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合谷有什么作用
艾灸合谷有什么作用
合谷穴能调经气,和胃腑,以达到安和脏腑,起到药非能及的疗效;此外还有镇静止痛,通经活络,清热解表,补气固脱,益气回阳之功。
艾灸合谷的作用
1合谷穴属于手阳明大肠经,大肠经与足阳明胃经相接,因此合谷穴对胃肠道疾病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2.合谷有补气固脱,回阳救逆之效,常用于治疗气虚晕厥症。
主治疾病
1.牙痛,面瘫,头痛:同侧颜面部的病痛,特别是牙痛和面神经麻痹,艾灸合谷可以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2.咽喉肿痛:咽喉肿痛的时候,用隔蒜灸灸合谷治疗效果最佳。
3.感冒发热:合谷穴有清热散邪,宣发阳气,扶助正气的作用,可以用来治疗和预防感冒,尤其对药物过敏患者或不适合服药的患者疗效最佳。
4.手指麻木,屈伸不利:对于颈椎病引起的手指麻木,类风湿关节炎引起的屈伸不利,以及中风后遗症出现的肢体无力,手指麻木,屈伸不利,艾灸刺激合谷可以缓解不适,特别是对于大拇指和食指的麻木屈伸不利有起效。
注意:孕妇不可艾灸该穴,有流产的危险。
艾灸合谷的方法
点燃艾条卷,用温和悬灸的方法,灸合谷穴10-15分钟,以感觉热力渗透皮肤即可。
艾灸合谷有什么作用 艾灸合谷的作用
1合谷穴属于手阳明大肠经,大肠经与足阳明胃经相接,因此合谷穴对胃肠道疾病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2.合谷有补气固脱,回阳救逆之效,常用于治疗气虚晕厥症。
流鼻涕艾灸什么穴位
1、艾灸合谷穴
即我们俗称的虎口,感冒时灸合谷对鼻塞流清涕特别有效。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左鼻塞则灸右合谷,右鼻塞则灸左合谷。每次灸5分钟即可。
2、艾灸大椎穴
大椎穴在身后脊柱正中线上,第七颈椎棘突下。大椎是督脉与诸阳经之会,主一身之阳气,有升阳强壮的作用,为强壮保健要穴之一。主治发热、感冒、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结核等引起的四肢发、肩背冷痛、身体虚弱等。每晚灸一次,或隔日灸一次,每次10~15分钟。
3、艾灸风池穴
从耳后骨突下缘向后摸,可以摸到一个凹陷处,左右各一。风池穴为人体足少阳胆经上的重要腧穴之一,主治头痛、头重脚轻、眼睛疲劳、颈部酸痛、落枕、失眠等。灸之可解表散寒,治风寒感冒引起的头颈疼痛。此穴有头发覆盖,所以艾条需远些。每次10~15分钟。
风寒感冒了艾灸什么穴位
1、艾灸大椎穴
位置:大椎穴在后正中线上,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功效:疏风解表,尤其适合外感风寒感冒、鼻塞、咳嗽。
2、合谷穴
即我们俗称的虎口。感冒时灸合谷对鼻塞流清涕特别有效。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左鼻塞则灸右合谷,右鼻塞则灸左合谷。每次灸5分钟即可。
3、艾灸风池穴
位置:风池穴位于在项部,当枕骨之下,与风府相平,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
功效:缓解头痛,具有清热疏风解表的作用,特别适合风热感冒引起的头痛。
4、风府穴
取穴时,顺着后脑勺往下摸到凹陷处,这就是风府穴。风府穴是人体督脉上重要的穴道之一,主治头痛、眩晕、项强等头项病症。感冒灸之可解表散寒,缓解感冒引起的颈项强直。此穴有头发覆盖,所以艾条需稍远点。
受凉舌苔厚白艾灸哪里 合谷
属手阳明大肠经。原穴。在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或以一手的拇指指骨关节横纹,放在另一手拇、食指之间的指蹼缘上,当拇指尖下是穴。
