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阑尾炎疼痛怎么缓解 针灸止痛

阑尾炎疼痛怎么缓解 针灸止痛

针灸治疗止痛具有促进肠蠕动、促进停止物的排出、改善血运、止痛、退热的作用。主穴选择:双侧足三里或阑尾穴。配穴:发热加曲池穴、合谷穴;恶心呕吐加内关、中脘;若疼痛剧烈加天枢穴。均有专业医生操作进行采取针刺泻法,每次留针30分钟,每隔10分钟强刺激一次可起到良好的止痛作用。

阑尾炎怎么缓解疼痛 耳压穴位止痛

选取王不留行籽对双侧耳穴(阑尾、交感、神门、大肠等)反射区贴敷。并用拇指以中等力度揉捏王不留行籽3-5分钟,每日6-8次,每2日可更换一次王不留行籽。此法适用于急性阑尾炎发作早期,疼痛尚不十分剧烈时缓解不适使用。

急性阑尾炎是什么病

可以说急性阑尾炎是一种对患者身体危害很大的疾病,当然了急性阑尾炎也是有很多分类的,不同的急性阑尾炎的治疗方法也都是不一样的。

急性阑尾炎是最常见的急腹症。其临床表现为持续伴阵发性加剧的右下腹痛,恶心呕吐,多数病人白细胞和嗜中性白细胞计数增高。而右下腹阑尾区(麦氏点)压痛,则是本病重要的一个体征。急性阑尾炎一般分四种类型: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坏疽及穿孔性阑尾炎和阑尾周围脓肿。

年代 针灸治疗急性阑尾炎,现代报道也始见于五十年初。五十后期,在中国医务界掀起过一股治疗本病的针灸热,1958年9月27日的《文汇报》曾作专题报道。至五十年代末,就有单位统计针灸治疗各型急性阑尾炎1542例,总有效率成人达84.2%,小儿为6.3%[1]。六十年代初,又通过2925例单纯用针刺治疗的急性阑尾炎病人进行分析,急性单纯型阑尾炎有效率为80.06%,慢性阑尾炎急性发作有效率52.68%;阑尾脓肿有效率35.60%[2]。近二十年来的大量实践已完全证实,针灸可作为单纯性阑尾炎和轻型化脓性阑尾炎的主要治疗方法,对其他类型的急性阑尾炎,针灸也是有效的辅助疗法。在治疗方法上,可以说应有尽有,几乎各种穴位刺激之法都有报道,特别是近年发展起来的穴位激光照射针治疗,不仅疗效与其他方法相似,而且较安全而无痛苦,更易为病人所接受[3]。

不同肿瘤的针灸方法

一: 脑瘤痛的针灸止痛法

1: 体针法:取太阳、风池、百会、上星、合谷。每次选2-3穴,中等刺激、留针15分钟,可收到迅速止痛的效果。

二: 喉癌痛的针灸止痛法

1: 体针法:取合谷,支沟(均双侧)。皮肤常规消毒后,快速进针,得气(有酸、麻、胀感)后,中度刺激运针2分钟,留针5分钟。7天为1个疗程。

三: 胃癌痛的针灸止痛法

1: 体针法:取中肮、内关(双)、足三里(双),中等刺激.每次留针10分钟。可使疼痛缓解或暂时消失。若止痛效果不明显,可加针公孙穴(双)。如天针灸用具,可用食指垂直点压上述穴位,每次15秒,然后放松,间隔15秒再按压.反复15次。

四: 鼻咽癌痛的针灸止癌法

1: 体针法:取巨髎透四白、合谷、支沟穴。常规皮肤消毒,快速进针,到达穴位深度,产生酸、麻、胀感。中等度刺激,留针5-10分钟.每日1次,5天为1个疗程。

五: 乳腺癌痛的针灸止震法

1: 体针法:取肩井、下翳风、外关、曲池穴(均患侧或双侧)。常规皮肤消毒后,快速进针,到达穴位深度时,出现酸、麻、胀感,留针10分钟,可使疼痛立即减轻或消失,若效果不明显时,加针患侧足临泣穴。每日1次,5-7天为1个疗程。

六: 食管癌痛的针灸止痛法

1: 体针法:取曲池(双)、商阳(双)、足三里(双)、启膈、廉泉。穴位皮肤常规消毒,快速进针,中度刺激,待病人有明显的酸、麻、胀感觉后,留针5—10分钟。每日针刺1次,5天为1个疗程。

针灸疗法并不能治愈癌但是它对于改善癌症患者的一些症状以及体质有着良好的效果。而且针灸疗法是非常专业的治疗方法,患者在接受治疗前要了解清楚是否是正规机构正规医师进行的治疗。

