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玉米的保健作用

玉米的保健作用

我们一般只把玉米当成主食来食用,其实从中医的角度来讲,它还是有一定的保健效果的。中医认为玉米性平味甘,入肝、肾、膀胱经,有利尿消肿、健脾渗湿、平肝利胆的功效。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它开胃的功效。此外,玉米还有降血压、降血糖的功效。

一、高血压及高血糖患者

玉米最早是产于南美洲的,当地的印第安人一直都在喝玉米粥,他们有一个特点,就是从来没有出现过高血压和动脉硬化。所以在“富贵病”高发的今天,多吃点玉米可以起到预防心血管疾病的效果。

二、水肿或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患者

不仅玉米的保健功效很好,玉米须的作用也是不容小觑的。玉米须又叫棒子毛、玉蜀黍须。它是玉米的花柱及柱头,最早将玉米须列为药材的是《滇南本草》。采集玉米须时,一般要等到秋后,玉米都成熟了,然后再把已经干燥的玉米须从上面择下来。不要去采新鲜的,否则玉米就都不长粒了。玉米须的利水的功效特别好,像水肿、小便不利、乳汁不通,用玉米须都有很好的效果。此外,它也能降糖、降压。玉米须怎么用呢?一般泡水喝就可以了,取玉米须50克,先用清水冲洗两遍,然后放入杯中,冲入沸水,再盖上盖儿闷上几分钟,当茶饮就行了。如果想效果好的话,最好用水煎,煎取浓汁,然后分成早晚两次喝下去。注意药液凉了的话要热一下,不要喝凉的。平时有高血糖、高血压,或是小便不利、肾炎水肿、肝硬化腹水的人,可以试试这个方法。

三、胃口不好、消化能力降低的人

《本草纲目》认为其“调中开胃”,《本草推陈》则称其为“健胃剂”,并认为煎服有利尿之功。所以胃口不好的人,比如老年人、儿童、久病在床的人,平时多喝点玉米面粥对身体是有好处的。大碴粥相对来说较难消化,就不要喝了。还有新鲜的玉米,由于没有经过粉磨等深度加工,也不能多吃。

由于玉米是一种食物,因此所有人都可以吃。最常见的吃法就是将玉米磨成面后煮粥。东北还有豪放的大楂粥。楂子粥与玉米面粥相比,粒要粗些,一般会和芸豆同煮。煮粥时,为了使粥能熟烂,通常会把棒碴和芸豆泡上半天,等到碴子膨胀、变软后倒入锅中大火煮。开锅后还不算完,还得放些面碱,改用小火熬一会儿,等玉米碴子开了花,一锅香喷喷的粥就熬好了。不过与玉米面粥相比,玉米碴子不容易消化,所以消化不好的人还是喝玉米面粥好。

与白面比起来,玉米比较糙,所以可以同大米、小豆、小麦粉或是大豆粉混合起来,蒸发糕,会是做成窝头、点心等。此外玉米还可用来做菜。将新鲜的玉米粒剥下,与虾仁、黄瓜丁一起炒着吃,也别有一翻风味。北京的栗子窝头、枣窝头就很受欢迎。或者干脆将玉米煮着吃,味道也很不错。

发霉玉米吃不得,小心致癌物

玉米作为一种饮食,几乎人人都能吃。但是发霉的玉米就不要吃了,因为发了霉的玉米含有致癌物,不能再进食。所以农村在保存玉米时往往会将它们挂起来通风,这样玉米就不会发霉了。

不同颜色的玉米有不同效果

到了玉米丰收的季节,走在街上,常常一转角就闻到煮玉米的清香。糯玉米、甜玉米、老玉米;白的、紫的、黄的、黑的;哪种玉米更营养?怎么吃最好?

营养学家一致公认,在主食中,玉米的营养价值和保健作用是十分突出的。

玉米中的维生素含量非常高,为稻米、面粉的数倍。除了含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胡萝卜素外,玉米还含有多种矿物质、维生素E、核黄素等营养物质。

玉米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尤其是亚油酸的含量高达60%以上,它和玉米胚芽中的维生素E协同作用,可降低血液胆固醇浓度,并防止其沉积于血管壁。这些物质对预防心脏病、癌症等疾病有很大好处。

