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良方助你养肺护肺
中医良方助你养肺护肺
方法1:按摩穴位养肺
每晚临睡前端坐椅上,两膝自然分开,双手放在大腿上,正身目闭,全身放松,意守丹田。吸气于胸中,两手握成空心拳,轻叩胸部膻中穴数十下,可请家人用手掌从背部脊柱两侧由下至上轻拍约10分钟。可以畅快胸中之气,有健肺养肺之效。
方法2:饮食要增辛
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提出:“夏七十二日,省苦增辛,以养肺气”。夏时心火当令,而苦味食物尽管有清热泻火、定喘泻下等功用,却会助心气而制肺气,因此不建议过多食用,以免心火过旺,适量即可。由于心火能克肺金,而辛味归肺经,所以夏季尽管天气热,人们可适当多吃辛味食物,如葱、姜、蒜等。民间也有“冬吃萝卜夏吃姜”的说法,其有发散、行气、活血、通窍、化湿等功用,可补益肺气。
方法3:生活上注意保暖避寒,少食冷饮
有人整天不离电扇或空调,寒凉之气会从皮肤、毛孔侵入人体,易伤肺卫之阳气,导致上呼吸道免疫力下降,细菌、病毒易乘虚而入。还有人喜欢喝冰镇冷饮,把瓜果放冰箱冷藏后再吃,这样会损伤脾胃、消耗阳气,引发各种疾病。最常见的如咳喘、咽炎、气管炎,上吐下泻、脾胃失调,女性会痛经,月经不调,也有人会关节痛、头痛、颈椎疼等。因此,夏天要保暖避寒,空调温度不宜太低,吹的时间不要太长,少食寒凉食物,喝水以温开水为宜。
方法4:合理运动,强身健体
“正气内存,外邪不干”,适当的运动锻炼可提高人体自身免疫力,抵御疾病侵袭,尤其是有氧运动,能加强人体呼吸和血液轮回功能,使人的肺活量及心脏膨胀力增大。夏天气候炎热,运动不要剧烈,在清晨和傍晚较凉爽时进行室外运动锻炼,宜选择运动量较小或适中的运动方式,如散步、慢跑、太极拳、游泳等。
方法5:冬病夏治
夏季机体与外界阳气均呈旺盛状态,此时可采用内服中药配合穴位贴敷、针灸等外治疗法来治疗一些冬季好发疾病。如三伏贴,用药膏贴在穴位上,可治疗冬季鼻炎及哮喘等。
回奶中医良方
水煎服
麦芽具有行气消食、健脾开胃、退乳消胀的功效。在中医临床中,常用麦芽治疗食积不消,脘腹胀痛,脾虚食少,乳汁郁积,乳房胀痛,妇女断乳。
专家提醒:生麦芽和炒麦芽以及焦麦芽三者的作用有所不同。
●生麦芽健脾和胃通乳,用于脾虚食少,乳汁郁积。
●炒麦芽行气消食回奶,用于食积不消,妇女断乳。
●焦麦芽消食化滞,用于食积不消,脘腹胀痛。
●因此,妈妈们在回奶时,应选择炒麦芽。
免怀散
根据《济阴纲目》记载,免怀散可回奶。免怀散组成包括:红花、赤芍、当归尾、川牛膝。另外,可根据个体差异加麦芽、青皮、远志、蒲公英等。
在临床工作中,我常用免怀散加味来回奶,勿令果佳。其药物组成为:当归尾15克,红花6克,赤芍15克,牛膝20克,炒麦芽60克,并且根据哺乳妈妈的自身情况来加味不同药物,一般3剂可回奶,平时乳汁不多者1-2剂即回,乳汁多者也不超过5剂。本方临床运用无任何副作用,疗效确切,是值得推祟的回奶效方。
芒硝外敷
芒硝120g装在布袋中,妈妈将乳汁排空后,将布袋敷在乳房四周,注意将乳头暴露出来。布袋要扎紧,等待潮湿后更换即可。
