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克服消极的心态
如何克服消极的心态
一、恰当定位。我们在确立自己的目标时,要定位恰当,期望值要符合客观实际。例如:甲同学家庭总收入每月20000元,乙同学家庭总收入每月1000元。甲同学想用1000元买一套衣服,乙同学想用100元买一套衣服。甲同学仅支出收入的 1/20,而乙同学就要支出收入的1/10。但他们的愿望可能都会实现,因为期望基本是合理的。但是如果乙同学却非要像甲同学那样买一套1000元的衣服,那他的期望值就过高了,定位就不恰当。如果乙同学真的向家里要求要买一套1000元的衣服,那家里肯定是不会同意的,他的愿望当然是不能实现的,那么必然会给他带来一种失望。一种压抑、一种抱怨,产生一种消极心态。因此,克服消极心态,培养积极心态的第一条就是“恰当定位,期望合理”。
二、“行”字当头,永不说“NO”。在学习生活中,不要经常讲“我不行”,要多说一些“我能行!”。敢于肯定自己和相信自己是信心的表现,而肯定自己的信心是通过比较得来的,只有在比较中发现自己的长处,才能找到肯定自己的支撑点,才能树立信心。任何人都有长处,同时也有短处,例如理科成绩比较好的同学,文科成绩不一定突出;做难题高明的同学,对容易的题目的正确率不一定高;聪明机智的同学不一定都具备吃苦耐劳的精神;成绩优秀。一帆风顺的同学,也可能对困难、挫折的思想准备不够充分。因此只有在比较中挖掘自己的长处,有意识地防止与克服短处,才能肯定自己,增强信心。
三、学会宣泄,克服消极心理。当心中有烦恼、不痛快、伤心的事时,不要闷在心里而要找有关的人、自己的朋友或亲人倾诉。即使他们不一定找得出好的解决办法,自己说出来也是一种释放,于身心有益。长期强制压抑情绪,会使内心的体验变得更加强烈,从而有可能导致心理疾病。俄罗斯有这样一句名言:一个欢乐两个人分享,欢乐就变成两个;一个痛苦两个人分担,痛苦就变成了半个。哭也是一种释放聚集能量、调整机体平衡的方式,所以忧愁烦恼时,即使大哭一场也未尝不可。
四、转移注意。当我们感到消极时不妨把注意力从消极的心理紧张和焦虑转向其他事物,以淡化或忘记那些令人不快的情绪反应。如心情不佳、忧愁郁闷或发怒时,最好去大自然中散散步,听听轻松愉快的音乐或是去看看喜剧电影、幽默漫画;或与人聊聊天,参加一些公益劳动;或是逛逛街,买件自己喜欢的小玩意儿等等,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排遣一个人内心的不快。作为中学生来说积极参加课余活动、丰富学习生活是转移注意的有效途径。中学生的课余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富有时代气息,是心理健康发展的场所之一。如参加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可以了解社会实际,为自己今后适应社会、接近社会奠定基础;参加科技小组的活动,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激发广泛的兴趣,增强动手动脑的能力;参加琴棋书画、体育锻炼和郊游等活动、既可以陶冶人的情操,锻炼人的意志,扩大社交范围,形成开朗乐观的性格、又可以发展能力,缓解心理的紧张,释放多余的“能量”。事实证明,多才多艺的学生极少出现心理障碍。
五、保持幽默,富于同情。幽默在保持心理健康上有着奇特的功效,它可以放松紧张的心理,解除被压抑的情绪,缓解人际间的紧张关系,摆脱尴尬难堪的困境,减轻焦虑。活跃气氛、冰释误会。幽默的方式多种多样,如故意开开玩笑,说些幽默有趣的小故事或俏皮话,做些滑稽好笑的动作等等。但是,幽默并不一定都使人发笑,更多的则是启发人们思考。要使自己成为一个具有幽默感的人,首先应该培养自己乐观开朗的性格、坚强的意志,养成遇事不愁不恼的处事态度,对前途坚定信念。其次,要积极投身于具有创造性的学习和劳动之中,增长知识、提高修养、培养机智。幽默可以缓解紧张,同情则可以解除人的消极情绪,化干戈为玉帛。裴斯泰洛齐曾说:“凭着热爱与同情,可以拯救头脑昏乱、受了惊骇的人。”当生活中有人触怒你时,只要你能体谅他人的处境,多从好处着想,认为事出有因,情有可原,就可以淡化自己的愤怒和不快的情绪。所以我们应该培养爱心和同情心。
