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须洗澡能去黄疸吗 玉米须烧成灰的作用
玉米须洗澡能去黄疸吗 玉米须烧成灰的作用
并无什么治疗作用。
中医书籍上有艾叶烧成灰的做法,但并没有提及玉米须烧成灰的操作,而且玉米须燃烧后成灰后,其药效多在烟雾中,烧成灰的成分主要和草木灰差不多,主要是一些钾等矿物质,可作为肥料使用,但对于致病无效果。
不过将玉米须适量,烧烟吸入,在《全国中草药汇编》中记载,可用治肾炎水肿、小便不利、湿热黄疸、胆囊炎、胆结石、高血压。
玉米须的药用价值
我们都喜欢吃玉米,而且觉得玉米很香,但是我们往往会忽略掉玉米须,我们都会随手把它扔掉,其实大家有所不知的是玉米须可是好东西。其实它是一种中药材呢,是很多药方上的主要材料,下面就跟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玉米须的药用价值体现在哪里吧。
【异名】玉麦须(《滇南本草》),玉蜀黍蕊(《现代实用中药》),棒子毛(《河北药材》)。 最早药用记载见于1476年的《滇南木草》,是我国传统的中药材,《中国药典》1977年收载。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材标准》1985版(一部)收录的常用药材品种。
【来源】为禾本科植物玉蜀黍的花柱。
【化学成分】含脂肪油2.5%、挥发油0.12%、树胶样物质3.8%、树脂2.7%、苦味糖甙1.15%、皂甙3.18%、生物碱O.05%。还含隐黄素、抗坏血酸、泛酸、肌醇、维生素K、谷甾醇、豆甾醇、苹果酸、柠檬酸、酒石酸、草酸等。
药理作用
①利尿作用:玉米须对人或家兔均有利尿作用,可增加氯化物排出量,但作用较弱。其水浸膏甲醇不溶部分经过透析者(甲)利尿作用最强,无论口服、皮下或静脉注射均有显著效果。利尿作用主要是肾外性的,对肾脏的作用很弱。
②对循环系统的作用:麻醉犬静脉注射煎剂有显著降压作用,但对慢性颈动脉皮桥狗,每日服药,连续3周,并无降压作用。甲在低浓度时对末梢血管有扩张作用。
③降低血糖作用:玉米须的发酵制剂对家兔有非常显著的降低血糖作用。
④利胆、止血作用:玉米须制剂能促进胆汁排泄,降低其粘度,减少其胆色素含量,因而可作为利胆药用于无并发症的慢性胆囊炎、胆汁排出障碍的胆管炎患者。它还能加速血液凝固过程,增加血中凝血酶元含量,提高血小板数,故可作为止血药兼利尿药应用于膀胱及尿路结石。
【性味】甘,平。
①《滇南本草》:"性微温,味甘。"
②《现代实用中药》:"甘,平。"
③《四川中药志》:"性平,味甘淡,无毒。"
【功用主治】利尿,泄热,平肝,利胆。治肾炎水肿,脚气,黄疸肝炎,高血压,胆囊炎,胆结石,糖尿病,吐血衄血,鼻渊,乳痈。
①《滇南本草》:"宽肠下气。治妇人乳结,乳汁不通,红肿疼痛,怕冷发热,头痛体困。"
②《岭南采药录》:"和猪肉煎汤治糖尿病。又治小便淋沥砂石,苦痛不可忍,煎汤频服。"
③《现代实用中药》:"为利尿药,对肾脏病、浮肿性疾患、糖尿病等有效。又为胆囊炎、胆石、肝炎性黄疸等的有效药。"
④《民间常用草药汇编》:"能降低血压,利尿消肿。治鼻血、红崩。"
⑤《河北药材》:"治水肿性脚气。"
⑥《浙江民间草药》:"开胃,平肝,祛风。"
⑦《四川中药志》:"清血热,利小便。治黄疸,风热,出疹,吐血及红崩。"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1~2两;或烧存性研末。外用:烧烟吸入。
选方