玉米中还含有一种长寿因子---谷胱甘肽,它在硒的参与下,生成谷胱甘肽氧化酶,具有延缓衰老的功能。

不同颜色的玉米,保健功效略有不同,这主要是因为它们含有的色素品种不一样。与白色玉米相比,紫玉米中多了花青素,因而具有抗氧化、防衰老的功效。黄色玉米含有胡萝卜素和玉米黄素,对于维持视力健康有好处。

黑玉米蛋白质含量比黄玉米高1.23倍,脂肪含最高1.3倍,粗纤维含量高16.36%,铜、锰、锌含量高8倍,钾、钙含量是黄玉米的3倍,营养性抗癌剂“硒”含量竟比黄玉米高8.5倍,17种氨基酸中有13种高于黄玉米,黑玉米中最诱人的元素当为黑色素。众所周知,黑色入肾,可有效地改善肝、心、脾、胃“五脏”功能,使之良性循环;能有效地清除人体内的自由基,减少脂质堆积,平衡人体肥瘦,使人保持最佳体形,能有效地防止可见光和紫外线的辐射,防止不良色素沉积,护肤美容,使人青春常在。

不同口感的玉米,营养价值也有区别。甜玉米香甜可口,受人喜爱,更有一种“水果型甜玉米”,可以像水果一样生吃。

这种甜玉米的蛋白质、脂肪及维生素含量比普通玉米高1-2倍,硒的含量则高8-10倍,其所含有的17种氨基酸中,有13种高于普通玉米。但甜玉米含糖量高,大部分是蔗糖、葡萄糖,易引起血糖升高。

糯玉米蛋白质含量较高,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B1等,其中支链淀粉含量非常高,不适合糖尿病人食用。

而老玉米中粗纤维含量较高,可溶性糖含量低,对于减肥人群、糖尿病人群是非常好的选择。

夏季多吃玉米好处多

夏天的脚步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近了,人们饭桌上的主食种类也多了很多,玉米是夏季人们餐桌的最爱。玉米除了我们经常吃的玉米粒儿,玉米须和梗都有很好的食疗作用,我们千万不要浪费哦。

玉米的营养主要由以下三种:

玉米保护心血管:中医认为,玉米有健脾利湿、调中和胃、利尿的作用,非常适合脾虚的人食用。而现代营养学也认为,玉米含有大量营养物质。鲜玉米中的纤维素含量为精米、精面的6―8倍,可以降低血中胆固醇的浓度,进而可起到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作用。

玉米水防感染:人们吃香喷喷的玉米时常常把玉米水倒掉了,其实这很可惜。玉米水不仅有玉米的香味,也有很好的保健价值,具有利尿消炎、预防尿路感染、去肝火等功效,而夏季正是泌尿系感染的高发季节。

玉米须能降糖:除了玉米外,玉米须以及玉米的梗芯都具有很好的保健作用。中医认为,玉米须有很好的利尿、降压、降糖、和胃的功效。

玉米是夏季人们餐桌的最爱而且营养价值丰富,那么你还在等你什么?开始行动吧!

玉米的营养有那些呢

营养学家一致公认,在主食中,玉米的营养价值和保健作用是十分突出的。玉米中的维生素含量非常高,为稻米、面粉的数倍。除了含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胡萝卜素外,玉米还含有多种矿物质、维生素E、核黄素等营养物质。玉米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尤其是亚油酸的含量高达60%以上,它和玉米胚芽中的维生素E协同作用,可降低血液胆固醇浓度,并防止其沉积于血管壁。这些物质对预防心脏病、癌症等疾病有很大好处。玉米中还含有一种长寿因子———谷胱甘肽,它在硒的参与下,生成谷胱甘肽氧化酶,具有延缓衰老的功能。

不同颜色的玉米,保健功效略有不同,这主要是因为它们含有的色素品种不一样。与白色玉米相比,紫玉米中多了花青素,因而具有抗氧化、防衰老的功效。黄色玉米含有胡萝卜素和玉米黄素,对于维持视力健康有好处。

不同口感的玉米,营养价值也有区别。甜玉米香甜可口,受人喜爱,更有一种“水果型甜玉米”,可以像水果一样生吃。这种甜玉米的蛋白质、脂肪及维生素含量比普通玉米高1—2倍,硒的含量则高8—10倍,其所含有的17种氨基酸中,有13种高于普通玉米。但甜玉米含糖量高,大部分是蔗糖、葡萄糖,易引起血糖升高。糯玉米蛋白质含量较高,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B1等,其中支链淀粉含量非常高,不适合糖尿病人食用。而老玉米中粗纤维含量较高,可溶性糖含量低,对于减肥人群、糖尿病人群是非常好的选择。

