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避免患上骨肉瘤
如何避免患上骨肉瘤
一、生活预防与调理
1.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对疾病的抵抗力,增强免疫功能,预防病毒感染。
2.减少和避免放射性辐射,尤其在青少年骨骼发育时期。
3.避免外伤,特别是青少年发育期的长骨骺部。
二、饮食预防与调理
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少吃或不吃亚硝酸盐浓度高的酸菜、咸鱼等。少吃苯并芘含量高的烘烤熏制及油炸食品,少食带有较多黄霉曲素、发霉、发酵的食物。
三、精神调理
保持性格开朗,心情舒畅,遇事不怒
四、日常适当锻炼提升肌力增强协调性:建议每周至少运动3次,每次时间控制在半小时至1小时。当然,上了年纪的人运动方式和运动强度需量力而行,比如:可打太极、八段锦或是做体操。
五、起居需防滑:地面有水渍要及时擦干以防滑倒,卫生间浴池边和洗手盆边等地方可放置防滑橡胶垫;外出时最好穿上防滑鞋和宽松衣裤,保证身体可灵活伸展活 动;尽量走平地,避免凹凸不平的道路,人车较多的地方谨防意外碰撞。夜间及雨、雪天气尽量少外出;出门还可拄拐杖以增加身体稳定性,并多注意脚下,防止被 障碍物绊倒。
滑膜肉瘤是怎么形成的 疾病
在我们的生活环境中,一些疾病的因素也是造成滑膜肉瘤形成的原因之一,例如:骨外软骨肉瘤、膝关节结核、滑膜炎等疾病患上之后均会引发患上滑膜肉瘤。
骨肉瘤存活的概率高吗
骨肉瘤的预防主要有以下几种预防方法:
(1)普及疾病知识。预防骨肉瘤,对疾病知识的普及很重要。很多人并不认识骨肉瘤,要讲预防是很困难的。只有普及了疾病知识,加强了对疾病的认识,才能在日常做好预防工作。
(2)注意定期体检。任何疾病的预防都要注意及早发现异常,并且及时检查治疗。因此,体检是很重要的一关。朋友们要时刻关注自己的身体情况,注意定期体检,以便及时发现身体的异常,及时发现疾病,及时检查治疗。
(3)注意避免外界刺激。骨肉瘤的预防还要注意避免外界的刺激,特别是青少年朋友受伤后要注意防护,避免接触一些危险因素,可能导致骨肉瘤的一些因素等等,如果不小心,发展到后来就有可能造成骨肉瘤,这是需要千万注意的。
(4)注意疼痛的发生。专家表示,疼痛是骨肉瘤早期的常见症状,如有疼痛的症状发生,而且没有明显的外伤的话,就一定要引起重视,及时检查,以免异常情况堆积造成日后的不适。
骨肉瘤早期有哪些不良的症状表现
1、骨肉瘤早期患者的患病区域会感觉不适,几天或几周后出现肿胀及肿块,晚期可出现静脉曲张,局部皮肤温度升高及充血发红。
2、患者的关节活动受限,有些病人会发生关节积液,甚至会发生病理性骨折,这些都是骨肉瘤早期的不良症状。
3、一般骨肉瘤早期患者还会感觉关节周围疼痛,最初是间歇性疼痛,一段时间后逐渐加重,转为持续性疼痛,夜间更为明显,服用止痛药无效。
温馨提示:当死亡离我们患者越来越近的时候,患者的心里素质就会非常的差,在死亡的面前人们都是非常的脆弱的,当骨肉瘤走到我们的生活中的时候,一定要调整好自己的情绪积极的接受治疗!
