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参麦冬五味子泡水喝的用量 人参麦冬五味子的禁忌
人参麦冬五味子泡水喝的用量 人参麦冬五味子的禁忌
1.外感风寒无汗证者,忌用人参麦冬五味子敛阴止汗,因为五味子酸涩收敛,汗不出,外邪难去,可能导致病情加重。
2.人参麦冬五味子用药的辩证要点是“久咳肺虚”,如果有实邪表现,痰多咳嗽者,当忌用。
3.余热未清的气阴两伤证者应当慎用,温病多有发热大汗,病后多有气阴两虚症候,与生脉散证相似,但应分清内热是否完全清除,若内热未尽,断不可早用,以免造成余热难清。
大暑养生!防病养生的5个关键点,一定要记住! 1、暑邪:让你气阴两虚
暑邪是夏季最主要的邪气,夏季汗出过多会带走体内津液,进一步发展会导致气阴两虚。
气伤了以后,推动血液运行的能力就弱了,所以血液容易运行迟缓,很容易发生心脑血管疾病,尤其是脑梗、心梗。
1.生脉饮。取补气的人参5克,清热滋阴的麦冬5克,敛气、敛津的五味子5克。把人参、麦冬、五味子放到杯子里用开水焖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喝焖出来的水即可。
这些药材可以反复冲泡,冲泡到最后还可以把这三样吃掉。
2.清凉绿豆汤。准备绿豆30g,芦根9g,生甘草3g,先将芦根、甘草用纱布包好,加水适量与绿豆同煮,去药包后饮用就可以了,能防暑消暑。
五味子麦冬西洋参泡水的功效
益气养阴。
五味子、麦冬、西洋参泡水喝,来自于一个著名的方剂“生脉饮”,只不过生脉饮是以人参、麦冬、五味子为原材料,而这里使用西洋参将其替代,但西洋参同人参一样,具有补气养阴的作用,且麦冬也是一种具有补气养阴功效的药材,而五味子性味酸、涩,具有很强的收敛作用,所以将五味子麦冬西洋参泡水喝,有很好的益气养阴的功效。
男性养生茶配方
1.山楂茶。把山楂切片每天放2-3枚,用热水冲泡即可。不适合脾胃虚弱者,如果正在补身体,不要和人参等补药一起服用;山楂茶有利于降血压、预防心血管疾病、瘀血经闭等现象。
2.枸杞菊花茶。将枸杞、白菊花同时放入较进杯中,用沸水冲泡,加盖焖15分钟后即可饮用。有降压泻火、养阴明目的作用;同时菊花和山楂也能搭配泡茶,可以起到促进消化、美容养颜、清热降火的作用。
3.洋参麦冬茶。将大枣洗净后与西洋参、麦冬、五味子一起放在盛水的锅里,熬煮后加入冰糖搅匀即可。有健胃开脾的功效,适合疲劳乏力,久咳少痰及身体虚弱者。
民间治低血压偏方 参麦五味子鱼汤
材料:人参、麦冬、五味子各5克,鱼1条,糯米10克。
用法:先将上述材前三味材料用水煎煮,取煎液备用。再将鱼去鳞后洗净,与糯米一起用上述煎液煮汤。每周服用2次,连服9周。
功效:可以补气养阴,适用于治疗低血压症。
人参的功效与作用
1、人参味甘、微苦,性微温,归脾、肺、心、肾经,气雄体润,升多于降;具有补气固脱,健脾益肺,宁心益智,养血生津的功效。
2、人参主治大病、久病、失血、脱液所致元气欲脱,神疲脉微;脾气不足之食少倦怠,呕吐泄泻,肺气虚弱之气短喘促,咳嗽无力,心气虚衰之失眠多梦,惊悸健忘,体虚多汗,津亏之口渴,消渴,血虚之萎黄,眩晕,肾虚阳萎,尿频,气虚外感。