怎样吃玉米最有营养呢?首先要吃鲜,鲜玉米的水分、活性物、维生素等各种营养成分比老熟玉米高很多。烹调后的玉米虽然会损失部分维生素C,但却能释放出更多的营养物质,尤其是一种酚类化合物赖氨酸,对癌症等疾病具有一定疗效。

不少人在煮玉米的时候,喜欢把玉米须、玉米叶弄得干干净净,其实很可惜。玉米须能利胆、利尿、降血糖,玉米梗芯还能止汗。夏季正是泌尿系感染的高发季节,而煮过玉米的水则具有防感染的功效。啃玉米时把白色的胚芽部分吃干净最好。玉米胚芽可是玉米的精华,它对保护心脑血管,抗老化都非常好。另外,玉米面加大豆粉,按3:1的比例混合食用,还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一种粗粮细吃、提高营养价值的方法。

糖尿病人能吃玉米吗

糖尿病人能吃玉米吗

糖尿病人是能吃玉米的。玉米中含有大量的营养保健物质,所含的谷胱甘肽,是抗癌因子,玉米中还含有的核黄素、 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对预防心脏病、癌症等疾病有很大的作用。

玉米中含有大量的植物纤维素能加速排除体内毒素,其中天然维生素E则有促进细胞分裂、延缓衰老、降低血清胆固醇、防止皮肤病变的功能。玉米属于粗粮虽然也含有糖分但是对于血糖的影响不是很大。

玉米中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特别是亚油酸含量高达60%以上,它和玉米胚芽中维生素E协同作用,能有效降低血液胆固醇浓度,并防止其沉积于血管壁。

而且,玉米中丰富的钙、磷、镁、铁、硒等,及维生素A、B1、B2、B6、E和胡萝卜素等,对胆囊炎、胆结石、黄疸型肝炎等有辅助治疗作用。

专家指出,糖尿病人吃玉米不能担心,吃香甜的水煮玉米棒不但能一饱口福,而且常吃玉米对糖尿病、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高脂血症及高血压等疾病都有一定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玉米的营养价值

玉米保护心血管

中医认为,玉米有健脾利湿、调中和胃、利尿的作用,非常适合脾虚的人食用。而现代营养学也认为,玉米含有大量营养物质。鲜玉米中的纤维素含量为精米、精面的6―8倍,可以降低血中胆固醇的浓度,进而可起到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作用。

玉米水防感染

人们吃香喷喷的玉米时常常把玉米水倒掉了,其实这很可惜。玉米水不仅有玉米的香味,也有很好的保健价值,具有利尿消炎、预防尿路感染、去肝火等功效,而夏季正是泌尿系感染的高发季节。

玉米须能降糖

除了玉米外,玉米须以及玉米的梗芯都具有很好的保健作用。中医认为,玉米须有很好的利尿、降压、降糖、和胃的功效。

玉米的宜忌人群

宜食

玉米对治疗食欲不振、水肿、尿道感染、糖尿病、胆结石等症有一定的作用。脾胃气虚、气血不足、营养不良、动脉硬化、高血压、高脂血症、冠心病、肥胖症、脂肪肝、癌症、习惯性便秘、慢性肾炎水肿、维生素A缺乏症等疾病患者适宜食用。

忌食

霉坏变质的玉米有致癌作用,不宜食用;而且,患有干燥综合症、糖尿病、更年期综合症且属阴虚火旺之人不宜食用爆玉米花,否则易助火伤阴。

总结:从上面的文章可以看出糖尿病人是可以吃玉米的,玉米是粗粮,但其中也含有糖分,不过玉米含的糖分很少对于血糖的印象不是很大。但是小编要提醒大家的是尽管影响不大,但也不要多吃。

甜玉米的营养

德国营养保健协会的研究表明,在所有主食中,玉米的营养价值和保健作用最高。玉米含有7种“抗衰剂”即钙、谷胱甘肽、维生素、镁、硒、维生素E和脂肪酸。

经测定,每100克玉米能提供近300毫克的钙,几乎与乳制品中所含的钙差不多。丰富的钙可以起到降血压的功效。

玉米中所含有的胡萝卜素被人体吸收后转化为维生素A,具有防癌作用。植物纤维素能加速致癌物质和其他毒物的排出。

天然维生素E则有促进细胞分裂,延缓衰老,降低血清胆固醇、防止皮肤病变的功能,还能减轻动脉硬化和脑功能衰退。玉米含有的黄体素、玉米黄质有利于延缓眼睛老化。

“生命元素”硒著称是“抗癌之王”,超甜玉米中硒的含量比普通玉米高8-10倍。硒还具有增强免疫力、防止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防治肝病、保护肝脏等作用。

