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道鳞状腺癌如何应对
阴道鳞状腺癌如何应对
第一:发病原因,女性朋友在生活中患有外阴鳞状细胞癌原因尚不完全清楚。但外阴癌患者常并发外阴色素减遇疾病.其中仅5%~10%伴不典型增生者可能发展为外阴癌;其他如外阴受慢性长期刺激如乳头瘤、尖锐湿疵、慢性溃疡等也可发生癌变;外阴癌可与宫颈癌、阴道癌合并存在。现已公认单纯疱疹病毒Ⅱ型、人乳头瘤病毒、巨细胞病毒等与外阴癌的发生可能有关。
第二:女性朋友在生活中患有外阴鳞状细胞癌的症状是:
1.症状主要为不易治愈的外阴瘙痒和各种不同形态的肿物,如结节状、菜花状、溃疡状。肿物合并感染或较晚期癌可出现疼痛、罄液和出血。
2.体征癌灶可生长在外阴任何部位,大阴唇最多见,其次为小阴唇、阴蒂、会明、尿道口、肛门周围等。早期局部丘疹、结节或小溃痔;晚期见不规则肿块,伴或不伴破溃或呈乳头样肿瘤,有时见“相吻病灶”。若癌灶已转移腹股沟淋巴结.可扪及一侧或双侧腹股沟淋巴结增大、质硬、固定。
3.转移途径,有直接提润、淋巴转移、血运转移.前两种途径较常见,后者多发生在晚期。
第三:怎么预防好?女性朋友在生活中需要注意外阴部清洁卫生,每日请洗外阴部;积极治疗外阴瘙痒,外阴出现结节、溃疡或色素减退疾病,应及时就医,对症治疗。
第四:随访,女性朋友到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女性外阴鳞状细胞癌,需要注意治疗后的外阴癌应按下列时间进行随访。第1年:l一6个月每月1次;7。12个月每2月1欢;第2年:每3个月1次;第3—4年:每半年1次;第5年及以后.每年1次。
道细胞学检查和活检:病灶较局限、表浅、细小者,可在阴道镜下进行观察和活检,或用卢戈液局部涂抹,在不着色处做活检确诊。必要时可行锁骨上淋巴结细针穿刺或摘除淋巴结,并进行病理检查。
阴道镜检查:阴道窥器检查或触诊,可见阴道壁有结节、菜花状、溃烂或局部变硬,可沿阴道表面蔓延以至累及大部分阴道及尿道。
阴道双合诊检查和直肠检查:应仔细检查阴道和宫颈,进行视诊和触摸时,注意阴道粘膜表面,阴道和宫颈有无息肉样及结节状突起等协助判断肿瘤的类型。
胸部X线:由于透明细胞腺癌较容易发生肺和锁骨上淋巴结转移,故对可疑患者应做胸部X线摄片检查。
其他:肿瘤标志物检查、分泌物检查。
宫颈炎对身体有哪些影响
1、诱发妇科炎症:因子宫颈管阴道部鳞状上皮与阴道鳞状相延续,阴道炎症均可引起各种妇科炎症,如子宫内膜炎、盆腔炎等。
2、引起不孕:炎症导致宫颈分泌物明显增多,质地粘稠,并有大量白细胞,这对精子的活动度会产生不利影响,妨碍精子进入宫腔,影响受孕。
3、致癌:宫颈炎与宫颈癌关系密切。由于慢性炎症长期刺激,宫颈管柱状上皮发生非典型增生,如果没有及时治疗,很可能导致局部癌变,如宫颈癌等。
什么是阴道瘤
阴道由黏膜、肌层及血管、淋巴管组成。黏膜上皮为典型鳞状上皮,上皮下血管丰富,其中有淋巴小结及结缔组织;肌肉层由内为环行、外为纵行的两层平滑肌组成,其间有较多的结缔组织、弹性纤维及小静脉。
正常阴道没有腺体存在,但偶可发现孤立的迷走的隐窝,并由此形成含有液体的潴留性囊肿,并非赘生性或增生性肿瘤。一般囊肿上皮多来源于胚胎时期的苗勒氏管,中肾管及泌尿生殖窦。卵巢冠纵管囊肿来源于午非氏管的事迹。
