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致失眠心悸过劳死
恐致失眠心悸过劳死
职场人士要注意健康
随着“职场三低族”的增加,失业、感情、身心健康等三方面也呈现高风险,甚至因为压力大增,产生轻生念头。身心科医师指出,门诊发现,就医人数持续攀升,及早治疗,可预防轻生。临床上曾遇过任职于电子公司的女性罹患重度忧郁症,所幸治疗之下已经痊愈。建议民众遵循4个绝招,远离忧郁和焦虑!1名曾任职于电子公司的林小姐,工作上面对庞大业绩压力、长期加班、主管言词谩骂,还被一波波的裁员潮压得喘不过气,担心下一个被裁员的就是自己。长期下来,原本乐观开朗的她变得郁郁寡欢,睡眠质量也大受影响,甚至将自己关在家里足不出户。林小姐曾求助多达7名医师,服用许多药物都没有好转,最后谘询到第8位医师,才知道自己罹患重度忧郁症。持续看诊3年,林小姐积极与医师配合,目前已经重拾笑容,也回到职场展开新生活。
职场三低族增加,恐致失眠心悸过劳死
像林小姐这样身心煎熬的上班族不在少数,身心科医师黄伟俐指出,“职场三低族”越来越多,也就是薪资成长低、生活期待低、身心耐受低,这个族群的民众往往都有压力破表的状况。近年物价飙涨,薪资成长却相当缓慢,甚至原地踏步,造成许多受薪阶级成为穷忙族。
另外,许多民众都身处“上班打卡制,下班责任制”的循环中,对于生活已经没有期待。随着压力的增加,容易失眠、自律神经失调、胃食道逆流、心悸恐慌等状况,近年来更有不少过劳死的案例。这些都是身心耐受度低的现象。
黄伟俐医师表示,随着“三低”族群的增加,“三高”风险也跟着提高,即失业风险高、感情与失婚风险高、身心健康风险高。近来无薪假人数增加,年前恐怕还有一波裁员潮,长期失业的心理压力,会使情绪处于忧郁或焦虑的状态,甚至出现轻生的念头。
另外,由于工作占据太多时间,无法兼顾感情和家庭,酿成情感危机,走上分手或离婚一途。今年已出现好几个父亲带小孩一起轻生的案例,这跟工作、感情、生活同时出问题有关,忧郁症会突然变得很严重。长期下来,甚至可能造成身心健康突然崩盘,发生过劳死、壮年癌症早逝等憾事。
连续两周出现症状尽快寻求专业协助
提醒,民众如果连续一至两周出现体重下降、食不下咽、泪流满面、天天拉肚子、失眠、非常抗拒上班等现象,可能就是心理压力过大以致无法负荷,就应立即寻求专业协助。
身心科医师4绝招远离忧郁有办法
身心科医师赖虹均表示,焦虑症和忧郁症常见的症状包括胸闷、心悸、头痛、失眠、对事物失去兴趣、对人生感到无望与无助。赖虹均医师提出4个绝招建议,教民众远离压力。
培养兴趣,适度社交
培养休闲兴趣,调剂身心状态和释放压力;适度且良好的社交关系,也有助于减少压力荷尔蒙,让身心保持在最佳状态。规律适度的运动很重要,很多人只靠吃东西、购物纾压,缺乏运动或兴趣,身心健康跟生活容易出问题。
寻求谘商,检视身心灵
每天花一点时间,自我检视当日的烦恼、困难,以及所抱持的态度、拥有的资源与支持,自我判断是否需寻求心理谘商服务,一旦发现需要专业咨询,立刻求医。谘商不代表病情严重,其内容可以包括职尝职涯、家庭、人际等领域,做一番整理,重新出发。
年轻人过劳死三大根本原因
近日,国内各大媒体接连报道了多起年轻白领猝死事件,《中国青年报》报道称,我国每年“过劳死”的人数达60万人,已超越日本成为“过劳死”第一大国。这意味着,每天约有1600人死于因劳累引发的疾病。更可怕的是,越来越多的都市白领由于长期工作劳累,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
北京青年压力管理服务中心特聘压力管理专家郝滨告诉记者,这几年来,“年轻拿命换钱”成了国内职场中青年员工生存状态的真实写照。郝滨解释说,“过劳死”是个人正常生理规律遭到严重破坏造成的,主要有工作时间过长,劳动强度过重、心理压力过大这三大根本原因。一般来说,引发过劳猝死的病因主要是心脑血管和消化系统疾病等。
