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营养可提高肺心病疗效
加强营养可提高肺心病疗效
60%的慢阻肺、肺心病患者伴有多种营养障碍。随着营养不足的加重,肺功能进一步减退。现已观察到,慢阻肺、肺心病患者体重减轻者远比体重正常者预后差。慢阻肺合并营养不足者又极易并发呼吸道感染,顽固的呼吸道感染又加剧营养不足,两者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因此,慢阻肺、肺心病的营养问题正日益受到临床学家的关注。不少研究证实,通过各种途径及早补充营养,有助于改善呼吸功能,提高不稳定蛋白质的合成,对某些需人工呼吸器维持者,在营养改善后可顺利撤除呼吸机。
自1 987年以来,笔者着手研究慢阻肺、肺心病的血浆游离氨基酸的变化,并对该病在急性加重期进行全面营养评估基础上,发现氨基酸代谢紊乱现象。这种改变是摄食减少、肝损害、缺氧及二氧化碳贮留综合作用的结果。同时,我们还观察到该病急性加重期能量、蛋白质摄入锐减,分解代谢增强,呈明显的负氮平衡,血清前白蛋白、运铁蛋白减少,呈明显蛋白质、能量供给不良。随着感染控制,通气改善,摄食增加,负氮平衡略有改善。我们采用股动静脉取血测定血浆游离氨基酸的方法,观察在应激状态下肌肉、肝、肾对氨基酸的摄取、释放状况,找出肺心病最缺乏的氨基酸并予以补充。对照研究的结果表明,补充氨基酸组较对照组的尿氨基酸排出量减少,蛋白质合成增加,负氮平衡改善,而且临床症状改善,摄食增加,与抗生素的使用起到协同作用,从而大大地提高了该病综合治疗的疗效。
氨基酸对呼吸的影响已被人们注意,即使小剂量应用亦可明显增加机体代谢率和对二氧化碳通气的敏感性,进而改善肺的通气。
怀孕前一个月的准备有哪些
1.孕前体检:现今社会,生存竞争激烈,年轻夫妇同时上班工作者为多,因此无法花费太多的时间生育和养育下一代。健康的身体是怀孕生育的基本保证。因此,准备怀孕前应先到医院进行一次体格检查,尤其是婚后数年才准备要孩子的夫妇,可能在数年前进行过婚前检查,孕前做一次检查是很有必要的。因为在一段时间或数年后,夫妇双方的身体可能会有所变化。了解夫妇的双方身体状况,并就有关优生优育问题进行咨询是很重要的。
2.孕前加强营养,克服偏食挑食的不良习惯,全面汲取各种食物的营养,保持营养均衡。夫妇双方孕前注意营养可提高生殖细胞的质量。孕前3个月可适当补充叶酸,及其他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利于胎儿的发育。当妇女被确诊为妊娠时,实已怀孕数周,如果这时再加强营养已不能满足胎儿早期生长发育的需要。加之早孕妇女常有妊娠反应,食欲差,进食少,因此提前做好准备是很有必要的。
以上是怀孕前的准备,不要看只有区区两点,但这两点是至关重要的。但是不可能只有这两点,怀孕前一个月的准备还有那些,这就是要你平时多注意了,多看一些有关孕育宝宝的知识。对于宝宝以后的成长是非常有帮助的。
肺心病晚期还能活多长时间
肺心病是一种非常难以治愈的疾病,西医西药几乎无效,肺心病常反复急性加重,随肺功能的损害病情逐渐加重,多数预后不良,病死率约在10%-15%左右,肺心病晚期患者多死于心衰。肺心病晚期常容易引起了心功能不全、肺性脑病等疾病,多见于心功能不全,常出现了呼吸困难、胸闷、咳嗽、身体浮肿、乏力、肝脾肿大等症状,影响了正常的生活。一般经过积极的治疗后,可能会存活一到两年,如果不治疗一般不超过半年。
肺心病患者一定要预防感冒和呼吸道感染,这些是能加重病情的!不管怎样一定要保持好的心态,积极配合治疗,平时注意饮食清淡,营养均衡,适当做一些康复运动。这样有利于后期的保养。建议采取中医治疗,中医是按症用药,辩证施治。不同疾病的肺心病患者需服用不同的中药。中药主要的作用是清理肺部的垃圾以及调理肺部功能,是有一定的治疗的效果的,但也只能缓解一定的症状,是不能根本性的治疗的。
