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脘的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中脘的准确位置图
中脘的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中脘的准确位置图
标准定位:在上腹部,脐中上4寸,前正中线上。
简便取穴:胸剑联合与脐中连线的中点处取穴。
中府的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中府的准确位置图
中府穴位于胸部,横平第1肋间隙,锁骨下窝外侧,前正中线旁开5寸。
科学取穴:
1.正坐位,以手叉腰,先取锁骨外端下方凹陷处的云门,在云门直下约1寸,平第1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6寸,按压有酸胀感。
2.正坐或仰卧位,以右手食指,中指,无名指3指并拢,以指腹按压在左胸窝上,锁骨外下端,感到有酸胀感之处。
中府的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中府的准确位置图
中府穴位于胸前壁外上方,前正中线旁开6寸(以取穴者自己拇指的指间关节的宽度为1寸),平第一肋间隙处。
取穴时两手叉腰立正,锁骨外侧端下缘的三角窝中心是云门穴,由此窝正中垂直往下推一条肋骨(平第一肋间隙)处或男性乳头外侧旁开两横指,往上直推三条肋骨处即是,具体取穴位置如图所示:
中封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中封准确位置图
标准定位:在踝区,胫骨前肌腱与拇长伸肌腱之间,足舟骨与内侧楫骨之间的凹陷中。
简便取穴:于内踝前下方,当胫骨前肌腱与拇长伸肌腱之间内侧凹陷处取穴。
期门的准确位置是在哪里
期门的准确位置图
科学定位:在胸部,第6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乳头直下,与巨阙穴齐平。
快速取穴法:
在胸骨,锁骨中线上,前正中线旁开4寸,男性沿乳头向下推2个肋间隙(第6肋间隙),女性则以锁骨中线的第6肋间隙处。
期门为足厥阴肝经,足太阴脾经,阴维脉之会。人体肝气易郁,肝气郁结会引起胁痛,食少,胃痛,呕吐,呃逆,食不化等症;气郁还能化火,肝盛化火,上逆侮肺可导致咳引胁痛,咳喘症,这时多刺激有舒肝郁,清肝热,泻肝实之功的期门穴,有疏肝,利气,化积通瘀的作用,自然能消除诸症。
用双手的大鱼际按揉两侧期门穴1-3分钟,以有酸胀感为宜,此法可化积消瘀,疏肝理气;如果肝区有不适或疼痛,可取肝俞,胆俞,章门及中脘等穴位,用轻揉慢按手法按摩,多可缓解症。
中脘的准确位置图 中脘穴的准确位置
中脘穴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
取穴:取中脘穴时,先找到胸骨,然后向下按胸骨,在肋骨分叉,胸骨和剑突交接的部位即为胸剑联合,从胸剑联合处至肚脐中央,取中点,即为中皖穴。
上脘的准确位置图视频 上脘的准确位置图
科学定位: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中上5寸的位置。
快速取穴法: 1.仰卧位,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神阙与胸剑结合点连线的中点处,再向上量1寸处,按压有酸胀感。
2.位上腹部正中线,肚脐中央垂直向上7横指处即是上脘穴。
中脘的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中脘按摩方法
1.用手掌紧贴中脘,与穴位之间不能移动,而皮下的组织要被揉动,幅度逐渐扩大,揉按100-200次,坚持每天按揉,可缓解小儿腹泻,呕吐,腹胀,腹痛等症。
2.配伍梁门,内关,足三里一起按摩,以拇指指腹按揉穴位各3-5分钟,垂直于穴位表面皮肤按压,以局部出现酸胀感为度。可治疗胃脘痛。
中极的准确位置图作用 中极的准确位置图
经穴定位: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4寸。
简易取穴:位于下腹部,正中线上,肚脐中央向下5横指处即是。
下脘的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下脘的准确位置图
科学定位: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中上2寸的位置。
快速取穴法:
1.仰卧位,在上腹部,将神阙与胸剑结合点连线进行4等分,在连线的下1/4与3/4交点处,按压有酸胀感。
2.仰卧位,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从肚脐向上量2寸处,按压有酸胀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