甜玉米还具有医疗保健作用,因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使其具有水果和蔬菜的特点;含有不饱和脂肪酸,有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软化血管和防治冠心病的作用。

怎样吃玉米最有营养呢

营养学家一致公认,在主食中,玉米的营养价值和保健作用是十分突出的。

玉米中的维生素含量非常高,为稻米、面粉的数倍。除了含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胡萝卜素外,玉米还含有多种矿物质、维生素e、核黄素等营养物质。

玉米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尤其是亚油酸的含量高达60%以上,它和玉米胚芽中的维生素e协同作用,可降低血液胆固醇浓度,并防止其沉积于血管壁。这些物质对预防心脏病、癌症等疾病有很大好处。

玉米中还含有一种长寿因子———谷胱甘肽,它在硒的参与下,生成谷胱甘肽氧化酶,具有延缓衰老的功能。

不同颜色的玉米,保健功效略有不同

不同颜色的玉米,保健功效略有不同,这主要是因为它们含有的色素品种不一样。

与白色玉米相比,紫玉米中多了花青素,因而具有抗氧化、防衰老的功效。

黄色玉米含有胡萝卜素和玉米黄素,对于维持视力健康有好处。

不同口感的玉米,营养价值也有区别。甜玉米香甜可口,受人喜爱,更有一种“水果型甜玉米”,可以像水果一样生吃。

这种甜玉米的蛋白质、脂肪及维生素含量比普通玉米高1—2倍,硒的含量则高8—10倍,其所含有的17种氨基酸中,有13种高于普通玉米。但甜玉米含糖量高,大部分是蔗糖、葡萄糖,易引起血糖升高。

牛肉可以和玉米一起炖汤吗

牛肉可以和玉米一起炖汤。

玉米除了含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胡萝卜素,此外还含有大量的维生素,是所有主食中的营养价值和保健作用最高的。牛肉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肉类,营养价值极高,富含大量的蛋白质可以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在寒冷的冬季经常食用还能起到暖胃的作用。因此,玉米牛肉汤含有大量的维生素和蛋白质,能对身体起到很好的保健作用。

玉米须茶的做法

玉米须茶的做法:

玉米须茶的做法很简单,随甜心来看看吧。

方法一:把玉米须清洗干净,用开水冲泡即可。

方法二:用玉米须煮水后服用。

方法三:玉米保留玉米须,放进锅内一同煮熟,然后吃玉米、喝汤水。

方法四:和冬瓜一起食用煮汤,这两种都是有利于消肿的食物。

在中药里,玉米须有广泛的预防保健用途。

中医认为能利水消肿,泄热,平肝利胆,还能抗过敏,治疗肾炎水肿、肝炎、高血压、胆囊炎、胆结石、糖尿病、鼻窦炎、乳腺炎等。开水冲泡代茶饮,可以消暑清热。

常饮有减肥作用,对防治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病大有裨益。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的病人喝了,可以降血脂、血压、血糖。

老玉米的营养价值

玉米是一种主食材料,是营养价值最高的一类。维生素含量是稻米、小麦的5—10倍。还含有多种微量元素是其他米类不能比拟的。膳食纤维玉米含有丰富的纤维素,不但可以刺激肠蠕动,防止便秘,还可以促进胆固醇的代谢,加速肠内毒素的排出。

玉米须能降糖:除了玉米外,玉米须以及玉米的梗芯都具有很好的保健作用。中医认为,玉米须有很好的利尿、降压、降糖、和胃的功效。

玉米水防感染:人们吃香喷喷的玉米时常常把玉米水倒掉了,其实这很可惜。玉米水不仅有玉米的香味,也有很好的保健价值,具有利尿消炎、预防尿路感染、去肝火等功效,而夏季正是泌尿系感染的高发季节。

玉米保护心血管:中医认为,玉米有健脾利湿、调中和胃、利尿的作用,非常适合脾虚的人食用。而现代营养学也认为,玉米含有大量营养物质。鲜玉米中的纤维素含量为精米、精面的6―8倍,可以降低血中胆固醇的浓度,进而可起到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作用。