主治发热,头痛,目赤肿痛,鼻衄,血渊,咽喉肿痛,齿痛,耳聋,面肿,口眼斜,中风口噤,热病无汗,多汗,消渴,黄疸,痛经,经闭,滞产,腹痛,消化不良,痢疾,便秘,瘾疹,丹毒,疔疮,臂痛,及流行性感冒,急性扁桃体炎,流行性腮腺炎,三叉神经痛,癔病,神经衰弱,小儿单纯性消化不良等,适合作为受凉后舌苔厚白的艾灸选穴。
艾柱灸合谷穴3-5壮;或艾条灸合谷穴5-10分钟。孕妇不宜针灸。
艾灸调理百日咳 邪侵肺卫型百日咳艾灸方法
治法:宣肺化痰止咳。
艾灸处方:大椎,列缺,肺俞,风门,合谷。
艾灸方义:选大椎解表,风门,肺俞,肃肺疏表;合谷,列缺,为手阳明,太阴经原络配穴法,以清热化痰,解表止咳。
艾灸方法:
1.隔姜灸:选大椎,风门,肺俞三穴,艾炷如麦粒大,切鲜姜片垫铺穴上,每穴可灸3-5壮。
2.温针灸:合谷,列缺二穴用消毒后的亳针施提捻转泻法,再以艾绒少许包裹针柄末端,点燃急吹,令其速燃速灭,大椎以亳针刺,施迎随泻法,令针感沿脊柱向下传导。
艾灸什么穴位去湿气 艾灸合谷穴祛湿
合谷穴是大肠经的总开关,有“颜面合谷收”的说法,当面部皮肤有红血丝时,可艾灸合谷穴,有很好的缓解效果。
合谷穴具有升清降浊、宣通气血的功能,但体质较差者不宜给予强刺激,孕妇更要禁忌。
取穴:一手的拇指第一个关节横纹正对另一手的虎口边,拇指屈曲按下,指尖所指处。
手法:艾灸距离穴位3-5厘米,灸至穴位暖和、微微发红即可,10次为一疗程。每次艾灸10-15分钟,每天一次。
艾灸合谷有什么作用 合谷配伍艾灸作用
1.配太阳穴,有疏风散邪的作用,主治头痛。
2.配迎香穴,有清泻肺气的作用,主治鼻疾。
3.配少商穴,有清热利咽的作用,主治咽喉肿痛。
4.配三阴交,有调经引产的作用,主治闭经,滞产。
5.配地仓,颊车穴,有开通关窍的作用,主治口眼㖞斜。
艾灸上火后灸哪里泻火
艾灸后出现上火的症状,可以通过艾灸合谷、曲池、涌泉等位置来达到泻火的目的,但需要根据上火的原因、症状等对穴位具体选择。
一般有咽喉肿痛、发热、目赤肿痛等上火的症状,选择艾灸合谷穴较多,要是有便秘的症状艾灸曲池穴较多,有头晕目眩、失眠烦躁的症状时,艾灸涌泉穴较多。
由于上火的症状一般不是单一出现,个人不好对其进行判断,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避免艾灸错误,反而引起身体其他不适。
夏天可以天天进行艾灸吗 合谷穴
合谷穴别名虎口。属手阳明大肠经,原穴,在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或以一手的拇指指骨关节横纹,放在另一手拇、食指之间的指蹼缘上,当拇指尖下是穴,夏天适当进行艾灸合谷穴,具有一定镇静止痛,通经活经,清热解表的作用。
艾灸合谷的功效与作用 艾灸合谷的功效
镇静止痛,通经活络,清热解表。
主治:头痛,目赤肿痛,齿痛,牙关紧闭,口眼涡斜,耳聋等头面五官疾病;发热恶寒等外感病症;热病无汗或多汗;经闭,滞产等妇科病症。
艾灸治疗感冒的方法
1.选穴取穴
大椎穴、风池穴、合谷穴、印堂穴、太阳穴。
2.艾灸方法
步骤1:隔姜灸大椎穴,每日1次,每次4壮。
步骤2:艾条温和灸风池穴,灸10分钟。
步骤3:艾条温和灸印堂穴,灸10分钟。
步骤4:艾条雀啄灸合谷穴,灸10~15分钟。
步骤5:艾条温和灸太阳穴,灸10分钟。
艾灸合谷的神奇功效 艾灸合谷主治疾病
1.牙痛,面瘫,头痛:同侧颜面部的病痛,特别是牙痛和面神经麻痹,艾灸合谷可以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2.咽喉肿痛:咽喉肿痛的时候,用隔蒜灸灸合谷治疗效果最佳。
3.感冒发热:合谷穴有清热散邪,宣发阳气,扶助正气的作用,可以用来治疗和预防感冒,尤其对药物过敏患者或不适合服药的患者疗效最佳。
4.手指麻木,屈伸不利:对于颈椎病引起的手指麻木,类风湿关节炎引起的屈伸不利,以及中风后遗症出现的肢体无力,手指麻木,屈伸不利,艾灸刺激合谷可以缓解不适,特别是对于大拇指和食指的麻木屈伸不利有起效。
注意:孕妇不可艾灸该穴,有流产的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