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老年人头部按摩穴位

老年人头部按摩穴位

假梳头

提神、疏通经气。台湾林口长庚医院中医部中医针伤科主治医师陈玉升说,假梳头,就是用手代替梳子梳头。

将两手十指弯曲呈爪状,指尖轻触头皮,从前额沿头顶推至枕部,再从头顶推到颞侧接近耳朵,不需要很用力,来回各推40~50次,使头部产生热麻感。

鸣天鼓

防耳鸣、护听力。头痛时可按摩天柱穴鸣天鼓。

坐姿端正,手肘能抵在桌子上为佳,按摩方式为双手十指张开,掌心紧盖双耳,食指压在中指上,食指向下轻弹后枕部10下,发出咚咚声。鸣天鼓可帮助醒脑、增强记忆力、强化听力并预防耳疾。

按太阳穴

止痛、醒脑。台北中医诊所院长温崇凯说,以两手食指前端在两侧太阳穴上顺逆时针揉按10~15次。

头面部穴位按摩方法

(1)双掌按头:坐位,用双手掌心分别置于头两侧的颞部,用力对按1分钟左右。该手法有健脑、宁神、止痛的作用,常用于治疗神经衰弱、血虚性头痛、低血压病、头晕等症。

(2)按揉脑空:坐位,用双手拇指罗纹面分别按揉两侧脑空穴半分钟,以酸胀为宜,其他手指置于旁边以助力。该手法可防治头痛、目眩、颈项强痛等病症。脑空穴大致位于头后枕外隆突的上缘,距正中线约三横指。

(3)按揉风池:坐位,用双手拇指罗纹面分别按揉两侧风池穴半分钟,以酸胀为宜,其他手指在旁助力。该手法有醒脑开窍的作用,可防治头痛、目眩、目赤肿痛、耳鸣、中风、颈项强痛等病症。风池穴大致位于耳后高骨与颈肌之间的窝中,后发际内。

(4)拍击头顶:坐位,眼睛平视前方,牙齿咬紧,用一手的手掌心在囟门处做左右节律的拍击动作,约半分钟。该手法有醒脑安神、消除大脑疲劳、宽胸理气的作用,常用于头痛、头晕、失眠、胸闷心悸等病症的防治。

小儿头部按摩穴位

开天门、推坎宫、揉太阳、揉高骨合用,称之为头部按摩四法,常用于头痛、轻型感冒发热发汗等症,也用于平时的保健按摩。开天门俗称“开天眼”,有醒脑、明目、增智的作用。

开天门

两手拇指交替从眉心推至前发际,每天一至两次,每次30~50遍。开天门能疏风解表,开窍醒脑,镇静安神。

小儿头部按摩常用于外感发热、头痛等症,若惊惕不安,烦躁不宁可与清胆经、揉百会合用。

推坎

两手拇指分别从眉心同时分推向眉梢,每天一至开天门两次,每次30~50遍,适用于外感发热、惊风、头痛,也适用于眼疾。若用于治疗目赤,可与清胆经、掐揉鱼际交、清天河水合用。

揉太阳

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一横指的凹陷处,即太阳穴。此法有补泻之分。用双手中指罗纹面着力或双手拇指罗纹面着力,从下向前再向上向后揉圈运动为补法,由前向后直推为泻法,称为推太阳。

每天一至两次,每次30~50遍。补法可用于外感发热、头痛、惊风、眼疾,也可以消除疲劳、安神健脑,对偏头痛也有很好的疗效。外感表实头痛用泻法,推太阳主要用于外感发热。