吃玉米要配点玉米水才好

到了炎热的夏天,人们饭桌上的主食不再是米饭、面条、馒头这“老三样”,玉米也“登堂入室”一跃成为最受欢迎的一员。其实,除了我们经常食用的部分,玉米的须、梗甚至煮玉米的水,都有一定食疗价值,千万别浪费了。

玉米保护心血管。中医认为,玉米有健脾利湿、调中和胃、利尿的作用,非常适合脾虚的人食用。而现代食物的消化。

玉米水防感染。人们吃香喷喷的玉米时常常把玉米水倒掉了,其实这很可惜。玉米水不仅有玉米的香味,也有很好的保健价值,具有利尿消炎、预防尿路感染、去肝火等功效,而夏季正是泌尿系感染的高发季节。因此,大家在煮玉米时最好留些玉米须,留两层青皮,味道和药效都会更好,饮时可加少许白糖或冰糖。

玉米须能降糖。除了玉米外,玉米须以及玉米的梗芯都具有很好的保健作用。中医认为,玉米须有很好的利尿、降压、降糖、和胃的功效。糖尿病患者可用玉米须60克,配生地黄、花粉、山药、玉竹各15克,水煎服。玉米梗则具有良好的止汗作用,自汗、盗汗者,可取2―3个玉米梗,加小麦50―100克,水煎服。

洋葱保健作用

洋葱保健作用

1. 保健功效。洋葱是目前所知唯一含前列腺素A的。洋葱还是天然的血液稀释剂,前列腺素A能扩张血管、降低血液黏度,因而会产生降血压、能减少外周血管和增加冠状动脉的血流量,预防血栓形成作用。对抗人体内儿茶酚胺等升压物质的作用,又能促进钠盐的排泄,从而使血压下降,经常食用对高血压,高血脂和心脑血管病人都有保健作用。

2. 洋葱有一定的提神功效。它能帮助细胞更好地利用葡萄糖,同时降低血糖,供给脑细胞热能,是糖尿病、神志萎顿患者的食疗佳蔬。

3. 具有杀菌防感冒功效。洋葱中含有植物杀菌素如大蒜素等,因而有很强的杀菌能力。嚼生洋葱可以预防感冒。

洋葱饮食益处

1、所含前列腺素A是种较强的血管扩张剂,可对抗儿茶酚胺等升压物质,促进钠盐排泄,有降血压作用;

2、所含硫化物能促进脂肪代谢,具有降血脂、抗动脉硬化作用,若每天食用50-70克洋葱,其降血脂作用比服降脂药安妥明还强;

3、洋葱所含类黄酮能降低血小板的粘滞性,常吃洋葱可预防血栓,减少心梗和脑血栓概率;

4、洋葱含有与降糖药甲磺丁脲相似的有机物,能明显降低血糖含量;

5、所含硫化物、微量元素硒等,能抑制胃癌、食道癌、结肠癌、乳腺癌等;

6、洋葱所含挥发油能助性,老人常吃洋葱可提高性生活质量;

7、洋葱可提高实验鼠的骨密度,常吃洋葱可预防骨质疏松;

8、洋葱富含维生素C、尼克酸,它们能促进细胞间质的形成和损伤细胞的修复,使皮肤光洁、红润而富有弹性,具美容作用。所含硫质、维生素E等,能阻止不饱和脂肪酸生成脂褐质色素,可预防老年斑。另外,洋葱含抗菌、抗炎物质,吃洋葱可防治肠炎痢疾。

子宫肌瘤吃什么

玉米

吃玉米,有人喜欢有人厌。而在小编看来,吃玉米保健身体,能预防子宫肌瘤。

首先,诱发子宫肌瘤,可能与便秘有关,长时间便秘,会导致子宫肌瘤,而通过食用玉米,则能避免便秘。

其次,玉米中维生素E,能起到防癌作用,对抗氧化有帮助,促进了细胞分裂,预防了子宫肌瘤。

大豆

上面介绍子宫肌瘤诱发因素时说到雌激素不足会导致子宫肌瘤的出现,那么补充雌激素,是不是就能预防?显然是可以的。

坚持食用大豆,能补充雌激素,大豆中有异黄酮,类似于雌激素,对保护女性子宫、卵巢都是有效的。不仅能食用大豆,一些豆制品,也可以多吃点,从而促进健康。

玉米防病的10大养生保健作用

健脾益胃

玉米在北方是粗粮,在南方则为饲料。但从药食同源角度说,玉米的性味甘、平,归胃、膀胱经,有健脾益胃、利水渗湿作用。

防止便秘、动脉硬化

玉米含有丰富的纤维素,不但可以刺激胃肠蠕动,防止便秘,还可以促进胆固醇的代谢,加速肠内毒素的排出。玉米胚榨出的玉米油含有大量不饱和脂肪酸,其中亚油酸占60%,可清除血液中有害的胆固醇,防止动脉硬化。

