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预防麻疹 预防接种
怎样预防麻疹 预防接种
这种方法在我国已经基本上得到普及,收到明显的效果,发病率大大降低。
(1 )小儿满6个月后,及时注射麻疹减毒活疫苗,最迟不能晚于8个月。4年后再加强注射一次,,可以预防麻疹的发生。
(2)对体质较弱而又没有患过麻疹,或没有接种过麻疹疫苗的,在接触麻疹病人后,最好肌肉注射胎盘球蛋白3~6毫升。或注射丙种球蛋白。这样可以增加对麻疹的免疫力。
麻疹疫苗接种时间
接种麻疹疫苗是预防麻疹的最有效办法。麻疹疫苗初种时间为生后8个月最佳,复种为7岁左右最佳。
麻疹疫苗是减毒活疫苗,一旦接种有效可终身免疫。麻疹疫苗需在18个月后进行加强接种,一般情况下麻疹疫苗接种两针获得免疫效价可达99%以上。
麻疹的传染性有多强
在流行病学上有“基本传染数”这个概念,代表在没有外力介入、且所有人都没有免疫力的情况下,一个感染某种传染病的人,会将疾病传染给多少人。麻疹的传染数是18,而埃博拉为2,艾滋病为4,腮腺炎则为10。
在发达国家,幼儿一般在12个月大时接种第一剂麻风腮(麻疹、风疹、腮腺炎)疫苗,在4到5岁间接种第二剂。在发展中国家,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第一剂疫苗在6到9个月间接种,中国则规定儿童在8月龄、18至24月龄各接种一剂含麻疹成分疫苗。
由于预防接种的普及,两岁以下的小年龄组麻疹已比较少见。但是,近年来的麻疹疫情在很多国家有卷土重来的趋势,这主要是免疫空白、没有接种疫苗所致,凸显了人们对疫苗接种的误解。美国疾控中心就指出,不给孩子接种疫苗是绝对自私的行为。
冬春季是麻疹高发季节,大家可以接种麻疹疫苗,一般人接种麻疹疫苗后都可以有效预防麻疹病毒,还应当避免去拥挤、空气不流通的地方,出门时应佩戴口罩。那么如何预防麻疹呢?
新生儿预防针作用
预防接种可以提高儿童对多种传染病的特异性免疫力,避免小儿患传染病,控制传染病的流行。按照我国卫生部的规定,婴儿必须在1岁以内完成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三联疫苗、麻疹疫苗、乙肝疫苗等5种必须接种的疫苗接种。
此外,根据流行地区和季节可进行乙脑疫苗、流脑疫苗、风疹疫苗、流腮疫苗、流感疫苗、甲肝疫苗等接种。宝宝出生后,家长应到家庭常住地的医院预防保健科为其建立预防接种卡及领取预防接种证,外来儿童则应持原居住地医院出据的预防接种卡证,到现居住地医院预防保健科办理接种手续。
麻风腮疫苗要打几针
麻腮风三联疫苗该疫苗用于预防麻疹(Measles)、流行性腮腺炎(Mumps)、风疹(Rubella)等三种儿童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是给幼儿接种以预防麻疹、腮腺炎、风疹的疫苗。根据医生指导下,相对应的时间接种,需要三针。
麻疹的危害及防治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全身性、出疹性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强,严重危害儿童健康,严重时可引起死亡。麻疹病毒主要通过喷嚏、咳嗽和说话等途径,由飞沫传播。临床表现有高热、皮疹、眼及呼吸道粘膜发炎,而以颊粘膜出现麻疹粘膜斑为其特征。常见并发症包括中耳炎、喉气管支气管炎、肺炎,罕见的并发症有腹泻、脑炎等,特别当伴有营养不良时,常常引起并发症死亡,病死率可高达10%.中国在1959、1962年有两次规模较大的全国大流行,病死率较高,但自六十年代全国推行麻疹减毒活疫苗接种后,发病率大大降低。但麻疹依然是严重威胁我国儿童健康的传染病之一。
麻疹的预防是采取预防接种为主的综合措施。
1、管理传染源:对病人应严密隔离,防止其传染给易感人群;流行期间托儿所医|学教育网整理、幼儿园等儿童机构应暂停接送和接收易感儿入所。
2、切断传播途径:注意室内通风换气,充分利用日光或紫外线照射。
3、保护易感人群:麻疹病毒只在人与人之间传播,接种麻疹疫苗是预防麻疹的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可以提高人群免疫力,阻断麻疹病毒传播。可在流行前1个月,对未患过麻疹的8个月以上幼儿或易感者进行接种。目前我国将含麻疹成分疫苗纳入免疫规划,执行的免疫程序为:8月龄接种1剂次麻风疫苗,18~24月龄接种1剂次麻腮风疫苗。及时并全程接种疫苗对预防麻疹非常重要。
临床上对麻疹的治疗目前还没有特效的药物,主要是对症治疗,防止并发症,流行时高剂量的维生素A(400,000IU)能明显降低麻疹患者病死率。对症治疗中的护理工作尤为重要,住房应安静清洁,温度保持20℃左右,光线宜稍暗,按时通风。感冒患者及其他病患者均不宜进入患儿居室。口、鼻、眼和皮肤都要保持清洁,可用生理盐水、温开水或2%硼酸(Boric acid)溶液清洗口腔及眼睛。给予富含维生素及其他营养的流质或半流饮食,多给水分。外出、入学、沐浴的时间:热退一周后,当患者饮食、精神、睡眠、活动量都已恢复时才可外出或入学。至于洗澡,可根据天气及居住条件来决定,不致使患儿伤风感冒。
麻腮风三联疫苗是什么
