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张性头痛
紧张性头痛
紧张性头痛是由于头部与颈部肌肉持久的收缩所致,而引起这种收缩的原因有:①作为焦虑或抑郁伴随精神紧张的结果;②作为其他原因的头痛或身体其他部位疼痛的一种继发症状;③由于头、颈、肩胛带姿势不良所引起。
临床表现本病多见于青、中年,儿童也可患病,男、女无差别,病初症状较轻,以后渐渐明显加重,紧张型头痛的临床特征是头部呈钝痛,无搏动性,头痛位于顶,颞,额及枕部,有时上述几个部位均有疼痛,头痛程度属轻度或中度,不因体力活动而加重,常诉头顶重压发紧或头部带样箍紧感,另在枕颈部发紧僵硬,转颈时尤为明显,无畏光或畏声,少数患者伴有轻度烦躁或情绪低落,查体包括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体征,颅周肌肉如颈枕部肌肉,头顶部及肩上部肌肉常有压痛,有时轻轻按揉,患者感到轻松舒适,脑部CT或MRI应无异常,不伴有高血压及明显的五官科等疾病。
检查1.脑电图、肌电图检查。2.眼科特殊检查。3.放射性核素(同位素)检查、X线检查、核磁共振(MRI)检查、CT检查。
紧张性头痛护理
1、休息:家属应指导患者安排合理的生活作息制度,注意劳逸结合。保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时间。患者可依据自身生活规律,合理安排作息时,并尽可能地不要打乱自己的作息计划。起床时间不能早于6:30,午休小憩一会儿很有益,晚间休息前不宜饱食、吸烟、饮浓茶或做过量的运动,行热水浴或用热水泡脚,熄灯,创造一个安静的休息环境,以降低大脑皮质兴奋性,使之尽快进入睡眠状态。
2、饮食护理:偏头痛患者要注意饮食的合理性,应避免应用致敏的药物及某些辛辣刺激性食物,煎、炸食物以及酪胺含量高的易诱发偏头痛的食物,如巧克力、乳酪、柑橘、酒精类食物,多食富含维生素B1的谷类、豆类食物以及新鲜水果、蔬菜等。戒烟酒。
3、心理护理:偏头痛虽然在症状上表现为躯体疾病,但发病和演变均与心理因素密切相关。因此,偏头痛患者必须要善于调节自己的情绪,尽量保持稳定、乐观的心理状态,遇事要沉着冷静,学会客观、理智地对待事情,不要过喜、过悲、过怒、过忧,如果确实有自己不能“消化”、“解决”的问题,也要学会控制情绪,进行自我调节。例如爬爬山、跑跑步、打打球等,转移一下注意力,放松紧绷的神经,以减轻或消除不良的情绪对大脑神经的刺激,防止诱发偏头痛。家人应为患者创造温馨的家庭环境,使患者保持心情愉快,正确接受和认识疾病,并多给予心理安慰,避免不良情绪刺激。
4、有效的控制高血压。
5、针灸对偏头有良好效果:一般取穴为风池、头维、太阳与合谷等,可请中医进行针灸治疗。
中药治紧张性头痛
紧张性头痛,又称肌收缩性头痛。头痛部位较弥散,可位于前额、双颞、顶、枕及颈部。头痛性质常呈钝痛,头部压迫感、紧箍感。头痛常呈持续性,部分病例也可表现为阵发性、搏动性头痛。很少伴有恶心、呕吐。本病的发生与精神因素关系密切,情绪障碍或心理因素可加重头痛症状。本病在用药物治疗的同时辅以心理疏导,治疗效果较好。现介绍治疗该病的中医偏方。
中药偏方1. 菊花15克,白芷10克,川芎10克,柴胡10克,香附10克,川楝子10克,酸枣仁12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分服。
中药偏方2.天麻10克,川芎12克,桃仁10克,红花10克,赤芍10克,羌活10克,牛膝12克,合欢皮10克,甘草10克。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分服。
中药偏方3.白芷10克,白芍10克,川芎10克,荆芥10克,蔓荆子6克,酸枣仁12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分服。
中药偏方4.龙胆草10克,栀子10克,黄连10克,黄芩10克,牛膝10克,地龙10克,丹皮10克,龙骨20克,牡蛎20克,磁石15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分服。