骨肉瘤的最佳治疗方法有什么呢
最好是中西医结合治疗同时进行效果最好,但是单纯的西医手术、放化疗都有很大的毒副作用,可能会留下后遗症,所以在接受西医治疗同时最好应用无毒抗癌绿色疗法中医中药,这样既可以减轻西医治疗的毒副作用,巩固病情;同时还可以减轻症状,控制病情发展,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
对于中医治疗骨肉瘤这个问题一定要重视。你提到中医治疗骨肉瘤的问题,为你解答如下。不一定!虽然这类肿瘤恶劣,易向上扩散,西医最直接的办法就是截肢!但是截肢不仅对以后患者的生活造成极大的不便!而且截肢的手术虽然不像开胸手术那样危险,但是在手术后期也已引起感染或突克的危险!但如果碰到一位中医大师,用现代中医疗法完全是可以治愈此病的!比如说四川名中医张玉龙。
骨肉瘤最好治疗方法有哪些呢》?回答者:于心对于骨肉瘤最好治疗方法这个问题一定要重视。你提到骨肉瘤最好治疗方法的问题,为你解答如下。分化是这样的:低分化,就是高恶度的意思,治疗上效果要比中分化、高分化都要差。恶性肿瘤无论手术与否、放化疗与否,都应该吃药(中药),中西医结合。
其实对于骨肉瘤的危害在生活当中并不会有太大的影响,朋友们要放松心情,对于患上骨肉瘤的患者大家要注意,骨肉瘤的最佳治疗方法可以通过中西医结合的手段,即使做过手术以后也要注意吃中药来进行调理。
如何避免患上骨髓瘤
1、首先应避免与致癌因素接触,若有接触史或病状可疑者,应定期体检,争取早期发现及时治疗。患者宜参加适当的经常性活动,以减少脱钙。注意个人卫生,防止感染,尤其要注意口腔粘膜和皮肤的清洁,防止感冒。
2、注意身体锻炼,顺四时而调形体,可采取气功、太极拳等方法,以增强体质,预防疾病发生,或配合本病治疗。注意起居有常,劳逸有度,适寒温,避虚邪,尤宜节房事,以防肾精暗耗。宜禁烟酒,注意饮食调养,忌暴饮暴食,饮食偏嗜。避免辛辣肥甘厚味之品。既病之后,可对症选用补血、壮骨和减轻脾肿大的食品。
3、中医方法宜注意调理情志,防止七情太过,从而保持气血和畅,阴阳平衡,预防疾病的发生。患病之后,保持乐观情绪,性情勿大怒、勿大悲伤,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是战胜疾病的重要一环。
骨肉瘤的检查项目有哪些
骨肉瘤患者入院应做全面化验检查,包括血、尿、便;肝、肾功能等,以作诊断及治疗的参考。对骨肉瘤病人我们常采用血沉、碱性磷酸酶、微量元素分析铜、锌比作为动态观察指标。
1.血沉 骨肉瘤早期、硬化型骨肉瘤、分化较好骨肉瘤血沉可在正常范围内。瘤体过大、分化差、有转移者血沉加快。血沉可以作为骨肉瘤发展过程中动态观察指标,但并不十分敏感。
2.碱性磷酸酶 碱性磷酸酶的检查最有意义,其水平的变化与肿瘤性骨细胞的活跃程度有密切关系,对判断患者的预后也有一定的价值。但在儿童,由于生长发育旺盛,可影响碱性磷酸酶的水平。
碱性磷酸酶几乎在于机体各个组织,特别是骨骼与牙齿中。该酶主要由造骨细胞产生,在骨肉瘤中有新骨形成时,血液内血清碱性磷酸酶活力增高。其正常值成人 30~130U/L。儿童在生长期可达200~300U/L。骨肉瘤早期、分化较好的骨肉瘤、硬化型骨肉瘤、骨皮质旁肉瘤,碱性磷酸酶可以正常。瘤体较大,出现转移则碱性磷酸酶可以高达2600U/L。采用大剂量化疗及手术后,大部分病人碱性磷酸酶下降。如果肿瘤复发或转移则碱性磷酸酶可再度升高。
3.血清铜、锌及铜锌比 血清铜及锌元素是机体生长、发育的重要物质。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测定血清内酮、锌的含量,有助于成骨肉瘤的诊断、疗效观察、预后估计的指标。1987年始我们应用这一检查对骨肿瘤病人进行观察,认为该法可靠。
(1)血清铜正常值为男性16.3µmol/L(104µg/100ml);女性17.7µmol/L(90µg/100ml);平均为 16.9µmol/L(108µg/100ml)。对成骨肉瘤患者血清铜含量增高的程度代表了肿瘤在体内活动程度。在原发骨肉瘤且无转移的病人,患肢做截肢术后血清铜可降至正常水平。
