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臂臑的位置和作用 臂臑对症按摩方法

臂臑的位置和作用 臂臑对症按摩方法

用一手食指指腹短按对侧的臂臑穴,力度适中,按摩2分钟,换另一只手按摩另一侧臂臑穴2分钟,每日2次,可以起到很好的通经活络的作用,对于预防和治疗手臂疼痛有很好的作用。

臂臑的准确位置图 臂臑穴穴位解剖

肱骨桡侧三角肌下端,肱三头肌外侧头的前缘,有旋后动,静脉的分支及肱深动脉,布有前臂背侧皮神经,深层为桡神经本干。

消泺的定位在哪里

消泺的准确位置

消泺位处臂外侧,当清冷渊与臑会连线中点处。

快速取穴法:

1.侧坐位,在臂外侧,前臂旋前,臑会与清冷渊连线的中点处,按压有酸胀感。

2.侧坐位,在臂外侧,肘尖与肩峰角连线上,肘尖上5寸,按压有酸胀感。

臑会定位:在臂外侧,在肘尖与肩髎的连线上,肩髎下3寸处,三角肌的后缘。

清冷渊定位:在臂外侧,肘尖与肩峰角连线上,肘尖上2寸。

消泺属手少阳三焦经的穴位,经常按摩这个穴位能够除湿降浊,清热安神,活络止痛,有效治疗头痛,颈项强痛,臂痛,齿痛,癫疾等疾患。

消泺自我取穴按摩手法

1.正立,双手下垂,先把左手的手掌放在右手臂中间位置,再将右手掌放在左手臂中间位置。

2.左右手四指向手臂施加压力,中指所在的部位即为消泺穴。

3.双手交叉,一只手的掌心放在另一只手的手臂上,四指并拢,向穴位施加压力,一压一松。

4.每天早晚分别按压两臂穴位,每次按压3-5分钟。

怎么找臂臑的准确位置 臂臑的治疗用法

针刺方法:直刺或向上斜刺0.8—1.5寸,透入三角肌中,局部酸胀,可向整个肩部放散。

艾灸方法:艾条灸5—20分钟,臂臑穴,艾炷灸3—5壮。

按摩手法:食指中指共同作圈状按压此养生穴位,感到酸痛的力度即可。

臂臑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臂臑穴常用配伍治疗

治颈项,肩臂疾患可配肩髃,曲池;治瘰疬可配天井,肩井;治目疾可配睛明,光明,太冲。

臂臑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臂臑穴类属功效

类属:《甲乙经》:手阳明络之会。《八脉考》:手阳明,手足太阳,阳维之会。

功效:通经活络,理气消痰,清热明目。

主治:颈项僵直,颈淋巴结核,瘿气,肩痹疼痛,肩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疾患,瘰疬,上肢瘫痪,目疾等病症。

臑俞的准确位置在哪里

臑俞准确位置

科学定位:在肩胛区,腋后纹头直上,肩胛冈下缘凹陷中。

快速取穴法:

正坐垂肩,上臂内收,用手指从腋后纹头肩贞直上推至肩胛冈下缘,有一凹陷处,按压后有酸胀感。

臑俞的作用主治

臑俞穴属手太阳小肠经,臑,肱骨上端;俞,穴位,穴在臑部,为经气所输之处,穴在肩胛突下缘,其处肉下有隙,可由胛突下通透而过,主要起舒筋活络,消肿化痰的作用,主要用于治疗肩臂酸痛无力,肩肿,颈项瘰疬,肩周炎,足跟痛,上肢神经痛等症。

配伍治疗

1.按摩治疗肩臂酸痛无力(配肩髃):以拇指指腹按揉穴位3-5分钟,垂直于穴位表面皮肤按压,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度。

2.艾灸治疗瘰疬(配肩井,曲池,臂臑):采用艾条悬灸穴位5-10分钟,以局部有温热舒服的感觉为度。

3.刮痧治疗肩周炎(配肩贞,肩髃,肩前):用刮痧板自内向外刮拭,以局部皮肤发红,出现痧点为度。

臂臑的准确位置图 臂臑穴的作用机制

臂臑穴为大肠经重要穴位之一,位于上臂,通经活络之力较强,并为手足太阳,阳维脉之会,故可治疗循经病症颈项拘急,肩臂疼痛;刺灸本穴具有通经活络,利气消痰,散结开郁的作用,可治疗瘰疬;由于本穴为阳明,太阳与阳维交会之穴,与目有密切关系,并且有通络清热作用,故该穴为治目疾要穴。

相关推荐

肩周炎的艾灸方法

取穴]天宗、臂臑、外关 [外关]取此穴位时应让患者采用正坐或仰卧,俯掌的姿势,外关穴位于前臂背侧,手脖子横皱纹向上三指宽处,与正面内关相对。(或当阳池与肘尖的连线上,腕背横纹上2寸,尺骨与桡骨之间。) [臂臑]垂臂屈肘时,在肱骨外侧三角肌下端。 [天宗]正坐或俯伏位,在肩胛冈下缘与肩胛骨下角之间连线上, 当上、中1/3交点, 与第四胸椎棘突下间平齐, 与臑俞、肩贞成正三角形处是穴。 灸法:艾条悬灸,每穴每次灸治10分钟,每日灸1~2次,15天为1个疗程。