揉高骨

耳后入发际处即耳后高骨,乳突后缘下凹陷中偏上,相当于风池穴。用两手拇指着力分按两穴揉圈,每天一至两次,每次30~50遍,用于头痛、感冒头痛、惊风、烦躁不安。

揉百会

百会位于两耳尖直上与头顶正中线交会处,每天揉一至两次,每次揉100~200遍或指压3~5分钟,用于头痛、感冒鼻塞、脱肛、遗尿、惊痫。

胸部按摩穴位

1、膻中

穴位:胸骨正中线上,与第4、5根肋骨交界的地方,两乳头正中间。

按摩方法:以手指指面或指节向下按压,并做圈状按摩。

其它功效:改善胸闷胸郁、宽胸利膈、支气管性哮喘。

丰胸原理:丰胸、通畅乳腺。

2、乳根

穴位:下缘,胸部两侧,第五与第六肋骨之间左右距胸中行(即乳中穴下)各10厘米(两倍于3指宽度)外侧处。

按摩方法:以手指指面或指节向下按压,并做圈状按摩。

其它功效:改善乳汁分泌不足、腹胀胸痛、咳嗽气喘。

丰胸原理:健胸、通畅乳腺。

按摩对乳房的保护至关重要,因此女性需要好好对待乳房保健的问题。经常进行乳房按摩,还能帮助女性提升个人魅力,塑造完美的身材喔。

头部按摩有何好处

头部按摩可以促进头皮的血液循环,促进头发的生长,特别是对老年人来说,按摩头部具有保健康、延长寿命的作用。

头部按摩能够防治疾病,例如健忘、头痛、失眠、神经衰弱等,对于脑力工作的人来说很不错。

头部按摩能够缓解疲劳,提高工作和学习效率,达到益智的效果。

有哪些方法可以防止老人耳鸣

生活水平提高,医疗条件改善,人类的平均寿命得以延长。当然,这只是说生命长度得到了延伸,质量如何,还是由健康说了算。六十耳顺,七十古稀,耳鸣、失眠、关节痛、便秘等常见症状悄然成为生活常态,严重时让人苦不堪言,怎么办?

记者带着这些问题走访了广州市体育科学研究所的运动医学专家,让他们从专业角度解读上述现象,同时通过自我按摩穴位等物理疗法达到自治和预防的目的。

通常来讲,耳鸣是老年人的常见病症之一。

运动医学专家认为,耳鸣几乎是大多数老年人都要承受的病症。除了药物治疗外,可以辅助以下的按摩手法,从而促进耳部血液循环、刺激听神经,对减轻症状、缓解病情都很有好处。

1.分搓耳前后。具体方法是将双手分别放在两耳根部,食指和中指分开置于耳朵前后,中指在耳前,食指在耳后。然后从耳垂开始,夹持耳朵向上推动,注意有一定的力度,并且紧贴耳廓,直到耳尖。这样来回分搓,每天50次。由于在人体耳廓前后尤其是耳前,有耳门、听宫、听会等重要穴位,这样的分搓,可以疏通经脉的经气,达到清耳窍的目的。

2.点揉翳风穴。翳风穴位于耳垂后方的凹陷处。按摩时,可以将双手置于头部。拇指指尖按在翳风穴,其他四指分散地放在耳朵上方,起一个稳定作用。然后拇指用力对凹陷进行点按,直到能感觉出酸胀感。这样每天可以点按数次,也可以点揉3分钟。对于提神开窍、明目、防止头痛头晕都有很好的效果。

3.鸣天鼓。鸣天鼓是中医推拿的特色手法,具体操作是首先将两手掌用力相搓,使掌心产生一定的热量,然后用两手掌分别按于两耳,掌心对准耳道,四指叩击枕部20下,自觉有“咚咚”声即可,可预防耳病提高听力。中间还可用置于后方的拇指加点风池穴数次。风池穴位于后颈部,后头骨下的凹陷中,与耳垂齐平。

年纪大了,睡眠状况不好,这是常见现象,但并非不可改善,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改善睡眠状况。