(2)血清锌:正常值为男性16.6µmol/L(109µg/100ml);女性14.3µmol /L(94µg/100ml);平均为15.6µmol/L(102µg/100ml)。对成骨肉瘤患者或是伴有肺转移者可出现血清锌下降。骨肉瘤伴有转移患者较单纯骨肉瘤患者血清锌低。
(3)铜/锌比:在单有骨肉瘤无转移患者中,其比值为0.94±0.47;尚在有转移患者中其比值为2.28±0.48。
血清铜、锌及铜/锌比值在骨肉瘤的诊断、疗效判定,判断转移及估计预后是有一定的作用的。
1.X线检查 X线表现,包括以下3个方面:①原来的骨皮质和髓腔的破坏,即骨的溶解;②钙化和骨形成;③骨膜下新骨形成。在骨肉瘤的早期,X线上只有一些微小的异常,但在患者初诊时,其X线表现往往已经很明显了。骨肉瘤的X线表现是多种多样的,在很大程度中取决于肿瘤所产生骨的多少。在X线平片上,骨肉瘤表现为硬化型、溶骨型或混合型。溶骨和骨硬化同时存在的混合型骨肉瘤最常见,而单纯溶骨型或骨硬化型相对较少。单纯溶骨主要是血管扩张型骨肉瘤的特点。四肢管状骨的典型骨肉瘤位于干骺区髓内,边界不清,可以侵破皮质,形成巨大的软组织肿块。可以见到Codman三角(图5),或日光放射样骨膜反应,有时也可以出现病理骨折。发生于长骨骨干处的骨肉瘤可以表现为骨硬化性病灶和内骨膜增厚,而无皮质破坏或骨膜炎(periostitis)。发生于骨骺部的骨肉瘤通常为溶骨性病变。肌腱和韧带经常是肿瘤蔓延生长的桥梁。
常见的X线表现为侵袭性溶骨病损,同时有肿瘤骨的形成,表现为不同密度的弥漫性或片状阴影,有的为密度极高的象牙质样,有的为斑片棉絮状,有的表现为大区域的骨溶解缺损。骨膜反应可见Codman三角以及葱皮样、日光放射样改变等。骨膜反应在骨肉瘤中没有特异性,增生骨膜的再破坏是诊断骨肉瘤的重要征象之一。骨肉瘤软组织肿块的发生率为95.3%,肿块不明显者仅4.7%。在软组织肿块中,有各种形态的瘤骨及环形钙化者占72.9%,此征象也是诊断骨肉瘤的可靠线索。
位于骨骼其他部位的骨肉瘤的X线表现与位于管状骨的骨肉瘤的表现相类似,有不同程度的溶骨和骨硬化、皮质破坏、骨膜炎以及软组织肿块。5%~10%的骨肉瘤累及扁平骨(如骨盆骨),这样的病变好发于年龄较大的患者。对罕见的脊柱骨肉瘤进行分析后发现,椎体是骨肉瘤好发部位。
2.其他影像学技术检查 其他用于评价骨肉瘤的影像学技术包括骨扫描、动脉造影和MRI。动脉血管造影以及CT、MRI检查也有助于骨肉瘤的诊断和对肿瘤侵犯范围的估计。
应该强调的是,普通X线平片仍然是诊断骨肉瘤最重要的影像手段,而其他影像技术主要用于确定肿瘤的范围、肿瘤与周围神经血管束的关系(这对于考虑如何施行手术的外科医师特别重要)以及判断肿瘤对治疗的反应。
(1)骨扫描:放射性核素扫描显示所有的病变都呈核素浓集,骨内或骨外的转移灶一般也显示核素浓集。骨扫描可以显示骨肉瘤病变的范围,但是核素浓集的范围往往超过骨肉瘤真正的边界(这可能与骨髓充血、髓内反应骨形成以及骨膜炎有关)。
(2)血管造影:有助于显示肿瘤的骨外部分以及血管被移位的程度;但是其用于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价值却是有限的,可以提供骨外的肿瘤部分的轮廓,以及肿瘤周围血管受压情况。近年来我们采用了选择性血管造影及数字减影等新技术。可以通过导管只选择供应肿瘤的血管造影,并通过数字减影将周围骨组织减去、因而可将肿瘤局部血液供应情况显示清楚。不仅为术前估计术中出血情况提供了分析依据,而且通过导管可用明胶海绵将供应肿瘤的主要血管堵塞,使肿瘤区之血运大为减少,由于这种临时性堵塞可持续3天,故3天内如行手术则可大大减少失血。如果肿瘤不能切除,则永久性栓塞对抑制肿瘤发展有一定作用。