①治水肿:玉蜀黍须二两。煎水服,忌食盐。(《贵阳市秘方验方》)
②治肾脏炎,初期肾结石:玉蜀黍须,分量不拘,煎浓汤,频服。(《贵阳市秘方验方》)
③治肝炎黄疸:玉米须、金钱草、满天星、郁金、茵陈,煎服。
④治劳伤吐血:玉米须。小蓟,炖五花肉服。
⑤治吐血及红崩:玉米须,熬水炖肉服。
⑥治风疹块(俗称风丹)和热毒:玉米须烧灰,兑醪糟服。(③方以下出《四川中药志》)
⑦治糖尿病:玉蜀黍须一两。煎服。(《浙江民间草药》)
⑧治原发性高血压病:玉米须、西瓜皮、香蕉。煎服。(《四川中药志》)
⑨治脑漏:玉蜀黍须晒干,装旱烟筒上吸之。(《浙江民间草药》)
临床应用
①治疗慢性肾炎:取干燥玉米须50克,加温水600毫升,用文火煎煮20~30分钟,约得300~400毫升药液,过滤后内服,每日1次或分次服完。治疗慢性血管球性肾炎9例,经10个多月观察,其中3例获得痊愈,2例进步,其余4例疗效不明显。玉米须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利尿,肾功能改善,浮肿消退或减轻,尿蛋白消失或减低等方面。部分病例连续服用6个月未见毒性副作用。
②治疗肾病综合征:每次用干玉米须60克,洗净煎服。每日早晚两次。同时服氯化钾1克,每日3次。临床治疗12例,其中10例伴有严重的周身性水肿,或有胸水及腹水,2例水肿较轻;治疗3个月后,9例水肿完全消退,2例大部消退。最快1例于服药后15天水肿全消。一般于服药3天即开始有利尿现象,同时尿蛋白、非蛋白氮,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少数病例血浆蛋白有所升高,部分病例的酚红试验及血压转为正常。
③治疗急性溶血性贫血并发血红蛋白尿:曾治疗2例食用野生植物"招鸟棒"中毒引起的本病,即以玉米须1~2两煎剂内服,2例分别于服用4小时及6小时后,尿量增加,肉眼已看不到酱油样的血尿;以后黄疸减退或消失。治疗过程中均曾同时静脉滴注5%葡萄糖盐水、维生素丙及输血。据观察,玉米须不但能利尿,可能具有抗溶血、抗过敏及解毒等作用。
玉米须治病多
秋天,农民在收获玉米时,大多把玉米须扔掉,其实挺可惜的,殊不知它是治病良药。祖国医学认为,玉米须性味甘淡而平,入肝、肾、膀胱经,有利尿消肿、平肝利胆的功能,主治急、慢性肾炎、水肿、急性胆囊炎、胆道结石和高血压等。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玉米须含大量硝酸钾、维生素K、谷固醇、豆固醇和一种挥发性生物碱。有利尿、降压、降血糖、止血、利胆等作用。故以本品为主药所组成之验方甚多,治病也非常广泛,兹举例如下:
1、肝硬化:玉米须,东瓜子,赤小豆,煎汤。
2、高血压、头昏脑涨:玉米须50g,菊花10g,煎汤。此为1日剂量,分早、晚两次口服。
3、眩晕:玉米须50g,煎汤代茶,每日剂,分早、中、晚三次饮用。
4、齿龈出血:玉米须50g,置保温瓶中,以沸水适量冲泡,盖闷10多分钟,1日内作数次饮完,每日剂,7天为1个疗程。
5、咳嗽:玉米须30g,陈皮9g,水煎服,每日剂,分早、晚两次口服。
6、咯血:玉米须50g,冰糖50g,煎汤。每日剂,分早、晚两次口服,5天为1个疗程。
7、鼻衄、吐血:玉米须、香蕉皮各30g,山栀子9g,水煎服,每日剂,分早、晚两次口服,5天为1个疗程。
8、特发性水肿:即找不到病因的水肿。玉米须50g,大枣5枚,以开水冲泡代茶饮,每日剂,可连饮服1个月。
9、黄疸(黄疸性肝炎):玉米须30g,茵陈蒿20g,煎汤。每日剂,分早、晚两次口服,7天为1个疗程。