1.头部按摩。以中指指腹自下而上交替按摩印堂穴(两眉头连线的中点),再沿眉按摩眉棱骨,太阳穴。

2.耳部按摩。以双手拇指,食指循耳廓自上而下按摩,再揉双侧耳垂,至红为度。

3.腹部按摩。临睡前取仰卧位,将双手搓热,顺时针和逆时针按揉腹部,除有安眠作用外,还有健脾和助胃消化作用。

4.颈部按摩。以食指按摩耳后乳突旁凹陷翳风穴,拿捏颈项,以颈部有压迫感为度。

5.足心按摩。晚上洗脚过后,以拇指按揉足心涌泉穴(足底心,前1/3与后2/3交界凹陷处),每次力度均以感觉到微微胀痛为宜,可驱除失眠,有强肾调肝安眠作用。

拉不出屎来最快的办法 按摩腹部

按摩腹部是通过外部按摩、穴位刺激,促进肠道蠕动,加快粪便排出。

建议在平躺的时候,双手交叠在腹部进行大圈按摩,每次按摩15-30分钟,也可以使用按摩器进行按摩。

偏头痛按摩这些穴位

大多数的偏头痛,发生在如图2-35所示穴位的位置(偏头痛按摩哪个穴位不明白的朋友要好好看看)。要确定疼痛的部位,先用指尖压压看。这样比较要找偏头痛按摩穴位。

偏头痛的人,头部一侧发生抽痛,多是因为颈部后侧“天柱”以下的部位僵硬的缘故。进行偏头痛按摩穴位的人找到僵硬处之后,需要一手支撑患者前头部,以另一手的拇指或食指指腹指压,以便使僵硬感消失,血液循环流畅,头痛症状自然解除。如果还有疼痛的地方,就以确认好的穴位为中心,把中指重叠在食指上,用力地压与揉,疼痛会逐渐地消失(图 2—36)。也不必再为寻找偏头痛按摩哪个穴位烦恼了。

进行好偏头痛按摩穴位指法后,可利用吹风机的冷热风刺激疼痛部位的穴位。先对颈部“天柱”、“风池“轮流吹送热风和冷风,这时后头部扩张的血管会收缩使疼痛消失。接着,也以热风和冷风交互剃激例头部,但最后要以冷风结束(图2—37)。

注意事项

大家要按照以上方式做哦,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

老年人按摩穴位治疗便秘

生活中,很多老年朋友都有“习惯性便秘”的毛病,针灸推拿专家建议,这样的老年人不妨用按摩穴位的办法自行调理。

首先,老年朋友在上厕所前可做一些准备工作——用食指揉按“迎香穴”(鼻翼旁开约一厘米皱纹中)。“迎香穴”是大肠经的“止穴”,而大肠经又起于食指。所以这两个部分对接能达到“经脉同气”的效果,可以很好地调整大肠经,起到治疗便秘的作用。另外,揉按迎香穴可以让鼻子更为灵敏,能准确、鲜明地辨别卫生间特有的气息,这样就有利于大脑的反射,及时发出排便信号,让“排便”这种受潜意识支配的行为顺利进行。

此外,老年朋友还可以在平时多揉按“支沟穴”(前臂背侧,腕背横纹上3寸处)。支沟穴是三焦经上的重要穴位,是传统的治疗便秘的穴位。老年男性可以先按左侧支沟穴,女性朋友则可以先按右侧支沟穴,直到皮肤发红发热为止。

老年朋友们,通过按摩“迎香穴”、“支沟穴”来治疗便秘的方法您学会了吗?总是依靠药物治疗便秘可不是什么好办法哦!您可以试试这个穴位按摩的方法!希望您可以拥有健康的身体、然后去享受快乐的生活!