(3)CT:可用于评估肿瘤在髓内和软组织内的范围,髓腔内密度增加一般提示有病变累及或有跳跃灶出现。但值得注意的是滋养血管或骨嵴也可产生类似的变化。当肌肉之间的筋膜清晰可辨时,CT可以很好地显示肿瘤在软组织内的范围;软组织内出现水肿或血肿时常给诊断造成困难。
(4)MRI:在确定肿瘤的骨内和骨外范围方面优于CT,,在T1加权像上肿瘤的典型表现为低信号,与正常的脂肪性骨髓有明显的区别。在T2 加权像上,肿瘤通常表现为均匀或不均匀的高信号。在某些病例中,MRI不能很好地显示骨肉瘤在软组织内和骨内的范围以及肿瘤周围的水肿。静脉应用钆化合物(造影剂)可以增加肿瘤内的信号强度,需要联合应用抑脂技术,否则在T1加权像上肿瘤-骨髓界面会变得模糊。同样,当肿瘤侵犯血管周围脂肪时,造影强化也使诊断变得困难。但是造影剂强化有利于鉴别关节内肿瘤和积液。
3.病理学表现
(1)肉眼所见:肿瘤为质硬、白色组织。通常可见散在的鱼肉样或出血区域。如果术前用四环素对肿瘤进行标记,则比较容易确定肿瘤的髓内范围、卫星结节、跳跃灶、骨骺受侵范围或经由关节内韧带所致的关节受侵。
(2)化疗后肉眼所见:当化疗效果满意时,大体标本上可以看到韧/硬的肿瘤组织被柔软的、凝胶状退化的组织所取代。残存肿瘤的部位呈现荧光亮区,而坏死退变的组织不与四环素或荧光物质结合。
(3)镜下所见:典型骨肉瘤由高度恶性的梭形细胞构成,在肿瘤细胞的周围产生骨样基质。肿瘤性骨不成熟,形状不规则,且不按应力方向排列。常可见软骨和(或)纤维分化区。肿瘤骨可充填骨髓腔而不破坏相邻的骨小梁,X线表现为“成骨”改变 。
镜下,肿瘤内有骨样基质产生是诊断骨肉瘤的必要条件。典型骨肉瘤一般为3级或4级,核有异形性,深染以及较多的核分裂象。典型骨肉瘤有3个组织亚型:骨母细胞型、软骨母细胞型和成纤维细胞型。骨母细胞型骨肉瘤有丰富的骨样基质,有的呈花边样,有的呈粗大的小梁骨样。软骨母细胞型骨肉瘤产生软骨,成纤维细胞型骨肉瘤形成梭形细胞基质同时伴有局灶的骨样基质。
有时病灶未分化而很难诊断时,可用碱性磷酸酶染色进行诊断。如果大部分的肿瘤细胞呈阳性反应就能支持该诊断。
(4)化疗后镜下所见:化疗后可能会出现大量的坏死和反应骨形成的包壳。在镜下,90%以上的肿瘤组织发生坏死才被称作化疗效果满意。有近2/3的典型骨肉瘤病例,其术前化疗效果满意。
如何避免患上骨质增生
1.避免长期剧烈运动
长期、过度、剧烈的运动或活动是诱发骨质增生的基本原因之一。尤其对于持重关节(如膝关节、髋关节),过度的运动使关节面受力加大,磨损加剧。长期剧烈运动还可使骨骼及周围软组织过度地受力及牵拉,造成局部软组织的损伤和骨髂上受力不均,从而导致骨质增生。
2.适当进行体育锻炼
避免长期剧烈的运动,并不是不活动,恰恰相反,适当的体育锻炼是预防骨质增生的好方法之一。因为关节软骨的营养来自于关节液,而关节液只有靠“挤压’才能够进入软骨,促使软骨的新陈代谢。适当的运动,特别是关节的运动,可增加关节腔内的压力,有利于关节液向软骨的渗透,减轻关节软骨的退行性改变,从而减轻或预防骨质增生,尤其是关节软骨的增生和退行性改变。因此骨质增生康复的方法在于运动,意义在于消除或减轻增生部位的疼痛以及由此而造成的功能障碍,最大限度地恢复其生活和劳动能力,改善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3.及时治疗关节的损伤
关节损伤包括软组织损伤和骨损伤。关节的骨质增生经常与关节内骨折有直接关系。由于骨折复位不完全,造成关节软骨面不平整,从而产生创伤性关节炎。对于关节内骨折的患者,如果能够及时治疗,作到解剖复位,完全可以避免创伤性关节炎和关节骨质增生的发生。
4.减轻体重
体重过重是诱发脊柱和关节骨质增生的重要原因之一。过重的体重会加速关节软骨的磨损,使关节软骨面上的压力不均匀,造成骨质增生。因此对于体重超标的人,适当的减轻体重可以预防脊柱和关节的骨质增生。
如何避免患上骨髓炎
1、一般感染性疾病的预防:
疖疔疮痈以及上呼吸道感染都是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且最易继发感染而致血源性骨髓炎的发生。因此预防疖疮痈及上呼吸道感染的发生,对预防骨髓炎的发生是十分重要的。其预防的主要措施是:
1、保持室内气流通注意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保持皮肤清洁
2、青春期应多食蔬采水果少用油剂润肤以防止皮脂腺分泌物堆积或腺管阻塞
3、加强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素质防止感冒发生
4、扁桃体炎反复发作者应积极预防和治疗,必要时考虑手术摘除
2、预防外伤感染:
外伤感染包括组织损伤后感染和骨骼损伤后感染,也是引起骨髓炎的常见原因,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也应注意积极预防。
3、及早发现和及时治疗感染:
无论何种原因引起的感染,其严重程度影响范围的大小与全身和局部的条件都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且与发现的迟早处理的及时与否也有很的大的关系。因此对于感染性的疾病,应及早发现、及时治疗。这对于预防骨髓炎的发生有着积极的作用。浅表的感染,局部表现明显容易发现。深部感染常难以诊断。除体温和血象异常以及患处疼痛较重外,局部皮肤并不一定表现为炎症的浸润,但却有明显肿胀。临床必须认真检查综合分析,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
4、开放性骨折的处理:开放性骨折首先要防止感染。我们一般不主张内固定。因骨折后局部软组织损伤,充血水肿若再施内固定所采用的钢针等异物继续刺激,局部可能成为继发感染的重要因素。所以我们常选用止血、清创、整骨,外用自制的止血生肌之类的药物,用小夹板固定以减少感染的机会。已行内固定的开放性骨折,一旦发生感染并蔓延到髓腔后,炎性感染常沿髓内针向两端扩散,在髓内针穿入或穿出部位的皮下也可能形成感染,一旦发生,应特别注意首先取出内固定物以控制感染。具体的讲,骨髓炎的预防要饮食有节,起居有常,还要适当进地进行体育锻炼。
特别注意事项:
一、在感冒发烧期间,体温不可超过38.5度,此时要尽快使用抗菌、消炎、退烧类针剂静脉点滴或肌肉注射,或清热解毒、发汗解表类中成药内服,将有可能感染成骨髓炎的细菌扼杀在萌芽状态中;
二、在外伤骨折,或跌打损伤,或手术后感染中,疮臃肿毒即褥疮等疾病的发作时,一定要及时准确地对症治疗处理好,控制住细菌进一步的入侵,此时可以使用大剂量的抗感染、抗病毒、消炎类药物静脉点滴(也可以用大剂量的清热解毒,凉血活血,排毒拔毒类中药内服外用)使患者体内感染的病毒及早地排出体外或消散。
三、在日常生活中,也不可疲劳过度,过于劳累会造成人体抵抗力下降,免疫功能低下,此时细菌可乘虚而入导致骨髓炎及其他疾病的发生。
四、日常生活中,如有其他疾病的发生,治疗期间切不可滥用或长期使用激素类化学药物,此类药物使用不当则易加速骨质的硬化,骨髓腔的硬化及阻塞,造成骨细胞正常代谢功能障碍,甚至引起骨坏死。
什么是继发性骨癌
骨科医院同时提醒患者朋友们:骨科类的疾病只要积极的面对,并且要协助骨科专家的药物方面的治疗,会让这种疾病很快的的治愈。骨肿瘤发生以后就会给我们的身体健康带来危害,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所以我们一定不要小看了该病的危害,需要引起我们的关注,在生活中我们一定要多多了解相关知识。
30%-40%肉瘤患者遭遇误诊推荐阅读》》》怎样开发脑瘫痪儿大脑
30%-40%左右的肉瘤患者曾遭遇过误诊,原来以为是脂肪瘤或纤维瘤,谁知切开导致肿瘤扩散。表示,诊治误区非但不能抑制肿瘤发展,甚至可能促进扩散。在诊断不明的情况下做小手术或进行切开活检,很可能使患者丧失保肢手术和长期生存的机会。