如果治疗不当的话易合并心力衰竭。慢性肺心病最重要的病理生理机制是高血黏度和肺动脉高压。其主要原因是由于长期缺氧,某些介质释放而引起肺血管收缩。同时缺氧还可致肺血管壁增厚,肺血管床面积减少。肺心病急性加重的主要原因是各种诱因加剧了机体的缺氧状态,可直接引起肺动脉痉挛(钠泵失常、血小板异常凝聚,兴奋交感神经引起肺血管收缩。肺心病心衰如果不系统有效的及时的控制的治疗话会发展的十分的迅速,心力衰竭很容易导致猝死,一些高危因素也能成为死亡的诱因。
以上就是肺心病晚期还能活多长时间的具体内容,相信大家已经有所了解,如肺心病患者已经到了晚期,那么只有尽可能的延缓肺心病患者病情的发展,提高肺心病患者的生活治疗。
肺心病的日常护理
1注意加强御寒锻炼。呼吸道疾病易诱发肺心病,可适当增加御寒锻炼,如冷水浴鼻、洗手等,提高机体的御寒能力。
2家庭吸氧治疗。现在易普及家庭吸氧机,患有肺心病的人群可采用吸氧疗法,可降低肺心病的死亡率。
3减轻心脏负担。心力衰竭是肺心病死亡率的主要原因,肺心病患者在冬季应注意减轻心脏负担,怎么舒服怎么坐着或者躺着。
4加强饮食。肺心病人消耗的能力量比正常人大,需要摄入更多的食物,应多摄入优质蛋白,饮食以易消化的为主。
肺心病临床缓解期的健康指导
如果我们疾病向着好的方向发展那么我们在临床上一定要坚持,如果半途而废的话在临床上就不能很好地治疗这种疾病,但是我们应该注意的要点都有什么呢?我们都知道这种疾病到医院肯定会接受氧气治疗,此外还应该在饮食上注意起来,但是具体的知识点我们还是通过专家的阐述来了解。
1预防感冒:急性呼吸道感染是诱发肺心病急性加重的主要因素。
1注意避免受凉、过劳 等感冒诱因,气温变化时及时增减衣服。
2在感冒流行期间减少去公共场所的次数,避免与上感患者接触,可服用板兰根冲剂,核酪口服液等预防。
3如出现咳嗽、鼻塞、咽痛等上感症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避免感染加重。
4加强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避免烟雾、粉尘和有害气体的刺激。
2合理氧疗:一般主张氧流量为1—2升/分,氧浓度为24—28%,每天吸氧10-15小时左右较为合理。加强正确的氧疗指导,避免出现氧浓度过高或过低而影响氧疗效果。
3 加强营养:选择高蛋白、高维生素、清淡、易消化食物:如瘦肉、蛋、鱼、豆腐、新鲜蔬菜、水果、根据个人喜好,经常变化食物花样,满足营养需要。多饮水,少食脂肪食物。食欲不佳的病人可加服助消化的药物,多汗或服用利尿剂者,应选用含钾食物,有尿少、水肿者,应限制水盐摄入量。
4肺功能锻炼:常用的有缩唇呼吸训练,腹式呼吸锻炼,病人取立位或坐位,一手放于胸前,一手放于腹部,吸气时嘴闭用鼻吸气,胸部不动,尽量挺腹;呼气时,腹部内收,口唇收拢,以吹哨样动作将气体呼出,吸与呼时间之比为1:2或1:3,要求深吸缓呼不可用力,每日锻炼两次,每次10——20分钟。教会患者有效咳嗽,排痰及呼吸运动。
5坚持锻炼身体,增强抗病能力。应注意休息,防止劳累,可参加适宜的室内外活动,并注意活动和休息交替进行。
我们可以看到专家对于肺心病的健康宣教内容给出了这么多,但是总的来说还是很简单的,其实我们应该给予肺心病高度的重视,如果这种疾病发展到严重程度,不能及时的治疗的话在临床上还会影响到患者的生命安全,为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还是最好做好相关的要点。
肺心病病人日常保健需牢记8件事
肺心病是由于肺、胸廓或肺动脉血管病变所引起的心脏病,早期多表现为咳嗽、咳痰、气喘等肺部疾病的症状与体征,晚期则出现循环与呼吸衰竭的征象。约85%肺心病患者的病因是慢性阻塞性肺病。
由于慢阻肺发生与发展与吸烟的呼吸道感染等因素有密切关系,因此戒烟和预防上呼吸道感染是降低慢性肺心病发病率和阻止病情发展的重要措施。那么肺心病病人日常有些什么注意事项呢?
