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亢病友能检查强化CT吗
甲亢病友能检查强化CT吗
如您有以下情况,请不要进行此项检查:
1.目前患有甲状腺功能亢进;
2.曾有对含碘造影剂过敏的病史;
3.目前患有重症肌无力;
4.妊娠。
为什么强化CT以后甲状腺功能反而正常了?
先看一下各种含碘药物的含碘量。
饱和氯化钾液 38毫克/滴
复方碘溶液 6毫克/滴
标准碘化食盐 760微克/10克
胺碘酮 75毫克/200片
血管造影剂和CT造影剂 400-4000毫克/每剂量
我们可以看到,强化CT的碘剂量是大剂量的碘,这个碘量能抑制甲状腺摄碘,同时能抑制甲状腺滤泡中已经合成的甲状腺素的释放,所以我们在给病人强化CT后他的甲状腺功能反而接近正常了。手术前抗甲状腺药物已经充分应用,能抑制甲状腺素在以后的合成,术后我们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当然不建议甲亢的病友都违反常规进行强化CT检查,但是要知道,检查强化CT后短期甲状腺激素水平是趋于下降的,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
促甲状腺激素偏高会怎样
促甲状腺激素偏高说明你体内的甲状腺激素相对的分泌不足,如果你的T3,T4是正常的,平时有没有感觉不舒适,含碘物质吃多了不会引起促甲状腺激素偏高的,反而会降低.建议吃一些含碘的物质,再做甲状腺功能检查看看.甲亢病位在颈部,临床上呈现的颈肿、怕热汗出、心悸心烦、消谷善饥、性急易怒、指舌颤动、形体消瘦等症状,是一个多脏腑受病、多病机并存的复杂的病理过程,治疗上常通过疏肝理气、清肝泻火、健脾化痰、滋阴降火、滋补肝肾、宁心安神、祛痰散结、活血通络、驱除邪毒等多种方法、多个环节,借以达到调整人体内环境失调的病理状态。有人综合国内有关资料,结合现代科技总结出中医治疗甲亢的机制为:1)调整机体的免疫功能。2)调节神经与体液系统的功能活动。3)抑制能量代谢。4)抑制甲状腺素的分泌。甲亢病人的注意事项 1.甲亢病人因,机体的代谢率特别高,对一些营养物质的需求量就相对增多,所以甲亢病人应多吃一些高热量、高蛋白、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多补弃丢失的水份. 2.食含碘量高的食物,特别是象海带、海鱼、等海产品。 3.不要吸烟,不要喝浓茶、咖啡、酒等,不要吃辛辣食品,特别是辣椒、葱、姜、蒜等 4.平时注意休息,不要活动过量,积极配合医生治疗。 5.甲亢患者周围的人也要对病人体贴一些,尽量解除患者的紧张情绪,以免病情加重。 6.最重要的是患病后早日采取正确的治疗方法,通过正确的治疗,甲亢是完全可以痊愈的。
夏天甲亢的预防方法你知道多少
1、注意防暑
在高温下,人体新陈代谢加快,而甲亢正是一种高代谢的疾病,高温环境也是甲亢的病因之一,所以,注意防暑、防晒、通风,尽量不要顶着烈日出门,少去闷热不通风的地方,安然度过酷暑高温,就能预防甲亢的发生、复发和加重。
2、降低压力,保证充足的睡眠。
夏季昼长夜短,容易睡眠不足。保证充足的睡眠,调整生活节奏,缓解工作压力,有利于防止甲亢在夏季复发或加重。
3、健康饮食
甲亢患者要保持营养均衡,有火旺表现者,可多食西瓜、菜豆、芹菜、金针菜等凉性食物,有阴虚内热表现者,可食用桑葚,甲鱼、木耳、百合、枸杞子、鸭子等。还要多吃苹果、桃、枣、柠檬、椰子、芒果等新鲜水果,同时避免烟、酒、咖啡、茶、刺激性饮料等。臭豆腐中所含的物质会加重病情,甲亢病人应慎食;不要摄入过多的高蛋白饮食;注意补充水分。
4、不刻意采取低碘和高碘饮食。
甲亢病人中,90%以上是一种“弥漫性甲状腺肿伴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核心问题不是碘过剩,而是自身存在免疫功能紊乱。满足每日生理需求的碘营养不是甲亢的诱发因素。已经控制的甲亢病人更不必长期刻意不食碘盐,不吃海产品,自己制造一个缺碘的环境。长期低碘饮食使甲状腺处于碘饥饿状态,甲状腺摄碘功能上调,一旦甲亢治愈回归普通饮食,碘饥饿的甲状腺很容易因摄取功能旺盛而再次诱发甲亢。
5、坚持正规治疗
主要是长期服药、定期复查。一般来说,甲亢患者1~3个月应该到医院复查一次甲状腺功能、检查甲状腺大小和心率等变化。
甲亢可以引起肝脏损害吗?