六、学会自我安慰。自我安慰又称酸葡萄和甜柠檬作用。酸葡萄作用出自《伊索寓言》,是说饥饿的狐狸因吃不到树上的葡萄,便说葡萄是酸的,吃不得,以此安慰自己。它是人们得不到某物或不及某物而贬低此物的做法。如有的人因自己相貌一般,便自我安慰说:“漂亮有什么用,又不能提高成绩或升学。”。甜柠檬作用与酸葡萄作用恰恰相反,它是对自己原本不满的事物大加赞赏,数其优点的做法。如考入一所普通大学,便大说特说其好处。自我安慰法看似消极、愚蠢,甚至可笑,像鲁迅笔下的阿Q,但是它却可以在心理不安、苦恼时进行心理自卫,以求得心理的平衡。遇到挫折、产生苦恼时,不妨适当进行一些自我安慰,这对个体的心理健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有什么方法能够缓解失眠 调整心态
治疗头痛失眠首先要学会调整心态,调节情绪。避免消极心理,应该有乐观、平和的心态,学会放松、减压,都有助于缓解头痛失眠。
口吃可以通过心理得到有效的治疗吗
在面试、见男(女)朋友家长等各种比较严肃的场合上,部分性格比较内向腼腆的人就可能出现“口吃”的现象。对于这种情况的患者,只要脱离这种场合或者适应这种场合就能够实现自愈了。
有些人在受到严重的惊吓或恐吓时,可能会产生一定程度的恐惧心理、消极心理和悲观心理。一旦谈及相关的事情,就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口吃”的现象。此时,主要得帮助患者克服恐惧心理,并让患者保持放松。
有些人的口吃是由于性格方面存在一定程度的缺陷所导致的,如自卑懦弱、自我封闭、抑郁羞怯、优柔寡断、寡情焦躁等。对于这种患者,应该帮助他正确地认识到自己的身份地位,在生活中多支持帮助他。
如何培养积极的心态 心态要积极
积极的心态完全掌握在你自己的手中。如果一个人的心态是积极的、乐观的,那他就成功了一半。遇到困难时,要抱有“我能行”、“一定会有解决办法”的信心,鼓励自己不断向前,直至成功。
老年人的几种消极心态
1、幻想:
受身体逐渐衰老的影响,有些老年人盼望长寿的愿望会越发强烈。于是,他们会常常用幻想来欺骗自己,以获得一时的心理宽慰,如爱听他人关于自己健康的恭维话等。
2、抑郁:
有些老年人心理比较脆弱,面对衰老的客观事实既惧怕又无奈,这种心态如果不及时调整,极易导致抑郁。这种抑郁比较顽固,很容易使人丧失生活的兴趣,令人感到疲惫。因而这种人很容易情绪激动,动不动就发火,常常自卑自责、自怨自叹,严重者可有自杀的倾向和行为。
3、偏激:
这种情绪可表现为两个相反的趋向。一种趋向是因衰老以点带面地否定自我,把自己看成无用之人,经常自责、自卑、自怜和自贬。另一种趋向是因为自己衰老而更高地要求别人,总是希望得到他人的敬重、关心和照顾,却不考虑他人及社会的实际条件和能力。当这种希望得不到满足时,又加剧了其心理上的偏激,并因此而自暴自弃。
4、怕死:
他们害怕衰老的核心是恐惧死亡。惧怕谈论死亡,不敢探视病人,怕经过墓地和听到哀乐,甚至看到一只死亡的动物也备受刺激,不敢正视。
5、怕孤独:
这是老年人最常见的一种心理异常,其主要表现是自我评价过低、生存意识消极、经常对他人不满及抱怨。长此以往,有此情况的老人就会加强对自我行为的约束、强化自我内心的封闭,逐渐地疏远社会,最终会形成孤独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模式,并将默默地承受孤独带来的痛苦。这类老人既希望别人关心照顾,又害怕由于过分期望而出现过大的心理落差和失望,于是常常拒绝与他人交往,因而会变得行为孤独、性情孤僻,与周围人的距离越来越远。
6、多疑:
有些老人因身体有病而多疑,常表现为无病也疑,有病更疑。即使自己有一些轻伤小恙也自以为是病入膏肓、无药可救。间或谈病色变,问病又止,求医换药不断。这种疑病可令其对衰退的机能极度敏感,对一般人感觉不到的体内变化或体验不到的痛苦也都会有所感觉,如对心脏的跳动、胃肠的蠕动等方面的变化也能感觉到。这些过度的敏感更容易加重其疑心病。
女人面对抑郁的消极心理
购物和暴饮暴食是消极逃避