芒硝具有泻热通便、润燥软坚、清火消肿的作用。主要用于缓解实热便秘,大便燥结,积滞腹痛,肠痈肿痛;外治乳痈,痔疮肿痛。回奶时,芒硝敷于双乳上,可在回奶时辅助消肿。
需要提醒各位妈妈,以上药方都要在中医师的指导下服用和使用,以更好地呵护身体。
四大食疗秘方助你养颜
补心养颜,人面桃花
心主血脉,其华在面。面部又是血脉最为丰富的部位,心脏功能盛衰都可以从面部的色泽上表现出来。心气旺盛、心血充盈,则面部红润光泽。若心气不足,心血亏少,面部供血不足,皮肤得不到滋养,面色就会表现为苍白晦暗或萎黄无华。可将龙眼、莲子肉各30克;大枣30克,枸杞子10克,糯米100克,加水用大火烧沸,再改为小火慢慢煮至米粒烂透即可。常服此粥可养心补血润肤红颜。
养肝补血,明目活肤
肝主藏血,主疏泄,能调节血流量和调畅全身气机,使气血平和。面部血液运行充足,表现为面色红润光泽。若肝之疏泄失职,气机不调,血行不畅,血液瘀滞于面部则面色青,或出现黄褐斑。
肝血不足,面部皮肤缺少血液滋养,则面色无华,暗淡无光,两目干涩,视物不清。可将银耳、菊花各10克,枸杞子75克,糯米100克,同放锅内,加水适量煮粥,粥熟后调入适量蜂蜜服食。常服此粥有养肝补血、明目润肤、祛斑增白之功效。
益气健脾,强肌嫩肤
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主肌肉,脾胃功能健运,则气血旺盛,可见面色红润,肌肤弹性良好;反之,脾失健运,气血津液不足,不能营养颜面.其入必精神萎靡,面色淡白,萎黄不泽。脾运障碍者可取大红枣10枚,白朮10克,茯苓30克,粳米100克。将红枣洗净剖开去核,茯苓捣碎,与粳米共煮成粥,代早餐食用。此粥可滋润皮肤,增加皮肤弹性和光泽,起到养颜美容作用。
补肾填精,青春承驻
肾为先天之本,肾主藏精。肾精充盈,肾气旺盛时,五脏功能也会正常运行,气血旺盛,容貌不衰。当肾气虚衰时,人的容颜黑暗,鬓发斑白,齿摇发落,皱纹满面,未老先衰。肾功能失调引起的容颜受损可将芝麻30克,核桃仁50克,糯米适量,同放锅内,加水适量煮粥,代早餐食用。能帮助毛发生长发育,使皮肤变得洁白丰润。
雾霾天气怎么保健
与一些损耗性物品一样,肺这个自从人降生后就一刻不停地工作的器官也会逐渐衰老,成年后,它的功能逐年递减。更何况它还会时刻遭受外界的伤害,如吸烟、空气污染、病毒细菌感染等。除了肺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也是威胁人们健康的一大类肺部疾病,已经被列为慢性病之一。空气污染会使慢阻肺患者发病或急性加重。自觉保护好肺,让它能更好地为健康服务显得尤为重要。
空气污染需要政府下大力气治理,但我们也可以做一些改变,保护肺功能,还在喷云吐雾的烟民把烟戒掉,不吸烟的坚决抵制二手烟,加强身体锻炼,进行饮食调理等……只要努力去做就比无动于衷强,医学专家也给大家明确支招,如何养肺护肺。
大脑喜欢的食物 肺部
喜欢水果,讨厌辛辣
中医认为,燥主秋令,且“燥易伤肺”,所以养肺护肺要以“润”作为保健根本。梨富含糖、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及多种维生素,生吃能止咳,熟吃可润肺。煮汤前把梨洗净、直接切块煮,无需削梨皮,梨皮清心润肺的效果极佳。胡萝卜其实不仅能护眼,还是肺喜欢的食物。胡萝卜富含β胡萝卜素,在人体内可转化成维生素A。肺部疾病大多是由支气管黏膜受损导致的炎症。维生素A可以保护黏膜细胞,防止黏膜受细菌等外来物质的刺激。养肺第一大忌就是辛辣食物。辣椒、辣油、辣味调料、芥末等辛辣刺激性食物,易损伤肺部,造成心肺气血亏损。