阴道鳞状上皮癌占多数,为阴道恶性肿瘤的93%,腺癌次之,约占4%~5%;其他如恶性黑色素瘤、葡萄状肉瘤、内胚窦瘤、纤维肉瘤、平滑肌肉瘤、淋巴肉瘤和血管肉瘤等更为罕见。不同细胞类型的阴道恶性肿瘤的年龄分布不同,鳞上皮癌、恶性黑色素瘤好发于老年妇女,内胚窦瘤、葡萄状肉瘤好发于婴幼儿,青春期好发腺癌和葡萄状肉瘤,生育年龄妇女平滑肌肉瘤发生率高。
阴道腺癌如何治疗
1.手术治疗
阴道腺癌的治疗与阴道鳞状细胞癌的治疗相似。由于有宫内己烯雌酚接触史的阴道透明细胞性腺癌发生在年轻女性,确诊时的年龄较小,每种治疗必须保护阴道和卵巢的功能。对于小的Ⅰ期病人采用充分的局部切除、腹膜后淋巴结切除及局部放射治疗可得到较好的效果。
2.放射治疗
Ⅰ期病人行组织内插植放射治疗或阴道塞子放疗,Ⅱ期病人除行上述处理外,应加全盆腔照射,使肿瘤基底剂量达到75~80Gy。当较晚期的病人行全盆腔照射时,在开始治疗前可行卵巢移位,可以保护卵巢功能。晚期和复发病人常采用放射治疗。
3.化学治疗
未发现有效的化疗药物。常用多柔比星(阿霉素)及环磷酰胺。对复发病例用氟尿嘧啶(5-Fu)和长春花碱有一定疗效。
阴道腺癌有哪些症状
一、症状:
1.早期可无症状,随病程发展,可出现不规则的阴道排液、阴道分泌物较黏稠、阴道出血。
2.累及其他系统:侵犯膀胱时出现尿频、尿急、尿血或排尿困难;侵犯直肠时出现里急后重、排便困难;侵犯阴道旁、主韧带、宫骶韧带,可有盆髂两侧或腰骶疼痛。
3.阴道病灶多数呈息肉状或结节状,也可呈扁平斑块状或溃疡状,质地较硬,表面有小肉芽,生长位置较浅,可在阴道表面蔓延以至累及大部分阴道。
二、分型:
1.无宫内己烯雌酚接触史的阴道腺癌:
临床症状:与阴道鳞状细胞癌相似,以无痛性阴道出血、泌尿道症状或性交后出血为症状,出现症状已到较晚期。
2.有宫内己烯雌酚接触史的阴道透明细胞性腺癌:
小的肿瘤通常临床无症状,大的肿瘤可出现阴道不规则流血或分泌物增多症状。
可通过触诊或巴氏涂片发现。最主要发生于阴道前壁上1/3部位。肿瘤的大小从1~30cm,大部分都呈外生性生长及浸润表现。97%阴道透明细胞癌的病人存在阴道腺病,阴道腺病的典型的肉眼表现为红色、天鹅绒样、像葡萄串状病变。
3.继发性阴道腺癌:
一半病人出现不规则阴道流血;部分表现为血性白带和阴道内肿块。
阴道内复发病灶的部位多数位于阴道顶端(主要来自生殖道系统腺癌)、也可在后壁、双侧壁和前壁(主要来自胃肠道肿瘤)。
阴道鳞状腺癌遗传学
细胞遗传学和CGH
研究发现肺鳞状细胞癌和腺癌之间存在一些差异。肺鳞状细胞癌是一种近二倍体或是超二倍体—非整倍体的肿瘤伴有平均染色体数目(在三倍体范围内)。研究认为通过DNA测量检测非整倍性可预测差的预后。细胞遗传学和CGH证实了伴有3q端粒扩增的许多遗传学改变是鳞癌表型的最常见特征。3q24-qter获得可存在于大多数鳞状细胞癌和少数腺癌中。扩增基因尚未明确,编码磷脂酰胆碱-3激酶的催化亚单位,其中一个代表基因是P1K3CA,它是许多细胞信号传导通路的一个基本组分。3号染色体短臂缺失也较常见。其它再发的改变包括染色体4q、5q、8p、9p、10q、11p、13q、17p、18q和21q的缺失伴染色体5p、8q、11q13和12p重复。在病变进展过程中染色体失衡的数目累积增加。小的中间缺失具有基因片段大小增加的趋势,导致与小细胞癌类似的缺失模式。所有重复的染色体臂可凝集形成略小的扩增子。一些特异的改变特别是3p12-p14、4p15-p16、8p22-p23、10q、21q的缺失和1q21-q25、8q11-q25重复与转移表现型有关。
