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胆热的中医治疗

胆热的中医治疗

治则:清热泻胆,清泄少阳,通腑泄热。

1.内服药

(1)主方蒿芩清胆汤加味。

(2)方药青蒿、竹茹、半夏、赤茯苓、黄芩、枳壳、陈皮、碧玉散、大黄,本方适用于少阳热重兼痰湿之证。水煎,取汁300毫升,分2~3次温服,每日l剂。呕吐酸水者,加服左金丸;肢体痠痛者,加桑枝、薏苡仁、丝瓜络;湿热发黄,热重湿轻者,去陈皮、半夏,加茵陈;胸胁胀满者,加川楝子、佛手。

2.外敷药

(1)竹茹、生姜适量,绞汁,棉浸擦胸口,用于呕酸苦水。

(2)青皮为末,醋炒敷胁下,用于胸胁胀痛。

(3)南星捣烂,置杯内,扣脐上,起泡挑去泄水,用于黄疸。

3.灌肠疗法

(1)生大黄,煎煮取汁150毫升,保留灌肠30分钟。

(2)生大黄、青蒿、黄芩、陈皮,水煎取汁150毫升,保留灌肠30分钟。

中医治疗

中医治疗胆囊炎

胆囊炎这种疾病从中医的角度来看的话是因为肝胆失常所致的,根据中医的辨证可以分为四种类型,专家今天在这里仅仅为您阐述饮食停滞型和肝气犯胃型这两种类型疾病的阐述,此外针对于疾病的类型还提出了不同的方剂治疗。

饮食停滞型 :主要表现为胁肋疼痛、胃脘胀满,或恶心欲呕、大便不爽、苔厚腻、脉滑。当以理气消食、和胃导滞为治,可选用下列饮食治疗方。

1.山楂山药饼:山楂、山药、白糖各适量。将山楂去核,同山药共蒸熟,冷后加白糖搅匀,压为薄饼服食,1日1剂。

2.干姜胡椒砂仁肚:干姜、胡椒、砂仁各6克,肉桂、陈皮各3克,猪肚1个,调料适量。将猪肚洗净,诸药布包,加水同煮至猪肚烂熟后,去渣取汁饮服,猪肚取出切片,调味服食,2日1剂。

肝气犯胃型 :主要表现为胁 肋疼痛,胃脘胀满,攻撑作痛,暧气频繁,大便不畅,每因情志因素而疼痛发作,舌苔薄白,脉弦。当以疏肝理气为治,可选用下列饮食治疗方。

1.陈皮槟榔:陈皮20克,槟榔200克,丁香、豆蔻、砂仁各10克。将诸药洗净,放入锅中。加清水适量,武火煮沸后,转文火慢煮;煮至药液干后,停火候冷。待药液冷后,将槟榔取出,用刀剁为黄豆大小的碎块备用。每次饭后含服少许。

2.丹参田鸡汤:丹参30克,大枣10克,田鸡250克。将丹参布包,大枣去核,田鸡去皮洗净。加水同炖至田鸡熟后,去药包,加入食盐、味精等调服,每日1剂。

儿童急性化脓扁桃体炎如何防治

西医治疗本病主要采用抗菌消炎的方法。由于抗生素的广泛使用与滥用, 耐药菌株逐渐增加, 单用西药治疗疗程长, 并且不能有效控制扁桃体炎的反复发作。有的孩子因为扁桃体化脓几乎每月都在输液。而是否使用扁桃体切除术, 仍存在争议。因为扁桃体作为免疫器官,有其生理功能, 特别是儿童, 扁桃体对机体具有重要的保护作用。扁桃体摘除术后可出现并发症。

中医或中西医结合治疗扁桃体炎具有很大的优势。中医认为本病主要是肺胃蕴热, 中医辨证应用中草药或者中成药治疗,或者配合外治法如中药雾化、针刺放血等治疗,在退热时间、扁桃体消肿及减少脓性分泌物等方面都有良好的效果,并且可以控制其复发。

​风热感冒中医治疗

风热袭表,热郁肌腠,卫表失和,故身热、微恶风,汗出不畅,风热上扰,故头胀痛,风热之邪上犯清道,故咽喉肿痛干燥、口渴喜冷饮,鼻流浊涕;风热犯肺,肺失和降,故咳嗽、痰粘或黄。治宜辛凉解表,方用银翘散加减。