1、防寒保暖
一旦受到寒冷刺激,上呼吸道黏膜下血管收缩,血流不畅,气道缺血,免疫力下降,易招致病毒和细菌感染。因此要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添衣服,避免受凉感冒。
2、戒烟
吸烟者要彻底戒烟,甚至不要和吸烟者一起叙谈、下棋、玩牌等,因被动吸烟对肺心病患者同样有害。
3、接种疫苗
注射流感疫苗、支气管炎细菌疫苗、肺炎疫苗是预防上呼吸道感染的重要措施。接种23价肺炎球菌疫苗可以显著地降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一次注射可以保护5年。
4、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早上应打开窗户,以换进新鲜空气。在卧室里烧炭火或煤火,尤其是缺少排气管时,对肺心病患者不利,应尽量避免。
5、家庭吸氧治疗
家庭吸氧治疗是迄今为止,国内外公认的治疗肺心病的有效方法。除睡眠中吸氧外,白天间歇吸氧,尤其是活动后,每天吸氧时间在15个小时以上,可以显著地降低患者静息和运动时的肺动脉压力,且5年的病死率较不吸氧者明显降低。
6、保持呼吸道通畅
有痰要尽量咳出来,若痰液黏稠不易咳出,可吸入蒸气或雾化,湿润气道,稀释稠痰,以利咳出,保持呼吸道通畅。
7、坚持锻炼
肺心病患者病情稳定时要坚持适度的运动,如步行、慢跑、打太极拳、跳健身舞等,并与耐寒锻炼、腹式深呼吸相结合,可增强心肺功能,提高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和抵抗力,以防感染和发作。
8、加强饮食调养
应给病人以优质蛋白(蛋、奶、鱼等)及富含维生素、纤维素、易消化的饮食(如水果和蔬菜等),不要过度限盐,因为低盐可加重乏力、食欲不振,甚至恶心、呕吐,加重营养不良。但有水肿及心功能不全的病人应控制食盐量,以免加重呼吸和心脏负担。当然,保持大便通畅对于肺心病患者也是很重要的。如果条件许可,可在医师指导下服用冬虫夏草、胸腺肽等,可提高免疫力,香菇、菌类对提高免疫力也有一定的作用。
慢性肺心病患者如何安全过冬
第一:防止上呼吸道感染上呼吸道感染是肺心病急性发作的主要诱因。因此,肺心病患者应严防上呼吸道感染。平时要加强锻炼,多到户外空气新鲜的环境中练习深呼吸,吹口哨,缩唇呼吸,以改善呼吸肌力量,增加肺活量,增强机体免疫力;注意御寒,防止冷空气刺激;随气候变化增减衣物,以免引起感冒而加重病情。此外冬季还应注意居室的温度、湿度,定时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新鲜。第二:保持呼吸道通畅通气障碍是肺心病加重的主要因素。所以,必须设法保持呼吸道通畅。痰咳不出,会加重呼吸道阻塞;多饮水、热蒸汽或雾化吸入有利于湿润呼吸道,稀释稠痰;多活动、有意识咳嗽等均有利于痰液排出。当然,配合服用氨溴索等化痰药物效果更好。第三:家庭吸氧治疗吸氧可明显减缓肺心病的进展,降低肺动脉压力,减少肺心病病死率,是迄今延长肺心病患者生存时间最可靠的方法之一。肺心病加重期的氧疗原则是:长期、持续、低流量(1~23升/分钟)吸氧。一般应持续每天14小时以上,间歇应在白天,睡眠时不要间断。近年,吸氧疗法已普及到家庭。第四:加强饮食调养肺心病人呼吸所消耗的能量要比正常人大,又因内脏淤血、水肿而食欲差,吸收又不佳。所以,多数病人营养不良,体重减轻,低蛋白血症,免疫力低下,容易导致感染,加重病情,以此形成恶性循环。因此,调节肺心病的饮食营养是十分重要的。应给病人以优质蛋白(蛋、奶、鱼等)及富含维生素、纤维素、易消化的饮食(如水果和蔬菜等),不要过度限盐,因为低盐可加重乏力、食欲不振,甚至恶心、呕吐,加重营养不良。但有水肿及心功能不全的病人应控制食盐量,以免加重呼吸和心脏负担。当然,保持大便通畅对于肺心病患者也是很重要的。如果条件许可,可在医师指导下服用冬虫夏草、胸腺肽等,可提高免疫力,香菇、菌类对提高免疫力也有一定的作用。第五:发病及时治疗肺心病急性发作或病情加重时,应在医生指导下及时治疗,避免病情进一步加重,并加强护理。
慢性肺心病怎么治疗效果好
慢性肺心病对人体的健康有着极大的危害性,近年来,该病的患者也是越来越多了,面对众多的肺病患者,随之而来的治疗方法也是层出不穷,那么在众多的治疗方法中,怎么治疗慢性肺心病的效果比较好呢?下面就来做一下介绍。
1、急性加重期:
1控制感染:参考痰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选择抗生素。选用广谱抗生素时必须注意可能的继发真菌感染。
2通畅呼吸道,纠正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
3控制心力衰竭:肺心病心力衰竭的治疗与其他心脏病心力竭的治疗有其不同之处,因为肺心病患者一般在积极控制感染,改善呼吸功能后心力衰竭便能得到改善。病人尿量增多,浮肿消退,肿大的肝缩小、压痛消失。不需加用利尿剂,但对治疗后无效的较重病人可适当选用利尿、强心或血管扩张药。
4控制心律失常:一般心律失常经过治疗肺心病的感染、缺氧后可自行消失。如果持续存在可根据心律失常的类型选用药物。
5加强护理工作:本病多急重、反复发作,多次住院,造成病人及家属思想、精神上和经济上的极大负担,加强心理护理,提高病人对治疗的信心,配合医疗十分重要。
2、缓解期:
原则上是采用中西药结合的综合措施,目的是增强病人的免疫功能,去除诱发因素,减少或避免急性加重期的发生,希望逐渐使肺、心功能得到部分或全部恢复。
以上就是关于慢性肺心病怎么治疗效果比较好的一下简单介绍,希望上文的内容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帮助,慢性肺心病患者在进行治疗时,一定要选择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法,这样才能达到治疗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