甲亢可以引起肝脏的损害,主要见于较重的甲亢病人。引起肝脏损害的原因是:①肝脏相对缺氧:这是因为甲亢时氧消耗增多,致使肝脏相对供氧不足。②分解代谢亢进:甲亢时分解代谢明显增加,造成肝糖原耗损增加,各种营养物质如氨基酸、维生素消耗过多。③心力衰竭:可见于甲亢病人。由于心力衰竭的存在,致使肝静脉淤血及肝小叶中央坏死。④并发感染和休克。
甲亢病人发生肝脏肿大的病例并不少见,但肝脏肿大的程度一般较轻。一般没有黄疸,但甲亢极为严重时可以合并黄疸。不过也有例外,个别甲亢病人,甲亢病情并不太重,也合并了黄疸。这种情况可能由于肝脏本身已有潜在的病变,甲亢只是加重原有肝病的一个因素。
化验检查可以发现有的甲亢病人肝功能异常。肝功能异常指标中最常见的是血清谷丙转氨酶增高,少数有血清白蛋白降低,发生黄疸者血清胆红素明显增高。有的甲亢病人虽然未出现黄疸,但化验检查发现血清胆红素轻度增高,说明有濡性黄疸存在。
甲亢如何确诊
甲亢的诊断方法
甲亢的诊断1、垂体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测定,以了解甲亢的性质。
甲亢的诊断2、抗体(tgab等)测定,以了解甲亢产生的原因和免疫紊乱状态。
甲亢的诊断3、甲状腺激素水平测定(化验单上为ft3和ft4)以判断甲状腺激素合成,分泌功能。
以上都是甲亢的诊断方法及要点,对那些症状表现不明显的患者还要进一步的检查,例如有恶性突眼,还需行眼部ct或磁共振检查,以了解眼球后的情况。b超检查可了解甲状腺形态和血流状态。对于特殊的情况要注意诊断要点,以免误诊。
甲亢的诊断方法及要点还有哪些呢?
甲状腺扫描分布均匀或不均匀,会表现为“冷结节”。病理学检查时,若是没有典型的甲亢表现,抗体滴度不高或阴性者,可以采用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或组织活检以确诊。
中年女性甲状腺弥漫性肿大,且质地坚硬,不管甲状腺功能是否正常都考虑是不是甲亢。血清中tga、tma滴度存在明显升高,可以基本确诊。
对于老年甲亢病人,症状常和其他疾病症状相似,尤其是出现精神抑郁、肠胃疾病时,也不要忽视存在甲亢的可能性。
甲状腺机能亢进的诊断方法
(1)一般性指标。主要包括血常规、电解质、肝肾功能等,以帮助判断机体的一般状况。
(2)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检查。包括血清总T3(TT3),总T4(TT4),游离T3(FT3),游离T4(FT4)等测定,在这些指标中至少有一项在甲亢时处于增加状态。严重甲亢患者这些指标可能很高。
(3)促甲状腺素(TSH)。TSH是人的脑垂体分泌的,生理性的作用是促进甲状腺生长和分泌甲状腺激素。甲亢时,TSH的分泌受到抑制,因此检测值很低。甲亢被控制后,TSH逐渐恢复正常,但恢复的速度比甲状腺激素慢。甲减时,TSH会过多分泌。
(4)血清甲状腺抗体检查。包括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TRAb)、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测定(TGAb)。这些指标检测可明确病人的甲亢属于哪些类型,并且可以帮助判断甲亢病人在未来的甲状腺功能变化。
(5)甲状腺摄碘(131I)率测定。这个检查也帮助明确病人的甲亢类型,对碘-131治疗计划也有帮助。
(6)甲状腺超声检查和甲状腺核素显像。这二个检查可以分析甲亢病人的甲状腺大小、血流异常情况、甲状腺内结节变化情况和性质等。检查结果对治疗决策有帮助,而且可以在治疗前后进行客观比较甲状腺变化情况。
(7)其他检查如X-CT、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等。有些医生会要求做这些检查,可能是因为甲亢的病情比较复杂,尤其需要排除一些恶性病因时采用。
(8)甲亢合并有并发症或其他疾病要做其他相关检查。
甲状腺机能亢进中医相关病症:
参见汗证、口疮、麻木、瘿病。
甲状腺机能亢进诊断要点
典型的临床表现包括甲状腺素过多引起的代谢增高和神经兴奋两大症状群。
1. 代谢率增高,表现为食欲亢进、体重减轻、心率加快、疲乏无力、喜凉怕热、皮肤温暖、潮湿多汗、还可以出现胸闷气短、腹泻便溏等症状。
2. 神经兴奋,常表现为神经过敏,性情紧张,急躁,易激动,失眠多梦。病情严重者可出现忧郁、狂躁等精神失常表现。
总之,本病诊断并不困难,若临床表现为心悸、自汗、食欲增加而体重减轻、情绪易激动、手抖、眼球突出及甲状腺肿大,即可作出初步诊断。
状腺功能检查项目
甲状腺疾病分很多种,只有进行了检查之后才会依据测出的血液种类的高低,来判别到底得的是哪一个甲状腺疾病,所以一旦怀疑是甲状腺疾病,进行血液检查是最重要的,这是诊断病情的依据,不可以拖拖拉拉,这样会导致病情的加重。那么甲状腺血液检查有什么用呢?