分子遗传学
鳞状细胞癌常表现独特的分子遗传学特征。ErbB(EGFR,HER2/neu,KRAS)通路异常常见于非小细胞癌中但不存在于SCLC中。平均84%的鳞状细胞癌呈EGFR阳性。可检测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蛋白表达的肺癌以鳞癌多见。HER2/neu表达在腺癌中较常见而在鳞癌中少见。KRAS基因活化突变在腺癌中常见(~30%),而在鳞状细胞癌中罕见。
阴道肿瘤治疗
西医学治疗阴道恶性肿瘤应根据肿瘤的性质、临床分期、病灶大小和位置来考虑。以手术切除为主。如囊肿位置不太高,手术常不困难,但在剥离过程中须注意且勿伤及尿道或膀胱。如果肿瘤大而位于穹窿深部,且向阔韧带内扩展时,则不可能经阴道将其完整的切除,即使同时经腹部手术,也非常困难。有些作者认为将残留的囊壁用刮匙刮后,将其残端的边缘分别和阴道粘膜切口的相应边缘缝在一起造口,再用纱条填塞阴道,压迫残留囊腔,有可能使残留的囊壁完全粘连闭合,即使不能粘连闭合,也不至于再充胀起来。
治疗阴道鳞状上皮癌,主要依靠放射治疗和手术治疗,抗癌化疗仅作为综合治疗中的一种辅助手段。由于阴道鳞状上皮浸润癌与周围器官的同隙小,如需保留其周围的器官(膀胱、尿道、直肠),切除肿瘤周围组织的安全带很窄,要达到根治的目的,是有困难。因此,阴道浸润癌和手术治疗是有选择的。手术对象应是:如年龄较大,无生育要求者,有盆腔放疗史和晚期累及膀胱者;阴道腺癌应采用手术、放射、中药治疗、抗癌药物等综合治疗;阴道平滑肌肉瘤,手术治疗是主要治疗手段,辅助以化疗和放疗;阴道内胚窦瘤一般采用手术与化疗或放疗相结合的治疗方案。近年来,以化疗为主的治疗模式取得了很好疗效,不但可以治疗肿瘤,改善预后,而且还有并发症少等优点,更重要的是可以保留病人的生育功能。
阴道恶性肿瘤各期,手术、放射、抗癌药物治疗时,均可采用中医药治疗。中医从辨证论治出发,审症求因,治病求本,扶正祛邪,调整机体功能,改善症状,减轻放疗、化疗毒副反应,并对其放、化疗有增敏作用,可大大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延长生存期,提高生存质量。
前庭大腺癌用药
前庭大腺癌以手术治疗为主,对中晚期病例应综合应用抗癌化疗和放射治疗。,1. 手术治疗 术式应作根治性外阴切除和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根治性外阴切除包括外阴广泛切除和部分肛提肌、坐骨直肠窝脂肪和受累部分的阴道壁广泛切除。因前庭大腺癌可不经腹股沟淋巴结而转移到盆腔深部淋巴结因此可考虑常规作同侧腹股沟盆腔淋巴结清扫术。
前庭大腺的腺样囊腺癌恶性程度稍低早期患者可考虑仅作广泛性外阴切除术。,2.抗癌化疗 有效药物为顺铂(DDP)?,卡铂(carboplatin)和环磷酰胺 (cyclophosphamide)。凡对其他部位的黏液腺癌有效的药物,对前庭大腺癌也有效。凡对外阴鳞癌有效的药物,对前庭大腺起源的和转移的鳞癌也有效(Nagell,1982)。,3.放射治疗 高能放射治疗对前庭大腺起源的鳞状细胞癌的作用同一般的外阴鳞状细胞癌?但对前庭大腺腺癌疗效差