针灸止痛有效吗

近期,四大国际著名医学杂志之一的美国医学会杂志(简称JAMA)刊登的一项研究结果引发了中医界的巨大争论。研究者是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运动医学中心的瑞娜·希曼团队,他们召集了282名50岁以上、膝盖疼痛超过3个月的关节炎患者,由家庭针灸师对其进行了为期12周、每周1次的针灸治疗。研究结果显示:针灸和激光针灸对膝盖疼痛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但改善效果并不比安慰剂更好。研究者做出结论:“针灸止痛只有安慰剂效应,不支持针灸治疗”。

该研究一发,国内诸多具有临床经验的针灸专家反响强烈,加之与以往研究结果出入甚多,本报特此专访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前所长朱兵、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医院院长吴中朝、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副院长李志刚,共同探讨“针灸止痛”的科学性。

记者:对美国JAMA杂志刊登的此项研究,您怎么看?您认为它准确吗?

朱兵:该项研究从结论上看存在一定的问题。安慰剂效应一般用在新药研发领域,而针灸属于一种介入性治疗。更重要的是,此次研究本身也表明,针灸对症状的改善效果高于30%,30%是科学界一个决定效果显著与否的门槛,研究者却把它淡化为“一定程度的改善”,有不合理的地方。

吴中朝:该研究对中重度关节炎患者进行一周1次的治疗,这种频率太低,不能达到巩固疗效的作用。在我国,此类患者的治疗一周至少要进行3~4次,严重者甚至一天做两次,还应综合病人的疼痛、功能障碍等进行分类,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

李志刚:一些海外针灸师在治病时,不是很符合中医理论,比如没有配合中医针灸提插、捻转的手法等。针灸止痛是被公认的,不单是止痛,针灸麻醉也早已应用于临床,相比于麻醉药,还能减少并发症,促进伤口愈合。

记者:针灸止痛原理何在?

吴中朝:从中医上讲,“痛则不通、通则不痛”,针灸能够促进经脉畅通,阴阳平衡。有些痛是因“热”而痛,针灸能消炎止痛;有些痛是因“瘀”而痛,针灸能改善血液循环;还有些不明原因的疼痛,如神经痛、焦虑性疼痛,针灸有安神静气的作用。

朱兵:慢性疼痛一直是国际医学界的难点,目前还没有很好的解决方案。近些年来,医学界认为疼痛的发生多与体内疼痛抑制系统的破坏有关。我们的脊髓和脊髓上中枢中存在一些控制疼痛的“闸门”,而针灸能激活这些“闸门”,起到缓解疼痛的效果。

记者:作为古老的传统疗法,针灸在止痛方面有哪些优势?老百姓能否在家操作?

吴中朝:针灸是国人养生保健的传统方法。在疼痛领域,针灸对偏头痛、肩周痛、颈椎痛、腰痛、痛经、关节炎疼痛、风湿性疼痛等,都有不错的疗效。除了止痛外,针灸还在不孕症、男科病、减肥等方面有很好的辅助作用。不过,不建议自行在家扎针治疗,艾灸、拔罐等可以尝试,但针灸还是应由专业医生完成。

记者:进行针灸治疗时,医生和病人要如何配合?

吴中朝:从医生的角度讲,传统正宗的中医针灸必须讲究阴阳平衡、循经取穴、提插捻转等方法,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采用个体化针灸疗法。作为患者,最关键的是心境平和放松,不要过于紧张。扎针前一晚要休息好,这有助于提升经气,增进疗效。忌饮食辛辣、饮酒等。如有特殊情况,如女性经期、孕期等,应及时与大夫沟通。

记者:中医走出国门是个趋势,据您了解,针灸在海外地位如何?您怎么看待针灸未来的发展?

朱兵:相对来说,针灸在中医领域属于走向世界最成功的。如同肯德基、基督教等在中国的本土化一样,针灸在欧美国家也有一个本土化的过程,为了迎合当地人不愿每天到医院接受治疗的心理,一般治疗频率都较低,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疗效。

我个人对中医针灸的未来充满信心,因为针灸是本能医学领域的一项重要疗法,它与刮痧、拔罐等都属于体表刺激疗法,就像疼痛时,我们本能地会去按压、抓挠等一样。与刮痧、拔罐等相比,针灸效果更好,因为不同于表面刺激,它是立体刺激。

吴中朝:海外现代针灸派“去中医化”的现象十分明显,往往只有针灸之名,依据的却并非中医理论,而是神经、肌肉等现代医学理论。中医针灸要在海外站住脚,发挥更大的影响力,需要我们强大“内功”,创立自己的研究体系、游戏规则和治疗指南。

