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人参麦冬五味子泡水喝的用量 人参麦冬五味子的禁忌

人参麦冬五味子泡水喝的用量 人参麦冬五味子的禁忌

1.外感风寒无汗证者,忌用人参麦冬五味子敛阴止汗,因为五味子酸涩收敛,汗不出,外邪难去,可能导致病情加重。

2.人参麦冬五味子用药的辩证要点是“久咳肺虚”,如果有实邪表现,痰多咳嗽者,当忌用。

3.余热未清的气阴两伤证者应当慎用,温病多有发热大汗,病后多有气阴两虚症候,与生脉散证相似,但应分清内热是否完全清除,若内热未尽,断不可早用,以免造成余热难清。

大暑养生!防病养生的5个关键点,一定要记住! 1、暑邪:让你气阴两虚

暑邪是夏季最主要的邪气,夏季汗出过多会带走体内津液,进一步发展会导致气阴两虚。

气伤了以后,推动血液运行的能力就弱了,所以血液容易运行迟缓,很容易发生心脑血管疾病,尤其是脑梗、心梗。

1.生脉饮。取补气的人参5克,清热滋阴的麦冬5克,敛气、敛津的五味子5克。把人参、麦冬、五味子放到杯子里用开水焖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喝焖出来的水即可。

这些药材可以反复冲泡,冲泡到最后还可以把这三样吃掉。

2.清凉绿豆汤。准备绿豆30g,芦根9g,生甘草3g,先将芦根、甘草用纱布包好,加水适量与绿豆同煮,去药包后饮用就可以了,能防暑消暑。

五味子麦冬西洋参泡水的功效

益气养阴。

五味子、麦冬、西洋参泡水喝,来自于一个著名的方剂“生脉饮”,只不过生脉饮是以人参、麦冬、五味子为原材料,而这里使用西洋参将其替代,但西洋参同人参一样,具有补气养阴的作用,且麦冬也是一种具有补气养阴功效的药材,而五味子性味酸、涩,具有很强的收敛作用,所以将五味子麦冬西洋参泡水喝,有很好的益气养阴的功效。

男性养生茶配方

1.山楂茶。把山楂切片每天放2-3枚,用热水冲泡即可。不适合脾胃虚弱者,如果正在补身体,不要和人参等补药一起服用;山楂茶有利于降血压、预防心血管疾病、瘀血经闭等现象。

2.枸杞菊花茶。将枸杞、白菊花同时放入较进杯中,用沸水冲泡,加盖焖15分钟后即可饮用。有降压泻火、养阴明目的作用;同时菊花和山楂也能搭配泡茶,可以起到促进消化、美容养颜、清热降火的作用。

3.洋参麦冬茶。将大枣洗净后与西洋参、麦冬、五味子一起放在盛水的锅里,熬煮后加入冰糖搅匀即可。有健胃开脾的功效,适合疲劳乏力,久咳少痰及身体虚弱者。

民间治低血压偏方 参麦五味子鱼汤

材料:人参、麦冬、五味子各5克,鱼1条,糯米10克。

用法:先将上述材前三味材料用水煎煮,取煎液备用。再将鱼去鳞后洗净,与糯米一起用上述煎液煮汤。每周服用2次,连服9周。

功效:可以补气养阴,适用于治疗低血压症。

人参的功效与作用

1、人参味甘、微苦,性微温,归脾、肺、心、肾经,气雄体润,升多于降;具有补气固脱,健脾益肺,宁心益智,养血生津的功效。

2、人参主治大病、久病、失血、脱液所致元气欲脱,神疲脉微;脾气不足之食少倦怠,呕吐泄泻,肺气虚弱之气短喘促,咳嗽无力,心气虚衰之失眠多梦,惊悸健忘,体虚多汗,津亏之口渴,消渴,血虚之萎黄,眩晕,肾虚阳萎,尿频,气虚外感。

中医是如何使用人参养生

人参一个比较好的用法,就是泡酒。可以用两根生晒参,放在50度的白酒里,泡两个月就可以喝了。人参的药力会不断地溶出,酒喝完以后,还可以再加入一些酒。

人参酒适用于气虚的人,这种人总感觉没力气,面色发白,动辄气喘,容易出汗等。如果阴虚明显,可在里面放50克麦冬,以矫正人参的药性。一般的人也可以将人参酒当保健酒喝。