很多青少年出现膝关节肿块后以为是运动性损伤继发性骨癌,外敷中药治疗,结果发现肿块越来越大,疼痛加剧。表示,在手术后适当的应用中医中药进行辅助治疗,能达到调血理气、增强免疫功能等作用;但是如果希望单纯依靠局部中药外敷和内服中药作为包治手段继发性骨癌,只能延误治疗时机,最终发生肺转移而死亡。
很多患者家属总希望采取保守治疗,最好是不开刀只吃药,但实际上许多肉瘤对现有的药物不敏感或长期服用就会产生耐药。表示,药物只能作为辅助手段,难以彻底清除肿瘤,而且临床发现,很多患者十次八次服药后就开始产生耐药。
60%肉瘤患者就诊时已为中晚期
据专家统计,恶性骨肿瘤严重威胁青少年生命,其中骨肉瘤是最常见的原发性恶性骨肿瘤, 多见于10-25岁的青少年。它起病急,短期内迅速转移。由于这一时期青少年的骨骼快速生长,所以骨癌引起的疼痛很容易被人误诊为生长疼,或以为是一般的关节炎、扭伤等,错失最佳治疗时机。
如果青少年出现肿、痛、局部皮肤温度高,并伴有关节活动受限,绝不能掉以轻心,应尽快就医。表示,骨肉瘤的发病率大约是十万分之一点五到二,但相当凶险,癌细胞半年至一年内会出现肺转移,造成病人死亡。
骨肉瘤好发于四肢,发展迅速,病程短继发性骨癌,而老年人则更可能患肌肉软组织瘤,常见的有平滑肌瘤、淋巴肉瘤、滑膜肉瘤等。早期即可发生血行转移。据了解,肉瘤目前的发病率已经占据儿童肿瘤的15%~20%,成人肿瘤的1%。
专家提醒:骨肿瘤!通过上述文章的讲解我们已经熟悉了,专家提醒广大患者,得了病不可怕,关键是要积极的接受医生的药物治疗。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身体是健康的,但是骨瘤却经常发生在我们身边,我们该如何避免呢,加强预防措施是必要的,我们根据其病因加强自身保护,如果真的患上骨瘤就要立刻到医院接受治疗了。
骨肉瘤患者术后如何饮食
(1)按一般骨科常规护理,骨肉瘤常规护理。
(2)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保持负压引流管通畅,保持切口干燥,观察切口愈合情况及患肢肿胀、血运感觉情况,避免切口长时间受压,预防坏死。
(3)术后6-12小时可进食营养丰富的流质或半流质,次日可给予普食。
(4)四肢骨肉瘤保肢手术后,用支架、垫枕等抬高患肢,以利于血液回流;对石膏托外固定的肢体摆放,应以舒适,有利于静脉回流,不引起石膏断裂,或压迫局部软组织为原则;密切观察肢体远端的指(趾)感觉、活动、有否麻木,以了解肢体神经是否受到压迫或损伤。
(5)骨肉瘤截肢术后应了解切口疼痛的性质,往往是神经性疼痛,对症处理;观察切口边缘皮肤的颜色、温度、感觉情况,有否坏死;尽早进行残肢的功能锻炼。为义肢的安装作准备。
(6)术后2周,切口愈合,全身情况恢复后,可开始化疗。
因此说骨肉瘤一定要尽早治疗,选择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会更好,不要等到癌症转移之后才重视起来。那样不但给治疗带来了一定的难度,而且也会使患者承受更多的痛苦。对骨肉瘤的发病因素,在生活中尽量控制不好的习惯,预防骨肉瘤对于年轻的朋友来说也很重要。日常生活习惯好的人患上骨肉瘤的可能性就很小。
骨肉瘤早期如何治疗
骨肉瘤是成骨肉瘤的简称,它是最多见的一种在骨肉瘤中。20岁以下的青少年或者儿童是这种病的多发患者,其中小儿患病几率较大的恶性骨肿瘤。它是由细胞系发展出来的,发源是在骨内,迅速生长病情变化较快。骨肉瘤当今仍是儿童死亡的一大病因,但是及早治疗治愈的机会还是很大的。
早期骨肉瘤的治疗方式详细如下。骨肉瘤效果最好的莫过于综合治疗,主要包括手术、化疗、放疗、中医治疗等。
已经确诊骨肉瘤后,前期采取的化疗放疗是必不可少,如果病情处于早期一般先化疗一段时间防止发生恶化扩散情况,观察一段时间后就可以安排手术切除骨肉瘤病变区域。对于早期的骨肉瘤没到病情无法控制的情况下一般不必要截肢。做手术也应实行根治性疗法。如果病情较为严重的,截肢就是无法避免的了。