花9克、连翘9克、苦桔梗6克、薄荷6克、竹叶4克、生甘草5克、荆芥穗5克、淡豆豉5克、牛蒡子9克、芦根30克。

方中银花、连翘清热解毒、辛凉透表为主药;辅以薄荷、荆芥、淡豆豉以辛散表邪、透热外出;竹叶清热除烦,芦根清热生津止渴协助银、翘清热透表,桔梗、牛蒡子、甘草合用,以宣肺祛痰、清利咽喉,合为佐使药。诸药合用既能透表,又能解毒。

本方特点有二,一是芳香辟秽,清热解毒;一是辛凉中配以小量辛温之品,且又温而不燥,既利于透邪,又不背辛凉之旨。

上述这些就是治疗风热感冒的中医方法,相信大家对这个问题的答案也有所了解了,风热感冒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病症,大家有必要对治疗这个病症的中医方法多了解一下,为了自己也为了身边人,以后还是要多多关注的,相信这些对大家有所帮助。

病人腹痛中医辨证论治是关键

1、寒滞胃肠型腹痛:

腹痛急暴,得温痛减,遇冷更甚,口淡不渴,小便清利,或有泄泻,苔白润,脉沉紧。中医治疗此型腹痛主要以温中散寒、理气止痛为主。良附丸合厚朴温中汤加减。

2、寒滞肝脉型腹痛:

少腹冷痛挛急,下绕阴器,口淡不渴,或手足逆冷,身体疼痛,舌质淡,苔白,脉弦紧。中医治疗此型腹痛主要以暖肝散寒、理气止痛为主。暖肝煎加减。

3、肠热腑实型腹痛:

腹痛拒按,按之有块,身热汗出,口渴引饮,口苦口臭,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燥,脉沉实而数。中医治疗此型腹痛主要以清热泻火、攻下里实为主。大承气汤加减。

4、湿热中阻型腹痛:

腹痛不适,胸闷不舒,身热口苦,肢体困重,纳呆恶心,大便秘结或溏滞不爽,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中医治疗此型腹痛主要以清热、化湿、行滞为主。枳实导滞丸加减。

5、食积胃肠型腹痛:

腹部胀满,疼痛拒按,纳呆恶食,嗳腐吞酸,或痛而欲泻,泻后痛减,舌苔浊或腻,脉沉滑有力。中医治疗此型腹痛主要以消食导滞为主。保和丸加麦芽、鸡内金等。

6、肠道气滞型腹痛:

腹胀疼痛,攻窜不定,肠鸣有声,得嗳气或矢气则疼痛减轻,脉弦。中医治疗此型腹痛主要以理气止痛为主。天台乌药散加减。

7、瘀滞胃肠型腹痛:

腹痛拒按,痛如针刺,痛处固定不移,或可触及包块,舌质青紫,脉涩。中医治疗此型腹痛主要以活血化瘀、通络止痛为主。少腹逐瘀汤加减。

8、瘀热内郁型腹痛:

腹痛剧烈,腹皮拘急,压痛明显而拒按,或可触及包块,口渴喜冷饮,大便秘结,小便短黄,舌红苔黄,脉数。中医治疗此型腹痛主要以化瘀、清热、止痛为主。大黄牡丹皮汤加减。

9、虫积肠道型腹痛:

绕脐腹痛,时作时止,按之腹软,或可触及条索状虫团,胃脘嘈杂,或嗜食、吐涎,脉浮洪或乍大乍小。中医治疗此型腹痛主要以安蛔止痛为主。乌梅丸加减。

10、脾胃虚寒型腹痛:

腹痛绵绵,时作时止,喜热恶冷,痛时喜按,饥饿劳累后更甚,休息后稍减,大便溏薄,神疲乏力,畏冷肢凉、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中医治疗此型腹痛主要以温补脾胃为主。理中汤或黄芪建中汤加味。

中医治疗胆管癌的偏方

胆管癌的治疗有很多的方法,对于中医的治疗也是不错的偏方,这个你知道吗?但是中医的治疗偏方是根据症状来治疗的,所以用这种方法 去治疗是要熟悉自己的病情,然后根据专家的建议,用正确的中医方法去治疗。下面听听专家的介绍吧。

中医治疗胆管癌偏方根据症状:

①湿热蕴蒸

主证 右上腹胀痛或隐痛,可向腰背部放射,甚或右上腹可扪及包块,身目黄色鲜明,口渴或不渴,心中懊憹,纳减恶心,小溲短赤,大便秘结,舌苔黄腻,脉弦数。

治法 舒肝利胆 清热利湿退黄。

方药 大柴胡汤(《金匮要略》)合菌陈蒿汤(《伤寒论》)加减

②热毒炽盛

主证 发病急骤,身如金黄,高热烦渴,腹胀满疼痛,神昏谵语,或衄血,便血,右上腹积块痛不可触,口苦口干,大便燥结,舌质红绛,苔黄而燥,脉弦数或细数。

治法 清热解毒 凉血护阴

方药 犀角散(《千金要方》)加减

③寒湿郁滞

主证 右胁腹隐痛或胀痛,右上腹包块明显,黄疸暗晦,纳少脘闷,或见大便不实,神疲畏寒,舌质淡苔腻,脉象濡缓。

治法 温里助阳 利湿退黄 ----中医治疗胆管癌的方法

方药 茵陈四逆汤(《张氏医通》)加减

④脾阳虚衰

主证 形体消瘦,右胁腹隐痛,可扪及包块,身目俱黄,黄色晦暗,肌肤不泽,神疲畏寒,肢软乏力,纳差少眠,大便溏薄,舌质淡苔腻,脉细或濡。

治法 健脾温中 补养气血

方药 小建中汤(《伤寒论》)加减

以上就是专家给大家带来的相关胆管癌的中医治疗方法,希望对于胆管癌患者会有很好的帮助。在采用合理西药治疗的同时,可以根据医生的叮嘱,来合理的服用中药治疗,来辅助病情的康复。然后就是多加的注意好休息,让身体及早的康复。

风热感冒中医治疗

1、针刺疗法

先针风池,针感应向后头颞部散射,后针其他各穴,强刺激,留针20分钟,每日1次。鼻塞重加迎香、上星;头痛加太阳、印堂;咽痛加刺少商放血;咳嗽加风门、肺俞。

均用三棱针微刺出血。咽痛加天突、合谷;头痛加太阳;咳嗽加身柱;鼻塞加迎香。均用毫针中等刺激,徐徐提插,短促行针。

取消毒三棱针,在少商、太阳穴局部消毒后,点刺出血。在肺俞、大椎穴处,以投火法拔罐15分钟。用梅花针对手太阴肺经循行沿线叩刺出血。

局部皮肤消毒后,以消毒大头针在大椎穴处挑刺出血,然后火罐拔引。再以消毒三棱针在然谷穴点刺出血。

2、指针疗法

取穴:太阳、攒竹、风池、风府、肺俞。

手法:平补平泻,即用拇指尖点动5次,揉动5次,再点动5次,再揉动5次。各穴均用此法。

3、梅花针疗法

取穴:风池、大椎、合谷、曲池,以及胸背部、后颈部。头痛加太阳;鼻塞加迎香;咳嗽加太渊、颌下。

手法:用梅花针中度或较重刺激,一日治疗2~3次。

4、按摩疗法

病人取坐位或俯卧位,医者站其对面,双手拇指置于病人两眉中间之印堂穴处,用拇指腹面沿头正中线向上直推至百会穴,复用按法点按,然后继续向后头推动直至枕骨上之风府穴,并用按法点按风府。如此反复操作3~5次。

病人坐位或卧位,医者先用一只手固定病人头部,另一只手从眉外端之太阳穴,经耳轮上方、耳后推移至风池穴,改用揉法点按风池穴,待局部产生麻胀后,用手指轻轻揉动按压点。如此反复操作2~3次。

病人俯卧,双上肢弯曲抱于胸前,自然呼吸,医者站于病人头前侧,双拇指分别置于病人颈椎两侧,治脊椎两旁的足太阳经脉,从颈椎至臀部,自上而下作直线推动,同时辅以顺时针方向的揉动。如此反复操作2~3次。

病人侧卧或站立,医者坐或站其后面,双手拇指置于病人肩胛骨缝隙外,其余四指分别握定肩上部和肩胛骨下缘,两拇指自大椎穴,沿肩胛缝向下点按,至肩胛骨下缘为止,点按时嘱病人轻轻咳嗽。此法反复操作2~3次后,改用手掌于点按过的部位进行推动,自上而下反复3~5次。