降血糖

玉米须有一定的利胆、利尿、降血糖的作用,民间多用以利尿和清热解毒。如慢性肾炎或肾病综合征患者,可用干燥玉米须50~60克,加10倍的水,文火煎开,每天分3次口服,对糖尿病患者降低血糖十分有益,只是作用迟缓,以经常饮用为宜。

预防“富贵病”

多吃玉米对高血压、高脂血症、肥胖症等“富贵病”是有宜的。有人介绍,玉米和木瓜同吃对慢性肾炎、冠心病、糖尿病有好处,因为玉米富含纤维素,可刺激肠蠕动。木瓜也有清理胃肠道的作用,常吃可预防高血压。

通便

玉米渣及玉米梗芯有良好的通便效果。取玉米渣100克,凉水浸泡半天,慢火炖烂,加入白薯块,共同煮熟,喝粥吃白薯,可缓解老年人习惯性便秘。

保护眼睛

玉米对人类的最大贡献是含有丰富的把玉米染成金色的色素——叶黄素和玉米黄质(胡萝卜素的一种),它们虽然不是营养素,作用却胜似营养素,是强大的抗氧化剂,能够保护眼睛中叫做黄斑的感光区域,预防老年性黄斑变性和白内障的发生。

黄斑是位于视网膜中心部位、掌控视力的组织。由于老化,黄斑部位的脂肪氧化、受损而遭到破坏的时候,出现了黄斑变性、视力下降,甚至会导致失明。而叶黄素和玉米黄质凭借其强大的抗氧化作用,可以吸收进入眼球内的有害光线,保持黄斑的健康。但需要注意的是:只有黄色的玉米中才有叶黄素和玉米黄质,白玉米中却没有。所以,出租车司机、中小学生、编辑、作家等经常用眼的人,应多吃一些黄色的玉米。

防癌

玉米不但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而且胡萝卜素的含量是大豆的5倍多,也有益于抑制致癌物。

抗衰老

玉米以其成分多样而著称。例如玉米含有维生素A和E及谷氨酸,动物实验证明这些成分有抗衰老作用。

美肤护肤

玉米还含有赖氨酸和微量元素硒,其抗氧化作用有益于预防肿瘤,同时玉米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1、B2、B6等,对保护神经传导和胃肠功能,预防脚气病、心肌炎、维护皮肤健美有效。

抑制痘痘

玉米富含维生素C有长寿、美容作用。玉米胚尖所含的营养物质有增强人体新陈代谢、调整神经系统功能,能起到使皮肤细嫩光滑,抑制、延缓皱纹产生作用,对痘痘肌肤有相应的调节作用。

玉米汁制作方法

我们都知道玉米是五谷粗粮,富含大量的营养物质和纤维素,如果把玉米榨成汁功效和作用会相同吗?玉米保护心血管。中医认为,玉米有健脾利湿、调中和胃、利尿的作用,非常适合脾虚的人食用。而现代营养学也认为,玉米含有大量营养物质。鲜玉米中的纤维素含量为精米、精面的68倍,可以降低血中胆固醇的浓度,进而可起到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作用。

玉米中含有一种特殊的抗癌因子――谷胱甘肽,该因子可与人体内的多种致癌物质结合,使其失去致癌性;玉米中含有的胡萝卜素被消化吸收后,可在身体内转变成有生理活性的维生素A,而维生素A能够阻止、延缓癌前病变。