喝酒有益于养生,很多百岁老人都喝酒,但是他们每天只喝很少的一点,每次量都不大,只喝一小盅,长期坚持。这说明酒能活血通络,对人的长寿是有好处的。

另外一个人参的用法,是一个简单的方子,叫生脉饮。生脉饮,也叫生脉散,在清宫里,从乾隆开始,历代皇帝都服用人参,其中乾隆服用得最多,有时几乎是每天都服。

但一般人服用人参易上火,为什么乾隆天天服人参却不上火呢?原来,乾隆服用人参是有讲究的,他用的方子就是生脉散。其组方就是人参、麦冬、五味子三味药。

生脉散由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李东垣创立。李东垣在很多方子里都用到人参、麦冬、五味子这三味药,尤其是他在《脾胃论》的药物加减中曾说过:“热伤元气,以人参、麦门冬、五味子生脉。脉者,元气也,人参之甘,补元气、泻热火也;麦门冬之苦寒,补水之源而清肃燥金也;五味子之酸以泻火,补庚大肠与肺金也。”这段话说明了李东垣创立这个方子的初衷。

这个方子创立出来以后,立刻广为传播。现在,在许多药店、医院,都可以见到生脉口服液、参麦注射液。在一些心脏病的救治中,参麦制剂起到了很大作用,可以迅速补足心气,使病情稳定。

人参和什么泡酒好 人参麦冬酒

材料:人参10克,麦冬30克,五味子20克,米酒1000毫升。

做法:将人参,麦冬,五味子一同捣碎,放入纱布袋中,扎紧袋口,放入干净的酒坛中,倒入米酒,密封坛口,酒坛放置于阴凉处,浸泡过程中每日摇动1到2次,浸泡2周后,过滤澄清酒液,即可饮用,每次10到15毫升,每日一次,于清晨温饮。

功效:补益元气,宁心降脂,适宜于高脂血症,久病体虚人群饮用。

出汗多的中医食疗方法

如果患者汗多易感冒,又十分怕冷,风一吹就打寒战,则属阳虚,宜补气温阳。药用桂枝汤加味:生黄芪、浮小麦各30克,桂枝、白芍、当归身各15克,麻黄根、炙甘草各10克、生姜5片、大枣7枚,水煎服。

盗汗:睡中出汗,醒后即止者为盗汗,多因阴阳平衡失调、阴虚火旺、肌表不固,致使汗液外泄所致。宜滋阴降火,药用当归六黄汤加减:当归、生地、熟地各15克,黄柏、知母各10克,生黄芪、鲜芦根各30克,水煎服。饮食上可选择百合、雪梨等滋阴之品,少吃羊肉、洋葱、葱、姜、蒜等热性食物,用沙参麦冬煲老鸭,平时可用沙参、麦冬、五味子或西洋参等泡水饮用。服用六味地黄丸和知柏地黄丸。

胸窝出汗:又称“心汗”,多为心气衰弱所致,可用生脉散加减:人参、麦冬各10克,五味子5克,水煎服。

手脚多汗:多因脾胃功能失调引起,若伴有口干舌燥、心烦不安、舌红少苔等症状,属于虚热症,可用增液汤(玄参30克,麦冬、细生地各24克)加减;若伴有口臭口苦、便秘、尿黄浊、舌苔厚腻等脾胃湿热症状,可用三仁汤(杏仁、飞滑石、提通草、白蔻仁、竹叶、厚朴、生薏仁、半夏)加黄芩、莱菔子、淡竹叶等。

偏汗:左侧或右侧,上半身或下半身出汗,多属营卫不调,气血不和,宜益气养营,用十全大补汤加减:人参、肉桂、川芎、熟地黄、茯苓、白术、黄芪、当归、白芍、炙甘草。老人出偏汗可能为中风先兆,应及早防治。

绝汗:多见于病情危重的心衰病人,虚汗淋漓不止,伴有呼吸急促、四肢厥冷、脉微弱,时有时无,是阳气将绝之象,可应急服参附汤:人参、附子(炮)、青黛各15克,水煎服。

男人盗汗怎么调理 男人盗汗怎么调理饮食

夜间盗汗的男性多伴随手脚心热,心烦,面部发红发热,口咽干燥等特点,这多是阴虚表现,饮食上可以多吃百合,雪梨等滋阴食物,也可以用沙参,麦冬,五味子或西洋参泡水喝,少吃羊肉,洋葱,生姜,蒜等热性食物。

这类人群有身体虚弱,食欲不振,易感冒等特点,多是气虚的表现,在饮食上应该选择多吃山药,豆浆,牛羊肉,也可以用党参或黄芪炖鸡,以补益机体,缓解气虚。

喝什么茶安神助眠 生脉茶

材料:麦冬15克,五味子5克,太子参30克(或白参15克,生晒参15克)

做法:将麦冬,五味子,太子参冲洗干净,用沸水冲泡即可(可多次冲泡)。

助眠原理:麦冬清心除烦,养阴清热,五味子敛肺止汗,生津止渴,宁心安神,人参大补元气,健脾养肺,此茶适宜于改善阴虚火旺,心胆气虚所致的多梦易醒症状。

浅昏迷的中医治疗

1邪毒内闭:

[治法]清热化痰,开闭醒神.方药:菖蒲郁金汤,药用:石菖蒲、炒栀子、鲜竹叶、丹皮、郁金、连翘、灯心、竹沥.