5、自我按摩疗法

以拇指腹面放于印堂,揉按20~30次。

以两手拇指或中、食指各按同侧太阳穴,各向内揉按10~20次。

两手中指或食指腹面各按同侧迎香穴,同时向内揉按20~30次,然后向上推抹20~30次。

两手拇指分别按于同侧风池穴,由轻而重地向外揉按20~30次。

一手拇指按于另一手的合谷穴,其食指按掌面相应部位,由轻渐重对拿20~ 30次(孕妇禁用)。

用中指点按大椎穴20~30次。

一手拇指按在另一侧的曲池穴上,其余四指附于肘下,由轻渐重按拿30~40 次。

以上穴位,可根据病情轻重选择应用,每日施行2~3次。

6、贴敷疗法

金银花12克,连翘12克,荆芥穗12克,淡豆豉9克,薄荷9克,桔梗9克,牛蒡子6克,淡竹叶6克,甘草12克,以麻油150毫升,熬药去渣,加入黄丹150克,收膏。

取膏贴于锁骨切迹上方和咽喉区(即会厌上方两侧)。本膏有辛凉解表散热作用。

白矾、小麦面粉适量。

白矾研为细末,与面粉共和,用醋或开水调成膏状。取膏贴于两侧涌泉穴,覆以纱布、胶布固定。一日一换。白矾性寒有清热作用,敷于涌泉穴,取釜底抽薪之义。

绿豆粉100克,炒热;鸡蛋清1枚。二味调和作饼,敷胸部。3~4岁小儿敷半小时取下,不满周岁小儿15分钟取下。

7、熏洗疗法

黄柏125克,防风15克。

置黄柏、防风于砂锅内,加水1500毫升,煎成1000毫升,用药液蒸气熏颈部两侧及天突穴、风池穴。每次20分钟。同时吸入蒸气10分钟,每日1次。

大葱白125克,薄荷叶6克,黄酒125克。

将大葱放碗内,加入温开水半茶杯捣汁,再将黄酒炖开,冲薄荷叶,1~2分钟后,倒出黄酒 (薄荷叶不用),连同葱汁和匀。取毛巾蘸汁,擦两太阳穴、两肘弯、两手心、两窝、两足心、尾闾骨旁及前后胸肋骨间。擦时要用力均匀,轻重适度。

冬桑叶30克,黄菊花15克,黑山栀10克,独活45克,天麻45克,薄荷汤为丸,热水1000毫升化开洗头。

耳鸣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肝火致耳鸣

人出现长期紧张、焦虑等负面情绪时,易引起肝郁化热。中医讲“肝胆相照”,肝火会引起胆热,胆的循行是绕着耳朵循行的,所以肝火最终可致耳鸣。

肝火引起的耳鸣发作突然,声音大且强,持续之间长,声音类似吹风、刮风或者是火车、机器轰鸣,严重者甚至听到打雷一般的耳鸣。

中医失眠治疗 胆热或痰热内扰型

多由情志不遂,疏泄失职,生痰化火,内扰心神所致。临床心烦易惊,少寐多梦,口苦呕恶。治以清热化痰,和中安神。宜温胆汤加减。

陈皮10g,半夏10g,竹茹10g,枳壳10g,远志10g,胆南星10g,菖蒲10g,甘草10g。郭老认为:胆经不宜热,清热只用竹茹,即可以达到清热安眠的作用,肝胆相表里,胆热又多为虚火,因而治疗只使胆温而不能使胆寒。

中医治胆管癌

胆管癌可以食疗。应注意的三大原则:一、强调均衡营养,注重扶正补虚 。胆管癌病人“内虚”是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主要矛盾。因虚而致癌,因癌而致虚,虚中夹实,以虚为本。食疗的目的是保证胆管癌病人有足够的营养补充,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促进病人的康复,应以扶正补虚为总原则。故《内经》说:“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在扶正补虚的总则指导下,对胆管癌病人的食疗应做到营养化、多样化、均衡化。正如《内经》所云:“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失之偏颇,则有害无益。 二、选择抗癌食品,力求有针对性 。药食同源,部分食品兼具食疗抗癌作用,可有针对性地选择应用。日常生活中的食物如大蒜、豆制品、绿茶等,都是抗癌良药。香蕈、莼菜、桂圆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免疫力和治疗作用。此外,尚有较多品种如无花果、地耳、杏仁、荸荠、乌梅、百合、银耳、黄精、蚌肉、田螺、山雀、燕窝、蕺菜等,都有抗癌效果。 三、熟悉性味归属,强调辨证施食。胆管癌与其他疾病一样,病人都有阴阳偏胜、寒热虚实之不同。食物也有寒热温凉、辛甘苦酸咸四气五味之别。热证宜寒凉,寒证宜温热;五味入口,各有所归,甘入脾,辛入肺,咸入肾,苦入心,酸入肝。辛味温散,如生姜、葱白;甘味和缓,如山药、芡实、饴糖;淡味渗利,如冬瓜、薏苡仁;酸味收涩,如乌梅、山楂;咸味软坚,如海藻、昆布、牡蛎等。