中药偏方5.黄芪30克,党参10克,白术10克,当归20克,川芎10克,白芍10克,桂枝10克,五味子10克,夜交藤10克,甘草10克。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分服。
紧张性头痛有什么原因
紧张性头痛有什么原因
1.精不良姿势:进行计算机工作细手工工作和使用显微镜的人都属于此列。由于头、颈、肩胛带的姿势不良、屈颈,很容易等造成慢性、持久的颈部肌肉收缩,从而引起头痛。
2.性别:女性患紧张性头痛的概率更大,男性和女性患上紧张性头痛的概率是40:60。特别是当女性月经来潮或更年期时,发生紧张性头痛的可能性很高。
3.精神压力:由于压力带来的应激和焦虑在紧张性头痛的发病中引起一定作用,许多紧张性头痛患者处于长期的慢性焦虑、忧郁等显著的情绪紧张状态中。紧张的工作所带来的精神压力也许会对您的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4.睡眠:不够充足的睡眠,睡眠质量不好,在一个过冷的房间睡觉,睡觉时脖子的位置不合适都会容易紧张性头痛的发生。
5.饮食:饮食不规律,经常性的饥饿,饮酒都可能造成紧张性头痛。
6.吸烟:有研究显示,吸烟者的紧张性头痛比不吸烟者更加严重。
7.疾病:严重的感冒和鼻塞都可能引起紧张性头痛。眼疲劳和各种眼部的疾病造成的眼源性头痛也很有可能发展为紧张性头痛。
紧张性头痛的治疗
1.药物治疗
由于紧张型头痛的发病机制并不清楚,所以在药物选择上多采用温和的非麻醉性止痛药。借以减轻症状,其中主要是非类固醇性抗炎类药物(NSAID)。其他药物包括适量的肌松弛药和轻型的镇静药,抗抑郁药也常根据病情应用。一般多以口服方式给药,并且短期应用,以免引起药物的毒副作用。
(1)酮洛芬 属NSAID类,除用于紧张型头痛外,也适用于肌肉和关节痛。止痛属暂时性,其作用为抑制前列腺素合成,提高细胞内cAMP,改善血小板功能。毒副作用为胃不适、恶心、腹泻、心悸、出汗、嗜睡及皮肤瘙痒等。
(2)萘普生 属NSAID类。通过抑制地诺前列素(前列腺素)的合成而起止痛抗炎作用。毒副作用为恶心、胃部不适、疲倦、眩晕、乏力及思睡。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
(3)普罗喹宗 属NSAID类。适用于急性紧张型头痛。其药理作用包括抑制前列腺素系统,而地诺前列素(前列腺素)被认为是引起头痛的生理介质。另可抑制血小板聚集,抑制5-HT释放,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及抑制缓激肽。毒副作用为恶心、呕吐、思睡等。
(4)阿米替林 系三环类抗抑郁药,为较早用于慢性紧张型头痛伴有抑郁症状的药物。本药既是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药,又是5-羟色胺再摄取的抑制药。以前认为后者为本药止痛的主要途径,但近来的研究认为上述两种作用对止痛效果并无差别,并且头痛的改善是间接的,是由抗抑郁的效果所介导。毒副作用为恶心、呕吐、乏力、困倦、头昏及失眠等。有严重心脏病及青光眼者忌用。
(5)乙哌立松 属骨骼肌松弛药,除可抑制肌张力过高并可抑制疼痛反射活动,从而改善紧张型头痛的症状。毒副作用为恶心、呕吐、胃部不适、腹泻、乏力、困倦及站立不稳。有药物过敏史、肝脏疾病者慎用;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
2.非药物治疗
物理疗法可使紧张型头痛得到改善。有学者采用的治疗方案包括四部分:
(1)训练坐位、站立、睡眠及工作时颈部和头部的正确姿势。
(2)在家中练习改善头部位置和俯卧位练习,加强颈后部肌肉的动作,并在颈后部放置冰袋。
(3)在背和肩部进行中至深部按摩2分钟。
(4)被动伸展斜角肌、斜方肌上部、提肩肌和胸肌5分钟。
紧张性头痛的特点