玉米中含有的维生素E是重要的抗衰老及美容物质。玉米中富含的纤维素是一种不能为人体所吸收的碳水化合物,可降低人肠道内致癌物质的浓度,减少分泌毒素的腐质在肠道内积滞,因而玉米可减少结肠癌和直肠癌的发病率。纤维素中所含的果胶,能与致癌物质结合,使之成为无害的物质从人体排出;所含的木质素,使体内吞噬细菌及癌细胞的巨噬细胞活力提高2~3倍,可抑制癌症的发生。此外,玉米中还含有大量的镁,事实证明,镁具有抗肿瘤、防癌的显着效果,对活细胞起着“万能控制器”的作用。研究显示,特种玉米的营养价值要高于普通玉米。比如,甜玉米的蛋白质、植物油及维生素含量就比普通玉米高1-2倍;“生命元素”硒的含量则高8-10倍;其所含有的17种氨基酸中,有13种高于普通玉米。

防病抗衰老吃玉米效果最好

最近,德国营养保健协会的一项研究表明,在所有主食中,玉米的营养价值和保健作用是最高的。含有7种“抗衰剂”负责这项研究的德国着名营养学家拉赫曼教授指出,在当今被证实的最有效的50多种营养保健物质中,玉米含有7种―――钙、谷胱甘肽、维生素、镁、硒、维生素E和脂肪酸。经测定,每100克玉米能提供近300毫克的钙,几乎与乳制品中所含的钙差不多。丰富的钙可起到降血压的功效。如果每天摄入1克钙,6周后血压能降低9%。此外,玉米中所含的胡萝卜素,被人体吸收后能转化为维生素A,它具有防癌作用;植物纤维素能加速致癌物质和其他毒物的排出;天然维生素E则有促进细胞分裂、延缓衰老、降低血清胆固醇、防止皮肤病变的功能,还能减轻动脉硬化和脑功能衰煺。可预防心脏病和癌症在这项持续1年的研究中,专家们对玉米、稻米、小麦等多种主食,进行了营养价值和保健作用的各项指标对比。结果发现,玉米中的维生素含量非常高,为稻米、小麦的5-10倍。同时,玉米中含有大量的营养保健物质也让专家们感到惊喜。除了含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胡萝卜素外,玉米中还含有核黄素、维生素等营养物质。这些物质对预防心脏病、癌症等疾病有很大的好处。

研究还显示,特种玉米的营养价值要高于普通玉米。比如,甜玉米的蛋白质、植物油及维生素含量就比普通玉米高1-2倍;“生命元素”硒的含量则高8-10倍;其所含有的17种氨基酸中,有13种高于普通玉米。此外,鲜玉米的水分、活性物、维生素等各种营养成分也比老熟玉米高很多,因为在贮存过程中,玉米的营养物质含量会快速下降。

进入秋季,玉米大批上市,很多人都喜爱吃玉米,但是其中很大一部分人不一定知道玉米的神奇功效,不论是祖国医学还是外国营养学,都认为玉米营养价值高,食疗作用最好。秋季多吃鲜玉米,防老又抗癌。玉米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吃的,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多多注意。

相关推荐

金桔的保健作用

1、防治心血管疾病金橘果实含金甙及丰富的维生素C(其中80%在于皮中,故食之切勿去皮)、维生素P,对防止血管破裂,减少毛细血管脆性和通透性,减缓血管硬化有良好的作用。高血压、血管硬化及冠心病患者食之非常有益。2、对血压的双向调节金橘果皮中的松柏甙、丁香甙给SHR-SP大鼠静注lmg/100g,能升高大鼠血压;而去氧工松柏醇4-B-葡萄糖甙、柑属甙B、C、D和6,8-二葡萄糖基芹菜素则降低血压,其中6,8-二葡萄糖基芹菜素的降压作用特别显著。3、行气、化痰、醒酒:金橘气香而悦脾,味辛而行散,味甘酸能生津,具

玉米糁的功效与作用

1、玉米具有调中开胃,益肺宁心,清湿热,利肝胆,延缓衰老等功能。 2、玉米在所有主食中,玉米的营养价值和保健作用是最高的。 3、玉米中的维生素含量非常高,是稻米、小麦的5-10倍。 4、玉米中含有大量的营养保健物质。 5、玉米含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胡萝卜素。 6、玉米中还含有核黄素、维生素等营养物质。这些物质对预防心脏病、癌症等疾病有很大的好处。