相关推荐

中医怎么治疗原发性胆囊癌

1、胆囊癌中药治疗是胆囊癌治疗的重要手段和方法。胆囊癌中药治疗药物多达数百种,有纯天然中草药,也有经中医师炮制过的中草药。临床常用的胆囊癌中药治疗药物有半枝莲、八月札、山豆根、白花蛇舌草、蚤休、土茯苓、龙葵、藤梨根、肿节风、水杨梅根、雷公藤、虎杖等等。 2、胆囊癌中药治疗配合手术治疗,可促进患者身体机能恢复,增强抵抗力,巩固疗效,以减少术后复发。 3、胆囊切除后的患者,有胃胀、食少口苦,大便秘结,乏力,舌苔黄腻,脉弦现象的,宜用胆囊癌中药方:柴胡10克,制半夏10克,炒黄芩12克,枳实10克,生大黄10克

中医治疗风湿热的偏方

一、熏洗疗法 熏洗疗法是将中药煎煮后,乘热对患部熏蒸或浸泡,使药性从毛孔直入病所。有祛风散寒,舒筋活络的作用。主要用于治疗风寒湿痹。现介绍几种常用的配方。 1、川、草乌各20g,白芷50g,羌活、独活各50g,细辛10g,川芎、桂枝各30g,威灵仙、伸筋草、透骨草各60g,水煎,每日2~3次,每次15分钟,5~10天为一疗程(贵州医学院附院方)。 2、海桐皮、桂枝、海风藤、路路通、宽筋藤、两面针各30g,水煎,每日1次,每次20分钟,连续使用1个月(《实用中医内科学》方)。 3、土鳖虫12g,苏木30g,

热伤风的中医治疗方法

一、不同热伤风的食疗方法--暑湿型 典型症状 头晕、烦渴、呕吐或腹泻、不思饮食,伴有发热、恶寒、头痛或全身疼痛等。 推荐食疗方 1.扁豆花藿香饮 扁豆花20克,藿香12克,银花10克,白糖适量。将扁豆花、藿香、银花洗净,加水适量煎煮,以白糖调味即可饮服。 中医认为扁豆花具有很好的健脾化湿作用,藿香具有化湿、止呕、解暑的作用,二者与清热解毒、疏散风热的金银花合用,可起到很好的化湿解表效果。 2.藿香叶粥 鲜藿香叶20克,煎汤待用。先用粳米100克煮粥,加入煎好的藿香煮沸,即成藿香粥,每天服用2次。具有健脾、

中医治疗胆囊癌有效果吗

胆囊癌的恶性程度很高,而且往往在胆囊癌早期不易被发现,因此会给治疗带来很大的难度。中医治疗胆囊癌目前常常用于临床,可是中医治疗胆囊癌的效果好吗? 中医中药治疗胆囊癌效果是比较理想的。胆囊癌患者通过服用中药抗肿瘤,可以起到稳定瘤灶,缓解症状,减轻手术、放化疗副作用,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的作用。 中医认为胆囊附于肝,与肝相表里,凡气血郁积胆腑,湿热瘀结中焦,必影响肝的疏泄和胆的中清、通降。中医治疗晚期胆囊癌的经验是“胆病以肝求之,先通过辨证论治控制痛、胀、疸、热,随即回归健脾和胃,坚持人体气血通畅阴阳平衡