综合治疗一般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我国的中医治病效果还是很好的而且毒副作用小对身体的危害较小,既可以巩固治疗效果同时还能减轻病状,防止病情恶化,给病人生存的 希望。单纯的西医手术药物治疗对患者身体影响还是很大的。虽然西医治疗带来的副作用明显,但是其见效快且明显,能够很好地达到预期效果,给予病人治疗的希望,所以中西医治疗结合的方法是治疗骨肉癌较为有效的方法。
癌症对于所有人来说都是可怕的存在,骨肉癌也不例外。甚至要体会截肢的痛苦,但是的了癌症并不意味着死亡,还是有很多人治疗成功的。只要在发病初期及时就医采取正确的治疗方法,保持积极的心态面对骨肉瘤,治愈机会还是很大的。
如何避免患上骨质增生
1、避免长期剧烈运动。长期、过度、剧烈的运动或活动是诱发骨质增生的基本原因之一。尤其对于持重关节(如膝关节、髋关节),过度的运动使关节面受力加大,磨损加剧。长期剧烈运动还可使骨骼及周围软组织过度地受力及牵拉,造成局部软组织的损伤和骨髂上受力不均,从而导致骨质增生。
2、适当进行体育锻炼。避免长期剧烈的运动,并不是不活动,恰恰相反,适当的体育锻炼是预防骨质增生的好方法之一。因为关节软骨的营养来自于关节液,而关节液只有靠“挤压’才能够进入软骨,促使软骨的新陈代谢。适当的运动,特别是关节的运动,可增加关节腔内的压力,有利于关节液向软骨的渗透,减轻关节软骨的退行性改变,从而减轻或预防骨质增生,尤其是关节软骨的增生和退行性改变。
3、及时治疗关节的损伤。关节损伤包括软组织损伤和骨损伤。关节的骨质增生经常与关节内骨折有直接关系。由于骨折复位不完全,造成关节软骨面不平整,从而产生创伤性关节炎。对于关节内骨折的患者,如果能够及时治疗,作到解剖复位,完全可以避免创伤性关节炎和关节骨质增生的发生。
4、减轻体重。体重过重是诱发脊柱和关节骨质增生的重要原因之一。过重的体重会加速关节软骨的磨损,使关节软骨面上的压力不均匀,造成骨质增生。因此对于体重超标的人,适当的减轻体重可以预防脊柱和关节的骨质增生。
如何避免患上骨巨细胞瘤
肿瘤预防
策略包括一系列干预措施,可以减少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一级预防指对人群进行干预,目的是预防疾病发生。如预防青年吸烟计划,以防止在以后发生肺癌。
二级预防指确定和治疗那些发生疾病危险性增高但无症状的人群。一般二级预防等同于肿瘤筛查,如用巴氏涂片检测宫颈癌和癌前病变。筛查可检出发病危险性高的人群和在无症状期但可以检出的人群。一个实用的筛查方法,必须是患者可以接受的、可以准确检出疾病的,并且对检出的疾病的治疗可以使发病率和死亡率降低。
三级预防指治疗疾病以预防或减少合并症。
1、化学预防
化学预防包括使用可以预防或逆转癌前病变的天然物质或药物,抑制肿瘤起始或抑制已经存在的病变
类维生素A,包括所有视黄醇类似物或维生素A,对上皮细胞的分化有作用。类维生素A的作用已在动物试验中进行了研究,但与在人群中的研究结果不一致。
他莫西芬和雷洛昔芬,是选择性的雌激素受体(ER)调控剂(SERMs),即根据靶组织不同,他们有雌激素样和抗雌激素样作用。在一个包括1.3万名健康的乳腺癌高危妇女参加的他莫西芬和安慰剂的双盲、随机试验中,他莫西芬,可使侵袭性乳腺癌的发生率下降44%,但是在试验的参加者中出现副作用,如子宫内膜癌发病危险性增高,肺栓塞、深静脉血栓、卒中和白内障(Fisher等,1998)。现在正在进行的对他莫西芬和雷洛昔芬(STAR)试验,目的在于评价这两种药物对预防乳腺癌的作用,并严密观察其他临床结果,如心脏病、子宫内膜癌、骨质疏松、骨折以及白内障。