1,多种多样的诱因或促发因素 凡为紧张性头痛几乎都能找到引起颈项和头颅肌肉过度紧张而致头痛的原发性精神及/或躯体方面的诱发或促发因素。这种诱因或促发因素各人不同,一个人也可有一二处或累加的因素。比如某人先是眼睛屈光不正引起眼源性颅肌紧张,后又因此导致心理压抑、紧张或生活中遭遇不幸;工作学习负担过重造成精神紧张、失眠;精神创伤、过度焦虑不安时长日久;女性的痛经亦可导致经前或围经期的头痛;此外,头面部既往的创伤遗留颅肌紧张或慢性炎性病灶(如慢性口咽、耳鼻喉慢生疾病)——反射性因素;颈项病变本身更是引起颅-颈项肌肉紧缩的最多见的原因。一些诱因也是促发加重的因素。
2,头痛多为双侧,全头痛,但如一侧颈项部或颜面部病变引起的紧张性头痛,病初也可为一侧性,时长日久则可变为双侧或满头痛。伴有颅肌紧张者,在颞部(太阳穴),枕部、及/或颈项等处可能寻及压痛点
3,头痛多呈钝痛、胀痛,头周束箍、头顶重压感),可伴随轻微头昏,主诉昏昏沉沉不清晰。有时伴颈项僵硬不自如,耳闭气,甚至耳鸣等。
4,头痛多为持续性,时轻时重,迁延数周、数月或数年。和情绪、气候变化及睡眠好坏密切有关。头部多种辅助检查(CT、MRI等)均正常。
5,本头痛一般无恶心、呕吐,无怕光及/或怕声响 。
6, 一般为轻至中度的疼痛,不妨碍日常活动的(少数敏感者可能有影响),头痛不因上楼、走路等日常活动而加重。
紧张性头痛怎么办
由于紧张性头痛是多个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其根本原因是个体存在种种的紧张因素,如竞争激烈、工作压力大引起的心理、精神紧张;颈、肩部劳累引起的血管、肌肉紧张等。故其治疗应强调根据不同病人的特点,进行各种有效的放松治疗。常用的治疗方法有以下几种:
1、心理行为疗法
现代医学不仅从生物学因素研究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而且还从心理社会因素方面研究疾病的病因,预防和治疗。本病一经诊断明确,需向患者及家人说明本病的性质,及时对病人进行心理疏导,使其解除不必要的思想顾虑,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面貌;日常生活要规律,经常参加文体活动。这是治疗成功的前提。
2、松弛疗法
枕颈部、额颞部肌肉按摩,电兴奋,热生物反馈和针灸治疗等,可达到颈肩部肌肉松弛的目的。
3、运动疗法
长期处于不良工作姿势,使头、颈肩部肌肉持续收缩亦可出现该头痛,因而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适当进行体育锻炼是非常必要的。
4、药物治疗
在药物治疗方面,应咨询医生,服用一些镇痛剂等。
紧张性头痛的药物
(1)心理治疗:患者经常饱受长期头痛的折磨而得不到同情和有效的治疗,加之对头痛的担心、焦虑致使头痛不断加重,病程迁延。医师应以同情关心的态度耐心听取病人的诉述,通过仔细地体检和一些必要的辅助检查,消除患者头内得了不治之症的多虑。帮助病人正确对待和处理工作和生活中所遇到的种种矛盾,消除导致长期焦虑、抑郁、紧张的病因,这是治疗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2)防止和矫正各种不良姿势:长期伏案的脑力劳动者,如教师、医师、知识分子、科技人员;从事缝纫工作和驾驶的人员等,宜取桌高椅低位,避免过久地低头伏案工作和其它异常姿势。因头颈和肩部肌肉持续性收缩,导致肌肉血液循环障碍和缺血,继发性地引起钾、乳酸、5-羟色胺、缓激肽等致痛物质的局部积贮,而产生肌紧张性头痛。
(3)药物治疗:(1)镇静剂和抗抑郁药。目的是消除精神紧张状态。用药量不宜过大,过量用药本身可以加重病情或使头痛慢性化。常用的药物有安定、利眠宁、舒乐安定、多虑平和安他乐等。(2)止痛药物。有阿斯匹林、颅痛定、舒必利、卡马西平等。
(4)物理疗法:目的是促进紧张的肌肉放松,改善头颈部肌肉的血液循环,减轻致痛物质在局部的积贮。如对头颈部肌肉进行按摩、理疗;用中等度刺激手法行针灸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