肝胆火旺的中医治疗方法

肝胆火易在春夏之交发作,使得很多人早上起来觉得口苦,刷牙的时候干哕,严重时还有牙龈出血。这些人晚饭应该少吃油腻、避免过饱,可以辅助吃酸寒性质的物,比如山楂丸和乌梅汤。 健康饮食 肝胆的火可能会因为饮食比较辛辣而引起,比如说老吃辣椒、喝烈酒,也可能因为情绪激动,肝火旺盛而引起。而我们今天讲的是六淫邪气里面外感的火热邪气引发的这种肝胆的火,病因和病机与七情和饮食引发的肝胆火有所不同。 健康饮食 这种火容易发生在春夏之交,大家都知道,春天属于木,夏天属于火,而木和火的关系又是木生火。肝胆火的表现就是很多人早上起

中医怎么治疗肺热咳嗽

麻黄 用于肺气壅遏所致的喘咳证。能开宣肺气,散风寒而平喘。与杏仁、甘草配伍,可增强平喘功效;若属热邪壅肺而致喘咳者。 1)经典古方:麻黄与石膏、杏仁、甘草等配伍以清肺平喘,即麻杏石甘汤。 2)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麻黄中的麻黄碱对支气管平滑肌有松弛作用,甲基麻黄碱可使支气管扩张.麻黄水溶液提取物对咳嗽有明显的镇咳作用。 桑白皮 泻肺平喘,利水消肿。用于肺热咳喘,面目浮肿,小便不利等症。《本草纲目》中记载:桑白皮治肺气热盛,咳嗽而后喘,面肿身热。一般情况下水煎服,5—15g。泻肺利水,平肝清火宜生用,肺虚咳嗽

高热惊厥的中医辨证治疗

小儿高热惊厥发作之时,热势较高,四肢抽搐,两目直视。大约持续3-5分钟后一般能够缓解。抽搐缓解后,患儿发热仍很高,这时如不积极退热,可能还会再次发生惊厥。在这种情况下,中医治疗应采用清热解毒,平肝熄风的方法。中药可选用羚羊角、生石膏、钩藤、菊花、生地、桑叶、寒水石、黄芩、郁金等。也可以选用牛黄镇惊丸、救急散、小儿牛黄散等中成药。还可以用羚羊角粉冲服。 小儿高热惊厥缓解后,发热渐退,病情平稳之后,中医应根据患儿所患疾病,临床主要证候特点,进行辨证治疗。如果是因为一般感染性疾病导致的惊厥,中药治疗应侧重清热解

中医妙招治疗痰热咳嗽

燥火咳嗽:干咳、少痰、唇及咽喉干燥。可用凉膈散或清燥救肺汤来清燥润肺。 痰湿咳嗽:痰多粘稠,喉中呼噜作响,可能出现胸闷,呼吸急促等症状。可服用二陈汤治疗,作用是健脾燥湿,化痰止咳。 体虚咳嗽:咳嗽时发时止,面目苍白、两颧(眼睛之下的颜面骨)发红、提气不上或手足发烧,有时痰中带血或咯血。可选用麦门冬汤或补肺汤治疗。宜从补益肺气、润肺止咳着手。

潮热治疗

治疗概述 就诊科室:中医中医综合治疗方式:药物治疗 支持性治疗治疗周期:3-6个月治愈率:60-70%常用药品:安乐片 妇康宁片治疗费用:根据不同医院,收费标准不一致,市三甲医院约(5000——8000元) 潮热西医治疗 更年期妇女日常应注意自己的一切活动、饮食、环境和情绪等方面变化,必要时也可记日记。有些妇女就在这个过程中发现了诱发潮热的行为模式。因此,也就找到对症克服潮热出现的方法。避免姻酒酒精和尼古丁的刺激,会造成血压和精神方面的异常变化,故更年期妇女不宜饮酒、吸烟,咖啡、茶等也应少饮。 放松身

大肠湿热可用中医疗法治疗

1、针刺 取穴天枢、足三里、阴陵泉、曲池、委中;发热恶寒身痛者加合谷、曲池;暑热吐泻者加金津;玉液;胃脘胀痛者加中脘、内关;食积者加巨阙;便粘腻,腥臭,里急后重者加上巨虚、下巨虚,强刺激。曲泽、委中、金津、玉液可点刺放血,天枢穴刺后拔罐。休息痢加脾俞、胃俞、关元、肾俞。日治疗1次。 2、拔罐 在大肠俞、三焦俞、气海、天枢、关元和足三里的穴位上,每日拔吸一次。 文中小编为各位家长推荐了小孩大肠湿热适合吃的食物,此外,大肠湿热还可以用拔罐、针刺来治疗,但是小编在这里建议大家,大肠湿热要注意饮食习惯跟生活起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