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炎的预后
甲状腺炎的预后
本病的预后良好,可以自然缓解。一些病人在病情缓解后,数月内还可能再次或多次复发,反复发作虽不常见而在临床上可能遇到,但最终甲状腺功能回至正常。然而,甲状腺局部不适可持续存在几个月。通常在病后数周或数月以后,大多数病人甲状腺功能指标均恢复正常,而滤泡贮碘功能的恢复却很慢,可以长至临床完全缓解以后的1年以上。永久性甲状腺功能低减的发生率不到10%,在以前曾有甲状腺手术或同时有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的病人容易有这种结果,极少数病例可发展为慢性淋巴性细胞性甲状腺炎或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要注意什么
1有了慢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这种病以后饮食当中碘的摄入一定要注意控制,如果是沿海地区的人则饮食当中碘的含量应当适当减少,如果是内陆地区的人则饮食当中碘的含量可以适当增。当然具体身体缺不缺碘还是应当到医院去做检查有医生来判断。
2患有慢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的病人应当积极预防甲状腺功能亢进,或者是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因为不管是甲状腺功能亢进或者是甲状腺功能减退都会影响到这种病的预后,凡是甲状腺功能不好的人,则得了这种病以后以后都不怎么好。
3如果患有慢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的病人是孕妇,则这样的女性应当避免含有碘元素的药物使用,妊娠期间如果服用含有碘的药物,则这种药物有可能通胎盘传递给孩子,从而会使得孩子身体促甲状腺激素含量增高,在这种情况下可能会使得新生儿甲状腺功能减退。
注意事项:
另外就是要注意慢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病是可以通过遗传而发病的,所以患有这种疾病的女性选择妊娠需要谨慎考虑,并且最好是在疾病治好了之后才选择怀孕。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怎样治疗
一、西医
1、治疗
无明显症状、甲状腺增大不明显者,随访观察。一部分病人可保持数年病情稳定无须治疗。
1. 甲状腺激素 甲状腺明显肿大伴有压迫症状时,应给予甲状腺制剂以缩小腺体及补偿破坏的甲状腺功能,并可使抗体滴度下降。对有疼痛或触痛的病人也可使疼痛缓解。适当治疗数月后25%的腺体完全回缩,5O%缩至原大小的一半,10%~20%无变化。一般新近发生的甲状腺肿或较为年轻的病人对治疗反应较好,老年病人缩小较慢。已有纤维化的病人治疗反应往往不佳。从小剂量开始:
(1)甲状腺粉(片):激素含量不够准确,且T3比例较高,已少用。 10~40mg/d,酌情逐渐(2~4周)增至120~240mg/d,病程久、老年病人或共存缺血性心脏病者初始剂量需更小,增量需更慢(4~8周)。儿童及发育期患者如无禁忌情况,开始即可给予足量或接近足量,以利其生长发育。
(2)左甲状腺素钠(L-T4):12.5~5Oμg/d,酌情渐增至150~200μg/d。选择有效维持量长期服用。
以往认为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以左甲状腺素钠(L-T4)最符合生理情况,也最适合长期甲状腺替代治疗。最近的研究报道表明,以碘塞罗宁(T3) 部分取代甲状腺素可明显改善患者情绪与神经精神功能。
有关甲状腺激素应用时机问题:各家意见尚不完全一致,有人主张一经确诊本病,即应投与一定量甲状腺制剂,认为如此可能预防及阻止恶性变。多数临床医师则以甲状腺功能减低(亚临床及临床减低)及压迫症状作为用药指征。有作者推荐的治疗指标是:血清TSH>10mU/L,伴有进展到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高危险因素:高滴度甲状腺自身抗体、45岁以上或男性患者,无心脏病。反之可随访。如果是流行病学调查而非诊疗当中,则上述TSH血清水平在半年之后复查,以后每1~2年重复,并酌情处理。研究发现,当血清TSH>10mU/L时,甲状腺激素治疗可显著降低总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而 TSH<10mU/L时,则上述指标不受甲状腺激素治疗的影响。