郝滨说,“过劳死”是社会高速发展时期无法避免的问题,美国、日本、韩国等都曾遇到过,但“过劳死”是可以预防的:首先,作息和三餐要保持规律,营养也要跟得上;其次,工作强度越大、时间越长,所需要休息的时间也应该相应变长;最后,要学会主动休息,在参加强度大的工作之前就应提前把身体休息好。郝滨提醒说,如果工作劳累后,出现了失眠、厌食、胃痛等身体反应,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对于企业而言,预防“猝死”悲剧,首先要保障员工的劳动福利和待遇。其次,公司企业有责任和义务控制员工工作时间和工作强度,安排工作时需要从员工实际承受能力出发,目标不要过高,同时为员工做好心理辅导。此外,政府也要对预防“过劳死”知识进行社会推广,尤其要对全人群普及健康知识,主动制定预防措施。
失眠心悸心慌是怎么回事
失眠心悸、心慌是怎么回事
心悸是指不是因为惊吓而自心跳不宁的疾患。患者自觉心跳快而强,并伴有心前区不适感。心悸多与失眠、健忘、眩晕、耳鸣等并存,凡各种原因引起心脏搏动频率、节律发生异常,均可导致心悸。失眠是表现为难以入眠、不能入睡、维持睡眠困难、过早或间歇性醒来而引致睡眠不足的症状,如果一个人长时间的失眠,不但会引起人的疲劳感、不安、无精打采、全身酸痛、反应迟缓、记忆力不集中、头痛等等,还会造成神经衰弱甚至诱发抑郁症。
那么,导致失眠心悸的原因是什么呢?
1、引起心悸的原因一般与心脏活动过度有关,情绪波动、精神紧张、惊吓、体育锻炼、重体力劳动、大量吸烟、过量饮酒、喝浓茶等都可发生失眠心悸症状。
失眠心悸怎么回事,能治好吗
2、生气、换环境、心理压力大等等,会引起人情绪波动,进而造成失眠心悸。
3、病理性心悸的原因有心脏病、胃病、颈椎病、甲状腺功能亢进、发热、严重贫血、急性出血等。另外,神经衰竭和心脏神经官能症患者也容易出现失眠心悸的症状。
治疗失眠心悸心慌有什么办法
1、物治疗:很多患者选择西药治疗,例如服用安眠、抗精神类疾病等物帮助睡眠。专家提醒,安眠连续服用不能超过一个月。绝大多数安眠药在医院以外的地方是买不到的,只能到医院就诊,经过医生的诊断后,才能开。并且临床上,医生也会特别小心地根据患者的情况来开,一般不会超过一个月,并且还要求患者定期复查,时刻监测。这样做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副作用大。而且长期服用安眠,可能出现物依赖、过度镇静后感知能力下降、脏器受损等情况。
人参灵芝能一起泡酒吗 灵芝的药理作用
镇静,催眠,抗惊厥,镇痛,止咳祛痰,平喘,强心,抗心肌缺血,抗动脉粥样硬化,免疫增强,抗过敏,抗肿瘤,保肝,解毒,抗辐射,抗凝,抑制平滑肌,促进蛋白质,核酸合成,降血糖,抗菌作用。应用于治疗神经衰弱,白细胞减少症,冠心病,高血压,高血脂,肝炎,男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气血不足所致失眠,心悸,健忘等症。
按穴位治疗失眠心悸
睡眠不好是都市人群的典型症候。,失眠时不妨按按手腕上的内关、神门两穴(见资料图片3)。两穴均可缓解心血管系统的不适,并各有侧重。内关穴的定位为“前臂正中,腕横纹上2寸,在挠(骨)侧屈腕肌腱同掌长肌腱之间”,有个简单的测量办法,即先握拳屈腕,可摸到手臂正中的两根最为凸起的筋,内关穴约在两筋之间,再以手掌与手腕相接的横纹到肘部的距离为12寸,则选择靠近手腕一端的六分之一处为内关穴。按此穴可缓解胸闷、心慌、眩晕、晕船、胃痛、呕吐。