纳豆的保健作用

1、纳豆的抗菌作用:大家对病原性大肠杆菌O-157横虐日本还记忆犹新。那时有小孩的母亲都特别恐惧。后来人们慢慢发现了纳豆针对O-157的独特功效。“纳豆菌具有抑制肠内病原菌生长的作用。”从前,人们就知道纳豆具有优良的抗菌、抗病毒作用。这次再次有力地证明了纳豆的这一功效。纳豆放在冷藏库一个月也不会变质、生霉。这就是由于纳豆菌能够抑制腐败菌、霉菌的生长。并且,纳豆菌一旦进入大肠,就会发挥与乳酸菌相同的作用,保护肠胃,预防肠病毒。2、纳豆的降血压作用:高血压与高胆固醇症一样,是常见的成人病之一。高血压的发生与体

玉米吃多了究竟好不好

常吃玉米的好处! 鲜玉米中所含的大量天然维生素E,有促进细胞分裂,延缓细胞衰老,降低血清胆固醇,防止皮肤病变的功能,还能减轻动脉硬化和脑功能衰退出现的症状。 鲜玉米中的维生素A,对防治中老年常见的干眼症气管炎,皮肤干燥及神经麻痹等也有一定的辅助疗效。鲜玉米中富含赖氨酸(干玉米中极少),它是人体必需的营养成分。研究发现,多吃鲜玉米还可抑制抗癌药物对人体产生的副作用。 鲜玉米中的纤维素既多又长,其量为精米、精面的6、8倍。纤维素能使大便通畅,所以常吃玉米可防止便秘和痔疮,还能减少胃肠病的发生,同时,对预防直肠

玉米须水一天喝多少

建议一天喝200—500毫升为宜。 玉米须味甘、性平,食用具有较高的保健作用,但一天之内喝的量也不能过多,否则容易引起尿频、肠胃不适等症状,通常一日饮用200—500毫升玉米须水即可达到养生保健饮品的功效。

玉米糁的好处

1、玉米具有调中开胃,益肺宁心,清湿热,利肝胆,延缓衰老等功能。 2、玉米在所有主食中,玉米的营养价值和保健作用是最高的。 3、玉米中的维生素含量非常高,是稻米、小麦的5-10倍。 4、玉米中含有大量的营养保健物质。 5、玉米含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胡萝卜素。 6、玉米中还含有核黄素、维生素等营养物质,这些物质对预防心脏病、癌症等疾病有很大的好处。

什么人不宜喝玉米须水 玉米须水一天喝多少

玉米须水建议一天喝100-200ml。 玉米须,味甘、淡,性平,有广泛的预防疾病和保健作用玉米须中还含有很多纤维素和维生素等营养成分,有促进肠胃蠕动、凉血、泻热、祛湿、利尿等作用,但是玉米须水喝多了可能引起尿频、肠胃不适等症状,建议一天喝100-200ml即可。

便秘吃什么最快排便 玉米

在德国一项研究中表明,玉米的营养价值和保健作用是所有主食中最高的。玉米中含有多种营养保健物质,其中维生素B6、烟酸等成分具有刺激肠胃蠕动,加速废物排泄的特点,对于防治便秘有甚好的疗效。

黑豆的保健作用

(1)治肾虚消渴 炒黑豆,天花粉各等分,研末,面糊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7o丸,煮黑豆汤送下,一日二次。 (2)治肝虚眩晕黑豆和醋同放于牛胆中,悬于通风处阴干,取出后每晚服7粒,日久自愈。 (3)治阴虚盗汗黑豆衣15克、浮小麦15克,水煎服。 (4)治老人肾虚耳聋、小儿夜尿 猪肉500克、黑豆1∞克,煮熟任意食之。 (5)治中老年白发 黑豆适量,蒸熟晒干,反复几次,日服二次,每次6克,嚼后淡盐水送下。 (6)治各种非遗传性白发黑豆120克,米醋500克,以醋煮黑豆如稀糊状,滤渣,以洁净牙刷蘸白醋,外刷毛发,

南瓜的保健作用

《中华养生保健》2002年第3期曾刊出“巴马人长寿之道”一文,其中有“南瓜秧也能成美食”,看来南瓜也成为长寿食品之一。 无独有偶,美国史蒂文。普拉特和凯蒂.马修斯含著的《超级食品:十四种将改变生命的食品》,并于2004年2月登上全美畅销的排行榜。这14种食品,其中就有南瓜,名列第7位。 上海中医药大学傅维康教授,还专门撰之“健康超级食物一一南瓜”,刊于《家庭用药》2004第9期,大力宣扬南瓜的食疗功能。 莫看南瓜貌不惊人,可是它的营养并不低,据分析,南瓜果肉含有胡萝卜素。多种维生素(A、B、C、D等)糖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