中医教你秋季如何养肺润肺
可食用银耳、甘蔗、燕窝、阿胶、梨、芝麻、藕、菠菜、乌骨鸡、猪肺、豆浆、鸭蛋、蜂蜜等。若是脾胃功能低下,时常脘腹胀满、大便泄泻,最好不要吃上述食品和药膳,因为它们性偏凉,应先调理脾胃功能,在脾胃功能恢复后,再少吃一点滋阴食品和药膳。
秋季是开展各种运动锻炼的大好时机。但注意不能超量运动,且尽量减少剧烈运动,要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锻炼项目。
养肺先要宁心神
养肺首先要心情舒畅,切忌悲忧伤感,即使遇到伤感的事,也应主动予以排解,同时还应收敛神气,以适应秋天的万物萧条。
通俗地说,心平气和是养肺的最好方法,肺是呼吸器官,而情绪变化表现最显现的地方就是呼吸。呼吸急促、不平稳不仅增加肺的负担,同时也会使身体里的气外泄,这与“秋收”恰恰相反。因此,秋天的精神调养很重要。
饮食平衡防秋燥
传统养生文化认为:以形补形,以物补物。就是吃什么补什么。那么秋季就应吃肺补肺,但肺的功能太强,就很容易伤肝。再加上秋季本身就是肺的当令季节,如果再过补,身体的平衡就会被破坏。
《饮膳正要》说:“秋气燥,宜食麻以润其燥,禁寒饮。”为缓解“秋燥”,饮食方面应以滋阴润肺为宜。更有人主张入秋应当食用糯米阿胶粥(阿胶搭配糯米)以滋阴润燥。
总之,秋季可适当食用芝麻、糯米、粳米、阿胶、蜂蜜、枇杷、菠萝、乳品等较温和的食物,以益胃生津,尽量少吃生冷的食物,少吃动物内脏。
掌握养肺护肺全攻略
常笑——宣肺
中医有“常笑宣肺”一说。大笑能使肺扩张,人在笑的同时,还会不自觉地进行深呼吸,清理呼吸道,使呼吸通畅。
常按摩——护肺
按迎香穴,将两手拇指外侧沿鼻梁、鼻翼两侧上下按摩60次左右,然后按摩鼻翼两侧的迎香穴20次,每天早晚各做一至两组。叩肺俞穴,每晚临睡前端坐椅上,两膝自然分开,双手放在大腿上,头正目闭,全身放松,意守丹田。吸气于胸中,两手握成空心拳,轻叩背部肺俞穴数十下,同时抬手用掌从两侧背部由下至上轻拍,持续10分钟。
常主动咳嗽——净肺
人体吸入空气中的污染物后,轻者可引起支气管、肺泡的炎症,重者可引起中毒,甚至癌变。每日早晚应选择空气清新处主动咳嗽,清除呼吸道及肺部的污染物,减少损害。
常主动喝水——益肺
秋季气候干燥,每日至少要比其他季节多喝水500毫升以上,以保持肺脏与呼吸道的正常湿润度。还可直接将水“摄”入呼吸道。方法是将热水倒入杯中,用鼻子对准杯口吸入,每次10分钟,每日2~3次即可。
常深呼吸——清肺
适度的深呼吸动作有助于清肺,有两种比较简单有效的呼吸法。腹式呼吸法:伸开双臂,尽量扩张胸部,然后用腹部带动来呼吸,可增加肺容量。缩唇呼吸法:快速吸满一口气,呼气时像吹口哨一样慢慢“吹”出,目的是让空气在肺里停留的时间长一些,让肺部气体交换更充分,支气管炎病人可常做。上述呼吸法最好每天早晚各练一组,每组次数可量力而行。
常运动——健肺
多做扩胸运动,提倡腹式呼吸法。伸开双臂,尽量扩张胸部,然后用腹部带动来呼吸,能增加肺容量。
常食粥——养肺