中医是如何使用人参养生
人参一个比较好的用法,就是泡酒。可以用两根生晒参,放在50度的白酒里,泡两个月就可以喝了。人参的药力会不断地溶出,酒喝完以后,还可以再加入一些酒。
人参酒适用于气虚的人,这种人总感觉没力气,面色发白,动辄气喘,容易出汗等。如果阴虚明显,可在里面放50克麦冬,以矫正人参的药性。一般的人也可以将人参酒当保健酒喝。
喝酒有益于养生,很多百岁老人都喝酒,但是他们每天只喝很少的一点,每次量都不大,只喝一小盅,长期坚持。这说明酒能活血通络,对人的长寿是有好处的。
另外一个人参的用法,是一个简单的方子,叫生脉饮。生脉饮,也叫生脉散,在清宫里,从乾隆开始,历代皇帝都服用人参,其中乾隆服用得最多,有时几乎是每天都服。
但一般人服用人参易上火,为什么乾隆天天服人参却不上火呢?原来,乾隆服用人参是有讲究的,他用的方子就是生脉散。其组方就是人参、麦冬、五味子三味药。
生脉散由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李东垣创立。李东垣在很多方子里都用到人参、麦冬、五味子这三味药,尤其是他在《脾胃论》的药物加减中曾说过:“热伤元气,以人参、麦门冬、五味子生脉。脉者,元气也,人参之甘,补元气、泻热火也;麦门冬之苦寒,补水之源而清肃燥金也;五味子之酸以泻火,补庚大肠与肺金也。”这段话说明了李东垣创立这个方子的初衷。
这个方子创立出来以后,立刻广为传播。现在,在许多药店、医院,都可以见到生脉口服液、参麦注射液。在一些心脏病的救治中,参麦制剂起到了很大作用,可以迅速补足心气,使病情稳定。
人参和什么泡酒好 人参麦冬酒
材料:人参10克,麦冬30克,五味子20克,米酒1000毫升。
做法:将人参,麦冬,五味子一同捣碎,放入纱布袋中,扎紧袋口,放入干净的酒坛中,倒入米酒,密封坛口,酒坛放置于阴凉处,浸泡过程中每日摇动1到2次,浸泡2周后,过滤澄清酒液,即可饮用,每次10到15毫升,每日一次,于清晨温饮。
功效:补益元气,宁心降脂,适宜于高脂血症,久病体虚人群饮用。
出汗多的中医食疗方法
如果患者汗多易感冒,又十分怕冷,风一吹就打寒战,则属阳虚,宜补气温阳。药用桂枝汤加味:生黄芪、浮小麦各30克,桂枝、白芍、当归身各15克,麻黄根、炙甘草各10克、生姜5片、大枣7枚,水煎服。
盗汗:睡中出汗,醒后即止者为盗汗,多因阴阳平衡失调、阴虚火旺、肌表不固,致使汗液外泄所致。宜滋阴降火,药用当归六黄汤加减:当归、生地、熟地各15克,黄柏、知母各10克,生黄芪、鲜芦根各30克,水煎服。饮食上可选择百合、雪梨等滋阴之品,少吃羊肉、洋葱、葱、姜、蒜等热性食物,用沙参麦冬煲老鸭,平时可用沙参、麦冬、五味子或西洋参等泡水饮用。服用六味地黄丸和知柏地黄丸。
胸窝出汗:又称“心汗”,多为心气衰弱所致,可用生脉散加减:人参、麦冬各10克,五味子5克,水煎服。
手脚多汗:多因脾胃功能失调引起,若伴有口干舌燥、心烦不安、舌红少苔等症状,属于虚热症,可用增液汤(玄参30克,麦冬、细生地各24克)加减;若伴有口臭口苦、便秘、尿黄浊、舌苔厚腻等脾胃湿热症状,可用三仁汤(杏仁、飞滑石、提通草、白蔻仁、竹叶、厚朴、生薏仁、半夏)加黄芩、莱菔子、淡竹叶等。