老年人便秘按摩穴位

1、老年人便秘按摩足三里

专家认为,足三里穴是胃肠经络中一个很重要的穴位,具有调理脾胃、补中益气的功能,它的位置在膝眼下三寸,胫骨外侧约一横指处。便秘的老人可用拳或小木槌捶足三里穴,每次20~30分钟,每天捶两次,可使胃肠蠕动有力而规律,改善便秘。便秘比较严重的老人,还可以捶一捶丰隆穴,位置在小腿后面隆起的肌肉下面,效果更佳。

2、老年人便秘按摩肾俞穴

位于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两手叉腰,拇指向前按于同侧肋端,中指按于肾俞穴,适当用力按揉30~50次。

3、老年人便秘按摩天枢穴

位于肚脐旁开2寸处。双手叉腰,中指指腹放在同侧的天枢穴上,大拇指附于腹外侧,中指适当用力按揉30~50次。

4、老年人便秘按摩中脘穴

位于腹中线,脐上4寸处。仰卧于床上,双腿自然伸直,将右手掌心重叠在左手背上,左手的掌心紧贴于中脘穴上,适当用力揉按30~50次。

5、老年人便秘按摩关元穴

位于腹正中线,肚脐下3寸处。用一手拇指指腹放在关元穴上,适当用力按揉30~50次。

相关推荐

老人如何预防老年痴呆

老年患者可以进行日常按摩保健以改善记忆力防止老年痴呆,下面介绍四组穴位,早晚各按一次,一次20分钟,可交替使用,每次任取一组,长期坚持,能有效预防老年痴呆。 1、按摩四白穴 四白穴在下眼眶中点,直下约0.5cm凹陷处,此穴多气多血,刺激该穴对颅内供血作用最好。 2、按摩印堂穴 印堂穴位于两眉头连线中点,该穴有改善脑血循环,活化脑细胞,增强记忆力的作用。 3、按摩双侧风池穴、翳风穴 风池穴在项部,枕骨之下,微低头,耳后高骨后一横指凹陷处。翳风穴在耳垂后凹陷处。此组穴可改善基底动脉供血情况。 4、刺激委中穴

手部穴位按摩

不健康的手指各有不同: 甲半月颜色 灰色:可能精力弱,容易引起贫血、疲倦、乏力。 粉红:可能脏腑功能下降,体力消耗过大,容易引起糖尿病、甲亢等病症。 紫色:容易引起心脑血管血液循环不良,供血供氧不足,易出现头晕、头痛、动脉硬化。 黑色:多见于严重的心脏病、肿瘤或长期服药者。 甲半月面积 最好:面积占指甲1/5。 小于1/5:表示精力不足,肠胃吸收能力差。如甲半月突然晦暗、缩小、消失,应早期预防一些消耗性的疾病、肿瘤、出血等。熬夜、性过多时,甲半月也会消失,很难再长出来。 大于1/5:多为心肌肥大,易患心脑

按摩脚盆虽好多数老人并不适宜使用

现代医学认为,脚是人体的“第二心脏”,脚有着无数的神经末梢与大脑紧密相连,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因此,经常做足疗,不仅能增强人的机体免疫力和抵抗力,还具有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功效。 而足疗包括两部分:足浴和足部按摩。足浴,简单地说就是热水洗脚,加上一些科学的足部按摩,它是一种简便易行、效果可靠的自我保健方法。 中老年人如需要足部按摩,可以选择去专业的养生店里进行脚部保健,也可以自己买按摩脚盆,在家就能实现足部按摩。 因为按摩脚盆的便捷,所以很多的中老年人会选择在家使用按摩脚盆做足疗,但是,按摩脚盆虽好,并非

鼻窦炎怎么治疗最好 按摩治疗

从中医来看,鼻窦炎多因风邪外袭,肺气不和,阳明经上火所致,局部按摩也能起到很好的缓解效果。 常用来缓解鼻窦炎的按摩穴位有:迎香,山根,印堂,承泣,太阳,上星,曲池,合谷,列缺等。

头部按摩 预防健忘和痴呆

步入老年,老年朋友每日的抵抗力逐渐的下降,而我们应该用怎样的心态面对衰老这个大难题呢?其实从古至今预防衰老一直是大家所关注讨论的话题,中医认为,通过按摩、搓揉头部各个部位,可以达到预防健忘与痴呆的效果。 1.搓擦脑额 以掌心搓擦两眉上脑额十余次。 2.叩头、揉发根 先以双手十指轻叩击整个头部十余次,继之以十指稍用力揉擦整个头根十余次。 3.“梳头”、揉太阳穴、摩百会穴 太阳穴在两眼外旁两指处,百会穴位于头顶正中,分别各按摩十余次。两手十指从前发际到后发际,做“梳头”动作12次;然后两手拇指按在两侧太阳穴,