神门穴对失眠的缓解效果更为突出。其位置是“手腕关节手掌侧,尺(骨)侧腕屈肌腱的桡(骨)侧凹陷处”。简单来说,先拳屈腕,摸到手臂上最靠近小指一侧的一根筋,神门穴的位置在这根筋近大拇指方向且在手腕横纹上。
有些为人们所熟知的急救穴位,其实也有保健防病的效果。例如合谷穴,即虎口处正中略偏向第二掌骨处,可刺激人从混沌中立即清醒,其实,该穴还有缓解腹痛和便秘的效果。此外,经常按压耳甲腔(即外耳廓与耳道之间的空间),可起到调整脏腑功能的效果。
要提醒的是,上述保健穴位,除了任督脉上的穴位外,分布上一般为对侧的两处,例如神门、内关在左右手腕就各有一处,按压时切莫遗漏了一个。此外,按压穴位时应保持一定的频率和力度,一般建议一次按压持续五至十分钟。
是不是很神奇呢,马上给自己按一按,赶走失眠。
过劳死是怎么引起的
“过劳死”是因为工作时间过长,劳动强度过重,心理压力太大,从而出现精疲力竭的亚健康状态,由于积重难返,将突然引发身体潜在的疾病急性恶化,救治不及时而危及生命,据报道:日本每年约有1万人因过劳而猝死。根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统计,在美国、英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地都有过劳死流行率记载;而“过劳死”一词是近15年来才被医学界正式命名。有关资料表明,直接促成“过劳死”的5种疾病依次为:冠状动脉疾病、主动脉瘤、心瓣膜病、心肌病和脑出血。除此以外,消化系统疾病、肾衰竭、感染性疾病也会导致“过劳死”。
女性白领小心四大职业病
一些人因为工作而发生猝死的事件已经引起上班族的注意,白领养生要警惕以下8种职业病。
职业病一:猝死
预防妙计:戒烟限酒、清淡饮食、适量运动、作息规律、心态平和、避免大喜大悲、定期体检、经常给自己减压、避免精神过度紧张
健康现状:一项数据显示,我国每年心源性猝死人数达到54.4万人,每天至少有1000多人猝死。近年来,尽管我国因心源性猝死的人群不断上升且年轻化趋势非常明显,但国人对该病的认识还很少。
职业病二:过劳死
预防妙计:改掉不良生活方式、小病及时治疗、工作劳逸结合、及时减压放松
健康现状:新统计数据显示,巨大的工作压力导致我国每年过劳死亡的人数达60万人中国已超越日本成为过劳死第一大国。每年过劳死超过60万人,意味着平均下来,每天约超过1600名中国人因过劳死而离开这个世界。近年来,随着职场过劳死的新闻频频曝光,尤其是青壮年过劳死现象增加,过劳死已不再是一个陌生的名词,它离我们的生活越来越近,开始威胁着每一个人。
健康预测:过劳死是因为工作时间过长、劳动强度过重、心理压力太大,从而出现的亚健康状态,将突然引发身体潜在的疾病急性恶化,因救治不及时而危及生命。韩旭说,近年来,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医院亚健康门诊中30岁至40岁的中青年患者人数多,并呈逐年上升趋势。受教育程度越高、收入越多的年轻人,往往压力越大,越容易亚健康。而亚健康状态持续时间越长,过劳死危险就越大。
可如今,许多年轻人喜欢扛病,认为自己身体好,小病扛一扛就过去了,殊不知小病如小虫,慢慢侵蚀着人体这艘大船,成为了危及健康的隐形杀手。近些年,过劳死在年轻人中越来越高发,究其原因,与扛病有极大的关系。此外,现代都市上班族,生活压力大、节奏快、成本高,竞争激烈,加班不是新闻,不加班才是新闻,熬夜已是一部分人的常态,而伴随的一些不良的生活活习惯,如过量吸烟、饮酒、喝咖啡、夜生活丰富等也是导致过劳死的原因。
职业病三:脑卒中
预防妙计:远离三高、避免劳累、合理膳食、戒烟限酒、适量运动、心理平衡
健康现状:近年来,脑卒中人群总发病率和致死率在我国呈逐年上升趋势,而且发病年龄正在年轻化。