10、胆囊炎:玉米须30g,茵陈蒿20g、蒲公英10g,煎汤。此为1日剂量,分早、晚两次口服,5天为1个疗程。
11、糖尿病口渴、多饮、多尿:玉米须50g,新鲜蕹菜150g,以清水适量煎汤去渣取汁。每日剂,分早、晚两次内服。
12、肾炎水肿尿少:玉米须50g,黄精10g,水煎服。每日剂,分早、晚两次服用。
13、膀胱炎、小便黄赤:玉米须50g,车前子(各包)9g,甘草6g,煎汤。每日剂,分早、晚两次口服,5天为1个疗程。
14、尿少、尿频、尿急、尿道灼热疼痛:玉米须、玉米芯各50g,水煎去渣代茶饮。每日剂,分早、中、晚三次饮用。
15、尿血:玉米须50g,白茅根18g,水煎服。每日剂,分早、晚两次服用,5天为1个疗程。
16、产后腹痛:玉米须50g,水浸20分钟,后水煎取汁。此为1日剂量,分早、晚两次口服。服时可每次加入红糖20g。治妇女产后小腹挛痛,服后痛止,且乳汁增多。(摘自中国中医药报2006-9-15)
玉米须知识介绍
玉米须为禾本科玉蜀黍属植物玉米的花柱和花头。玉蜀黍一年生草本,全国各地均有栽培,秋季收获玉米时采收,晒干或烘干。
玉米须常集结成疏松团簇,花柱线状或须状,完整者长至30厘米,直径0.5毫米,淡绿色、黄绿色至棕红色,有光泽,略透明,柱头2裂,叉开,质柔软,气无,味淡。以柔软、有光泽者为佳。
玉米须适合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玉米须食疗作用
玉米须味甘、淡,性平;归肾、肝、胆经;质轻渗降;具有利尿消肿,平肝利胆的功效;主治水肿,小便淋沥,黄疸,胆囊炎,胆结石,高血压病,糖尿病,乳汁不通。
玉米须功能
玉米须有利尿降压功能。
法一:将玉米须采下晒干,每次用30克玉米须干品煮水喝,也可加冰糖,一日3次,如果用鲜玉米须,有15克即可。
法二:每日取60克玉米须,煎水3碗,分3次饮服,可治高血压。
法三:玉米须西瓜皮治高血压法,取30克玉米须、12克西瓜翠衣,煎汤代茶常饮。
临床方药
①治水肿:玉蜀黍须二两。煎水服,忌食盐。(《贵阳市秘方验方》)
②治肾脏炎,初期肾结石:玉蜀黍须,分量不拘,煎浓汤,频服。(《贵阳市秘方验方》)
③治肝炎黄疸:玉米须、金钱草、满天星、郁金、茵陈,煎服。
④治劳伤吐血:玉米须。小蓟,炖五花肉服。
⑤治吐血及红崩:玉米须,熬水炖肉服。
⑥治风疹块(俗称风丹)和热毒:玉米须烧灰,兑醪糟服。(③方以下出《四川中药志》)
常用成方制剂
目前玉米须在民间应用较广泛,成方制剂主要有以下四个:
1.结石通茶(玉石茶)含玉米须、石苇等。具有利尿消炎,通淋镇痛,止血化石的作用,用于治疗泌尿系统感染,膀胱炎,肾炎水肿,尿路结石,血尿,尿道灼痛。
2.复方金钱草颗粒含广金钱草、玉米须等。清热祛湿,利尿排石,消炎止痛,用于泌尿系统结石,尿路感染属湿热下注证者。
3.消渴丸含天花粉、玉米须等。滋肾养阴,益气生津,用于多饮,多尿,多食,消廋,体倦无力,尿糖及血糖升高之气阴两虚型消渴症。
4.降糖宁胶囊含玉米须、人参、麦冬等,益气养阴生津,用于糖尿病属气阴两虚者。
结语:通过文章的介绍我们是不是对玉米须的药用价值有了一定的了解了呢,而且玉米须一般的人群都是可以服用的,以上介绍的玉米须的药方大家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选择性的使用,希望文章介绍的方药能帮助这类病症的患者早日康复。
婴儿去黄疸的偏方
1、婴儿去黄疸的偏方一
主治:治黄疸。
用法:用秦艽半两,浸酒半升中,空腹饮酒。有酒量的人服后易见效。 又方 : 秦艽三两,牛乳一升,煮成七合,作两次服下。