慢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甲状腺功能减退时,约10%~24%病人在甲状腺激素使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而停药后仍保持功能正常在1年以上。有作者研究可预测恢复正常甲状腺功能的指标是:有甲状腺疾患家族史、年轻、甲状腺肿大明显(治疗前常>35g)、131Ⅰ摄取率增高、甲状腺素对TSH反应正常以及TSH受体阻断抗体转阴。有作者建议,具有上述特点的病人应在替代治疗 1年后进行甲状腺激素停用试验。这种临床缓解可能归因于TSHR[Block]Ab的消失或由于某些影响因素的终止:如细胞因子、锂剂、胺碘酮或其他含碘剂的停用。但这部分病人在停药后需密切检测甲状腺功能变化,尤其在进食高碘或低碘饮食或重新启用上述药物时。在这些病人当中,也不排除存在先前未作出病因诊断的自限性甲状腺功能减退如亚急性、产后或无痛性甲状腺炎。
妊娠妇女服用甲状腺激素应适当加量,但应注意过量甲状腺激素不利于胎儿脑发育。
在甲状腺制剂加量过程中,有假性痛风(关节滑液中存在焦磷酸盐结晶沉积)发作的报道。
2. 糖类肾上腺皮质激素 仅使腺体暂时缩小,发病急或伴有疼痛者可短期应用。对控制病情进展,改善症状,降低抗体滴度有一定效果,但停药复发,且顾及其副作用,一般不主张长期应用。类固醇激素对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相关性多发性肌炎效果肯定。有作者比较甲状腺局部注射地塞米松与口服甲状腺粉(片)对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甲状腺形态、抗体及疗效的影响,结果显示,局部激素治疗可明显降低TPOAb,TGAb水平,缩小甲状腺最大直径及面积,并明显升高甲状腺激素水平,降低 TSH水平。其疗效大,疗程短。无不良反应。
3.手术 有严重压迫症状而药物治疗不能缓解或不能除外恶性病变时考虑手术治疗。有人主张甲状腺组织弥漫性损害者,如有进展性甲状腺毒症或颈部压迫,也可手术治疗。 Wortsman提出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时手术探查的指征:①合并冷结节;②甲状腺肿大明显并伴有疼痛;③颈部淋巴结增大并有粘连;④声音嘶哑;⑤治疗中甲状腺继续增大或结节不缩小。术后常规应用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也有作者认为,恰当地行甲状腺病灶切除(每侧保留5~6g),是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治疗安全有效的方法。手术后随访3个月至7年,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发生率9.7%。另一组随访3~10年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发生率为4.7%。可能与手术去除抗体产生的场所有关。
4.生物疗法 抗原特异性技术(如静脉注射可溶性Tg,Tg-特异性T淋巴细胞)、非特异性疗法(如注射抗MHC-Ⅱ类抗体、抗CD4抗体、IFN-γ单克隆抗体等。但均处于研究阶段。单独采用去血浆疗法具有好的疗效,但价格昂贵。
5.并发甲状腺淋巴瘤 需行单一局部放射治疗或联合化疗。5年生存率13%~92%。65岁以上,肿瘤较大、生长快,组织学高级别者预后不良。
应避免给有本病病史的妇女使用含碘药物,以免诱发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本病当妇女妊娠时,应避免过量碘摄入,以免碘经胎盘传递,致胎儿TSH增高进而发生新生儿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2、预后