2亡阴:[治法]救阴敛阳,回阳固脱.方药:冯氏全真一气汤,药用:人参、麦冬、五味子、熟地、白术、附子、牛膝.

3亡阳:[治法]回阳固脱.方药:陶氏回阳急救汤,药用附子、肉桂、人参、麦冬、陈皮、干姜、白术、五味子、麝香、炙甘草.

4内闭外脱:[治法]开窍通闭,回阳固脱.方药:回阳救逆汤.用药:熟附子、干姜、肉桂、人参、白术、茯苓、陈皮、炙甘草、五味子.

人参麦冬五味子泡水喝的用量 人参麦冬五味子怎么熬

1.先按用量将人参、麦冬、五味子三味药材装入透气性好的布袋中。

2.将布袋放入砂锅中,倒入适量的清水,浸泡5-10分钟。

3.开火煮沸,等水沸腾后转小火慢煎20-30分钟,煮完后将药袋捞出。

4.将药汁倒入杯中,即可趁热饮用。

西洋参几个最佳搭配

1.西洋参+麦冬、五味子:养阴生津、敛汗。

2.西洋参+玉竹、麦冬:养阴润肺。

3.西洋参+川贝母:清热化痰止咳。

4.西洋参+甘草:补心气、益脾气。

5.西洋参+麦冬、生地:养心阴、清心热。

6.西洋参+太子参、山药、神曲、谷芽:健脾消食。

7.西洋参+瓜翠、竹叶、麦冬:补气养阴、清热生津。

五味子麦冬人参泡水的功效 人参麦冬五味子泡水喝的用量

建议人参4g,麦门冬4g,五味子3g。

方剂生脉散中,三味药材的配伍比例是人参9g,麦门冬9g,五味子6g,如果是日常养生保健喝的话,泡水用量建议比用药剂量小一些,可以将方剂中的药量减半服用,如果是用三味药来治疗相关疾病的话,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谨慎用药。

相关推荐

五味子早上还是晚上五味子最佳搭配

五味子搭配不同的药材具有不同的功效,不存在最佳搭配,只有最适合个人的配伍,如: 1.五味子+人参麦冬:益气、生津、止咳,治热气伤阴、汗多口渴。 2.五味子+麦冬、丹参、生地、酸枣仁:补益心肾、宁心安神,治阴血亏损、心神失养或心肾不交而引起的虚烦心悸、失眠多梦。 3.五味子+天麻+菖蒲+合欢皮+酸枣仁+夜交藤等能够治失眠。

怎么样才能医治睡眠不好

四款失眠食疗方助你解决失眠问题: 葱白红枣汤 红枣20枚,葱白8根。把红枣泡发,洗净,加水250毫升,用中火煮20分钟,加入葱白,继续用小火煮15分钟即成。温服,每天1~3次,每次150~200毫升。可祛风散寒、健脾养心;适用于神经衰弱所致的失眠、多梦、胸中烦闷等。 莲子桂花冰糖汤 莲子120克,冰糖150克,桂花15克。莲子用冷水泡涨,去心,上屉蒸45分钟,备用;银耳用温水泡软,除去黄根,洗净,蒸熟备用;锅中倒入适量清水,加冰糖、桂花,烧开,放入银耳略烫,捞出放入大汤碗中,然后把蒸熟的莲子倒入大汤碗中,

月子口渴怎么办 坐月子口渴缓解食谱

功效:适用于产后口渴较严重,口干舌燥,容易上火,体质较好的新妈妈。 原料:沙参15克、麦冬10克、竹叶5克、甘草3克、天冬10克、冰糖适量。 做法:将沙参、麦冬、竹叶、甘草、天冬一起放入锅中熬汤,加入冰糖后温饮,每日一剂,少量多次服用。 功效:适用于产后口渴,身体较虚弱的新妈妈,但胃部饱胀、口腻多痰、消化不良、舌苔厚腻的妈妈忌服。 原料:党参30克、麦冬20克、五味子、知母各10克、石斛20克、粳米100克、蜂蜜适量。 做法:把党参、麦冬五味子、知母、石斛加水煎煮两次,每次30分钟,过滤去渣;把两次蒸煮

