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突怎么按摩 扶突配伍治疗作用
扶突怎么按摩 扶突配伍治疗作用
1.配合谷穴治疗瘿气;配伍大椎,合谷,有清热利咽的作用,主治暴喑,咽喉肿痛。
2.配天突,天溪,有行气利咽的作用,主治暴忤气哽。
扶突的准确位置图作用 扶突的准确位置图
扶突穴在人体的颈外侧,当胸锁乳突肌前,后缘之间,周围有耳大神经,颈皮神经,枕小神经以及副神经,其里层内侧有动,静脉。
科学取穴法:
1.头微侧仰,先取甲状软骨与舌骨之间的廉泉,从廉泉向外4横指(即3寸),在胸锁乳突肌的前,后缘之间取穴。
2.平甲状软骨(喉结),在胸锁乳突肌的前后缘中间。
扶突怎么按摩 扶突穴名解析
扶,就是扶持,帮助的意思,突的意思是冲。这个穴位的意思是大肠经的经气在外部热气的帮助下上行天部。因为此穴的物质是天鼎穴蒸发上行的水湿之气,水湿之气滞重,行到这里时无力上行于天,于是在心的外散之热的扶持下得以上行,所以名为“扶突”,它的别名之所以为“水穴”,是因为从此穴上行的水湿之气是头,面部的水湿之源。
扶突的准确位置图 扶突穴的功效作用
扶突为手阳明经穴,位于颈部。手阳明经入缺盆,络肺,下膈,属大肠,故本穴可宣肺理气,止咳化痰,清咽利膈,消肿止痛,畅通息道,用于治疗肺脏及咽喉诸疾,并且有通经活络,理气化痰散结的作用,可治疗局部的瘰疬,瘿气。临床上常用于治疗甲状腺肿大,甲状腺机能亢进,膈肌痉挛,声音嘶哑,咽喉肿痛,扁桃腺炎,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唾液分泌过少或过多症,舌肌麻痹,肩关节周围炎,心律失常等症。
扶突的准确位置图作用 按摩扶突的好处
扶突为天部层次提供水湿,有清润肺气,平喘宁嗽,理气化痰,消肿止咳的作用,治疗原理为寒则补之,湿热则泻之。适用于干咳,气喘,咽喉肿痛,吞咽困难,暴喑,瘿气,瘰疬等症治疗,长期按摩这个穴位,对甲状腺肿大还具有治疗,调理作用。
甲状腺肿大怎么治
甲状腺肿大——扶突穴
扶突穴为大肠经上的穴位、主要治疗咽喉肿痛、吞咽困难、甲状腺肿大等。对于咳嗽、气喘等病也有很好的疗效。
定位:在颈外侧部,喉结旁,当胸锁乳突肌前、后缘之间。
功效:理气化痰,清热疏风。
主治:按摩此穴能治疗咳嗽、气喘、咽喉肿痛、暴喑、瘰疬、瘿气、臂痛麻木、甲状腺肿大等。
中药的优势: 中药和食物一样是来源于大自然的矿物、植物、动物药,没有毒副作用。中药没有抗药性,可以持续运用直到根治疾病,这是中药的独特优势。
具有消肿化瘤的常用中药有:山慈菇、露蜂房、炙鳖甲等。
按摩方法
按揉扶突穴可以缓解甲状腺肿大。方法是用—手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按揉对侧扶突穴。按压时心中默数5下,连做5次。再换另一手。
慢性咽炎的运动治疗法
1.转颈 两眼平视,左手拇指与食指呈半握形,按摩扶突穴(喉结旁开3寸,胸锁乳突肌的胸骨头与锁骨头之间)。头颈先向左后方转,然后还原,再向右后方转,还原,反复进行8~10次。2.绕环 两眼平视,左手拇指与食指呈半握形,按人迎穴(喉结旁1.5寸,在颈总动脉之后,胸锁乳突肌前缘)。先向前低头,头颈经右侧转至向后仰头,再经右侧转至前低头,反复进行8~10次。3.摩喉两眼平视,左手拇指与食指呈半握形,轻摩颌下。先由下颌往下捋至颈底,再由下往上捋,反复进行8~10次。4.扳喉 两眼平视,左手拇指与食指捏住颈部喉结,即气管的环状软骨,轻轻扳移,头先向右转,同时轻轻向左扳移喉结;头再向左转,轻轻向右扳移喉结,反复进行8~10次。5.鼓咽 上下齿紧扣,然后屏住呼吸,自上而下,将咽喉向口腔方向鼓,默数数字,从1到4换气1次,反复8~10次。6.主动咳嗽用拇指连续按摩天突穴(胸骨上窝正中),默数数,从1数到4,即向外咳嗽三四声,反复4~5次。
环跳的作用与功效 环跳穴养生应用方法
按摩:站立,两手分别放在两侧臀部,虎口对准髋部,拇指置于穴位上,除拇指外的四指自然扶在大腿上前,以大拇指的指腹用力按揉穴位,力度以出现酸痛感为宜,按摩时间3-5分钟,每天早晚各按摩一次。
艾灸:采用艾条悬灸环跳穴5-10分钟,以局部有温热舒服的感觉为度,配伍关元治疗慢性盆腔炎。
拔罐:使用玻璃管或抽气罐拔罐3-5分钟,以局部发红为度,配伍风池,曲池,血海,三阴交以治疗风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