有人说,女人一郁闷就爱疯狂购物,我们身边也确实有这样的例子。常小姐感情上受到挫折时,就喜欢拉着朋友买东西,花上一大笔钱,抱回去大包小包的东西,似乎很有成就感。但事后,常小姐总抱怨说:“昂贵的鞋和香水,现在越看越不喜欢,为什么当时就那么冲动啊!”购物不仅弄得囊中羞涩,买回来的东西最后也送了人,实在浪费。田小姐和常小姐不一样,她不买东西,但心情不好的时候特别能吃,饭量竟是平日的两三倍,陌生人看了常被吓一跳。这种发泄郁闷的后果是,健康状况大受影响。
疯狂购物、暴饮暴食只是一种消极的逃避方式,并不能从根源上解决问题。抑郁分为心理抑郁和生理抑郁。生理抑郁患者应该及时到医院接受治疗。而心理抑郁,必须找到抑郁根源,比如,压力过大、情感受挫、严重的打击等。不当的缓解抑郁方法反而会加重症状。年轻女性,收入低,如果失业,生活压力会比较大;她们渴望幸福的感情生活和舒适的家庭氛围,也容易产生攀比心理。她们心理上的孤独并不是一时能够解决的。
女性最怕的是孤独
出现抑郁症状,主要是由于恐惧,这些人首先容易关注自己。一些年轻女性容易攀比,心理敏感又内向,觉得不如别人,而且不愿意交流,朋友少。一旦工作不顺心,人际关系处不好,没法更好地宣泄,就容易出现问题。家庭主妇中确实有一部分人抑郁,家务劳动单调,缺少成就感,慢慢就变得内向不愿意交流。有些知识女性为了丈夫和孩子不得不退回家庭中,心有不甘,久而久之,情绪陷入抑郁而不能自拔。
女性朋友处于抑郁状态时,能及时得到家人的理解和开导,很快就能恢复过来;如果女性朋友发觉自己有抑郁倾向,最好的解决方法是,找和自己环境差不多的朋友接触,积极面对生活,比如参加外出爬山、打牌、唱歌或郊游等活动,千万不要一个人待着,想不开。
白领丽人的养生法缓解压力
1、深呼吸
用深呼吸来缓解压力,可以说是最便捷的养生方法,适合每个人、随时、随地进行。基本方法:坐或站在一个放松的位置;缓慢地从鼻子吸气,默数5下,每秒1下,感觉新鲜的气充满腹腔和胸腔,鼓起肚子,张开胸膛;屏气,默数5下,感觉新鲜的空气注入全身;将肺中陈旧的气从鼻子或嘴慢慢呼出,默数5下;重复数次或数分钟,直至感到心情平静。
2、降低欲望
我们都是因为欲望太高,太强烈,所以心理压力很大,活的很累。那么,请降低欲望,不要攀比,让生活简单化,知足常乐。
3、积极心态
思维方式常影响情绪,片面消极态度导致消极的心情。因此,不要总是盯着自己、别人或社会的不足,放大缺陷;要以积极的心态,正面地思考,学会宽容,不要总是挑剔、指责,只抱怨而不行动。
心情郁闷来颗酸葡萄
“狐狸与葡萄”的寓言故事妇孺皆知,这其中蕴含心理学上的“酸葡萄法”,即在消极心态下找出某种理由,用比拟法为自己辩解,缓解消极抑郁情绪,使内心平衡,以良好的心态面对成败得失。“酸葡萄比拟法”其实许多时候都可以用,比如:吃亏的人说,吃亏是福;丢东西的人说,破财免灾;侥幸逃过一劫的人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尽管有些未必可取,但也无大碍。人在心情抑郁、烦躁时,思维容易变得狭隘、闭塞,走进“死胡同”。这时只要善于把握,用“酸葡萄法”进行自我安慰,能使人获得心理满足,暂时放弃追求和欲望,心情就会开朗起来,化忧为乐;否则,不良情绪将使人越陷越深,难以自拔。
消极心理会引发冠心病
不管对于任何的事情来说一点要认识到合理的出来疾病的问题,当然遇事的时候还是需要合理的了解才是关键,了解冠心病的常识问题对身体来说帮助比较大,下述我们详细的介绍一下消极心理会引发冠心病?冠心病的常识的问题,祝福你康复。
不要对消极情绪无所谓,它可是会致命的。近日,卫生部门公布了一项调查结果,对200名46-55岁的中年人进行了长达一年的研究表明,消极的心理情绪如抑郁、焦虑和愤恨等,均会对心脏造成损害,特别会引起冠心病。
这项调查测试的心理要素包括抑郁心情、焦虑、悲观情绪、胡思乱想以及注意力不集中等,结果表明,这些因素每上升1分,患心脏病的危险就增加5个百分点。
医学专家分析,在那些带有消极情绪的人身上,可发现较高的炎症蛋白含量,这种连续的、涉及整个心脏系统的炎症状况对引发冠心病有重要影响。
人的心跳速率能够根据外界的变化呈有规律的波动,那些带有消极情绪的人会使心脏的这种有规律的变化减少,从而对心脏系统产生压力。
46-55岁是人一生中较为特殊的年龄段,处在这个年龄段的人,精神负担和经济负担都很重,健康长期处于“透支”的状态,加之消极情绪,极会引起心血管系统疾病,特别是冠心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