五味子煲汤怎么搭配

1.五味子搭配麻黄根、牡蛎:敛肺止汗 2.五味子搭配山茱萸、熟地、山药:补肾、涩精止遗。 3.五味子搭配补骨脂、肉豆蔻、吴茱萸:止泻涩肠。 4.五味子搭配山茱萸、熟地、山药:敛肺益肾,治肺肾两虚咳喘 5.五味子搭配麻黄、细辛、干姜:敛肺止咳,治风寒咳嗽 6.五味子搭配人参麦冬:益气、生津、止咳,治热气伤阴、汗多口渴。

五味子怎样泡水

五味子泡水用量控制在1.5-6克之间,不宜过量,以免引起胃部不适或者便秘。 五味子有敛肺、滋肾、生津、敛汗、涩精的功效,建议可以和一些具有补肺、益气、生津、滋阴、补肾、涩精、止泻、安神、宁心功效的食材或者药材一同用,比如说山茱萸、熟地、生地、山药、麦冬人参、丹参、酸枣仁、西洋参、枸杞子等等。 五味子泡水在早上或者上午,吸收效果最好。如果肠胃较好,可以在饭前,胃肠功能不佳,经常胃痛、胃酸过多的则建议在饭后

五味子麦冬人参泡水的功效

敛阴止汗,益气生津 五味子麦冬人参三味药配伍起来即方剂生脉散,主要用于温热、暑热、耗气伤阴证的治疗,暑热伤肺,津液外泄,故汗多;肺气受损,故气短懒言、神疲乏力;耗伤津液,则咽干口渴。 方中人参是君药,有补肺气、生津液的功效,麦冬养阴清热,润肺生津,故为臣药,人参麦冬合用,益气养阴功效更强,五味子味酸,敛肺止汗,生津止渴,是佐药,三药一补一润一敛,可使阴虚自汗、口渴气短等症候较前改善。

生脉饮的好处是什么

生理性低血压:我们通常所说的低血压(收缩压低于90mmHg,舒张压低于60mmHg)多指生理性低血压,也就是没有明显症状或者是有一定症状的慢性持续性低血压。生理性低血压往往与家庭遗传有关,大多无明显自觉症状,常常在体检时才被发现,也有少数病人有轻度头昏、乏力、心慌等症状。对有症状的低血压,中医认为是气血不足的表现,常用的方剂有生脉饮,即红参(或者太子参)10~15克,麦冬15克,五味子15克加减使用。以阴虚为主用太子参,气虚为主的用红参,同时对于气血两虚的可以加用补血食物,如桂圆肉、当归参等。 生脉饮是我

治疗甲亢的中药方剂

1、白虎汤合知柏地黄汤 用法用量:生石膏先煎好备用,取知母,甘草,生地,山药,太子参,萸肉,麦冬,生牡蛎,五味子,玄参,香附,丹皮。加水进行煎服,每天使用一剂。 功效主治:对于甲亢患者有滋阴泻火,软坚散结的功效。 适宜人群:比较适用于阴虚头旺,症见面红,心悸,汗出,急躁多怒,纳亢消瘦,舌红苔黄,脉弦数者的甲亢患者。 2、黄芪生脉饮合杞菊地黄汤 用法用量:黄芪,党参,麦冬,五味子,枸杞子,生地,山药,萸肉,白芍,香附,制首乌,生牡蛎,甘草。用水煎服,每天1剂。 功效主治:这具有益气养阴,平肝潜阳的功效。 适

出汗过多怎么办 夜间出汗多怎么办

夜间入睡后汗液不自觉流出,醒后即停的又叫盗汗,这种情况下的出汗多多是由于阴虚内热,迫汗外泄所致。 一般建议议养阴清热敛汗为原则,平常可吃一些百合、银耳、枸杞、洋参,少吃羊肉、洋葱、葱、姜、蒜等热性食物,必要时可用沙参、麦冬五味子等中药调理。

麦冬怎么煲汤 人参麦冬炖瘦肉

材料:五味子6克,人参麦冬各10克,冬瓜30克,猪瘦肉50克,生姜5克,葱10克,食盐3克,上汤600毫升。 做法:把人参洗净润透,切片,麦冬洗净去心,五味子,冬瓜洗净,姜拍松,葱切断,猪瘦肉切成4厘米见方的块。将所有食材放入炖锅内,倒入上汤,开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炖煮1小时即可。 功效:此汤活血清热,滋阴养血,适宜于心阴虚的冠心病人群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