阴道鳞状上皮癌发病原因
阴道鳞状上皮癌的病因至今仍不明了。流行病学资料研究认为与如下的因素有关。
1.慢性刺激 原发性阴道鳞癌常发生于后穹隆,认为可能与子宫脱垂患者长期使用子宫托有关,子宫托的长期刺激可能会导致阴道癌。但由于使用子宫托的病例不多,且阴道癌发生率不高,而很少列为致病因素。
2.盆腔放射治疗 原发性阴道癌约有20%的患者曾经有盆腔放射治疗史。大宗资料表明宫颈癌经放射治疗后,有0.180%~1.545%发生原发性阴道癌。一般认为宫颈癌放射治疗后10~40年可发生阴道细胞结构不良或阴道癌。40岁以下盆腔放射治疗的妇女,阴道癌的发生率较高。
3.病毒感染 由于人类乳头状瘤病毒(HPV)在宫颈癌的病因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而且有1%~3%的宫颈癌瘤患者可同时或迟些发生阴道癌,因此乳头状瘤病毒,尤其是16和18型可能被认为是这些癌瘤的启动因子。
4.免疫抑制 凡先天性或后天性获得性和人工性的免疫抑制患者,癌瘤的发生率较高。阴道癌瘤亦不能例外,其发生率在免疫抑制患者较高。
5.雌激素缺乏 阴道鳞癌好发于年迈的妇女,可能与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低下,导致阴道黏膜上皮萎缩,为致癌因子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有关。
阴道鳞状上皮癌吃什么药
西医治疗方法
1.Ⅰ期鳞状细胞癌
(1)化学治疗(放疗):Ⅰ期阴道鳞状细胞癌通常采用放射治疗,许多学者建议对于小的比较表浅的肿瘤单用近距疗法即可。Perez等比较22例单用近距疗法的Ⅰ期阴道癌与27例采用外照射和近距疗法联合的Ⅰ期病人的存活相似。对于直径小于2cm而厚度小于0.5cm的肿瘤采用腔内圆柱管型治疗,对整个阴道黏膜的释放剂量是6000到7000cGy,对肿瘤释放的剂量外加2000~3000cGy。如果病变厚度大于0.5cm、位于一侧阴道壁,采用单个平板间隙植入物可以增加深部的剂量并限制阴道黏膜的过多的放射剂量,释放到阴道黏膜的放射剂量是6000~6500cGy,肿瘤组织的剂量增加1500~2000cGy。较大较厚的肿瘤应采用外照射和近距疗法联合治疗,首先给予外部远距疗法缩小肿瘤的体积,外照射范围应包括原发肿瘤及区域淋巴结,然后给予近距疗法对肿瘤释放高剂量的射线。当肿瘤侵犯到阴道的下1/3时,其照射范围应扩大到内侧腹股沟淋巴结,开始时整个盆腔的治疗剂量是1000~2000cGy,子宫旁组织的放射总剂量达5000cGy,然后近距疗法照射使肿瘤的总剂量达7000~7500cGy。
(2)手术治疗:对于Ⅰ期阴道鳞状细胞癌的治疗,从现有有限的资料看,手术治疗与放疗的治疗效果相似。Davis等报道了25例单用手术治疗的Ⅰ期阴道癌病人的5年存活率是85%,而14例单用放射治疗病人的5年存活率是65%。
