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橘的功效与作用 止痢止泻
越橘的功效与作用 止痢止泻
越橘的果实味酸、甘,服用后能够对多种细菌的生长起到抑制的作用,从而可以起到消炎、抗溃疡的效果,具有止痢、止泻的作用,因此对于患有痢疾、肠炎的患者来说可以通过服用越橘来起到缓解的作用。
粉葛的功效与作用 止渴止泻
粉葛轻清升散,药性升发,柳举阳气,鼓舞机体正气上升,津液布行。升发脾胃清阳空气而止渴,止泻痢。故常用于治疗内热消渴,麻疹透发不畅,腹泻、痢疾等病症。
秦皮的功效与作用 止泻
秦皮性苦寒而收涩,功能清热燥湿、收涩止痢、止带,故可用治湿热泻痢、里急后重、细菌性痢疾、肠炎等。
桑黄的功效与作用 止泻
桑黄微苦、寒,无毒,可以李武章、软坚、排毒、和胃止泻,对于脾虚泄泻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塘葛菜怎么吃好
材料:塘葛菜60克,马齿苋80克,猪肉(瘦)300克,盐3克,味精2克
做法:
(1)把塘葛菜、马齿苋和瘦猪肉分别用清水洗干净,瘦猪肉切成片状,备用。
(2)在煲内加入适量清水,先用猛火煲至水滚,然后放入以上全部材料,改用中火继续煲2-3小时,加入适量精盐、味精调味,即可饮用。
养生功效:此汤具有清热解毒、利尿去湿、止痢止泻的功效。 [转载需保留出处 - 苹果绿养生网] 塘葛菜的功效与作用。
荔枝壳煮水煮多久 止痢止泻
荔枝壳具有治疗痢疾的作用,对于一些患有痢疾、腹泻不止的人群来说,可以适当地用一些荔枝壳来煮水喝,可以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但是如果症状比较严重的话,还是建议及时去医院就诊,以免耽误疾病治疗。
青核桃分心木的功效与作用 止泻止痢
青核桃分心木入脾经,对于因外感时邪疫毒和食用不洁的食物导致脾胃受损,湿热、疫毒、寒湿邪气凝结于肠道,造成气血壅滞,脂膜血络受损,化为脓血,继而产生腹泻、腹痛等症,用分心木煎水服用能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芭乐的药用价值
叶含挥发油及鞣质等,供药用,有止痢、止血、健胃等功效;[1] 具有降血糖的功效,在国外常用来治疗糖尿病。实验表明,糖尿病患者经常食用番石榴,对于病症的减轻有辅助治番石榴疗作用。在宝岛台湾采用番石榴降低血糖很普遍。
大陆民间也有这方面的例子,比如轻度患者,每日三餐后各服1~3杯番石榴汁,即有疗效。若取番石榴干果50克,苦瓜一个,水煎服,每日1~2次,对改善糖尿病症状也有较好的效果。但是,因番石榴甘温而涩并且含有鞣质,食之可以止泻多食容易导致便秘,所以,患有便秘或者内有火气者不宜食用。
此外,番石榴的树皮、根、叶也可入药,用来治疗某些病症。功能主治健脾消积;涩肠止泻。主食积饱胀;疳积;腹泻;痢疾;脱肛;血崩。收涩止泻;止痛敛疮。主泻痢;脘腹疼痛;牙痛;糖尿病;疮疡;蛇咬伤。[4]
三角麦的功效与作用 止痢止泻
三角麦具有收敛、降气宽肠的作用,能炼肠胃滓滞,治浊、带、泄痢腹痛上气之疾,因此对于绞肠痧痛以及慢性痢疾所导致的泄泻、脾积泄泻来说,可以通过服用三角麦来起到缓解的作用。
葛根的功效与作用 止渴止泻
葛根轻清升散,药性升发,柳举阳气,鼓舞机体正气上升,津液布行。升发脾胃清阳空气而止渴,止泻痢。故常用于治疗内热消渴,麻疹透发不畅,腹泻、痢疾等病症。
橘核的功效与作用 止痛
橘核有止痛的功效。对于那些有乳痛、膀气痛的人食用,可以煎汤食用。《日华子本草》:治腰痛,膀胱气,肾疼。炒去壳,酒服良。《医林纂要》:润肾、坚肾。可治腰痛。
乌梅汁的功效与作用 止吐止泻
乌梅味酸,有止呕、健脾和胃的功效,因饮食不当或孕期呕吐的,来一杯乌梅汁可以很好的缓解呕吐不适。同时乌梅汁酸涩入大肠经,有很好的涩肠止泻痢的作用,可以用来治疗久泻、久痢。
慢性结肠炎食疗方
1、黄芪薏米粥
材料:大米100克、黄芪30克、薏苡仁30克。
做法:将黄芪洗净切片;大米、薏苡仁淘洗干净。将大米、黄芪、薏苡仁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置武火上烧沸,再用文火煮40分钟即成。每日1次,每次吃粥100克。正餐食用。
功效:补元气,止泄泻。脾虚慢性肠炎患者食用尤佳。
2、大蒜粥
材料:大蒜30克,粳米100克,水1000毫升。
做法:将大蒜去皮后切成碎末,然后淘洗干净粳米放入锅内,加入水和大蒜末,一同煮成粥。在早上和晚上服用。
功效:可以起到止痢、止泻的作用。
分心木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止血止带止泻痢
分心木味苦涩,入脾,肾经,有止血止带之功效,可用于治疗尿血,崩中,带下、痢疾,泄泻等病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