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针穿刺会导致肿瘤的播散吗
细针穿刺会导致肿瘤的播散吗
针吸细胞学采用细针(直径0.7mm),外径绝不超过1mm。与过去穿刺用活检粗针(直径1.6~2.6mm)组织损伤比较,可减轻14倍以上。从理论上讲,肿瘤细胞有随针道引起种植性扩散的可能,粗针穿刺确见此类报告。瘤细胞必须达到一定数量(>106个)才可能种植转移,细针的使用大大减少针道内瘤细胞的数量。目前对人和动物的大量研究并未发现确切证据表明针吸细胞学会增加肿瘤转移机会或缩短患者的生存期。有关穿刺播散肿瘤的报道并不多见,且多局限于粗针穿刺。故相较空心针穿刺等组织学活检方法,细针穿刺更为安全。
甲状腺结节穿刺要多长时间 甲状腺结节穿刺的好处和坏处
1.甲状腺细针穿刺活检(FNA)是除手术外区别甲状腺结节良恶性最准确的方法,准确率高达90%以上。
2.穿刺活检能够避免不必要的手术。
3.穿刺活检还具有安全,疼痛小的优点。
4.甲状腺癌总体分为三大类:分化型(乳头状癌和滤泡癌)、未分化型、髓样癌。细针穿刺可以确诊分化型甲癌和未分化型甲癌,但是髓样癌只能通过术后病理确诊。
1.在操作技术不熟练,患者患者体质不好的情况下,可能会出现局部出血的情况。
2.如果是选在在医疗器械等消毒不到位的非正规医院或者小诊所进行穿刺,可能会导致穿刺针道出现感染的几率上升。
穿刺会导致肿瘤扩散吗 甲状腺结节穿刺的坏处
1.在操作技术不熟练,患者患者体质不好的情况下,可能会出现局部出血的情况。
2.如果是选在在医疗器械等消毒不到位的非正规医院或者小诊所进行穿刺,可能会导致穿刺针道出现感染的几率上升。
甲状腺结节切除后遗症 甲状腺结节要不要穿刺
甲状腺细针穿刺是鉴别甲状腺结节良性、恶性的一种可靠的、极有价值的诊断方法。一般来说,只要直径>1 cm 的甲状腺结节,都可以考虑进行细针穿刺检查。
在下列情况下,不把细针穿刺作为一个常规检查:
(1).一个是已经做过核素扫描,显示已经是一个「甲亢」的高功能腺瘤。
(2).第二个就是纯囊性的结节。
(3).第三种情况就是已经怀疑是高度恶性的结节。
那些增长比较迅速,同时肿大比较明显的,已经导致压迫周围气管的,而出现比如说呼吸困难、声音嘶哑的这些必须手术的甲状腺结节,也不需要再进行这个细针穿刺治疗。
胰腺癌的检查
出现顽固性上腹痛,疼痛放射至腰背部,夜间明显,仰卧时加重,而蜷曲或前倾坐位可使疼痛减轻等,则高度提示胰腺癌,需进一步做实验室及其他辅助检查。
B超、CT、MRI、ERCP、PTCD、血管造影、腹腔镜检查、肿瘤标志物测定、癌基因分析等,对胰腺癌确定诊断和判断能否手术切除有相当大的帮助。一般情况下B超、CA19-9、CEA可作为筛选性检查,一旦怀疑胰腺癌,CT检查是必要的。病人有黄疸而且比较严重,经CT检查后不能确定诊断时,可选择ERCP和PTCD检查。如置管引流成功,对严重黄疸患者可延迟手术1~2周。MRI对胰腺癌的诊断价值并不优于CT。对已确诊为胰腺癌但又无法判断能否手术切除时,选择血管造影和(或)腹腔镜检查是有临床意义的。
对不能手术切除,也没有姑息手术指征的胰腺癌或壶腹周围癌患者,拟行化疗和放疗时,行细针穿刺获取细胞学检查是必要的。对有手术切除可能的患者一般不行此检查。因为细针穿刺有可能导致癌细胞在腹腔内的播散。
穿刺细胞学的临床意义有哪些