Ⅰ期阴道鳞状细胞癌的手术适应证:病变部位在阴道的上1/3,有子宫的病人,可以行根治性子宫切除术、盆腔淋巴结切除术及根治性阴道上端切除术。以前曾行子宫切除的病人,可行根治性阴道上端切除术及盆腔淋巴结切除术。位于阴道后壁上端的病变由于直肠远离阴道后壁而易于手术切除,而阴道的整个前壁与膀胱较近,手术较困难。如手术切缘及淋巴结阴性,则不用辅加放射治疗。根治性阴道切除术通常要求经腹会阴联合进路。进腹后取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行快速冰冻切片诊断,如淋巴结阳性则没有手术的必要,如淋巴结阴性则行像宫颈癌一样的双侧盆腔淋巴结切除术及根治性子宫切除术。
2.Ⅱ期阴道鳞状细胞癌
药物治疗:Ⅱ期阴道鳞状细胞癌需要外照射加近距疗法的联合治疗。Perez等对165例阴道癌病人随访7.6年,发现行联合放疗的62例病人盆腔控制率是66%,单用外照射或近距疗法的13%病人盆腔控制率31%。资料表明:足够的放射剂量对肿瘤的控制很重要。许多学者都强调对原发肿瘤的照射剂量至少7000~7500cGy。Ⅱ期阴道鳞状细胞癌整个盆腔的照射剂量是2000cGy,对子宫旁的照射外加3000cGy。外照射联合间隙及腔内照射释放到肿瘤的最小剂量是7500cGy。手术治疗:Ⅱ期阴道鳞状细胞癌的部分病人可以通过根治性手术治愈。
3.Ⅲ期和Ⅳ期阴道鳞状细胞癌化学治疗(放疗):Ⅲ期和Ⅳa期阴道鳞状细胞癌通常体积较大、高浸润性病变,包括大部分阴道或整个阴道壁以及达盆壁、膀胱或直肠。标准的治疗是放射治疗,但极少达到满意的效果,盆腔肿瘤的控制也不到1/2。所有病人要求外照射,如有可能尽量加近距疗法。Perez等推荐的外照射的剂量是5500~6000cGy,联合间隙和腔内使释放到肿瘤的总剂量达7500~8000cGy。对于Ⅳb期阴道鳞状细胞癌只能姑息治疗,多柔比星(阿霉素)联合顺铂治疗有明显疗效。对于直肠阴道瘘或膀胱阴道瘘的Ⅳ期阴道癌病人可以行盆腔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的盆腔去脏术,并行直肠下段吻合术、尿道移位及阴道重建术。Tjalma报道的55例原发性阴道癌中,FIGOⅠ期27例,Ⅱ期12例,Ⅲ期6例,Ⅳ期10例。其治疗个体化,根据当时的医疗状况、病人的年龄、肿瘤的分期、肿瘤的大小及部位而定。适合手术的采取手术治疗,病变大而手术不能切除干净的先手术治疗,凡是肿瘤未完全切除的或切除的淋巴结有转移病灶的术后行辅助放疗。
67%的病人行手术治疗,33%的病人行放射治疗,7例病人术后行放射治疗。21例治疗后复发,其中19例是阴道或盆腔复发。55例病人中,19(35%)例死于本病,4(7%)例死于其他疾病,2(3%)例病人复发后仍存活,30(55%)例仍存活而无复发病灶,认为影响预后的两个主要因素是病人发病时的年龄及肿瘤的大小。通过手术有治愈可能的是FIGOI期病人、少许Ⅱ期病人及行去脏术的Ⅳ期病人。很少有对阴道癌仅用手术治疗的医院,在1980~2000年,21家研究中心共报道6138例病人,其5年存活率是47%,10年存活率是42%。17个研究中心的一半以上的病人采用放射治疗,其5年存活率I期为68%,Ⅱ期为48%,Ⅲ期为34%,Ⅳ期为19%。4个研究中心的一半以上的病人仅采用手术治疗或术后辅助放疗。5年存活率为Ⅰ期77%,Ⅱ期为52%,Ⅲ期为44%,Ⅳ期为14%。在手术组I期病人占42%,而放射治疗组Ⅰ期病人占19%。由于Ⅱ~Ⅳ期病人采用手术治疗的较少,很难制订手术的方式。对于Ⅱ~Ⅳ期病人常规采用近距放疗加外照射的联合治疗,当放疗后中心病变复发时采用手术治疗。对于侵犯阴道壁外极少的Ⅱ期病人可按一期病人处理。由于Ⅳ期病人预后较差,一般采取姑息治疗,当病变是中心性无转移,尤其出现膀胱阴道瘘或直肠阴道瘘时应行盆腔去脏术。因此,Ⅰ~Ⅱ期病人采用术后放疗预后会较好。