2、婴儿去黄疸的偏方二
材料:用地锦草、羊草、桔梗、苍术各一两,甘草五钱,共研为末;另以陕西省醋二碗与皂矾四两,同熬匀后,将药末投入,再加白面适量和成丸子,如小豆大。
用法:每服三十至五十丸,空心服,醋汤送下。一天服二次。
3、婴儿去黄疸的偏方三
主治:( 内热、大热型) 。
用法:用紫花地丁研末,每服三钱,酒送下。 又方 : 用茵陈切细煮汤服。生食亦可,亦治伤寒头痛、风热痒疟,利小便。此方名“茵陈羹”。
4、婴儿去黄疸的偏方四
主治:( 湿热型) 。
用法:用柴胡一两、甘草二钱半,白茅根一小把,加水一碗,煎至七成,适当分次服完。 又方 : 用灯草根四两,加酒、水各半,煮半日,露一夜,温服。
5、玉米须煮水能够去黄疸吗
孕妇可以在怀孕期间喝玉米须水,它主要有利尿消肿的功效。有些产妇在分娩后会出现小便不利,身体浮肿的现象,大量补充水分时容易加重心脏的负担。如果把玉米须放在开水中煮,每天当茶饮用,会帮助身体利尿,从而减轻水肿,而且不增加心脏的负担,还具有减肥作用。方法为把200毫克玉米须放在700-800毫升的开水中煮,待煮到1/3水量时即成,每天饮用1杯。
玉米须有利尿、降压、促进胆汗分泌、增加血中凝血酶和加速血液凝固等作用。将玉米须在授粉前割下阴干存放,煎水代茶,对肾炎、膀胱炎、胆囊炎、风湿痛、高血压和肥胖病均有一定疗效。
玉米须还有强心、开胃、止喘等作用,它味甘、性平,目前来说,尚无关于玉米须水的负面报道,无任何副作用。
因此孕妇在怀孕期间可以喝玉米须水,但如果没有必要,还是尽量少喝,有出现了水肿的时候再喝。
喝玉米须水能去黄疸吗 喝玉米须水去黄疸要注意什么
1.引起黄疸的原因较多,有些种类的黄疸,玉米须水是不能去除的,因此需要先确诊病症之后在使用玉米须去黄疸。
2.玉米须去黄疸的效果有一定的限度,因此食用玉米须去黄疸没有什么效果的话,要立即去医院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低血糖的人群不适合用玉米须去黄疸,玉米须有降血糖的作用,如果血糖本身就低,在食用玉米须会导致血糖过低,影响身体。
玉米须煮水有什么功效
玉米须的做法及营养知识详细介绍 别名:玉蜀黍须、蜀黍须、包谷须、玉麦须、玉米黍蕊
使用提示:内服:煎汤,15至30克(大剂量60至90克);或烧存性研末。外用:适量,烧烟吸入。 玉米须知识介绍:玉米须为禾本科玉蜀黍属植物玉米的花柱和花头。玉蜀黍一年生草本,全国各地均有栽培,秋季收获玉米时采收,晒干或烘干。
玉米须常集结成疏松团簇,花柱线状或须状,完整者长至30厘米,直径0.5毫米,淡绿色、黄绿色至棕红色,有光泽,略透明,柱头2裂,叉开,质柔软,气无,味淡。以柔软、有光泽者为佳。 玉米须补充信息:炮制:取原药材,除去杂质,炮制后贮干燥容器内,置通风干燥处,防霉,防蛀。 玉米须适合人群: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玉米须食疗作用:玉米须味甘、淡,性平;归肾、肝、胆经;质轻渗降;
具有利尿消肿,平肝利胆的功效;
主治水肿,小便淋沥,黄疸,胆囊炎,胆结石,高血压病,糖尿病,乳汁不通。 玉米须做法指导:1. 治水肿:玉蜀黍须二两。煎水服,忌食盐。
2. 治肾脏炎,初期肾结石:玉蜀黍须,分量不拘,煎浓汤,频服。
3. 治肝炎黄疸:玉米须、金钱草、满天星、郁金、茵陈,煎服。
新生儿黄疸吃什么好
新生儿黄疸的食疗方法
芦笋玉米须粥