本病预后取决于甲状腺功能状态,一般可维持数年功能正常或缓慢进展到甲状腺功能减退,或合并功能亢进,但无论功能亢进抑或功能低下,只要及时发现,积极治疗,预后均较好。
甲状腺炎治疗方法
一、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
目前的治疗对消除该病尚无可靠方法,针对甲状腺大小和甲状腺功能异常可作对症处理。如甲状腺功能正常,甲状腺小、无明显压迫症状可随诊观察,若肿大的甲状腺压迫邻近器官或影响外观,有人提议服甲状腺激素可使甲状腺缩小,而且多数病例最终甲减,早期用药比最终好。桥本病出现甲状腺功能减低者以甲状腺激素替代,L-T4好于甲状腺片,小量开始,逐渐加量,直到腺体缩小,敏感TSH降至正常。当桥本病出现甲状腺功能亢进时若为一过性可使用B受体阻滞剂,即使使 用抗甲状腺药物也应选择小剂量、短时应用;若为桥本甲亢应按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治疗,不需手术和碘131放疗,除非抑制治疗后甲状腺肿大压迫或怀疑恶变才 手术。糖皮质激素可以使肿大的甲状腺变小,使抗体滴度下降,停药后可再复发而且药物有潜在不良反应,故不推荐使用。
预后:大多预后良好,自然发展为甲减趋势(76%),以往认为是永久的,但部分有替代后甲功自发恢复的情况。有些肿大的甲状腺或结节可缩小或消失,由质韧变软;本病有发展为淋巴瘤危险,甲状腺癌发生率高于对照人群。
二、亚急性肉芽肿性甲状腺炎
治疗主要从两方面进行:对症处理和针对甲功异常处理。症状较轻的患者不需要特殊处理,仅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就可缓解,一般服药2周左右。对于全身症状较重、持续高热、疼痛明显的患者可酌情使用糖皮质激素,首选强的松20-40mg/日,24小时症状可缓解,1-2周后开始减量,据ESR指导用药,过快减药易 加重病情,疗程1-2月,但部分患者减停药困难或复发。
对于甲状腺功能亢进不需要抗甲状腺药物和碘放疗,常用B阻滞剂心得安对症。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时,一过性时不一定非要用甲状腺激素替代,若有临床甲减症状可临时替代,但当发生永久性甲减时需甲状腺激素终身替代。
甲状腺炎预防
1、饮食方面。多进食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对于预防本病有很大帮助。高纤维素食品包括绿叶蔬菜、粗粮以及许多水果等,如蔬菜中的芹菜、白菜、空心菜,粗粮中的黄豆、绿豆,燕麦,水果中的大枣、花生等干果,都含有丰富的纤维素,家长应让孩子多吃这些食物。同时,注意摄取高质量的蛋白质。
2、精神方面。精神因素也是导致本病发作的原因之一。要预防孩子患甲状腺炎,家长要让孩子保持精神愉快,生活规律,劳逸结合,对预防发病有好处。
3、体质方面。家长需督促孩子积极锻炼身体,提高抗病能力,才能有效预防疾病发生。
4、环境方面。要让孩子远离生活中的辐射环境。电脑、电视、微波炉、电磁炉等都是生活中常见的辐射源,孩子应远离这些辐射源。在进行身体检查时要尽量避免孩子头颈部有X线照射。拍X光片时,应尽量避开甲状腺部位。
此外,家长需每年定期带孩子进行身体检查,看看孩子身体状况是否正常。若发现孩子出现疾病征兆,一定要及早治疗。
产后甲状腺炎的治疗方法
1、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断药可改善甲状腺毒症症状。普萘洛尔30~60mg/d分次服用。
2、甲状腺激素可改善功能低下症状及缩小肿大的甲状腺。短暂性功能减退可应用数月至功能恢复正常并保持稳定后酌情停药。永久性甲状腺功能减退需终身替代治疗。
3、肾上腺皮质激素对预防再次妊娠复发可能有一定益处。有人主张分娩后即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泼尼松龙20mg/d,2个月后渐减量至停药。但目前尚无统一认识。
预后:大多数产后甲状腺炎病人甲状腺功能可在数月内恢复正常,对其自然病程的观察发现约有11%的病人可复发。TPO-Ab滴度持续升高者,有形成持续性甲减的倾向。TPO-Ab阳性者,持续性甲减发病率12%~30%。TPO-Ab阴性者,约有1.4%发展为持续性甲减。