偏汗:左侧或右侧,上半身或下半身出汗,多属营卫不调,气血不和,宜益气养营,用十全大补汤加减:人参、肉桂、川芎、熟地黄、茯苓、白术、黄芪、当归、白芍、炙甘草。老人出偏汗可能为中风先兆,应及早防治。
绝汗:多见于病情危重的心衰病人,虚汗淋漓不止,伴有呼吸急促、四肢厥冷、脉微弱,时有时无,是阳气将绝之象,可应急服参附汤:人参、附子(炮)、青黛各15克,水煎服。
男人盗汗怎么调理 男人盗汗怎么调理饮食
夜间盗汗的男性多伴随手脚心热,心烦,面部发红发热,口咽干燥等特点,这多是阴虚表现,饮食上可以多吃百合,雪梨等滋阴食物,也可以用沙参,麦冬,五味子或西洋参泡水喝,少吃羊肉,洋葱,生姜,蒜等热性食物。
这类人群有身体虚弱,食欲不振,易感冒等特点,多是气虚的表现,在饮食上应该选择多吃山药,豆浆,牛羊肉,也可以用党参或黄芪炖鸡,以补益机体,缓解气虚。
喝什么茶安神助眠 生脉茶
材料:麦冬15克,五味子5克,太子参30克(或白参15克,生晒参15克)
做法:将麦冬,五味子,太子参冲洗干净,用沸水冲泡即可(可多次冲泡)。
助眠原理:麦冬清心除烦,养阴清热,五味子敛肺止汗,生津止渴,宁心安神,人参大补元气,健脾养肺,此茶适宜于改善阴虚火旺,心胆气虚所致的多梦易醒症状。
浅昏迷的中医治疗
1邪毒内闭:
[治法]清热化痰,开闭醒神.方药:菖蒲郁金汤,药用:石菖蒲、炒栀子、鲜竹叶、丹皮、郁金、连翘、灯心、竹沥.
2亡阴:[治法]救阴敛阳,回阳固脱.方药:冯氏全真一气汤,药用:人参、麦冬、五味子、熟地、白术、附子、牛膝.
3亡阳:[治法]回阳固脱.方药:陶氏回阳急救汤,药用附子、肉桂、人参、麦冬、陈皮、干姜、白术、五味子、麝香、炙甘草.
4内闭外脱:[治法]开窍通闭,回阳固脱.方药:回阳救逆汤.用药:熟附子、干姜、肉桂、人参、白术、茯苓、陈皮、炙甘草、五味子.
人参麦冬五味子泡水喝的用量 人参麦冬五味子怎么熬
1.先按用量将人参、麦冬、五味子三味药材装入透气性好的布袋中。
2.将布袋放入砂锅中,倒入适量的清水,浸泡5-10分钟。
3.开火煮沸,等水沸腾后转小火慢煎20-30分钟,煮完后将药袋捞出。
4.将药汁倒入杯中,即可趁热饮用。
西洋参几个最佳搭配
1.西洋参+麦冬、五味子:养阴生津、敛汗。
2.西洋参+玉竹、麦冬:养阴润肺。
3.西洋参+川贝母:清热化痰止咳。
4.西洋参+甘草:补心气、益脾气。
5.西洋参+麦冬、生地:养心阴、清心热。
6.西洋参+太子参、山药、神曲、谷芽:健脾消食。
7.西洋参+瓜翠、竹叶、麦冬:补气养阴、清热生津。
五味子麦冬人参泡水的功效 人参麦冬五味子泡水喝的用量
建议人参4g,麦门冬4g,五味子3g。
方剂生脉散中,三味药材的配伍比例是人参9g,麦门冬9g,五味子6g,如果是日常养生保健喝的话,泡水用量建议比用药剂量小一些,可以将方剂中的药量减半服用,如果是用三味药来治疗相关疾病的话,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谨慎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