麻腮风三联疫苗及麻腮风疫苗,用于预防麻疹(Measles)、流行性腮腺炎(Mumps)、风疹(Rubella)等三种儿童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是给宝宝接种以预防麻疹、腮腺炎、风疹的疫苗。一般建议18-24月龄宝宝接种1剂次麻腮风疫苗。
小儿麻疹如何预防
预防麻疹的关键措施是对易感者接种麻疹疫苗,以提高其免疫力。
1.控制传染源 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麻疹患者,一般隔离至出疹后5天,合并肺炎者延长至出疹后10天。接触麻疹的易感者应检疫观察3周,并给予被动免疫。
2.切断传播途径 病人曾住的房间应通风并用紫外线照射,病人衣物应在阳光下曝晒。流行季节易感儿尽量少去公共场所。
3.保护易感人群
(1)主动免疫:采用麻疹减毒活疫苗预防接种,初种年龄国内规定为生后8个月,7岁时复种一次。易感者在接触病人2天内若接种疫苗,仍有可能预防发病或减轻病情。
(2)被动免疫:接触麻疹后5天内立即给予免疫血清球蛋白0.25ml/kg可预防发病。如用量不足或接触麻疹后第5~9日使用,仅可减轻症状。被动免疫只能维持3~8周,以后应采取主动免疫。
4.开展麻疹病毒基因变异的监测 20世纪80年代后分离到的病毒在抗原性和生物学特性上已出现变异,应密切监测麻疹病毒野生型的基因变异和抗原性改变,从分子病毒学上深入研究这些变化,为最终消灭麻疹做出努力
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儿童能接受计划免疫吗
计划免疫不但对健康儿童有预防感染传染病的作用,对 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儿童,预防接种也能提高他们对其它传 染病的抵抗力,因为预防接种可以防止很多容易使他们感染 的传染病。研究证明,预防接种对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儿童没有害 处。它能保护他们不感染麻疹等其它传染病。除卡介苗外,各 种疫苗都能接种。世界卫生组织建议,不要给有症状的艾滋病 儿童接种卡介苗。 当然预防接种时,注射器材一定要严格消毒,以防止再感 染其它传染病。同时,他们使用过的针具应彻底消毒和处理。
接种麻疹疫苗的时机
麻疹是一种常见病,成人大都已得过。人体内有抵抗麻疹病毒的抗体,这种抗体还可以通过孕妇的胎盘传给胎儿,小儿要到半岁以后,有的要到 8个月后,这种抗体才会消失。麻疹疫苗是一种减毒活疫苗,打麻疹预防针的主要目的,是让这些毒性很弱的病毒进入人体并使之产生抗体。如果人体内还存在对麻疹的抗体,那末这种极弱的病毒就被身体中残存的抗体中和,因而使人体不能产生抗体,这样就起不到预防麻疹的作用。
大量研究证实,小儿由母体中带来的麻疹抗体要到出生8个月以后才完全消失,所以麻疹疫苗的初次接种时间应安排在出生第八个月以后。
麻疹疫苗接种后所产生的免疫力约持续四至六年,而不能保持终身。因此,接种麻疹疫苗后四年还应加强接种一次。
出过麻疹的小孩,由于体内已产生了抵抗麻疹病毒的抗体,除极个别的孩子第二次患麻疹外,绝大多数不会再得麻疹病。因此,凡出过麻疹的孩子就不要再接种麻疹疫苗了。
感冒能打麻疹疫苗吗
疫苗本身就是一些病菌,我们只是将这些病菌的感染能力给控制地了,但是对于感冒患者来说,你们的身体体质是比较脆弱的,容易会导致小儿麻痹症的发生,希望父母们应该要选择适合的日子去给宝宝接种麻疹疫苗。
不能打,在防疫站的时候医生也会问你。因为感冒了抵抗力下降有些是减毒活疫苗;而且生病状态下多少都有免疫紊乱,不利于更好的免疫。麻疹疫苗是一种减毒活疫苗,打麻疹预防针的主要目的,是让这些毒性很弱的病毒进入人体并使之产生抗体。如果人体内还存在对麻疹的抗体,那末这种极弱的病毒就被身体中残存的抗体中和,因而使人体不能产生抗体,这样就起不到预防麻疹的作用。
感冒的时候是不能打麻疹疫苗的,容易加重感冒病情,影响疫苗的接种效果。麻疹疫苗是预防麻疹的,8月以上的小儿都需要注射,但是感冒流鼻涕,咳嗽,虽然没有发热,同样是不可以注射麻疹疫苗的。
绝对不能打,因为所打的疫苗是一种抗体,如果在感冒发烧时去打疫苗,反而会感染所打疫苗的病菌.比如吃小儿麻痹糖丸,如果是感冒发烧的情况下去吃的,那么反而会容易患小儿麻痹,因为感冒发烧时的抵抗力会很弱.切记,一定不能大意.小孩健康是我们的希望,也希望你的宝宝健康成长!
为什么要给宝宝打预防针
预防接种可以提高儿童对多种传染病的特异性免疫力,避免小儿患传染病,控制传染病的流行。按照我国卫生部的规定,婴儿必须在1岁以内完成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三联疫苗、麻疹疫苗、乙肝疫苗等5种必须接种的疫苗接种。
此外,根据流行地区和季节可进行乙脑疫苗、流脑疫苗、风疹疫苗、流腮疫苗、流感疫苗、甲肝疫苗等接种。
宝宝出生后,家长应到家庭常住地的医院预防保健科为其建立预防接种卡及领取预防接种证,外来儿童则应持原居住地医院出据的预防接种卡证,到现居住地医院预防保健科办理接种手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