中医认为,银耳味甘淡性平,归肺、胃经,具有滋阴润肺、养胃生津的功效,适用于虚劳干咳、少痰和痰中带血丝、口燥咽干、神经衰弱、失眠多梦等症。百合有清心、润肺、宁神之功,对由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心悸、烦躁和失眠颇有好处。银耳味甘淡性平,归肺、胃经,具有滋阴润肺、养胃生津的功效,适用于虚劳干咳、少痰和痰中带血丝、口燥咽干、神经衰弱、失眠多梦等症。山药有健脾胃、益肺补肾的功效,凡身体虚弱、烦躁失眠者均可食用。可以适当喝一些大枣银耳羹、大米百合粥、大米银耳粥、山药粥。
常食疗——润肺
莲子、芡实、鱼鳔、蜂蜜等有滋阴润肺作用,冰糖银耳汤、黄精秋梨汤、雪梨膏、百合莲子汤、山药莲子汤、芡实山药羹等也有养阴润肺作用。
养肺吃什么最好 桔梗
推荐理由:桔梗性平,味苦、辛,归肺经,具有开宣肺气、化痰止咳、利咽散结、宽胸排脓等功效,在雾霾严重时,适量吃桔梗做成的药膳,能养肺护肺,缓解雾霾带来的不适。
材料:冬瓜150克,杏仁10克,桔梗9克,甘草6克。
调料:盐、香油各适量。
做法:
冬瓜洗净,切块;桔梗、甘草、杏仁分别洗净,放入砂锅中,加入适量水,煎煮汤汁,去渣。将药汁、冬瓜一起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水,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煮至冬瓜熟,加盐、香油调味即成。
养肺护肺食物
1、龟肉
力能补虚,古代医家及民间中常用于肺虚久病之人。如《便民食疗》用以治虚劳咯血咳嗽之症,《补缺肘后方》用之于治久咳嗽上气等,都是单用龟肉煮食。四川民间用以治疗肺痨吐血,也是以龟肉为主,共同沙参、冬虫夏草共炖服。于是,肺虚者吃些龟肉也颇适宜。
2、豆腐浆
性平,味甘,有补虚润燥、益肺化痰之功,凡肺气虚或肺阴虚者,食之咸宜。如能往往服食,对肺虚体质的康复,颇有成果。其他豆成品,如豆腐脑、豆腐皮、豆腐等,对肺虚之人一样也很适宜。
3、田鸡油
又称哈士蜞油。民间用其作强壮剂,它有润肺养阴和补肾益精的功能。《饮片新参》以为:田鸡油养肺、肾阴,治虚劳咳嗽。名医曹炳章亦云:田鸡油泽润肺脏。四川民间对肺虚之人,常用田鸡油同白木耳,或者同土燕窝,或选用阿胶、黄芪等蒸服,成果颇佳。
4、蛤蚧
性平,味咸,能够补肺益肾、止咳定喘。如《本草衍义》中说:蛤蚧补肺虚劳嗽有功。明·李时珍亦以为蛤蚧补肺气,功同人参。凡肺虚之人久咳久喘者宜食之。
5、冬虫夏草
性温,味甘,除有补肾用途外,更有补肺气、止咳喘、疗虚损的功能。对肺病日久,囊括肺结核、支气管扩张、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肺痿、肺不张、胸膜炎,甚至肺癌患者,阴虚肺弱,动则喘嗽之人,最宜食用。若能与紫河车、山药等一同服食,更为有益。
6、黄芪
性微温,味甘,最善补气,尤其能补肺虚之气。中医以为,肺主外相,肺气虚则自汗出,又易患感冒。《本经逢原》以为黄芪入肺而固表虚自汗。《得配本草》亦云:肌表之气,补宜黄芪。对肺虚之人体表不固者,共同红枣,煎水代茶,颇为适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