头痛按摩哪个部位 按攒竹穴

按揉风池穴之后,用右手中指指尖定在印堂穴,食指与无名指分别按在攒竹穴,然后三指同时用力向下按压,待患者穴位周围有酸胀感之后,再持续按压约一分钟,以明目通窍,止前头痛。

老年痴呆穴位按摩

1、按摩双侧风池穴,翳风穴 风池穴在项部,枕骨之下,微低头,耳后高骨后一横指凹陷处。翳风穴在耳垂后凹陷处。此组穴可改善基底动脉供血情况。 2、按摩四白穴 四白穴在下眼眶中点,直下约0.5cm凹陷处。此穴多气多血,刺激该穴对颅内供血作用最好。 3、按摩印堂穴 印堂穴位于两眉头连线中点。该穴有改善脑血循环,活化脑细胞,增强记忆力的作用。 4、刺激委中穴 委中穴位于腘窝横纹中点,属足太阳膀胱经。其经脉循行可以从头顶入里联络于脑,刺激此部位,可直达脑府,使头脑清利,浑身舒爽。 以上诸穴,早晚各按一次,一次20分钟

孕妇可以按摩头部

现在很多人都崇尚中式按摩来养生保健,按摩确实能给身体带来一些好处,比如说头部按摩头部按摩可以缓解疲劳、有助于睡眠,那么孕妇能不能按摩头部呢?孕妇的体质较为特殊,按摩头部会不会对身体造成影响呢? 孕妇是可以按摩头部的,孕妇按摩头部可以缓解疲劳,有助于睡眠,可以使孕妇得到充分地休息,对于宝宝来说,也是有益的。孕妇按摩头部应该以舒适的力道,不宜过度刺激或者刺激太久,切忌以拍打的方式或者按压的方式按摩穴道,以免造成不适,如果在按摩的期间感觉腹部不适,就应该立即停止,以免造成子宫收缩,影响到胎儿。 孕妇的身体情况

穴位按摩防治老年症

1.分搓耳前后。具体方法是将双手分别放在两耳根部,食指和中指分开置于耳朵前后,中指在耳前,食指在耳后。然后从耳垂开始,夹持耳朵向上推动,注意有一定的力度,并且紧贴耳廓,直到耳尖。这样来回分搓,每天50次。由于在人体耳廓前后尤其是耳前,有耳门、听宫、听会等重要穴位,这样的分搓,可以疏通经脉的经气,达到清耳窍的目的。 2.点揉翳风穴。翳风穴位于耳垂后方的凹陷处。按摩时,可以将双手置于头部。拇指指尖按在翳风穴,其他四指分散地放在耳朵上方,起一个稳定作用。然后拇指用力对凹陷进行点按,直到能感觉出酸胀感。这样每天可

月经不调手部按摩穴位

手心向内,手指张开如抓痒一样,抓时闭眼,心神安定,身体放松,自前额上的头发抓起,由前向后,经头顶至后发际;再从后向前,循环往复,抓时主要用两小指头的螺纹面进行按摩,其他手指随着小指的按摩用指甲抓头皮,动作匀缓轻柔,以免损伤头皮,如果在抓摩头部某一穴位时,意念集中于这个穴位,并且在呼气时抓,吸气时停,使意念、气、形(抓摩)三者同时进行,效果更佳。 功效:调节皮肤分泌消疲劳。用手抓头按摩,对于消除疲劳、改善头皮营养状况、促进新陈代谢、调节皮肤分泌等,都具有一定的意义。每天早起、午休及晚睡前各做1次,每次1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