职业病四:过劳肥
预防妙计:保证三餐定时定量、主张清淡低脂饮食、保证每日睡眠时间、进行适量体育锻炼
健康现状:近一段时间,微博上有个名叫过劳肥的新型职业病很火,不少白领对照名词解释后大呼中招。这些与过劳肥亲密接触的职场人士面对自己噌噌上涨的体重,纷纷吐槽,工作压力大、连轴转、饮食不规律、夜晚两三点后才睡觉……专家表示,如此工作状态的人很容易出现过劳肥。
健康预测:过劳肥的根本原因与睡眠不足、心理压力过大和生活不规律导致血液中的饥饿激素增多,进而增大食欲,导致肥胖有一定关系。长时间心理压力大会造成内分泌紊乱,延缓新陈代谢,身体自我调节能力下降,随之引起脂肪堆积、代谢不良。一个人压力过大时,体内会分泌大量的皮质醇激素,人也容易胖,加上在办公室久坐,脂肪很容易堆积在腹部。此外,饮食不健康、运动量不足也是造成过劳肥的诱因。
因为工作忙碌,大多数办公室白领一周都达不到一小时运动量,甚至不运动,肌体长时间处于疲劳状态,一有空闲就睡和吃,肥胖在所难免。还有一部分人是因为忙而经常顾不上吃饭,等到饿了又会吃很多,因为饿得低血糖时会让人丧失判断力,特别容易大吃大喝,并投向那些高热量、油炸与甜食的怀抱中。身体的新陈代谢也成为致胖帮凶,因为长时间没有进食,身体误以为人体处于饥饿状态,因此自动让新陈代谢休眠,降低代谢率来避免消耗过多热量,长久下来,新陈代谢率渐渐降低,就会慢慢发胖。而长期过劳肥下去,会引起超重、三高、内分泌紊乱,有损身体健康。
解决方法
第一,要改掉不良的生活方式。做到戒烟限酒、避免熬夜、按时睡眠、生活规律、健康饮食、适量运动。
第二,有病不能拖,小病要及时治疗。忙碌的上班族们应该时刻警惕身体发出的信号,一旦发现身体提出抗议,就算是小病,也需要及时去看医生。
第三,工作要劳逸结合,张弛有度,要经常学会放松自己。
第四,及时察觉压力信号,学会减压。当压力过大时,身体会有一些特定的信号,比如偏头痛、胃痛、心悸、虚汗、背痛、乏力等。在行为上,喜欢离群索居,无故爽约、迟到或缺席,不想遵从工作规范等。要掌握身体的喜怒哀乐,及时察觉压力信号,注意休息,不要因为年轻而用工作换健康。
第五,要注意饮食的营养结构,科学合理地安排饮食,戒烟限酒,减少钠盐和脂肪摄入,适量补充蛋白质,多进食富含维生素和纤维素的食物,以减少高粘、高脂血症及肥胖的发生率。
生气引起的失眠怎么办比较好
失眠心悸心慌可归类为失眠症的一种常见表现,它主要见于体虚的女性和老年人身上,但近年来也有不少年轻人出现类似现象。心悸主要是指不因为惊吓而出现心跳失常的情况。当患者出现心脏搏动频率或节律异常时,都容易诱发心悸。而失眠主要是指人们难以入睡,或是维持睡眠困难,睡眠浅,容易惊醒等。当一个人长期失眠后,很容易引起疲劳、焦躁、身体酸痛、反应迟缓、记忆力下降、头痛等,严重时还会造成神经衰弱、抑郁症。
引发失眠心悸心慌的原因大致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1、引发心悸主要与人们的日常活动刺激心脏有关,例如情绪激动、精神紧张、运动过度、大量吸烟、过量饮酒等,这些行为均可导致失眠和心悸。
2、人们的心理变化,如生气、心理压力大等,也会导致失眠心悸,建议入睡前少看刺激性电视节目或书籍,减少外部压力。
3、很多疾病也可引发心悸,包括心脏病、胃部、颈椎病、甲亢或是贫血、发热等。此外,患有神经衰竭、心脏神经官能症的患者也会诱发失眠心悸症状。
以上就是关于生气导致失眠怎么办的一个介绍,失眠虽然在现在是比较常见的,但是我们是一定要引起重视的,为了我们的健康着想,一定要及时的进行处理,如果经常会出现失眠的朋友可以在睡觉之前泡上一个热水脚,或者是听一些有助于睡眠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