高尿酸血症护理

1、观察疼痛的部位、性质和程度。

2、急性发作时绝对卧床休息至疼痛缓解后72h,缓解期可选择针灸止痛。

3、抬高患肢,避免负重。

4、按医嘱给予秋水仙碱止痛,口服给药消化道反应较重,静脉给药应注意:注射速度要慢,一般不少于5min。严防漏出血管外。

阑尾炎疼痛怎么缓解 敷贴止痛——双柏散

材料:大黄、侧柏叶各2份,黄柏、泽泻、薄荷各1份。

制法:将上述药材烘干后研磨成细末,过筛后以水、蜂蜜调和成糊状,用纱布包裹。

用法:将纱布包裹的药材紧贴皮肤放置在阑尾炎腹痛最强处。敷贴药物的范围应大于腹痛范围,外加以热水袋热敷可缓解阑尾炎疼痛。

阑尾炎痛怎么缓解好呢

怎么缓解阑尾炎疼痛?预防常识:

1.增强体质,讲究卫生。

2.注意不要受凉和饮食不洁。

3.及时治疗便秘及肠道寄生虫。怎么缓解阑尾炎疼痛?假如疼痛得非常厉害或疼痛持续超过3小时,那么就应马上打电话给医生。

假如疼痛已经持续超过6小时,那么得立即叫救护车或带患儿上最近的医院急诊。如阑尾炎未马上得到治疗,那么可能会爆开,脓汁可能蔓延至腹腔,引起感染,造成可导致病孩死亡的腹膜炎。

当患儿一开始发生腹痛的时候,实在很难判断情况是否危急。

此时,父母可以用毛巾包裹热水袋来热敷患处。切不可让患儿服用解热镇痛剂溶液或是其他的止痛剂,因为这会造成医生诊断上的困难。

值得注意的是,父母也不能让患儿进食,以防需要手术治疗。 医生会检查患儿的病情。假如医生怀疑是阑尾炎,那么就会安排患儿入院。

如果阑尾炎过度疼痛可采取中药缓解,急性阑尾炎最好选择手术治疗,并且要注意术后的护理措施,对阑尾炎痛怎么缓解的方法,要注意增强抵抗力讲究卫生,排便以及肠道要做好清洁工作,切不可忽视这种疾病的治疗。

相关推荐

轻度阑尾炎症状有哪些

急性阑尾炎症状 1.转移性右下腹痛。典型的急性阑尾炎,腹痛开始时多在中上腹或肚脐周围,消化病人不能准确地辨明疼痛老人的确切部位。经数小时或十几个小时后,腹痛转移 到右下腹部,疼痛老人呈持续性。大约有70~80%的消化病人有上述腹痛史。 2.胃肠道症状蛋白质。得了急性阑尾炎,一般都伴有恶心、呕吐抑郁、食欲减退、拉 肚子或便秘内科等症状蛋白质。 3.有显著的压痛点。阑尾炎发作后,一般在右下腹部有一个明显生活的压痛点,它也是阑尾炎的最重要特征。 4.全身症状蛋白质。一旦起病,多伴有头晕、头痛、无力等症状蛋白质。

尾椎骨上面一点疼是怎么回事 骶尾韧带炎

尾椎和骶骨共同组成骶尾关节,当骶尾关节曾经受到撞伤或者挫伤时,容易造成骶尾韧带炎。 怎么判断:患处会出现局部肿胀、疼痛和压痛,久坐时骶尾关节会出现酸麻疼痛的状况。 怎么缓解:骶尾韧带炎多为无菌性炎症,缓解方法有温热理疗、针灸、按摩推拿、痛点封闭、中药薰蒸等,达到活血化瘀、疏通经络的目的。

阑尾炎疼痛怎么缓解 卧床休息

患者应卧床休息,不可暴饮暴食,不可食用生冷坚硬油腻的食物,饮食应该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比如米粥、菜汤等。

阑尾炎怎么缓解疼痛 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是从根本上解决阑尾炎的唯一有效的方法,因此,原则上急性阑尾炎,除黏膜水肿型可以保守后痊愈外,都应采用阑尾切除手术治疗。但在决定行阑尾切除术时应特别慎重。

阑尾炎症状及治疗方法有哪些呢

1、急性阑尾炎 (1)腹痛 典型的急性阑尾炎初期有中上腹或脐周疼痛,数小时后腹痛转移并固定于右下腹。早期阶段为一种内脏神经反射性疼痛,故中上腹和脐周疼痛范围较弥散,常不能确切定位。当炎症波及浆膜层和壁腹膜时,疼痛即固定于右下腹,原中上腹或脐周痛即减轻或消失。因此,无典型的转移性右下腹疼痛史并不能除外急性阑尾炎。 单纯性阑尾炎常呈阵发性或持续性胀痛和钝痛,持续性剧痛往往提示为化脓性或坏疽性阑尾炎。持续剧痛波及中下腹或两侧下腹,常为阑尾坏疽穿孔的征象。有时阑尾坏疽穿孔,腹痛反而有所缓解,但这种疼痛缓解的现象是