肩胛骨穴位有哪些呢

肩胛骨附近有肩井、肩髃、秉风、天宗、肩贞、肩内陵、曲池、合谷、七星台(肩中俞、肩外俞、曲垣、天宗、臑俞、肩贞)等。 秉风,在肩胛部,肩胛冈上窝中央,天宗直上,举臂有凹陷处 天宗,在肩胛部,大致在肩胛骨的正中,冈下窝中央凹陷处,与第四胸椎相平 七星台,在肩关节后下方,臂内收时,腋后纹头上1寸 臑俞,在肩部,当腋后纹头直上,肩胛冈下缘凹陷中, 曲垣,在肩胛部,冈上窝内侧端,当臑俞与第二胸椎棘突连线的中点处 肩外俞,在背部,当第一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 肩中俞,在背部,当第七颈椎棘突下,旁开2寸 肩内陵:垂臂,在

肩周炎的刮痧疗法

以肩部窜痛,遇风寒痛增,畏风恶寒为主要症状。 (1)选穴肩髑、肩贞、臂懦、曲池、外关、手三里、阿是穴。 (2)定位肩髑:在肩部,三角肌上,臂外展,或向前平伸时,当肩峰前下方凹陷处。 肩贞:在肩关节后下方,臂内收时,腋后纹头上1寸(指寸)。 臂臑:在臂外侧,三角肌止点处,当曲池与肩髂连线上,曲池上7寸。 曲池:在肘横纹外侧端,屈肘,当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 外关:在手背腕横纹上2寸,尺桡骨之间,阳池与肘尖的连线上。 (3)刮拭顺序:先刮肩部的肩髃、肩贞,再刮上臂三角肌下臂臑穴,然后刮上臂的曲池、手三里、

消泺准确位置

消泺穴的位置:位于人体臂外侧,当清冷渊穴与臑会穴连线的中点处。

臂臑是什么意思 臂臑主治病症

1.运动系统疾病:上肢瘫痪或疼痛,肩周炎,颅顶肌肉痉挛; 2.其它:眼病,颈淋巴结核,头痛。

上班族手臂减肥的运动和饮食有哪些

动作过程一: 两脚前后分开,身体前倾,手扶在椅背上,不要弓背,另一手握重物,如一瓶未开盖矿泉水。手臂自然下垂,屈肘,缓慢提起水瓶至肘与肩同高,再缓慢降低至起始姿态。 动作过程二: 端坐在椅子上,收腹,深呼吸,手中可以握重物,如一瓶未开盖矿泉水。动作起始时两臂屈肘,肘部与肩同高,呼气时缓慢举高双手,直至大臂贴到耳朵,吸气时缓慢放下至起始位置。 动作过程三: 双手放在椅子前沿,屈膝,臀部向前离开座位,以手臂支撑身体重量,呼气时缓慢屈肘,吸气并推起身体。注意不要拥有轱辘的椅子,以免发生意外。 动作过程四: 端坐

臂臑准确位置在哪里

臂臑在臂外侧,曲池上7寸,当肱骨外侧三角肌线段凹陷处。取穴时,屈肘紧握拳,上肢用力令其紧张,则上臂可见明显隆起,即三角肌,在三角肌下端偏内侧,按压有酸胀感处即为该穴。 臂臑穴为大肠经重要穴位之一,位于上臂,通经活络之力较强,并为手足太阳,阳维脉之会,故可治疗循经病症颈项拘急,肩臂疼痛;刺灸本穴具有通经活络,利气消痰,散结开郁的作用,可治疗瘰疬;由于本穴为阳明,太阳与阳维交会之穴,与目有密切关系,并且有通络清热作用,故该穴为治目疾要穴。

秉风穴怎么找简单

秉风的简单找法 科学定位:在肩胛区,肩胛冈上窝中点,天宗直上,举臂有凹陷处。 快速取穴法: 1.正坐位,在肩胛部,冈上窝中央,与臑俞,天宗成一三角形,举臂有凹陷处,按压有酸胀感。 2.正坐位,在肩胛部,先取天宗,由天宗直上跨过一斜向骨头(肩胛冈)至凹陷中点处,按压有明显酸胀感。 天宗定位:位于肩胛部,当冈下窝中央凹陷处,与第四胸椎相平。 臑俞定位:在肩胛区,腋后纹头直上,肩胛冈下缘凹陷中。 秉风的功效与作用 秉风为手太阳小肠经的穴位,该穴名意指小肠经的气化之气在此形成风气。具有疏风活络,消炎止咳的功效,主

消泺穴的功效作用有哪些

消泺穴在臂外侧,当清冷渊(臂外侧,屈肘时,肘尖直上2寸)与臑会(肘尖与肩髎连线上,肩髎下3寸)连线中点处。 该穴属手少阳三焦经,位于上臂,以治循经病症胃主。三焦经属火,其经气上行,贯肘循臑,上肩抵头达面,故本穴有清泻三焦之火的作用,用于火盛循经炎上之头痛,齿痛;也可通经活络止痛,用于三焦所过之处经气阻滞的疼痛,痿痹。

女生三角肌发达怎么办

首先将双手上举,被拉伸的一侧屈小臂置于脑后,用对侧的手抓住被拉伸侧的手肘向对侧牵拉,这个动作很熟悉有没有,这是我们平时用来拉伸肱三头肌的办法,在这个动作的基础上,向被拉伸的对侧做一个腰部的侧屈,同时向对侧略微旋转上半身。 在手臂的正侧面很容易找到一个凹陷,这个凹陷就是三角肌的止点,在中医上称之为臂臑穴,用拇指按住这个点,稍用力按揉,可以感受到肌肉有比较明显的痛感,部分三角肌较紧张的人甚至会感受到一点刺痛。在这个地方持续按摩大约1分钟即可。可以双手交替互相按摩,也可以让别人帮自己按摩。 将被拉伸侧手臂伸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