我们的身体健康,与自己每天的饮食都是息息相关的,特别是产后甲状腺炎更需要健康的饮食,平常的时候千万不要挑食、偏食,做到健康饮食,才是防病最关键的方法。
得了甲状腺癌容易与哪些疾病相混淆
1.结节性甲状腺肿
一般有缺碘的基础,中年妇女多见,病史较长,病变常累及双侧甲状腺,呈多发结节,结节大小不一,平滑,质软,结节一般无压迫症状,部分结节发生囊性变,腺体可对称性缩小,甲状腺肿块迅速增大并使周围组织浸润,肿块坚实,活动性差,继而颈深淋巴结,锁骨上淋巴结转移。
2.甲状腺炎
各种类型的甲状腺炎都可能误诊为甲状腺癌,如甲状腺不对称性增大,结节状,与周围组织粘连和固定,但光镜下的表现不同。
(1)亚急性甲状腺炎:常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甲状腺滤泡的破坏,释放出胶体,有体温升高,甲状腺肿大,一侧甲状腺变硬,伴有轻压痛,数周后可累及另一侧甲状腺;有的病例可在数月内反复缓解,血清T3,但甲状腺131I吸收率显著降低,这种分离现象有诊断价值。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及甲状腺素补充治疗效果较好。大多数病例可根据典型的临床表现诊断。
(2)慢性淋巴性甲状腺炎:多发生在40岁以上妇女,双侧甲状腺慢性,橡皮样硬度,表面有结节,一般与周围组织不粘连或固定,颈淋巴结无肿大,而且部分与甲状腺癌并存,如黏液性水肿,甲状腺抗体明显升高。
(3)硬化性甲状腺炎(Riedel病):又称纤维性甲状腺炎,为全身慢性纤维增殖性疾病局部表现,平均2~3年,基础代谢正常或稍高,质硬如木样,但保持甲状腺原来的外形,常与周围组织固定并出现压迫症状,表现为呼吸紧迫,难与甲状腺癌鉴别。
3.多发性内分泌腺瘤
(1)MEN 2A型:为单侧或双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患者多有家族史,在C细胞增殖阶段就可以认为髓样癌存在,然后才发生嗜铬细胞瘤,且分泌儿茶酚胺,儿茶酚胺异常增高时,可出现心悸,可出现于甲状腺髓样癌之前,作局部病变的病理检查,可见表皮与真皮间有淀粉样物沉积,产生原因未明,可能预示髓样癌。
(2)MEN 2B型:为甲状腺髓样癌,包括舌背或眼结膜下黏膜神经瘤,Marfanoid体型(体型瘦长,肌肉发育差,可出现肠梗阻或腹泻,较早出现转移,病变可能已扩展到颈部以外,但仅少数为恶性,如腹泻,往往为双侧性,且常因嗜铬细胞突然死亡,应先处理嗜铬细胞瘤,术后再择期切除甲状腺髓样癌,应先处理甲状腺髓样癌,皮质醇增多症多可缓解,预后差,MEN 2A型较好,散发型居中。
桥本氏甲状腺炎能治好吗
目前的治疗对消除该病尚无可靠方法,针对甲状腺大小和甲状腺功能异常可作对症处理。如甲状腺功能正常,甲状腺小、无明显压迫症状可随诊观察,若肿大的甲状腺压迫邻近器官或影响外观,有人提议服甲状腺激素可使甲状腺缩小,而且多数病例最终甲减,早期用药比最终好。桥本病出现甲状腺功能减低者以甲状腺激素替代,L-T4好于甲状腺片,小量开始,逐渐加量,直到腺体缩小,敏感TSH降至正常。当桥本病出现甲状腺功能亢进时若为一过性可使用B受体阻滞剂,即使使用抗甲状腺药物也应选择小剂量、短时应用;若为桥本甲亢应按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治疗,不需手术和碘131放疗,除非抑制治疗后甲状腺肿大压迫或怀疑恶变才手术。糖皮质激素可以使肿大的甲状腺变小,使抗体滴度下降,停药后可再复发而且药物有潜在不良反应,故不推荐使用。
预后:大多预后良好,自然发展为甲减趋势(76%),以往认为是永久的,但部分有替代后甲功自发恢复的情况。有些肿大的甲状腺或结节可缩小或消失,由质韧变软;本病有发展为淋巴瘤危险,甲状腺癌发生率高于对照人群。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桥本氏甲状腺炎虽然目前没有可靠方法,但是可以用药物进行控制,除非特殊情况在使用手术,各位患者不要心里有压力,一定要放松心情,积极配合药物治疗,这样才能防止治疗成功后复发。如果您还有什么疑问或者不懂的地方,您可直接在线咨询我的的专家,我们会尽心帮您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