阑尾炎疼痛怎么缓解 外敷方法

组成:大蒜一整颗,芒硝、大黄少量。 做法与使用:将芒硝、大黄分别研为细粉,大蒜捣烂如泥,加醋少许搅拌均匀,敷压痛点,厚约2厘米,周围以纱布围圈,胶布固定,防药汁流出,2小时更换1次。 功效:抗菌解毒,消炎清热。 租成:紫皮大蒜50克,蒲公英幼苗150克,猪骨500克,盐3克,胡椒、花椒粉各2克。做法与应用:紫皮大蒜去皮洗净、蒲公英幼苗择洗干净。猪骨洗净、砸破剁切段后与大蒜炖汤20分钟后,去骨,加蒲公英煮沸3分钟,放入辅料调味。空腹热食,吃大蒜、蒲公英,饮汤,日服2~3次。每日1剂。 功效:抗菌消炎,清热解

阑尾炎发作什么症状呢

阑尾炎常有右下腹部疼痛,体温升高,呕吐和中性粒细胞增多等表现,阑尾炎是阑尾的炎症,最常见的腹部外科疾病。 阑尾炎的主要症状就是严重腹痛,腹痛开始时只是肚脐一带微觉不适,随后疼痛加剧,长达数小时,疼痛位置越来越局部化。 阑尾炎的腹痛开始的部位多在上腹部,剑突下或肚脐周围,约经6-8小时后,腹痛部位逐渐下移,最后固定于右下腹部。但是在有些患者阑尾炎疼痛的部位不是很典型。 慢性阑尾炎,不常急性发作的,“通腑阑尾方‘保守治疗。 面对阑尾炎疾病发作多见于右下腹部疼痛,随着体温不断升高,而引起发烧,呕吐,恶心,多数阑

阑尾炎的早期症状

1.急性阑尾炎 (1)腹痛 典型的急性阑尾炎初期有中上腹或脐周疼痛,数小时后腹痛转移并固定于右下腹。早期阶段为一种内脏神经反射性疼痛,故中上腹和脐周疼痛范围较弥散,常不能确切定位。当炎症波及浆膜层和壁腹膜时,疼痛即固定于右下腹,原中上腹或脐周痛即减轻或消失。因此,无典型的转移性右下腹疼痛史并不能除外急性阑尾炎。 单纯性阑尾炎常呈阵发性或持续性胀痛和钝痛,持续性剧痛往往提示为化脓性或坏疽性阑尾炎。持续剧痛波及中下腹或两侧下腹,常为阑尾坏疽穿孔的征象。有时阑尾坏疽穿孔,腹痛反而有所缓解,但这种疼痛缓解的现象是

小腹突然剧烈疼痛怎么回事

1.排卵期 排卵期腹痛往往是一侧的下腹部,疼痛并不剧烈,呈钝痛、隐痛或坠胀样疼痛,有时不为人所关注,也不会引起严重的危害.大约持续半天至一天左右便会自行缓解.这是卵子从卵巢内排出的信号,有些妇女在每个月经周期中期产生下腹部疼痛,通常把这种疼痛叫做排卵性疼痛.排卵性腹痛属于一种生理性腹痛,是由于妇女的卵巢在排卵时,卵泡破裂以及排卵后卵泡液对腹膜的刺激所引起的,因此腹痛都较轻微.通常妇女体内的两个卵巢是轮流进行排卵的,每月排卵一次,所以腹痛也是周期性地每月发生一次,往往是左、右下腹交替出现疼痛. 2.炎症 这

蛔虫症的大危害

1.胆道蛔虫病(biliary ascariasis) 肠道内环境或宿主全身状况变化时,蛔虫受到刺激可钻入胆道而引起胆道蛔虫病。本病是肠蛔虫病的主要并发症之一,仅次于阑尾炎、胆囊炎及穿孔性腹膜炎等。成人和儿童均较常见,尤以青壮年为多,女性多于男性。蛔虫所在部位以胆总管最常见,其次为左右肝管,位于胆囊内者最少。临床可分为下列类型:①胆绞痛型,最常见,由蛔虫钻入十二指肠壁上的壶腹孔导致胆道口括约肌与胆总管痉挛所致;②急性胆囊炎,蛔虫侵入胆囊后可因继发细菌感染或因蛔虫进入胆囊导致胆囊管阻塞而引起胆囊炎症;③急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