阴道肿瘤怎么治疗
1、西医学治疗阴道恶性肿瘤应根据肿瘤的性质、临床分期、病灶大小和位置来考虑。以手术切除为主。如囊肿位置不太高,手术常不困难,但在剥离过程中须注意且勿伤及尿道或膀胱。如果肿瘤大而位于穹窿深部,且向阔韧带内扩展时,则不可能经阴道将其完整的切除,即使同时经腹部手术,也非常困难。
2、治疗阴道鳞状上皮癌,主要依靠放射治疗和手术治疗,抗癌化疗仅作为综合治疗中的一种辅助手段。由于阴道鳞状上皮浸润癌与周围器官的同隙小,如需保留其周围的器官(膀胱、尿道、直肠),切除肿瘤周围组织的安全带很窄,要达到根治的目的,是有困难。因此,阴道浸润癌和手术治疗是有选择的。
手术对象应是:如年龄较大,无生育要求者,有盆腔放疗史和晚期累及膀胱者;阴道腺癌应采用手术、放射、中药治疗、抗癌药物等综合治疗;阴道平滑肌肉瘤,手术治疗是主要治疗手段,辅助以化疗和放疗;阴道内胚窦瘤一般采用手术与化疗或放疗相结合的治疗方案。近年来,以化疗为主的治疗模式取得了很好疗效,不但可以治疗肿瘤,改善预后,而且还有并发症少等优点,更重要的是可以保留病人的生育功能。
3、阴道恶性肿瘤各期,手术、放射、抗癌药物治疗时,均可采用中医药治疗。中医从辨证论治出发,审症求因,治病求本,扶正祛邪,调整机体功能,改善症状,减轻放疗、化疗毒副反应,并对其放、化疗有增敏作用,可大大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延长生存期,提高生存质量。
宫颈炎和阴道炎的区别
妇科疾病中阴道炎和宫颈炎都是比较常见的妇科炎症,但是由于症状表现极为相似,很多人把二者混为一谈,容易出现漏诊、误诊的状况,给患者的治疗带来了不良影响。宫颈炎症包括宫颈阴道部及宫颈管黏膜。因宫颈阴道部鳞状上皮与阴道鳞状上皮相延续,阴道炎症均可以引起宫颈阴道炎症。
阴道鳞状腺癌是什么
Ⅱ期阴道鳞状细胞癌
药物治疗:Ⅱ期阴道鳞状细胞癌需要外照射加近距疗法的联合治疗。Perez等对165例阴道癌病人随访7.6年,发现行联合放疗的62例病人盆腔控制率是66%,单用外照射或近距疗法的13%病人盆腔控制率31%。资料表明:足够的放射剂量对肿瘤的控制很重要。许多学者都强调对原发肿瘤的照射剂量至少7000~7500cGy。
Ⅱ期阴道鳞状细胞癌整个盆腔的照射剂量是2000cGy,对子宫旁的照射外加3000cGy。外照射联合间隙及腔内照射释放到肿瘤的最小剂量是7500cGy。
手术治疗:Ⅱ期阴道鳞状细胞癌的部分病人可以通过根治性手术治愈。
3.Ⅲ期和Ⅳ期阴道鳞状细胞癌
化学治疗(放疗):
Ⅲ期和Ⅳa期阴道鳞状细胞癌通常体积较大、高浸润性病变,包括大部分阴道或整个阴道壁以及达盆壁、膀胱或直肠。标准的治疗是放射治疗,但极少达到满意的效果,盆腔肿瘤的控制也不到1/2。
所有病人要求外照射,如有可能尽量加近距疗法。Perez等推荐的外照射的剂量是5500~6000cGy,联合间隙和腔内使释放到肿瘤的总剂量达7500~8000cGy。
