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打粉的物理性质
苏打粉的物理性质
碳酸氢钠为白色晶体,或不透明单斜晶系细微结晶。比重2.15。无臭、无毒、味咸,可溶于水,微溶于乙醇。25℃时溶于10份水,约18℃时溶于12份水。其水溶液因水解而呈微碱性,常温中性质稳定,受热易分解,在50℃以上逐渐分解,在270℃时完全失去二氧化碳,在干燥空气中无变化,在潮湿空气中缓慢分解。
鹅蛋的物理性质
鹅蛋(英文:Goose egg),成椭圆形,个体很大,味道有些油,必须用很新鲜的鹅蛋稍加烹煮后食用。鹅蛋每颗约重225~280克,较一般鸡蛋约大四五倍。
表面较光滑,呈白色,其蛋白质含量低于鸡蛋;脂肪含量高于其他蛋类,鹅蛋中还含有多种维生素及矿物质,但质地较粗糙,草腥味较重,食味不及鸡鸭蛋。
氯化钾物理性质
外观与性状:白色晶体,味极咸,无臭无毒性[2] 。易溶于水、醚、甘油及碱类,微溶于乙醇,但不溶于无水乙醇,有吸湿性,易结块;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迅速地增加,与钠盐常起复分解作用而生成新的钾盐。
密度:1.98 at 25 °C(lit.)
熔点:770 °C(lit.)
沸点:1420°C
闪点:1500°C
折射率:n20/D 1.334
水溶解性:340 g/L (20 ºC)
稳定性:稳定。与强氧化剂不相容,强酸。防潮。吸湿性。
储存条件:2-8ºC
汞的物理性质
汞是在常温、常压下唯一以液态存在的金属。熔点-38.87℃,沸点356.6℃,密度13.59克/立方厘米。内聚力很强,在空气中稳定,常温下蒸发出汞蒸气,蒸气有剧毒。天然的汞是汞的七种同位素的混合物。汞微溶于水,在有空气存在时溶解度增大。汞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一般动物植物中都含有微量的汞,因此我们的食物中,都有微量的汞存在,可以通过排泄、毛发等代谢。
合金:汞容易与大部分普通金属形成合金,这些合金统称汞合金(或汞齐)。能与汞形成合金的金属包括金和银,但不包括铁,所以铁粉一直以来被用于置换汞。其他一些第一行的过渡金属难于形成合金,但不包括锰、铜和锌。其他不易与汞形成合金的元素有铂和其他一些金属。钠汞齐是有机合成中常用的还原剂,也被用于高压钠灯中。
当汞和铝的纯金属接触时,它们易于形成铝汞齐,因为铝汞齐可以破坏防止继续氧化金属铝的氧化层(毛刷实验),所以即使很少量的汞也能严重腐蚀金属铝。出于这个原因,绝大多数情况下,汞不能被带上飞机,因为它很容易与飞机上暴露的铝质部件形成合金而造成危险。
液态:作为金属的汞,在常温下却离奇地以液态存在。相对论收缩效应理论能为这一不寻常的现象提供解释。与金相仿,汞的6s 轨道在收缩的同时并趋于稳定化导致了一种称之为“惰性电子对”效应:汞的6s2壳层在成键过程中呈现惰性。可以看到汞的6s26p激发能远远超过镉和锌的相应激发能。
按照一般周期规律能量间隔应随主量子数增加而减小。所以,由锌到镉能量间隔变小在预料之中,然而由镉到汞该能量间隔反而陡然增加。这里可以再次看到正是相对论收缩效应致使全满的6s2壳层安然稳定,于是汞的6s26p能量间隔骤增。只要得不到所需的激发能,具有惰性6s2壳层的汞原子之间就无法形成强键。基态Hg2仅靠范德华力相互维系,所以金属汞在常温下呈液态。
甲醛的物理性质
碳原子以三个sp²杂化轨道形成三个σ键。其中一个是和氧形成一个σ键。这三个键在同一平面上。碳原子的一个p轨道和氧的一个p轨道彼此重叠起来形成一个π键,与三个σ键所成的平面垂直。键角∠HCH=111.5°,∠HCO=121.8°。键长:碳氢键:120.3pm、碳氧双键:110pm。偶极矩7.56×10⁻³ºC·m。
无色水溶液或气体,有刺激性气味。能与水、乙醇、丙酮等有机溶剂按任意比例混溶。液体在较冷时久贮易混浊,在低温时则形成三聚甲醛沉淀。蒸发时有一部分甲醛逸出,但多数变成三聚甲醛。该品为强还原剂,在微量碱性时还原性更强。在空气中能缓慢氧化成甲酸。