甲状腺疾病从策略上大致分为两类:1,甲状腺结节(肿块),关键是明确良恶性,通过手摸,特别是经验较丰富的超声医师大致可以诊断,部分病人需细针穿刺和细胞学检查,颈部CT,少数病人还需参考甲状腺血化验;恶性一般需手术,良性较大如大于3cm才需要手术
状腺功能检查项目包括
1.血清总T3(TT3):正常范围在1.6—3.0纳摩尔/升,升高是诊断甲亢最敏感的指标,也可判断甲亢有无复发,也见于功能亢进型甲状腺腺瘤、多发性甲状腺结节性肿大。
2.血清总甲状腺素(TT4):65—155纳摩尔/升为正常,升高见于甲亢、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妊娠、口服避孕药或雌激素等。
3.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4):10.3—25.7皮摩尔/升,升高见于甲亢、甲状腺激素不敏感综合征、多结节性甲状腺肿等
4.血清游离T3(FT3):6.0—11.4皮摩尔/升,升高见于甲亢、甲状腺激素不敏感综合征等。
5.血清反T3(rT3):0.2—0.8纳摩尔/升,诊断甲亢符合率达100%,但老年人、非甲状腺疾病和药物也可使其升高,如糖尿病、急性心梗、口服普萘洛尔、丙硫嘧啶等。
6.促甲状腺激素(TSH):敏感TSH(sTSH):0.4—3.0毫单位/升,超敏TSH(uTSH):0.5—5.0毫单位/升。升高见于甲状腺功能减退、单纯性甲状腺肿、腺垂体功能亢进、甲状腺炎等。
甲状腺血液检查是非常有必要的,这能帮助医生识别患者得的到底是哪一类甲状腺疾病,能够更快的抑制住病情,使病人能尽快的获得健康,这才是最重要的,甲状腺疾病很复杂,有很多种类之分,正因为医学的发达,才能让患者更快的恢复健康。
甲亢需要做什么检查才能确诊
1、甲状腺激素水平测定(化验单上为ft3和ft4)以判断甲状腺激素合成,分泌功能;
2、垂体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测定,以了解甲亢的性质;
3、抗体(tgab等)的测定,以了解甲亢产生的原因和免疫紊乱状态。甲免全套还是治疗效果主要临测项目。可见,甲免全套对甲亢检查是非常必要的。
另外,其他甲亢检查还包括一些几种:甲状腺放射性核素扫描显像(甲状腺ect)检查,可了解甲状腺位置、内部形态和功能,以明确甲亢病因。超检查可了解甲状腺形态和血流状态。如有恶性突眼,还需行眼部ct或磁共振检查,以了解眼球后的情况,同时还需检查白细胞和肝功能,以掌握血液系统和肝情况,为以后的治疗提供对比资料。这些检查有助于医生及时了解患者的甲亢病情。
甲亢病人血常规检查
甲亢病人血常规检查:甲亢病人的主要特征就是发生白细胞减少的病症,因此甲亢病人一定要高度重视对血常规的定期检测,以确保治疗安全,在开始阶段,每周至少要化验一次血常规。
甲亢病本身和抗甲状腺药物均可引起白细胞减少,严重者可导致粒细胞缺乏而危及生命,因此,甲亢病人要高度重视对血常规的定期检测,以确保治疗安全,在开始阶段,每周至少要化验一次血常规。
通过对比服药前、后血常规的检验结果,有助于鉴别白细胞减少的原因。若是由甲亢病本身引起,在用药之前就存在白细胞减少;若由抗甲状腺药物引起,用药前血象是正常的,用药后才出现白细胞进行性减少。如果属于甲亢本身所致的白细胞减少,可以酌情加用一些升高白细胞的药物,而抗甲状腺药物可以继续使用,因为病人的血象会随着甲亢的控制而逐渐好转。如果属于药源性白细胞减少,病人需要格外小心,应经常复查血常规。
一般来说,当白细胞总数<4×109/l,中性粒细胞<2×109/l时,且没有明显的感染征象时,可以在密切观察下继续小剂量用药,同时辅以升白细胞药物。
甲亢病人血常规检查:经过了以上几点内容的介绍希望大家对甲亢病人血常规检查的重要性有所了解,同时甲亢患者也一定要重视,这样才能更好的对甲亢疾病进行治疗。
甲亢需与哪些疾病相鉴别
临床诊断甲亢时需注意与以下疾病相鉴别:
1.非毒性甲状腺肿甲状腺肿大,无甲亢症状与体征。甲状腺摄131I率可增高,但高峰不前移,T3抑制试验可被抑制。T4正常或偏低,T3正常或偏高,TSH正常或偏高。TRH兴奋试验反应正常。
2.神经官能症可有神经官能症甚或神经精神症候群,可有心悸、出汗、失眠等类似于甲亢的表现。但神经官能症患者一般无食欲亢进,心率在静息状态下无增快。查体可有手颤,活动后心率增快,但无甲状腺肿及突眼。甲状腺功能检查均正常。
3.更年期综合征更年期妇女有情绪不稳定、烦躁失眠、出汗等症状,但更年期综合征为阵发潮热、出汗。发作过后可有怕冷,甲状腺不大,甲状腺功能化验基本正常。
4.单侧突眼需注意与眶内肿瘤、炎性假瘤等鉴别,眼球后超声检查或CT即可明确诊断。
5.抑郁症老年人甲亢多为隐匿起病,表现为体虚乏力、精神忧郁、表情淡漠、原因不明的消瘦、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表现,也与抑郁症相类似,测定甲状腺功能正常可资鉴别。
6.糖尿病糖尿病的“三多一少”症状有与甲亢的多食、易饥相似之处,特别是少数甲亢病人糖耐量低减、出现尿糖或餐后30~60min血糖轻度增高。糖尿病人亦可出现高代谢症状,但病人无心慌、怕热、烦躁等症状,甲状腺一般不肿大,甲状腺部位无血管杂音。实验室检查甲状腺功能正常,有助于鉴别。
强直性脊柱炎怎么诊断
1强直性脊柱炎的患者在化验检查后,可能会有血小板升高、贫血、血沉增快和C反应蛋白升高,也有一部分患者表现明显的腰背痛而上述指标正常。AS类风湿因子一般为阴性,免疫球蛋白可轻度升高。可与风湿疾病相区分。
2强直性脊柱炎的腰背痛与大多数腰背痛是不一样的,像如腰肌劳损、腰肌痉挛、脊柱骨关节炎、寒冷刺激性腰痛等,此类腰痛疾病没有强直性脊柱炎的炎性腰背痛特征,进行骶髂关节X线或CT检查以及经过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等相关化验容易鉴别。
3与腰椎椎间盘脱出的鉴别,可通过CT、MRI或椎管造影检查得到确诊。而且腰椎间盘突出不会有全身症状即消瘦,发热等。
4代谢性骨病是由于甲状旁腺机能亢进、钙磷代谢异常等出现脊柱疼痛变形、身高变矮、髋关节疼痛等表现,影像学可以见到骨质明显疏松或硬化,但骶髂关节面没有模糊、破坏,一些特征性的化验检查,如:血尿钙、磷离子,血清碱性磷酸酶、甲状旁腺素等异常也能与强制性脊柱炎鉴别。
确诊肝硬化需要做哪些详细的检查
1、肝功能检查:一般认为,肝功能化验中的血清转氨酶的高低可反映肝脏的炎症程度。如果病人血清转氨酶很高,甚至伴有黄疸,这常常表示肝脏炎症比较明显,需要进一步的治疗。
2、病原学检查:由于肝硬化有可能是由病毒性肝炎所导致,所以病原学检查非常必要。此时患者的传染性较强,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3、影像检查:肝、胆、脾B超探查,心肺透视、食管钡餐。肝脏B超是评估肝硬化程度的参考,与甲胎蛋白的升高程度结合考虑,亦是早期发现肝脏恶性肿瘤的工具。
4、其它检查:胆、肝、脾CT扫描,同位素肝扫描等。如果B超发现问题,可以加做肝脏增强CT扫描,可以大大提高诊断早期肝癌的有效率。乙肝和肝硬化是产生肝癌的基础,患者重视常规体检,通常能够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为获得良好的预后争取有利的时机。血常规可以检测白细胞、血色素、血小板的水平,评估脾功能亢进的严重程度。甲胎蛋白可以用来筛选早期的肝癌。
临床无症状者,1一1年半检查1次,有肝区不适、乏力等症状者,半年至1年检查1次。怀疑肝硬化癌变者1个月检查1次。对病情较稳定的肝硬化患者,每3-6个月至少要进行一次肝脏的全面检查。如为乙肝患者,则包括肝功能、乙肝病原学检查、肝脏B超,可疑的病人还要进行肝脏增强CT扫描。如果发现有异常表现,需要到正规的医疗部门进行诊疗,如果听信虚假医疗广告,容易误入歧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