穿刺细胞学的临床意义如下:优点:易行、快速、准确、安全、经济。易行:由于操作方便、器械简单,细针穿刺可在门诊患者中开展,也可在重病患者床边进行。快速:细胞学制片步骤少,报告时间短于组织学。尤其涂片快、染色迅速,得到光镜检查结果耗时短,快于冰冻检查。因此可当场评估穿刺涂片的质量,有无诊断意义的细胞,是否需重复穿刺。对于影像学引导的深部穿刺,更可避免日后重新检查定位。准确:细针穿刺的高准确率使之可广泛应用于疾病诊断、治疗方案指导、预后判断和病情随访。通过细胞形态学结合免疫组化等辅助检查能明确肿瘤的组织学来源和分型,可用于多种肿瘤和非肿瘤,良性和恶性肿瘤,原发和转移性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因此减少了很多不必要的诊断性手术、手术风险和开支,如对于良性和手术难以切除的病变,以及不能耐受手术的患者。针对后二者,配合免疫组化等,还可指导化疗方案制定。如对巨大肿块的乳腺癌,可通过穿刺涂片检测雌、孕激素受体等标记指导新辅助化疗,待肿块缩小后再行手术。另外对于多发肿块,手术活检难以多处进行,可能遗漏阳性病变,选择细针穿刺即可。
甲状腺穿刺是什么
甲状腺穿刺术是为了明确结节或肿瘤的性质,包括细针穿刺术和粗针穿刺术两种。
细针穿刺术
禁忌证:有出血倾向患者;高度敏感患者;全身衰竭、不能耐受者;局部有急性红肿炎症患者或某些变态反应;结节部位过深,固定性差,活动度过大;结节过小,穿刺不易成功。
适应证:有甲状腺癌既往史;有甲状腺癌家族史;有压迫或声嘶的结节或肿大等。
优点:能发现肿瘤,操作简便快速,可反复穿刺。
弊端:单点穿刺易漏诊;对于甲状腺滤泡性癌和滤泡腺瘤、对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和甲状腺淋巴瘤鉴别有困难;出血会影响检查等。
粗针穿刺术
禁忌证:甲状腺位置过低;轻度肿大者;危重患者;有出血倾向者。
适应证:甲状腺II度以上肿大或结节较大者。
优点:操作简便、诊断相对细针精确。
弊端:对甲状腺损伤较大,并发症对于细针穿刺,常见出血、喉返神经损伤、感染以及甲状腺纤维化等并发症。
根据2010年美国临床内分泌医师学会、意大利内分泌协会及欧洲甲状腺协会发布的关于结节的诊断和治疗的临床实践医药指南,最大径为15毫米或以上的结节、结节小于10毫米但临床或超声怀疑有恶性可能时,建议进行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检查(US-FNA)。对凝血功能障碍和长期服用抗凝药物的病人,以及甲状腺血供丰富的患者,穿刺需谨慎。
甲状腺结节患者怀疑恶性病变 可进行穿刺检查
甲状腺结节初期不疼不痒,但检出率却极高,如果不及时治疗还会恶化癌变,而穿刺正是针对疑似癌变患者进行的。
甲状腺结节如何判断良性还是恶性
目前区别甲状腺结节良性或恶性的最好方法是超声引导下的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FNA)。FNA检查主要是对直径≥1厘米的结节以及结节虽不很大但有危险因素者。 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用极细的针,穿刺时吸取甲状腺组织进行细胞学检查。此方法操作简便,组织损伤小,安全经济,诊断迅速,一般半小时即可作出诊断,是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鉴别的金标准,也是多种甲状腺疾病诊断与鉴别诊断的有效方法。细针穿刺吸取的组织由于负吸而藏于针芯中,不会漏出而污染其他层次的组织,无肿瘤扩散之虞。要获得足够的标本,须抽吸3~6次。囊性甲状腺结节宜在超声指导下,细针抽吸结节的边缘实质部位,而不是抽吸囊液或碎渣,对临床上可扪到结节则仅需手扪指导抽吸。 『如果我的回答对您有帮助,请点击下面的“好评”,谢谢,您的采纳是对我莫大的支持。』
