中小学校教师在心理上出现问题,强迫症就是以其中之一。教师不但要时刻规范自己的言行,需要细心对待孩子的功课,不断地规范学生,教学生改正坏习惯,当学生不服从时,就会想尽办法去让学生屈服,久而久之,就会患上职业强迫症。
三、会计,每天要和精确的数字打交道会计患很容易患上强迫症,因为工作的特殊性,容不得丝毫的马虎,所以反复校对成了他们对工作负责任的一种体现。当这些工作上的优点被无限放大,往往给强迫症一个可趁之机。
以上就是对“哪些职业最容易患上强迫症”的相关介绍。专家表示,为避免患上职业病,一般建议每五年换一种行业。强迫症是一种会影响人的正常生活的疾病,一旦患上职业强迫症,要及早去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
日常哪些因素容易导致强迫症发病
1、性格特征因素导致强迫症:追求完美、过度认真的人易患强迫症,1/3强迫症患者在发病前具有一定程度的强迫型人格,而往往其同胞、父母及子女也多有强迫性人格特点。强迫症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这些特征多表现为做事刻板、主意细节、拘谨、犹豫、节俭、过份注意细节、追求完美,但又过于死板,缺乏灵活性等。
2、遗传因素导致强迫症:有研究发现,强迫症患者的父母也患有强迫症的几率大约在5%~7%之间,相比普通人群几率高很多。通过研究可发现,强迫症产生的原因与遗传有关。另外父母的人格特征也可能遗传给孩子,而人格特征又在强迫症的发病中有一定作用,也能表明强迫症产生与遗传有关。
3、器质性因素导致强迫症:临床上昏睡性脑炎、颞叶挫伤、癫痫的病人可见强迫症状。而外科治疗显示切除尾神经束边缘脑白质对改善强迫症状有效,提示与上述部位的功能有关。此外,个性特征在发病中也有很重要的作用,着类病人往往有做事古板、井井有条、过于严肃等特点。
4、精神因素导致强迫症:有调查表明35%强迫症患者在发病前有不良的精神因素。在强迫症的发生中,社会心理因素是强迫症形成不容忽视的因素之一。当个人健康状况不佳或长期心身疲劳时,也容易促进具有强迫性格者出现强迫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