取芦笋 50克,玉米须 200克,薏芯仁 50克,粳米 50克。先将鲜芦笋、玉米须洗净,与薏苡仁、粳米同放入沙锅,快火煮沸后,改用小火煨煮 30分钟,粥黏稠即成。早晚两次分服,食粥,嚼服薏苡仁、芦笋。此粥具有清热利湿,健脾退黄的作用。
茵陈蛋汤
取茵陈 100克,加适量水,浓煎取汁 300毫升,打入鸡蛋两个,加醋 20毫升搅匀,煮沸食用。每日一次,可清热利湿退黄。
牡蛎肉玉米须汤
取鲜牡蛎肉 100克,玉米须 150克。先将玉米须洗净,切成小段,放入纱布袋中,扎紧袋口,备用。再将鲜牡蛎肉洗净,用快刀斜剖成片,与玉米须药袋同放入沙锅,加清水适量,快火煮沸,然后改用小火煨煮。待牡蛎肉熟烂后,取出药袋,滤尽药,加葱花、姜末、精盐、味精各少许,拌匀,再煨煮至沸即成。此汤分两次服食,有清热退黄之功效。
蒲公英稠米汤
取鲜蒲公英 500克,稠米汤 200毫升。将鲜蒲公英捣烂后,用洁净纱布包裹,绞压取汁,对入米汤中,搅拌均匀。早晚两次分服;或当饮料,分数次饮用。可清热解毒,消退黄疸。
适宜黄疸儿吃的食物
二、 西瓜
患黄疸者小便发黄,宜多吃西瓜,或每日2~3次,每次饮西瓜汁1碗。西瓜能清热解毒,利小便。
三、 梨子
梨子能清热、解毒、消痰。它含有维生素C1、B1、B2、烟酸和糖,据马文飞《食物疗法》中介绍:“治黄疸病:雪梨,洗净切片,浸入食醋中,每次吃梨2个,1日3次。”
四、猕猴桃
性寒解热,适宜阳黄者服食。崔禹锡《食经》云:“和中安肝,主黄疸。”
玉米须能去黄疸吗 玉米须怎么去黄疸
取玉米须30克,蒲公英、茵陈各20克,用水煎服。早晚饭前各服1次,连服1-2周。对肝炎性黄疸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用玉米须煮水可以去黄疸吗
什么是新生儿黄疸
医学上把未满月(出生28天内)宝宝的黄疸,称之为新生儿黄疸。新生儿黄疸是指新生儿期,由于胆红素在体内积聚而导致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而出现皮肤、黏膜及巩膜黄染为特征的病症,本病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
约50%-60%的足月儿和80%的早产儿会出现生理性黄疸,其特点为:一般情况良好;足月儿生后2-天出现黄疸,4-5天达高峰,5-7天消退,但最迟不超过2周。
喝玉米须水有什么用?
孕妇可以在怀孕期间喝玉米须水,它主要有利尿消肿的功效。有些产妇在分娩后会出现小便不利,身体浮肿的现象,大量补充水分时容易加重心脏的负担。如果把玉米须放在开水中煮,每天当茶饮用,会帮助身体利尿,从而减轻水肿,而且不增加心脏的负担,还具有减肥作用。方法为把200毫克玉米须放在700-800毫升的开水中煮,待煮到1/3水量时即成,每天饮用1杯。
玉米须有利尿、降压、促进胆汗分泌、增加血中凝血酶和加速血液凝固等作用。将玉米须在授粉前割下阴干存放,煎水代茶,对肾炎、膀胱炎、胆囊炎、风湿痛、高血压和肥胖病均有一定疗效。
玉米须还有强心、开胃、止喘等作用,它味甘、性平,目前来说,尚无关于玉米须水的负面报道,无任何副作用。
因此孕妇在怀孕期间可以喝玉米须水,但如果没有必要,还是尽量少喝,有出现了水肿的时候再喝。
玉米须自身就有很多的营养功效与作用的,其实对于玉米须也具有很多的抑制功效的,而且对于一个人的开胃也是有好处的,玉米须煮水能去黄疸吗,通过了解效果还是不错的,但是还是需要讲究一些方法的,玉米须自身具有很好的去疾病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