哪些标本属于穿刺细胞学标本的范畴
在现代细胞病理学中,穿刺细胞学标本主要是通过细针吸取(fineneedleaspiration,FNA),即使用外径一般不超过0.7mm(22gauge及以上)的不同长度的细针刺入肿块内,吸取细胞进行检查的方法,包括体表和深部肿块穿刺。体表肿块穿刺建议由细胞病理医师操作,以便亲自获得有关肿块部位、进针感觉和针吸物外观等精确的第一手资料,以利诊断。-般不需麻醉。明确肿块位置后,用一手手指固定,酒精消毒后另一手持配细针头的10~20ml-次性塑料注射器刺入肿块,拉出针芯以维持负压吸取,迅速来回移动针头若干次,同时保持针尖于肿块内且不改变进针方向。若需改变进针方向,要将针头退出肿块至皮下后,改变角度再进针,否则将人为导致针道拓宽,增加损伤和肿瘤播散危险。最后释放负压,完全退出针头于皮肤外,棉球压迫止血。体表穿刺适用于淋巴结、涎腺、甲状腺、乳腺、皮肤和软组织肿块等及其他体表可触及的肿块。对于体表难以触及的深部肿块可在影像学技术如B超、X线、CT及内窥镜等的引导下定位穿刺。故需影像学和细胞学双方协作,由影像学医师定...
甲状腺结节穿刺的危害大吗 穿刺会导致肿瘤扩散吗
这种可能性很小,原因如下:
1.进行甲状腺结节穿刺的针头较小,对正常组织和肿瘤的创伤很小。细针穿刺采取抽吸取材,吸取的细胞由于负压吸取而藏于针芯中,不会漏出而污染其他层次的组织,无肿瘤扩散之虞。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运用至今,未见有针道种植肿瘤的报道,因此不必担心穿刺会引起肿瘤扩散。
2.另外,通常在穿刺后进行细胞检查很快就能够得到结果,如果是恶性肿瘤,医生会建议尽快进行手术,防止肿瘤转移、扩散。
需做甲状腺穿刺活检的情况
不是每个甲状腺患者都需要进行甲状腺穿刺活检,它有自己的适用范围,包括:病因不明的甲亢、甲减、甲状腺炎;甲状腺结节直径大于1厘米且甲状腺超声表现为实性低回声;甲状腺结节直径虽小于1厘米,但甲状腺超声提示有恶性征象(如低回声、边界不规则、微小钙化、结节内有血流);甲状腺结节直径大于0.5厘米且伴有高风险临床病史(头颈部放射治疗史、甲状腺癌家族史、甲状腺癌手术切除史等) ;任何大小的甲状腺结节,但超声显示颈部淋巴结转移征象(淋巴结肿大、正常形态消失、内部伴微小钙化或液化等)。
医生会根据情况,采取触诊下穿刺或超声引导下穿刺。后者穿刺定位更精确,安全性更高,也能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然而,无论采取哪种方法,甲状腺穿刺活检都不是万能的,它也会遇到“看不清”“看走眼”的情况,尤其是穿刺结节时,当然发生这种情况概率并不大。如结节的性质无法确定或有疑问,需间隔至少3个月后再次穿刺,有条件的话,将活检组织进行基因突变检测也是确诊方法。
对于首次穿刺结果为良性的甲状腺结节,医生会建议随访,如发现结节直径增加超过20%或者超过2毫米,也需重复行穿刺活检。
不必担心穿刺
导致癌细胞转移
穿刺活检会引起组织细微的损伤,也可能会使穿刺针的针道中污染少量癌细胞,癌细胞会不会沿着损伤创面或针道扩散转移呢?面对这个问题,以前粗针穿刺使用较多,确实有极少数病例因穿刺发生了癌细胞转移,后来因粗针穿刺对组织损伤大、出血多等而应用受限。如今广泛应用的是细针穿刺,在大量细针穿刺的病例观察中,尚未发现因穿刺发生癌细胞转移的现象。这可能与细针更细、甲状腺癌本身恶性程度低有关。