蒸汽相对密度1.081-1.085 g/mL(空气=1),相对密度0.82g/mL(水=1),折射率(nD₂₀)1.3755-1.3775,闪点56℃(气体)、83℃(37%水溶液,闭杯),沸点-19.5℃(气体)、98℃(37%水溶液),熔点-92℃,自燃温度430℃,蒸汽压13.33kPa(-57.3℃),爆炸极限空气中7%-73%,V/V。[1]
辛醇-水分配系数0.35,临界温度137.2~141.2℃,临界压力6.784~6.637MPa,黏度0.242mPa·s(-20℃)。[1]
易溶于水和乙醚,水溶液浓度最高可达55%。能与水、乙醇、丙酮任意混溶。在空气中能逐渐被氧化为甲酸,是强还原剂。其蒸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在一般商品中,都加入10%~12%的甲醇作为抑制剂,否则会发生聚合。[1]
pH值:2.8~4.0,闪点:60℃
苏打粉的化学性质
稳定性
受热易分解。在潮湿空气中缓慢分解。约在50℃开始反应生成CO₂,在100℃ 全部变为碳酸钠。在弱酸中迅速分解,其水溶液在20℃时开始分解出二氧化碳和碳酸钠,到沸点时全部分解。其冷水制成的没有搅动的溶液, 对酚酞试纸仅呈微碱性反应,放置或升高温度,其碱性增加。25℃新鲜配制的0.1mol/L水溶 液pH值为8.3。低毒,半数致死量(大鼠,经口)4420mg/kg。
与酸反应
与HCl反应:
与CH₃COOH反应:
与碱反应
与氢氧化钠反应:
与氢氧化钙反应:碳酸氢钠的剂量要分过量和少量。
少量:
过量:
与盐反应
与硫酸铜反应:
水解
与氯化铝双水解:
与硫酸铝双水解[2] :
加热
受热分解:
电离
碳酸氢钠电离方程式
安全术语
避免与皮肤和眼睛接触。
冰醋酸的物理性质
英文名称:AceticAcid
头发物理性质
头发根部较粗,越往发梢处就越细,所以发径也有所不同,可分一般发、粗发、细发。
头发的形状 可分为直发、波浪卷曲发、天然卷曲发三种。直发的横切面是圆型,波浪卷曲发横切面是椭圆型,天然卷曲发横切面是扁形,头发的粗细与头发属于直发或卷发无关。
头发的吸水性:一般正常头发中含水量约占10%。
头发结构及半径 头发的弹性是指头发能拉到最长程度的能力,仍然能恢复其原状。一根头发约可拉长40-60%,此伸缩率决定于皮质层。头发的张力是指头发拉到极限而不致断裂的力量。一根健康的头发大约可支撑100-150克的重量。
头发各种形状的形成,主要也是头发构成的成分组合的内因作用。毛发的卷曲,一般认为是和它的角化过程有关。凡卷曲的毛发,它在毛囊中往往处于偏心的位置。也就是说,根鞘在它的一侧厚,而在其另一侧薄。靠近薄根鞘的这一面,毛小皮和毛皮质细胞角化开始得早;而靠近厚根鞘这一面的角化开始得晚,角化过程有碍毛发的生长速度。于是,角化早的这一半稍短于另一半,结果造成毛向角化早的这一侧卷曲了。
另外,毛皮质、毛小皮为硬蛋白(含硫),髓质和内根鞘为软蛋白(不含硫),由于角化蛋白性质不同,对角化的过程,即角化发生的早晚也就一定的影响。如果有三个毛囊共同开口于一个毛孔中,或一个毛囊生有两根毛发,这此情况都可能使头发中的角化细胞排列发生变化,形状卷曲状生长。
烫化使头发变得卷曲,则是人为地迫使头发角质蛋白发生扭曲之故。
氢氧化钙的物理性质
氢氧化钙,化学式为Ca(OH)2,疏松的白色粉末,在580℃时失水成为氧化钙。氢氧化钙微溶于水,具有较强的碱性;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在20℃时为 0.166克/100克水,随着温度升高而减小,100℃时为0.08克/100克水;能吸收空气中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钙沉淀。
溶于酸、铵盐、甘油,难溶于水,不溶于醇,对皮肤、织物有腐蚀作用。工业品氢氧化钙称熟石灰或消石灰,其澄清的水溶液称石灰水;与水组成的乳状悬浮液称石灰乳。由于它的价格低,在需要氢氧根离子时都使用它。氢氧化钙可用于制造漂白粉和建筑材料灰泥,或水的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