流行病学研究表明,使用NSAIDs可使结肠癌的发病下降(Giovannucci等,1995;Greenberg和Baron,1996)。随机对照研究表明,维生素E和硒可能有预防前列腺癌的作用,并且硒可能预防结直肠癌和肺癌(Byers,1999)。动物模型的证据表明,硒可抑制前列腺癌的发生(Nakamura等,1991)。在研究硒对皮肤癌的作用时,发现参与者前列腺癌的发病率下降(Clark等,1996,1998)。另外,我国的两个随机研究表明,补硒可以使癌症的总体死亡率下降,以及胃肠道恶性肿瘤的死亡率下降(Blot等,1993a,1993b)。综上,硒可能在抑制人类癌症的发生中有作用。
在一个随机、双盲、以安慰剂为对照探讨维生素E、维生素A作用的试验中,发现前列腺癌的发病率下降32%,死亡率下降41%(Heinonen等,1998)。维生素E在减少肺癌和胃肠道癌症中也有作用。
基于对硒和维生素E的研究成果,NCI建立了硒和维生素E化学预防试验基金(SELECT),此试验包括3.2万名健康男性,时间长达5年,实验设计为双盲以安慰剂为对照,2?2方阵设计。
现在已有数个评估化学预防药物的前瞻性流行病学研究正在进行中。医生健康研究(the physician’s health study)开始于1982年,2?2方阵设计,随机选择2.2万人,给予β-胡萝卜素、阿司匹林或同时给予两种药物。女性健康研究(the women’s health study)以护士为研究对象,研究β-胡萝卜素、阿司匹林和维生素E对肿瘤发病率的作用(Buring和Hennekens,1992)。该研究最近已完成募集参加者的工作,将继续进行长期的随诊观察。现数个化疗预防药物的Ⅱ期和Ⅲ期临床试验正在进行,期望能够从中得到某些确切的结果,如食用某些特殊食物或补充某种成分可以预防或逆转肿瘤。
2.健康人群肿瘤的预防
流行病学研究显示,在美国每年的50万癌症死亡病例中,约有1/3与饮食因素有关,另1/3与吸烟有关。因此,对大多数不吸烟的美国人来说,饮食和体育锻炼就成为保持健康和减少肿瘤发病危险的重要调节因素。
减少癌症发生危险性的生活方式,包括充足的营养、身体锻炼、戒烟、避免接触职业致癌物,饮食方面要每天食用水果蔬菜,适当控制脂肪含量高的食物,限量饮酒。注意营养的同时还应每周数天进行有氧运动,避免过胖。
骨巨细胞瘤是骨的良性病变,通常单发并且有局部侵袭性。早期诊断、 早期治疗,也是本病预防的关键。
哪些方法可以避免患上骨质疏松
一、补充钙质
人体内的钙质99%存在与骨骼和牙齿中,使其更坚硬,另外1%通过血液循环参与身体中的重要工作,例如肌肉收缩、血液凝固和激素的分泌。如果你在的 饮食中摄入的钙质不足,身体将会从骨骼中“借”一部分钙以保证血液中钙水平的正常,随着时间推移,骨骼将变得脆弱。事实上,许多人都无法在日常饮食中摄入 足够的钙。奶制品是钙的最佳来源。一杯牛奶或酸奶中约含有300毫克的钙,所以每天3~4份奶制品将满足每日的人体所需。此外,一些绿叶蔬菜,如芥蓝,也 是很好的钙质来源。钙强化果汁和豆奶也有较高钙等矿物质含量。
二、戒烟
如果你还没有有一百万零一个理由来戒除烟的习惯,这里有两个:研究表明,吸烟降低了钙的吸收。它也能减少骨骼重量,你正在增加骨折的机会。
三、多运动
当你在运动时,会给你的骨骼发送信号以建立新的细胞,所以,散步,慢跑,举重和球类运动,对保持骨骼强壮也有帮助。
四、减少钠的摄入量
吃高钠低钾的食物将会加速钙的流失,对骨骼的健康有不良影响,建议每天摄入少于2300毫克的钠。
五、多吃蔬菜水果
一些研究表明,多吃水果和蔬菜的老年人的骨骼比其它老年人更强壮,原因之一可能是大多数水果和蔬菜提供钾、镁和维生素K,尤其叶菜类,新兴的研究表明,这三种营养素可能对维持健康的骨骼有中药作用。
六、少喝酒
酒精会干扰钙和维生素D的吸收和利用,科学表明,大量饮酒减少骨骼重量,增加了骨折的风险。
七、不节食
过量节食会严重影响骨骼,体重过轻的话会干扰生殖激素的产生,包括雌激素,而缺乏雌激素也会导致骨质疏松的症状。
八、补充维生素D
补钙的同时也需要补充维生素D,它能从你吃下去的食物中“锁定”钙并促进骨骼吸收。维生素D的来源有两种,阳光(人体皮下储存有从胆固醇生成的7-脱氢胆固醇,受紫外线的照射后,可转变为维生素D3。)和食品。