因此,如今担心甲状腺穿刺活检会导致肿瘤转移是多虑了。
甲状腺结节穿刺在医学中有哪些优势
甲状腺结节穿刺的优势
①、诊断率高:与标准的细针穿刺活检术相比,超声引导的细针穿刺术对甲状腺结节的诊断率更高;
②、早期发现恶性病变:甲状腺肿大、结节评估首选细针穿刺检查,可以使甲状腺癌的发现率增加2倍;
③、创伤小、安全性高、实用性强、费用低;
④、手术方式选择的“金”标准: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结节穿刺术为手术及术式选择提供组织病理学证据,是手术方式选择的依据。
甲状腺结节手术前准备 进行甲状腺手术检查
1.查甲状腺功能(T3、T4、TSH等)和甲状腺炎症抗体,只需要抽血即可;
2.甲状腺B超:超声是甲状腺的重要检查,由于甲状腺结节基本上没有症状,医生触诊或患者自己摸到颈部有小团块(小疙瘩)初步判断有结节;通过B超检查,可以初步判断结节的良恶性。
3.细针穿刺:B超怀疑甲状腺结节是恶性后会进行细针穿刺,细针穿刺甲状腺结节的准确率高达90%以上。甲状腺癌总体分为三大类:分化型(乳头状癌和滤泡癌)、未分化型、髓样癌。细针穿刺可以确诊分化型甲癌和未分化型甲癌,髓样癌只能通过术后病理确诊。
4.电子喉镜:甲状腺手术可能会伤及喉返神经,喉返神经支配着声带活动,需要术前确定声带的活动是否完好。并且可以通过喉镜观察肿瘤是否侵犯了神经,若神经受损可能会影响后续手术的方式。
甲状腺结节需要做穿刺吗
"甲状腺细针穿刺是我们鉴别甲状腺结节良性、恶性的一种可靠的、极有价值的诊断方法。一般来说,只要直径>1 cm 的甲状腺结节,我们都可以考虑进行细针穿刺检查。 在下列情况下,我们不把细针穿刺作为一个常规检查: (1)一个就是已经做过核素扫描,显示已经是一个「甲亢」的高功能腺瘤; (2)第二个就是纯囊性的结节; (3)第三种情况就是已经怀疑是高度恶性的结节。 那么那些增长比较迅速,同时肿大比较明显的,已经导致压迫周围气管的,而出现比如说呼吸困难、声音嘶哑的这些必须手术的甲状腺结节,也不需要再进行这个细针穿刺治疗。"
两种常见的鼻咽癌检查方法
(一)细针穿刺抽吸:这是一种简便易行、安全高效的肿瘤诊断方法,近年来较为推祟,对疑有颈部淋巴结转移者,可首先使用细针穿刺取得细胞。具体方法如下:
1.鼻咽肿物穿刺:用7号长针头接于注射器上,口咽部麻醉后在间接鼻咽镜下将针头刺入肿瘤实质内,抽取注射器使成负压可在肿瘤内往返活动两次,将抽取物涂于玻片上做细胞学检查。
2.颈部肿块的细针穿刺:用7号或9号针头接于10m1注射器上,局部皮肤消毒后,选择穿刺点沿肿瘤长轴方向进针抽吸注射器,并使针头在肿块内往返活动2~3次,取出后将抽吸物做细胞学或病理学检查。
(二)EB病毒血清学检测:目前普遍应用的是以免疫酶法检测EB病毒的IgA/VCA和IgA/EA抗体滴度,前者敏感度较高、准确性较低。而后者恰与之相反。故对疑及鼻咽癌者宜同时进行两种抗体的检测,这对早期诊断有一定帮助。对IgA/VCA滴度≥1:40和/或IgA/EA滴度≥1:5的病例,即使鼻咽部未见异常,亦应在鼻咽癌好发部位取脱落细胞或活体组织检查。如一时仍未确诊,应定期随诊,必要时需作多次切片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