对于Ⅳb期阴道鳞状细胞癌只能姑息治疗,多柔比星(阿霉素)联合顺铂治疗有明显疗效。对于直肠阴道瘘或膀胱阴道瘘的Ⅳ期阴道癌病人可以行盆腔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的盆腔去脏术,并行直肠下段吻合术、尿道移位及阴道重建术。
阴道肿瘤分类
①阴道囊肿:阴道囊肿又分为上皮包含囊肿和胚胎遗留性囊肿两类。上皮包含囊肿是由于分娩时阴道粘膜受损,或阴道手术缝合时阴道粘膜被卷入阴道深层,伤口愈合后此粘膜继续增生脱屑,然后液化形成囊肿。一般无症状,常于检查时发现。胚胎遗留性囊肿又称中肾管囊肿,阴道旁的中肾管如有阻塞,分泌物潴留可形成囊肿,在阴道侧壁或下段的前壁可见到,呈成串或多发,如葡萄或乒乓球大小,囊肿壁薄为单房。一般没有症状不需治疗,如较大或发生感染可行剔除术。
②阴道良性实性肿瘤:包括乳头状瘤、纤维瘤、纤维肌瘤等,可行肿瘤切除。[1]
③阴道腺病:阴道腺病其组织形态及生化特点都与子宫颈的柱状上皮相同,可发生于阴道的任何部分,而以阴道上段的前或后壁为多见,可表现为多个内含粘液的小囊,或呈红色颗粒样肿起的区域,有时表面破溃形成溃疡。病变小或无症状者不需治疗,如有症状或病变范围较大,可作局部剔除。阴道腺病的发生与在胚胎早期孕母服用大量合成雌激素有关。
阴道恶性肿瘤
①阴道鳞状上皮癌:大多发病于绝经后,50~60岁老年妇女。其病有人认为与多次妊娠、子宫脱垂、阴道白斑或对阴道的慢性刺激如药物、子宫托等有关。阴道鳞状上皮癌发生部位以阴道后壁的上 1/3最多见,阴道前壁则以下方为多。当晚期肿瘤已侵犯阴道四壁时,则不易判定基原发部位。
②阴道腺癌:阴道腺癌大多数为转移性的,腺癌约占原发性阴道癌的 5%。当发现阴道腺癌时,应注意在阴道以外有无原发病灶。
阴道鳞状腺癌体征
1.症状 早期癌可无症状,随病程发展,可出现阴道排液、阴道出血。某些阴道腺癌可产生黏液,使阴道分泌物较黏稠。癌侵犯膀胱时出现尿频、尿急、尿血或排尿困难;侵犯直肠时出现里急后重、排便困难;侵犯阴道旁、主韧带、宫骶韧带,可有盆髂两侧或腰骶疼痛。
2.体征 阴道病灶多数呈息肉状或结节状,也可呈扁平斑块状或溃疡状,质地较硬,表面有小肉芽,生长位置较浅,可在阴道表面蔓延以至累及大部分阴道。无宫内己烯雌酚接触史的阴道腺癌临床症状与阴道鳞状细胞癌相似,出现症状已到较晚期,诊断比较困难,必须鉴别是原发性阴道癌还是从其他部位转移而来。偶尔,原发于肾脏、乳房、结肠或前列腺的癌首先表现为阴道癌。
有宫内己烯雌酚接触史的阴道透明细胞性腺癌确诊时的年龄是19 岁,小的肿瘤通常临床无症状,可通过触诊或巴氏涂片发现。大的肿瘤可出现阴道不规则流血或分泌物增多症状。阴道透明细胞癌可发生于阴道的任何部位,最主要发生于阴道前壁上1/3 部位。肿瘤的大小从1~30cm,大部分都呈外生性生长及浸润表现。97%阴道透明细胞癌的病人存在阴道腺病,阴道腺病的典型的肉眼表现为红色、天鹅绒样、像葡萄串状病变。
继发性阴道腺癌的临床表现:不规则阴道流血约为58.2%;血性白带和阴道内肿块约为18.2%。阴道内复发病灶的部位:72.8%的复发病灶位于阴道顶端、后壁18.2%、双侧壁5.4%和前壁3.6%。发生于阴道顶端或穹隆部位的病灶主要来自生殖道系统腺癌,约占92.5%;发生于阴道后壁的病灶主要由胃肠道肿瘤转移而来,约占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